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购置税2017:《大学原解》之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9:04:16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

孝1者,所以事2君也;弟3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4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5。”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6,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7事,一人定国。尧8、舜9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10、纣11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12,其叶蓁蓁13,之子于归14,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15,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所谓的治理国家必须先要在家庭家族里面实行平等的人,他的家庭家族里的人不可以教育好而去教育别的人,这样的人是没有的。所以君子不出家族之外而能成就教育于国家。

能继承先人之志的人,所以可以侍奉君王。懂得长幼次序的人,所以可以侍奉长辈。有慈爱之心的人,所以可以役使大众。《康诰》上说:“如同保护天真无邪的儿童一样。”心里真诚地求保人民,虽然没有做到不偏不倚,但离孝悌也不远了。自古以来没有见过先学会养育孩子而后再出嫁的女人。

一个家族里实行仁爱,一个国家的人也会兴起仁爱;一个家族里实行谦让,一个国家的人也会兴起谦让;一个人贪婪违逆,一个国家的人就会犯上作乱。治理国家的关键就是这样的。这就称为一句话可以亢奋一件事,一个人可以定出国家的基调。

尧、舜以仁爱引领天下,因而民众就跟随他们。桀和纣以暴虐引领天下,因而民众也随从他们。号令民众实行仁爱而自己却嗜好凶暴淫乱,因而民众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君子先应该要求自己,然后才能要求别人。无法要求自己做到,也就无法要求别人做到。本身藏有不合恕道的思想,却去教训别人实行恕道,那是没有的事。所以要想治理国家,首先要治理自己的家庭。

《诗经》上说:“桃花绚丽又多彩,叶儿茂密绿成荫。这位女子来出嫁,你们家人都来祭祀吧。”适宜于一家人,而后才能教化全国的人。

《诗经》上说:“适宜于哥哥,适宜于弟弟。”适宜于兄弟而后才能教化全国的人。

《诗经》上说:“礼仪没有差错,才能成为四方各国的表率。”无论是作为父亲、子女、兄弟,以此为典范,而后民众才会效法。这就称为治理国家首先在于家族里实行平等。

【说明】本章乃是紧紧围绕着“规律”而言,自身修养不好,就不可以在家族里实行平等。而所谓的治理国家,必须先要在家庭家族里面实行平等的人,他的家庭家族里的人没有教育好而去教育别的人,这样的人是没有的。这是曾参以孔子的事迹来说明“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段故事见于《论语·季氏》:

 

        陈亢问於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

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的编纂者们安排了齐景公和伯夷、叔齐的故事来说明人的德行不在于富贵与贫穷。而从第一节冉有和子路来说了季氏伐颛臾的事情后,孔子就从“天下有道,………”一直说到“……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孔子对季氏和冉有和子路的批评可以说是很尖锐的,那么,孔子自己的德行怎么样呢?批评别人讲了半天,自己到底怎么样?《论语》的编纂者们便安排了一段陈亢和伯鱼的对话,欲借此来说明孔子个人的德行怎么样。这段对话的重点其实就在于陈亢最后的那句话:“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在对待自己儿女的问题上也如同对待他所有的学生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传授,更不会有什么特别的遗赠了。这与冉有所说的:“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是截然不同的态度。季氏想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完全是一派私心;孔子想的却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的儿女,而是他所有的学生和天下的苍生。孔子这种不为自己也不为儿女着想的德行,确实比季氏要高上许多许多。

所以君子不出家族之外而能成就教育于国家。这就是曾参对孔子的评价,也是对真正无私奉献于教育的人的一种最高评价。

能继承先人之志的人,所以可以侍奉君王。懂得长幼次序的人,所以可以侍奉长辈。有慈爱之心的人,所以可以役使大众。这一段话我们在《论语·学而》中可以看到: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孔子说:“年轻的学生入于学门,就要能继承先辈之志,出在社会要有次序的分别,谨言慎行而真心诚意,广泛、普遍地爱护大众而且要亲近与人相互亲爱的道德标准。让自己的言说有丰足的力量,这样才可以来学习文化。”所以子夏回答:“侍奉父母,要能够穷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国家统治者,要能控制自己的身心;和朋友交往,要能够说话算话,有真心诚意。做到以上几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读过书,我认为他是有学问的。”因此,这样的人是可以来“学文”的。在这里,我们要弄清“文化”和“知识”的不同。文化,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而知识,则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以后又逐渐分类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而孔子的“学文”,则是指当时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和教化,是泛指广义的知识,而不是指狭义的农业的、医学的、文学的、工业的专门知识。我们现代人有个误解,一看到大学生,便说他“有文化”,其实他只是具有在大学所学的理科知识,或是文科知识,或是医学知识,或是农业、工业等专门知识,并不表明他有文化。这个问题要弄清楚。为什么懂得继承的人才能侍奉君主呢?所谓侍奉君主就是当官,当官的人是要有很多知识和经验的,那么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怎么来的呢?那就是学习。而学习就是学历史的经验,我们现在所学的都是历史的经验。没有哪一样是刚刚发明出来的,就算是刚刚发明的,也要通过实践的验证,而通过实践的验证后,也就成了历史的经验了。所以,孝者可以事君也。弟者呢?弟就是次序的意思,也就是懂得长幼次序的人才可以侍奉长辈。因为连长幼次序都没弄懂,怎么去侍奉长辈?慈者可以使众,说得就是对人民要有慈爱之心,要善于亲近人民,要停止逗留在与人为善的境界上,才可以役使人民。如果是残暴地役使人民,那么没几天人民就会反抗、抗争,因为人人都想有一定的安居乐业的舒适生活,你不让他们过这样的生活,那么他们也不会让你过这样的生活。

《康诰》上说:“如同保护天真无邪的儿童一样。”这句话也就说明,自古以来的统治者是以保护人民为主的。因为有了人民才会有国家,没有人民的国家是不存在的。人类既然诞生在这个大地上,作为宇宙中特殊的一员,人类从自然界中摄取物质营养,采用的是一种能动的方式,不但直接摄取自然界中的现成物质,而且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物质原料,创造自己所需要的新式物质,由此就形成了他的独特属性,这就是思维与精神。这种能动的方式即是劳动,劳动产生智慧并推动智慧的发展,由于劳动的需要而构成人类社会,社会的存在引发出社会意识。人类既然有了思想和情感和精神,就想了解生存着的这个宇宙、这个世界,并由主观走向了客观。他要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寻求生存的方法。由此,人类的存在便不再是自然的了,这其中有了主观因素的支配,由自然而然地活着,变成了为了逃避危险而活着,为了求得安全而活着。由于人类的发展,人们不可能一开始就了解所生存的这个宇宙、这个世界的神奇性,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这一步的迈出,人类社会就出现了小邦国乃至大邦国。而国家组织的建立,则是人们共同的需要。因此,国家的发展壮大,则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因此,统治者只有保护人民,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发展壮大。若是压迫剥削掠夺人民,人民就会四散逃离或者揭竿起义,最终会使一个国家崩溃灭亡。所以,作为一个统治者,难道要先学会保护人民才去建立国家吗?人民拥戴你成为一个统治者,你就要为拥戴你的人负责,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侵犯,才是人民的统治者。

一个家族里实行仁爱,一个国家也会兴起仁爱;一个家族里实行谦让,一个国家也会兴起谦让;一个人贪婪违逆,一个国家就会犯上作乱。其关键就是这样的。这就称为一句话可以亢奋其事,一个人可以定出国家的基调。在《论语·颜渊》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事说:“如果杀掉那些无道的人,以使剩下的人们归于有道德的思想,你看如何?”孔子回答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想要行善事,而老百姓就会行善事的。君子的人生规律就象风,小人的人生规律就象草。风吹草伏,草上的风愈大,草就愈是倒伏。”杀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越杀问题越多。以至有一天杀到无人可杀了,当然也就没有问题了。所以,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就必须行善事、做好事,领导人带头行善事、做好事,下面的老百姓也就会跟着行善事、做好事。这就是“风气”!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气”,就是从这里来的。孔子用很形象的语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领导人的道德品质作风就象风一样,如果是善的、好的,百姓也就是善的、好的。领导人的道德品质作风如果是恶的狠的贪的,老百姓也就跟着学习恶的狠的贪的。所以,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关键在于领导人、统治者,也就是“上行下效”。如果首先靠学习来灭除他们心中的贪婪的欲望,提倡好的道德风气,再加以监督检察机制,灭除所生产他们的土壤、途径和环境,“举皋陶,举伊尹”则“不仁者远矣。”

在《论语·子路》中,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

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

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

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这个意思是说,一言兴邦,是针对君主的,君主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君主既然是君主而不能称为臣子,是因为君主有君主的责任。既然有责任也就要负责任,所以,君主如果说话不谨慎,或说了些不正确的话,也就等于一言丧邦了。如果君主能正己,负起责任,才能正别人。正己而且说话谨慎,也就等于一言兴邦了。所谓正己,就是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符合“正名”原则,符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然后就是“君子之德风”,上行下效,那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了。

所以,古代的君王尧、舜引领天下以仁爱,因而民众就跟随他们。桀和纣引领天下以暴虐,因而民众也随从他们。号令民众实行仁爱而自己却嗜好凶暴淫乱,因而民众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君子先应该要求自己,然后才能要求别人。无法要求自己做到,也就无法要求别人做到。本身藏有不合恕道的思想,却去教训别人实行恕道,那是没有的事。所以要想治理国家,首先要治理自己的家庭。

《诗经》上还说:“适宜于哥哥,适宜于弟弟。”适宜于兄弟而后才能教化全国的人。这个“适宜”也就是适宜于社会行为规范。有许多没有写进法律条文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社会行为规范,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社会行为规范,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社会行为规范,社会中的上、中、下各个阶层人士,也各自有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每一个行业也有每个行业的社会行为规范。因此,适宜于一家人,也就是符合了这个家庭的行为规范。既然符合了这个家庭的行为规范,这个家庭里的人就能够团结,团结和睦就能够相亲相爱,共同一心。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其他的人,全国的人,全国的人民也就能团结和睦了。

《诗经》上说:“礼仪没有差错,才能成为四方各国的表率。”无论是作为父亲、子女、兄弟,以此为典范,而后民众才会效法。这也就是孔子“正名”原则的发挥。《论语·子路》: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

不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 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 必可行也。君子於

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孔子对齐景公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须各自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君主要象个君主,臣子要象个臣子,父亲要象个父亲,儿子要象个儿子,并遵循各自的行为规范,才能符合各自的道德标准。假如让一个君子来“为政”,工农兵学商、农林渔牧副,让他管理什么呢?必须先要确定其管理范围和职责,他才能名正言顺地管理这一方面的事。如果一个君子所学的是文,让他去管理农林渔牧副,或者是他明明管理着文化方面的事,却要他去过问农林渔牧副方面的事,则是名不正;名份不正,则他管理这方面的事就说不上话,或者是说话没有说服力,这事也就干不成了。这事干不成,那么这方面的礼乐也就兴不起来,也就是说,这方面的社会行为规范建立不起来;这方面的社会行为规范建立不起来,刑罚就会不得当;刑罚不得当,那么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奖惩,手足无措。这是孔子根据“正名”原则进行的的一套推论,这个推论是“为政”的重要理论,也是“为政”的思想指导方针,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思想指导方针。根据这个思想指导方针,统治者在处理国家事务上,必须先要确定事务的范畴,才能确定立个什么官,才能确定这个官职的职权和责任。而这个官员才能根据职权和责任干好他的事。生活中也是这样,做儿女的责任就是要听父母的教导,不到时候,他是不能承担父母亲的责任的。即使是他生儿育女以后,他有了作父母的责任,但在他的父母亲面前,他仍然是父母亲的儿女,还是要承担作儿女的责任。这就是现代所说的“社会角色”。“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角色理论来源于:①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运用这个概念,其中以G.H.米德的研究最为突出。米德使用此概念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存在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便于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即从想像扮演某个角色(嬉戏阶段)发展为成熟地承担某个角色(群体游戏阶段)。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②角色理论的另一重要代表是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有人甚至认为角色理论是经由林顿创立的人类学而进入到社会学中来的。林顿认为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他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因而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③完形主义心理学或称格式塔心理学。它使用角色概念旨在强调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整合模式的发现与创造而形成的。④拟剧论。这一理论认为,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

在社会舞台上,人不能随心所欲的扮演角色,角色的承担首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或者说需要经过“认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等与其承担的角色相一致。角色确定是在长期社会互动中完成的。角色确定也常有失误的情况,如不能胜任角色、未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角色等。角色的确定是否有效,最终是由社会决定的,但它也与个人的活动和努力密不可分。

因此,正了名以后,责任也就明确了,责任明确了,事情也就好做了;然而,说话就不能马马虎虎了,因为,你所说的话,都是要负责任的。

这就称为治理国家首先在于家族里实行平等的道理,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和规律,才能治理国家,才能平定天下。

——————————————————

【注释】1.孝:《书·太甲中》:“奉先思孝;接下思恭。”《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大雅·卷阿》:“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诗·周颂·载见》:“率见昭考,以孝以享。”《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礼记·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里用为能继先人之志之意。

2.事:《易·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书·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诗·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老子·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孟子·梁惠王下》:“间於齐、楚,事齐乎?事楚乎?”《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韩非子·存韩》:“今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扦蔽。”《玉篇·史部》:“事,奉也。”作动词,这里用为侍奉之意。

3.弟: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这里用为有次序、有顺序之意。

4.使:《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记·檀弓》:“使之虽病也。”《荀子·不苟》:“虽欲不谨,若云不使。”《荀子·解蔽》:“况于使之者乎。”《韩非子·安危》:“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商君书·外内》:“民之外事,莫难于战,故轻法不可以使之。”这里用为役使、使唤之意。

5.赤子:指纯正而天真无邪的儿童之意。《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老子·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孟子·滕文公上》:“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

6.戾:(li力)《诗·小雅·雨无正》:“周宗既灭,靡所止戾。”《诗·小雅·节南山》:“降此大戾。”《诗·大雅·抑》:“哲人之愚,亦维斯戾。”《论语·阳货》:“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荀子·荣辱》:“果敢而很,猛贪而戾。”《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字林》:“戾,乖背也。”这里用为暴戾、乖张、违逆之意。

7.偾:《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外强中奸。”杜预注:“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孔颖达疏:“张脉动起。”《庄子·在宥》:“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这里用为动,亢奋之意。

8.尧:中国古代的皇帝陶唐氏之号。生于伊,嗣后耆,故称伊耆氏;初封陶,后徙唐;又称“伊唐氏”。(约公元前二十三世纪)《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论语·雍也》:“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韩非子·十过》:“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韩非子·观行》:“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

9.舜: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饯兜和三苗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论语·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韩非子·十过》:“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

10.桀:(jie杰)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夏王朝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中兴稳定局面,到十四王孔甲时,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史记·夏本纪》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国语·周语》也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所以从孔甲经皋与发,直到履癸(即夏桀)内乱不止。夏桀是一个暴君。不用贤良,不忧恤于民,“百姓弗堪”。后商汤在伐桀誓词中,提到当时人民咒骂夏桀的话为“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表明人民对夏桀之痛恨。故汤起兵伐桀时,桀众叛亲离,身死而国亡。《韩非子·十过》:“昔者桀为有戎之会而有缗叛之,纣为黎丘之蒐而戎、狄叛之。”

11.纣:商代最末的君主名,史称纣王。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据《史记·殷本纪》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於鬼神。大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

12.夭:《书·禹贡》:“厥草惟夭,厥木惟乔。”《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诗·陈风·月出》:“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这里用为绚丽茂盛的样子之意。

13.蓁:(zhen真)《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说文》:“蓁,草盛貌。”《文选·班固·东都赋》:“百谷蓁蓁。”这里用为草叶茂盛之意。泛指植物茂盛貌。

14.归:《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诗·齐风·南山》:“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礼记·礼运》:“女有归。”《公羊传·隐公二年》:“妇人谓嫁曰归。”《说文》:“归,女嫁也。”这里用为女子出嫁之意。

15.忒:《书·洪范》:“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诗·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不忒。”《诗·大雅·抑》:“昊天不忒。”《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老子·第二十八章》:“常德不忒。”《易·豫·彖》:“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韩非子·主道》:“闻其主之忒,故谓之贼。”《说文》:“忒,更也。”《广雅·释诂四》:“忒,差也。”这里用为差误、差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