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致命感冒的电影:会观察,作文才能有话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4:41:00

 

第一讲 会观察,作文才能有话说

你想学会写作文吗?你想使你的笔妙笔生花吗?你知道怎样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的窍门吗?你想在考试的时候,使你的文章得高分吗?想。你就得会观察!

常听有的小朋友抱怨,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头脑里就一片空白,小小笔头有千斤重,“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唉!我的作文的材料都跑到哪里去了。

照理说,小朋友们的写作材料并不少。因为小学生作文,又不是作家进行文艺创作,它不过是,一种学习罢了。作文只是要求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罢了。

小朋友们一不是瞎子,二不是聋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小朋友们又哪一天不在看,不在听?不在想呢?

怪,也真是怪!人人都在看,人人都在听,个个都在想,都在做,该有多么丰富的内容!然而一提起笔来,竟有许多小朋友说:没有材料可写呢。

材料到哪里去了呢?还有更怪的事情呢?生动活泼的材料就在身边,颇有兴趣的故事刚刚讲完,一转身提起笔,却又大喊起没有材料。这真有点像一个人手中拿着本子,又东奔西走大喊“本子在哪里”一样可笑。

在前面我们学过《小猴子下山》一课,莫非你就像掰包谷的那个小毛猴,掰一个,丢一个,又掰一个,又丢一个,到头来什么也没有……?

看来,在小朋友中间,获取材料、积累材料依然是一个大问题。到大森林里去采蘑菇的小朋友,一定要带上篮子,采一个装一个,采两个装一双。采着采着,我们的篮子就装满了。想写好作文的小朋友,也得准备一个篮子,得准备一个永远装不满的“宝蓝”,随时把看到的东西装到篮子里去。久而久之,你一定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了。

有哪些获取材料的方法呢?好像很多很多,有千千万万。但静下心来想一想,不外乎就是以下四种了:观察、体验、实践和阅读吸收。

俄国著名的大文学家冈察洛夫曾深有体会他说:“在我本人心中没有诞生或没有成熟的东西,我没有看见、没有观察到、没有深切关怀的东西,是我的笔杆接近不了的啊!……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的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

观察,就是我们认识某一事物过程。说通俗一点,就是你要认识某一事物,你就要有目的地去看,去听,去摸……以便熟悉它,了解它,这个过程就叫观察。

观察受到了无数人的重视。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对他的学生说:“应该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老师告诉你: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写不好作文,永远过不了写作关。会观察,作文才能有话说。不论是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或是参加工作,投身竞争,你都会因此而产生许多困难。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观察呢?观察主要有哪些种类呢?在观察中,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呢?在这一本小册子里,我们将向你介绍一些观察的知识和方法,相信你阅读了这一本小册子,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不读不知道,一读知奇妙!

 

第一节 什么是观察

小朋友们,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鹰为什么飞得高?野兔为什么跑得快?说唱演员为什么在说书唱戏时嘴巴那么利索?你们一定会回答:那是练出来的!

对了。小鹰开始也飞不高,小兔小时候也跑不快,说唱演员的嘴巴与一般人的嘴巴也没太大的区别。小鹰勤学、苦练,才练就了善飞的翅膀;小兔勤学苦练,才练就了善跑的腿脚;说唱演员勤学苦练,才练就了能说会道的嘴巴。

那么,学会作文要练什么呢?要练观察。

观察是一种练习

观察是一种练习,是对我们每个观察的人的五种感官的训练,即对眼、耳、鼻、舌、手的训练。

我们知道,建楼盖房需要砖瓦木石,烧菜做饭要备好柴米油盐,写字算题必须要有笔墨纸砚等等。那么作文不仅需要贮存大量的各方面的材料,而且更需要把多方面的材料整理、归纳好,随时准备拿来使用。就像你每天早晨起床,要想穿衣快,就必须在前一天晚上脱衣服后,把衣服放在固定的地方,要有规律,这样在穿衣服时速度就快了;如果将衣物乱脱乱放到穿的时候就不易找到,就会影响穿衣速度。

作文也是这样,应把材料存足,且很有规律地编排好。把每天用眼看的、用耳听的、用鼻嗅的诸多材料在脑中记住,这叫内贮信息;把了解到的材料记在笔记本上,这叫外存信息。每天都搜集,每天都记录,时间长了,你的信息量就大大增加了,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

观察就是这种搜集信息的练习。就是练习用眼睛、鼻子、耳朵、舌头、手等方面获取写作材料的练习。

观察是写作成功的前提

要写好文章,必须注意观察生活,这是一条写作的规律。

写文章的人,必须深入而广泛地观察万物,从前人的著作中吸收精华。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观察是对周围世界事物和现象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察看、了解。写作的观察不同于一般的随意“观看”,它需要观察者仔细专注地察看对象的特征,并的对这些特征作出自己的分析、评判、选择、记忆,使之成为自己的第一手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正如福楼拜教导莫泊桑时所说:“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为了要描写一堆篝火和平原上的一棵树木,我们要面对着这堆火和这棵树,一直到我们发现了它们和其他的树和其他的火不相同的特点的时候”。

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观察并不是一个任务,而应是一种习惯。对于任何事件、任何时间都可以试着去观察。比如你跟妈妈上街去买菜,你必然看见各种各样的菜,各种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你看到了、听到了,这就是观察;再如你每天都从学校到家,都从家到学校,一路上看到的东西不可能都与昨天相同,哪些不同呢?找出了它们的不同,你就是在观察了。除了校外,校内也可以观察。上体育课你可以留心别人的动作;课间游戏,你可发现各人不同的爱好……这样久而久之,你便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有了这种好习惯,你写作文就有话说了。

观察是发明创造的阶梯

观察是发明创造的前提。伽利略观察教堂里的铜钟摆动时,发现了钟摆的等时性;瓦特盯着烧开的水壶出神,通过思考而发明了蒸气机;牛顿对着太阳光皂泡而研究了光的干涉现象,通过观察三棱镜而研究了光的色散,证明了白色是由红、澄、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小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观察自然现象、观察社会、观察科学实验现象,不仅要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要观察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特征。

小朋友们要想当科学家,你就得学会观察。

小朋友们要想发明创造,你就得学会观察。

小朋友们要想当大作家,你就得学会观察。

小朋友们要想……

观察是…… 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看的意思,还有“调查、考察、体验”的意思。

打两个形象的比喻说吧,观察就好像了解万物的“窗口”,观察又好比拍摄照片的“镜头”。要想获得充足的习作材料,写出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光靠视觉──眼睛,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动五官,也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一齐工作。认真地观察、了解,研究一切人物、事情和事物(动物、植物、静物),使头脑里同时得到多种获取材料的通道。做到不但观察形态,听音响,辨别味道,而且感觉事物的冷暖,将这些感觉,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画面。聪明的小朋友们再想一想,观察是什么?

思考和练习:1、 什么是观察?2、你喜欢观察吗?为什么?3、 你以前有哪些观察的小窍门?

 

第二节      观察的意义

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据科学家的研究,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观察输入的。人的大量知识就是通过观察而获得的。

小朋友们想要写好作文,就应该从观察练起。 观察对写作特别重要。我国著名的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留心多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事实就是这样的,观察的深浅和文章的质量是成正比的。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想知道丰收之年的景色吗?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河道中》可以把你带入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

月到别枝惊鹊, 清风夜半蝉鸣。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五十个字,就展示了一幅月夜景色的优美画面。有形有声,有色有味,不着一个“美”字,却尽含“美”意。这美景、美意,就是作者仔细地观察和深刻体验的结晶。

很多初学写作的小学生就不重视这一点,往往看到一点就写,结果因观察不细,了解不深,到写作文时,需要叙述,则叙述的不具体;需要描写、则描写不细致;需要议论、则讲不清道理。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知觉活动(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比感觉复杂、完整)。观察不仅仅用视觉,还要用听觉、触觉;观察不仅仅是眼看,还要用鼻子去嗅、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用手去摸。

观察具有所选择性,即观察要有预定的目标。观察具有选择性就是说观察须有所选择,有所舍弃,不能面面具到,必须找出主要的现象进行。

观察要求精确性,即观察现象要明确,数量要准确,小的可以放大,快的可以变慢,长期的现象可以分次观察,短时的现象可以重复观察。

观察具有生动性、因为观察的对象都是具体的,观察的对象都是运动的,因此,不仅要观察事物的静态,还要观察事物的动态。

观察具有相对性,因为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观察的立足点不同,所得的结呆也不尽相同。同时,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之中,观察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观察具有概括性,即观察者对观察所得的现象要经过概括、比较、分析、研究,方能对事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深刻的认识,进而掌握本质。

观察具有敏锐性,即对新奇的事物以及物的微小变化部能作出快速反应。如果一个小学生对周围的客观事物视而不见,听耳不闻,那么,他就得不到大量的写作的材料 他就捕捉不到生活的信息,他的思维就缺乏雄厚的基础。我们如果把小学生的各种能力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观察能力就是这棵大树的根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了,“根须”才能不短地汲取生活中的养料,供给其他能力进行消化,分解,合成……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能力之树才会茁壮地成长。

思考与练习:

1、 观察的意义有哪些?

2、 观察有哪些要求呢?

3、 观察能力与学习能力是什么关系?

材料对于写作的重要如同粮食对于做饭的重要;任何高明的作家或写家、写手,都不能 在腹中空空的状态下凭空写作,此即前人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聚材的原则是“多多 宜善”。这一环节的主要行为内容是:
  一、观察〖HT〗 写作中的观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察,而是作为写作主体认识过程的观察。从认识论的角度 说,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知觉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过程。写作观察的特征是:第一,它 有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侧面;第二,它是以视觉分析器官为主的多种分析器官的综合活 动;第三,它是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第四,它渗透着思维。
  小说家艾芜指出:“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 ,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论短篇小说创作》)
  什么是写作观察能力呢?写作观察能力是写作者进行观察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能动 地发现客观事物的特点和变化的心理能力。观察能力的基础是人的感觉,它是视觉、听觉、 嗅觉、昧觉、肤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活动。要进行观察,必须使自己的感觉特别敏锐、灵活 ,其中最主要的是眼明和耳聪。感觉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 ,有80%以上是从视觉通道输人的,其次依靠听觉输入。达•芬奇说:“被称为灵魂之窗的 眼睛,乃是心灵的要道,心灵依靠它才得以最广泛最宏伟地考察大自然的无穷作品。耳朵居 次位……”(《芬奇论绘画》) 写作者要眼明耳聪,不仅要求写作者有健全的眼睛和耳朵,而且要求写作者善于运用眼睛和 耳朵。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集中注意。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于这种指向和 集中,人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作者在进行观察的时 候,眼睛的视线总是对准所注意的对象的某一点,并且不断地转动着视线以转换注意的目标 。有意识地集中注意,有助于提高观察的效率。注意力不集中,我们的耳目五官是死的,心 思也是散漫的,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观察时要集中注意,活用感官 。
   第二、捕捉特征。写作者用眼看,用耳听,目的在于捕捉客观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是指 人的个性、事的差别、物的不同。 “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大体相同,但仔细一看,每片 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异的方面。这是自然法则,也是 马克思主义的法则。”(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良好的观察能力要有良好的观察方法协同配合,才能共同完成观察的任务。观察的方法主要 有:
  (1)寻根观察法:即老舍所说的“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寻根追底,把它看全,找到它 的‘底’,不知全貌不会概括。”这种“寻根观察”,必须持之以恒,有的还要反复多次, 才能“寻”出事物的“根”,否则就无法下笔。
  (2)比较观察法:要观察到一个人物或一个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需要进行比较。通过 比较,才能掌握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如鲁迅所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靠别种人来比较 ,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器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显现这 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实相成’者,就是这。”(《论俗人应避雅人》)茅盾写的《白杨礼 赞》,是将白杨与其他树木进行比较观察,并作为象征来写的。他写《春蚕》,也是观察了 水乡的许多老农之后,找出老通宝的特征才写成的。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中告诫我们,观 察人物, “你所接触的,自然是一个一个的活人,但是你切不可把他们从环境游离开了去 观察;你必须从他们的相互关系上,从他们与他们自己一阶层的联结与他们以外各阶层的迎 拒上,去观察。”(《茅盾论创作》第467页)   (3)定序观察法:观察是有意识的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或由上到下, 或由左到右,或由近及远,或由东到西,或由点到面,或由外及里……观察的顺序、方位不 同,所观察到的情状也不相同。如苏轼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 有按确定的顺序观察,才能在行文时一步一步地写来,使得文章层次井然。
  (4)换时观察法:人物和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是富有变化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 指出:“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大自然的景物在不同时序节令 里千变万化,而人类在不同的时间和气候里,也有各种不同变化。进行观察有时须根据需要 改换观察时间,以便观察到人物或事物在不同的节令、时间中的不同表现及其特征。
  (5)易地观察法:人物或事物在不同的空间里的表现是不相同的。同是一个人物或事物,在 不同的地点就有不同的表现。茅盾认为,只在一个固定的点上去观察人物,是不能写出“立 体复杂性的活人”的。他说:“活人们是到处跑的。一个商人固然常在店铺里做生意,但是 也和他的老婆和儿女们另有一种‘生意经’。他在商业上打的算盘,不一定就是他和亲戚来 往家事纠纷时的算盘,你如果只在他的店铺里观察他,——只是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守候他, 当然是不够的,你必须跟着他到处跑。从他的店铺里跟他出来,跟他到小馆子里,到朋友家 里,到他家里,到他卧房里,一直跟他到‘梦’里。你不但要明白他的职业生活,也要明白 他的私生活,最隐秘的私生活。这样观察过后你写出来的人物方有‘个性’,方是一个‘活 人’。”(《茅盾论创作》第467页)
   观察事物也同样。如同为松树,平地之松与山顶之松不同。黄山玉屏峰有迎客松,是因山顶 风大才使得松树伸出迎客之手。 (6)机遇观察法:这种观察不是按计划进行的,而是遇到机会,及时观察。如对海市蜃 楼、车祸、火灾、救人等景物或事件,就需进行机遇观察。
   观察的注意事项有:
   首先,观察必须“五官开放”,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和躯体觉,特别是要进行联想、 思索,要将看与想结合起来。 其次,根据需要借助现代物理、化学的某些仪器和手段进行观察。
  最后,观察要事先制订观察计划,按计划进行观察。观察中勤作观察笔记。观察后须进行整 理、归类,以便使用观察获得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