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河历险记2百度云:食品安全问题说到底就是“伪”字(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4:06:08

食品安全问题说到底就是“伪”字(组图)

2012-01-10 06:05:00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本期2011年候选“年度汉字” 释义:有意掩盖本来面貌的或虚假,与“真”相对。单从字形上考究,一边是“人”,一边是“为”,“地沟油”、“注水肉”等之所以为伪,皆人为之。(本期“伪”字由“小胖妞”作者何伟锋设计提供) @广州日报佛山新闻#两会微访谈# 本期微访谈嘉宾: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库成员、佛科院食品系董华强教授 “我觉得‘伪’这个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食品安全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食品问题确实是人造成的问题。”   @广州日报佛山新闻#两会微访谈# 本期微访谈嘉宾:佛山市农工党代表、广东邦南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玉发 “你看佛山有哪个官员因食品安全被拉下马的?以前的三鹿问题是因为死了人所以才被牵出来,假如我们的地沟油在哪个地方发生了一个严重的中毒事件,估计才会有人重视。但像地沟油这样犹如慢性中毒一样,因而这样的可能性又基本不存在。”

“地沟油”问题引发热议 有专家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多是人为因素造成

策划:翁晓鹏、邓柱峰 统筹:王广永

文/记者李倩、陈昕宇、刘艺明、王广永

图/记者何波、罗知锋

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稳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及餐厨垃圾处置工作,力争今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89%”成为代表与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这主要源于2011年“地沟油”在作怪。伪,皆人为之。人们不仅要问,何时才能告别“伪安全”食品?

昨日下午本报特邀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库成员、佛科院食品系董华强教授,佛山市农工党代表、广东邦南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玉发做客广州日报佛山新闻新浪微博,围绕着2011年候选年度汉字“伪”,畅谈如何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话题

治理“地沟油”成了复合问题

访谈刚刚开始,董华强教授便称,“地沟油”问题是一个复合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非常普遍,这么多年一直在说,甚至有些人说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过程。“地沟油”问题在美国、日本等都出现过,为何他们现在做得很好?而我们今天就做不好呢?记者提出,“伪”这个字代表了食品问题是人为造成的,董华强教授对此表示非常赞同,“我觉得‘伪’这个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食品安全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食品问题确实是人造成的问题”。

董华强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其实说到底就是“伪”字,伪食品、伪安全、伪管理。目前,很多人对食品安全也存在严重误区,“你觉得食品不安全,拿出证据来!”法律上“疑罪从无”没问题,但食品应该是“疑罪从无”就有问题。“你不能证明这个食品是健康的,就不能流入市场!”

回到“地沟油”问题上来,“地沟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董华强认为,“三鹿奶粉”、“校车翻车”等,为何会马上去处理,是因为这些事情是“显性”,能看得见的,而“地沟油”的危害则是“隐性”的,没有那么快显现。因此,直到目前,尽管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但是“地沟油”问题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质疑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达89%是“数字游戏”?

董华强教授称,前段时间卫生部公开向社会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听说共征集到近300种检测方法。佛山市农工党代表、广东邦南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玉发也认为“地沟油”的检测没有那么复杂,健康的食用油在用过之后,油品会发生变化,是不是第二次用一检便知。

为何市场会出现“地沟油”这种情况,董华强认为主要是有“市场”,有利益可驱逐,但是却缺乏监管。

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民生实事中提出要“稳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及餐厨垃圾处置工作,力争今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89%”的目标,针对这个数字,董华强与徐玉发均认为这是一个“数字游戏”,无害化处理是一个相对概念,餐厨垃圾总数有多少谁知道?怎么做出来的89%这么精准的数字目标?

所谓“联合执法”

地沟油问题到底谁主管?

“我两个月前向有关人士询问,是哪个部门管地沟油,竟然说不知道!”董华强教授称这就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地沟油”的监管出现一个严重的漏洞,似乎跟工商、质检等部门都有关,但到底谁来做呢?牵头单位是谁?出现问题之后谁来承担,向谁问责呢?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的“联合执法”就说明了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存在法规不明、权责不分的情况,处理“地沟油”这个事件也同样存在着权责不清、法规不明。

“地沟油的问题说到底还是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层层监督却又等于没有监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徐玉发又拿回董华强教授所作的足球赛的比喻,“裁判公正严格执法才能保证球场的顺利进行。”

徐玉发还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其实缺乏一个健全问责制度。“你看佛山有哪个官员因食品安全被拉下马的?以前的三鹿问题是因为死了人所以才被牵出来,假如我们的地沟油在哪个地方发生了一个严重的中毒事件,估计才会有人重视。但像地沟油这样犹如慢性中毒一样,因而这样的可能性又基本不存在。”

他山之石

供港食品安全就是因为监管严格

我们经常听说出口、供港食品安全,为什么供港食品就安全?主要是因为有严格的监管,有明确的权责分工。内地企业生产的食品出关时需要检验检疫部门出具证明其合格才放行,到港后香港方面还要对食品进行抽查,如果发现食品有问题,就会往回追究责任,检验检疫部门难辞其咎,被抽检到有问题的企业也将受到严惩,整批食品被退回甚至几年不能列入供港食品的行列。“有了这种严格的监管,企业也会想方设法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才能保障食品的安全”董华强表示。

对于监管的问题,徐玉发说,政府部门应该引入民间力量,从源头上,鼓励民间资本融入,成立专门监管餐厨垃圾的社会组织,政府给予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扶持。

在有了监管机构后,还必须强调严格执法,完善问责制度。他再度以香港为例,香港的食环署就有一套完整的问责制度。“为什么内地的人喜欢去香港买东西,小到连洗发水等生活用品也要去那里买呢?就是因为香港查到一批问题产品,就足以罚到一个企业倾家荡产,让他们一辈子做不了生意,就应该有这种处罚力度。”

提议政府出资回收餐厨垃圾

徐玉发认为,要解决地沟油问题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效仿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地的做法,由政府出资对食肆的地沟油进行回收。比如香港规定,每天下午4时到8时,由政府的人员到各大小酒楼进行统一收购地沟油,然后这些地沟油将被转到各个处理点进行统一处理,地沟油可以转化为生物油、工业用油、皂粉,甚至航空用油,这样就可避免二次污染。

“政府还应出资扶持处理点。”徐玉发说,目前佛山只有一到二处处理点,就是因为如果没有政府扶持的话,这些处理点很难维持正常运作,更别说盈利。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食品安全问题

2011-01-15 09:13:00 来源: 华商晨报(西安)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题目:要杜绝“地沟油” 应制定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制度

代表说:

近年来,“地沟油”回流餐桌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关检测资料证明:“地沟油”中含有苯并芘、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铅、砷和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均超标,偶尔食用“地沟油”加工的食品将会导致腹痛、腹泻等肠胃疾病,长期使用将增加胃癌、肠癌的发病几率。

沈阳市人大代表钟甦认为,沈阳市应该加强对沈阳市餐饮行业“地沟油”的监督管理力度,推进“地沟油”合理回收利用。

钟甦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制定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制度,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单位建立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

钟甦建议,沈阳市探索适宜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工艺路线及管理模式,提高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政府应责成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技术及资金支持,积极扶持相关企业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做好技术研发、资源化产品安全性评估等工作,加快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标准和监管体系,促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产业发展。

186××××7339:现在食品添加剂滥用的严重,个别不负责任的厂商不管是否有害健康,只管看着好看,能够好卖,就大肆生产,这样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应该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查力度,能不用的就不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两会民意厅接听电话:现在买的茄子、西红柿都上色,地沟油、口水油还存在,注胶牛肉和鸡蛋都有。

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不能作假,应该好好管管。

两会民意厅接听电话:民以食为天,吃的东西都不让人放心,发现有食品安全隐患的就整治,防患未然,不要等出现问题处罚,这是马后炮,应该在出问题前加强监管,相关部门应该认真研究方案,加以解决。

发言台: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晨报 )  

2011年全国共查处食品安全问题5975件 责任追究3895人

2012-01-09 14:51: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北京)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中广网北京1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011年以来,根据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及各级纠风办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开展专项治理,尤其是重点查处了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乱收费现象,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纠风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具体情况连线中央台记者肖志涛。

主持人:肖志涛,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情况。

记者:涉农、教育、医药、涉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群众都非常关注,也都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务院纠风办对河南省“瘦肉精”猪肉案件进行重点督办,对74名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问责处理,涉嫌犯罪并移送司法机关的17人。组织对发现问题乳粉的地区开展全面清查工作,对黑龙江省“乳多宝”问题乳粉案件进行了督导。

 

全国共查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问题5975个,责任追究3886人;查处药品安全责任追究问题9096个,责任追究3680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国务院纠风办对江西、湖南教辅材料等媒体曝光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件进行了查处和督办整改。全国共查处挤占、截留、挪用、骗取国家教育经费问题481个,涉及金额4.5亿元;查处各级各类学校乱收费问题涉及金额7.1亿元,已清退违规收费金额5.7亿元。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全国共查处挤占、截留、挪用和骗取医改资金问题5588个,涉及金额3288万元;查处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和各种乱收费行为的问题13417个。治理公路“三乱”工作。

对全国收费公路进行了专项清理摸底工作,截至11月,所有省(区、市)均按照规定的要求公布了本行政区收费公路调查摸底结果。先后13个省取消了部分收费项目,撤消了一批收费站点,降低了部分路段的收费标准。目前,这项工作仍在深入进行中。国务院纠风办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山西煤运集团违规收取“过境费”问题进行了查处。从4月7日零时起山西全省停止这一收费。据统计,全国共查处公路“三乱”问题1303个,责任追究1734人。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那些被误"毒"的食物:2011"问题食品"事件盘点

2012-01-05 11:04:48 来源: 南方周末(广州) 有12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之所以用“事件”形容2011年的问题食品,而不是“事故”,是因为很多新闻,其实仅仅是新闻而已,与食品安全无关。以下盘点了2011年一些被误解为食品安全问题的食品新闻。

“毒食物”真有那么多?我们真没有“安全的食物”了吗?2011年,这些质问让人目不暇接。

之所以用“事件”形容2011年的问题食品,而不是“事故”,是因为很多新闻,其实仅仅是新闻而已,与食品安全无关。

那些躺着中枪的食品

这确实是耸人听闻的逻辑。“西瓜爆炸”归结于“膨大剂”的使用,而“膨大剂”又被归结为“植物激素”。

2011年夏天,不仅有“西瓜爆炸”,还有草莓“膨大”、香蕉乙烯利催熟等诸多让人瞠目结舌的“毒食物”事件,甚至有专家指出大量食用这些食物或导致性早熟。

也正因如此,上述蔬菜水果全行业滞销,大量农民欲哭无泪。

事实上,“植物激素”只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俗称。它可以促进或改变植物的生长周期,使之符合人们的期望。它对植物有激素效应,但人与植物差得太远了——植物激素与人类激素的差别,就像花粉与精子的区别那样大。

我们说这些物质应该“规范使用”,并非过量就会有毒,而是作为高纯度化学物质,不当使用可能带来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就像酒精、食盐、醋的不当使用也会产生危害是一样的。

那些曾被冷落的“毒物”

砷、蓬灰、镉这些曾被公众冷落的“毒物”在2011年焕发了生命力。

比如,婴儿米粉中的砷。砷元素天然存在,不同环境砷含量不同,会导致大米砷含量不同,而水稻正是一种能够富集砷的植物。这意味着,即使用“自己种的大米”来磨成米粉,也无法避免砷的存在。

事实上,中国是少数对大米砷有限量要求的国家。我们只能希望大米或者米粉中的砷尽可能少,而不可能期望它“不存在”。至于何为“少”,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危害就可忽略。如果追求“零容忍”,只有不吃大米及大米制品。

兰州拉面所使用的蓬灰也是这种情况。天然蓬灰是正宗拉面的传统添加剂,它确实含有一些“有毒”重金属,而用现代工艺生产的蓬灰可以消除这些重金属的存在。

跟砷一样,镉污染地区出产的“镉大米”,确实有超标的情况。政府需监测大米产区的环境污染状况,防止超标大米流入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超标的大米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只要食用来源多样的大米,可以有效减小风险。

虚假宣传≠安全事故

人们痛恨虚假宣传,常常认为打击奸商用什么理由都是正当的。对食品来说,没有什么比“可能有害”更有力的武器了。2011年,一大批涉嫌虚假宣传的食品公司背负了“安全事故”恶名。

勾兑的酱油、勾兑的醋、味千拉面的汤、肯德基的醇豆浆、一滴香与“化学锅底”、老酸奶、牛肉膏调味的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使用了“合成”、“调制”、“勾兑”、“添加”等非传统的方式来生产,但有意宣称是“天然”“传统”的产品,或通过暗示的方式来实现。

实际上,这些产品本身是合格的,在国外也是广泛存在的产品。只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它们并没有安全性的问题——如果不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传统”“天然”的食品也不安全。

它们的问题是误导消费者,涉嫌商业欺诈。打击与处理是应该的,但并不意味这些食品有害健康,这些事件也不构成“食品安全事故”。

一种添加剂无害,多种叠加就有害?

年末另一大热点是营养快线“乳胶门”。有人做了一个含乳饮料阴干之后变成胶状的实验,然后指出该产品含有11种添加剂,媒体就此通过专家提醒:“如果添加剂日均摄入总量过大,也有可能会因为叠加效应危害人体健康。”

这与“面条可燃”炒作手法如出一辙。在可燃面条被广泛辟谣后,“乳胶门”还能再次赢得关注,不能不说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与偏见实在根深蒂固。

中国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有二千四百多种,其中一千八百多种香精香料和77种一般的食品添加剂,无论如何“过量食用”都不会带来安全问题。此外,一些添加剂想要用到过量都很困难。如糖精、阿斯巴甜。

“一种添加剂无害,多种添加剂叠加或许就有害”是公众常见担忧。不过,一种食品添加剂要被批准,其安全性必须得到充分的研究。这包括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途径和所需要的量,危害途径相同的会归为一类,计算含量之时也会累加。

比如营养快线中有三聚磷酸钠,国家标准是每公斤乳制品中不超过5克磷酸根,而人的安全剂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70毫克(大致相当于成年人每天四五克,而且长期吃)。如果某种商品中同时使用三聚磷酸钠和别的磷酸钠盐,就会加在一起来算是否超标。如果是不同的“危害途径”,比如说三聚磷酸钠和安赛蜜,就不会产生“叠加”的危害。

超标不等于危险,滥用不等于有毒

公众之所以忽视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好处,而关注“可能的风险”,还来自于添加剂“滥用”印象。

“滥用”的第一种情况是“过量使用”。比如亚硝酸钠炸鸡致死的事件,这是真正的食品添加剂引发的安全事故,但或因“犯事”的只是小商贩,并没有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充分关注。

第二种情况是合法食品添加剂超出了使用范围,染色馒头中的柠檬黄是合法的色素,不大可能产生危害,但现行国家标准并未批准它用于馒头中,所以也算“滥用”。

第三种是掩盖劣质原料,这种情况确实会带来安全问题。比如染色馒头回收陈馒头处理再卖,香精包子也是如此。

滥用食品添加剂是违法的,但第一、第二种情况却不一定达到“有毒”的程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是一个执法的标准,而不是“有害”与“安全”的分界线。

比如,甜蜜素是经常被超标使用的一种甜味剂。它在饼干糕点等食物中的限量是每公斤0.65克,超过这个量就需要下架,但这并不意味着每公斤用量为0.6克的就安全,而0.7克的就有害。实际上,它的安全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11毫克。对于一个成年人,大致就是每天吃0.65克,长期吃都可以认为没有危害。也就是说,对于甜蜜素含量合格的食物,每天吃一公斤都没有问题。即使超标一倍(即每公斤1.3克),也需长期每天吃半公斤,这依然在安全范围之内。对于多数人来说,要吃这么多含有甜蜜素超标的食物,实属不易。

民意表决VS科学决策

与众多“问题食品”新闻相伴的是“国标之争”。

面粉增白剂存废之争已持续了几年,最终以媒体和民意的“胜利”而告终。

面粉增白剂是否该禁用本来是一个科学问题,不过后来的解决类似于“民意表决”。这一标准的修改使得我国的标准超越了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加拿大的“落后标准”,实现了欧盟的“高标准”。实际上,面粉增白剂的“危害”本身是莫须有。

生奶国标的修订则是“先定案,再讨论”的方式。不考虑这个新标准是“进步”还是“倒退”,它的确比国际上的普遍标准要低,至于这个标准能否保证安全,标准修订者认为风险评估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速冻水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国标修订过程类似生奶。不过修订后的标准毕竟是与国际接轨了,而之前的旧标准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因而,不管从哪方面说,这一个标准的修订都是合理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的食品法规并没有大的问题。只要能够严格实施,都能够保障安全,如果不能够严格执行,那么再严格的法规也没有用;如果执法不能针对所有的生产者一视同仁,那么很容易沦为不正当竞争的工具。

(本文来源:南方周末)  

委员为食品安全问题开处方 献计两会让百姓吃得放心

2012-01-08 10:21:00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8日讯(四川新闻网两会报道组)

四川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月8日至12日在成都召开。截至目前,委员们已向省政协十届第五次会议提交提案近三百件。记者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成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

政协委员张方正认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是当前各级各方面十分关注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四川省2011年通过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基层监管力量相对不足、技术支撑较为薄弱、投入和经费普遍不足、各种食品药品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

对此,张方正称,针对该问题带来了“处方”,并将在本届政协会议上提出建议。

张方正认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制是亟待健全和完善的。各级党委、政府应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一项事关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在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要承担第一责任的法律后果,依法追究企业法人、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同时,还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应积极探索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当前,各级编办应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实行政策倾斜,帮助壮大食品药品监管执法队伍,特别要帮助充实、调整、强化基层和一线监管力量。

健全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保障机制也是势在必行的措施之一。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应着力帮助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检测设备、取证工具、执法交通工具、执法服装、信息化设备和培训进修经费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整合检验检测资源,集中现有资源,建立综合性检验室,将工商、质监、卫生、农业、畜牧、药监等部门的检测检验机构、人员和设施设备有机整合起来,实现共享共用。

此外,继续加大执法和宣传力度。张方正表示,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正反面典型,在各类媒体上高密度、高强度滚动播出、反复宣传,营造良好监管氛围。

最后,张方正还指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也是推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应继续呼吁立法机构加快出台食品药品监管相关法规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职责,增强基层监管的可操作性;同时,从立法层面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者给予重罚,使其不能违、不敢违。二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各监管部门应积极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客观真实记录从业者生产经营行为,评定信用等级,并作为行政许可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严重违法或屡教不改者,通过“重罚”或建立“黑名单”制度予以严厉制裁,使其不敢再犯或终身“禁入”。三是加强信息平台和投诉举报平台建设。应对举报有功者予以表彰奖励,增强群众主动参与和自我保护意识。五是加强应急预警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对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的分析评估,做到防范风险、心中有数;定期组织各监管部门进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确保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