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的股票上市多久: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现代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08:1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现代化

 

一、 科技与管理的历史考察

 

(一)推动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科技与管理

历史的经验愈来愈清楚地表明:一个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因此,正如人们所说的,管理、科学和技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或者说,科技进步和管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

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之所以很快进入经济发达国家之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采取了“引进技术与引进管理并重”的方针,尤其重视后者。他们认为,管理与设备,管理更重要。管理出效率,管理出质量,管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为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准备条件。因此,他们一面大量翻译和研究美国和西欧国家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著作,派人出国学习,一面又邀请国外专家到日本讲学。一时,全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学习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热潮,迅速建立起一支精明强干的经营管理队伍,管理水平在某些方面已达到或超过了美国,从而在60年代便已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果。

科学技术和管理的相互关系及其社会作用,根源于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则既与生产力相联系,也与生产关系相联系。从对科学技术的作用看,它主要是以生产关系形式在起作用。实际上,中国的“管理”二字是最贴切最准确地揭示了自身的内涵。“管”是管制,即按照一定的规范给对象以约束,如指挥、监督、控制,其手段要严密;“理”是理顺,即调整理顺各种关系,如计划、组织、调节,其方法在疏导。这样的内涵贯穿于是宏观的或微观的各种管理形式与过程中。所谓管理,即管理者为了一定的目的,在所管辖范围内对管理对象实施一系列的控制,如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等。其外在表现即管理的两种职能和两重属性。

1.管理的两种职能和两重属性

管理根源于社会生产活动。人类同大自然作斗争,都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在共同劳动出现了分工与协作。一切较大规模的,共同的生产劳动,首先需要指挥,以协调单个人的活动,这就出现了管理。在这里我们明显地看出,管理具有两种职能,一种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即指挥劳动)的职能,表现为对生产力要素的结合及其运动进行控制,从而产生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性的劳动组织和劳动措施,以及这类组织的活动和措施的实施过程。另一种是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职能,它直接和生产关系相联系,表现为对劳动者的劳动实行监督,招待着调节某些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它本身就体现着某种生产关系。在肃削制度下它具有阶级对抗性,在消灭了剥削制度的情况下,它表现为劳动分工的不同,具有非对抗性。

上述关于管理的两种职能表明,管理的实质就是在生产经营、科学研究或其他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上,按照客观过程的规律性,采取不同方式去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这是因为无论哪一个领域的管理过程,都包含有管理的主体与客体、管理的主客体与环境、管理活动与系统效能之间的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在管理活动中又具体化为人际关系、人物关系、物物关系等各种关系。人们总是通过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来处理人和物的关系。这正是马克思所分析过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管理的两种职能很清楚的表明管理具有两重属性,即同生产力、社会休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与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指它肯有组织共同劳动、协调秤过程,超越一切社会生产关系而存在的,最一般的职能,即一切社会制度、一切种类的社会劳动都可适用的那些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这点说明了为佬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经验,对于反映现代化大生产额观规律的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必须予以研究的道理。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所决定的在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有不同性质的管理,在阶级社会里有鲜明的阶级性,反映不同的阶级利益。因而国家管理、企业管理的有关原则和制度,一般都具有历史性、暂时性。各种不同社会形态中的管理,其根本目的不同。在管理中体现出来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识形态也是不同的。这说明了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一概照抄照搬资本主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上述情况的最好说明就是泰罗制。一方面,它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照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统计和监督制;另一方面,它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管理科学化了,但却加重了对工人的压榨和统治。对于管理的两重性,毛泽东有一段精辟的阐述:“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42页。)

2.管理与科技关系的两重性

管理的两重性决定了管理与科技关系户的两重性。这就是说:两个轮子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

第一,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首先也是生产力。管理辅之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与生产力之间的非加和作用,其结果产生更大的生产力。这不仅表现在因劳动力巧妙的排列组合而提高生产力,还表现在:管理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艺术,管理有它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由特定的价值观、信仰、工具、语言,特别是传统力量,为科技发展创造所需的文化扭转和成功条件。

    第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间的相互作用。管理既反映物质资料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共同性的东西,也体现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是实现一定的生产目的的手段。管理对科技的作用反映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要求的规律,即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先进了管理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先进的科学管理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保证。没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先进的科学技术便无法推广,因而也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如发展高科技就迫切需要管理现代化,后者是前者的支撑条件和社会保障,而没有高科技的发展,就谈不上管理的现代化,前者为后者提供必须的手段,创造先进的物质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实际上,高科技尤其是高科技新兴产业的管理,本身就是一门最现代的科学技术,是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上述管理的两重性及管理与科技关系的两重性,说明科技与管理为什么是推动生产的两个轮子:科学技术成就不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便不显示其巨大意义,科技革命不转化为产业革命,其作用便不能真正地发挥,其价值也不能得以实现。而在这个重要的联系和转化中,正是管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      近、现代三次技术革命与管理的发展

    1.第一次技术革命与传统管理

管理是同生产的分工与协作分不开的。近代管理与近代管理理论是随着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化而发展起来的。它的起点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及工厂制度的出现。这是人类历史上继使用铁器之后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它开始于纺织工业的机械化,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这时英、法等国已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专业化,协作化和大机器生产条件下,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同时促使生产的基本组织发生变革,企业管理便应运而生。但是,从那时起直到20世纪初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经济学或完整的生产管理科学体系,仍然处于经验管理阶段,通称为传统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初期,资本家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也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其后逐渐出现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的格局,管理形成为一种专门的职能,由资本家的代理人——经理、厂长、监工、领班等来行使管理权。尽管有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但是管理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生产者的经营方式,主要还是凭个人的经验进行管理。管理内部也只有简单的横向分工,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因而,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不很高。

在上述背景下,作为这种社会要求和反映,出现了最初的管理理论,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首创者亚当·斯密(1723~1790)在1776的第一个提出了生产经济学的概念和专业化、协作化的社会经济效益理论,其中特别强调分工,说“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改进是劳动分工的成果”。1832年,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发表了《机器与制造业》,进一步完善了专业化与协作化理论,为用科学方法研究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学说的基础上,对专业化问题作的系统研究,对制造程序和工作时间的研究以及关于专业技能作为工资和资金基础的理论,不能不说是为后来泰罗的科学管理打下了基础。此外,如罗伯特·欧文对人事管理进行了探索,指出在企业中要重视人的作用和地位;另有人提出管理的原则等等。但以上这些只能说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没有形成系统理论。

2.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科学管理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电力的应用和重工业技术体系的形成。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专业化、协作化的基础上,采用新的工业技术,推动了标准化、通用化、流水化的大批量单一品种的生产方式的实现。标准化思想及标准化的作业虽然古已有之,但当20世纪初,美国惠特尼年在工厂实行标准化互换生产,使效率提高10倍时,还是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震动。在工业大规模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思考管理的科学化问题。于是,在20世纪初兴起了“管理运动”,首先是专业化、协作化作业的科学管理问题。美国工程师泰罗在对生产动作和时间进行定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于1911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他认为,在一切管理问题上都应该而且能够应用科学方法,并提出了四项原则及多项措施:如在生产组织方面,确立了工厂管理者就是职能管理机构,在工资制度上制定了级差计件工资制等。而且他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不在于个别的技术,而在于对待工商企业管理的态度,是责任心,是一种“完全的心理革命”。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管理理论和原则,至今仍不失为生产管理科学的基础。由于泰罗在管理领域所做的开拓性工作而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列宁对此也十分重视,在对泰罗的理论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在俄国研究与传授泰罗制,有系统地试行这种制度,并且使它适应下来。”(《列宁选集》第3卷,第511页。)1930年福特通过专业化,流水化管理方式,进一步把产品类别减到最少限度,把工序划分到最大限度,实现工厂专业化、车间流水化、部件标准化、工艺单一化、零件互换化等,使汽车成本大幅度降低,实现了汽车大众化的目标。

比较一下一步个时期没的管理理论是有意义的。如果说泰罗制着眼于个人生产动作的科学化,福特制则着眼于生产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方式;如果说泰罗制的研究着重在生产过程以及个别工人的管理,法国某大公司经理法约尔则着重从分析高层管理入手,研究行政管理的问题。由于生产管理者与企业所有者合一的形式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专门职业管理人员,从而推动了行政控制管理,在组织上也有了行政和技术两套领导班子。法约尔总结了如何做企业经理的经验,提出了一般工业管理的14条原则:分工、权威和责任、纪律、指挥统一、指导同一、个人利益服从一般利益、个人报酬、集中、等级键、秩序、公平、个人任期的稳定、主动性、小团体精神。它表明行政管理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协调。上述种种,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管理和技术发展、管理和生产的关系。

3.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管理科学、行为科学

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比以往的历次技术革命的内容都更为丰富,对管理的影响也更为深远。首先,由于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资本对世界市场的激烈争夺,把对于经济前景的预测和决策问题提到重要地位,这使管理的内容、功能、重点都发生了变革。它既不能只限于过去的工场管理,也不能只偏重于指导与控制。管理的重点已转向经营,而经营的中心问题的决策。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最好把决策当作管理的同义语。其次,由于将运筹学、控制论、电子计算机、模拟方法、系统分析等第三次技术革命和新兴科学的成果用于企业管理而形成了系统的管理科学,其目标是在正确决策的前提下提高管理效率,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定量化。

但是,任何事情总有两个方面。正是由于管理科学过分重视计量与模式,忽视非计量因素和重要性,使管理科学在企业的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决策的因素是很多很多的,特别是其中的许多社会因素是难以控制的不定性变数,无法用科学方法精确计量,而需凭借人的社会经验、学识和直觉来估计和判断。所以,战后与管理科学同时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的另一方面,就是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它是以人群关系的研究为基础的。这一传统发源地于上个世纪的2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由于对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人的因素进行长期观察,得出一个结论:应重视人群关系的研究。他认为,不应把工人看作是无知觉的“无生机器”,而应看作为“有生机器”,正如维护得好的无生命的机器能够效率高、寿命长、获利大一样,保养得好、构造奇妙的有生命的机器也可发挥更大效能。本世纪20年代,美国人梅奥继续这一传统,创立了人际关系学派。著名的“霍桑试验”,使他得出结论:职工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极大。他在1933年发表的《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中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同以前的管理理论把人看作“经济人”相反,他认为刺激人的积极性的动力不只是金钱或物理环境(如照明条件),还有社会和心理的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主要不是靠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而取决于职工生产的积极性以及职工家庭、社会生活和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职工中的非正式组织等等。本世纪50年代,美国一些著名教授,在人际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管理学的成果综合起来,建立起关于人的行为的一般理论——行为科学,即研究人的行为如何和为何如此。其核心是需要和动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支配人的行为。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也就是如何激励动机,而动机又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按发生顺序由低到高分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50年代后期,赫兹伯格又提出“双因素理论”,即把影响工作动机的因素归为两类,摄生因素和激励因素,后者是真正的激励动机之源。6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的调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X理论,Y理论及Z理论,对各国企业管理发生了广泛的影响。根据Y理论,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发挥职工的潜力与主动性,使职工有参与决策的机会。

总之,本世纪40年代以后的管理,是循着两条线发展的,一是系统科学的发展引起了管理思想的变化,二是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导致管理手段的更新,以上两方面的变化,促进了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科学的产生,也促进了人类素质的提高,并引起了对“人”本身的注意,广泛展开了对“人”的探讨。

历史的回顾使我们看到,管理是与不同时期科技发展相伴生的、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那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如何?与之相应的组织管理水平又如何呢?

二、现代科技的新发展与管理现代化

(一)“大科学”、“高技术”与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1.科技发展新态势

现实是历史的积淀。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革命正向纵深发展,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和人类生活所有角落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进入了一个“大科学”的时代。三次技术革命跃过了二百年的征程,在自然界和社会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本世纪7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战争进入一个新的“高技术”发展时期。这次新技术革命以微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发明为开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及其在国民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为特征。大科学和高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

与以往社会视占有劳力和物质财富为权力的支柱不同,信息成为代表社会的最大财富。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兴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才能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作出正确的战略思考,、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同以追求物质、能源为直接目标的工业时代不同,人们将以追求知识、信息为主要目标,以向大自然进行更为广阔深入的开发。其结果是引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2.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首先,从管理的基础看管理现代化的可能性。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管理水平,是同那一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始终是推动管理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大科学的发展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的崛起,不仅使生产高度自动化、社会化、且使管理直接渗透入生产过程,提供了现代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基础。凭借电子计算机的神奇速度和惊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预测功能,可使决策准确、及时,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如像美国的北极星导弹、阿波罗登月飞船这样有上万家企业参加研究、设计、生产的大工程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适用,而必须采用大科学和高技术所提供的系统化、定量化、自动化和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

其次,从管理的职能看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专业化、联合化的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和组织水平。历史和现实和经验证明,技术革命如若转变为产业革命实现其价值,科学技术成就如若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发挥其作用,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大生产过程归根结底是如何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合理调配巨量的物质资源,以物尽其用;合理组织和协调人力资源,以物尽其用;合理组织和协调人力资源,以人尽其才。可见,管理既是生产技术本身的一个重要因素,又是谋求经济增长的极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资源”。当初,英国之所以能在19世纪领先完成产业革命,就是由于有成功的管理作为基础,而在20世纪落后于美国,则是由于管理陈旧。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一跃而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关键也在于管理。据统计,日本1680多个大企业中,85%的总经理、董事都是大学毕业生。他们已建立起一支庞大的企业管理专家队伍,创造出有名的日本式经营管理方式,使之成为迅速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有力杠杆。与此同时,尽管美国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超过日本,但却受到威胁,其原因也在于管理水平落后于日本。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威廉·大内指出:今日美国同日本竞争的失败,首先是管理的失败。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国外引进了不少新技术、新设备,但是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生产能力,往往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甚至还有大量资财、人力的浪费。究其原因,不在于掌握不了生产技术,而在于经营管理水平跟不上,如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协作条件不配套,组织管理混乱,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地推广应用,好的科技人才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再次,从国际竞争环境看管理现代化的迫切性。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世界进入一个新的、更为激烈的全球角逐和竞争之中,不仅对世界各国科技、经济和社会提供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机会,而且使之面临一个争速度、争地位、争优势的严重挑战,不论是发达国家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纷纷行动起来。美国,这个在研究能力、费用、人员和研究成果数量超过德国、法国、日本的总和,在经济和科技能力都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也时刻警惕着,要千方百计地去占领新技术革命的前沿阵地,力图利用一切条件,尽一切可能,保持自己的优势。日本,当这场新技术革命一开始就意识到,它将引起激烈的变动,因而将目标对准美国,带着强烈的危机感和必胜信念,迅速地、积极地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力图使自己跃居世界首位。欧洲共同体——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也已清醒的认识到他们面临着严峻考验,一方面感到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又不甘心,认为“现在一步赶不上,就会步步赶不上,”“现在赶上美日是将来赖以生存的关键”。于是,各自或联合采取行动,凭借着自身原有的雄厚工业基础,重振经济、奋起追赶。前苏联,从70年代以来,就针对美国在科学技术,尤其在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迅速发展,制订了优先发展新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政策。与此同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也纷纷采取对策,迎新技术革命,其中印度已在现代科技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新加坡也提出了要使自己成为东南亚信息中心的目标。

总之,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对策,展开竞争。在激烈的角逐中,人们越来越清醒地看到,管理现代化是取得优胜的最重要的因素。本世纪初,在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激烈的竞争之中,人们思考的是管理科学化的问题,于是有了泰罗的关于专业化、协作化作业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有了福特的专业化、流水化、大众化的目标的实现。战后,日本在生产效率只是美国的1/8因而被认为至少要50年才能重建的危机感和急迫感中,提出“不是美国人比日本人体力大多少倍,而是日本的管理和技术落后造成了巨大浪费”,“应该把日本的管理与领导工作科学化、合理化运动推向高潮”。果然,70年代,日本的管理方式便得到了健全、完善,以低成本与小批量、多样化的统一取胜于美国,走到发达国家的前列。80年代,特别是美苏中程导弹谈判以后,以军事为后盾的政治斗争在更多的领域表现为以科技为后盾的经济斗争。人们认为,“军事称霸”已转为“技术称霸”,而高科技上争夺的要害在于研究管理。当前日本经济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13%,日本人总结自已经济发展的四项要素,首要的便是成功的管理,其次才是生产技术、市场开拓和劳力协作的成功。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其关键也在于管理的现代化。正如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的:“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须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几思想方式,这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以上,管理现代化的可能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表明,与大科学、高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现代化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管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内容

1.       指导思想、目标

管理现代化,是指在世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大科学高技术日益成为国际范围内经济、军事、科技、人才竞争战略要地的形势下,将管理工作从原有基础上提高到现代水平,实现管理性质的根本转化。而要实现管理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与近现代三次技术革命相适应发展起来的西方管理理论有许多优点和广泛应用性。但是不论是科学管理或行为科学,都主要研究企业管理问题,是微观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同时,它一般限于静态分析,如人、财、物如何配合,而很少考虑变化的时间因素。这些研究所展示的管理领域不够宽广,层次也不够高深,在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是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的。当今开放世界的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高技术的新形势,要求管理的指导思想、领导决策有一个新的转变,这就是“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宏观管理战略决策。 这是冲破过去的狭隘界限,不仅把企业本身看成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而且把它看成是一个处于更大系统中并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影响的复杂系统。因此,在实践中既要注意企业内部的结构和管理,更要注意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调整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既要注意企业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问题,更要把技术、经济问题与影响这两者的心理因素、政治因素及其他社会因素结合起来;既注意企业的计划与执行情况,更要把计划、执行同协调,控制与管理职能结合起来。这种宏观管理表现在国家发展中综合国力的规划、经营的“国际化”、高技术的“民用化”,技工贸的“一体化”,以及多种学科、多种技术、多种人才、多种行业优势综合的战略决策等。总之,宏观管理着眼于管理对象的长远利益,考虑到与其相关的社会总体,强调对管理对象的未来发展的决策,具体做法有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二是突出动态管理。这是要冲破过去静态界限,注重管理对象的时间序列的上的动态行为。如某管理系统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什么现象,随时间变化出现什么状态,从而深刻地认识系统的总体性、复杂性及其增长特征和发展趋势,以便改进管理政策和组织结构,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这种动态管理不仅表现在对现行系统的动态研究,还包括对未来决策的模拟试验。

三是突出人的管理,这是对处于人、机、环境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管理系统中人的因素的重视。表现在:既重视管理者的选拨,培养,才干的发挥,也重视被管理者思想素质、专业知识的培养、专门技术的训练;既重视不同层次知识结构的生产者、也重视具有不同要求的产品使用者和消费者;既重视人与生产效益的关系,也重视人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每环节上的作用;既重视人的个性心理和行为,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管理的现代化决不意味着对以往管理的一概否定,相反,它是当代先进的科学理论和以往一切优秀管理知识、管理智慧的结合,是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各国民族优良传统的结合。这就是现在许多热衷于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和伟大的建筑工程的原因。如日本、美国有专门研究孔子、老子、孙子兵法的人和团体,尤其以研究经营战略思想和用人选才为重。从中国国情出发,将古代优秀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相结合,吸取国外管理之所长、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思想,使之成为我国管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管理工作者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现代化管理思想的导向最重要的表现目标选择。

管理现代化的目标,是一个动态的目标群。它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它是一个高层次的目标集合。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管理现代化应为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以实现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是由一系列的宏观管理系统以及无数的微观管理系统的多方面目标高度综合而成的目标集合。因此现代管理中的决策常常是多目标决策,如中国“长征三号”的管理目标便是由政治上意义大、经济上效益好、技术上有带动性这三个因素组成的。其二,它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管理现代化的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升高的期望值,是一个动态体系。虽然不是遥遥无期不能达到的,但也不是很短时间所能实现的,它是一个立足于目前基础,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由初级到高级、由必然性到自由式的不断上升的目标运动。

2.       内容

为实现管理现代化的目标,首先需要管理理论的现代化,相应的,还需要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与之配合,这些构成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

第一,管理理论的现代化

管理理论的现代化,是指要运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理论解决好管理实践中的思想导向问题,实现管理的目标。这主要是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在内的系统科学理论。运筹学是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管理工作者可通过运筹学进行模拟试验,采用不同的数学工具,用规划论、排队论、库存论、博奕论、搜索论等具体理论,建立和求解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方案选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进行决策。系统分析,是将管理对象视为一个系统,将复杂的管理问题简化为表示系统内、外不同因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框图,建立数学和逻辑模型,提供解决问题的基础,实现计划、方案设计、办法的最优化抉择。它适用于科学和技术研究、经济管理、工业生产、交通管理、空间探测、能源决策等。同运筹学相比,其研究范围较广,一般属于战略性决策研究;运筹学范围较狭窄,属于战术性决策研究。

由于人们所面对的是非常复杂的系统,钱学森提出并倡导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用开放的、系统的观点,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世界复杂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了现代系统科学,充实了它的基础理论部分。事实越来越证明,这也是宏观管理中最普遍,最适用的基础理论。

第二,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管理组织,是管理中最实际和最有功效的部分。管理的作用既然是控制和协调人的关系,那么,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其他活动中,以什么形式以及如何组织起来,通过有效的工作,达到目标,就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了。管理组织中有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两部分。有形要素是指实现预期目标所做的具体工作,如确定实施人员、必备的物质条件、责权结构、纪律规章等。无形要素是指共同的目标,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良好的沟通网络和制度,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效的配合和通力协作等。二者统一的关键是“目标”。现代社会中管理组织的功能不仅在于能够造成一种新的结构,还能适应人们的心理需要,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效率,尽快完成特定目标。现代管理组织的新特点:生产的集中化使管理组织规模日益大型化;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使管理组织专职化;管理组织和管理工作复杂化使组织成员知识化;生产技术的专业化使按照专业协作原则进行企业间协调成为组织工作的中心,如实现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使经营专业化、系统化、联合化。上述新特点使管理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强调人的因素和激励机制。如一些西方国家采用的“参与管理制”和新中国建立以来实行的民主管理制二者性质虽有根本区别,但都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因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经营管理的复杂性越来越大,也就最需要调动那些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最了解生产和管理实际情况的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否则企业的目标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把管理组织作为经济技术系统,用定量方法和控制程序来管理。具体有:职能制结构、事业部制,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团部制、矩阵管理制以及由其发展而形成的“多维结构”。60年代以来,比较广泛存在的是系统结构。它以“系统”概念为指导,根据任务的需要,将各种不同的独立单位(企业、大学、研究单位、政府机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宏观调控系统,以完成一个特定的目标。如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研制等巨大工程,都以此种形式来组织与实施。

不论管理组织形式如何,衡量管理组织现代化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有效性。中国举办亚运会这样的巨大工程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充分表现了管理组织的现代化水平。

第三,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要求管理者必须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有效的行政方法和实际的经济方法、先进的数学方法。主要有:工业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管理、价值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工业工程——是在吸收泰罗制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综合行为科学、管理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包含的内容有: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安排,质量控制与可靠性,产品研究与开发,奖励制度,工业安全等。每项内容都有相应的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管理——在上述对“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的研究基础上产生的“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通过用直方图、因果树、控制图、抽样检查等方法,对生产——消费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而且是全员管理。这一方法在美国和日本取得了显著效果,近些年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也普遍采用了此方法,并已涌现出许多先进的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管理相联系的是可靠性管理。包括:可靠性计划、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分析。与质量管理不同,它是追求质量的时间性保证,强迫通过试验数据和使用数据追查故障原因,并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评价分析,使设备在尽可能的长时间里保证运行。

价值工程——是对新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的方法。在分析判断原有产品的寿命周期,确定以何种方式进行开发,或在设计新产品时,都涉及到产品功能。功能对成本的关系即价值。企业管理者,从现有产品出发,用价值分析方法力求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应有的功能,所进行的组织研究活动,即价值工程。其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技术经济分析——指对于某一项目或某项技术经济政策在决策之前所进行的系统分析。研究其在技术上是否适宜、经济上是否合算,对社会总体发展是否有利。此即可行性研究。它包含: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计划和生产规模的拟定;对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协作条件的研究;厂址的调查和选择;对组织机构、劳动力来源、人员培训的研究;对工程实施过程、建设期限的研究;对工程造价和资金来源的研究;对经济评价和建设项目的主要优点的分析。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是推荐出一个、几个方案或确定“不可行”结论。

第四,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现代化管理需要广泛使用现代化手段,它不仅包括法律手段、心理学管理手段、物质和精神激励、思想教育等,而更重要的是信息管理技术。这是因为,任何生产过程都是一个系统,除了人的流动之外,还包含着两种运动:一种是“物质流”即输入能源和原材料,转变成产品输出;另一种是“信息流”即生产过程中信息的流动。二者同时并存密不可分,相互作用,表明一定阶段的生产水平。在生产过程中,物质不断改变其状态,信息为断变换其形式;信息流反映物质流的状况,同时又指挥着物质流的运动。管理的职责就是通过信息流来控制物质流。因此,所谓管理手段,就是在生产中怎样来“驾驭信息”,亦即管理技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生产水平上,处理信息的方法——管理手段是不同的。由于现代化工业生产对产品的质量、工艺技术、生产效率的要求高,生产规模大,因而需要组织控制生产的信息量也大。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度的信息处理的社会,适应于当代信息处理要求的现代化工具就是电子计算机以及管理信息系统。

西方发达国家1947年出现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4年便将其应用于管理。60~70年代,在美国应用于管理的计算机已达到全部使用计算机的70~80%,即已成为使用计算机的主要领域。在性能上也由单项数据处理发展到综合处理,进而发展到网络系统的形成,使管理系统所需要的各种信息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加以综合处理。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把分散在全国各65个销售部门和18个产品仓库以及40个制造部门,统统连接起来,形成计算机网。我国于70年代初研制出集成电路的计算机,1975年在个别部门用于管理。目前我国在计算机的制造能力上虽早已赶上发达国家60年代水平,但在使用水平上还须大大提高。像我们这么大国家,管理工作十分复杂,没有计算机网络进行辅助管理很难实现管理现代化。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预测和控制。预测,是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已有的数据,预计以后的行动,给管理者正确决策提供参考。其关键是数据。控制,是“利用实体外的元素为工具,以预定的手法,改变实体行为”。(朱镕基主编。《管理现代化》,第205页。)其关键是正确的决策有了决策才能产生控制。目前国外比较普遍应用的是数据更新的状态报告系统,都在向着预测和控制方向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应用上分为单机的批处理、分时处理-“资源共享”、实时处理-分布计算机系统三个阶段。当实现实时数据处理以后便真正开始了管理自动化和生产自动的结合,那是一种更高阶段的管理手段的应用。

在考察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及如何实现我国管理现代化的途径时,应重视和坚持两点:第一,要注意吸收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第二,要注意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优良文化传统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的管理现代化就要坚持这两个方面,它集中表现为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即要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实现管理上的一系列转变,首先是管理思想的转变,相应地则要在领导体制、组织管理体制、企业内部机制乃至人的素质要求与培养等方面的一系列转变。

总之,为了实现生产现代化,必须解决管理理论的现代化,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优化,以便使各项工作力求达到用最少的劳动和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技术经济效果,这就是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各项内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如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只是做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没有管理理论和管理体制的现代化、购置再多的计算机,也不能发挥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三、现代管理与决策

 

(一)决策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

1.       决策——现代管理的核心

决策,是关于解决问题的对策的思考,是多项方案、多种可能性间的选择;是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作出的一种决定。这是由决策者、决策对象、信息、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结果等五要素所构成的决策系统,也是决策者和决策对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在管理中(无论是宏观管理或微观管理,也无论是什么部门、什么性质的管理),如何制订计划,确定目标,选择方案?如何设置工作机构、配置人员、分配工作权限“如何检查、监督工作?即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各种职能上都存在决策的问题。由于决策的基本要素和功能不同,分有不同的类型:依决策者不同分为个人决策、团体决策、国家决策、国际决策;依功能不同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依性质不同分为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包括风险型、竞争型和对大自然的决策),定性决策、定量决策,隐决策、显决策;依目标或对象不同分为单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文化教育决策、能源决策、人口决策等等。

决策的含义已表明了其重要性。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行为的后果,即管理的成败,对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代大经济、大科学、高技术的发展趋势,市场争夺的激烈,世界格局的变化……,都向管理提出了挑战;越来越多地趋向由直接的管理转为间接的管理,由微观管理转为宏观管理。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成为管理的重点,决策成为来业成败的关键。决策失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文革”十年),会使整个国民经济遭受破坏,国家前进受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资本再雄厚,技术再先进也无济于事,甚至合适得其反。瑞士机械手表曾行销世界,占世界市场的70%。因此,当60年代第一块石英电子表出现时,钟表商便不以为然,拒绝采用这种新技术。而日本人却具有发展的眼光,作出一了大力发展石英电子技术的决策,结果迅速占领了世界市场,瑞士钟表企业在1975年~1979年间倒闭了100多家。60年代,日本的汽车工业约落后于美国半个世纪,处于购买零件进行组装的阶段。当时美国、西德等国主要发展豪华型高级汽车。日本的一些汽车公司却采取了一系列灵活的经营决策,如引进美国的关键技术,消化创新变成自己的新技术,将大批量单品种的生产过程改造为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过程,针对石油危机研制开发小型节油汽车等。结果,仅用10年就赶上了美国,并向美国出口技术。

以上说明,决策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

2.       决策研究——现代管理不可忽视的环节。

决策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使决策研究成为现代管理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国家宏观管理的复杂性,各种需要决策的问题堆积如山,知识和信息量极大增加,变化万千,靠领导者拍脑袋作决定是绝对不成的,而必须领先各行各业的专家,靠各种专门的研究班子,靠那些知识、信息以及实践反馈信息的综合体,采取新的理论和方法,从事战略、规划、政策、科技方法、预测、技术评价、技术经济分析、可行性分析等决策研究,才能为各级领导者提供咨询服务,提出各种方案供其进行选择,作出正确的决策。决策研究对于现代管理的效益之大难以估量。

决策研究已形成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被称作“软科学”或“领导科学”。当代决策理论的代表者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由于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突出贡献,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以前,管理理论研究中心是如何提高效率;从西蒙开始,注重于追求效果。效率不是目的,只是达到效果的手段。决策虽也包含效率问题,但主要是解决效果问题。所以说决策是西蒙管理理论的中心。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现代管理决策的原则和方法。西蒙于1947年发表《管理的行为——管理组织中决策过程的研究》,1959年、1960年出版《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管理决策新科学》等专著,奠定了决策学的理论基础。此外,美国远东管理科学院院长成中英博士发起的关于世界系统决策模型的研究,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决策研究近些年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对于我国国家管理、重要经济决策、区域规划等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对于我们深入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 现代管理决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当代大生产、大科学、高技术的新形势,给决策的五要素带来的深刻的影响,使现代管理决策具有了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由个人决策向群体决策发展。现代生产规模宏大、产品精密度高,以及现代科技革命给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高速度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快速地处理巨额数量的动态信息。这是个人的手工式的决策方式无能为力的,而需要一个庞大的、密切合作的、由各种各样专家构成的各级集团发挥整体功能去完成,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

(2)由单项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的日益扩大,社会物质财富和人的智能水平的提高,为从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提供了必要和可能。现代决策者不仅在决策开始时就联想到决策的实施后果,而且在追求经济效益之外还要考虑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公害以及其他社会的、心理的、道德的、美学的目标。这是当今决策活动的又一趋势。

    (3)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和向国际型发展。战略决策系统的方向、目标选择,牵连着系统的全局,是系统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由于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速度很快,战略决策活动除了在空间上广阔展开,还在时域上向远延伸。决策者不单要把握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还要掌握未来的信息,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做出预测和决定。

    当代生产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使世界的“距离缩短”,“空间缩小”,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人类共同性问题突出起来。因而,从全球角度出发进行决策,成为迫切的需要与可能。这也就是说,国际型决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4)由定性决策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电子计算机、数学手段(运筹学等)引进决策与管理中,使决策由定性向定量发展,不仅能用定量的方法描述现实,使大量的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还可使决策结果更多地向形式化进展。但对于不能用定量方法加以描述的现实,仍需用直观定性的方法加以解决。因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成为当代决策发展的方向。

(三)      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决策,尤其是宏观的国家决策,总是与社会的发展过程相联系的,因而说它影响全局、决定发展方向,牵涉到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命运。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既是决策的目标,也是达到正确决策的手段;它是我们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万里。《软科学的崛起一软科学研究与决策》,人民日报出版社,第3页。)也是走向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1.决策的民主化

从目标上说,决策民主化就是指决策要能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社会主义高度民主的体现。从手段上说,决策民主化就是要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动员群众参与决策,使人民在国家决策问题上有充分的发言权。以上两方面归结起来,也就是在决策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社会主义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主要之点。因为,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决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因为,真正了解实际、懂得实际的是广大的生产者、劳动者,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会使决策更准确无误。为此,必须尽力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使科学家,技术人员及其他劳动者能真正了解决策对象、决策目标及各种条件,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以便更好地进行预测分析、科学论证,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要运用各种方法,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决策。不仅积极参与决策目标的制定,而且要通晓和理解决策目标,自觉地朝着所定目标前进。发挥领导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群众决策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必要的。任何时代者会造就和选拨优秀分子作为群众的代表,他是群众成员主观能力的体现者。但是必须看到,在当代,面对象一个国家那样复杂多变的巨系统,领导者的主观能力不仅取决于其本人德、识、才、学等素质,尤其看其是否具备豁达大度,宽厚仁爱的精神,善于求贤、举贤、用贤、广罗人才,以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宏观的智能结构,发挥群体的力量,作出正确的决策。当然,决策民主化决不是“绝对民主”,而必须与集中,与纪律结合起来。实行民主,反对“绝对权威”,但不是不要权威,不要原则;承认权威、承认集中,但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决策的民主化,最终是要集思广益,使群体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广泛深入地开发。坚持原则执行纪律也正是为了使更多的人得到民主和利益,保证决策机构的可控可调,更好地实现民主化达到决策的目标。

2.决策的科学化

从目标上说,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能符合实际,反映事物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其结果是促进事物的发展。从手段上说,决策科学化是指在现有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决策过程,最大地提高团体决策者(包括领导者、专家及其他劳动者)的主观能力,使决策符合客观实际。为此,第一,决策者要掌握大量信息,了解全局,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决策指导思想。第二,广泛吸收包括科学家、技术专家在内的群众智慧。由于当代决策对象的庞大性、复杂性、统计性、随机性,决策目标的确定事关全局,涉及面广;由于决策手段多样性,既需精确的数字统计,也需要丰富的经验分析,还要有一定的法律、纪律与制度保证。因此,在决策过程中需要有各方面的专家参与,特别是像确定国家级的重要决策目标,就不仅需要吸引科学家、技术专家参与,而且还要组织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法律工作者、环境工作者…..,共同参与。第三,在计划实施前还要经过必要的行政或法律的审批程序。第四,遵循严密的决策程序:①确定目标要慎而又慎。所谓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在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它是由各个国家不同性质和不同集团利益所决定的。当代的决策目标常常是大型的、战略型的。如美国前总统里根制定的一个旨在争夺空间优势,开发利用空间资源,以攫取更多利润的庞大的航天发展计划,预计在50年投资7000亿美元,其近期目标是:90年代中期建成永久性载人空间站。②搜集资料数据要及时、充分、可靠。这是决策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决策的质量,如要搞一项大的经济决策,一方面要掌握大量的国内信息(自然条件,资源、人口、经济状况等必要的数据及自身的生产能力、水平和消费变动情况);另一方面,要掌握国际行情,市场动态、科技管理等现状、差距和趋势,这样才能情况明,决心大,使决策做到正确有效。③拟定可行方案。④选择最优化方案。这是决策的关键步骤,其中尤应重视有关专家的可行性论证。如我国三峡工程规划前期预先开展的《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便是一例。⑤贯彻实施和追踪检查。决策程序各环节缺一不可。第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当代决策目标庞大、信息量多、对象复杂的形势下,为保证决策的统一性和科学性,必须采用先进的手段和方法,把电子计算机仿真技术,以及系统工程学、预测学,特别是现代数学等引进决策过程。归纳起来是两类,即定量决策方法和定性决策方法。定量决策方法,是由当代科学发展的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等特点所决定,国外称“硬”方法,其关键在于:把变量之间以及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关系表达出来,建立起用电子计算机求解的数学模型,再将其编成计算机程序,在多种方案中选优。此类方法应用较多的有:线性规划、概率分析、决策树技术等。定性决策方法,即“软”方法,决策者运用社会科学原理,根据经验(特别是专家经验)和判断能力,从对决策对象本质属性的研究入手,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通过定性研究,为制定方案找到根据,了解方案的性质、可行性及合理性,然后进行目标和方案的选择。此类方法应用较多的有:领导集体决策法、专家献策领导拍板法、畅谈会法、德尔菲法。把决策方法划分为两大类是相对的,真正的科学决策应该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决策中的“硬”方法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决策对象进行数量研究和计算,作定量的状态分析、动态分析、趋势预报等。用它来进行比较,对方案选优。“软”方法也必须有“硬”方法的辅助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是分不开的。只有科学化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的实质是提高团体决策者的主观能力,特别是群众的参与能力,如果群众普遍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能力较低,那就仍然是少数人说了算,谈不上什么决策的民主化。而决策民主化归根结底是为了保证科学化。为了真正作到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统一,必须有健全的决策体制来保证。它包括:①从社会总体来看,就是要切实地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保证人民群众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反映意见,参与决策;②从决策的组织来看,就是要建立一个包括有决策的信息咨询机构、专家智囊机构、决策指挥中枢和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在内的群体,并使这种互相分工与协作的组织,通过各种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活跃起来,以科学上合理、经济上合算、收效时间快的原则拟定和提供方案进行选择,就会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陆续建起软科学研究机构400多个,拥有专业人员15000多人,已形成了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新兴产业——现代智囊团,并已投入宏观决策研究,发挥一定作用,如:《2000年的中国》研究、《上海宝钢工程的跟踪决策研究》、《三峡工程的综合评价》等等。总之现代管理需要把决策过程提到现代化程序上来,即依靠科学和民主的程序上来,解决现代化的各种问题,建立起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制度。对重大的决策都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杜绝领导者个人决定项目和变更国家计划的现象,否则将难以避免失误,贻患无穷。

五、         现代管理的新视角——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当从宏观管理回到微观的考察之后,我们看到,企业文化为现代管理展开一个新的视角。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一个社会基层管理组织,如何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承担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生产经营的职能,是现代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而现实的问题。下面一个事实对探讨此问题不无益处。日本在资源极端贫乏的条件下,仅用了20几年的时间就建成为仅次于美、苏的经济大国,而据日本经济企划厅经济研究所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比较表明:日本国民资产总额截止1987年底达43.7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的36.2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1988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642美元,已超过了美国的18403美元。由于近二十年来出口兴旺,日元大幅度升值,使日本各大企业累积的现金高居世界之冠,自1985年以来,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第一个金融大国”。

事实表明,日本经济奇迹的基础在于企业生产的高效率。据统计,它的企业生产率增长速度已达到了美国的400%,使这个曾称霸世界的庞然大物感到震惊,产生了危机感和恐惧感。那么,日本经济奇迹、高生产背后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这个全世界关注的问题,首先由美国企业管理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对美日两国的典型企业进行了对比研究,提示出两国企业间的差距,主要不在于技术设备和资本等物质要素,而在于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的差异。

(一)企业文化

     ⒈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其基本要素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文化现象,早已存在。正如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一样,每一个有自己经营历史的企业,都有各自的企业文化,只是以前没有自觉地意识到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罢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发端于80年代初的美国,以一系列的研究著作为标志,如《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美国企业精神——未来企业经营的八大原则》、《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以及后来的《赢得优势——领导艺术的较量》。在这些著作中,对于企业文化的内涵、形成和作用等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企业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的主体是“人”,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信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传统、风气以及与这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其核心是价值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物质文化。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单指企业精神。作为管理论的企业文化,一般指狭义的企业文化。构成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有五个:一是环境,指政府的法律政策及宏观体制对企业的影响、材料来源、社会需要、竞争对手等;二是价值观,指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全体成员对企业行为和周围事物的是非、优劣和重要程度的评价标准;三是英雄人物,指广大员工效法的典范,他们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者,启示人们取得成功之路;四是礼仪和仪典,指企业对员工所期望的某种行为的规定或代表企业的明确有力的行为规范,如日本松下公司的“松下七精神”、“松下基本纲领”、“松下员工信条”和公司歌等。五是文化网,指企业价值观和英雄事迹的传播渠道。这五个基本要素组合在一起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总之,企业文化的出现标志西方管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领域,其主要着眼点在于挖掘人的智慧和潜力,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虽然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但作为一种概念,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企业有两种办法:“硬”的靠法律、规章、制度等;“软”的靠自律意识、价值观、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所以,现代化管理应重视企业文化,即将法律与自律结合起来实施管理。

1.企业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企业文化作为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形式,其特点是将企业的“硬”管理和“软”管理结合起来,以软管理为主,即从以“物”为重点的管理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某一企业和企业文化,既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由其特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等,经企业领导者提倡,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企业个性。当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一经形成,便成为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力量,从而在企业内部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团结、激励着企业全体成员自觉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企业文化之所以有这样的特点,是由它本身的功能决定的。企业文化的功能:第一、整合功能。它不是从某个侧面去研究企业行为,而是从整体上综合地、全面地研究企业行为,发挥企业的功能;第二,导向功能。企业的价值观对职工的个体行为以及企业的整体行为有导向作用;第三,凝聚功能。职工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而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第四,激励功能。企业文化以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从而使其振奋精神、奋发向上,为国家也为自己的利益奉献能力和智慧;第五,约束功能。它以一种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职工的思想和行为;第六,辐射功能。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或为社会大文化作贡献。

3.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功能,决定了它在企业管理中的特殊作用,这就是充分重视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个特殊作用是通过下列途径来达到的:第一,倡导企业对职工的信任,培养企业内亲密的人际关系,重视企业民主和职工参与,尊重职工、信任职工、关心和爱护职工。同时也把市场看成为有血有肉的人——顾客、用户,了解他们,尊重他们,礼貌待客,真心实意听取顾客意见,随时注视顾客动向、满意程度,并以此衡量企业经营的绩效。这样,培养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觉得,自己掌握着工作主动权,掌握着自己的命运。第二,以各企业特有的价值观、信念理想、企业精神教育引导企业成员,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生活的价值,工作价值,从而将自己所在企业视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理想的组织,自己是属于它的一部分,形成一种凝聚力去为它而奋斗。第三,教育职工将个人追求和企业的组织目标形成一体,从而在企业内形成一个良好的“小环境”(在日本被称为“命运共同体)”给人以心理上的共识,感情上的交融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第四,使各种精神要素同企业内部的设备、制度和组织机构有效地连接起来,达到内在的平衡,使企业的运转处于最佳状态。

上述企业文化的内涵、特点、功能和作用及其在实践中获得的巨大成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视角——管理的软化趋势,即以人为中心,通过管理软件——人来使管理硬件——物发挥最大效能。诚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企业性质不同,使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些根本问题和具体内容有很大差异。如:在对“人”的深层透视上不同——对人的认识有不同的背景(社会制度)和阶级基础,不同的理论出发点。社会主义企业对待职工的态度和资本主义企业所谓“尊重人”是有根本区别的。社会主义的“人”是企业的真正主人,资本主义的“人”在本质上是雇佣劳动者。资本主义企业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利润,只有社会主义企业才真正是为了满足人民的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某些任务和内容的具体含义也有差异,如“充分注重职工的个人价值”这样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包含着国家、集体、与个人的一致性,反对个人为中心、个人至上的个人主义;而西方企业文化津津乐道的“个人价值”则是以宣扬个人至上、自我为中心、利已主义的消极因素为主。尽管如此,有关企业文化的一般功能和作用,还是带有共性的东西,对我国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二)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在西方提出不久就引起了我国企业界、理论界的重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企业管理中,历来有重视企业精神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如五、六十年代的“孟泰精神”、“两参一改三结合”、“铁人精神”、“三老四严”等。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虽然不是等同的概念,但国内不少企业把我们原来培育企业精神的活动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或者以培育企业精神为中心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作法都是切实可行的,并已取得了很好成效。这些企业的共同点就是抓住“人”这个关键,在企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包括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使人这个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活跃起来,激发职工的的主人翁责任感,使职工从内心感到:“企业时刻关心我,我为企业去拼搏”。

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由统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大变革中,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方法等都要随之转变。市场经济需要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促进市场经济。从管理的角度讲,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的功能、精神的因素来加强管理。这同我国历来强调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比较二者的异同,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则是我国探索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路子。

1.共同点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党的优良传统。把这个优良传统运用于企业管理便形成社会主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现代化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而企业文化是现代工业文明在文化层次上的表现,是适应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管理形式。这就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共同点。具体地讲:

对象与目的相同——对象都是企业职工。目的都在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生产力。

任务和内容重叠——都以培育富有特色的企业精神为中心内容而展开,以重视职工培训、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为共同任务和内容。

2.  差异点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又同中有异:

管理范围、角度不同——企业文化主要同生产经营有关,抓教育培训,提高科技文化水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则既要解决生产、管理、分配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更要注意职工的政治方向、思想品德培养。

任务和内容不同——企业文化注重企业特色(如企业的价值观、信念等),越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特点越明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则带有更多的共同性,如向职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本路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不管行业如何,教育内容是共同的。

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确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又有许多不同,不能相互取代。只有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使优势互补,既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又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互相促进,才能推动企业发展,这就是我们探索企业管理的新视角和新路子。

通过上述讨论,对现代科技革命与管理现代化的关系,可以形成下列几点综合认识。

第一,科技革命总与管理革命相伴随,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推动历史的发展,体现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因此,管理现代化必将是一个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它的目标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也就是管理现代化的总目标,这点是确定不移的,但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准又是不断提高的。

    第二,科技与管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人是这两个轮子的驱动轴;科技的主体是人,管理的中心也是人,人是管理的对象和主体,作为管理对象的“物”也是通过被管理者“人”而出现于管理过程。因此,管理现代化诸多目标和内容的中心是人的管理现代化。这不仅是指管理者本身应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素养及管理水平,而且包括对各类人才的开发以及对广大生产者的激励,积极性的调动和潜力的发掘。特别是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否人才济济,管理者是否能够合理使用安排适当,使各得其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果。

    第三,纵观管理的发展史,基本是在两方面的探索中求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是科学方法的探索,即在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中,使较少的投入达到最大限度的支出,从泰罗的标准操作法到现代的价值工程、质量管理方法,都包含着这一共同性。另一方面就是用人之道的探索,即使被管理者尽快地进入管理过程。连对劳动者限制最严格的泰罗制,其创始人也认为管理首先是一种完全的心理革命,是激发各类人员工作的责任感,使每一个人的工作效能和潜力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后来的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并存不悖,共兴共胜,也是管理中这两方面探索的必然结果。

因此,“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符合管理发展规律的、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