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将军天元烟价格:人物刻画的要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7:18:05
人是万物的主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出现人,便出现了生机与活力,因而,人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写人容易,但要把人物写好,则不是一件易事。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刻画出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则要根据实际需要从下面七个方面着手。

第一方面:肖像描写

所谓肖像,首先应是指人物的外部形象,如面貌、休态、衣着等,但又不仅仅是人物的外部形象,而应包括人物内部精神的反映,如神韵、情态等。所以说,人物的肖像应是人物的外表和内心的结合和统一的反映。

肖像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静态、动态;有正面、侧面;有直接、间接;有工笔画式的细致刻画,也有粗线条的勾勒。但无论怎样,肖像描写必须为塑造人物服务,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使人看到他独特的外貌,而且可以从中看到他独特的性格,因而留下难忘的印象。具体地说应从三个方面来写。

第一,各式各样的肖像画:世上的人复杂多样,但都有其不同于旁人的基本特点,他们的出身、教养、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等等不同,肖像的描写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必须抓住人物独特的特征,并在其中隐藏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感情。如:鲁迅笔下的小市民杨二嫂,作者称她为细脚伶仃的圆规。那善于言辞、惯于应酬的薄嘴唇;那“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的姿态,可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圆规”,显示出了她的粗俗、放肆。

第二,人物肖像的特写:鲁迅先生曾说过:“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许多作家都有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待征来突现人物的性格。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眼睛,作者曾九次写到,但每次眼神都不同,深刻地反映了她的思想和命运的变化。大家所熟悉的巴金《家》中的作者对钱梅芬眼睛的描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钱梅芬她是一个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不能与心爱的人成婚,违心嫁人,却成了寡妇,残酷的现实给她留下了难以平复的累累伤痕,对于这样一个极度忧伤的女性,作者着重刻画了她那饱含泪水的眼睛和额上深深的皱纹,形象凄惋,令人同情。

第三,人物肖像的变化发展:人物也和世界上一切客观事物一样,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他们的年龄、性格、思想、职业和社会地位等等都在变化,而这一切变化不能不表现在人物的肖像上,因此,高明的作者不但善于抓住不同人物的特点进行肖像描写,而且善于根据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写出肖像的变化发展。同样还是《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沦为乞丐后,她已由第一次失去丈夫时的“脸**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和第二次失去丈夫后的“两颊消失了血**”变为“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气,仿佛是木刻似的”。眼睛也呆滞无光,她成了封建迷信的牺牲品

                  第二方面:人物出场

人物出场的描写是文学作品当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大师都非常讲究人物出场的描写,设法让人物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人物将怎样出场,它同作品的情节、结构,同人物的性格都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应根据作品内容的不同要求,按照自己的创作特点,对人物出场的方式,进行各种各样的不同描写。有的是在人物将要出场时,作者自己出面或采用第三人称的方法作概括介绍,或抽象评价,或具体描绘,或二者兼而有之;有的则是让人物有具有个性特点的行动中出场;有的是通过别人的议论,对人物直接出场设悬;有的是写实;有的则带有传奇**彩。总之,人物出场,无一定之规律,但凡是成功的人物出场描写,不但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而且必然引起读者对这一人物的兴趣,关心他的命运。如大家十分喜爱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出世”,那出世的奇异情景,便奠定了全书的浪漫**基调。作者着意渲染孙悟空出世后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后又带群猴勇探水帘洞……,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勇敢、机智、活便伶俐的猴王形象,便呈现在读者眼前。

                  第三方面:从行动上描写人物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正如高尔基所说:“要使艺术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地多做事,少说话”。为了使形象鲜明、突出、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作家就要运用典型化的方法,从生活中选取、提炼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行动。如《水浒传》中十分精彩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作者极其鲜明地表达了鲁达嫉恶如仇、专好打不平、助强扶弱的典型性格。同时在这一具体行动中,又多侧面刻画了鲁达的个性:以经略相公的名义来找郑屠寻衅,命其三次切肉,过到了耍弄和激起斗欧的目的,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于其人之身的高妙手段。只是三拳,便意外地打死了郑屠,这既显出了他的勇力,也反映了他性格的粗豪;他怕吃官司,没人送饭,便指着郑尸骂他诈死,借机脱身,这又表现了他粗中有细、机警灵活的一面

                    第四方面:从对话中描写人物

对话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应该是冗长乏味、空洞无物,也永远不应该成为作者的传声筒。对话,应该是精炼、生动和性格化的。“言为心声”,从对话中,可以看到人物心灵的隐秘。在创作中,我们应赋于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我们要获得这种本领,首先除了要非常熟悉生活中各种各样人物的语言之外,还得靠平日的千锤百炼,并认真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正如**同志所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当然,继承和借鉴不可能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我们应遵循的原则。如《变**龙》中的奥楚蔑洛夫,他在对话中,变化无常的腔调,活现了他趋炎附势、谄上压下的丑恶嘴脸,以及善变的性格特征,使这个沙皇警察的典型形象跃然纸上。

第五个方面:人物情绪和心理的刻画

文学是心灵的镜子,文学要揭示人物心灵的奥秘,就必须探讨和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文学是以情动人的,文学要写情,就不能不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情绪,人物的不同情绪和不同心理活动反映了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性格的不同,只有从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人物的个性出发,才能正确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正确反映他的心理活动。如:《范进中举》中“范进欢喜疯了”一段,作者通过“笑声”、“拍着手大笑”和“拍着笑着”等逐层描写,把范进中举后顿时喜得发疯的神态形容得淋漓尽致。这既是对中国封建末期知识分子醉心功名、富贵的辛辣讽刺,也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有力批判。《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幻觉一段,既反映出这女孩的天真、单纯以及她对温饱的渴求,又深刻揭露了资本**社会的黑暗

                      第六方面: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具体的细微事物作细腻逼真、具体生动的描写。有人说,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学。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可见细节描写的重要意义。在我们学习古今中外作家对人物性格描写的经验时,必须深入研究他们怎样选择、提炼和运用细节的经验。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是通过儿子看父亲的背影,揭示父子之情的。作者十分细腻地描写上了年纪又是胖子的父亲,如何艰难地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去买橘子时的一系列动作,同时又写了儿子看到背影时内心感受的感情细节,使父子之情真切感人。

                        第七方面:烘托

俗话说“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骏马与花枝,是对将军与美人的烘托。将军骑上骏马,显得格外英武;鲜花映照美人,美人就变得更加美丽。

文学创作也是这样。我们要写人,总得写出一定的背景和环境,还要有景物的陪衬,这就是文学创作上通常说的烘托的表现手法。文学史上一切杰出的作家,都非常注意通过对环境气氛和各种景物的描写,去表现人物性格。如都德《最后一课》中“课堂里不同寻常的气氛”那一段,作者通过三件异常的事情,衬托了阿尔萨斯人民强烈的爱国精神,在普鲁士军队占领了法国国土并下命不准学习法文的惨痛日子里,法国人民更深刻更强烈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珍惜学习法文的最后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