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映山红群舞:于耳濡目染中习得规则——加拿大家庭教育一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35:23
于耳濡目染中习得规则——加拿大家庭教育一瞥

     在国外家庭里居住和生活的日子,是一次体验西方家庭教育的绝好机会,也让我有颇多感悟,其中在儿童良好规则意识与行为教育方面,则感触更为深刻。     过去,常听人说,国外的孩子无比自由想怎样就怎样,成人对孩子不管不束,所以孩子特别大胆自信。国外的孩子比较大胆自信是没错的。但也并不是他们想怎样就怎样,而且自主、大胆、自信与孩子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养成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相反他们对孩子的文明行为要求是很严的。人们在社会中的规则意识都很强。到过美国、加拿大以及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人都感到这些地方的人很有规则意识,对当地的社会公德有非常好的印象。而我们出去参观的中国人常常会表现出一些很让人难堪的局面,比如无所顾及地大声说话,引来路人异样的目光,再比如,一个十几人的中国参观团用完卫生间后,马上就会一片狼籍。     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反思了我居住的家庭,也走访和观察了我所能接触的一些孩子的家长,我感到其实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孩子的行为规则,而且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通融余地。     我所居住的家庭中有4个男孩子,最小的两岁半,在我与他们的生活中,我可以处处感到,他们对孩子行为的要求与培养是与对孩子的尊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西方国家,一般的家庭都为孩子提供专门的游戏空间,我所居住的家庭也是如此,他们家虽然不太富裕,但有一个小房间是专供孩子们玩耍的地方,而他们的客厅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地方,这里干净、整洁,有装满鲜花的草编篮子和各种小摆件。当我进入客厅时,他们家里两岁半的孩子就说这里是不能玩的,这里不能把东西弄乱,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天,孩子们都是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玩耍,从来不会把客厅弄乱。相反,还会为花篮里放一些小野花或小松果,让客厅变得更美。我也时常加入到美化、收拾客厅的活动中去。     而孩子们玩耍的地方让我着实吃了一惊,那真是世界上最乱的地方,孩子在这里真是尽情地玩,没有任何约束。这让我又感到,他们真是把孩子当做孩子。     所以,在他们的家中,孩子的行为规则是在日常生活中明确地渗透了进去,同时,这种规则又是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为孩子着想的前提下实施的。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孩子遵守一切规则,而忽视了孩子天然对游戏的需求,那么这样的行为规则培养最终只能达到会说不会做的结果,或者是以泯灭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无法享受童年的快乐为代价。     说到以尊重孩子为前提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那是一个非常明亮的下午,我从学校放学回到“家”中。两岁半的小迈克正用手比比划划地与妈妈说着什么,我进去与他妈妈打招呼,想和她聊聊今天的事,根本没在意小迈克说什么,这时他的妈妈很正式地对我说:“对不起我正在与迈克谈话,请你等一下,我们再谈。”我当时很不好意思,忙说:“对不起你们先说。”并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他们很认真地在谈话,妈妈真像在与一位同龄朋友一样与孩子交流着,耐心地听着孩子的说话。     不久。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规则教育的严肃性。那次是我正与迈克的父母交谈,突然小迈克从外面匆忙地跑进来,边跑边喊着妈咪并急着与爸爸妈妈说话,这时没想到他的爸爸妈妈都跟他说:“对不起,迈克,我们正在说话,请你等一等。”我忙说:“没关系,您先跟他说。”但他的爸爸妈妈都坚持说:“不用,因为我们正在谈话,他应该让我们把话说完。”接着,他们又跟我交谈起来,可是这时,我觉得很不自在,也没有心思说什么了。但是小迈克却很耐心地等待着,他父母一看我坚持不说了,才跟迈克说:“你可以说你的事。”于是小迈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事后我与他的父母聊起此事,他们说,有些规则是人人都要遵守的,只有遵守了规则,才显现出人们的彼此尊重。他们对孩子行为规则的教育,很少说教而是更注重孩子自然的行为过程,更关注孩子的需求与行为结果,更注重让孩子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习得良好的行为。     这些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使得孩子在社会公共场合下,自然地显现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有一次,我陪他们家的老二(8岁多)去给别人送东西,我们推着小车走在人行小道上,这条小道大约只有一张写字台那样宽,对面来人时,需要互相躲一下,小道的两边是萆地。当我们到了目的地时,我扶着推车等他,由他送过去。他拿起东西就跑了,当他跑了一半路时,回头看到我还在小道上,又返回来了,我问怎么了,他二话没说,把小车拉到旁边的草地上,对我说:“你应该站在这儿,要不别人会过不去,会妨碍了别人。”这件小事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也让我思考了好久。我想正是由于他们尊重儿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天性,是以不妨碍他人为前提,孩子才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权益,而且,也正是由于孩子们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严守行为的规则,当他们处干社会公共场合时,也能自觉遵守公共的秩序要求。     的确,回顾西方家庭的教育,他们是很在意孩子的行为是否是“good manner”,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下,一个7岁的男孩子与我交谈时,很有礼貌,他告诉我,他应该“goed manner”。我观察我接触的学生,他们大都很注意遵守公共规则,一个哪怕是头发染成红色、绿色,裤子都要掉了的中学生,他也会走人行横道,耐心等待红绿灯。言谈举止也会很在意自己的“good manner”。     在我居住的城市,一般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教师,在学校里,在社会各种场所里,非常遵守规则,注意自己的“good manner”。并且每个星期一都要穿正装。男土都要打领带,而在自己的家庭生活空间里,人们则是很自由的。耳濡目染,孩子自然也能把握自由与规则的尺度。     反思我们的规则教育不难发现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首先,规则经常是因人、因事、因情、因景而异,这个孩子可以做,那个孩子不可以做;成人心情好时可以做,成人心情坏的时候就不可以做;爸爸说不可以做,而妈妈说可以做。如此等等,加之我们对孩子行为规则养成的漠视,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就对行为规则不了了之了。     其次,行为规则教育更多是停留在说教上,孩子的良好行为规则意识不是说说就能成的,而必须由我们成人率先垂范,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行为规则环境。只有我们成人平时注意尊重他人,对他人客气有礼貌,孩子才能注意自己的“good manner”。在国外,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教育,不是专门在学校进行,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是在家庭中,因为人的性格的形成,更多是与家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第三,规则教育不以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身心发展需要为前提,而是以某个人说了算的方式制定规则,使行为规则教育表面化、刻板化。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做法,一以贯之地遵守共同的规则,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把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行为规则渗透到孩子的行为习惯中去,使之成为人的文明行为中必不可少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