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机场食品店:罗布泊干涸之谜揭晓:没有任何水源补充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42:38

罗布泊干涸之谜揭晓:没有任何水源补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16:12  外滩画报 罗布泊干涸之谜揭晓
罗布泊的生态环境正在加速恶化

  罗布泊历史上最大规模科考结束

  去年11 月,罗布泊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科考行动。74 岁的西域地理研究专家夏训诚,带领来自地质、考古、农业等20 个不同专业的专家,进入罗布泊。夏训诚告诉《外滩画报》,此次科考,发现了罗布泊干涸之谜,对楼兰遗址有了进一步认识。让科考专家忧虑的是,罗布泊的生态环境正在加速恶化。

  文/ 周一妍 摄影/ 范书财

  有人把罗布泊称作是“消逝的仙湖”。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这里曾是一片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这里曾拥有一个人口众多的楼兰王国。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亚洲腹地探险8 年》一书中曾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它像一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

  也有人把罗布泊称为“死亡之海”。1949 年,一架从重庆飞往乌鲁木齐市的飞机失事;近十年后,人们在罗布泊东部发现飞机残骸。1980 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因一人外出寻找水源而失踪。16 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在这片荒漠中遇难。

  如今的罗布泊夏季气温高达70℃。这里只有一种常见植物,它就是“大漠中的英雄树”胡杨。虽然这片已干涸的湖面从南到北纵向距离仅为106 公里,从东到西的横向里程才53 公里,但时至今日,没有一个人能独自徒步穿越罗布泊。

  2008 年11 月,罗布泊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科考行动。此次考察为期一个月,为了揭开部分罗布泊之谜,来自地质、考古、农业等20 个不同专业的29 名专家参与其中,这也是罗布泊考察史上专家队伍最强大的一次。

  担任此次考察队队长的是西域地理专家夏训诚,这也是74 岁高龄的夏老第29 次走进罗布泊。

  夏训诚出生于江南水乡扬州。1957年,他从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此后义无反顾地来到新疆,这一呆就是50 多年。1980 年,中科院成立了首支罗布泊考察队,彭加木任队长,夏训诚是副队长。之后的20 多年里,他先后28 次出入罗布泊考察,脚步遍及罗布泊的每一个地区。这一次,已经卸任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一职的他,再次担任领队进入大漠。

  发现罗布泊干涸之谜

  罗布泊湖的干涸之谜,足足困扰了夏训诚28 年。

  1980 年,夏训诚在美国著名遥感专家、曾任埃及总统科学顾问的埃尔巴斯教授家作客。在客厅里,他看到一张罗布泊的卫星图。这也是他首次见识罗布泊的全貌,图中干涸的罗布泊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当时,埃尔巴斯问夏训诚:这只“大耳朵”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耳轮”、“耳垂”和“耳孔”又分别代表什么?那时,夏训诚仅去过一次罗布泊,这些问题他一个也回答不了。于是,他向埃尔巴斯要了一张卫星图片带回中国,考察研究。

  2004 年,在参加完第20 次罗布泊科考后,夏训诚发现,事实上,“耳轮”是湖水退缩蒸发的痕迹,“耳孔”是伸入湖中的半岛,“耳垂”则是喀拉和顺湖注入罗布泊形成的三角洲,喀拉和顺湖位于塔里木河的尾端。

  但是关于罗布泊的干涸时间,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罗布泊湖的上游共有5 条河流,其中孔雀河和塔里木河是它的主要水源。有人认为,1940 年,罗布泊上游的孔雀河水流减少,这导致罗布泊湖体收缩后消失;也有人表示,在上世纪60 年代初期,因为塔里木河下游修筑水库,孔雀河上先后筑起多道堤坝,使得罗布泊日渐干涸。1972 年,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下干涸的罗布泊湖卫星图,因此,许多人认为罗布泊的干涸时间为1972 年。

  这一次,通过29 个专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谜底终于揭开。“罗布泊干涸的时间,是1962 年。”夏训诚告诉记者。

  他翻出一本期刊,上面刊登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济1959 年在罗布泊湖上划橡皮船测量水深的照片。那时,罗布泊刚经历了1958 年的一场特大洪水,照片中的罗布泊水波荡漾,水域面积达到5000 平方公里。此次科考,夏训诚邀请已经78 岁高龄的赵老重访现场,再次来到罗布泊,赵济证实了当年的确是在位于罗布泊北岸的孔雀河三角洲拍摄下那张照片。

  如此大面积的水域,为什么短短三四年就干涸了?通过这次科考,夏训诚终于得出结论:罗布泊是一个宽而浅的湖面,湖底平均离地面仅三米。这么浅的湖,水体变化会非常快。夏训诚进一步以罗布泊附近的博斯腾湖为佐证,这个内陆湖紧挨着罗布泊,位于罗布泊正西面。据夏训诚介绍,博斯腾湖在没有任何水源补充的情况下,一年湖水深度因蒸发可减少1 米。由此可见,罗布泊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完全干涸就不足为奇。

  此外,考察队还对“大耳朵”东北部进行了系统实测。对照颜色有深有浅的卫星地图,科学家们在地图明处的条纹里选一个点,在暗的条纹里选一个点,以此类推,一共选了78 个点。通过对这些地面的土样和地表粗糙度进行分析,专家发现,“大耳朵”是地表粗糙度的杰作。如果地表比较粗糙,反射到测试雷达的信号能量就越强,反映在影像上就偏亮;相反,如果地表比较平缓,比如平静的水面,反射到测试雷达的信号能量非常弱,遥感图像就非常暗。

  这项系统实测表明,原来人们对于“耳孔”的认识也出错了。“此前,对于罗布泊的科考人员来说,想要真正进入‘大耳朵’中心并不容易。首先,盐壳地太过崎岖不平,沙漠车开不进去;其次,夏季,盐壳地的地面温度高达80摄氏度,穿上特制的隔热翻毛皮鞋,还觉得烫脚。所以我们当时是凭借卫星地图推测‘耳孔’是伸入湖中的半岛,也是罗布泊的最低处。因为在卫星地图上,那片区域是色调最浅的一个部分。”夏训诚说。

  “这一次,科考队队员之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遥感专家艾力西尔亲赴‘大耳朵’中心,经过实地测量,才发现‘耳孔’的深度不过两三米,也不是最低处。因为沙与盐壳融为一体,形成了灰暗色调,使人们做出错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