华晨宇 南屏晚钟:清静有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14:11

清静有为 

中国传统上有出世、入世的二分法,文人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无论外界的风云有几多变化,他们都进可攻、退可守,保持一种心理上的宁静与平衡。李白吟唱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达的就是入世不得、愤而出世的一种情绪。出世与入世在传统的思维框架下,被看作是绝然对立的两个方面。要么你归隐山林、渔樵问答,做一名清静无为的闲云野鹤;要么你夙兴夜寐、鞠躬尽瘁,做一名奋发有为的埋头黄牛。这种理解其实是简单、机械的,完全割裂了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种理解支配之下的人生,让人难以明确其为喜剧还是悲剧。

辩证法的规律是凡对立的事物必有其统一性,出世与入世作为这样的一组对立体,也是有可以统一起来的地方的,这种统一表现在人生之上就是以出世的心态,去做入世的事情。简单地说,即清静有为。

俗语讲,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这句话应当反过来说,有所不为有所为,一个人只有知道了自己不该去做的事,他才能更好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只有保持心灵的适度清静,他才能更好地有所作为。与“有为”相对的是“无为”,与“清静”相对的是“浊动”,这是一个硬造的词语,但是那些不良的情绪反应,像狂躁不安、愤怒、忧伤、焦虑等等,大约都可以划入浊动的范畴。将这两对概念组合一下,就可以得到四种状态:浊动无为、浊动有为、清静无为、清静有为。第一种状态是那种整天焦虑不安、无所事事的人;第二种状态就是传统上讲的入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忧时伤心,因为要有所作为一番,所以心中会经常忧愤、焦虑等等;第三种状态则是传统上讲的出世,“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鲁迅所讲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第四种状态清静有为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可以扑下身子去做事情,但又能以理化情,不会让不良的情绪或心境左右自己,所以称为出世的心态,入世的精神。这是需要很高的修养和智慧才能达到的。

人生应当燃烧,无为的人生且不去说它。单就浊动有为和清静有为二者论之,则浊动有为之下,常有悲剧,悲剧表现在两方面,一曰对人,二曰对事。先说对人,从历史上看,一些有为之人因为在与外界的互动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调适自我,结果尽管事业有成,自己却不得善终。像五代十国时的周世宗,他富有才干,办事雷厉风行,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没用几年就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他本人却因性格暴躁,沙场奔波的几年,心理也一直处在不安焦虑之中,结果不到40岁就去世了。再如,清朝的雍正皇帝,也是一个有为之君,但他多疑、猜忌,内心不得安宁,50出头就撒手尘寰,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再说对事,一个人如果不是在一颗平常心之下,贸然去做一些事情,很可能就会将事情办砸了,本意是去有所作为,结果却会造成一种比无所作为还要糟糕的局面。人们常说不可意气用事,其实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孙子兵法》中对此有明确强调,一个将领在愤怒的情况下,不可做出决策,并付之行动。诸葛亮讲“非宁静无以致远”,也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见,唯清静有为才最好。清静有为,既是一种人生观,一种人生的状态和智慧,又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做某一具体事情所应取的态度和技巧。凡人大多喜有为,有为好说,关键是清静。欲获得心灵的清静,就必须增长见识,扩大心胸。一泓小池塘,扔下一块石子就会“波澜壮阔”,而这块石子若是抛到大海中,则可能连点响声都听不到。古人说器量随见识而增长,只有器量大的人遇事才会不惊不喜、不怒不怨,才可以去担当大事业。有一点不满意就勃然大怒,有一件小事违背自己的意愿就愤然发作,听到一句赞颂的话就为之动容,这样的人都很难清静有为。清静有为需要不断学习,尤其在当今时代更是这样,一个人做官也罢,当企业家也好,他只有在达到清静有为这一境界时,才可以说既对得起事业,又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