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有关法条:三镜走天涯——镜头的组合搭配与使用体会交流(2010/08/07更新:EF 50/1.4U...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08:49
                            三镜走天涯——镜头的组合搭配与使用体会交流

【写在前面】

看到很多人跟帖问镜头组合的问题,还有三镜的问题,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再重复下最早写的一些文字。
所谓的三镜,其实并不是教条的三个镜头,而是借用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就代指了所有的镜头,或者说每个人手里的镜头。当然确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三颗镜头的搭配组合正好可以满足大部分的拍摄需要了,但也有很多时候你会觉得要再有另外某颗镜头该多好。所以,别人有一镜天涯,我就来个三镜天涯,就是指伴随自己走过的镜头。
说到“三镜”的搭配问题,在第一期的很长时间里确实在讨论这个问题,不过后来随着玩的方式改变了,讨论的人变少了,慢慢这个搭配组合问题就涉及的比较少了,在我个人没有更多经验分享的情况下,其实非常欢迎大家都来讨论的,当然我也会在后面的文字中把能切合这方面主题的内容多增加一些。

--------10/07/12

============================

自己走过的点点路程:

鼓捣摄影两年多了,今天突然想回头看看,看完有点说不出的感觉,可能是变化太多太快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器材是一直在换,但最重要的却是整个对摄影的想法和态度变了。说不上变的好与不好,只能说人变了,导致很多东西都变了,期间的是是非非,纷纷扰扰,有过去的,有遗留的,但全都在记忆里磨灭不了。生活中的事说不清道不明,反而摄影的这些东西却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看看自己以前的照片,以前的文字,有的是那么幼稚,有的是那么突发奇想。曾经的激情和冲动似乎不再,曾经的探知和求索也慢慢放弃,似乎唯一剩下的就是依然还会去按动快门。对于摄影也从简单的爱好到向往专业再到只当娱乐。而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却让人感觉似乎过了10年,从开始到哪里都是小字辈的,到现在很多一起玩的人竟然还比我小;从开始的5K买350D到现在的低廉的2手DSLR价格,颇有点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的感觉了。呵呵,说这个不知道会不会被大家B4,毕竟比我大,比我玩的久,比我经历多的人比比皆是,这些感觉估计比我深刻的多,不过还好,这两年其他的没什么提高,抗B4的水平还是有所增长了,不知道这算是进步还是麻木,哈哈。

呵呵,不说没用的了,其实回头看,也是想总结总结,技术没有,就总结总结用过的器材吧,虽然因为技术烂,用啥都被B4过,但好在还算有点体会了,现在回头看,又对以前写的东西有了新的想法,就索性重新来过,在整体性的码点字,就当混字数和泡网分了。器材都很杂,估计写的也比较乱,大家觉得有用就看看,没用就当一个“顶”字好了,哈哈

====================

由于文字太多,为方便大家阅读,重新进行了排版,按先前的模式,一个机身为一个回顾,后面为用此机身时期所使用过的镜头,每个回顾连镜头单独成帖,具体见下面的帖号,进行阅读。谢谢大家的支持!

三镜走天涯第一期:
" target="_blank">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55568
以下为第一期内的帖号

回顾1:起点的350D——见1095帖
Canon EF-s 18-55mm 1:3.5-5.6 II
Canon EF 28-135mm 1:3.5-5.6 IS USM
Sigma AF 10-20mm 1:4-5.6 HSM DC EX
Sigma AF 70-200mm 1:2.8 DG Macro HSM EX

回顾2:初烧1D——见1096帖
Canon EF 50mm 1:1.4 USM
Canon EF 85mm 1:1.8 USM
Voigtlander APO Lanther 125mm 1:2.5 Macro SL
Canon EF 20-35mm 1:2.8 L
Canon EF 28-70mm 1:2.8 L USM

回顾3:X3——煎熬与魅力(SD9)——见1097帖
Sigma AF 15-30mm 1:3.5-5.6 DG DF EX
Sigma AF 24-70mm 1:2.8 DG DF EX

回顾4:全幅之梦(5D)——见1098帖
Canon EF 50mm 1:1.2 L USM
Leica Summicron-R 90mm 1:2
Leica Elmarit-R 19mm 1:2.8
Carl Zeiss Jena Tessar 50mm 1:2.8
Pentacon 29mm 1:2.8 MC
Canon EF 35-350mm 1:3.5-5.6 L USM
Carl Zeiss Jena Sonnar 180mm 1:2.8

回顾5:升级还是倒退?(1D Mark II)——见1099帖
Helios 44-M 58mm 1:2
Carl Zeiss Jena Biotar 58mm 1:2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5mm 1:4


回顾6:“尝鲜”是为了“用旧”(40D)——见1948帖
Carl Zeiss Distagon 35mm 1:1.4 HFT
Canon EF 100mm 1:2.8 USM Macro
Fuji X-Fujinon 50mm 1:1.6 DM
Pentax Super-Macro-Takumar 50mm 1:4 & Macro-Takumar 50mm 1:4
Minolta MC Rokkor 58mm 1:1.2
Olympus OM Zuiko Auto.W 28mm 1:2
Canon EF 50mm 1:1.8 II
Canon EF 17-40mm 1:4 L USM


回顾7:数码时代的胶片插曲——见2415帖
Minolta X-700 & Minolta XD-11
CONTAX NX + Carl Zeiss Vario-Sonnar 24-85mm 1:3.5-4.5 T*

以上部分为一期老帖编号
----------------------
下为本帖内编号

回顾8:随心所欲的器材折腾(Nikon D1x)——见555帖到559帖
Nikon AF Nikkor 80-200mm 1:2.8D ED
Nikon Auto Nikkor-S 50mm 1:1.4
Nikon AF Nikkor 18-35mm 1:3.5-4.5D ED
Nikon D50 + Nikon AF Nikkor 50mm 1:1.8D
Nikon AF Micro-Nikkor 60mm 1:2.8D
Nikon AIS Nikkor 85mm 1:1.4
Nikon AIS Nikkor 135mm 1:2
Nikon AIS Nikkor 105mm 1:1.8
Nikon AIS Nikkor 180mm 1:2.8 ED
Nikon AI Nikkor 28mm 1:3.5
Nikon AF Nikkor 50mm 1:1.4D
Nikon Auto Nikkor N.C. 35mm 1:1.4
Sigma AF 28mm 1:1.8 EX DG


回顾9 短暂的旧情复燃(350D+1855IS)——见575帖


====================


回顾10:又见全幅(5D second time)

又是很久没写了,一段时间以来,嗯,似乎是从无忌开始封杀图片灌水以来,似乎失去了很多对摄影的兴趣,或者说,是对发片子的兴趣,不少片子拍了也没啥心情整理,整理了也没啥动力发上来,连带着对于文字也少写了很多。我的片子也几乎都是发来无忌,从来不打印,所以一不发了,自然拍的冲动也少了很多,再加上器材不断的不如意,折腾了很多次,也很让人没有拍摄的欲望。不过,人都是在不断的不如意,和不断的淡定中过来了,也许还是很不如意,但既然在这里混,就只好淡定了。还是继续写写无聊的往事吧。

具体已经忘记当时为什么又突然想用全幅了,其实现在看看D1X的色彩还是我最喜欢的。可能是当时终于攒了一部分钱,我用机器似乎又是用一阵就会想换换,于是09年过年的时候去器材城拿下了个二手的5D,也是我第二台5D,第二次用全幅。其实现在看看,当时检查机器都很不仔细的,基本就是看了看对焦准不准,外观有没有大缺陷就完了。包括测黑图啊等等的都是今年才学会的。不过5D也确实没让我失望,这台和上次的一样,功能都很好,对焦也很准确,我个人一直觉得5D的中心点对大光圈镜头,比1系列的要准。不过当时为了上5D凑钱,除了D1X,其他的nikon镜头基本都出掉了,只剩下一个一直保留下来的D35HFT,而且这个头在5D上对焦到2米外就会打板。结果就是,刚开始时,我只用5D+D35拍两米之内的东西。

这次用5D的感觉很以前又有了不同。可能是因为刚从D1X的CCD换成佳能的CMOS的缘故,开始时,总感觉5D的画面不透,有点发浑浊,立体感也不如D1X强,色彩也稍微不那么鲜活。后来的使用体会确实是,CCD在通透感和立体感上要强于CMOS的。不过5D用一段时间后也就不会有明显的感觉了,其实和后期、拍摄环境也有关系。只不过本人的后期水平很有限,往往需要借助于机器本身的一些特点才行,现在回头看看,这也算为后来的不少器材折腾埋下了伏笔吧。

这次再用5D,基本用的都是手动头,而且基本都是YC口的CONTAX镜头,也终于算是用上了蔡司的主流吧。原来一直玩东蔡总被认为不算正宗似的。这次用5D的最大收获就是通过实际使用,了解了canon出的超精细磨砂屏的作用和特点。应该说换5D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5D可以用这种超精细磨砂屏。之前在D1X上用手动也换过屏,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不过nikon本身带和焦提示,虽然位置比较不方便看,但功能不错。佳能的和焦提示和电子芯片关系很大,我的经历是很容易不准。不过现在的实时取景用起来对焦就很方便了,但是带实时取景的全幅机器又都买不起,只好研究这些辅助的对焦工具了。基本上佳能的超精细磨砂屏没有让我失望,装上后,虽然取景器会变暗点,但对焦确实有了很大程度的参考性。简单的说,一般单反的标配对焦屏,大约显示的都是镜头光圈在3.5到2.8左右时的景深效果,大家可以找个大光圈的镜头用景深预览试试就知道了,在2.8之前基本看不出景深和取景器亮度的变化。这种屏的好处是增亮,通用性强,即使光圈不大的变焦头使用时,也可以得到比较明亮的取景效果,这对于目前都是自动对焦的相机来说是最好的取景解决方案,当然了,也有的机器有网格屏,可以辅助取景,可以说会更好点。但这种屏的缺点就是,对于大光圈的镜头,你没法再取景器里看出大光圈时的实际焦点,这对于自动头基本没什么影响,但如果手动对焦就麻烦了。比如1.4的光圈对焦,取景器看到的是3.5时的景深,那么你看到清楚的时候,其实不定焦点是在扎个3.5的景深的哪个位置呢,于是,纯靠眼睛看来手动对焦就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我也有朋友用400D,他就说自己能直接通过取景器来确认和焦,似乎是总结出了什么经验,可惜我没有这方面的有规律的成功经验)。

那么超精细磨砂屏是怎么样的呢?超精细磨砂屏可以提供给用户的就是,直接从取景器里看到更浅的景深和更接近实际出片的焦内焦外效果和范围。记得似乎在哪看过介绍,说是超精细磨砂屏能显示最浅大概1.8左右的景深,通过实际使用,也基本发现,如果是2光圈的镜头可以基本100%对准;1.4的话大概有50%到80%的准确率,和不同焦段的镜头也有关系,我个人觉得85的最容易对,35就比较不容易对;如果是1.2的镜头,那大概也就最多有50%左右的成功率。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标准屏有了更明确的参考价值,我觉得如果结合上和焦提示和取景放大器,会更好。不过没有事物是万能的,超精细磨砂屏也是有不少缺点的。首先就是他会造成取景器变暗,这个在室内和光线不好时非常明显,会影响取景(当然我本人眼神也不好,可能有个体体会差异),对于小光圈的镜头也非常明显,搜易如果病不常用手动头和大光圈头的人,不建议换这种屏。第二就是虽然他能提供较明确的对焦参考,但还是有很多不好用的时候,比如光线暗、比如物体反差低纯色、比如物体距离远等等,不过这些也是包括裂像屏和自动对焦在内都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其实,如果不是拍摄运动物体(我想除了一些拍摄技巧的帮准,一般人也不用手动头去拍运动物体),还是实时取景适用范围最广也最准确,但当然,实时取景也有他自身的不便。不过适用超精细磨砂虽然比较方便了确认焦点,但还是比较累眼的,也算是玩手动头的无奈了吧。

这次5D的使用基本上都很满意,但后来还是换了别的,究其原因,主要就是5D的防护性了。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5月单位组织去洛阳玩,结果去三天,赶上连着三天的大雨,当时为了去玩,还特意淘了个自动的50/1.4,结果去了根本不敢用,生怕给淋坏了,好多很好的场景都没拍成,非常郁闷。另外一个原因就是5D转接手动头,打板的不少,我当时手里的D35/1.4、D28/2都打板,仅有一个P85不打后来为了买别的还让我出掉了。于是换机的想法就总是挥之不去了。也终于促成了又一段折腾。。。

--------------------------

Carl Zeiss Planar 1,4/85 T* for CONTAX Y/C

继续写,继续写,我发现写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折腾的节奏啊。这才写到第二次用5D,现在5D已经折腾过四个了,而P85的这个头用过都有一年了。不过这样也好,总是有素材可以写,也总有新的认识加进来,希望大家还能继续支持。

P85这个头算是我用过的第二个西蔡的蔡司头,也是第一个CONTAX蔡司头。当时换了5D后,手里只剩下一个D35HFT,而且还要在5D上打板,只能拍两米之内的东西,当然D35这个头两米外也就没多少虚化了,对于我这个喜欢虚化的人来说还可以接受,也就出现了一段时间只用D35拍两米内物体的现象。好在后来终于又攒了点钱,才有了进P85的故事。

时间有点久,已经忘了当时是为什么去器材城了,可能就是去转转,也可能是去出什么东西。总之当时手里是有点钱,但应该并没想买什么。在转的过程中看到一家店里有只蔡司的85/1.4,拿过来一看,立马被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吸引了,蔡司的玻璃就是通透啊,P85的前片也几乎占满了整个镜头前口,虽然其实P85只有67的口径,但因为玻璃几乎从头看到尾的透彻,就显得非常巨大和诱人。然后一问价格,说是3200,很出乎我的意料,虽然这个头外观并不很新了,但也还可以,而且我当时总记得这个头应该比较贵的,所以几乎在没有仔细想的情况下就决定买了,而且连转接环都没有呢。还好当时我都是换的超精细磨砂屏,并不非需要电子接环了,而纯手动的接环也不用去试和焦提示准不准,就又先跑到边上的店里买了个YC-EOS的非电子转接环,再回来把镜头接上试拍、交钱、走人。其实中间在卖P85的店里试了个电子环的,和焦当时简单拍的几张似乎都比较准,但有个问题是,相机出莫名其妙的错误,开始我以为是打板,但P85又应该不打板,后来拆下镜头看,似乎是镜头的拨叉和接环的电子触电那里有点冲突,不知道是造成了短路,还是顶得环和机身接触不良,总之是有点问题,而且想卸下镜头也很困难,似乎还是拨叉那里有点卡住了。还好后面买的非电子的环没有问题,现在回头看看,似乎我YC的头基本都没怎么用电子环。所以也不好说是不是中长焦的头的拨杆都会和电子环有冲突,不过可能还是个体问题吧,毕竟我接触的环都很便宜的那种,做工都很一般。

用P85的首先体会就是YC的做工真好,调焦的手感非常丝滑,这也是我第一次用CONTAX YC口的镜头,确实很棒的手感。当然其他家的手动头的手感也不错的,只不过从我用的整体感觉来说,YC用过的几个头(成色参差不齐)基本都比较好,别家的可能因为新旧程度不同手感就不大一样。呵呵,当然有比它好的,但至少我接触的感觉YC的好而已。这个好也不是说什么都最好,只是个综合的感觉而已,如果单论精致或者用料也许都不是最好的吧。另外感觉做工好可能也是因为喜欢YC头整体的外观设计,除了个别广角显得太细长外,其他中长焦的都很漂亮。另外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YC蔡司的玻璃似乎非常透,别家的镜头总感觉会有朦朦胧胧或者反光较强,但蔡司的就非常透,一下子从头看到尾,像要把人吸进去一样。我觉得可能和蔡司的T*镀膜有很大关系,别家的镀膜可能不是这么透。我手里这款MMJ的P85也是比较典型的绿色T*镀膜了。

具体到成像,其实才是大家关注的关键,而这个头一直以来的口碑都是比较复杂的,有说好的,有说差的,可能更主流一点的认同是不好控制,所以P85也被人冠以“同偶像结婚的日子”的评价,怎么说能,痛并快乐着吧。很多人都是抱怨这个头全开成像差,或者是很难对焦,有的也美其名曰飘逸,然后收光圈后成像又非常锐利扎实,收到2.8就非常好了。我个人的使用感受是,小光圈确实非常好,不但锐利而且画面整体素质均衡,当然了,作为中焦头这点也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地方。那么全开呢?我用过的这颗P85MMJ,全开还是不错的,虽然肯定是比2.8要差,但也是完全可用的,当然我对可用的标准可能不高,但1.4确实是有实际的焦点的,而且对准了也很有刻画能力,当然1.4时的成像反差是低点的,但整体的立体感不错,最重要的是p85对肤色的表现非常棒,几乎可以直接出片,对于我这种对于肤色调整很犯怵的人真是太有用了。相对来说,可能对焦比较考验摄手们。不过我当时用5D,换了原厂的超精细磨砂后,感觉85这个焦段对焦还是很有帮助的,1.4我基本至少能对准50%,而一些广角大光圈就相对比好看准,也许是P85这种头本身拍一定距离的物体(比如拍人时)焦内焦外比较容易分辨吧,而广角头离太近景深太浅,离远了景深又太大。

我用P85在5D上配合超精细磨砂屏的对焦经验就是,先把镜头转到无穷远方向,再往近处转动对焦,然后从取景器里观察到清晰的第一感时就按下快门拍摄,往往能够比较好的和焦,这个对于拍摄中等距离的目标很有用。现在看看,可能这种方法是利用了一般镜头的前景深都小于后景深(对焦点离拍摄者近的地方是前),这种从远处拉近的对焦方法就可以充分利用整个景深范围,来实现清晰的焦点。后来我用85L时,佳能那里的技术人员就说很多人买了85L都来调焦偏前一点这样,能让拍人时对焦眼睛,面部正好都在景深内。当然就像前面5D那里说到的,超精细磨砂屏也是在反差较明显的时候好用,一旦反差不明显了,也很难从取景器里看清焦点的位置,所以这种对焦方式,对于室外拍摄更有用些,甚至,拍男人更好用,因为脸上纹理多,哈哈。对于拍mm,可以借助眉眼头发等来辅助确认下。

对于P85在1.4的特点,其实大致可以这么看,全开时的描写能力主要表现在对于线条和有反差的地方的细节和对比的突出,而反差小的地方的细节就比较少,这样的好处是,拍人时,人物的边缘轮廓和服饰清晰,但人的面部细节缺憾则不被表现,有点磨皮的效果,而且显得人物的肤色比较水嫩,简直太适合人像拍摄了。当然这或许也是一些人认为这个头全开软的原因,P85本身就是经典的人像镜头,像我这样整天拍小品的毕竟少。对于小品,P85全开时完全没问题。我想蔡司当时也许就是这种设计思路吧,全开适合拍人,收光圈适合拍需要更多细节描写能力的题材,当然不是说一定要全开细节描写能力少,我估计和P85本身的定位和定价也有关系,更高端的P85/1.2全开就很好,但那个价格也就非常高了。而和P85/1.4类似的nikon ais 85/1.4全开的表现其实主要体现在反差更锐度更高一点而已,而蔡司对于细节表现度的把握和色彩调子的控制实在非常高明。不过我个人认为,P85被认为软的另一方面原因是个体差异,也许是镜头本身价格因素,也许是蔡司偏好简单的设计使得装配工艺要求太高,也许是岁月造成的个体磨损,也许是拆修留下的隐患,总之P85确实是有一些个体差异的,我用过的这只感觉全开就不错,不像很多人说的软(其中很多可能是没对好焦),而后来我一个朋友用的一只成色很新的同样是MMJ的P85全开就一般。

焦内的成像说得不少了,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头比较有争议,但蔡司实在不是简单靠焦内就能体会完的,所以很多时候一些人会说不用太在意锐度,锐度只是一方面。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嗯,或者至少是对一部分人有道理。锐度确实很重要,但很多时候带给一张普通照片不普通的特质的,往往是焦点和锐度之外的东西。而蔡司恰恰不是简单的锐度高细节好,反而是在更多的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平衡技巧。其实这就好比是佳能的L头与非L头,其实单看锐度,往往两者并不一定有多大的差别,甚至非L头的也可以比L头的锐利清晰,但是L头和非L头只要一使用就能明显感觉出差异,这是为什么呢,那些更好的用料更高价的特殊玻璃自然有其价值,但更多时候,你第一眼看上去,L头会有比非L头更好的色彩表现和独特的画面质感,有时这种色彩表现并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但却让人感觉恰到好处,非常赏心悦目。就像佳能的50/1.4测井被推荐为色彩还原的标准,实际使用也确实感觉还原很真实,但却往往感觉缺少些韵味在里面,只是呆呆的真实。而50/1.2L则全开反差低饱和低,甚至可能有点偏色,而且暗角也很重,却在拍摄欧洲建筑和城堡时能带给你无与伦比的独特氛围和质感,仿佛能让你的思想和画面融为一体,在绵延的层次和过度中带出种文化的味道。所以我一直认为,把镜头做锐利并不难,把镜头的像差尽量都矫正好也不是某个厂家独有的秘技,毕竟只要设计、用料、工艺都尽量完美还是大家都可以去做的,而最难的反而是利用光学设计中的各种像差,来实现一种拍摄结果上的独特质感或发色(当然这可能不但和光学设计有关,还和镀膜有很大关系),这才是不同厂家不传的秘籍啊。而蔡司恰恰在这方面有其独到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摄影爱好者成为它忠实的粉丝。

那么说到蔡司的色彩,其实不同时代变化也很多的,可能是和潮流偏好、和设计思路、和镀膜工艺都有关系,但这都不妨碍蔡司镜头拥有对于色彩的独特再现。具体到YC系列的蔡司头,大体上可能早期一些的比如AEG的会有些暖调,且色彩比较深沉,和更早期的蔡司头比较像,而后期的比如MMJ的则没有明显的冷暖倾向,但色彩更加鲜艳,有点类似把日本镜头明艳和德国镜头沉稳综合起来的特质,也非常讨喜,当然也或者是现在的数码机身更适合体现后期的这种色彩吧。具体到P85这个头,它的色彩是非常艳丽的,甚至有时你会觉得饱和很高,当然这对于现在普遍的数码机器来说并不是非常的明显,毕竟机内的一些设置会很大的影响最终出片的色彩表现。但如果你做后期就会发现P85的片子不需要加很多饱和就能看起来很浓艳了。而MMJ的P85似乎对红色蓝色的表现很抢眼,而且能在这两种色调中做到很好的平衡,给人冷暖交叠的色调对比,非常舒服悦目。也许是因为这样的色彩太容易让人喜爱了,现在很多人反而认为这就是蔡司味了,尤其是新的Z系列的蔡司头出现后,似乎又特意加强了这方面的对比效果,其实我们大可不比争执,这当然是蔡司味,但这却远远不能代表蔡司味,蔡司的产品实在太丰富、时间和品种的跨度都太大,我个人认为很难用一种简单的模式来概括蔡司味了,而且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如果蔡司完全保持不变又有什么意思呢?蔡司很多时候恰恰是在他多变的性格中保持着一种精神上的统一,这才是玩蔡司需要不断去品味的地方啊!

而蔡司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方面就是散景的效果,也就是焦外的表现。这点或许有人不看重,但至少我很看重,而且我想玩蔡司的人也都会看重吧。这点也实在是蔡司的另一件独门利器了。蔡司头,或者说CONTAX YC口的蔡司头,我跟人感觉其实是有种很统一的风格在里面的,当然不同镜头和不同的结构是有差异的,但都不妨碍它们表现出蔡司焦外那种独特的美。或许有人喜欢leica那种比较凝重沉稳的焦外,但我觉得那样的焦外反差偏大,容易影响主体的突出;或许有人喜欢一些日系镜头的柔软虚散的焦外,但我觉得那样的焦外太平没有立体感和空间感,也不利于主体的表现。反而是蔡司的焦外,介于这两者之间,可能带点二线性、可能有的有杂乱的感觉,但却能让人从焦外看出一种空间感和立体感,不但可以虚化突出主体,还能交代主体的环境,又不会喧宾夺主,实在是恰到好处,嗯,至少是对我恰到好处。这点也可以看出,有时一些像差,比如焦外的二线性,并不是坏处,就看设计者怎么去利用了。就好像同样的食材,不同厨师自然出来不同的口味。就看你喜欢哪种了。当然空间感的突出和拍摄的距离、背景的距离、光线的效果也都有一定的关系,其他的镜头也不是不能表现出类似的效果的,蔡司头也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看出来。

P85的焦外就相对来说显得更虚一些,可以给拍人像时带来更柔和的焦外,可以在半身人像上获得整个虚掉的背景,当然在一定距离上,比如全身人像时可以也可以获得很有立体感空间感的焦外效果,但总体上P85的焦外很柔和,比一些planar镜头的焦外要软。这或许也和它全开时整体反差低有一定关系。如果收小光圈,焦外会显得更凝一些。P85的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画面会有比较明显的润泽感,这点使它的片子能给人一种温润舒适的感觉,尤其在拍人像时可以获得很粉嫩的肌肤表现。对于小品也可以带来很棒的效果,能让你拍摄的物体显得更加透亮。这种润泽感和色彩中的色调冷暖反差结合起来会让人觉得鲜艳的色彩是渗透到画面中的,而后来的Z系列这种润的感觉就少了,让人觉得色调的对比显得有点刻意。或许这就是我还是喜欢CONTAX款的蔡司头的原因吧。

这篇说了很多,其实是把自己零星的一些对蔡司的感受和想法也融合进来了,可能显得比较杂乱。P85这个头最终当然也是出掉了,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或者是有问题,而是我这人用一段时间一个镜头后就会觉得有点腻,想换其他的玩,而最主要的是手里没有多少钱,必然要出掉以前的才能进新的。而到我出这个头时才发现,不知怎么的,虽然从买来这个头就一直加了UV,前片商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两个小亮点,也不不知道是啥,也不敢擦当时,只好很便宜处理掉,可能因为标价太低,刚挂上就被秒掉了,现在想想,估计那亮点是能擦掉的。


--------------------------


Carl Zeiss Distagon 2/28 T* for CONTAX Y/C

进这个头纯属偶然,当然也或者后来必然也会找个来玩,但至少当时是根本不在计划内的(嗯,其实也没有啥计划)。大家也看出来了,我之前的头都是比较便宜的,基本也就是几百到3000左右的样子,而且从后来的经验看,3000左右的头也往往是我能玩的最久的,还是和自己手里没钱有关,大件的压不住,买一个就不能有别的了,一机一镜有时还是限制很多的,也容易很快玩腻。而D28/2作为蔡司contax镜头序列里的顶级之一,显然标价不是很便宜的,其实以我的自己,弄个D28/2.8钱倒是正好够的,28/2显然超预算就没考虑过,而且当时的蔡司也还没现在这么低,28/2一般还要7K多的大概。不过机缘巧合,菜群的一个朋友突然说出一个价格很低的D28/2,不过成色也很差了,前后镜的镀膜都有伤,外观也一般。但价格便宜啊,比2.8的贵不了多少,而我恰恰是那种注重体验,不讲究收藏,不注重成色的。也恰好当时我就在线,看到马上就排队说要,先看看镜头的照片,然后就去凑钱了。是的,当时手里的钱还是差点没够,但为了能便宜的体验到蔡司的牛头,就不得不借了点外债。这个头也是我第一次网购镜头,而且是先款的,因为我自己也没有支付宝之类的东西。最终到手后,这个头确实没让我失望!

D28/2是作为contax镜头序列里28这个焦段的顶级规格出现的,同时也是CONTAX蔡司镜头里4只F2大光圈头之一(另外三只是P100/2、P135/2和AS200/2)。另外CONTAX的蔡司头还有1.4三剑客,既D35/1.4,P50/1.4和P85/1.4。还有1.2双雄,P55/1.2和P85/1.2,这两个都只是以纪念版的形式出现,都是天价了。从CONTAX的这些大光圈头可以看出,几乎都是集中在了标头到中长焦这一块,尤其以Planar结构的最多。而广角大光圈的就D35和D28/2两个,也足可见D28/2的顶级位置了。不过这枚镜头却停产很早,再加上价格高,所以用的人不多,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便宜的D28/2.8,结果现在看2.8那只头的价格被抬起来了。而28/2因为现在新出的Z系列蔡司里有同样规格的产品,还能方便不同卡口的相机使用,价格也并不比YC的贵,所以反而降价了。

外观上,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头的样子,有些偏细长了,长度虽然和D35、P85类似,但却只有55的口径,而且又不类似D25、P50之类的短小精悍,总之感觉55的口径配上D35类的长度,很不协调。尤其后来安到1Ds上,显得头太细长了。不过这个头的做工真没得说,虽然细但很有分量,拿在手里就是很扎实的感觉,而且感觉镜筒很厚实,似乎就想一个塞满了玻璃和金属的小圆柱,沉甸甸的。调焦手感更是没得说,非常的细腻顺滑,但又不会觉得松旷。28/2的对焦行程和D35很类似,都是最近到2米行程比较长,但2米到无限远就很短,而且总体的行程都不长,貌似也算是广角头的普遍特点了。不过这个头和D35HFT有一样的问题,就是全幅(5D)上打板,当然只是接近无限远的时候打一点。我觉得可能和环有很大关系,因为有人说不打,我这个也只是打一点,试过一个据说的高精环好像确实不打了,但因为没在室外,不知道无限远是不是合焦。其实有个简单的办法,用1Ds系列来转接,D35和D28都不打板的,还可以用原厂的裂像屏来对焦,很不错。

我手里这个头是AEG的,也是我第一次用AEG的YC头,确实一如传说,AEG的光圈叶片收一档时,会有锯齿,并不是完全的叶片多边形,反而类似风火轮似的。不过D28/2毕竟通光孔径不大,实际看镜头里的叶片并不如P50那样的明显。实际拍片,并没感觉这样的光圈叶片形状对焦外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反而有时可以利用这个形状拍出很有意思的片子。

我觉得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D28/2的话,那可以是“全能”。因为D28可近可远,近摄能力出众,比一直以近摄能力著称的D25的0.25m还要近一点,最近对焦距离0.24m。而且近摄成像很不错,而D28作为一个广角头,拍远景的能力更是了得,收到2.8拍就已经很锐利了,而且中心边缘的成像很均衡,在数码全幅上也清晰锐利,没有讨厌的色散问题,而且锐利的感觉又不会像nikon的一些头那样生硬,反而很细腻。全开的话28/2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跟自身的2.8比就能明显感觉出差别,2光圈偏柔和的调子,细节边缘刻画上不锐利,但很细腻的感觉,焦内焦外的过度也很顺滑渐进,有种独特的调子。D28的焦外虽然不及D35那样的神奇,但也非常好了,只是在复杂背景上会显得有点杂乱,但一般情况下也都很奶油很梦幻的。而且D28的层次非常丰富,过度很细腻,尤其在弱光下的过度。色彩上AEG的D28偏一点点暖调,有点老派的发色,但很厚重,很浓,比D35HFT要浓要艳,很深沉的感觉,扫街啊拍小品啊都非常合适。但有时确实感觉如果能再明艳一点就更全面了。如果是拍人像,D28也很适用,尤其是拍摄环境人像,大光圈不但可以把背景虚掉一定程度,但又能让人大致分辨出来,瑞昱表现人物和环境的互动很有效。而其比D35更广一点的视角,在适用和表现上又更灵活了。所以说,D28/2风景、近摄、人文、人像、小品几乎都很合适拍,28的视角不会太广,近摄好也不会觉得够不到,真的可以说很全能了。

相比之下D28/2.8显得缺少内涵,D35/1.4远景不行,D25画质稍弱,D21虽好,但视角差别很大已经不大有可比性了,一般适用肯定没有28来的方便。所以综合看D28/2确实是蔡司广角中非常独特的一枚镜头,也无愧于其顶级镜头的身份,再加上现在YC蔡司整体价格滑坡,以前大几千上万才能得到的好头,只要6K左右就可以拥有了,真实非常超值。不过其实各家对应28/2这种规格的头,几乎都有不错的表现,而蔡司在这个规格里似乎还是最贵的,但看看它的成像、焦外、色彩,真的已经值回票价了。


--------------------------


Canon EF 50mm 1:1.4 USM

这又是重复买的一个头,不过上次是在用350D和1D的时候买的全新的,这次是在全幅5D上用,是二手的,不过也是全包装还带遮光罩的。要知道佳能原厂非L头的遮光罩都是要单买的。其实原来在非全幅上用这个头,虽然回头看也有不少挺喜欢的片子,但却一直没觉得这个头如何如何好,可能当时用的头少,还不会体味。所以这次又进这个头不是因为对他的怀念,而是因为资金和需求的相互妥协下,基本只有选他。不过这次的使用却让我几乎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

大家也看出来了,自从从D1X换到了5D,镜头一下子少了,钱也一下子少了,所以造成很长时间手里都是一两个手动头。手动头把玩拍小品自然是很好,但是转眼到了春夏出游的季节,和别人一起玩,尤其是和几乎都不是去摄影的人一起,用手动头拍实在太慢太个别了,而且同去的用单反的很少,一看我这用的算是“大家伙”,必然会让给拍个照啊啥的,这时候手动头的劣势实在是很无奈,不说对焦麻烦,很多时候还可能根本没拍好。所以,上个自动头就成了需要。不过当时都在玩手动定焦,习惯了比较好的成像质量和色彩,一般点的自动变焦头看不上,好的买不起,只有从视角相对通用一点的便宜自动定焦头里选了。其实佳能便宜的定焦也有些,但为了和手里的几个手动头焦段上有搭配(28、35、85),就选择了50标头。不过记不清当时为什么没考虑小痰盂了,似乎就是直接去蜂鸟寻摸50/1.4了,也可能是当时又回顾了下原来用它拍的一些片子吧。

第二次进这个头,虽然不是全新,但也非常新,印象里好像是刚出保的,还带原厂的罩子,也挺新。再次用这个头,从非全幅到了全幅,第一个感觉是原来暗角好大啊。曾经在5D上用过50L当时就非常着迷于它的暗角,但50/1.4因为都是在非全幅上用的,反而感觉没有什么氛围感,这次在全幅上一用,其实也很有点气氛的。而且以前一直印象是这个头全开的效果不大好,焦外很乱,但这次使用却几乎改变了这个观点。首先,全开的锐度其实还不错,只不过当然不如更顶级的镜头像质好,主要体现在反差和饱和都比较低,暗角比较大,但实际中心的锐度和分辨率还不错,当然和收光圈比还是偏软的,不过后期RAW里稍微锐化以下也就很不错了。可能是我本来的预期比较低,反而得到了一定的小惊喜。其次,对于焦外,或许是我本身的审美取向有了不同,以前好像就是喜欢虚的一塌糊涂,什么都没有的那种,现在是喜欢带有一定层次和空间立体感的焦外。说起来好像很玄,但其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焦外有一定的不顺滑。最主要的是不顺滑好说,而不顺滑的很有质感就比较难了,这点似乎是我一直比较喜欢蔡司的原因。佳能的这个50/1.4焦外是不如蔡司的好的,但起本身也还不错,虽然有些杂乱,但也有一定的立体感,对于大光圈时交代环境有一定的作用。

这次使用5014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它确实是色彩还原非常好。以前总是见一些测评或者文字上写佳能的EF50/1.4曾被国际标准推荐为色彩还原的参照,但原来用时还不大懂,也没有过多的体会,这次用终于有了一点认识。配合5D本身比较好的白平衡,5014在大部分时候,尤其是室外,色彩还原都非常真实,当然如果本身环境的色彩比较淡,拍出来就会很淡,这可能也是不少人觉得这个头色彩淡的原因。而如果拍色彩丰富,反差较好的场景,也可以比较艳丽的,当然我5D都用的高饱和的风格,也会显得看起来艳丽点。其实很多时候,数码时代,机器对出片的影响比镜头大很多,机身的合理设置就可以让同样的镜头有不同的表现。比如5014稍微调调色温啥的,配合拍摄环境或物体,也可以出来蓝色红色鲜明对比的效果,看起来很讨好,再配合上有点二线性的焦外,也似乎能达到某些人喜欢的味道吧。用这个头的时候去拍过一次婚礼,去过一趟洛阳和少林寺,感觉就是色彩还原很棒,在这些本身就色彩丰富的地方拍出的效果其实很出彩的,可能我以前用这个头没觉得色彩很淡也是因为在国外的色彩要丰富些。而这个头色彩还原好的最大好处就是很方便后期处理。不用担心奇怪的偏色问题,反而可以自己按想法去偏点色,来达到悦目的效果。而自己去调色的时候就能发现,其实可以模仿出很多不同的色调感觉来,当然完全的模仿还是不大可能的。

总体上5014的成像是很不错的,全开虽然稍弱,但也可以接受,收小光圈就很锐利细腻了,而且色彩准,也不干涩。唯一的不足可能是,个人感觉上宽容度不是非常的好,或者和数码本身的特点有关,感觉用这个头高光比较容易过,或者说高光部的控制不好,过度很少。暗部细节好像还行,但也没有过多的优势。另外就是全开可能因为反差不好,立体感并不很突出,收小光圈后不错。

这个头成像上其实没什么太多可挑剔的,不过一直被大家诟病的就是做工了。其实我觉得也还好,做工比5018来说是好了一个档次,但确实还是稍显一般了。主要的毛病似乎就是马达比较爱坏,我两次用这头都没坏,但当我出这次进的这个头大概三个月后,下家说马达坏了无法对焦了,当然不好说是不是她操作或使用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可能确实马达并不太耐用。另外,这个头虽然是USM的超声波马达,但因为设计上是整组移动的对焦方式,对焦行程我印象有180°,还是很长的,所以实际使用并不会觉得有多快,反而是50/1.8因为只有不到90°的对焦行程要快不少。要知道180°的对焦行程在自动头,尤其是非长焦里算是非常长的了。nikon出的AIS50/1.2手动头的对焦行程才90°。

说起来,最终出这个头倒是也和上面说的两个原因有关。一次是去拍朋友的婚礼,我用的5D+50/1.4比另一个人的40D+50/1.8高一个档次都,但就是对焦不如那套快,有点郁闷;然后就是和单位去洛阳旅游,结果三天全是大雨,机器都不敢拿出来用,非常郁闷。也就促成了我后面换机的不小原因。 Carl Zeiss Distagon 2/28 T* for CONTAX Y/C

进这个头纯属偶然,当然也或者后来必然也会找个来玩,但至少当时是根本不在计划内的(嗯,其实也没有啥计划)。大家也看出来了,我之前的头都是比较便宜的,基本也就是几百到3000左右的样子,而且从后来的经验看,3000左右的头也往往是我能玩的最久的,还是和自己手里没钱有关,大件的压不住,买一个就不能有别的了,一机一镜有时还是限制很多的,也容易很快玩腻。而D28/2作为蔡司contax镜头序列里的顶级之一,显然标价不是很便宜的,其实以我的自己,弄个D28/2.8钱倒是正好够的,28/2显然超预算就没考虑过,而且当时的蔡司也还没现在这么低,28/2一般还要7K多的大概。不过机缘巧合,菜群的一个朋友突然说出一个价格很低的D28/2,不过成色也很差了,前后镜的镀膜都有伤,外观也一般。但价格便宜啊,比2.8的贵不了多少,而我恰恰是那种注重体验,不讲究收藏,不注重成色的。也恰好当时我就在线,看到马上就排队说要,先看看镜头的照片,然后就去凑钱了。是的,当时手里的钱还是差点没够,但为了能便宜的体验到蔡司的牛头,就不得不借了点外债。这个头也是我第一次网购镜头,而且是先款的,因为我自己也没有支付宝之类的东西。最终到手后,这个头确实没让我失望!

外观上,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头的样子,有些偏细长了,长度虽然和D35、P85类似,但却只有55的口径,而且又不类似D25、P50之类的短小精悍,总之感觉55的口径配上D35类的长度,很不协调。尤其后来安到1Ds上,显得头太细长了。不过这个头的做工真没得说,虽然细但很有分量,拿在手里就是很扎实的感觉,而且感觉镜筒很厚实,似乎就想一个塞满了玻璃和金属的小圆柱,沉甸甸的。调焦手感更是没得说,非常的细腻顺滑,但又不会觉得松旷。28/2的对焦行程和D35很类似,都是最近到2米行程比较长,但2米到无限远就很短,而且总体的行程都不长,貌似也算是广角头的普遍特点了。不过这个头和D35HFT有一样的问题,就是全幅(5D)上打板,当然只是接近无限远的时候打一点。我觉得可能和环有很大关系,因为有人说不打,我这个也只是打一点,试过一个据说的高精环好像确实不打了,但因为没在室外,不知道无限远是不是合焦。其实有个简单的办法,用1Ds系列来转接,D35和D28都不打板的,还可以用原厂的裂像屏来对焦,很不错。

我手里这个头是AEG的,也是我第一次用AEG的YC头,确实一如传说,AEG的光圈叶片收一档时,会有锯齿,并不是完全的叶片多边形,反而类似风火轮似的。不过D28/2毕竟通光孔径不大,实际看镜头里的叶片并不如P50那样的明显。实际拍片,并没感觉这样的光圈叶片形状对焦外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反而有时可以利用这个形状拍出很有意思的片子。

我觉得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D28/2的话,那可以是“全能”。因为D28可近可远,近摄能力出众,比一直以近摄能力著称的D25的0.25m还要近一点,最近对焦距离0.24m。而且近摄成像很不错,而D28作为一个广角头,拍远景的能力更是了得,收到2.8拍就已经很锐利了,而且中心边缘的成像很均衡,在数码全幅上也清晰锐利,没有讨厌的色散问题,而且锐利的感觉又不会像nikon的一些头那样生硬,反而很细腻。全开的话28/2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跟自身的2.8比就能明显感觉出差别,2光圈偏柔和的调子,细节边缘刻画上不锐利,但很细腻的感觉,焦内焦外的过度也很顺滑渐进,有种独特的调子。D28的焦外虽然不及D35那样的神奇,但也非常好了,只是在复杂背景上会显得有点杂乱,但一般情况下也都很奶油很梦幻的。而且D28的层次非常丰富,过度很细腻,尤其在弱光下的过度。色彩上AEG的D28偏一点点暖调,有点老派的发色,但很厚重,很浓,比D35HFT要浓要艳,很深沉的感觉,扫街啊拍小品啊都非常合适。但有时确实感觉如果能再明艳一点就更全面了。如果是拍人像,D28也很适用,尤其是拍摄环境人像,大光圈不但可以把背景虚掉一定程度,但又能让人大致分辨出来,瑞昱表现人物和环境的互动很有效。而其比D35更广一点的视角,在适用和表现上又更灵活了。所以说,D28/2风景、近摄、人文、人像、小品几乎都很合适拍,28的视角不会太广,近摄好也不会觉得够不到,真的可以说很全能了。

相比之下D28/2.8显得缺少内涵,D35/1.4远景不行,D25画质稍弱,D21虽好,但视角差别很大已经不大有可比性了,一般适用肯定没有28来的方便。所以综合看D28/2确实是蔡司广角中非常独特的一枚镜头,也无愧于其顶级镜头的身份,再加上现在YC蔡司整体价格滑坡,以前大几千上万才能得到的好头,只要6K左右就可以拥有了,真实非常超值。不过其实各家对应28/2这种规格的头,几乎都有不错的表现,而蔡司在这个规格里似乎还是最贵的,但看看它的成像、焦外、色彩,真的已经值回票价了。 Carl Zeiss Planar 1,4/85 T* for CONTAX Y/C

继续写,继续写,我发现写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折腾的节奏啊。这才写到第二次用5D,现在5D已经折腾过四个了,而P85的这个头用过都有一年了。不过这样也好,总是有素材可以写,也总有新的认识加进来,希望大家还能继续支持。

P85这个头算是我用过的第二个西蔡的蔡司头,也是第一个CONTAX蔡司头。当时换了5D后,手里只剩下一个D35HFT,而且还要在5D上打板,只能拍两米之内的东西,当然D35这个头两米外也就没多少虚化了,对于我这个喜欢虚化的人来说还可以接受,也就出现了一段时间只用D35拍两米内物体的现象。好在后来终于又攒了点钱,才有了进P85的故事。

时间有点久,已经忘了当时是为什么去器材城了,可能就是去转转,也可能是去出什么东西。总之当时手里是有点钱,但应该并没想买什么。在转的过程中看到一家店里有只蔡司的85/1.4,拿过来一看,立马被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吸引了,蔡司的玻璃就是通透啊,P85的前片也几乎占满了整个镜头前口,虽然其实P85只有67的口径,但因为玻璃几乎从头看到尾的透彻,就显得非常巨大和诱人。然后一问价格,说是3200,很出乎我的意料,虽然这个头外观并不很新了,但也还可以,而且我当时总记得这个头应该比较贵的,所以几乎在没有仔细想的情况下就决定买了,而且连转接环都没有呢。还好当时我都是换的超精细磨砂屏,并不非需要电子接环了,而纯手动的接环也不用去试和焦提示准不准,就又先跑到边上的店里买了个YC-EOS的非电子转接环,再回来把镜头接上试拍、交钱、走人。其实中间在卖P85的店里试了个电子环的,和焦当时简单拍的几张似乎都比较准,但有个问题是,相机出莫名其妙的错误,开始我以为是打板,但P85又应该不打板,后来拆下镜头看,似乎是镜头的拨叉和接环的电子触电那里有点冲突,不知道是造成了短路,还是顶得环和机身接触不良,总之是有点问题,而且想卸下镜头也很困难,似乎还是拨叉那里有点卡住了。还好后面买的非电子的环没有问题,现在回头看看,似乎我YC的头基本都没怎么用电子环。所以也不好说是不是中长焦的头的拨杆都会和电子环有冲突,不过可能还是个体问题吧,毕竟我接触的环都很便宜的那种,做工都很一般。

用P85的首先体会就是YC的做工真好,调焦的手感非常丝滑,这也是我第一次用CONTAX YC口的镜头,确实很棒的手感。当然其他家的手动头的手感也不错的,只不过从我用的整体感觉来说,YC用过的几个头(成色参差不齐)基本都比较好,别家的可能因为新旧程度不同手感就不大一样。呵呵,当然有比它好的,但至少我接触的感觉YC的好而已。这个好也不是说什么都最好,只是个综合的感觉而已,如果单论精致或者用料也许都不是最好的吧。另外感觉做工好可能也是因为喜欢YC头整体的外观设计,除了个别广角显得太细长外,其他中长焦的都很漂亮。另外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YC蔡司的玻璃似乎非常透,别家的镜头总感觉会有朦朦胧胧或者反光较强,但蔡司的就非常透,一下子从头看到尾,像要把人吸进去一样。我觉得可能和蔡司的T*镀膜有很大关系,别家的镀膜可能不是这么透。我手里这款MMJ的P85也是比较典型的绿色T*镀膜了。

具体到成像,其实才是大家关注的关键,而这个头一直以来的口碑都是比较复杂的,有说好的,有说差的,可能更主流一点的认同是不好控制,所以P85也被人冠以“同偶像结婚的日子”的评价,怎么说能,痛并快乐着吧。很多人都是抱怨这个头全开成像差,或者是很难对焦,有的也美其名曰飘逸,然后收光圈后成像又非常锐利扎实,收到2.8就非常好了。我个人的使用感受是,小光圈确实非常好,不但锐利而且画面整体素质均衡,当然了,作为中焦头这点也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地方。那么全开呢?我用过的这颗P85MMJ,全开还是不错的,虽然肯定是比2.8要差,但也是完全可用的,当然我对可用的标准可能不高,但1.4确实是有实际的焦点的,而且对准了也很有刻画能力,当然1.4时的成像反差是低点的,但整体的立体感不错,最重要的是p85对肤色的表现非常棒,几乎可以直接出片,对于我这种对于肤色调整很犯怵的人真是太有用了。相对来说,可能对焦比较考验摄手们。不过我当时用5D,换了原厂的超精细磨砂后,感觉85这个焦段对焦还是很有帮助的,1.4我基本至少能对准50%,而一些广角大光圈就相对比好看准,也许是P85这种头本身拍一定距离的物体(比如拍人时)焦内焦外比较容易分辨吧,而广角头离太近景深太浅,离远了景深又太大。

我用P85在5D上配合超精细磨砂屏的对焦经验就是,先把镜头转到无穷远方向,再往近处转动对焦,然后从取景器里观察到清晰的第一感时就按下快门拍摄,往往能够比较好的和焦,这个对于拍摄中等距离的目标很有用。现在看看,可能这种方法是利用了一般镜头的前景深都小于后景深(对焦点离拍摄者近的地方是前),这种从远处拉近的对焦方法就可以充分利用整个景深范围,来实现清晰的焦点。后来我用85L时,佳能那里的技术人员就说很多人买了85L都来调焦偏前一点这样,能让拍人时对焦眼睛,面部正好都在景深内。当然就像前面5D那里说到的,超精细磨砂屏也是在反差较明显的时候好用,一旦反差不明显了,也很难从取景器里看清焦点的位置,所以这种对焦方式,对于室外拍摄更有用些,甚至,拍男人更好用,因为脸上纹理多,哈哈。对于拍mm,可以借助眉眼头发等来辅助确认下。

对于P85在1.4的特点,其实大致可以这么看,全开时的描写能力主要表现在对于线条和有反差的地方的细节和对比的突出,而反差小的地方的细节就比较少,这样的好处是,拍人时,人物的边缘轮廓和服饰清晰,但人的面部细节缺憾则不被表现,有点磨皮的效果,而且显得人物的肤色比较水嫩,简直太适合人像拍摄了。当然这或许也是一些人认为这个头全开软的原因,P85本身就是经典的人像镜头,像我这样整天拍小品的毕竟少。对于小品,P85全开时完全没问题。我想蔡司当时也许就是这种设计思路吧,全开适合拍人,收光圈适合拍需要更多细节描写能力的题材,当然不是说一定要全开细节描写能力少,我估计和P85本身的定位和定价也有关系,更高端的P85/1.2全开就很好,但那个价格也就非常高了。而和P85/1.4类似的nikon ais 85/1.4全开的表现其实主要体现在反差更锐度更高一点而已,而蔡司对于细节表现度的把握和色彩调子的控制实在非常高明。不过我个人认为,P85被认为软的另一方面原因是个体差异,也许是镜头本身价格因素,也许是蔡司偏好简单的设计使得装配工艺要求太高,也许是岁月造成的个体磨损,也许是拆修留下的隐患,总之P85确实是有一些个体差异的,我用过的这只感觉全开就不错,不像很多人说的软(其中很多可能是没对好焦),而后来我一个朋友用的一只成色很新的同样是MMJ的P85全开就一般。

焦内的成像说得不少了,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头比较有争议,但蔡司实在不是简单靠焦内就能体会完的,所以很多时候一些人会说不用太在意锐度,锐度只是一方面。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嗯,或者至少是对一部分人有道理。锐度确实很重要,但很多时候带给一张普通照片不普通的特质的,往往是焦点和锐度之外的东西。而蔡司恰恰不是简单的锐度高细节好,反而是在更多的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平衡技巧。其实这就好比是佳能的L头与非L头,其实单看锐度,往往两者并不一定有多大的差别,甚至非L头的也可以比L头的锐利清晰,但是L头和非L头只要一使用就能明显感觉出差异,这是为什么呢,那些更好的用料更高价的特殊玻璃自然有其价值,但更多时候,你第一眼看上去,L头会有比非L头更好的色彩表现和独特的画面质感,有时这种色彩表现并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但却让人感觉恰到好处,非常赏心悦目。就像佳能的50/1.4测井被推荐为色彩还原的标准,实际使用也确实感觉还原很真实,但却往往感觉缺少些韵味在里面,只是呆呆的真实。而50/1.2L则全开反差低饱和低,甚至可能有点偏色,而且暗角也很重,却在拍摄欧洲建筑和城堡时能带给你无与伦比的独特氛围和质感,仿佛能让你的思想和画面融为一体,在绵延的层次和过度中带出种文化的味道。所以我一直认为,把镜头做锐利并不难,把镜头的像差尽量都矫正好也不是某个厂家独有的秘技,毕竟只要设计、用料、工艺都尽量完美还是大家都可以去做的,而最难的反而是利用光学设计中的各种像差,来实现一种拍摄结果上的独特质感或发色(当然这可能不但和光学设计有关,还和镀膜有很大关系),这才是不同厂家不传的秘籍啊。而蔡司恰恰在这方面有其独到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摄影爱好者成为它忠实的粉丝。

那么说到蔡司的色彩,其实不同时代变化也很多的,可能是和潮流偏好、和设计思路、和镀膜工艺都有关系,但这都不妨碍蔡司镜头拥有对于色彩的独特再现。具体到YC系列的蔡司头,大体上可能早期一些的比如AEG的会有些暖调,且色彩比较深沉,和更早期的蔡司头比较像,而后期的比如MMJ的则没有明显的冷暖倾向,但色彩更加鲜艳,有点类似把日本镜头明艳和德国镜头沉稳综合起来的特质,也非常讨喜,当然也或者是现在的数码机身更适合体现后期的这种色彩吧。具体到P85这个头,它的色彩是非常艳丽的,甚至有时你会觉得饱和很高,当然这对于现在普遍的数码机器来说并不是非常的明显,毕竟机内的一些设置会很大的影响最终出片的色彩表现。但如果你做后期就会发现P85的片子不需要加很多饱和就能看起来很浓艳了。而MMJ的P85似乎对红色蓝色的表现很抢眼,而且能在这两种色调中做到很好的平衡,给人冷暖交叠的色调对比,非常舒服悦目。也许是因为这样的色彩太容易让人喜爱了,现在很多人反而认为这就是蔡司味了,尤其是新的Z系列的蔡司头出现后,似乎又特意加强了这方面的对比效果,其实我们大可不比争执,这当然是蔡司味,但这却远远不能代表蔡司味,蔡司的产品实在太丰富、时间和品种的跨度都太大,我个人认为很难用一种简单的模式来概括蔡司味了,而且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如果蔡司完全保持不变又有什么意思呢?蔡司很多时候恰恰是在他多变的性格中保持着一种精神上的统一,这才是玩蔡司需要不断去品味的地方啊!

而蔡司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方面就是散景的效果,也就是焦外的表现。这点或许有人不看重,但至少我很看重,而且我想玩蔡司的人也都会看重吧。这点也实在是蔡司的另一件独门利器了。蔡司头,或者说CONTAX YC口的蔡司头,我跟人感觉其实是有种很统一的风格在里面的,当然不同镜头和不同的结构是有差异的,但都不妨碍它们表现出蔡司焦外那种独特的美。或许有人喜欢leica那种比较凝重沉稳的焦外,但我觉得那样的焦外反差偏大,容易影响主体的突出;或许有人喜欢一些日系镜头的柔软虚散的焦外,但我觉得那样的焦外太平没有立体感和空间感,也不利于主体的表现。反而是蔡司的焦外,介于这两者之间,可能带点二线性、可能有的有杂乱的感觉,但却能让人从焦外看出一种空间感和立体感,不但可以虚化突出主体,还能交代主体的环境,又不会喧宾夺主,实在是恰到好处,嗯,至少是对我恰到好处。这点也可以看出,有时一些像差,比如焦外的二线性,并不是坏处,就看设计者怎么去利用了。就好像同样的食材,不同厨师自然出来不同的口味。就看你喜欢哪种了。当然空间感的突出和拍摄的距离、背景的距离、光线的效果也都有一定的关系,其他的镜头也不是不能表现出类似的效果的,蔡司头也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看出来。

P85的焦外就相对来说显得更虚一些,可以给拍人像时带来更柔和的焦外,可以在半身人像上获得整个虚掉的背景,当然在一定距离上,比如全身人像时可以也可以获得很有立体感空间感的焦外效果,但总体上P85的焦外很柔和,比一些planar镜头的焦外要软。这或许也和它全开时整体反差低有一定关系。如果收小光圈,焦外会显得更凝一些。P85的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画面会有比较明显的润泽感,这点使它的片子能给人一种温润舒适的感觉,尤其在拍人像时可以获得很粉嫩的肌肤表现。对于小品也可以带来很棒的效果,能让你拍摄的物体显得更加透亮。这种润泽感和色彩中的色调冷暖反差结合起来会让人觉得鲜艳的色彩是渗透到画面中的,而后来的Z系列这种润的感觉就少了,让人觉得色调的对比显得有点刻意。或许这就是我还是喜欢CONTAX款的蔡司头的原因吧。

这篇说了很多,其实是把自己零星的一些对蔡司的感受和想法也融合进来了,可能显得比较杂乱。P85这个头最终当然也是出掉了,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或者是有问题,而是我这人用一段时间一个镜头后就会觉得有点腻,想换其他的玩,而最主要的是手里没有多少钱,必然要出掉以前的才能进新的。而到我出这个头时才发现,不知怎么的,虽然从买来这个头就一直加了UV,前片商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两个小亮点,也不不知道是啥,也不敢擦当时,只好很便宜处理掉,可能因为标价太低,刚挂上就被秒掉了,现在想想,估计那亮点是能擦掉的。 回顾9 短暂的旧情复燃(350D+1855IS)


手里从40D开始一直留着改成EF口的蔡司D35,后来出掉了40D换了D1X也没有出她。在用D1X的中后期,为了不长时间的冷落她,就准备淘个佳能的便宜机身来用用。当事的情况是,300D我试过,速度很慢,400D不喜欢,450D和1000D忘了出没出了,不过有也是买不起的当时。于是怀着对初恋350D的美好印象,很自然的就选择了她。正好当时350D也便宜了,当然现在更便宜。由于当时手里也没有自动头,就又考虑给350D配个套头来搭配,新出现且好评如潮的EF-s 18-55 IS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从一直的经验看,双机对我来说都不会太长久,最后的事实证明,这次也是一样。其实并不是因为机器不好,而是很多烛光的因素导致了最后的分离。前两次主要是因为机器都大,一起背太累了,放弃了。这次的原因且看后面详述。

再次用350D的感觉,印象就比以前深刻了,一是离得近,二是用过了不少机器了,有对比了。整体的评价,依然是350D是个很好的机器。当然取景器和我后来用过的比都显得比较差了,另外最受不了的就是对焦点只有那个小红点,很容易看不清楚(我眼神不好)。另外LCD确实小,回放效果也一般,不过和同时用的D1X一比,也不会觉得不好。机器的处理速度也一般,但完全可以接受。其他手感方面就比较一般的,一只都是拿惯大机器了,这个确实显得很小。不过令我非常满意的是,350D的成像依然很棒。直接JPG出片的色彩非常好看,对多种色调的表现也很好。甚至我觉得比同样用digic II的5D还要好看些。5D用总感觉不那么透,比较凝浑,尤其是我后来从D1X换回5D的时候,感觉很明显。而同时用D1X和350D就没有明显的感觉。350D和5D上都用的我那个D35,所以还是有一定的比较价值,不过当然都是主观感受。虽然如此,我还是不准备再次进个350D了,而如果能有个350D这种出片效果的全幅,那我肯定会买一个。

说到18-55IS这个头,我个人觉得也很不错,畸变什么的是有,但其实一般用也感觉不大出来。而这个镜头整体的素质绝对要好过之前的18-55II。全开的成像就都很不错了,锐度也都很好,出片的色彩我觉得有点类似17-40L,甚至还可能舒服一点,不过我怀疑也和我用的350D有关系,再次感叹350D的色彩真是很舒服。结合我用过的两三只1740的体会,我个人非常推荐非全幅用户保留这个防抖套头,除了做工,我还真找不到太明显理由说这个头比1740差。当然他不能用在全幅上。而1740的边角成像也算是我用过的几个佳能全幅广角里最好的了(比1740再新的没用过),但1740的出片色彩发闷,不鲜活,比较干,这点让一直喜欢玩手动和老头的我不大喜欢,但佳能的老广角,全幅边缘确实很不好。当然,跑题了,如果在非全幅上,我觉得1855IS的性价比实在太高了,除非你非常在意那个做工和防护性,因为对焦速度上二者其实差别也不大,我觉得并没太多的必要选1740。当然,1740也是个非常好的镜头,甚至可能是销量最大的L头吧。

最后就是当时买350D就是为了接我那个D35,但因为我自己不会粘电子触点,所以用到350D上几乎没法对焦,我就从网上淘了个所谓的350D裂像来。不过用后发现实在很失望。为什么呢,简单的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手笨,弄来弄去老弄不好,最后还把原来的屏划了。二呢,就是350D这类的机器本来就没设计着可换对焦屏。个人去换,其实是对对焦屏支架的一种破坏或者至少是磨损。350D本身的对焦屏支架并不是像那些可换屏的机器一样有个明显的开关扳手,在同样的位置只是简单的用托架的铁片弯曲后顶住而已,倒也符合350D低端机器的定位。不过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当你要换对焦屏时,必然要去挤压那个铁片才能放下对焦屏托架,但因为托架本身的材质就比较软,很容易压弯了,导致往回安装时不紧凑或者位置有偏差,而对焦屏的位置不正确了,对的焦自然就都不准了。还有个很麻烦的地方是,不知道是佳能出于什么考虑,350D的对焦屏托架和对焦屏间有两个金属垫片,再拆下来后,装回去很难弄得非常精确,而且托架上的垫脚也都很容易被压弯,这些都很容易导致了对焦的偏差。总之折腾了很久后还是弄不好,而且再把原屏装回去后怎么也装不正,中心的红点正常,但边缘的红点就对不上位置了,完全无法显示。最后一气之下很便宜出掉了。这里还是建议只买原厂提供的可换对焦屏比较好,因为那些原厂没提供的机身,往往也都不可换,换完了容易出很多问题,得不偿失啊。 Nikon Auto Nikkor N.C. 35mm 1:1.4

进这个头其实也是很偶然的,是开始没有计划,但中间突然出现的。最初我只是因为AIS 180/2.8用起来对焦太累,而且也还有个AIS 105/1.8,打算出掉180换钱买别的。不过因为我这个180和是105当时用XGP一起换回来的,虽然成像都不错,但成色却都很差。我当然也知道差成色的不好出,也定的价格很低。问的也不少,不过大部分都因为成色问题却步了。其实也是我照的镜头照很差,看起来比实际的成色要差不少。不过正好有个周末要去北京见个朋友,头天的晚上有人联系我说可以用一个nikon的35/1.4交换。本来我就没打算要买nikon的35/1.4的,因为价格都要3K多当时,我这个180出了,也就能够一半的。不过正好这位兄弟的35/1.4也是成色很差的,镜片还有擦痕。而更巧的是,这人住的地方正好和我要去见的朋友一个小区。要知道这可是北京啊,居然能碰到一个小区里,确实很巧了。于是马上就定下来第二天见面交换。见面交易也很顺利,两个头都是成色不好的,但我们俩也都是使用,正好各取所需,自得其乐。

到手的这个NIKON AUTO时代的35/1.4是后期点的,早期的没有标C,虽然一样也都是多层镀膜的。更欣喜的是,这个头还是原厂改好AI口的。虽然因此没有了原来AUTO有的F22档位,但这样十分方便用在现在的数码机器上,也不会像原来我用的那个自己改口AUTO50/1.4会可能损坏机身。因为当时没带着D1X,就用朋友的D50拍了不少。虽然曝光需要自己估计,但实际拍上几张就能找到合适的曝光组合了,而且基本上扫街的话环境变化不大时就直接固定一个值就好了,非常方便。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镜头,甚至比说他是一个好镜头更确切。这当然不是说他不好,而是他的特点太明显。当然这个特点也往往呈了他被攻击的弱点。最鲜明的外观特点就是,这个头只有52的口径,而别家的35/1.4规格的一半都要67或72左右,甚至美能达那个已经很小的35/1.4也是55的口径(当然也估计是为了照顾美能达的标准口径,可能也可以更小的)。于是这就造就了一个口径最小的单反35/1.4镜头。从前组看,这个头的设计似乎和那些67口径的确有不同,纵观佳能蔡司的设计,第一片镜片都是基本水平的,而nikon这个前片是突起的,当然不想14L啊14-24那样的大灯泡,不会影响装滤镜的。估计这样的设计也才能够实现这个52的口径吧。这个镜头的整体做工很棒,感觉比后来的AIS头要结实,当然可能也是广角头,可以做的小巧,用料多也不显得重。但像180和105这样的中长焦,如果也用很厚的金属镜筒,估计就会太沉了。另外也可能和镜头结构有关系,广角的单反定焦往往比较复杂点,尤其是大光圈的。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金属对焦环的手动头,就像这个AUTO35/1.4,感觉比带胶皮的好。当然也完全是个人喜好了。

nikon的这个手动35/1.4,在全开的时候像差比较大,看焦点的成像还可以,锐度也够,但也是可以看出来并不是非常好,近摄就显得效果虚飘,还有点点发干,在中等距离上还不错。另外就是焦外的成像就明显不大好了,二线性很严重,而且杂乱无章,而且有种发散的感觉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加以利用,其实能带来很有意思的画面效果,这也就是我说的很有特点了。不过把光圈收一档,这些问题似乎就马上得到了解决,教内很清晰锐利,细节丰富,焦外也很柔和,还附有层次,成像也有种润润的感觉。这个头的色彩还是很好的,不像后来的nikon镜头那样色彩有些乏味。发色虽然有点点捞起,但很丰富,在有阳光的场景,阴影里还能有蓝调的感觉,视觉上的效果很舒服。个人感觉我看到的后来的AIS版的色彩要丰富,当然也很可能只是因为我看到的片子的个体现象。

应该说这个头是大光圈可用,但要注意色散和像差问题,比如我晚上拍的时候就感觉还是转成黑白比较舒服些,另外焦外需要一定的注意,避免一些过于杂乱的场景(当然其实也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环境),收小一点到F2就效果很好了。而收到F8、F11,拍风景啥的也完全胜任,我觉得比之前我用过的28/3.5还要好,要细腻很多,而且色彩的表现也很优秀。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多面手,可玩性非常高,尤其是在nikon到现在也没出自动版的35/1.4的情况下,这个头的还是非常值得拥有的。我同时有蔡司的35/1.4,全开的成像比nikon这个好很多,当然主要指的像差和焦外的控制方面,实际单看分辨率的话,我估计应该两者区别不大,我记得论坛里也有过胶片的对比,不看焦外啥的也不很好区分。当然也不能要求太高,毕竟价格差别很大,甚至体积都相差不小呢。虽然这个头最终在我上全幅时出掉凑钱了,但这却是少数几个我一直念念不忘的nikon镜头。


Sigma AF 28mm 1:1.8 EX DG和其他

这一节是回顾8中的最后一篇了,也是我从佳能换到nikon的那段时间的最后一个镜头了。当然这个镜头并不是最后出手的,但基本是最后买过的了。不过这节估计会比较短,因为这个头用的时间并不长,而且相对不是很喜欢。但最为曾经的拥有,还是要纪念下吧。

进这个头也是因为当时把自动头都出掉了,全手动,而且以中长焦为多,就又琢磨着再找个便宜点的自动头平时用用可以,不过这个想法被后来众多次的实践证明是在没有必要,而且往往是最后赔很多出掉。所以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因为某次的使用不便而想换器材或者升级器材,一定要慎重考虑,最好是不要升级,因为每每你换了器材,就会发现,其实就是那么一次要用,后面还是平时你拍的范畴,然后等你是在受不了想出的时候,也许还没碰到再用到那些当时觉得很需要的功能。

具体到这个头,其实做工还是不错的,应该说适马的EX系列镜头做工都还好,唯一比较讨厌的是镜身的涂层很别扭,特别容易显旧,而且容易被刮蹭掉。这个头就是按照nikon的D型头来做的,需要机身马达驱动。镜头个很大,是77口径的。AF和MF的切换是适马的那种推拉对焦环来变换的形式。同类的还有24/1.8和20/1.8,20这个就是82口径的了。这三个头的成像风格都比较类似,都有比较强的近摄能力,24那个还因为微距功能而很抢手。我当时也是想找24,但很难找到,正好看到这个28,就拿下了。其实这个头成像并没什问题,甚至可以说不错。全开的成像就很好了,近摄的效果也很不错,焦外的虚化感觉也挺奶油的,色彩鲜艳,层次也还算挺好,而且在我的D1X上也没有任何跑焦问题。不过却没有什么独特的味道,或者所谓的适马味也并不怎么好看,确实会有点偏黄。不过我拿他配合SB800拍了次婚礼,感觉还是不错,但其他场合拍个小品感觉就缺点内涵,所以婚礼拍了后很快也就出掉了。

这里不得不说说nikon的闪灯系统,个人感觉确实不错,虽然我很少用,算下来全部用过的也就430EX、SB600、SB800和430EX II几个。但能明显感觉nikon的灯直接闪出来的效果很讨喜,倒不一定就一定是色彩最准,但发色很好看,佳能的灯感觉闪出来很苍白,或者过于的白了,nikon的出来似乎还带点什么色彩,肤色看起来好看很多。我用SB600和800都有这个感觉。另外相对来说我更喜欢SB600,因为回电快,拍摄时几乎不用考虑回电问题,而且一般的室内场景啊会议啊都够用。我后来用SB800,因为没有外界电池盒,开始就没注意这个问题,结果连着闪了三张,回不来电了,很郁闷。弄得后面都没拍好。另外nikon机身对闪灯的支持似乎也比佳能的好。还好,我不怎么用闪灯。 Nikon AIS Nikkor 180mm 1:2.8 ED

上文说到了,用XGP换来了两个手动头,一个是上面说的105,另一个就是本节要说的180了。
180这个焦距的镜头我自从用过蔡司的奥林匹亚sonnar后就非常喜欢,而180的镜头也基本是从zeiss这个具有传奇性质的镜头开始的。有意思的是,nikon这个180/2.8的镜头也是仿照蔡司的结构来的,也是sonnar结构,而且nikon的180镜头也是从其生产单反开始就出现了,也有了很长的历史。好像据说nikon是一共出过5代180镜头了。从最早的auto版,到AI版,到AIS时代出现ED,到AF版,和现在的AF-D版。后三款都是带有ED玻璃的。我手头这版就是AIS的。

作为偏近现代的镜头,nikon的180和后来CONTAX YC的180mmj类似,都是选择了轻便小巧的路线(相对)。在长焦大光圈的规格下,镜头的体积和重量都相对不大。比较便于携带。而且成像很不错。

这次,我想选择一种不同方式来介绍这只镜头,因为毕竟我的水平有限,很多信息不知道,正好我原来没事翻译过一点nikkor镜头一千零一夜的篇章,其中就有讲述AUTO版180的章节,也涉及了很多AIS180的内容,正好转过来,方便大家了解:
第十章:平易近人的ED镜头——AI(s) Nikkor 180 mm f/2.8 ED

1、平价ED镜头

180mm f/2.8这样的镜头规格,起源于为札幌冬季奥运会设计的NIKKOR Auto 180 mm f/2.8。这个镜头于1970面向媒体销售,1971年才开始面向普通用户。

单说180毫米焦距镜头,则可以追溯到1953年为NIKON S开发的NIKKOR-H 18 cm f/2.5镜头。这只镜头是PRESET式光圈,对于手持拍摄来说,这个镜头太大太沉了。
所以NIKKOR Auto版的180就是朝着轻巧的方向来设计的。AUTO180的滤镜口径是72,同时最大光圈也缩小到了2.8,并且采用了Ernostar结构,来减小整体体积。

镜头设计者是MATSUI, Sei先生。他在F卡口的可换镜头、NIKON F2的取景棱镜和NIKONOS的配套镜头方面都有很多贡献。
NIKKOR Auto 180 mm f/2.8是他为F口可换镜头设计的第一支镜头。
这只镜头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大光圈镜头,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运动和舞台摄影。

NIKKOR Auto 180 mm f/2.8后来在1976年还发展出了多层镀膜版本。并在随后的1977年进行了AI化。这只高素质的大光圈镜头一直延续着非常好的销售业绩。


作为AI Nikkor 180 mm f/2.8的继任者,AI Nikkor 180 mm f/2.8 ED镜头于1981年上市。光学设计还是MATSUI先生。


为了在不改变镜头体积重量的前提下改善AUTO镜头的成像质量,MATSUI先生采用了新的5片5组的设计,并加如了低色散玻璃。

某种程度上,这只镜头的素质通过使用ED玻璃得到提高,是一件创造历史的事。那时,使用ED玻璃的镜头全都是比如300/2.8这样的又大又沉的大光圈长焦镜头,一般的爱好者是接受不起的。而通过这个镜头,ED镜头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了。

这只镜头上市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每次我去尼康的服务站的时候,都会羡慕的看着这个被加上了灿灿金圈的镜头。
虽然看起来价格可以接受了,但却一直没能拥有。于是这只镜头因为可以放大后依然锐利的星云和星群的照片,成为了当时主要拍摄天文照片的我的最渴望的镜头。
这也是我加入尼康后买的第一支镜头。充满了往事的怀念。

2、镜头结构


从上面可以看出,这是个5片5组的典型的望远结构镜头。

望远结构一般是具有前面凸透镜组和后部的凹透镜组。

具体到这只镜头,前组部分包含着凸凹凸3片镜片,后组部分包含这凹凸两个镜片。ED玻璃是第一片镜片,同时第二片镜片使用的玻璃材质可以和ED玻璃结合来起到非常好的色差校正作用。

这样望远镜头里常见的横向色差问题就被很好的校正了。
望远结构设计的一个好处是通过后足的凹透镜可以实现镜筒比实际焦距短。不过另一方面,会容易产生枕型畸变。
所以在这只镜头里,在后部的镜组里,有一片凹透镜和一片凸透镜。这样枕型畸变就被这片凸透镜给校正了。

通过使用更薄的镜片,这个镜头对于象差的校正还更有效果。而且镜头的体积和重量都比之前的NIKKOR Auto 180 mm f/2.8有所减少。
镜筒的改进也对镜头重量的减轻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这只镜头对于包括色差和慧差的出色校正让它几乎没有任何缺陷。这时一只大光圈完全可用的高素质镜头。

3、镜头表现

虽然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不过“干净”这个此对于描述这个头的表现是非常合适的。
不论物体是什么,它都能不损失细节和没有缺陷的真是还原。


这张照片是拍得早春时梅花刚要开放。梅花是很难拍的,因为树枝弯曲且花直接开在枝杈上,这需要对背景的控制水平。而这只镜头恰恰最适合拍这样的场景,因为它同时具有2.8的大光圈和180这样的长焦距。可以得到虚化强烈的背景,和压缩的前景,好像主体被切割出来。这只镜头著名的特点就是柔美的虚化和锐利的焦内。


这张照片是Orion星座的中心部分。这样的物体是非常难拍的,因为星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点光源,一点点的慧差或者色散就会让星星的周围产生眩影。而这只180镜头表现非常出色,即使是全开来用,也完全可以胜任这样苦难的工作。使用它,即使是因为色差引起的明亮星星周围的蓝色眩影也很难出现,即使在画面的边缘也可以得到锐利一致的星象。
当收小一到两档光圈后,图像将更加锐利均衡。这张图就是在f4的光圈拍的。

这只镜头在我使用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发现有眩光问题,所以这是你可以在逆光时放心使用的镜头。

4,几个180/2.8版本间的成像差异

我想你们都很关心这么多不同版本的180/2.8的成像差异。虽然我没有自己比较过,但我还是要说说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我印象里,最早的AUTO版本不如后来的ED镜头锐利。由于残余色差和慧差的影响,AUTO的画面会有一种柔和的调子,会使物体有种轻微的迷蒙感。不过这个缺点有时会因为拍摄物而似的画面突出一种潮湿宁静的效果。这总是提醒我,其实那些锐利而又像差少的镜头并不总是最好的。

另一方面,带有ED玻璃的180镜头提供的是一种锐利均衡的画面。即使在画面边缘也感觉不到画质的下降。AF180ed因为使用了尼康最新的内对焦技术,可以得到从无穷远到最近距离上都很锐利且均衡的画面效果。AIS180ed能够在无限远到中等对焦距离上得到很好的结果,尤其是色彩的纯净度非常棒。

三只头的焦外都很棒,当然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AUTO版的会使背景焦外的物体边缘有种黄绿色,而前景焦外有种紫红色。这都是残余色差造成的。残余色差不但会影响焦平面,还会影响焦外。
AIS版的焦外则很少有这种现象,焦外表现十分柔顺。AF版的和AIS的特点很类似,有时很难区分两者的照片。
如果非要说两者焦外有什么不同,那可能是,AIS版的前景焦外与焦点相过度的部分稍显生硬,而AF版的则是紧挨焦点的焦外部分会稍显生硬。

当然了,镜头的表现是丰富多彩的,你完全可能因不同条件得到和我不同的体会。如果你同时有这几只镜头,那最好自己做个比较来亲自体会下。
其实了解自己的镜头,根据不同条件和拍摄物来选择镜头也是摄影的一大乐趣。


从上面的众多描述中我们也能知道,这只180镜头的成像是非常不错的,全开就很锐利,焦外很柔和。而且正如上面说的,画面很纯净,对于纯色的表现非常好,能得到没有杂质的画面。整体画面的感觉又很通透。可以说真的是非常物美价量的镜头。后来的AF版我也用过,确实也很棒,而且自动对焦对于长焦来说更有用。我使用中就觉得AIS180虽然取景器也很亮,但对焦却很累人。当然,对准了,就不会让你失望。

AIS的180/2.8,也是72口径的,整体镜身呈直筒状,比AIS135/2要长,调焦环很宽。也带有内置遮光罩。重量相对很轻巧,我觉得和135/2差不多。

这只180和同时得到的105正好是两种风格,180锐利清晰通透,105柔和淡雅含蓄。都是nikon镜头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Nikon AF Nikkor 50mm 1:1.4 D

又是有段时间没写了,很抱歉,现在更新比较慢。我以后尽量加快更新的频率。话不多说,进入正文。

玩了这么久的器材,瞎按了不知多少次快门,换了这么多设备,有一点基本是一直没变的,那就是,我还是很低级趣味的喜欢大光圈的效果。不管是长焦大光圈,还是广角大光圈,标头更好大光圈,总之全喜欢大光圈。上一节虽然说到了使用AI28/3.5这个相对小光圈的镜头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但是对大光圈的迷恋还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后来发现手里的AF60微其实并不适合扫街大光圈虚化后,就又开始琢磨着弄个大光圈的扫街头,而且主要想要个自动的头。但钱又不多,看来看去,觉得nikon的AF 35/2D还不错,视角在非全幅上应该也很好。正好一家常去逛的店里网上出现了个全包装的。因为没法预定,开始只是和店家商量好用60微换。到了周末马上直奔店里,快到前还和店里通电话,问了镜头还在。结果很蹊跷的,我到了店里发现那个35/2刚刚被一个同样也是用镜头交换的人换走。店主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前后脚的遇到这个问题,他还以为刚刚那个就是我。但是毕竟镜头已经被换走了,而那阵35/2也不常见。很郁闷,但也不想白跑一趟,就在店里瞎看,正好看到了刚刚换走35/2那人换下的50/1.4,于是突然就决定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就换它了。于是。。。就有了本文。

可能是很久没用1.4的标头了,这个头一用之下也让我很喜欢。做工虽然也说不上很好,但也很不错,很紧凑,比同门的50/1.8好,个头和重量也不增加多少。对焦速度在D1X上很快,毕竟这个是取决于机身马达的。比较惊喜的,是,这个头的色彩很不错,很鲜艳浓郁,而不是类似50/1.8那种平淡,而且也没感觉有明显的色彩表现问题。甚至在一些场景,50/1.4D这个头还能体现出很好看的蓝调。此头反差也不感觉非常高,而且润泽感也很好,甚至焦外的二线性都不如想象的高。个人反而感觉佳能的50/1.4USM焦外的二线性更重。不过佳能的50/1.4色彩虽然较平淡,但是还原可能更真实,而nikon的这个50/1.4D则是偏鲜艳的,不过给人的观感很舒服。

当时刚用这个头时,感觉1.4的成像也很不错,收到2的话就很好了,2.8以后的光圈我都很少用(实在是个人基本只喜欢用大光圈)。刚上了这个头时,去后海扫街,F2拍到的猫胡须根根清晰。不过现在看来,这个头1.4的成像并不是说非常的好,至少比我之前用过的nikon auto的50/1.4还是有点差距,不过AF的这款明显焦外和色彩表现都更现代了,大多数情况更讨好。不过还是有点nikon拍人容易偏红的问题,当然也完全可能是我曝光和色温设置的问题。

整体上,这是一个我很喜欢的镜头,也拍了很多自己很喜欢的扫街片。但是在非全幅上,传统的50毫米的表头,视角还是窄了,兴奋劲过去后,很多时候总感觉有些别扭。所以后来还是又回到了全幅,换回了5D。不过如果我再次组建nikon的系统的话,这个头基本应该是50里面必备的了。当然,我还没体会过那个50/1.4G,不过我想50G可能不如老头色彩更个性吧。 Nikon AIS Nikkor 85mm 1:1.4

好久没写了,很抱歉,再次感谢还在关注这个帖子的朋友。
最近乱七八糟的事很多,心情也总是阴晴不定的,没有心情写东西,太浮躁了。
要学会淡定。。。呃。。。不扯了,继续写吧,也许多写写就淡定了

书接上回,60微虽然是个好头,但使用起来并不大适合我,后来还是出掉了。但在此期间,同时还用了另一个头。这个头是我朋友的,正好他当时烧起了旁轴,暂时用不太到,我就借来玩玩。这个头就是AIS85/1.4。
第一次看到这个头是在器材城里,当时光线不好,但我还是一下子被那大大的眼睛迷住了。同样都是72的口径,朋友同时带去的AIS135/2就明显感觉上不如这个85骚。于是对于让我挑一个玩的选择题我基本就没怎么纠结,直接就选了85。

这个头一如其他的手动头,第一感觉就是结实。基本除了金属就是玻璃了,当然对焦环有胶皮。其他地方是不是有非金属材料就不得而知了,至少表面如此吧。72的口径配合D1X也非常的协调,虽然镜筒并不长,还略有短粗的感觉,但依然很好看。那大大的水汪汪的玻璃好像要把人吸进去一样。玻璃的镀膜颜色记不大准了,似乎是带点绿色的。整体镜片都很通透,当然后来用了CONTAX的85/1.4后,不得不慨叹还是蔡司的透啊。不过蔡司的口径比AIS的小,不如这个骚。

画质上,这个头全开就有不错的成像了,我个人觉得是比较锐利的,而且远近都很不错。据说AIS版的是带有浮动镜组来保证近摄质量的,而后来的AF版反而没有。所以也有说法是AF的成像不如AIS的。因为没用过AF版的,所以不好说是不是真的,但AIS版的成像确实已经很不错了。尼康镜头确实一贯比较锐利,但往往容易感觉有点干,其实不比也不明显。不过85这个头却基本没这个感觉。配合D1X的成像,通透、润泽、色彩绚丽。而且能拍出很多实际没看到的色彩,这点比较让我吃惊。因为我用过的不少nikon头都是色彩有点点欠缺的,比如对某些色彩的表现和过度不好(纯个人感觉,无实际依据)。而这个85/1.4却完全不是这样,不但色彩丰富而且过度自然,除了还是很锐利,我几乎都觉得不是尼康的镜头了。因为我个人基本就喜欢大光圈,尤其是用这种大光圈著称的镜头,所以基本没什么对于8514小光圈的体会了。但这个头大光圈的成像确实很让人折服了。当然我也没再怎么用过更高级的85镜头了。不过有一点也许是不算缺点的缺点,这个头的焦外还是稍微硬了点,尤其是和蔡司的85相比的话。当然这也只是个人感觉,如果完全同场景比,我看过的对比其实差别也不大。

这个头最近对焦距离印象是1米,在85里算是平均水平。其实如果扫街拍近点的东西就会有限制了,不过因为是在非全幅上用,这点反而不明显。你离1米拍的时候,因为截幅的缘故,会显得好像拉近了和被摄物的距离。所以当时用这个AIS的85/1.4时感觉很好用。但后来换了全副用蔡司的85,反而觉得除了拍人,其他我常拍的东西反而不好用了。85的焦段确实是个拍人的黄金焦段,我用过的几个85里,这点都很明显。不过相对来说尼康这个AIS8514的色彩虽然艳丽,但拍人会有点偏红,也许是机器色彩平衡的问题也未可知,毕竟我也很少拍人。

用尼康的机器最好的一点就是什么头都带有和焦提示,8514这个头配合D1X的和焦提示基本都很准。这点很棒。虽然佳能的机器有些机型提供了方便手动的对焦屏,但还是不是完全的好用,主要我眼神不好,有时也看不准。不过尼康和焦提示的位置也不大好看,唉,各有利弊吧。不过这个头虽然也可以算是人像王,但手动拍人还是比较累人的,自己累,模特也累。所以拍人最好还是选AF的,如果碰到便宜的ais8514,手头不宽裕的,可以弄来体验体验顶级的感觉,不错。


Nikon AIS Nikkor 135mm 1:2

这篇估计比较短,因为这个头使用的时间也比较短。这只135/2和上面说到的85/1.4都是我同一个朋友的。我还了85后就又把这个头借来了。不过我还没玩多久,朋友就要出了这个头,只好还回去了。

这个头和85/1.4一样,都是AIS时代才出现的大光圈高速镜头。设计和镀膜都比较新。成像都很不错。相对来说135这个更接近nikon的传统特点些。但也有自己的特点。135/2和85的口径一样,都是72的。自带推拉式遮光罩。由于镜身比较长,看起来不如85显得帅气。镜身的做工很棒,都是金属的。入手沉甸甸的。

这个头全开的成像就很锐利了。而且因为最大光圈是2,也比较好对焦。不过135的长焦,手动对确相对要累人些的。焦外的虚化也很柔和,近距离时比8514要柔和的。当然如果背景比较杂乱,这个头的焦外也有比较明显的二线性。曾经拿这个头在街边偷拍了等信号灯的人,全开,焦内很锐利,细节丰富,头发和衣服的细节都很多,而焦外把整个路口都虚掉了,附带虚掉的着来往的车和街边的店面产生的稍微杂乱点的焦外又让画面看起来很充实。色彩上这个却感觉不大像nikon的很多头那样艳丽。色彩偏向深沉,但又淡雅。深沉是黑色沉的比较深,相对暗部细节少点点。淡雅是说色彩不艳,有种淡淡的调子在里面。当然这个头我用的时间很短,可能和有限的拍摄环境和机器的白平衡也有很大关系,所以很可能不准。


Nikon AIS Nikkor 105mm 1:1.8

这个头和后面要写到的AIS 180/2.8ED都歧视是很偶然的情况下进来的。歧视当时是想换点别的头玩,但手里没钱,能换来钱的也就是XGP了。不过出XGP的过程中才被一个买家发现这个头是拆过的。自然也就不用卖了,我也不想很低价的出,于是就先留下了。不过后来正好在D1x俱乐部的群里,有个朋友聊起来,很想换个自动的长焦来玩,因为他手里都是手动的,拍LD很费事,LD也嫌麻烦。他不大在乎是不是拆过啥的,只要成像没问题。正好我俩离的也不算很远,一番商量都就决定用我这个XGP换他的两个成色不大好的手动头。于是就有了这只105/1.8和上面提到180/2.8。

这个头在nikon手动镜头序列了还是很有名的,至少是很独特的。当然其实放到普通民用135单反系统里也算比较有特点的,比如100(105)这个焦段上好像就是这个有最大1.8光圈的吧。这个头和AIS85/1.4一样,都是在AIS时代才新出现的大光圈镜头。
从传统上,nikon就喜欢做105而不是100这个焦段。比如早期的105/2.5、后来的105/2.8微距,还有现在的105DC和105VR,可以说nikon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代表性的105镜头。而这个105/1.8也可以算是AIS时代105毫米镜头的代表了。

这个头的外观和其他AIS头没什么区别,金属的镜身,胶皮的对焦环。这个头还带有内置的推拉遮光罩,不过个人觉得有点短。但本身也是在非全幅上用,说不好到底效果如何。光圈环在1.8后面有F2的定位,很不错。不过我这个头因为是橙色比较差的,所以整体感觉比较一般。比如遮光罩松松垮垮,对焦环偏紧等等。另外外观上这个头和AIS135/2有同样的问题,就是前后小中间大,而135还不很明显。这个头就非常的明显。和135/2与85/1.4的72口径相比,这个105/1.8的62口径确实小了很多,而中间却又很粗,所以显得非常不协调。当然62的滤镜口径也导致了从前面看镜筒内几乎都是玻璃,镜头的名字需要刻在外镜筒上了。

拥有这个头已经是去年到今年年初的事了,一直没大主意它的光学结构,最近看到有文章里说这个头是松纳结构的。但也没找到此镜的结构图,无法验证。但从实际的使用体会来看似乎有可能。这个镜头全开的对比度比较低,虽然焦内的锐度其实并不低,但整体的感觉却是非常柔和,收光圈后,对比和锐利度都会增加,但配合上焦外的强烈虚化能力,总体还是给人骗柔和的感觉。这点很有点sonnar的柔风,不类似nikon比较常见的高对比高锐度的表现,所以这个头也算是nikon镜头里的一个异类吧。甚至它的发色我都觉得和大部分nikon镜头不同,不光是偏淡,而且色彩的还原似乎也不尽相同。
这里应该重点提提这个头的虚化能力。确实是非常的强大。可以说是我用过的中焦头中虚化感最强烈的。我曾经在公园里,用这个头拍过一个树枝上的叶子,周围其实有不少干扰物,但最大光圈,大概1米多的距离上拍出来,画面上除了焦内的叶子,基本其他都被虚掉了,是偏散的那种虚化。而这个头的对焦行程也很有意思,1米到3米行程很长,5米到无穷远就非常短。可见本身设计业是主要针对拍半身的肖像,可以带来非常不错的虚化效果。当然这个头的虚化在线条的物体上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二线性,但却不让人讨厌。

这个镜头全开的暗角比较明显,在APS上就能看到,对比偏低和色彩偏淡,却有种不同的味道和感觉。可惜没在全幅上试过,一直有点遗憾。因为后来凑钱上全幅时不得不出掉了它。 Nikon Auto Nikkor-S 50mm 1:1.4

进这个头纯属巧合,本来只是去逛器材城,打算找个便宜点的大光圈,并且是偏广角点的头。毕竟手里当时只有一个D1X和XGP,虽然很好用,但毕竟还是有限制。不过当时手里的钱也不多,还有很当时转接佳能的头没出掉。于是就基本是去碰碰。
看了几家店,都没见到价格合适的所需镜头。而且手里的几个成色一般的手动头,人家以自动头为主的店家也不愿意收,或者收也是很低很低的价格。就这么转来转去也就转到一些小店面里。正好有家的老板很和善热心,看我在看尼康的头,就问我需要啥。然后就给我看他这里基本符合我要求的几个头。可惜的是他那比较大光圈的头也比较少,2.8的我也不是很想要。只有一个50/1.4的头比较符合我的要求,而且价格还可以接受。于是就说拿出来看看。
这也就是我第一次见到尼康的AUTO镜头了。亮漆的镜身,黑色的对焦环手感很棒,银色的底圈看起来也很精致。镀膜是金色的,看起来很特别,就是感觉透光率不是很高。整体成色也不错。另外经过老板解释才知道一般的AUTO头是不能直接用在后来的尼康机器上的,需要改口。其实也就是换光圈环。当然这个只能原厂来做。后来不提供这个服务后,自己改的话都是直接在原来的光圈环上磨掉一部分,来实现后来的部分AI功能,同时保证镜头不损坏机身的联动系统。而正好这头就是改好口的。后来商量下,就拿我的两个手动头加了点钱换了这个头。虽然算下来肯定是比较亏,但那两个手动头留着也卖不了多少钱。郁闷。

说起来,尼康的F卡口从出现开始,物理大小就没改变过,这对镜头的持续兼容性很有好处。当然改进时在不断进行的,知道现在的G头已经很接近全电子卡口了。我理解上大概F口的变化可以分为AUTO、K型、AI、AIS、AF/AFI/AFS(非G型)、G型头等,不过其实从AI开始,后面的镜头基本都可以叫做AI头。
AUTO时代时为了实现全开光圈的测光取景,需要通过光圈环上的拨叉来和机器上的指示部分联动,“告诉”机身镜头的最大光圈。
后来的K型头,则功能上很类似AI头了,但光圈环还是AUTO那样的,没有最大光圈指示槽,不能直接用于后来的AI机身。
然后AI时,就是在光圈环上出现了最大光圈指示槽,机身通过联动拨杆就可以知道镜头的最大光圈了,所以这个槽也是有长有短,来表示不同的光圈值。而AUTO(包括K型)改AI口的关键也就是在这里,要在AUTO头的光圈环上磨出个指示槽来,同时要保证精确的长度。
AIS其实和AI的差别很小,基本是使用了轻型的光圈叶片,同时光圈收缩可以通过机身无极控制,来实现诸如程序曝光和快门优先等新功能。当然一般认为AIS是后期生产,镀膜等工艺会更好。从外观上看AIS和AI的区别就是光圈直读环(光圈环最下面那圈小字)上的最小光圈是用橙色印刷的。AI时代都是白色的。如果只看光圈环上的那圈大字标识,则这个规律不一定准。另外在后口上,AIS的镜头比AI的多了个识别凹槽。但有意思的是,真正能识别这个凹槽的其实只有F4等几个机器。包括现在所有数码机器在内的大部分机器其实是无法区分AI和AIS镜头的。

所谓的非G型头,其实就是带光圈环的自动对焦镜头,因为尼康的不断改进,开始的AF镜头仍保留有光圈环,后来的因为给CPU加进了距离信息,就出现了标了D的D型头,这些D型和D型之前的头也都是带有光圈环的。而这些带光圈环的自动头,包含了普通的AF头、带有马达的AFI和带有超声波马达的AFS镜头。
AF头其实也都是AI(AIS)镜头,不过是加入了和机身马达联动的传动杆和控制CPU,来带动镜头内的对焦部分运动实现自动对焦。当然为了实现更好的自动对焦速度,一般AF头都使用比较轻的材质,同时对焦行程也缩短很多,手动对焦的阻尼感也会下降很多。AF镜头是没有内置镜身马达的。
AFI的镜头很少,只是当时还没有超声波马达技术时为几个大个头的不好用机身马达来驱动的长焦镜头配备的。
AFS镜头就是具备超声波马达的镜头了。机身和镜头并没有机械对焦联动了。都是靠电讯号来控制镜头马达。
G型头则是取消了光圈环的自动对焦镜头。这样的镜头虽然可以被安装在以前的手动机器上,但没法手动控制光圈。也只有在F4等几个机器上才能使用程序曝光等来用。尤其是AFS的G头,基本上除了光圈的动作还有机械联动来实现,其他都是电子控制了。

具体到AUTO镜头,其实也有些不同的划分。比如一般的AUTO和后期带有多层镀膜的C头。早期的AUTO镜头都是单层镀膜的,也就是那种看起来金黄色的镀膜。后来从35/1.4开始使用了多层镀膜技术,一般是红色为主同时包含不同其他颜色的。不过35/1.4最开始却没有标“C”,这个咱们具体放到后面再说。
AUTO头根据外观的不同也有很多说法。比如最早因为在镜身标尺上有刻竖线,就叫TICK MARK。银色镜筒的也叫白嘴,黑色镜筒的叫黑嘴等等。仔细研究的话也很丰富很有意思的。而不同的头也因为出现的早晚而有一个到几个版本。

我手里这个AUTO-S 50/1.4就是普通的单层镀膜的白嘴头。做工精细,手感一流。对焦行程很长,比后来的AI还要长点。开始我总担心单层镀膜的表现。但实际使用却发现这个头虽然确实有眩光的问题,但出片却很有特点。不但和其他厂家的不同,而且和后来,包括C型头的表现都很不一样。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色彩很特别。整体似乎是会稍微偏点冷,但不明显,只是和后来的比较才会发现。而这个融合到整体的特质里会显得出片质感很独特。色彩其实挺鲜艳,层次丰富,而且对光泽感(油润?)的表现很突出,绝对不干。而且,怎么说呢?有很强的胶片感?我形容不大好,或者就是这样吧。尤其是拍树荫等环境下的物体时,立体感很好,光泽感强烈,而且对色彩的一些偏差反而正好给了画面独特的质感。是的,色彩的偏差,这个头我觉得对色彩的还原不那么真实,但却很有现场感,我个人很喜欢。
锐度上不用怀疑,从最大光圈就有不错的表现了,甚至我觉得还要比后来的AF版好。不过焦外的表现就比较一般了。有比较严重的2线性。当然有时候表现也很有意思。有次扫街,拍到的穿过树叶照到地面的阳光,竟然出现了类似折返头的甜甜圈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个头是个很有特点的镜头,尤其是色彩上,很有个性。虽然在焦外抗光上有缺点,但绝对值得一玩。当然如何发挥它的特点也要选择一定的环境。如果为了记录和工作,还是考虑后来的镜头更合适。
最后不得不抱怨下尼康卡口的差异太大了,我用过的头镜头安装时的松紧程度都不一样,而且是能感觉到明显差异的那种。这个AUTO的头就很紧,甚至还在用过这个头后我的机器的自动光圈控制出了问题。虽然没法确认是不是因为这个头造成的。


Nikon D50 + Nikon AF Nikkor 50mm 1:1.8D (折腾就是这样炼成的。。。)

自从倒霉的AUTO5014把我家可爱的D1X给弄出问题后,就不再用这个头了。而且为了把D1X送修后,手里也就没了机器。当时没大想明白,但现在才发现自己似乎已经是得了一种强迫症似的的病,手里不能没相机了。当时显然还没有上升到现在的理论高度。但也是潜意识里就按这个来行动了。顺把D1X送北京修的路,就又跑去马连道寻摸暂时的替代了。当然再买一台D1X是没想过,也没那么多钱。就是朝着最便宜的去的。那时D40什么的还没现在这么便宜,而且还是很在意那个机身马达。目标基本就是D50了,因为提前也在网上看到有家店里有很多便宜的D50在卖,当然成色也就要差点了。不过谁让咱总是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呢?

实际看了看那些D50,确实,便宜的那两台都有点惨,外观就不用说了,很多地方都油光锃亮的了。回来自己一看快门,都是4W多了,我还真是除了早期用过的佳能1系列机子,没见过用这么多快门的机器呢。不过最近一个朋友和我说外观越不好的机器一般都不一定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谁还总使劲用啊?想想确实也是这么个理儿。而且这最便宜的D50确实用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还都杠杠儿的。而且因为用的都是较新的电子器件和设计,用起来其实比D1X有时还好用。至少菜单的操作和回放都很不错。不过也有个问题,D50的LCD回放似乎把图片弄得太锐了,看LCD总以为合焦很好(小图上感觉很大的景深都很锐),但有时放到电脑上看却不是那么准。当然这倒不是说跑焦,而是有时想确认下焦点却很难得到比较准的判断。另外D50的取景器确实不如D1X的舒服。但反而持握感倒不觉得很差。这点尼康的低端机器就比佳能的好些。

使用D50其实只有一周多的时间,后来去取修好的D1X时,就又把它退掉了。倒不是故意这么在没机器时买了,然后有机器了就退。毕竟退的时候也过了7天的退换期,而且机器的功能本身也没问题的。退的时候就折价换了尼康的老款60微。其实说起来D50作为D1X的备机的话也挺好的。不过一是我当时没有多少镜头,二是钱很少,弄那么多机身别的就玩不了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觉得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这个机器。当然了,这并不是说D50不是个好机器。有时个人喜好是很难用好坏来界定的。我一直认为大部分的机器都比使用者要好得多,只是有些机器可能不符合你的要求。当然说起来如果单纯玩的话也不一定有什么必须的要求,想玩哪个就玩哪个,只要能买得起。

那么D50我到底哪不喜欢呢。说起来也很奇怪,或者只是我自己用的不好罢了。最主要的感觉就是出片的质感不如D1X。其实现在看来也许PS里做一些调整也就可以了。还有就是高ISO表现不好,这个不好还不是简单的不如D1X。而是JPG出片的话,我觉得到ISO800也都不错的,而且质感也不错。但用RAW存,再自己调,就感觉画面没有立体感,而且比较粗糙,完全和D1X不在一个档次上,我怎么在RAW的解析软件里调也调不出机器直出的好效果(D50可以RAW+JPG同时存了,一比较很明显)。当然也许是我不用原厂软件的过,PS里默认的很多参数都是最低的。对焦上因为我只用过非超声波马达的镜头,不清楚用AFS镜头时D50和D1X有什么差别。不过D50机身马达确实不如D1X的有劲道,虽然很准,在但驱动比如XGP这种大镜头的时候明显是有一个徐徐推进的过程,而D1X则抗抗的一下就对到位了,还会因为力度太大来个“刹车”。其他方面D50也没有太多缺点了。后来我又在朋友的一个D50上接手动头拍过些,也很好用,取景器虽然不如D1X的大,但也够明亮了。合焦提示基本很准,估计曝光也不是非常复杂,其实往往在光线变换不大的场景里用M档能得到更一致协调的曝光。

其实这章本来是要写尼康的50/1.8的,不过因为5018是和这个D50一起进的,而D50因为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也没必要单独再成一章了。就合在一起吧。进5018也是因为想找个比XGP短点的大光圈头,手里没钱,那么基本也就是这个头便宜了。本来手里还有个AUTO5014,但谁让他把D1X给弄坏了呢,于是送修D1X的同时就把这个头也退了。于是进D50的同时就连带淘了个5018。巧不巧的是,基本D50也和5018一起又出掉了,嗯,再看看这章的标题(没看到?最上面一行括号里那句.....),我觉得很合适。

AF50/1.8D这个头做工确实要简单很多,但我觉得说不上粗糙,还是可以接受的。用料虽然不如金属的有质感,但也轻巧很多。对焦速度结合D50的机身马达也不错,相信在D1X会更好些。本来以为这个头焦外会不好,但从拍的结果看我觉得还不错,甚至还比较奶油。不过另我不大满意的,或者是我没用好,就是这个头全开的对比度很低,我后期使劲加对比也觉得还是有点低,色彩也偏淡,或者是当时用惯了比如XGP,比如AUTO5014这样的头,感觉这个头的色彩太淡了。后来我用了尼康的AF5014D,全开都比这个锐而且艳丽。当然5018是用在D50上的,5014是用在D1X上。但两个机器都用过同一个XGP就没觉得这么明显的差异。我用佳能的5018就感觉对比和锐度很高,5014就要淡点,但也比尼康这个5018要浓点的。所以不管是不是只是个体问题,我对这个头感觉有点失望。也就导致后来去退D50时,这个头也卖给了别人。 随心所欲?——Nikon D1x

本来标题想起出佳为尼,但似乎很俗套了,而且说起来也不算是真的出佳为尼。其实说起来并没什么特别或者必要的原因把原来的40D换成D1X,但还就换了。所以说是莫名其妙吧。但其实对于我自己,是随心所欲而至。为啥这么说呢?就是进D1X完全就是因为当时到春天了,用了一冬天的广角标头,突然想用用长焦,拍拍花拍拍人啥的。当然了太长的咱也用不好,就准备上个70-200/2.8这个规格的头。

当时是40D,自然是先看的C家自己的了。当然XB也就是第一选择了(XXB这种光圈小一点的,虽然是轻便了,但我不想要,我就喜欢大光圈,唉,BS我吧)。可是无奈当时手里的钱没那么多。当然我是只看2手的,当时差不多是6000多的2手成色差不多的小白。可惜手里只有2K多能用的钱。但又不想等了。这点钱也不够买副厂的,另外SIGMA的XH也玩过了,还是想玩没用过的。另外当时是比较有原头配原机的观点的,也不大想转接了玩,当然转接了也没自动了。也或者是当时玩转接太久了想换换味了吧。

然后忘了是怎么,就突然发现一个比较相熟的JS那里正在出一台当时我觉得很便宜的NIKON D1X,虽然成色很一般。另外还看到WKS有家在出一只2代的XGP,也不贵。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就想出可以把手里的40D出掉,然后加上手里的钱正好够买这两样。于是不就有了自动的80-200/2.8的头用了么?!现在看看,当时真是很能异想天开啊。不过也还算是有一定的条件。说起来也算是比较凑巧了都,正好当时我住在朋友家里。他用400D,而他因为工作需要,时不时得要拍投影的屏摄。因为是投影屏摄,所以拍摄环境都是黑的,只有屏幕是亮的(但也经常会有暗的画面),这样用400D拍对焦和取景都比较麻烦,而且有的时候是无法静止的动态画面,想拍到某一瞬间的画面的话,400D的连拍不够用。然后我说我的40D有实时取景,连拍也快,你试试。结果是效果很好,黑暗中LV用来手动对焦非常方便,而且因为是上的架子,对好后就不需要再调整了,遇到需要抓瞬间的画面,用40D的高速连拍也完全可以胜任。另外的结果就是,以后他拍屏摄时就都用我的40D了。另外他手大,我的40D拿着更和手。也就很想弄个,也和我开玩笑说拿他的400D换。搁到以前,我肯定是不会拿40D去换400D的。所以他当时只是拖我在网上出掉他的400D,他好进个40D。不过当时正赶上40D一下降了1千,其他机型的2手也都跟着有下降,他的400D也不好出。

正好我产生了出40D的想法,又和我还算熟的那位JS联系了下,说可以拿400D来换D1X。也好在我的40D也是行货一手买的,总共也就用了3、4个月,正赶上新的40D又降了1千。于是和我朋友一说,就皆大欢喜了。他那400D加钱换了我的40D,我拿着400D和我手里的钱去换D1X,正好400D和40D的差价又够我把那只XGP拿下。哈哈。当然了我手里那些原来转接玩的头就用不到D1X上了。不过当时价格较贵的一个OM28/2被我用来换CONTAX NX了,一个MINOLTA的58/1.2让我出给了(这也是我当时手里闲钱的由来,嘿嘿)。其他几个都是M42的便宜头了,在D1X进门后相继都出了,当然也是麻烦不清,这里就不详述了。当然我唯一留下了一个头,就是蔡司给禄来出的D35HFT,已经被改留EF口了,但还是被我留下了,因为这个头太好了,而且三角光圈很独特,另外成色烂也不值当出的。其实主要还是太喜欢这个头了,中间还曾经为了用她淘了个350D来,可惜不好用,只好又暂时把她搁置了。等到现在我又有了5D,这个头终于再次焕发了生机。

呵呵,扯远了。回到D1X。和朋友换了机器,我就拿着400D跑去换D1X了。说起来还都是很巧。我头天晚上和朋友换好机器,但第二天才能去和这个JS换D1X。结果我早上9点打电话去约见面时间(其实7点多就醒了,但怕人家没起),正赶上说又个人来他那看D1X要买的,我这个郁闷啊。不过还好,没过多久,他打来电话说那人没要,于是我就赶紧跑去了。也是有点怪我,没提前说好预留下来,总觉得是挂了好几天都没人问的,应该不会这么巧。到地见了面,我都没想到这个JS还记得我(我原来在他那买过20-35和28-70两个L头,不过都是1年前了,和他的关系也是这次买D1X才又接上的)。不过前面看机器的那位兄弟也是不愿意白跑,把D1X的原厂背带给要走了。于是交换的价格这个JS就自动让了100。其实当时他也完全可以不说背带的事,毕竟网上的图也没拍,我其实也不怎么在乎。包括后来D1X用了段时间胶皮开胶了,也都直接找他就帮忙粘好了。还有再后来,2个多月了,我都离开北京了,机器出过点毛病也都找他,很快就联系好修了。人确实很不错。当然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是谁我就不说了。不过这确实至少是个不怎么JS的JS,哈哈。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33931
附自己对D1X的一些粗浅体会。
好的方面:
取景器大而明亮,虽然不如全幅的视野大,但同样明亮,和低端机器比明显是取景器大了很多,眼睛看东西舒服多了,螺口的目镜片可以防止取景器进灰;
手感好,和我的手配合很好
带竖拍手柄;
基于F5和F100的机身结实大气;
原厂可换对焦屏;
相对重量不大,参考CANON 1D的1.5KG;
反应速度一流;
丰富的操作按钮和锁定功能,很多设置都可以直接通过外部按钮组合完成(不像低端机器老要进菜单);
防止卡仓误开和方便带手套打开卡仓门的设计;
测光准,点测范围小;
NEF文件不大,但质量很好,可节省存储空间,可选多种RAW文件格式;
丰富的用户自定义功能;
自动白平衡基本准确,只在光线弱时偏冷;
可通过设置通过带有光圈环的镜头来控制光圈,不过只能1档步进;
RAW格式色彩和层次不错,很奈看,数码味少,有点胶片的感觉(自己拍出来的片子受水平限制可能体现不好);
宽容度不错,尤其是欠暴提亮感觉还不错,个人可接受,不过没和更好更新的机器比过;
高ISO不差,至少比我想象的好不少,800也时不时有用,但都是RAW,并在RAW调整软件中有类似降噪的操作;
虽然只有500W像素,但图片细节很好,据说用NIKON CAPTURE可以还原成1000W像素的图片,但个人没具体试过;
支持几乎所有的NIKON F口镜头,手动镜头可以实现合焦提示和测光;

不好的地方:
原厂电池贵且续航能力差,尤其使用RAW拍摄时,可换改装过的国产电池,性能好些还便宜;
机身的整体设计嫌粗糙,主要是数码部分,后面和现在的DSLR比简直像DIY的;
屏幕小,只有两寸,色彩也一般;
LCD对电池影响很大,如果经常回放耗电快很多;
没有中文菜单,这个对我倒影响不大,不过网上的中文说明书也翻译的不好;
回放时放大只能一级,基本和CANON 1D的不能放大没多大区别;
回放速度一般;
JPG出片很一般;
不能RAW+JPG同时记录,这个对我很重要;
CF卡取放有点麻烦;
只有5点对焦;
手动时的合焦提示在下边,不方便看,和CANON相比,CANON的直接是对焦点闪烁提示;
没有合焦的蜂鸣提示,有这个手动和看不清焦点时也很方便,似乎D50就有了,可能我原来用惯CANON了吧;
竖拍手柄上没有前拨轮,F5也这毛病;
大量的突起按钮容易磨损;
缓存小(我这个是没升级缓存的版本),RAW短时间内最多记录6张,出现过一回存满后缓存不倾空的问题;
对CF卡的支持少,有些牌子或新卡会有问题,另外对于大卡不支持,好象最大是2G;
左肩拨盘的PLAY模式没什么必要;
饰皮容易松动;
成色好的机器不好找,相关配件也不好找;

注:上面的好坏只是个人体会,因为使用器材的经历不同,肯定有不一样的见解,有些可能不值一提,有的可能在别人眼里是正好相反的观点,这些都没什么,里面和其他家机器的比较也不是想说谁就比谁好或坏,请不要着急着去否定,大家求同存异,相互交流。



Nikon AF Nikkor 80-200mm 1:2.8D ED

这只镜头其实很多人都有,我也只是其中一个而已。很多的评述和体会。我也说不上什么新东西,就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写写吧。这个头就是前面说的,为了春暖花开拍人拍花买的,在进了D1X后买上就去买的。我买的这个是2代的,也就是第一款的D型XGP。

说起来其实80-200/2.8这个规格在尼康的手动时候就有了:Ais Nikkor 80-200/2.8 ED。但好像生产的很少,然后就到了自动头时代了。所以这个手动XGP很少见,价格也很高,但据说成像非常好。手动的XGP是推拉变焦的,全金属,很沉。到了自动时代尼康出的时候开始也采用了推拉变焦,当然虽然镜身很结实,但确实不是全金属的了。钱两代的XGP其实区别不大,外观有一些差别,具体就是2代显得要精细些,头部似乎显得长一点点。最主要的区别就是2代是D型头,有了尼康宣传的可提供给机身的距离信息,标示上写明了D,第一代就不带这个D。第三代的XGP就变成了双环设计,据说光学结构还和以前一样,但就不是推拉了,是类似现在流行的一个变焦环、一个对焦环的设计。不过我个人觉得推拉变焦在实际使用中更很方便。而因为XGP的镜身短,所以双环设计显得很拥挤,反而不那么好看。不过三代增加了脚架环,这个是个不错的改进,但脚架环比较小,总觉得不结实。当然对于我这种基本只手持拍东西的,反而就是推拉合适了。

说起来XGP也算是有四代,那就是又被叫做DGP的AFS 80-200/2.8D IF-ED。这个头用的全新的光学设计,使用了很多ED镜片,而且采用了新型的超声波马达,其实无论从外观还是结构上都和XGP大相径庭了。唯一有联系的也就是焦段光圈和ED这些字了。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个DGP的,成像先不说,就是那威猛的外观,巨大漂亮的莲花罩就让人欲罢不能啊。应该说尼康的这几个80(70)-200的头里,外形我最喜欢的就是DGP了,相信很多人也是。这个头是那种很男人的感觉,扎实的做工,沉甸甸的手感,前面巨大的罩子,无不彰显了豪气和魄力。相比之下XGP就显得短小很多了,而且那个原配的罩子实在是难看的紧。后来的XZP和他比也显得太苗条纤细了。不过这个头被炒作得很厉害,只有2手的还都很贵,本来年初看到个价格还不错的,想下手,但实际看了才知道没有遮光罩,而不带罩子的话这个头的造型至少下降了2个档次,只好无奈放弃。这个罩子也是我见过的70-200类头里最大的了。只有现在腾龙出的这个才勉强能相比。这也是我喜欢腾龙这个头的主要原因,哇哈哈。

也有很多人把XZP:AFS 70-200/2.8G ED VR这个头算做第五代的XGP,不过这个像差就更多了,原来DGP时代还沾点边的名字标示也都基本不挨边了。这个确实是新科技下的产物,很多新的功能非常方便使用。造型上也很漂亮,第一次看时觉得也很威猛,但后来见到了DGP才发现这个头还是比不了。不过XZP的整体做工显得更精细,DGP相比有点粗糙的感觉,不过似乎更男人?

整体上前三代的XGP的样子都不是很好看,也没有诸如AFS、VR等等的新功能,但他们胜在价格低,素质高。但看成像其实这些头像差并不大,当然了后来的镜头能够在更极端或苛刻的条件下得到更好的结果,这点确实XGP要逊色。不过相对的,那些条件出现的几率也小。尼康也很明白,为了拉开镜头档次,停产了昂贵的DGP,退出了XZP,而继续生产三代XGP作为对应的中低端产品。不过新品的XGP还是要6000多的,我个人觉得性价比不高,反而是2手的前两代,尤其是第二代(第一代比较老点了,且价格和2代像差不多,三代的2手也不很低),性价比非常高。想想3000多就能拥有一只80-200/2.8规格且素质非常不错的镜头,确实是很超值啊。而一个二手的XB也就比这个头加个D1X机身便宜不了多少。

不过我进这个头还是有些故事可讲。当时是在WKS的一家蜂鸟上有大店的店家里进的,主要是看着还算便宜。当时去看也觉得还不错,不过大家去过的都知道器材城里的光线比较差,说起来虽然折腾了不少,但我对检查镜头却没啥太多的经验,主要一般也不大仔细,平时用也不会总是去来回看,只要看着大体没事,玻璃完好,功能正常就行,而且以前虽然买过成色差的,但没碰到过有啥隐性问题的。基本上卖家(商家或者是个人)都会把东西描述的比较仔细,有啥问题都说清楚,即使确实有缺陷的也都是明面上的,价格也都给的便宜。这此却是我买了这个头后,虽然使用和出片是没问题,但当我后来想出时,却被想收我这个头的兄弟发现有拆过的痕迹,经他的指点我也才发现似乎确是有痕迹的,后来又有人也说是拆过。无奈只好不出了,后来很便宜的去和朋友换了别的东西来玩。这里倒也不是想指责谁。确实我开始是没看出来,后面的问题也就自己承担了。不过开始商家却没标明是拆过的,也没有任何语言提醒,这点至少是有点不厚道。这里提醒大家买东西的时候对于没说明的部分还是要检查检查,毕竟有些时候可能商家也会不经意的犯点错误。。。

具体到这个头的成像,确实如网上很多人说说的,全开的时候80到135(150)都是很棒的,焦内锐利,焦外柔和,色彩还原也很真实。不过在接近200端时,会出现画面发软,似乎没焦点的感觉。但使用中也不是全是这样,大概基本是近摄时出现,拍远处的虽然成像有下降,但绝对可以接受。网上说这个是和200端设计上的跑焦有关系,似乎是有道理的,近摄的时候因为焦点偏移,所以画面不实,远摄时则焦点偏移不明显。不过整体上的素质还是很过硬的。

这个头的焦外很不错,比我想想中得好很多。我开始老是被网上说的尼康的焦外硬所迷惑,用了这个头才发现不是的。当然和后来用的一些焦外更好的头比,确实还是有差距,但也已经很不错了。轻微的硬,反而有时使焦外显得更有质感。当然焦外的表现其实和背景有很大关系。比如去拍郁金香,基本上的头出来的焦外都会很柔美,如果去拍城市街景,纵横的线条就会让焦外显得生硬。此头的直接出片对比就不错,不过接近200端全开的对比会下降,这可能也是显得200画质不好原因之一。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头的层次稍微差一点点,当然也是和其他的头比较的。主要就是黑色的层次似乎要少点,但对高光的表现很不错,整体的色彩还原也很真实艳丽。但对红黄橘色的表现容易没层次,不过这个好像不少尼康的头都有点,当然可能是我使用不当。其他的还就真没觉得有啥缺点了。对焦很迅速,当然主要是D1X的马达强劲,后来在D50上用,就比较柔和的感觉了。推拉变焦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这个头推拉时镜身并不伸缩,而且推拉和对焦都是一个环,手持用起来很方便。 NIKON部分的最后一节

Sigma AF 28mm 1:1.8 EX DG和其他

这一节是回顾8中的最后一篇了,也是我从佳能换到nikon的那段时间的最后一个镜头了。当然这个镜头并不是最后出手的,但基本是最后买过的了。不过这节估计会比较短,因为这个头用的时间并不长,而且相对不是很喜欢。但最为曾经的拥有,还是要纪念下吧。

进这个头也是因为当时把自动头都出掉了,全手动,而且以中长焦为多,就又琢磨着再找个便宜点的自动头平时用用可以,不过这个想法被后来众多次的实践证明是在没有必要,而且往往是最后赔很多出掉。所以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因为某次的使用不便而想换器材或者升级器材,一定要慎重考虑,最好是不要升级,因为每每你换了器材,就会发现,其实就是那么一次要用,后面还是平时你拍的范畴,然后等你是在受不了想出的时候,也许还没碰到再用到那些当时觉得很需要的功能。

具体到这个头,其实做工还是不错的,应该说适马的EX系列镜头做工都还好,唯一比较讨厌的是镜身的涂层很别扭,特别容易显旧,而且容易被刮蹭掉。这个头就是按照nikon的D型头来做的,需要机身马达驱动。镜头个很大,是77口径的。AF和MF的切换是适马的那种推拉对焦环来变换的形式。同类的还有24/1.8和20/1.8,20这个就是82口径的了。这三个头的成像风格都比较类似,都有比较强的近摄能力,24那个还因为微距功能而很抢手。我当时也是想找24,但很难找到,正好看到这个28,就拿下了。其实这个头成像并没什问题,甚至可以说不错。全开的成像就很好了,近摄的效果也很不错,焦外的虚化感觉也挺奶油的,色彩鲜艳,层次也还算挺好,而且在我的D1X上也没有任何跑焦问题。不过却没有什么独特的味道,或者所谓的适马味也并不怎么好看,确实会有点偏黄。不过我拿他配合SB800拍了次婚礼,感觉还是不错,但其他场合拍个小品感觉就缺点内涵,所以婚礼拍了后很快也就出掉了。

这里不得不说说nikon的闪灯系统,个人感觉确实不错,虽然我很少用,算下来全部用过的也就430EX、SB600、SB800和430EX II几个。但能明显感觉nikon的灯直接闪出来的效果很讨喜,倒不一定就一定是色彩最准,但发色很好看,佳能的灯感觉闪出来很苍白,或者过于的白了,nikon的出来似乎还带点什么色彩,肤色看起来好看很多。我用SB600和800都有这个感觉。另外相对来说我更喜欢SB600,因为回电快,拍摄时几乎不用考虑回电问题,而且一般的室内场景啊会议啊都够用。我后来用SB800,因为没有外界电池盒,开始就没注意这个问题,结果连着闪了三张,回不来电了,很郁闷。弄得后面都没拍好。另外nikon机身对闪灯的支持似乎也比佳能的好。还好,我不怎么用闪灯。 Nikon Auto Nikkor N.C. 35mm 1:1.4

进这个头其实也是很偶然的,是开始没有计划,但中间突然出现的。最初我只是因为AIS 180/2.8用起来对焦太累,而且也还有个AIS 105/1.8,打算出掉180换钱买别的。不过因为我这个180和是105当时用XGP一起换回来的,虽然成像都不错,但成色却都很差。我当然也知道差成色的不好出,也定的价格很低。问的也不少,不过大部分都因为成色问题却步了。其实也是我照的镜头照很差,看起来比实际的成色要差不少。不过正好有个周末要去北京见个朋友,头天的晚上有人联系我说可以用一个nikon的35/1.4交换。本来我就没打算要买nikon的35/1.4的,因为价格都要3K多当时,我这个180出了,也就能够一半的。不过正好这位兄弟的35/1.4也是成色很差的,镜片还有擦痕。而更巧的是,这人住的地方正好和我要去见的朋友一个小区。要知道这可是北京啊,居然能碰到一个小区里,确实很巧了。于是马上就定下来第二天见面交换。见面交易也很顺利,两个头都是成色不好的,但我们俩也都是使用,正好各取所需,自得其乐。

到手的这个NIKON AUTO时代的35/1.4是后期点的,早期的没有标C,虽然一样也都是多层镀膜的。更欣喜的是,这个头还是原厂改好AI口的。虽然因此没有了原来AUTO有的F22档位,但这样十分方便用在现在的数码机器上,也不会像原来我用的那个自己改口AUTO50/1.4会可能损坏机身。因为当时没带着D1X,就用朋友的D50拍了不少。虽然曝光需要自己估计,但实际拍上几张就能找到合适的曝光组合了,而且基本上扫街的话环境变化不大时就直接固定一个值就好了,非常方便。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镜头,甚至比说他是一个好镜头更确切。这当然不是说他不好,而是他的特点太明显。当然这个特点也往往呈了他被攻击的弱点。最鲜明的外观特点就是,这个头只有52的口径,而别家的35/1.4规格的一半都要67或72左右,甚至美能达那个已经很小的35/1.4也是55的口径(当然也估计是为了照顾美能达的标准口径,可能也可以更小的)。于是这就造就了一个口径最小的单反35/1.4镜头。从前组看,这个头的设计似乎和那些67口径的确有不同,纵观佳能蔡司的设计,第一片镜片都是基本水平的,而nikon这个前片是突起的,当然不想14L啊14-24那样的大灯泡,不会影响装滤镜的。估计这样的设计也才能够实现这个52的口径吧。这个镜头的整体做工很棒,感觉比后来的AIS头要结实,当然可能也是广角头,可以做的小巧,用料多也不显得重。但像180和105这样的中长焦,如果也用很厚的金属镜筒,估计就会太沉了。另外也可能和镜头结构有关系,广角的单反定焦往往比较复杂点,尤其是大光圈的。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金属对焦环的手动头,就像这个AUTO35/1.4,感觉比带胶皮的好。当然也完全是个人喜好了。

nikon的这个手动35/1.4,在全开的时候像差比较大,看焦点的成像还可以,锐度也够,但也是可以看出来并不是非常好,近摄就显得效果虚飘,还有点点发干,在中等距离上还不错。另外就是焦外的成像就明显不大好了,二线性很严重,而且杂乱无章,而且有种发散的感觉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加以利用,其实能带来很有意思的画面效果,这也就是我说的很有特点了。不过把光圈收一档,这些问题似乎就马上得到了解决,教内很清晰锐利,细节丰富,焦外也很柔和,还附有层次,成像也有种润润的感觉。这个头的色彩还是很好的,不像后来的nikon镜头那样色彩有些乏味。发色虽然有点点捞起,但很丰富,在有阳光的场景,阴影里还能有蓝调的感觉,视觉上的效果很舒服。个人感觉我看到的后来的AIS版的色彩要丰富,当然也很可能只是因为我看到的片子的个体现象。

应该说这个头是大光圈可用,但要注意色散和像差问题,比如我晚上拍的时候就感觉还是转成黑白比较舒服些,另外焦外需要一定的注意,避免一些过于杂乱的场景(当然其实也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环境),收小一点到F2就效果很好了。而收到F8、F11,拍风景啥的也完全胜任,我觉得比之前我用过的28/3.5还要好,要细腻很多,而且色彩的表现也很优秀。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多面手,可玩性非常高,尤其是在nikon到现在也没出自动版的35/1.4的情况下,这个头的还是非常值得拥有的。我同时有蔡司的35/1.4,全开的成像比nikon这个好很多,当然主要指的像差和焦外的控制方面,实际单看分辨率的话,我估计应该两者区别不大,我记得论坛里也有过胶片的对比,不看焦外啥的也不很好区分。当然也不能要求太高,毕竟价格差别很大,甚至体积都相差不小呢。虽然这个头最终在我上全幅时出掉凑钱了,但这却是少数几个我一直念念不忘的nikon镜头。 Nikon AF Nikkor 50mm 1:1.4 D

又是有段时间没写了,很抱歉,现在更新比较慢。我以后尽量加快更新的频率。话不多说,进入正文。

玩了这么久的器材,瞎按了不知多少次快门,换了这么多设备,有一点基本是一直没变的,那就是,我还是很低级趣味的喜欢大光圈的效果。不管是长焦大光圈,还是广角大光圈,标头更好大光圈,总之全喜欢大光圈。上一节虽然说到了使用AI28/3.5这个相对小光圈的镜头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但是对大光圈的迷恋还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后来发现手里的AF60微其实并不适合扫街大光圈虚化后,就又开始琢磨着弄个大光圈的扫街头,而且主要想要个自动的头。但钱又不多,看来看去,觉得nikon的AF 35/2D还不错,视角在非全幅上应该也很好。正好一家常去逛的店里网上出现了个全包装的。因为没法预定,开始只是和店家商量好用60微换。到了周末马上直奔店里,快到前还和店里通电话,问了镜头还在。结果很蹊跷的,我到了店里发现那个35/2刚刚被一个同样也是用镜头交换的人换走。店主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前后脚的遇到这个问题,他还以为刚刚那个就是我。但是毕竟镜头已经被换走了,而那阵35/2也不常见。很郁闷,但也不想白跑一趟,就在店里瞎看,正好看到了刚刚换走35/2那人换下的50/1.4,于是突然就决定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就换它了。于是。。。就有了本文。

可能是很久没用1.4的标头了,这个头一用之下也让我很喜欢。做工虽然也说不上很好,但也很不错,很紧凑,比同门的50/1.8好,个头和重量也不增加多少。对焦速度在D1X上很快,毕竟这个是取决于机身马达的。比较惊喜的,是,这个头的色彩很不错,很鲜艳浓郁,而不是类似50/1.8那种平淡,而且也没感觉有明显的色彩表现问题。甚至在一些场景,50/1.4D这个头还能体现出很好看的蓝调。此头反差也不感觉非常高,而且润泽感也很好,甚至焦外的二线性都不如想象的高。个人反而感觉佳能的50/1.4USM焦外的二线性更重。不过佳能的50/1.4色彩虽然较平淡,但是还原可能更真实,而nikon的这个50/1.4D则是偏鲜艳的,不过给人的观感很舒服。

当时刚用这个头时,感觉1.4的成像也很不错,收到2的话就很好了,2.8以后的光圈我都很少用(实在是个人基本只喜欢用大光圈)。刚上了这个头时,去后海扫街,F2拍到的猫胡须根根清晰。不过现在看来,这个头1.4的成像并不是说非常的好,至少比我之前用过的nikon auto的50/1.4还是有点差距,不过AF的这款明显焦外和色彩表现都更现代了,大多数情况更讨好。不过还是有点nikon拍人容易偏红的问题,当然也完全可能是我曝光和色温设置的问题。

整体上,这是一个我很喜欢的镜头,也拍了很多自己很喜欢的扫街片。但是在非全幅上,传统的50毫米的表头,视角还是窄了,兴奋劲过去后,很多时候总感觉有些别扭。所以后来还是又回到了全幅,换回了5D。不过如果我再次组建nikon的系统的话,这个头基本应该是50里面必备的了。当然,我还没体会过那个50/1.4G,不过我想50G可能不如老头色彩更个性吧。. Nikon AI Nikkor 28mm 1:3.5

好久没更新了,中间的事太多,国庆期间的工作就忙得不可开交,然后才说歇歇就紧跟着很多其他事,甚至后面连个固定的上网地方都没了。而且中间器材也折腾了好几趟,有的也很烦人。再有就是论坛突然颁布了禁止图片灌水的新规则,还被删了很多帖子,实在很失落,发帖的兴趣也大大降低了。写东西实在需要净下心来啊。

好了,牢骚不多说了,还是回正题吧。谢谢一直以来都持续关注这个帖子的朋友们。

上次说到了ais180/2.8ED,一个各方面来说都很不错的镜头,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而我一直是大光圈的支持者,2.8往往就是我所考虑中的最低标准了。不过有一只镜头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是本节的主角,AI 28/3.5。一只几乎从各个角度看都是很普通,甚至有点低档的镜头。

说起来,得到这只头也是很偶然。因为时间有点久,有些过程可能不大准了。那次应该是去还朋友借给我的AI 135/2(前文中说到了),因为他要出掉换米。其实如果我当时米够肯定就买下了,毕竟最后他也只是以2K多的价格出掉的,唉,有点可惜。不过单只是还他趟镜头吧,跑那么远又很多路费,我觉得挺不值当(不喜欢邮寄东西,其实也是自己想去器材城转,汗一个....)。不过因为当时手里的头都是中长焦的,又很想找个广角来配合,但又没多少钱,实在也买不起什么稍微贵点的镜头了(比如1K以上)。而nikon机身本身又基本没有啥好转接的。于是和朋友碰面后就漫无目的的在器材城里瞎转悠,也没抱着能买到什么的想法了。不过似乎正因为这样(没钱是主要的,再次汗.....),我也开始注意一些平时基本不待见的小光圈镜头(2.8以下的)。然后很偶然的在一家店里看到有一个28的镜头标了800块钱,看起来成色还不错,于是就让老板给拿出来看看。这一看不要紧,一打开镜头盖我就被前片上那绿汪汪的镀膜吸引了,虽然前片很小,但那完美的镀膜实在让人着迷,价格又正好在预算内,28mm虽然在非全幅上视角也不算广角了,但却正好基本是非全幅ccd的对角线长度,可以作为非全幅的标头来用,也不错。而且在机器上试了试,感觉这个头有种和之前用过的nikon头不同的色调。于是一番讨价还价后(其实就没几句,实在不会砍价,主要是这个头后口有明显的氧化痕迹),以600大元成交(后来看,应该还是买贵了)。

这也是我第一次用最大光圈小于2.8的定焦镜头。开始我还担心这只镜头的素质不好,甚至是用惯了大光圈的我会很不习惯。不过实际的片子让我很快喜欢上了这只镜头。秉承nikon镜头锐利的传统,这只本来最大光圈就不大的头,全开就有不错的锐度了,再收小的话锐度当然更高。虽然这只镜头也算是最初nikon生产单反时推出的几个名头之一,但那时广角的设计和制造还比较困难,这个规格的镜头就算是高档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角更广、光圈更大的广角头不断出现,28/3.5这样的规格就成为了不起眼的低端。也许正是因为其低价的定位,似乎没有得到更多投入,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使用超焦距时,虽然小图看起来不错,但实际放到100%看,感觉颗粒感很大,并不是非常的清晰。当然如果你仔细对焦拍摄,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当然,我得出这个结论也是因为后来用蔡司的D28/2,也使用同光圈的超焦距拍,得到的结果就是又细腻又锐利的感觉,完全看不出什么粗颗粒感。再考虑到后来蔡司头是在像素比D1X高很多的5D上用的(后来在5D上我也用过28/3.5这个头),更对比出28/3.5确实还只是一个定位低价的镜头。

不过,这并不是要说28/3.5多么不好,其实它的超焦距效果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我本身,虽然后来惊异于蔡司28/2的强大表现,但对于高分辨率等指标其实并不怎么看重。反而是比较注意其他那些被一般人所不齿的味道啊色调啊啥的貌似旁枝末节的玩意。而AI 28/3.5这个头的色彩表现却非常不错,虽然总体上还是nikon的风格,但有些色彩的发色似乎又不像很多nikon头那样单调,比如暖调和黄色,都似乎带有点金色的感觉,让人觉得有点点华丽,有点点凝沉。虽然此头暗部的细节并不太好,也没有所谓的蓝调,但高光的处理让人感觉很舒服,透出中润中带锐的感觉,这点也不累死后来的很多nikon镜头了,或许是得益于这个镜头的结构一直沿用最初的设计,而很多老auto头都有比较润泽的感觉很独特的色彩表现。

别看最大光圈只有3.5,但因为有了0.3米的近摄能力,这个头的虚化甚至还很不错,焦外的表现也比较凝,不散,所以有时似乎有点leica的感觉,二线性有,但并不是很多,总体是很舒服的焦外,而且也是我用过的里比较少的,nikon里焦外不觉得散的镜头。而且因为最大光圈只有3.5,实际拍摄时也往往不是在最近对焦距离上,背景虚化程度一般也都不是很厉害,反而更容易表现环境和主体的配合,片子出来立体感和空间感很强。也许也是因为前面用的净是些大光圈的长焦镜头,背景往往被一下子虚没了,这个头确实给了我很多惊喜。这个头也确实陪伴了我相当长的时间(似乎是后来又换回佳能时,最后出的一个nikon镜头了)。

不过后来又进了5D,又进了蔡司,这个头就很少用了,而且很蔡司的色彩相比,它的发色还是明显单调了点,而且色彩也不很纯净。不过后来出这个头时因为后口的氧化痕迹就很便宜出了,也是很少的几次邮寄镜头。后来买家收到后说,镜头起雾了,但我观察和使用中都没发现起雾,按理说不会在短短的邮寄过程中出现问题,但因为我自己也不是很会看起雾,就说让买家寄回来给我,我退款。不过莫名其妙的,买家就此再没联系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