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伴奏曲《赛马》:教育需要宽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19:03


        教育需要宽容

—— 一堂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成教学体会

         

上周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是五二班的品德与社会课,由于担任本班思品课的班主任请了一个星期的病假,所以本班的思品课由我代。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听到一女生哭泣的声音,顺着哭声望去,只见袁雅披头散发,在压抑中低声哭泣,偶尔还夹带几句低沉地指责和示威的话语,同学们时而看看我,时而看看袁雅,看来这堂课是不能“按部就班”了。曾听班主任介绍过,袁雅是一位性格泼辣的女孩,在任何人面前从来不示弱,今天怎么哭起脸来了,还弄得这样狼狈?我揣摩着:一定是遇上“对手了”。一询问,果然是课间活动时和一位平时比较淘气的男生王洲打了架,打架的原因是:王洲和同学玩耍追跑时不小心撞了袁雅一下,袁雅转过身来狠狠地抽了王洲一耳光,结果两人就扭打起来了,同学们好不容易才把他俩拉开。人不伤心泪不流,袁雅毕竟是女生,占了下风,心里觉得很委屈,自然一下子无法平息自己内心的悲愤。得知原委,我没有马上裁决谁是谁非,也没有批评他俩,而是给全班同学讲了一个故事。

我说:“有些事情原本用一句'对不起’和一个微笑就可以解决的,但是往往却造成了不良的后果,甚至酿成大祸。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的身边也曾发生过。陈明和王胜是同班同学,也是班中的活跃分子。有一天中午,陈明在和同学玩耍时,不小心踩了正在一旁看他们玩耍的王胜一脚。陈明因为跑得快,没有把这一脚放在心上,也没能及时说声'对不起’,而是只顾着玩。被踩了一脚的王胜一看自己那双刚买的新鞋被踩了一脚,留下了明显的污迹,陈明连说都没说一声,就觉得他陈明是在故意欺负人。于是越想越气,猛然追了上去,对准陈明的鞋子就是狠狠一脚。陈明被踩得'哇哇’叫痛,一看王胜还在旁边得意洋洋地嘲笑自己,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就扑向了王胜,两个人对打起来。虽然后来同学们及时将他们拉开,并经过老师的批评和教育,他们俩人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他们已经是'两败俱伤’,陈明的鼻子被打出了血,轻微骨折;王胜的脸上被抓出了好几道深深的口子,鲜血直流,有破相的可能。小事酿成了大祸啊!”

故事讲完了,我看了看袁雅和王洲,他俩一个红着脸,一个低着头。我故意撇开他俩,让同学们谈一谈听了这个故事的心得和体会。大家七嘴八舌地谈开了——有的说:“陈明和王胜两个人都太冲动了,要是两人都能心平气和的说,就不会酿成大祸。”,有的说:“如果陈明当时能够及时说声'对不起’或者能够心平气和的解释,或许王胜就不会责怪陈明”,还有的说:“王胜要是心胸宽大地好好对陈明说道理,事情也就不会如此了。”……我接过话语,“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也就是说同学之间一旦产生了矛盾就要互相谦让,互相宽容,我们常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就是这个道理,请同学们用'宽容’说一句话”。同学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宽容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拥有的优秀品质”;“宽容是人类的美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宽容”;“宽容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学生说到这里时不知用一个什么词为好,我帮他补充道: “润滑剂”。这个学生笑了笑重复了这个词表示赞成。还有一个学生说“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我问道:“为什么这么说?”,他说:“如果别人不小心搞了你,你原谅了别人,有一天你不小心搞了别人,别人也同样会原谅你的”,我由衷地赞叹道“说得太好了!即使对方偶尔或者经常有意冒犯你们,你们不同他计较,他终究会受到感动的。”我又语重心长地说:“像上面故事中的情形,如果那时他们俩人都有一种宽容之心、忍让之心,试想还会出现鲜血淋淋的后果吗?许多事实告诉我们,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接下来我又趁热打铁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如何学会宽容呢?”。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之后得出结论:   

第一,要学会说声“对不起”和“没关系”。

 第二,如果发生不顺心的事,被人误解后,采用心理放松的方式,常对自己说“那是小事一桩,别放在心上”。

 第三,每当要动怒时,花几分钟想想你的感觉和对方的感觉。试试推迟动怒的时间,如果每一次比上一次多推迟几秒,久而久之,就能够渐渐地做到自我控制怒气。

 第四,离开发生冲突之地,找朋友聊聊天或者听听音乐,分散注意力,忍静下来后再心平气和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五,请你信赖的人帮助你,每当看见你动怒时让他们及时提醒你,规劝你。

 第六,写“动怒日记”,记下时间、地点、事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个清楚,把心中的委屈写进日记,让日记帮你保存。

个别教育的时机已成熟,我再看看袁雅和王洲,他俩都羞愧得深深地埋下了头。于是我请袁雅和王洲各自谈一谈现在内心的感受,袁雅和王洲胀着红红的脸分别站起来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相互道了歉。这正是我所要的结果。

下课铃响了,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每人收集一句与“宽容”有关的名言或自己喜欢的话语,把它抄写在《品德与社会》书上的第一页作为个人的座右铭。星期五的品社课,我特地安排了一个环节:资源共享——欣赏“有关'宽容’的名言。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座右铭说给大家听。普通人要有“宽容”之心,教育者更要有“宽容”之心,我把我的座右铭也在班上进行了朗诵,和学生共勉: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处变不惊的气度,一种坦荡,一种豁达;荷兰的斯宾诺沙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有个哲学家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拥有了宽容,你就能拥有朋友,拥有快乐,没有烦恼,不再寂寞!”我满怀激情、抑扬顿挫的朗诵赢得了一阵掌声……

当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虽然我没有按我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上课,但临时生成的这堂教学课对袁雅和王洲而言触动很大,对其他学生来说所受的教育也是相当深刻的,而我本人也再一次地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教育也是需要宽容的。当学生出现错误而对其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不应动辄就斥责,更不应冷嘲热讽,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要有教育的宽容,要站在学生心理实际上去考虑教育的方法是否得当。我们有的教师常常抱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对待学生,批评学生时脾气很大,面目吓人,缺乏必须的耐心、和蔼的面容、平和的心态,学生要么受到惊吓、受到伤害,要么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厌师,教育的结果总得不到令人满意,甚至事与愿违。所以成功的教育应该是为学生搭建平台,心平气和地巧妙诱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作为教师,我深有体会,不可能每一节课都完全在教师的预先设计下顺利完成,也就是说常常有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偶发性的意外事件。如何处理这些意外事件,能不能使这些意外的“事故”变成让学生永远回味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有面对意外的正确心态,冷静对待,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机智,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或思路,把课堂内外的意外事件转化为的“教学资源”,使意外成为课堂教学中“无法预约的精彩”。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一切教学都应该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目的的达成度更高。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标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不应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进度,而应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一切教学都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准则,品德与社会课更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