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撤军日本:余秋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1:12:47
曾经,他用温厚质朴的辞藻诉说着一位他乡踟蹰的漂泊者的感慨与无奈,描绘着一个又一个让无数中国人为之动容的文化故事。于是,有人将他想象成一位内心担负着文化使命感老者,一位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十字架的苦行僧……
然而,他在叙写历史的同时不小心沾染了些许硬伤诟病,他在撒播文化种子的过程中又忽略了现实这个最大的文化故园。遗忘是人类的本能,拒绝遗忘却是历史理性。面对真实的废墟,他的感慨穿透历史的风尘;面对文革的废墟,他却视若无睹,扬长而去。全世界纷至沓来的荣耀是一种赞美,也可以是一种讽刺和讥嘲。
那些戴不完扯不掉的光环
一本《文化苦旅》让他誉满中华,一时洛阳纸贵,并开创了大文化散文的先河;他随凤凰卫视进行“千禧之旅”,历尽种种艰辛考察中东到南亚的古文化,此举感动了全世界;他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演讲中华文化,并成为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的首选文化演讲者;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等机构评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他在台湾各大城市巡回演讲,制造了难以想象的“余秋雨大旋风”;他连续几次担任两年一度的央视“青歌赛”等选秀节目的评委,他的评论一度成为“青歌赛”最夺眼球的部分……
苦难的旅程: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
余秋雨旋风:1996年底,从台北、台中、台东、花莲到新竹的清华大学,高雄的中山大学……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演讲邀请,使得余秋雨原本计划在台湾停留一个月的计划,后来延长了10天。台湾媒体喻之为“余秋雨旋风”、“余秋雨现象”。
千禧之旅:“千禧之旅”的意义太重大了。我们要走的这一路,正好是所有文明古国的集中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去踏访人类祖先的全部辉煌。凤凰卫视最初是希望我参与其中一段,但没想到我不仅答应,而且还是全程参与。...[详细]
联合国首选文化演讲者:为了对中华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他与凤凰卫视合作,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行四万公里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亲身考察了人类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遗址。此后,他又考察了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继续对中华文明作比较研究。这种空前规模的文化考察通过全球电视直播感动了世界,他多次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马里兰大学演讲中华文化,并成了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世界华商大会、全球企业家峰会的首选文化演讲者。
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海内外读者高度评价他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最近几年,他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机构评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详细]
央视青歌赛的亮点: 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余秋雨的点评已然成为青歌赛最夺眼球的部分,不少观众是冲着余先生的点评才看比赛的,谁获奖他们或许并不在意。所以有人戏称,央视青歌赛多少届了,只推出了一个明星,那就是余秋雨。这回将这位主角“屏蔽”了,难怪观众不满。
“这样一个几乎是全球最高收视率的节目 ,需要加一点文化话题。我觉得这很有价值,你看这次我借这个机会,偷偷地塞进去一些波普艺术或者波西米亚,这些东西我相信几亿人在听。”...[详细]
“石一歌”惹争议:余音袅袅
遗忘是人类保护自我的一种心理机制。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拒绝遗忘”是更高层次的 精神要求。余秋雨先生在《三十年的重量》一文中,对自己中学时代的一篇获奖作文念念不忘,这是人之常情。然而,让我疑惑的是,为什么他能够记得中学时代的作品,而完全忘记了青年时代所写的一系列御用的大批判文章呢?...[详细]
石一歌写作组:所谓“石一歌”者,意思是11个人。这个笔名与北京的“梁效”有异曲同工之妙。(“梁效”者,“两校”也,即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因为余秋雨的出色表现和突出成绩,他深受康生、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的青睐。如果不是毛泽东的去世和文革的结束,余秋雨也许会走上一条类似于姚文元的飞黄腾达之路。...[详细]
为何不忏悔?在中小学里,有往老师的额头上钉图钉的,有让老师吃粪便、煤球的,有一把一把地拔老师的头发的,还有将老师打死后扔进开水锅里去煮的……我相信,对于这一切,亲身经历过文革的余秋雨先生应当比我知道得清楚。但他为什么要拼命掩饰呢?...[详细]
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从未见到余教授片言只语的一丁点反省或反思文字,倒是看到千方百计为自己开脱的表白,余教授对当年的过错一直是讳莫如深,深怕别人触及,一触即怒,这是令人遗憾的。对余教授来说,却不能自己原谅自己,更不能封住别人的嘴巴,多少应该进行一些必要的反思和自省,以利于灵魂的再造和精神的重建。...[详细]
某些有权人的垂青,文坛的溺爱,各种传媒无休无止的超度吹捧,世俗力量的推波助澜等等诸多因素,诱使一些文化名流渐渐迷失了自我,飘飘然、昏昏然起来,专爱赞扬、厌恶批评、自我欣赏、自我扩张,这些都几乎成了他们身上的通病。如果长期以往不能清醒自拔,就有可能走人误区,酿成个人性格的悲剧。...[详细]
秋雨说文革:我发现文革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大家为了证实自己的清白,争相揭发他人,混乱就是这么产生的。我就觉得中国人是怎么了,互相觊觎、互相扑杀,斗来斗去,我心里很反感,我经历到了一个怎么样的文化气场中来了呢?你知道吗,灾难当中我就对中国文化产生非常奇怪的感觉。...[详细]
门里门外的口水战

余秋雨无疑是30多年来中国文化界最富争议且争议最为持续的人之一。置身于舆论漩涡的余秋雨也曾对这些“争议”颇为诧异,认为争议从未与他写作和演讲的观点有关,却聚焦在另外三个方面:一是 在“文革”中从事过写作,二是他的文章中有不少“文史差错”,三为“文化人不该上电视”。无关文学,落在人品。...[详细]
首富门 2006年12月20日余秋雨在博客上贴出《我对“全国作家财富榜”的回复》对“中国作家富豪榜”做出回应。他认为1400万元的版 税错把伪书和盗版书收益计算在内。...[详细]
泪劝门 5·12汶川地震后,余秋雨在博客发表题为《含泪劝告请愿灾民》的文章,希冀通过自己含泪苦劝的悲情态度,让灾区民众以大局为重,不要因为倒掉一两座学校而成为外界反华的口实,有人认为他是站在“死者身上跳舞”。...[详细]
大师门 2008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设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并举行了挂牌仪式,此后,“余秋雨有没有资格称大师”成为文化圈内一大焦点话题。...[详细]
假捐门 萧夏林的博文《余秋雨20万假捐款“真相调查”》被国内著名博客网“博客中国”置顶,认为余秋雨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捐款属于“虚拟虚构捐款”,并指责余秋雨借国难炒作自己。...[详细]
故居门 2008年9月,“慈溪为余秋雨老宅申报文保单位”的消息见诸媒体。报道说,余秋雨在慈溪的老屋已经重新修葺,成为当地著名的景点,而当地文化站也正在努力,争取让这幢老宅成为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化口红还是文化大师?
苦行僧:化身大股东? 有人曾评价他:“到处演讲、做节目,越是商业活动和政府的‘门面工程’,越能找到他的影子”。这位在“文化苦旅”中修行多年的知名学者,在千禧之旅中到古巴比伦、埃及等地探索人类古代文明之路后,又将足迹留在了中国股市的创业板上,他给众多“贫苦”中的文人同胞们指出了一条致富之路,甚至有人说:“文人致富有榜样,想投资,看余郎”。
谁说只有华尔街的职业投资家才能上演价值投资大戏?文化人余秋雨也能。即将坐收的上亿财富,连一些证券界人士都感叹:“现在的名人怎么这么厉害!眼光太毒了!”“君子固穷这个概念说的不仅仅是他在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故意过贫困的生活,这是矫情。中国一般的作家也过着高于平均水平的生活。”这是余秋雨5年前的一番话。自打一开始,他就没想过做个“穷文人”。...[详细]
苦旅的尴尬旅程 上海的一次“扫黄行动”中,警方从某妓女的手袋里查出了三件物品:口红、避孕套和《文化苦旅》。这个传闻在海内外文人圈子中流传甚广,并且在一次中港台文化研讨会上成为一个尖锐的话题。余文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攻击,似乎其作品一旦成为性工作者的读物,就变得十分可疑起来。在那个女人的个人视界里,《文化苦旅》就是她的“文化口红”和“文化避孕套”。...[详细]
余秋雨进入历史和政治话语领域是一个错误。他旅行于一个他完全不能驾驭的领域。并陷入了阔大的迷津。我们已经看到,余文所依据的所有政治、道德文化和历史“线索”都是相当可疑的,他们构成了迷津中最阴险的圈套,令急欲摆脱困境的苦旅者更深地迷失。而这才是最令人痛楚的话语事件。...[详细]
散文中的硬伤:伤得起?总把“文化人格”“文化良知”挂在嘴边的余秋雨,头脑稍稍清醒的人,都会感到从他那里看不到多少文化良知的闪现,看不到什么文化人格的闪光,由于对其文化形象的不能认可,人们转而对其赖以起家的散文开始严加审视、挑剔。余秋雨的散文本身确有种种可挑剔之处,尤其是当他被一些人吹捧成散文大师时,另一些人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从而成为专门针对余秋雨的“咬嚼派”。
有人做专文以翔实之史实,严密的考据,论证了娥皇非舜女、唐代无酒壶、李白未避乱天柱山、莫高窟左近非逐三苗之战场、苏轼也未曾突围黄州等,从而证明了余秋雨对中华文化并不甚了解,且学风轻率,形诸篇章,常信笔臆断,似是而非,其失误程度令人惊讶。其中的山水文字,作者自称为“人文山水”,而非自然山水,实则是才子式的“文人山水”,同人文与自然均无甚相干。...[详细]
走出书斋:何处是归宿?作为学者的余秋雨确是走出书斋了,赢得了无数的掌声。然而,走出书斋的余秋雨是否真的怀着一颗无比虔诚的心灵脚踏实地去拥抱现实呢?答案似乎并不那么尽如人意。苦旅之后再用超凡的世俗理性和讨巧的生存智慧逃避苦难,似乎不是大师应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