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演唱的驼铃:一部“文脉”贯通中国美学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56:03
    最近,拜读了王振复教授的新作《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以下简称《文脉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被它那富有创新性的见解、重视实证的学风、充满智慧的辨析和“文脉”贯通的历史感所深深吸引和征服。作者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方面造诣深厚,这部《文脉历程》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集中体现在用“文脉”来贯通、描述整个中国美学史上。  

  首先是该书采用了独创的“文脉”观念。作者将英文Context译为“文脉”,自觉“采用文脉观念来审视、解读中国美学的文化历程”。他在“后记”中表明其写作初衷为:“本书从‘文脉’角度对中国美学的文化历程加以梳理,以有别于一般的中国美学通史。”我以为这个思路本身很有独创性。目前,国内已出版了不少中国美学史著作,形成了若干种写作模式。有学者将西方美学史的研究范式概括为3种“一则是美学家的历史,二则是美学范畴、命题、理论的衍生历史,三则是审美意识的发展历史”,并认为当代几部有影响的中国美学史著作基本上是“对西方美学史研究范式的挪用”。这一概括大体不错,但并不周全,比如张法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就“不是按朝代、人物、论著一一排列,而是要着重说明中国美学史的整体逻辑、其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审美趣味核心”,它在中国文化3大阶段的大背景下把中国美学分成9个时期,勾勒其内在发展的逻辑线索;又如陈炎先生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明确提出该书的思路不同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物态史”,审美文化史一是“介于‘道’、‘器’之间的文化形态”,二是“介于归纳、演绎之间的描述形态”,三是介于“理论、实践之间的解释形态”。这两种中国美学史著作显然不能纳入前面3种写作范式。而《文脉历程》又不同于所有这5种范式,它既非按中国古代美学家及其论著或美学理论、命题或审美意识的演进来描述,也非按以审美趣味为核心的中国美学思想的整体发展逻辑来勾勒,或按中介形态的审美文化史来叙述,而是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在“文脉历程”上下工夫。这似乎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美学史写作的第6种范式。  

  其次,这种“文脉历程”的写作范式,具体来说,就是以中华民族大文化为文脉的总框架,以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演进为文脉的大背景、以哲学思想为文脉跳动的根基,以各个时期重要思想家、美学家的代表论著、重要学说、思想、理论等为文脉内流淌的“流体”。这是我读完该书后对“文脉”一词内涵的粗浅理解。在我看来,整个《文脉历程》一书就是按此思路构建起来的。它把整个中国美学史按“文脉”发展历程分为7个阶段:春秋之前为原始巫史文化阶段,它决定了此后中国美学的文化品格和基本路向;春秋战国诸子学建构时期,形成先秦心性论,主要是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哲学,它们都以成就民族与时代的健康(人格)为终极关怀,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酝酿期;秦汉是儒学为主干的经学一统时期,其宇宙论企图用神秘的上天来论证人间统治秩序的合理性,但在美学上却拓宽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视野;魏晋南北朝,在玄、佛文化的冲突、调和与儒学的潜行之中,完成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建构,同时也是中国美学的理论建构时期;隋唐时期随着佛学的中国化,以“意境说”为代表的中国美学渐趋深化;宋明理学时期,中国哲学美学实现儒道释三学综合,完成了以道德为本体和主题的中国人格美学;以“实用理性”为特点的清代实学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这就从思想文化角度把中国古典美学一步步发展过来的内在脉络和贯穿理路叙述得一清二楚了。  

  再次,上述按文脉的流动、运行来把握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内在理路是非常有特色和创意的。我以为它有以下几个优点和特点:第一,体现了对中国古典美学在宏观把握基础上的微观分析。《文脉历程》对以上7个时期美学家、代表论著、思想学说的微观考察和具体分析,常有鞭辟入里的独到之处,其对每个时期每个美学家、美学论著或美学理论、思想的论述成为整个“文脉”的一段或长或短、不可切断的流程。第二,这7个阶段的叙述显示了中国古典美学文化脉络的贯通一气。本书分7章,作者在每章末尾和下一章开头都注意在“文脉”上的衔接,如第3章起首一段引言十分精彩地论述了从先秦心性论到秦汉宇宙论转化,带来“原始意义上先秦晴朗的审美之晨曦,变成秦汉浑朴而辉煌的日出”这样一种“文脉”流向的变化。第三,注意追根溯源,探寻“文脉”源头。该书之所以能达到整体上贯通中国古典美学文脉,关键之一是找到了它的审美初始或源头——巫史文化,并对此作了精辟深刻的实证论述,从而使后面6阶段的美学“流体”沿着源头所开辟的路向源源不断地前进,形成不同于西方和其他文明的独一无二的文脉历程。第四,该书勾勒的“文脉历程”体现了作者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力求从历史演进的实际中发现规律,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它主张以“史”为本,提升出“论”,上面7阶段的“文脉历程”的逻辑概括与叙述展开,是在尽可能忠实地还原中国美学历史实际的基础上提炼出逻辑理路的。  

  稍感不满足的是,从全书来看,无论篇幅上还是论述上,都略显头重脚轻,特别是第7章清代实学美学及其向现代的转化,与前面几章,尤其是一、二章相比,显得有些简单和薄弱,论述不够充分,似乎有点压不住“轴”,读之亦不过瘾。其实,这部分是十分重要且大有写头的。如有再版机会,希望作者能加以修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