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我寻找初恋视频: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谈农民增收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17:03
摘要:近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受制于广大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缓慢、非产业化经营等因素。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一、经济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国内生产总值(GDP)以每年7%左右的增长速度持续稳定增长,成为促进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目前我国已告别了短缺经济,进入了物质产品比较丰富的时代。但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内需不足、消费增幅缓慢、民间投资跟进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产品积压、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这些都给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隐患。为此,自1998年起,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国债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扩大和培育内需。而我国的内需不足,除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供给结构失衡,不能形成有效供给,因此,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目前城乡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仍然严重,属于典型的以二元结构为特征的不发达经济。经济结构失衡是造成近年来我国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根本原因。只有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才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城乡关系和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不仅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的对策,更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有效途径。
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在克拉克看来,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相对收入的差异。产业间相对国民收入,等于比较劳动生产率,即比较劳动生产率=该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该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比较劳动生产率)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则大于1。农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下降的程度超过了劳动力相对比重下降的程度。农业劳动力相对比重的减少,农业实现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减少,是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普遍现象。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呈下降的趋势,但变化不大,说明第二产业不可能大量吸收劳动力。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保持上升的势头,其比重都在50%以上,说明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并且具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特性。
根据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我国也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将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实现服务业升级换代。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的新问题
1.结构性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部分农产品已由过去的总量绝对不足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告别了短缺时代。这说明农民已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增加农产品供给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2.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通过  提价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可能性已很小。粮食价格高虽然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无法通过不断提价来增加农民收入,预示着粮食生产的进一步增长将使我国面临粮食生产供过于求、粮食价格降低、农民收入减少的巨大压力。
3.农产品生产成本偏高,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产业化水平低,往往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目标,过分追求高产量而导致化肥、农药使用剂量剧增,农产品成本不断上升,在市场上无价格优势,造成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民收入增长形势严峻。
4.乡镇企业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渠道狭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经济日益市场化、国际化的条件下,乡镇企业的缺陷如产权模糊、负债率高、管理水平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社会负担重等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使乡镇企业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除个别科技含量高、转制迅速彻底的以外,其他纷纷减产或倒闭。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弹  性迅速降低,使农民收入骤减。
(二)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慢的原因
1.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滞后于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在短缺的经济条件下,由于需求层次低,形成了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产品品质低劣、经济效益差、农民应变能力弱的局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质量高级化、多样化、营养化和方便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没有适  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因此出现粮食价格回落和“卖粮难”等总量有余、结构失  衡的矛盾,说明农产品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不合理。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的产生,是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农民对市  场经济不熟悉,受传统观念影响大,技术、资金的制约等导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跟不上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了  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
2.农业的非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比  较利益低下。我国农业的非产业化经营主要表现在:经营规模狭小,以分散经营为主,缺乏大企业,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农产  品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收购和被收购的关系,主要利益一般在工、商环节,农民不是平均利润的分享者,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市场风险基本上由农民承受;农产品进入市场以原产品居多,初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低,农业产业链短,比较利益很低;农产品市场的开发滞后于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并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障碍;农业生产手  段落后,以手工劳动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低。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农业人口下降趋缓,影响了农  民收入提高。近年来,农村的非农产业发展举步维艰,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现行的城市与农村二元  户籍制度,使城乡居民在社会福利、价格补贴、劳动就业、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农村居民不能享受与  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农民不能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就业,农业剩余劳动力就无法实现转移。这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  深层次的制度性原因。
4.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缺乏力度,措施和手段未能随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市场机制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富有活力的引导机制和激励机制,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也有着不利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种种缺陷,在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发挥政府的职能,纠正市场失灵。但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增长,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从总量上看是逐年增长的,但增长比例呈下降趋势。并且,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往往是丰收后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就下降,减产后对农业的投入就增加。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面临很大挑战,我国能否充分利用WTO有关农业的有关政策对农业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使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固定化和长期化,将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5.农民的社会负担加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政府机构冗员多,这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现在平均每个乡镇供养近300人,按每人年工资7000元计算,仅工资这一项就是很重的负担。二是农村税费体制不完善,为地方政府增加农民负担提供了条件。三是县乡两级政府的事权过多,而财权没有保障,也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原因。农民负担重,势必减少农民可支配收入。
三、经济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通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农民一直是低收入群体。在我国,从事农业生产不能取得社会平均利润。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有两条路:一是农民退出农业领域,从事高收益行业;二是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民分得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的高附加值。前者表现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和正在开展的小城镇建设,后者表现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通过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使乡镇企业继续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特别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同时,结合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商业、饮食、运输、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也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方向。当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二、三产业就业之时,农民的收入就会增加。
(二)调整农业内部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增加农民收入
1.优化全国农业区域布局。西部地区土地辽阔,但多属高原山脉,地势陡峭、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不易发展种植业。因此,应坚持退耕还林、还草,让环境休养生息,恢复生态平衡,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部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适合发展粮棉等农产品生产,因此,应在继续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并从单纯的粮食生产向粮食的综合加工发展,提高附加值;东部沿海地区农业资源条件好,农业发展水平高,因此,应以高强度、精细化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为手段,以高产出、高效益、生态平衡为目标,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外向型农业。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
2.优化农业内部各种比例关系。优化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比例关系,适当压缩种植业比重,扩大养殖业比重;调整种植业内部粮、棉、油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比例关系,适当压缩粮棉油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蚕桑、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调整养殖业内部比例,发展特色养殖。靠养殖业、经济作物、特色养殖来增加农民收入。
(三)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来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打破传统的产业生产观念,调整农业经营方式,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推进农业产业化,首先,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龙头企业代表着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经营的规模和成效,也决定着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要从政策上支持龙头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其次,要加大对农业基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根据区域性特点,建立各种农业基地,实行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效益,同时,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经营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国家投资、农民投入、增加信贷资金投入和到资本市场融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业基地的投资力度,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四)通过发展农村市场体系,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农产品出现的阶段性供过于求,还是品质不完全适销对路,或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等,本质上都是市场问题。农业的发展,需要一个统一的、开放式、多层次、多渠道、竞争性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在产地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解决农民与市场在空间上隔离、在时间上不能有效衔接、过度依赖中间商销售农产品的现状,农民可以直接进入市场交易,从而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其次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调整农产品品质结构,必须制定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有了严格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在实践中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从一开始就杜绝劣质产品的生产,最终体现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最后要大力发展农民流通组织。通过农民自己的流通组织,可使农民获得更广泛的农产品信息,并且可以加强农产品交易中的议价能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滞后,阻碍了农业及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农村城镇化滞后,致使大量农业人口不能随就业方式的改变而转为城镇人口。农民不放弃土地,造成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使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难以全面展开。大量过剩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还阻碍了农业劳动方式的革新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收入。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中的第三产业,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六)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和教育,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农业正经历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提高农民的素质。而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出知识型农民,就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仅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还要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时,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民,才能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从而才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