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倒车导致后车追尾:韩寒的屁股与方舟子的鞭子 李悔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0:09:54
           韩寒的屁股与方舟子的鞭子                                                李悔之        这些天,不断有网友留言说:韩、方之争半月之久了,希望听到李先生对此的看法。“恭敬不如从命”,下面,就发表几点浅见:

一、韩寒的屁股

当今中国,在马克思和许多“伟大领袖”的言论和事迹,执政党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质疑和批评的情况下,有人质疑韩寒作品《三重门》造假,质疑韩寒是一个经精密包装、造假而走红的明星作家,其实并非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何况“言责自负”——如果错了,当事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然而半月多来,太多“韩迷”却先后在麦田、方舟子的质疑面前表现出一副忿忿不平或气急败坏的神态,这让人难免遗憾:任何人都可以批评和质疑的社会,才是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换言之: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不需要“一贯正确”的政治偶像,也不需要“高大全”式的人生偶像。所以,作为“韩迷”,大可不必在麦田和方舟子的质疑面前忿忿不平,更无需气急败坏的。

有“韩迷”说:韩寒并非不可质疑和批评,问题是方舟子“造谣诬蔑,捏造事实,主观臆测……”等等。看到这些,我不禁想:方舟子是否在“造谣诬蔑,捏造事实,主观臆测”,在上帝没有揭开谜底之前,作为看客的“韩迷”,是无权下此结论的。

而韩寒本人呢?如果确实是无辜的,有句话叫“君子坦荡荡”,面对他人的批评和质疑,本来可以持一种更豁达的态度——只要将更多让众人信服的事实依据公诸于众足矣!大可不必甩出一个两千万天价悬赏“造假证据”的举动来吓唬小网民麦田——在人人心知肚明这样的直接“证据”无法找到的情况下,这不但有“以势压人”之嫌,甚至会让人产生“心虚”之感的。方舟子在凤凰卫视关于:“我就是对他这种应对方式看不惯,对别人的质疑蛮横粗鲁,人家是在合理质疑而不是抹黑,不像那些想抹黑我的人,但韩寒气急败坏的样子让我觉得很可笑,悬赏2000万就是闹剧。所以我当时就调侃,只是当个旁观者”之言并非全无道理:韩寒对麦田的态度,确实是有些“蛮横粗鲁”。而麦田后来的主动“道歉”,是一宗令人蹊跷的事件,不排除有某种交易的可能!

而后来面对方舟子的质疑和批评,韩寒同样完全大可不必采取对簿公堂的举动——方舟子的质疑与麦田的质疑一样,可能有与事实相违之处,但也有许多合理质疑的成份,看不出有何恶意诬蔑的动机。韩寒如果是一位清白者,完全可以用更理性豁达的态度对待。

一个“?”号便能引来数十万、上百万粉丝狂热回应、被有人捧为“当代鲁迅”的韩寒,是当今中国舆论界超人气的“天王巨星”。面对赞扬、高人气、高号召率,韩寒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一时的高人气,高号召率,是靠不住的;唯有能包容各种质疑、批评的胸襟和气度,才是成就大器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面对质疑,无需反应过度,最好的应对办法是从容、宽容、豁达地回应和展示事实,真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唯此,才是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也唯此,才利于人生更上一层楼。而财大气粗亮出两千万元来吓唬人,说他人“公报私仇,”“有教主心态,享受搞臭别人的权力,”则有“老虎屁股摸不得”之嫌。

二、方舟子的鞭子

方舟子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打假”专家——多少年来,他或配合老战友何祚庥、司马南在“反伪气功”、“反伪科学”战线上协同作战、联合作战;时而孤军深入,在学术界扬起“打假”的鞭子。鞭子所指处,“水货”往往应声落马——连唐骏、李开复这样的大腕名流也不能幸免。战果似乎一片辉煌。然而,他“有选择性的打假”,以及他令人怀疑的“政治观”,这让许多“韩迷”对他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因而,不但韩寒本人认定方舟子是“公报私仇”,“有教主心态,享受搞臭别人的权力”,许多“韩迷”更是“万炮齐发”,这些“韩迷”之所以这样认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有选择性打假”的方舟子与司马南是一伙人;而韩寒是“民主阵营”的人。这种典型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和“只有立场,没有是非”的方法论,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大敌。

“韩迷”们有欠理性的行为,应当引起社会广泛的反思:建立一个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多元、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各阶层群体坚持不懈的共同目标。换一个角度而言:当今中国的网络之争,是将来民主政治的“赛前演练”。为了实现建立多元社会之目标,为了日后能有一个高质量的民主政治体制,无论是精英名流和“公知”,还是不同政治立场的各阶层每一位普通成员,都要开始学会充分聆听、尊重各种不同意见和声音。尤其是秉持民主价值观的人士,更应学会正确面对“敌人”的批评和质疑。只有做到这样,中国的民主才会有早日来临这一天。

接着,要谈方舟子“有选择性打假”的问题。有人抱怨方舟子的鞭子只打别人不打自己人,是傍权附势之流。没错,方舟子的“学术打假”,既有“柿子专拾软的捏”的一面,又似乎有党同伐异的一面。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态之下,我们既不能对说到底是为利益而“打假”的方舟子企求太高。更没有道理让方舟子去扮演“董存瑞炸碉堡”的角色——朝假文凭最严重的权力要害部门开刀。在特色中国,毕竟生存才是“第一人权”嘛!

有人认定方舟子是借此“分化反对派阵营,削弱网络反对力量,同时转移公众对一些重大的民生事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视线”等等,窃以为,这种观点是可悲可叹的:一面嘲讽中国特色的“阴谋论”,一方面自已又步人后尘!

总而言之:对事不对人,不能因方舟子的政治倾向而“因人废言”。当今中国,可谓“谎言假话满天飞,假货‘水货’遍中华”。尤其是学术“水货”之多,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危害之大,是难于估量的。所以,对方舟子“学术打假”,无论其动机如何,无论他手中的鞭子抽向谁,只要是找准目标的,我都持肯定和支持态度——打少一个算一个嘛!


                                                 kk1322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