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王群英会电视剧粤语:人民日报:东北振兴与中国的东北亚情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7:16:36
东北振兴与中国的东北亚情结 慧丰

日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尼出席东盟峰会时,与日韩领导人一起签署和发表《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同时,温家宝建议继续深入研究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问题,并透露明年在中国举办一次中国“振兴东北”与东北亚合作研讨会。

东北,其重工业曾一度是中国的骄傲,但是在此前,似乎已经被丢在了市场经济遗忘的角落。这个拥有1.07亿人口的地区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都是中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为国家的计划经济提供大量的钢铁、煤和石化产品,但是,目前的东北三省工业生产发展滞缓,经济位次不断后移,相当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1990年黑龙江、辽宁和吉林三省工业增长率分别倒数全国第二、第四和第五位。

但是,面对东北的困境,振兴东北的战略提出是一回事,怎么样来振兴则是另一回事。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看,体制改革,实行前卫的政策必不可少,但是,大幅度对外开放却也不可或缺。

而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北正是具有这么一种优势,东北地区是东北亚的地理中枢,面朝海外,连接俄日韩等诸多国家,并与各国有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这种联系中就存在着大量的商业机会。

其实,所谓的东北亚经济圈早就作为一个概念一度被提了出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提出过“黄海经济圈”构想,中国、日本的一些学者也设想加快东北亚的经济合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东北亚的复杂的地缘政治,这种设想也只是停留在一个探讨和意识阶段,一个大的区域经济圈始终没有形成。

从经济因素考虑,东北亚还是有着诸多有利于融合的因素。因为,一般的经济合作或者建立一个经济圈是需要圈内经济体有着一定的互补性。恰恰在东北亚经济圈内,这种互补表现的非常明显。日本、韩国属于发达或者相对发达的国家,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多,但天然资源大多靠进口,劳动力也不足,而中国却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广阔市场,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但是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各国之间倘以本国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互相协作,该地区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目前,东北亚地区已经显现出庞大的成长潜力,也正逐渐形成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现在东北亚地区占世界GDP的20%,更有人估计,今后的10-20年,根据圈内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的程度,经济规模将增至世界GDP的30%。

这样,对于作为中国参与东北亚合作桥头堡的东北将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在世界制造业正在逐渐形成一股新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浪潮的时候,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将有着比其它地区更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以吸引外资。

目前,虽然东北亚经济圈还没有成型,但是中国与圈内各国的经济合作却已经不断加强。据悉,去年中韩两国贸易额已达440亿美元,中韩两国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投资对象国,韩国对华投资累计已超过100亿美元!

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表的2002年度日本制造业白皮书也表明,日本对华制造业投资战略将发生巨大变化:将中国单纯作为生产基地的企业大幅下降,而将中国同时作为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企业将大幅上升。

今年1月,在韩国中小企业协会对8万会员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60%的会员希望将产业从韩国转移到中国。

这些无疑都是对于东北向外开放并进而融入未来东北亚经济圈的一个很好的铺垫。

韩国一政要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是拿筷子的民族,如果我们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我们双方都会获得自己需要的最大的利益。

但是,历史让人感到亲切的同时,有时也让人尴尬。东北亚地区由于日本对于亚洲的侵略历史自然产生了一种民族的隔阂。到现在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齐齐哈尔日本遗留毒气弹伤人事件不是一再揭开中国人的伤疤吗?日本首相小泉坚持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更是不仅伤害中国人还包括众多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吗?

而现在,朝核问题又给东北亚的未来罩上了一层阴影,其实,六方会谈不仅是一个国际政治事件,也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

朝鲜也不是铁板一块,在中朝边境新义州设立经济特区可以说是其也在逐渐向着市场经济靠拢,也在试图寻求以改革开放,图谋富民强国之路。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东北振兴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且也是应对未来东北亚、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发展变化的必然。

即使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或许离我们还比较遥远,东北的振兴乃至整个东北亚的融合发展,仍将对该地区地缘政治的稳定并进而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安定的国际环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些无疑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要议题之一,因此,10月11日到14日召开的三中全会必将为东北“复兴”提供最佳契机,也将为东北的未来掀开新的一页!

人民日报 200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