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tfaker被虐哭:毛泽东成功宝典:无巧不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33:52
毛泽东成功宝典:无巧不读书!
作者:深海无尾鱼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个故事在广泛传播:“从前,有一位大力士与书生比力气,书生要大力士把一张白纸掷过墙去,大力士犯愁了,书生微笑着包上一颗石子,一挥手白纸飞得无影无踪。”从此,我们就知道了知识就是力量,也知道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专家、学者、教授等就成了我们无比尊重的对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越来越兴盛!为了提高我们全民的素质,一些久负盛名的大知识份子纷纷被请上了媒体,正当全国人民翘首以盼,期待着知识的红利时,一个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这些专家、学者、教授等等所谓的精英们,全都洋相百出、丑态连绵不绝!人民沉默了,读书真是没有什么用吗?再联想到大学异业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不喜欢读书的周杰伦,于是,民间刮起了“读书无用论”,更有人提到“百无一用是书生”!

对于读书,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如此相佐的看法呢?其实,这就是辩证法!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读书有它积极的一面,可以开智明理;也有它的消极的一面,容易使人陷入教条或思想杂乱。
既然读书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那么,我们广大的“书生”们应该如何面对呢?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读书的积极作用,成就个人的事业,又如何阻止它的负作用而不致堕落成“书呆子”?这一点,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读书人——毛泽东,已经为我们做了表率,深海无尾鱼归纳之,毛泽东的成功宝典:无巧不读书!具体陈述如下:


一、为何学的大变革

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而学。——毛泽东

确立学习目的,可以更科学地安排学习活动,减少时间的浪费。1.毛泽东不以文凭为学习目的。他多次主动退学,而选择目标性更强的自修,全然没把文凭放在眼中。2.毛泽东不以分数为学习目的,不做分数的奴隶。在学校的课程中,对实现他“改造社会、改造中国”最有帮助的社会科学科目学得极为投入,极为用功,其它科目则被忽略。3.毛泽东不追求时髦的学历。海归是现在很多人羡慕的学历,在五四时期,出国求学也是热潮,毛泽东专门组织留法勤工俭学工作,他自己明明可以留法,但经过反复考虑却做出不出国的决定。毛泽东认为,留在国内学习,研究国内问题,了解中国国情,对实现他改造中国的目的“更为有利”。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比那些留学的才子们多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
 

二、学什么的大变革

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毛泽东

毛泽东根据自己的志向、需要来确定学习内容。他不被学校规定的“学什么”所束缚,在师范学校就读五年半中,根据他“改革社会”的目的,他把“学什么”的重点放在与此关系密切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方面,比如,二十四史,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唐宋名家词选》,他读过的本子就有四种。毛泽东对《饮冰室文集》、韩愈的古文、唐宋诗词等都是反复地读,直到能熟背出来。此外,报纸也是他重要的学习内容,他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里,把三分之一的钱都花在报纸上,从报纸中了解国家大事、国计民生。
毛泽东不仅重学知识,更重学能力、学素质。在长沙师范求学期间,不惜付出很多时间,组建“新民学会”、办工人夜校、组织学生赴法留学(自己都不去也愿意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办事能力。毛泽东还坚持进行冷水浴、风雨浴、长期露宿等常人所难为之事,这都是为了学素质——训练勇猛无畏、敢做敢为的意志素质,同时也提高身体素质。


三、怎么学的大变革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贝尔纳

1.思写法

“思写”法,实际上是一种精读的阅读方式。毛泽东读书方式就是这样,“不动笔墨不读书”,凡是较为重要的书或文章,毛泽东都反复看、划、批。在第一师范的五年半时间里,毛泽东在书边空白处或笔记本中写了不少于百万字的批语、评注。例如,一本《伦理学原理》全书仅10来万字,他在书的眉头上却写下了1.2万多字的批语。毛泽东运用思写读书法,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使理解更深刻、全面,记忆更准确、系统,并产生新的创见、新的思路。这能把读、思、写三者合一,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东西。

2.讨论法

“讨论法”的最大功效在于能够极好地训练思维能力。毛泽东非常重视讨论法,他发起组织了新民学会,该会的主要活动就是进行讨论,或研讨学术上和当前国事的问题,或讨论学习和工作的计划。从毛泽东与他的友人、老师的通信也可以看出,信的主要篇幅都是在讨论一些学术问题或国家大事。不仅毛泽东得益于讨论法,爱因斯坦也大大得益于讨论法,他曾与另外两个友人组成了“奥林匹亚科学院”,在这个“学院”里,三个人通过交流、研讨、争论,孕育了许多科学上的新见解,有些甚至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新见解!

3.师友法

师友法,即学习时重视老师、学友的作用。毛泽东的学业大成,与他在湖南师范遇到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这些好老师是分不开的,与他善交一批学友也是分不开的。毛泽东不仅向校内的老师虚心求教,凡是长沙城里有学问的人,或从外地来城讲学的名流学者,毛泽东探知消息和地址后,总是千方百计去拜访、聆教,真正做到了“人有善,虽千里吾求之”。

4.调查法

毛泽东特别重视运用调查法进行学习。在湖南一师求学时,毛泽东多次利用寒暑假,与好友到各地进行“游学”,扮作“乞丐”,读“无字之书”,一路上,他们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人士,了解民间疾苦、风俗人情、历史地理情况,同时写下了沿途的见闻和体会。毛泽东认为调查“是比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习”。毛泽东之以所见解高于众人,能领导革命成功,他的根本法宝就是“躬身调查”。

5.总结法

“总结就是去把握事物的规律性。”(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对工作、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才能找到规律,获得成功。毛泽东的军事才干从哪里学来的呢?就是靠总结法学来的。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从战争学习战争,主要靠总结。如果不采用总结法,即使失败了,交了学费,却无所得,学费只能是白交了。只有通过总结,才能“吃一堑,长一智”,才能从失败走向成功。毛泽东曾经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四、学习总方略的根本变革

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拉普拉斯

1.重视自学

综观毛泽东的学习历程,可以发现毛泽东对自学情有独钟。在1921年建党后,他就立即着手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倡导“自教育”、自学习,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并深深得益于此。上湖南第一中学时,毛泽东唯读半年就退学,在湖南图书馆进行自修。毛泽东说“我学习中最有收获的时期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他父亲不理解他的自学,不肯供给费用,毛泽东不得已,考入湖南师范学校。当时的湖南第一师范,无论师资或设备、经费来说都属上乘,即便如此,毛泽东也坚持自己独立的自学计划,把自学当作是主课。

2.批判式学习

批判式学习,也是毛泽东学习的总方略。对书本,毛泽东批判性地学习,对他所敬仰的老师的观点,也不全盘接受;他自己坚持做到“不能让自己的脖子上长别人的脑袋”,凡是他看过的重要的书,在书上空白处写满了批语,如“此论颇精”“言之成理”“不通”、“荒谬”等等。杨昌济先生曾主张做学问要以静为本,毛泽东则认为此说不当。他诚恳地指出,依“愚拙之见,天地盖惟有动而已。”可见,毛泽东从不迷信任何人,特别重视独立思考。

3.终身学习

毛泽东的渊博学识,过人韬略,是靠他终身学习学来的。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说: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末就要学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他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直到毛泽东心脏停止跳动的前几个小时,虽然他已经无力说话,却还示意工作人员给他读书,当他听到满意的内容时,脸上还露出了微微的笑容。毛泽东切实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我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正是这些大变革,造就了千古伟人毛泽东,使他集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和大国首脑于一身,使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事业大成、人生大成,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巨人。

 文章材料采摘源:王小平的《本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