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情歌广场舞四年前:寻找打开话匣的钥匙------论谈话节目开场话题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12:01

寻找打开话匣的钥匙

                              ------论谈话节目开场话题设计

                          吴三军

 

电视谈话节目因其机动灵活、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而深受电视制作人青眯。对观众而言,谈话节目就像是自己参于的一次聊天,在一种轻松、随意的氛围中,即可以获取一定的信息,又在某种程度上走进嘉宾的心灵深处,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另一方面,谈话节目的遍地开花也难免呈现泛滥的态势。打开电视,经常看到那几张熟脸在谈在说。当观众还以为是重播时,一看台标和主持人才知道是另一个节目在请同一个嘉宾。

重复必将带来竞争。在这样一个眼球经济的时代,能否让观众的遥控器在最初的几秒钟锁你,决定了某档节目的生死。谈话节目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如何对谈话节目的开篇话题进行设计,从而为后续谈话定好基调,是极为关键的。本文通对大量谈话节目开场话题进行文本研究,按其特性分门别类,试图找出一些规律性质的东西,以利谈话节目更加健康地发展。

 

                         一  交锋型设计

在中国戏剧理论中流行一种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黑格尔把“各种目的和性格的冲突”看作是戏剧的“中心问题”;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在《戏剧的规律》中,则明确把冲突作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著名断言[①]

谈话节目当然不是戏剧,但很多时候,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又何尝不像是戏剧里的人物对白。于是,观众便不免生出这样的一种期待,期待对话能擦出某种程度的火花,或说冲突。每每当谈话节目中有此类效果出现时,观众总是大呼过瘾。最为典型便的是谈话节目《国际双行线》中谭盾与卞留念就音乐观众问题大唱对台戏,直后前者未等节目录完便离席而去的事件。

当然,这种事情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编导、主持人不失时机地在节目一开始,就根据人物与选题的实际情况,巧妙且有分寸地展开思想上的冲突。我们称之为交锋型的开场。

在这一类型中,国内谈话节目最具特色的便是央视播出的《面对面》。作为一档以新闻时事议题为主的谈话节目,制片人兼主持人王志素来以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的风格而著称。这一点尤其是在《面对面》采访争议人物、话题人物时表现得十分突出。

2006至2007年,《面对面》栏目先后采访了因主讲《百家讲坛》而声名远播的两位教授:于丹与易中天。这两人的共同特点都是教授身份,明星礼遇;都是用通俗化手法解读历史或经典。也正因为如此,两人也从一成名起,就陷入质疑与非议的风暴心。我们先来看看王志是如何就学者频频上镜开始与于丹交锋的。

 

王:咱们今天有禁区没有?

于:你问吧,既然今天我已经坐到这儿了。

王:媒体的朋友反映,于丹变了,见不着了。

于:在哪见不着了?

王:在媒体上。

于:你是说我最近出来少了,是吧?但于对我平时正常生活来说,我不得以出来的次数太多了。

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不就是媒体成就的吗?

于:什么叫成就?之前我就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大学老师。

王:但通过媒体有更多的人知道了于丹。

于:知道就是一种成就吗?看站在什么角度。

于:你一直在刻意回避媒体吗?

于:某种程度上是。

王:为什么呢?

于:因为媒体会放大,放大会带来喧嚣,很多事不是该不该做,而在于什么样的把握,什么样的分寸。所谓过犹不及,媒体太多的喧嚣会给生活中很多事带来一种误读……

 

无独有偶,当《面对面》面对易中天时,王志依然秉承了他的一贯风格。这期节目是在易中天家里录制的,王志似乎也是有备而来,见面第一句话就拿房子说事,就学者与名利这样一个敏感话题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王:当我们进入这个房子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说这里是富人住的地方。

易:不是,我楼下就住着出租车司机。

……

王:但现在易老师在人名心目中已经是有钱人啦。

易:我就纳闷了,一个教书匠,靠着自己的劳动挣了点钱,怎么就撑破新闻界的眼皮啦。

王:银行卡上数字的变化你能睡得着觉吗?

易:我就奇怪了,这个媒体,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包括阁下您,怎么就关心这两个字,难道中国就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吗?

王:可能和我们平时印象听教授不太一样。

易:我不过是搂草打兔子,你们光看到我打兔子没看到我搂草了。

 

以上两段,可被视为是新闻记者与文人学者之间的精彩的对决。记者单刀直入,步步紧逼;学者娓娓道来,犹如太极一般软中带刚。双方你来我往,看似客套,实者暗中较劲。不免让我想起三国时期诸葛孔明舌战群儒的一幕来。

也正因为如此,当这两段节目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出现之后,也引起了网友的大讨论。这些网友很自然地分成两派,支持这场交锋中各自的偶像。以于丹那期为例,我们便可以摘录土豆网上网友这样的一段留言,其交锋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王志支持者:“王志很棒!他提的问题质朴纯真,而于丹回答问题喜欢修饰,运用些本可以用些通俗易懂的言语回答,而她却喜好用些深动渊博的言词来回应,怎麽来说给人的感觉就喜欢买弄文采,太自我感觉良好了。”

于丹支持者:“于丹老师十分富于智慧,而王志没拿捏好,缺乏底气,没及时关住于丹的话匣子,被她那滔滔不绝的阵势压住了。”[②]

   

也许是多年记者的经历,王志的《面对面》总是遵循一种“存疑-求证”的基本思路。就像法律上的“有罪推断”一样,他似乎总是先把对方放在一个有过错的位置,然而再听对方听自己辩护。这一点,既使是当他面对自己的同行,同为“名嘴”的崔永元时,也依然是充满交锋色彩。

在《面对面》采访崔永元中,开头先是用短片交待背景,那就是崔永元组织的大型电视活动“我的长征”走完全程,顺利结束,但比预期的时间提前了几个月。紧接着“活动提前结束”这个话题,王志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提前,是偷懒,还是计划有变?”崔永元也不愧是名嘴,立即回应到:“那正说明我的能力强呀。”

    请注意,在设计这个提问时,王志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把“偷懒”放在了“计划有变”的前面,明显地加强了对“偷懒”这一可能性的引导与暗示,从而使提问更具攻击性。

 

                     二  寒暄型设计

与交锋型的紧张完全不同,这一类型的开场设计主要目的不在于制造冲突,吸引眼球,而重在与嘉宾迅速建立一种自然、轻松的谈话氛围,如同两位相识已久的老友,或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与平时我们与人见面聊天前的寒暄非常类似。

也许是性别的关系,由杨澜与陈鲁豫分别主持的《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非常善于使用这种开场,凸显女性特有的温柔与魅力。值得研究的是,同样是面对易中天和于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一开场便展示的是完全不同气氛。而且,不知是不是巧合,两位主持人在开场提问时都不约而同地从对方的称呼入手来打开话匣子。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因为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交流沟通一样,称呼不仅要贯穿整个谈话过程的始终,必须从一开始就确定下来,而且恰如其分的称呼能让对方感到舒服。

    下面摘录一段《杨澜访谈录》采访易中天开场的一段访谈:

杨:不知道是应该称呼您易教授呢,还是……

易:我不太喜欢这种称呼。

杨:那叫什么呢?老易(笑)老易也不太好呀。易老师吧?

易:易先生吧。

杨:好,那就易先生吧。

易:教授都是官场上他们那么叫。

杨:教授怎么是官场的呢,教授是学术的呀?

易:他们老把你这个头衔当成一个官衔来对待。

杨:平心而论我没有。

易:他本来应该是个学衔,后来又成为一种职称。

杨:那就叫先生吧,既是一种现代的称谓,还含有老师的意思。易先生您好,非

常感谢您接受《杨澜访谈录》的采访。

   

再来看看鲁豫访谈于丹的开场:

陈:你习惯于我称呼您什么呀,于教授呀,于丹呀还是什么?

于:习惯叫于丹呀,多简单呀,名字就是叫人叫的。

陈:好,于丹。

……

    从这段两谈话不难看出,这个话题不仅解决了在下面的谈话中使用何种称呼的问题,同时对方的回答,也无不折射出各自的某些性格特色。易中天对“教授”称呼看法反映出作为另类学者的某种另类思维;于丹的回答也反映出其率直、爽朗的一面。

除了在称呼上寻找突破口之外,从嘉宾的基本经历着手,也是十分有效的一招。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经历都是最熟悉的,也是一定会有所可聊的,也不至于出现冷场的尴尬。另外,这些经历也可以作为人物的背景资料来使用,可谓一举两得。

如主持人阿忆主持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时,有一期面对北京大学经济学者梁能。阿忆的开场问题是这样的:

阿:“刚才在化妆间见到梁教授时,觉得您特别年轻,但又已贵为教授了,能问一下您的年龄吗?”

梁:这么说吧,我已经到了有人问我年龄的年龄了。

阿:我查了一下您的资料,您是老三届,六七年中学毕业。给我们讲讲老三届的时候您干什么呢?

就这样,以“老三届”经历为起点,嘉宾开始饶有兴致地讲述自己的人生历程。通过短短几分钟的访谈,观众便了解了嘉宾从老三届、到知青、再到大学、最后留学归来的人生历程。

 

                            另类型设计

所谓水无常态,文无定法。谈话节目的开头也同样可以是充满创意与另类想法的,用一种异乎节目传统思维的手法,以抓住观众注意力。

比如,许戈辉的《名人面对名》有一期采访嘉宾是章子怡,一开始便与众不同。节目一开始,观众看到的是工作人员还在忙着为章子怡戴无线麦克。按常理,这些镜头更像是电影里的幕后花絮,按惯例在剪辑时是会被剪掉的。但在这期节目里却作为开头保留了。这是因为,当时访谈虽未正式开始,但许戈辉与章子怡的谈话已经开始,而且非常巧合的是,当时许戈辉与章子怡的嫂子都刚好生了小孩。于是,孩子很自然地成了两人开始谈话的最佳话题。这段开场让人印象深刻之处在于,人们印象中的章子怡贵为国际巨星,因其极少接受媒体采访,而使其媒体形象显得有些孤傲、神秘,甚至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然而,在看完这段内容之后,我们发现,其实即使是国际巨星,也同样是充满人情味的。如此开场,不仅拉近了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拉近了观众与嘉宾的距离。

化严肃为通俗,化沉重为轻松的例子在谈话节目当中可谓屡见不鲜。再以内蒙卫视的《财富非常道》为例,作为是一档财经类谈话节目,他很难像人物或娱乐类谈话节目那样作得情趣盎然,而难免要流于严肃、枯燥。但也不等于没有突破。如有一期关于近期股市的节目中,主持人面对嘉宾,不是像以往那样就股论股,而是破天荒地在演播室里响起了的歌曲《梅花三弄》的背景音乐声。主持人乘机提示嘉宾:“今天我们先来个每周一歌。请诸位结合近来股市行情,用这首歌来填一下词吧。”于是,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用一种调侃的方式描绘出一种股民的心态。最后由主持人总结概括出这样一曲股市版《梅花三弄》:

股市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彻骨,难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股为何物,只叫人茶饭不香。看今冬多少故事,只消得梅花三弄。

当然,这种有些另类的开场看似有些偶然因素,其实质仍在于主持人在前期做了充分的案头准备工作,才能厚积而薄发。正如杨澜所说,“让对方感觉到受到尊重,便于更快进入访谈状态,有时候他会很快打消你和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