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港区园博园:无极全真道传承的佛、道、儒三家修持对比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0:22:57

无极全真道传承的佛、道、儒三家修持对比图

悟 真 子 度 师 

 次第和派别   

佛家(入门)

道家(根本)

儒家(应用)

  果位、

  大学、

  圆觉、

以开

慧为

  核心、

五行

相和

之道

证果

以大觉佛陀释迦牟尼佛为主

以大罗金仙老子为主

以大智圣人孔子为主

修持

大圆满、金刚禅、如来禅

全真道性命不二

全堂圣以众为心

派别 

以新佛学持明学派创始人—汉地的邬金彭措上师即悟真子度师传承的无极全真道(包含菩提心髓大圆满和莲师心髓大圆满等,在家修行)修持为主,以藏地的龙钦心髓大圆满和龙萨宁波大圆满(出家修行)等各种大圆满作参考。

以道家隐仙派传承的道德心髓大圆满、黄帝心髓大圆满、伏羲心髓大圆满修持为根本,以道家的北宗、南宗、东派、西派、中派等五派及伍柳派等作参考。

以大智孔圣人即至圣孔子的大学心髓大圆满修持为根本,以亚圣孟子做榜样,以复圣即理圣朱熹做基础,以新儒学各大家作参考。

经典

如来藏经、无分别经、维摩诘经、胜鬘经、不增不减经、华严经之入法界品、涅槃经、大法鼓经、央掘魔罗经即利益指鬘经、自在王菩萨经即圣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究竟一乘宝性论等十六经五论

《道德经》、《黄帝阴符经》、《伏羲八卦演道经》、《南华经》、《黄庭经》、《周易参同契》、《吕洞宾全集》、《王重阳全集》、《张三丰全集》、《道家养生西派集成》等

以至圣孔子所有著作《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中《乐经》(今佚) ]为主。参考《论语》、《大学》、《中庸》为主。

理论

密乘五重如来藏学说

《道德经》中的全真道理论

《论语》的三主要道

窍诀

藏、通、化、别、圆五字诀

施、敬、夺、德、道五字诀

仁、义、礼、智、信五字诀

  道位、

  中学、

  穷理、

  尽性、

了命

以禅

定为

  核心、

五行

相克

之道

证果

十地菩萨

天 仙

至 人

修持

以菩提心为主的生圆二次第

非常道由性入命

以众为亲

派别

汉地八大宗派(禅宗、密宗、净土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律宗),藏地八大宗派(宁玛派、噶玛噶举派、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觉囊派、希解派、香巴噶举派)

道家文始派、少阳派、北宗、南宗、东派、西派、中派、三丰自然派即隐仙派以及伍柳派等九大宗派、以及彭祖派、青城派、龙门派、剑仙派、睡仙派等。

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曾子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氏之儒、乐正氏之儒等。以亚圣孟子为主。

经典

各种大乘经论及四部密续如弥勒五论《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颂》《究竟一乘宝性论》。龙树的中论

九大派的各种经典如《西游记》、《吕洞宾全集》、《悟真篇》、《青华秘文》、《李涵虚全书》、《古书隐楼全书》、《方壶外史》等

孔子及弟子所著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

理论

大乘唯识中观和般若中观理论

《道德经》中的非常道理论

《大学》的四纲八目

窍诀

常、乐、我、净、空五字诀

礼、义、仁、德、道五字诀

忠、孝、廉、耻、勇五字诀

  基位、

  小学、

寻师

  筑基、

以持

戒为

  核心、

五行

相生

之道

证果

 四果罗汉

神 仙

贤 人

修持

 四禅九定

平常道由命入性

以众为师

派别

以南传佛教上座部、大众部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为主。出家人以小乘的苦、集、灭、道四圣谛、八正道和十二缘起为主,在家人以邬金彭措上师即悟真子度师传承的无极全真道的乐、明、无、念四圣谛以及八功德水、安心九妙法门为主。

参考学习道医即传统中医的九大学派(三世学派、医经学派、医方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伤寒学派、温热学派、扶阳即火神学派、圆真上人传承的三才学派即圆通学派)

以复圣即理圣朱熹为主。参考董仲舒、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王阳明等宋明理学以及陆九渊的心学和熊十力、杜维明等的新儒学

经典

出家人以四部阿含经为主,在家人以四部阿含经和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即无量寿经以邬金彭措上师在甚深禅定中得到的由西方三圣赐予的清净心髓大圆满之传承为主

以《黄帝内经》、《黄帝四经》、《神农百草经》、《常清静经》、《太上老君感应篇》和《玉皇心印妙经》为主

宋明理学、心学及新儒学代表熊十力、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方东美、牟宗三、徐复观杜维明等所有经典

理论

以小乘佛教的自续中观和传统的净土宗的极乐世界为根本

《道德经》中的平常道理论

《中庸》的一分为三理论

窍诀

真、善、美、慧、平五字诀

慈、俭、让、德、道五字诀

温、良、俭、恭、让五字诀

    对比上面的图表,我们必须明白的第一点,就是佛、道、儒三家的修持无论在纵向上还是横向上,都是完全可以进行比较的,都是有完整的性功修持、命功修持、性命不二的修持体系。或者从低到中再到高有类似于小学、中学、大学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导体系。这样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就会明白,并不存在有些西藏活佛或者汉地的法师所批评的道家和儒家没有佛性的修持以及大圆满次第的修持,汉传佛教没有圆满次第(即命功)和大圆满次第的修持;也不存在某些道家师父批评佛家没有命功的修持,身体差或者不能长寿自在,儒家只讲修心不讲修身(命功);同样不存在儒家的师父批评佛家不讲入世,或者道家炼丹、妖言惑众等等相互的诋毁。针对上面的错误看法,接下来我们会一一进行举例,逐一进行纠正。

    首先,道家的全真道修持,就是佛家的大圆满、金刚禅修持,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三转法轮的如来藏佛性修持部分。而在儒家,相同层次的修持则称之为“全堂圣”,所谓的“全堂圣”实际上就是指朝堂之上都是圣人。这一点会让人感到奇怪,为什么朝堂之上的都是圣人?因为有些朝堂之上的权贵完全是溜须拍马的小人,不学无术。这些看法对不对?对,但是从佛家三转法轮如来藏佛性的角度来说,它是没有错的。人人都有佛性,自然人人都存在“圣人”的一面,在大道看来,一切皆是大道的化现,自然其本性是没有善与恶的分别的,而且从佛家的因果来说,你怎么肯定这些小人也好,贪官污吏也好,不都是佛菩萨变化来给我们消灾、转业、加持、灌顶、赐福、增慧的吗?所以,从凡人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是“坏人”,都是“恶人”,但在佛陀的眼里,一切众生都是“佛”,提婆达多尚且都是发愿帮助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而来的,那么我们是不是该检讨一下自己,对比佛陀看看自己是什么胸怀?我们都知道,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讲三转法轮如来藏之时,当时就有五百罗汉说,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那么还要行善干什么?我们这么辛苦修行能成佛还好理解,那些作恶多端的恶人为什么也能成佛?佛陀是不是老糊涂了等等。如是之类的感慨和质疑充斥他们的脑海,最终当场退席,继续修持他们熟悉的四禅九定禅法。而佛陀当时就告诫后人,如果再讲如来藏教法之时,一定要看在场人的根器,如果不能理解三转法轮如来藏的人在场,一定不能宣讲类似的教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道家和儒家不讲这样的教法,不等于他没有这样的法!既然释迦牟尼佛都说过三转法轮如来藏佛性是有大根器的人听的,就连西藏活佛传讲大圆满都是看根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类似这样的究竟了义的传承,那么在道家和儒家,一样是在秘密传承,只有具备相应根器的人才能得到相应的传承,那就不可能公开传讲,不能以其他宗派没有讲过这样的教法进行抨击。讲过的都是公开的,而且公开的就没有秘密可言,藏传佛教的密宗到了现在,倒是全世界有名,原来的很多秘密本尊、护法、教言、窍诀修持都公开了,但是成就的人呢?相反还不如以前了。原因何在?就是不注重保密,按密宗的戒律来讲,不保密怎么能保证成就?而要想得到其他宗派的秘密的传承,首先就要虚心的向别人请教,能够放下自己的地位和面子,真正的为了自己的成就,或者为了能够度化更多的众生,向其他宗派的师父求学有什么不好?孔子生前是一派宗师,尚且多次向老子问道,并没有感到什么羞耻和丢人,我们现在那些批评道家和儒家的为人之师的修行人,只能做到给别人当师父,就做不到“以众为师”,怎么可能得到道家和儒家的真传?又怎么能够知道在道家和儒家一样有究竟了义的类似于大圆满的修持窍诀呢?

    而汉传佛教的圆满次第修持(即命功)看看六祖慧能的肉身,以及后来汉传佛教其他祖师留下来的肉身,包括近几年九华山出的十三尊肉身比丘及比丘尼,河北香河的周凤臣老太太等等,都是和藏传佛教的圆满次第成就表现是无二无别的。而且汉传佛教之中高僧圆寂之后烧出来的舍利也是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汉传佛教是有圆满次第的。同时,也说明某些道家师父批评佛家修持没有命功的说法是错误的。至于批评佛家师父长寿的不多,也只是存在与他个人的修持方法有关系,并不能因此就推断佛家的修持没有道家修持圆满,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在逻辑推理上都是错误的。而在儒家来讲,不少道德高尚的老师和学者,到了晚年一样身体健康,一样长命百岁,这说明儒家不讲命功修持,并不等于说它没有命功修持的方法。而且道家一向提倡上善若水处下不争,提倡谦、恭、礼、让、和,凡是这样说的人,可以说与太上圣祖的教导背道而驰,是没有得到太上真传的修行人,并不能代表道家,甚至可以说是道家修行人中的败类。

    而从儒家的批评来说,佛家《维摩诘经》之中的维摩诘大士、胜鬘夫人都是与佛陀同时代通过在家修行而成就的代表人物,都是入世修持的,而且历代知名学者之中不乏在家学佛有成的人,所以批评佛家偏于出家修行,荒废人伦也是以偏概全。至于说到道家的炼丹、妖言惑众,同样是以个别的案例代替全部的道家修行人,而且封建社会的皇帝迷信炼丹,本身就有其内在的因果纠缠,这些并不是道家炼丹的错,以此批评道家,其实恰恰说明自身没有参悟到大道,没有悟到人心即大道的至理,从而落入到下乘的表面现象之观察,没有深入到事物背后的本质和实质。

    因此,我们无极全真道按照一分为三的玄极理论,从佛道儒三家平等、三位一体、三家相会的角度,把佛道儒三家的修持,归纳成为《易经》里的三五之道亦即三大五行规律的修持,即五行相生之道、五行相克之道、五行相和之道三种修持方法。而五行相生之道修持为基位修持,相当于小学阶段的入门修持;五行相克之道修持为道位修持,相当于中学阶段的深入学习修持;五行相和之道为果位修持,相当于大学阶段的高智商研究修持。而上述三个阶段的修持,也对应三种不同的结果,即毕业成就,其中基位入门成就佛家为罗汉果,道家为神仙果,儒家为贤人果;道位深入成就佛家为菩萨果,道家为天仙果,儒家为至人果;果位高级成就佛家为大觉佛陀果位,道家为大罗金仙果位,儒家为大智圣人果位。

    从修行模式上,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修持为渐悟渐修,也可以采取由上到下的方式修持为顿悟顿修。由于传统的佛道儒三家往往针对大多数人都是采取渐悟渐修的模式,少数特殊根器的人才采取顿悟渐修的模式,只是针对极少数人才采取顿悟顿修模式。而我们无极全真道则是三种模式都教,能够做到上等根器的顿悟顿修就从顿悟顿修修持入手,能够做到中等根器的顿悟渐修就顿悟渐修入手,上面两种都不能,就渐悟渐修入手。一般来说,顿悟顿修根器者是7-49天或1-3年成就,顿悟渐修根器者是6个月或3-5年成就,渐悟渐修根器者是7-12年成就。

    我们无极全真道与传统的佛、道、儒三家修持相比,在修持方法、次第和窍诀上有明显的不同,首先是从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有明确的不同,亦即我们主张的人生观是按照佛道儒三教圣人先成就后度众生的人生观来规划,世界观是以释迦真上师悟出来的乐明无念四圣谛为根本,以释迦牟尼佛悟出来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作参考,从观察所有众生的功德、优点、长处入手,不从观察众生的罪过、缺点和弱点入手,方法论是按照意、气、息、形、神之五停心观的修持法来修炼。其次就是我们根据在家人的实际情况,将所有经书修炼的方法简化成浓缩了所有经书精华的经论,进而又将各种经论简化成人人都可以实际操作修炼的五行的相和、相克和相生之道三大窍诀。第三就在于我们是从破除分别障入手,破除分别障就能够做到不起宗教、宗派分别见,不起宗派相争的因果,不起宗派纷争苦,这就好比传统的佛道儒三家的修持一般只是得到本宗派的祖师加持,或者得到本宗派的本尊、空行、护法、金刚、财神加持,而在我们无极全真道这里,却是包含了佛道儒三家各宗各派的祖师加持,佛道儒三家的本尊、空行、护法、金刚、财神加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般来讲,修持无极全真道得到了佛家的藏传佛教八大宗派、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南传佛教的上座部和大众部,以及宁玛派莲花生大师独传的莲师心髓大圆满和禅宗独有的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菩提心髓大圆满(即正法眼藏)等佛家各宗派的传承加持,得到道家八大门派、隐仙派独有的全真道修持、中医九大学派等道家各宗派传承加持,得到至圣孔子所传的全堂圣修持、孔子弟子所传的八大宗派(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曾子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氏之儒、乐正氏之儒)、以及后来历代大儒所传的修身养性等等儒家各宗派的传承加持,所以从法源的殊胜来讲,无极全真道就比传统的佛道儒修持殊胜。同时,无极全真道承担了正本清源,平息佛道儒三家纷争苦,三家相会天下平的重担,所以要求我们的弟子不论是佛道儒三家那一种宗派的根器,都必须尊重其他宗派,学习和了解其他宗派,进而忏悔和消除自己三生往世所造的分别宗派、制造宗派纷争的矛盾,以及打击、诽谤、排斥其他宗派的因果,这样就最大限度发挥了自己的本觉佛性,不就能够尽快的成就?而且,我们无极全真道要求向佛陀一样必须是发愿自己先成佛后度众生,要发愿先成佛、成大罗金仙、大智圣人,而不是像传统的佛道儒三家修持要求只是发愿先度人,先成就菩萨、天仙、圣人的发愿,所以从愿力的“因”上就决定了未来的“果”,那么成就快就是必然的。

    从修持上来讲,我们是以佛家为入门,道家为根本,儒家为应用的三位一体的修持。而传统的佛家修持一向比较注重佛性(或道性)的修持,偏重于五行相生之道(慈悲心为戒)的入手修持,而传统的儒家一向比较注重德性的修持,偏重五行相克之道(克制欲望为定)的入手修持,只有道家是道性和德性都注重(参考《道德经》,即符合大道本性开启本觉智慧),是以五行相和之道为究竟的修持。由于佛性(道性)属于水,是偏重阴性智慧的修持,所以佛家好谈佛性,偏重出家修持;而德性属于火,是偏重阳性行为的修持,所以儒家强调人的品德修养,偏重为人处世的在家修持。道家的《道德经》则是道德兼修,水火既济,不仅有出家的清净孤独修(无为之道修持),也有像黄帝阴符经这样的治国、带兵、打仗的入世富国强兵之类的修炼,更有《道德经》之中蕴含的无为无所不为的全真道修炼,所以我们无极全真道以道家为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而佛道儒三家的修持其实都是针对大自然(佛家称为法界,道家称为天地)、效仿大自然的“人天合一”的修炼之道,而这种人天合一的修炼之道就包含为五行相和之道、五行相生之道、五行相克之道。而五行相和之道为性命不二全真道、金刚禅、大圆满遵循的原则,五行相克之道为性功修持所遵循的原则,五行相生之道为命功修持所遵循的原则, 这样一来,我们就把佛道儒三家的修持高度的统一、高度的归纳为一体,这样就避免了佛道儒三家相互进行的攻击、误解和诽谤,这不正是“正本清源回先天,三家相会无极乡;和谐社会无纷争,大同极乐在眼前。”正确地把握佛道儒三家修持的异同,就能够“不分宗派广弘扬”,真正做到万法归宗、重德为本、得道多助、团结至上、三家相会、三教合一、忘我为公、天下为公。

    首先,我们来了解佛家修持的几个宗派,他们是代表初转法轮小乘教法的南传佛教,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两种不同的修持,大众部偏向人民大众为对象进行的教育修持,而上座部则是偏向于富贵阶层为对象的教育修持,但两者都是以自我解脱和以戒为核心的断欲生慧的成就阿罗汉果的修持。二转法轮的大乘教法以汉地八大宗派(禅宗、密宗、净土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律宗),藏地八大宗派(宁玛派、噶玛噶举派、香巴噶举派、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觉囊派、希解派)为代表,大乘教法以菩提心为核心的转烦恼为菩提、以定为主的菩萨果的修持。三转法轮密乘教法的修持,只有汉地的邬金彭措上师即悟真子度师传承的无极全真道(包含菩提心髓大圆满和莲师心髓大圆满等,在家修行)、藏地的龙钦心随大圆满和龙萨宁波大圆满(出家修行),是以佛陀果位为核心的以慧为主的烦恼即菩提的修持。这三转法轮以初转法轮对应化身修持,二转法轮对应报身修持,三转法轮对应法身修持,这样三身之中再有三身,就是九身修持,即对应九法界和九唯识的修持。

    道家的修持宗派初级阶段以常道命功为核心修持,代表就是中医的九大学派(三世学派、医经学派、医方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伤寒学派、温热学派、扶阳即火神学派、圆真上人传承的三才学派即圆通学派),追求的是由命入性成就神仙果位,也就是外丹成就,以达到身体健康不生病长寿为标准。中级则以非常道性功为核心修持,代表教派有道家文始派、少阳派、北宗、南宗、东派、西派、中派、三丰自然派即隐仙派以及伍柳派等九大宗派为核心,追求的是由性入命成就天仙果位,成就五行神丹、五行大丹等等的尽性、了命的内丹成就。高级则以道家隐仙派传承的道德心髓大圆满、黄帝心髓大圆满、伏羲心髓大圆满为根本,采取性命不二的全真道修持为核心,以五行相和之道成就无极自然大丹,彻底回归大自然,自身即为大自然即无极道母,从而做到人天合一,自己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内圣外王成就真神,获得大罗金仙的圆觉成就。道家的这三个阶段的修持,命功为自身阴阳的修持,性功为虚空阴阳的修持,性命不二为同类阴阳的修持,这三种阴阳双修之中,每一种再包括和光同尘修、清净孤独修、男女双修,这样就有九种双修大法的修持,正好对应上三界(时间、空间、因果规律)、中三界(天、人、地)、下三界(人、事、物)的九界修持,与佛家的九唯识、九法界修持一致。

    儒家修持三主要道:三皈依圣人、经书和儒士,以《论语》第一章“学而”中的“以众为师”、“以众为亲”和“以众为心”十二字窍诀为三主要道,以《大学》的四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八目“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绳,以《中庸》一分为三哲学体系作指导。以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和复圣朱熹为主线,以当老师教书育人、当医生救死扶伤、经商发展经济、当兵保家卫国和当官为和谐社会作应用,以回报家庭、学校、社会和宇宙。首先是以众为师的修持,以复圣(理圣)朱熹为主。参考董仲舒、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王阳明等宋明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和熊十力、杜维明等新儒学为代表,注重温良俭恭让五德,遵循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好学精神,努力完善自己的德心、德性、德行,以达到贤人的标准。其次是以众为亲的修持,要求参考孔子弟子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曾子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氏之儒、乐正氏之儒等八大儒家为代表的修持。以亚圣孟子为代表,注重忠孝廉耻勇的五德,遵循走向天下一家亲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从而达到至人的标准。最后是以众为心的修持,要求以至圣孔子为代表,以礼义仁智信五德为根本,遵循团结至上的原则,牢牢地把各个教派、宗派、学派的同学都聚拢在一起,汇集在一起,形成合力,为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而奉献和服务,并最终共同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整个世界的和平,为整个宇宙和全人类的解放做出积极的贡献。儒家的这三个阶段的修持,以初级的以众为师对应易经的简易之道,以众为亲对应变易之道,以众为心对应不易之道,这样简易、变易、不易的三种易道配合三种窍诀就是九种修持,同样与佛家的九唯识、道家的九界一致。最后再彻底粉碎虚空,融入十方法界,与无极道母、菩提佛母、大智圣母真正相应,成为大道菩提的化身。

    对佛、道、儒三家的各大宗派的各种修持大法了解完之后,我们就要以五行相和之道、五行相克之道、五行相生之道三个层次,结合上三界(阴鱼部分)的时间、空间、因果规律,中三界(太极弦部分)的天、人、地,下三界(阳鱼部分)的人、事、物,再结合九法界、九唯识来进行统一的对比阐述,就能够更好的掌握和把握佛、道、儒三家的修持见地、修行方法和修行窍诀,成就大觉佛陀、大罗金仙和大智圣人的最高果位,真正做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家相会,三家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