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冈渔具怎么样:老城纪事:第一公园诞生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8:04:17

□毛士戈

广州一二号地铁线的交汇处,站名就叫“公园前”。所谓“公园”,即人民公园,它曾三易其名,曾叫“中央公园”,再早称“第一公园”,1921年建成,是广州第一个近代的公园,至今已经历了85年沧桑。

孙中山倡议兴建 杨锡宗西式设计

“公园”一词源自西方,古汉语里只有“花园”而没有“公园”。1868年,中国最早的公园在上海外滩建成,这座外国人的租界公园,名为“外白渡公园”(今黄浦公园),但当时的上海人,却叫它“公家花园”、“公花园”,可见,在梳着长辫子的国人头脑里的,还是离不开“花园”的概念。难怪上世纪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设想在广州兴建公园时也把它说成是“花园”。

1912年,孙中山在广州倡导植树造林,带头在黄花岗种下4棵马尾松。1918年,孙中山将每年清明节定为植树节,又打算将广州建设成为“中国最大之都市”。他说,广州城的地势恰似南京,但其壮观和美景又超过了南京。从自然条件来说,广州有深水、高山和广大的平地,这既可以方便工商业,又为居民提供了美景。孙中山强调要在广州建一有绿化园林的花园都市,他的这一倡议,令广州有了建造第一公园的计划。

1918年10月22日,广州市政公所成立,该所制定广州城市规划的时候,将公园的建设考虑进去了。

当时的市政公所有一布告:

曰设公园,西人称公园为都市之肺腑,盖市民借公园以救济健康,犹人身借肺腑以呼吸空气,据最近调查,英伦敦有大公园十八,运动园三十九,比较广州市,直可谓之无肺腑矣,今先择定抚署为第一公园,推及于海珠、东较场、东山庙处,西关则另谋适合地点。

时任广州市长的林云陔也发表文章,说广州市民终日忙碌,未免过于疲劳,应该注意休养与娱乐。因此要“运动以求健康,演剧以励人心,音乐以和性情,图书馆以供诵读,园林以供赏玩,社交以增感情”。

当时,在政公所里有一批从欧美回来的留学生,尽管他们刚刚学成回国,但广州急需城市建设人才,于是,如何建设规划广州城市街道及公共设施的重担落在这批年轻人的肩上。其中一位是1918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建筑系的杨锡宗,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担负起了广州第一公园的设计重任,这个才25岁的建筑学士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开始,就按照自己从外国学来的本领设计公园,如平面布局上采用规则方正、轴线对称,大门的设计用了折衷主义风格,四周用通透的铁条做围墙等。

虽然孙中山很早就有在广州建公园的打算,杨锡宗也有了公园的设计方案,但尔后几年,中国政局动荡,战乱频仍,导致广州第一公园建设计划未能得到落实。

第一市长建第一公园 青年人有了“拍拖”场所

1921年,广州市政公所改为市政厅工务局,负责规划新辟街道、公园、市场等工程事项。同年,孙科任广州市市政厅第一任市长,在拆城墙和开马路的同时,继续着手在广州城内外筹建公园,公园的名字尽量简单:第一公园在原清代抚署,占地100000平方米(尽管此前在黄埔长洲牛膀山已有一间黄埔公园,但这次建在城市中心,故仍称之为第一);第二公园在东较场,面积为136364平方米;第三公园在海珠(今长堤一带),面积为4000平方米。

第一公园在昔日的官邸衙门所在地,即元代的广东道肃政廉访使署,明朝的都指挥司署及南明绍武王宫,清代的平南王府及广东巡抚署的原址上,按照杨锡宗的设计方案建设起来。原来计划,公园范围是前到惠爱路(今中山五路),后到德宣路(今东风中路),左是吉祥路,右为莲花井,其面积是现时人民公园的两倍。如此一座大型公园的设计和兴建,仅靠一个青年留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其结果可想而知。当时,杨锡宗几乎是照搬西式建筑方案图:喷水池、大石像、大礼堂、餐厅、射击场,最要命的是,按照他的设计几乎砍掉了原来抚署内的树木!这件事让市长孙科大感疑惑。以致60多年后,即1971年,孙科在一次谈话中说:“余所记忆技师中第3人为杨锡宗,亦留美人才。有一事迄今未忘者,为广州中央公园之设计。在市政公所时代,由杨董其事,余接管不久,亲往视察,见园之设计,有如几何图案,园址本为旧日抚台衙门,后半部多为百年古木,应予保存不动,杨则不愿,凡几认为有碍其几何图案者,都将之砍伐。待余再往视察时,只有大榕树一株肃然存于后花园。”孙科说的后花园,指的是今天广州市政府大楼一带,当时已被伐掉许多珍贵大树,空空如也,无奈之下,一座只见围墙,少见树木的公园落成了。1921年10月12日,“广州市第一公园行开幕礼,孙市长(即孙科)演说,市民到者二十万人”。(1921年10月23日上海《民国日报》)

尽管是简单建筑,但毕竟它是广州第一座公园,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特别是年轻一代。因为,在广州未有公园以前,后生们拍拖(谈恋爱)除了长堤就没有什么好去处了,自从有了公园,不少人想到了去新的公园里约会。在第一公园落成不久,报纸有一篇名为《公园》的粤讴,里面唱到:“君呀,你到过未,个处第一公园。唔曾到过,又怕乜把花径嚟穿。虽则未得春色满园,亦都唔怕眷恋。咪话春来景象,正可以温存。因为佢係建筑初成、就应份前去一转。睇吓辉煌到点样,免驶我锁着眉端。君呀、你快快同奴去吓,莫个重在心头算。有心就唔怕路远。个阵吸些空气,都叫做係有点因缘。”(1921年10月19日《羊城新报》)年轻女子已是迫不及待,她得知广州建了第一座公园,希望男朋友能带自己到公园里面走走,见识一下公园的“辉煌”,哪怕是吸吸空气也好。当时人们对公园的好奇心情跃然纸上。

刚刚落成的第一公园布局比较简单,无甚景致。但经过3年的培养维护,有了不少改变。有人曾作如下记录:“前几年我由星洲回国,在省住了数月。第一公园我是曾到过的。那时候它建筑未久,故无景致可赏,且觉它营造不甚得法。无弯曲高低之雅,更有监狱式的围墙,所以极不满意,惟其无景致可赏,又无大树遮荫。那些无知识游民,尚少光临的地方尚觉洁净。今年我从上海归来,又经公园游玩,虽然监狱式的围墙依然故我,但一进园内,就见绿草如茵,干高叶茂,地方亦颇整洁,空气新鲜,令人心胸为之一快,不像从前之举目只见围墙了。”

军队在此练兵 公园公布规则

第一公园对于广州人是个新事物,好多人以为,既是公园,便是公众都可进入的公共场所,没有什么爱护公园一草一木的意识,草地随意进入不算,连军队也在里面大操兵。1923年,惠爱中路(今中山四五路)一带驻扎了不少军队,为了贪图方便,部队在第一公园和正在兴建的儿童玩乐园(即中山四路永汉公园,后为儿童公园)内操兵,随意随踏草地,伤及树木。为此,广州市政厅写信给卫戍区司令,请他命令部队顾全公众利益,保护公物,不要在公园内操练。又将此函张贴在公园门口,期望引起全体市民的注意和监督。

1923年8月12日,第一公园公布了游览规则,这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公园规则:

1.园门暂定每晨六点钟开放,十点钟关闭。2.体跣足者不得入内。3.游行园内须循正路,不得践踏草地。4.花卉果木不得擅行采摘。5.园中木椅,只可端坐,不得偃卧竖足,致失观瞻。6.儿童游戏,不得掷石角斗。7.食物渣滓,不得弃置地面。8.痰涎鼻涕,不得任意吐抹。9.往来均宜由门口出入,逾垣越闸,当作匪论。10.凡携带犬、马及一切能伤害人之物,概不得入。11.所有园中大小各,均不得擅动。12.每晚摇铃关门,闻声即出,不得逗留。13.入园游览,须遵守以上规则,违者送警重罚。

从上述13条公园规则看,管理者的考虑已十分周到,处罚也不能不算严厉,但公园内的不良现象仍然举目皆是,1925年时有报道:“本市的第一公园,却与众不同的,你试踏足里面,跑到疲倦的时候,也找不着一张坐椅,纵使找到一两张,却也没福享受坐的权利呢。因为这些椅已变成无赖地痞的梳化床,他们老早已肢体横陈地占满了,我们却不敢干涉他们。其余各处树荫下的草地,没有不横七竖八地躺满赤身露体,种种怪相。”

另一方面,自从有了第一公园,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园是一个群众集会、扩大宣传的好地方,加上第一公园地处市中心,政府、社会团体的集会和各种活动都选择在这里举行,市政府也有意识在这里给予市民表达政治意识的空间。1924年2月24日,孙中山在第一公园公祭列宁。同年3月8日,广州妇女界在公园举行的“三八”纪念大会,这是中国妇女第一次大规模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以后庆祝北伐胜利、赈灾募捐、节日游艺以及政府官员的就职典礼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令第一公园有些不堪重负。1926年春节前夕,第一公园经历多个游艺会,园中有几百盆时花被损坏,到处污秽不堪。为此,市政委员赵柏提议维护公园的一草一木,请求禁止开游艺会。

1926年6月,第一公园易名为“中央公园”,尔后公园内建了音乐亭、网球场等目。1929年5月6日,广州无线播音台(电台)在中央公园开播,此举令市民的游园兴趣大增,同时更加符合公园在广州的“中央”地位。

80多年过去,今天的“人民公园”已整饰一新,公园里参天的大树遮天蔽日,无数市民在这里恬息,市民就有一个“公园就在家门口”的美誉。随着公园南广场的竣工落成,市政部门还要在广场上设立“广州城市原点”标志和广州16个外国友好城市的纪念广场。但当人们在公园乘凉休闲,或者欢歌跳舞的时候,可不要忘记前辈们的贡献。前不久,被誉为中国设计理论界权威的王受之先生指出,广州有三个最值得保护的地方,其中就有人民公园。

图:昔日中央公园喷水池上的观音像 潘成焱/提供

图:1924年2月24日,孙中山在第一公园公祭列宁 华启/提供

图:这一对狮子守园至今,曾受蹂躏,阅尽沧桑 潘成焱/摄

图:广州“第一公园”的设计者杨锡宗

(侯颖/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