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五爱街图片:你所不知道的朝鲜战争——冰血长津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27:48

你所不知道的朝鲜战争——冰血长津湖

作者:sdh121212   标签:社会2011-05-20 15:04 星期五 晴长津湖——位于朝鲜盖马高原东北部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由发源于黄草岭地区的长津江,在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汇聚而。长津湖以东约30公里,是长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周边地区被统称为长津湖地区。长津湖周围高山丛立,平均海拔约1300米,几乎全是崇山峻岭和连绵不断的崎岖山路,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偶有几处村落也是人烟寥落,极其适合大兵团伏击作战。
  
  1950年11月27日,潜伏在长津湖周围山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15万人,与挺进中的美军陆战1师及美步兵7师第31团近3万人,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改变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殊死战斗。交战的双方在冰雪交加、天寒地冻的盖马高原上,演绎了一场人类历史上难以想象的殊死搏杀。双方士兵在零下40度的严酷环境下,历经的卓绝艰苦战斗以及所表现出的极至顽强精神,给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惊心动魄的一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云山战役结束后,突然又神秘地消失在了北朝鲜的崇山峻岭中。为了诱敌深入,中国军队按照预定部署且战且退,先后放弃了黄草岭、飞虎山、博川和德川等阵地,故意示弱怯敌,致使美军以为参战的中国军队只是一些小规模的骚扰部队。彭德怀命令39军将几十名在云山被俘的美军士兵释放,并抛弃部分装备和物资,制造撤退假象,用以麻痹联合国军,可以说,彭的这一战术运用得相当成功。
  
  麦克阿瑟将军虽然已经知道中国出兵朝鲜。但并不清楚中国出兵的规模。美国空军提供的侦察情报也显示,没有迹象表明中共派大规模部队进入朝鲜。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务院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分别提交的关于中国介入朝鲜战争的专题报告中也认为中国参战可能会对战争进程产生令人担忧的影响,但并不足以改变联合国军占领全朝鲜的既定方针,因此杜鲁门政府决定不改变联合国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使命,并允许他在军事上“相机行事”。
  在综合各方面的情报与分析判断后,麦克阿瑟将军得出结论是,中共派出的军队约在5万左右,因此没有必要改变联合国军的既定战略目标。他命令联合国军队继续向北挺进,争取在“圣诞节”前夕,结束战争。
  11月24日,麦克阿瑟将军亲自飞临鸭绿江上空勘察,透过机舱朝下俯瞰,麦克阿瑟将军发现这是“一片冷酷无情的荒地。如果一列满载部队或大量补给品的火车越过边境地区,那它走过的痕迹早已被暴风雪深深地掩盖住了”。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知道,如果中共派遣大规模部队进入朝鲜战场,将使北进中的联合国军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早在11月6日,他在呈给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报告中就指出,如果中共派大规模部队介入朝鲜战争,美第8集团军就有被消灭的危险。鉴于中共军队已经在战场出现,因此他指示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在向鸭绿江推进的同时,“拟定好摆脱和退出战斗的完整行动计划,已备万一形势发展到赤色中国以极强的兵力参加朝鲜战争”(《麦克阿瑟回忆录》)。麦克阿瑟将军这一方案得到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赞同。
  
  正当美军按原定计划向北挺进时,中共也加快了将部队投入朝鲜战场的速度。原定于1951年开春后再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11月初,接到中央军委紧急命令,立即开赴朝鲜战场,结果使9兵团在原计划开赴东北准备整训途中,未作任何停留便提前直接入朝参战,其造成的恶果就是使9兵团来不及作好任何参战准备。
  当时入朝参战所需冬季装备和准备物资已集中到预定整训地区沈阳、梅河口一带,由于部队直接开赴朝鲜,未做停歇,根本来不及转运物资,致使9兵团穿着华东地区的冬装就仓促进入了高寒地区的朝鲜。9兵团由于长期在华东地区作战,既缺乏在朝鲜北部这样的高寒地区作战经验,又缺乏高寒地区防寒防冻的生活经验,同时对朝鲜的气候、地形了解不足,致使仓促投入战场的9兵团遭受了不应有的巨大伤亡。
  11月4日,满载着9兵团第20军官兵的列车开进沈阳车站时,奉中央军委命令前来检查部队入朝准备的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看到士兵身着南方地区的棉衣,头戴无帽耳的布质大檐帽,脚穿胶底单鞋,大为震惊,立即找到正在指挥输送部队的20军副军长廖政国,要求紧急停车两小时以便从东北部队中调集厚棉衣和棉帽。然而军情十万火急,贺的要求没有得到上面批准,20军的58、59和89师没有停车而直接开往朝鲜江界,只有军直属部队和后卫的60师在短暂的停车间隙里得到为数寥寥的厚棉衣和棉帽。
  在沈阳车站,熟悉朝鲜高寒气候的贺晋年含着眼泪对20军副军长廖政国说:“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贺的话20天后就成为残酷的现实!
  
  其实,毛泽东急于将9兵团投入朝鲜东部战场,并不是朝鲜战场形势发展的需要。几十年来,中共的历史书籍都宣称是“为了阻击联合国军在东线的迅速推进,保障西线侧翼安全,打破美军“东西合拢”的企图”。而实际上在朝鲜战争中,北部的东线和西线是两个分别独立的战场。由于狼林山脉所隔,朝鲜北部形成了天然的东西两部分,山壑高险,连绵不断,大兵团根本不可能逾越,险恶的地形是双方军队都无法利用的,不存在东线威胁西线侧翼的情况,在朝鲜战争期间,双方都未有过大兵团穿越狼林山脉的事例。
  毛泽东之所以下令9兵团紧急入朝,其目的在于——抓住东线美第10军3万余人单独北进之机,集中精锐的9兵团15万人马予以突然打击,将其全部消灭!
  10月下旬,志愿军在温井、云山一带突袭成功,使得毛泽东忘乎所以,想继续利用志愿军尚未全面暴露的机会在东线打一个更大的“歼灭战”。毛在10月31日致9兵团司令宋时轮、陶勇电报中明确要求第9兵团进入朝鲜以后“以寻机各个歼灭南朝鲜首都师、第3师、美军第7师及陆战1师等四个师为目标”。
  具有嘲讽意味的是,实际战事发展不仅未实现毛的歼灭东线联合国军四个师的伟大计划(实际连一个南朝鲜师都没能歼灭),反而让9兵团付出了伤亡十几万人的惨重代价(维基百科资料)。由于志愿军没有后勤支援,受伤士兵根本无法运出,这次战役的98%的志愿军伤兵都被冻死在了严寒的雪地里。------
  
  1950年11月,朝鲜半岛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寒流,11月20起,大雪侵袭整个盖马高原,气温陡降至零下20度。
  美国陆战队员李.伯奇回忆当时的情景:
  “我前胸的口袋里有一支自来水笔,墨水结冰,笔管冻裂了。我们水壶里的水都结了冰。我们必须不时拉动M-1步枪枪栓以防被冻住。站岗时要不停地跺脚扭动脚趾才能保持血液循环”。“有一天早晨吃麦片时,上面浇了热牛奶,我走了30英尺左右坐下来想吃的时候,牛奶已经在我的饭盒中冻成冰块了。我回国后读到资料才知道,北朝鲜1950-1951年的冬天是1888年有记录以来最冷的一年”。
  
  这种恶劣的气候,更给缺乏御寒物资,露宿在野外的志愿军9兵团士兵,带来了灭顶之灾。其中有一个晚上被冻死的志愿军士兵就达3000余名,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伴随着严寒的还有可怕的饥饿。十几天的行军潜伏,士兵自带的粮食早已吃完,有的战士两天中只发了几个山芋充饥,已经不能保持战斗所需要的体力。原定于11月25日与西线志愿军同时发动攻击的第9兵团,由于巨大的非战斗性减员,不得不将进攻日期推迟2天,重新整编部队。
   11月27日夜,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气温下降到零下30度,许多地方的积雪厚达1米多深。已经潜伏了6天的9兵团20军的4个师和27军的3个师共约九万余人,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进入攻击阵地,对进入长津湖地区的美步兵第31团和陆战1师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新兴里位于长津湖东侧,四周群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11月27日深夜,美步兵7师第31团在这里陷入志愿军第80师和81师1个团的重重包围之中。
  午夜刚过,美军士兵大多数已进入梦乡。此时,数以万计的志愿军士兵,出现在茫茫雪原上,他们穿着胶鞋,踏着厚厚的积雪,悄然无声地朝美军阵地移动。等到美军哨兵发现时,志愿军战士已经在50米以内了。
  战斗以夜间突袭的方式打响,实施攻击的志愿军以锐利的战斗队形发起强攻,被枪炮声惊醒的美军士兵发现已被堵在房屋里,慌忙仓促还击,许多美军士兵还没来得及起身就被打死在帐篷内。数以千计的志愿军士兵一个个象幽灵一样突然出现在了美军驻地。一个美军士兵回忆道:“真不知道这么多中国人是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在令人恐惧的喇叭和铜锣声中,他们象疯子一样冲进我们的驻地,虽然很多人被我们打死,但他们似乎毫不在乎,一边嚷嚷着蹩脚的英语,一边疯狂冲锋”。
  美31团3营遭到偷袭后,损失十分严重。由于士兵刚经过几天行军,非常疲惫所以戒备相对比较松懈,很多人还在睡梦中就被杀死,美3营营长威廉?莱利也被志愿军投掷的手榴弹炸成重伤。大多数美军士兵只能仓促退进房间抵抗。朝鲜的房屋都不相邻,近的隔几十米,远的隔上百米,此时成为美军士兵最好的防御据点,驻守在村中心的美机炮连利用武器优势,在猛烈的交叉火力配合下,才勉强守住阵地。
  
  开战前,27军得到的情报是新兴里地区之敌仅为一个加强营,战斗打响以后才得知该地区之敌为美军步7师第31团3营,第32团1营(驻内洞峙)和师属57炮兵营,实实在在的一个加强团。由于解放军对敌情掌握不准确,使担任进攻的志愿军第27军伤亡惨重,整整一个晚上,也没能拿下新兴里。
  时任238团7连副连长的宋协生老人回忆说:“部队冲锋猛啊,不注意隐蔽。敌人火力强,上头宣传是纸老虎,但我们一打,没想到打出个活老虎,战斗力一点儿也不差。”“当时的宣传教育从反对“祟美”、“恐美”的角度出发,宣传美军是纸老虎,是老爷兵,不难理解,但是依据“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原则,是不是实话实说要好些”?
  243团1营1连长的黄万丰老人说:“伤亡大啊! 20军比我们还惨,几乎全打完了。战后大家对宋时轮司令有意见,说他把预备队26军放在临江,太远了,下不来,接不上。我们打完柳潭里就没有战斗力了。要是许(世友)司令员或聂(风智)军长指挥就不一样了。詹大南(副军长)就说过,光听上面的,这样指挥谁都会!”“我们的战士好啊,没吃没喝,又冷又饿,冲锋号一响,个个小老虎似的!天冷啊,挂了花都流不出多少血,冻的!抬不下来的就冻死了。”“那时候年轻,心里就一句话:不就是一个死吗!今天想想都不知道当年是怎么过来的!”
  时任240团1营营长、后任27军副军长的邵名泽将军当时带着全营加入攻打内洞峙的战斗,他回忆道:“内洞峙村子很小,十来户人家,地形不好,有沟(注:美军构筑的工事),敌人在沟里,火力密啊,以为是一个连,一打发现是一个营。(敌)坦克围成一个圈,手榴弹砸上去像是挠痒痒。(我军)打了一夜没有收获。”
  
  9兵团原系中共“华野”主力,兵团司令宋时轮是粟裕将军手下一员悍将,在国共大决战的“淮海战役”中战功赫赫。 在长津湖战场上,宋时轮依然搬出淮海战役那一套——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夜色作掩护,发动人海冲锋,猛打猛攻,一举端掉美步兵7师及美陆战1师。
  然而,长津湖的美军不是双堆集的国军,这是一支现代化的职业军队,不但武器精良,而且训练有素、配合娴熟,在十几万中国军队的重重包围下,依然能沉着应战,利用防御阵地内设置的火力网给予志愿军猛烈的杀伤。27日整个晚上,攻击新兴里的志愿军第27军除了付出3000多具士兵尸体外,没能前进半步。
  11月28日拂晓,美军飞机出现在长津湖上空,受困的美军重新开始集结,并发起猛烈的反击。突入新兴里的志愿军士兵大都被击毙,剩余的又逃回山中。
  
  美军步兵7师师长巴尔得知美31团被困在新兴里的消息后,28日清晨,从后浦派出一支以12辆坦克为核心的救援部队,前去营救。救援部队上路没多久,就发现通往新兴里的公路已经被志愿军用巨石、大树等各种路障堵死了。美军士兵在搬开障碍时,遭到埋伏的志愿军士兵的猛烈射击。救援部队边打边停,行动十分缓慢。战至午后16时,志愿军阻击部队越打越多,美救援部队如果继续前进的话,就有被包围消灭的危险。巴尔师长不得不命令部队退回后浦。
  11月28日晚18时30分,志愿军奉命对新兴里和内洞峙发起第二次进攻,为了节约炮弹只进行了10分钟的炮火准备,志愿军就开始了人海冲锋。238团从新兴里东南侧进攻;239团从新兴里正南、西南进攻;240团配属师炮兵营6门75山炮,围攻内洞峙。志愿军以连为攻击单位,一波又一波地冲向美军火力点。让美军士兵惊愕的是,许多中国士兵除了身上挂的手榴弹外,根本没有其他武器,他们跟在步枪手后面,只有拼死靠近美军的防御阵地后,才能扔出手榴弹,然而很多志愿军士兵还没来得到达投弹的距离,就被打死在阵地前,狭小的战场上,到处是志愿军士兵的尸体,血腥的场面让美军士兵震怵不已。
  志愿军238团在付出一半的伤亡以后,才突破美军防御前沿攻入新兴里;239团也在攻占1250高地后突入村中。然而进入新兴里的志愿军士兵,立刻又陷入了美军布下的更为猛烈的火力网罩。如果说27日夜间的战斗打了美31团一个措手不及的话,那么28日夜间的战斗,美31团显然已经有备而来了。进攻的志愿军部队没有任何工事可以掩蔽,全部暴露在美军的火力网下,而美军则依托构筑的工事发挥其坦克火炮、榴弹炮等重型武器的火力的优势,封闭志愿军后继部队前进的道路;以多联装高射机枪和各种轻重自动火器对攻入阵地的志愿军士兵疯狂扫射,致使志愿军突击队员无一生还。
  进攻内洞峙的志愿军部队也同样遭受了惨重的伤亡,内洞峙位于新兴里西北约5公里,地势较高,是新兴里地区的制高点。战斗打响后,据守此地的美军32团1营在营长费斯中校的带领下将志愿军死死的压制在火力网以外,动弹不得。
  一昼夜的进攻,志愿军参战各部伤亡惨重,4个团减员达三分之二以上。
  
  2万多志愿军,将3200名美军合围在新兴里不到两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连续两个晚上的攻击,自身伤亡达10000余人,也没能拿下阵地。面对惨烈的战斗,战地指挥詹大南副军长无奈下令部队于29日拂晓前撤出战斗。
  11月29日上午,驻守内洞峙美第32团1营,在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率领下,开始朝新兴里突围。途中,遭志愿军的阻击,麦克莱恩上校负伤被俘(得不到医治的麦克莱恩不久也冻死在长津湖),剩余士兵在营长费斯中校的指挥下突破志愿军防线,到达了新兴里,此时全营还有500余人。实际上美32团1营在内洞峙战斗中阵亡总数不超过100人。 因此1营撤至新兴里后,使伤亡惨重的新兴里美军实力大大增强。
  29日中午,美第7步兵师师长巴尔也乘直升机抵达新兴里,命令1营营长费斯中校接任美31团支队指挥官,并告诉他31团已改归陆战1师指挥,嘱咐他做好撤退准备。
  与此同时,美国空军也将战场急需的弹药、食品、医疗及御寒物资及时空投至新兴里,并将作战负伤的近百名伤兵用直升机撤往停泊在元山港的美军舰上。
  11月29日晚,新兴里战场显得格外宁静,被打残的志愿军80师已经再也没有能力发动进攻了,9兵团司令宋时轮直到此时才如梦初醒,真正搞清了战场态势,第一次尝到了美军凶猛的战力。这位20年代的黄埔军校生与中共其他将领一样,其全部军事理念与作战经验,均停留在国共内战时期,对现代化战争几乎一无所知,正因为如此,使得志愿军第9兵团在朝鲜战场蒙受了许多不必要的惨重伤亡。
  由于在新兴里的美军只有一个团,且已经被孤立包围,与其相邻的美陆战1师也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陷入了志愿军的重围之中,没有能力前来增援。因此宋时轮决定,作为整个长津湖战役的第一步,先集中兵力拿下新兴里的美步兵31团,而后再集中兵力消灭柳潭里和下碣隅的美陆战1师。宋时轮下令将已在赴战岭地区的81师撤回,投入到新兴里,同时将94师一部也划归詹大南指挥,限令詹大南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在30日晚解决战斗。
  就这样,27军又集中了2万多人的兵力,准备对新兴里的美军发起最后的一击。
  此时,由于美军炮火和空中封锁,志愿军给养和弹药供应已经中断,士兵们“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每人只能分到三四个土豆,且冻得铁硬,必须放在棉衣里暖一暖才能吃”。
  战斗中负伤的5000多名志愿军士兵也陆续被抬下战场,因为没有帐篷可以安置,被全部堆放在野外雪地上,密密麻麻,一望无际。他们既没人看护,也没东西御寒,更没能力送往后方,断手缺脚的伤兵们在雪地里绝望的哭泣和哀号声不绝于耳------
  大雪在无情地下着,一点一点地遮盖住了他们的躯体,不到两天的功夫,所有的伤兵全部被冻死在雪地里。
  
  正当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的朝鲜东线长津湖战场与死神搏斗之际,11月28日,呆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暖炉边的毛泽东对秘书口述了一份给彭德怀并转9兵团司令宋时轮的电文:
  “此次是我军大举歼敌根本解决朝鲜问题的极好时机,西线争取歼灭五个美英师及四个南〔朝〕鲜师,东线争取歼灭两个美国师及一个南〔朝〕鲜师,是完全可能的”。
  
  几天以后,意犹未尽的毛亲自为新华社撰稿,向全世界宣告:“东线方面,被朝鲜人民军及我国人民志愿军在咸兴北面长津湖一带地区所切断和包围的美侵略军陆战第一师、步兵第七师两个师的主力,已被歼灭一大部分,残敌继续被歼击中。又咸兴向北面增援的敌军,已被数次击溃,并受到歼灭性的打击。”毛还在新闻稿中胸有成竹地宣称:“歼灭美国海军陆战第1师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美陆战1师和美步兵7师下属31团在长津湖地区陷入中国军队的重重包围,引起了美国国民的强烈震惊。这两支远离美国本土,被十几万中共军队包围并随时可能被消灭的美国军队,牵动着所有美国人的心。美国的各大报纸和新闻媒体把中共不宣而战,偷袭美国军队的无耻行为,比作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纷纷要求杜鲁门政府立即对共产党中国宣战。杜鲁门总统十分清楚,如果这两支美国军队被中国军队消灭在朝鲜战场的话,对美国、对自己来说,都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鉴于中共不宣而战,致使美军在朝鲜战场上面临危险的处境,12月15日杜鲁门总统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警告中共,美国“在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将考虑使用原子弹”。
  
  由于中共强势介入,朝鲜战争的性质已完全改变。联合国军队面对的不再是已溃散的北朝鲜人民军,而是数百万中国人民解放军乃至整个苏联红军,这正是杜鲁门总统所担心的局面。如果人数众多的中共军队将联合国军赶出朝鲜半岛,全世界将面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考验。被中共军队重重包围在长津湖地区的近3万名美国军人的命运,直接关系到朝鲜战争未来的走向。美国举国上下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在长津湖战场,全世界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在了长津湖。
  
  11月30日,朝鲜半岛大雪纷飞,气温继续下降,野外气温已达零下40摄氏度。
  志愿军第27军对长津湖新兴里的美31团最后攻击就要开始了。对志愿军9兵团来说,这是围歼美步兵7师31团的最后一战,是吹响志愿军消灭长津湖地区美陆战1师的序曲,以志愿军一个军的兵力,消灭一支被重重包围、孤立无援的美军一个团,宋时轮将军志在必得,他把第9兵团副司令陶勇派到前线督战,嘱咐他不惜一切代价,即使再付出1万名士兵,也要在天亮前结束战斗。
  夜晚11:30,27军集中了全部火炮对美31团阵地展开炮击,由于志愿军弹药不足,27军的炮击仅持续了15分钟。
  冲锋号吹响以后,3万多名志愿军士兵从新兴里的南面、东南面、东北面、西南面和西面同时发起了进攻。白茫茫的雪原上,密密麻麻的志愿军士兵,宛如一支蚂蚁大军,朝着美军阵地慢慢蛹动,伴随着他们的是此起彼伏,令人毛骨悚然的喇叭声。等候在战壕中的美军士兵,一个个荷枪实弹,紧张地注视着前方,因为几分钟以后又将有无数的生命,永远留在这片雪地上------
  
  50年以后,一位移民加拿大的华人,在埃德蒙顿市附近的一个叫阿尔伯特的小城邂逅了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人约翰,他对当年战场的敌人——志愿军,有着一股难以言状的敬意,以下是约翰老人的叙述:
  
  “那是1950年12月,很快就要过新年了。当时,我是美军某连的一名士兵,我们已经打到离鸭绿江只有几十公里远的地方,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北朝鲜的冬天太可怕了,山里的风非常大,夹着大雪,整天下个不停,整个世界都被冻住了,我们只有待在屋里才能活下来。一天晚上,我们的连队住在一个叫×××的小山村里(他说了一个很奇怪的地名,我没记住)。寒冷冻得我怎么也睡不着。我刚刚躺下一会儿,突然,屋外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我从窗口向外看去,天上有照明弹,前方有你们的中国士兵在冲锋,他们一群一群地从树林里冲出来,他们在树林里不知躲藏了多长时间,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您知道什么是原木吗?log,log,原木,僵硬的,unprocessed wood,被采伐成一节一节的木头。”约翰不断地在重复着:
  “小山村的前面有条小河,十多米宽,河水不深,河上的冰已经被我们的炮火炸碎了,河水冒着水汽在缓缓地流淌;你们中国士兵正在淌水过河;上岸后,他们的两条裤腿很快就被冻住了,他们跑得很慢,因为他们的裤腿被冻住了不能弯曲。我们的火力很猛,他们的火力很弱,而且没有炮火掩护,枪好像也被冻住了,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
  约翰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他接着说:“我们的火力很猛,我们有坦克、大炮,我们用卡宾枪、机关枪和大炮向他们射击,他们一个一个像原木一样地倒下,可他们总是不断地又有人冲向前、冲过河;然后,他们一个一个地又像原木一样地倒下,然后他们又不断地有人冲向前、冲过河;炮火中,你们的士兵仍然在冲锋。我们的火力很强,但无法阻止他们,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不断地涌过河,冲上岸,扑向我们。小河里,河岸上,躺满了一片一片的尸体,那些尸体像满地的原木一样横七竖八着,是僵硬的……”
  “冻得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骤然破碎了,大地在震动,河水在跳跃,硝烟染黑了白色的世界。雪夜中,火光一片,枪声一片,喊声一片,血光一片;空气中也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冰雪在燃烧,河水红了,洁白的冰雪也红了……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
  我被约翰不断重复的这句话惊呆了,也被他说的这种场景惊呆了。约翰的眼神发直,手在颤抖,两眼紧紧地盯着我,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张扭曲、僵硬和惊恐的脸。
  约翰说不下去了,他低下了头。好一会儿,他抬起头,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我。须臾,他喝了一大口酒,说,“那天晚上,我被那个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的场面惊呆了,被那些不畏死亡的士兵的灵魂震撼了,这,太可怕了。”稍停片刻,约翰说:“我当时就知道,这是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
  约翰告诉我,后来,他们被包围了,再后来,他们就逃出去了,只逃出来十几个人,逃到了几十公里之外的冰雪世界中去了。他说:“那天晚上,我冻掉了7个脚趾头。”
  我这才明白他走路时,为什么一副怪怪的样子。
  他说,后来他被送到了东京,再后来,他被送回了美国,再再后来,他来到了加拿大……
  
  如果约翰先生没有记错的话,他所叙述的小村庄应该就在朝鲜北部的长津湖,他所遇到的“原木兵团”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
  
  在零下40度的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第27军的士兵们,饿着肚子,穿着南方单薄的冬衣,拿着着简陋的步枪和手榴弹,去同拥有飞机、坦克、重炮和航空母舰支持的美步兵第31团,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战场,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血腥厮杀------
  
  战斗一直持续至第二天拂晓,27军以伤亡过半的惨重代价,虽然取得多处突破,但还是无法歼灭美军。在志愿军的猛烈攻击下,美军士兵也伤亡惨重,交战双方在狭小环形阵地上进行着残酷的拉锯战斗,美军利用武器的优势,用高射机枪和坦克火炮构成的密集火力网,打退了志愿军一波又一波的人海冲锋,美军士兵的掩体前,到处都是志愿军士兵的尸体,已经被杀红了眼的詹大南师长命令部队白天继续实施攻击,一定要拿下新兴里!
  
   面对志愿军持续不断的的进攻,孤立无援的美31团被消灭也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
   12月1日10时许,费斯中校召集军官会议,决定等天气好转,空中支援开始后就实施突围,他下令所有车辆装载伤员、不能带走的补给和装备全部破坏。再此之前,费斯中校曾电告下碣隅里的史密斯师长,要求支援。巴尔师长也要求史密斯派遣一支部队援救31团(此时已被称为费斯特遣队)。但陆战1师自己也陷入重围之中,史密斯师长已把包括文书打字员,厨师,卡车司机,通信兵等后勤人员在内的所有人都派到了前线,费斯特遣队的突围只能依靠自己了。
  
  上午11时,天气逐渐放晴,美军飞机出现在新兴里上空,对志愿军展开了猛烈的轰炸。正在进攻中的志愿军士兵,由于没有空中保护,死伤惨重。费斯中校指挥部队开始向西南的下褐隅里方向突围。美57炮兵营和重迫击炮连在将所有炮弹倾泻一空后,将火炮炸毁。31团支队以1辆M19自行高射炮车,2辆自行高射机枪车为前导,伤员分乘35辆卡车,士兵则步行,向下碣隅里奋力突围。车队刚离开阵地不久就遭到志愿军顽强阻击,费斯中校立即召唤空中支援,美战斗攻击机飞临上空,投下大批凝固汽油弹,将整个志愿军阵地化为一片火海。12时45分,撤退部队在后浦附近再次遭到更强大的志愿军部队的拦截,战斗中费斯被手榴弹炸伤,部队失去了指挥与控制,每个士兵只能各自为战。
  蜂拥而来的志愿军战士,不断逼近射击,许多美军士兵被打死,身负重伤的费斯中校也在混战中阵亡,美31团已经面临最后的崩溃。为了从这个死亡陷阱中逃出去,一些美军士兵靠装死才得以脱身,未能逃出的人或被打死或被俘虏。一位名叫普莱尔的下士将一些逃跑的士兵们召集到一起,告诉大家只有集合在一起,才是活着出去的唯一途径。他们利用仅有的那部还能用的电台,拼命呼叫空中支援。从航空母舰起飞的美舰载轰炸机也竭尽全力挽救这支濒临灭亡的部队,美空军将成吨成吨的炸弹、凝固汽油弹倾泻在志愿军阵地上,竭力阻止志愿军的进攻,同时向在包围圈中的美军士兵空投急需的武器和弹药。
  在美空军的全力支援下,突围部队终于打开了一条通往长津湖边的血路, 侥幸活着逃出包围圈的美军士兵一个个蓬头垢面、步履蹒跚地穿过了没有隐蔽的长津湖冰面。之后的两天,数十人、数百人陆陆续续走过,爬过,或被拖过冰面,抵达了4.5英里外位于下碣隅里的美陆战1师防线。陆战队第一摩托运输营指挥官比尔中校已经率领一群士兵和医护兵在冰面上接应溃散的美31团士兵------。
  
  12月2日,惨烈的新兴里之战终于拉上了帷幕。美步兵31团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战场与志愿军第9兵团3个师4万余人连续厮杀了五天五夜,打残了其中2个师,使其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不得不退出了以后的战斗。
  由于美步兵31团在新兴里顽强坚持了5个昼夜,牵制住了志愿军19兵团3个师,从而分解了志愿军对柳潭里和下碣隅里陆战1师的巨大威胁,对陆战1师最终突破志愿军的重重包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美31团的在新兴里的顽强固守,志愿军的第81师及94师或许在美陆战1师调整防守兵力以前,就集中兵力攻击在下碣隅里的后勤基地及临时飞机跑道,切断陆战1师的后勤补给,战局发展将会大为不同。虽然美步兵31团最后被击溃,但终于让志愿军首次尝到了美军凶悍的战斗实力,给志愿军第9兵团烙下了永远的伤痕------。
  长津湖战役结束后,经历过淮海战役的血腥场面而从不皱眉头的宋时轮将军,面对志愿军如此惨烈的伤亡,禁不住哀叹道:“我怎么向陈老总交代哟!”
  在这场战斗中,美31团级战斗队的3200人(包括700名南朝鲜士兵)中,阵亡和失踪为1600余人,被俘300人。有1300人撤退至陆战1师防线,其中没有负伤能立即投入作战的只有385人,他们被编入陆战1师并参加了突出重围的战斗------。
  
  
   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展列着一面美军步兵第31团团旗,旗的中央是一只展翅的雄鹰;鹰嘴叼着的缎带上用拉丁语写着“为了祖国”;两只鹰爪分别抓着箭束和橄榄枝;鹰的上方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北极熊;鹰的下方写着部队的番号:“第31步兵团”。这面团旗是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场的缴获物,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中共以此向世人炫耀,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长津湖战场全歼美步兵31团的“辉煌战果”。
  然而,旗的背面,却覆盖着阵亡在长津湖新兴里战场的2万多具志愿军士兵的尸体------(待续)
  (海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