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的云图 pdf百度云:快乐享用水果的8个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50:24

    秋天是水果的季节,各种水果往往让人看花眼睛,不知道该买什么才好。水果怎么挑,怎么存,怎么吃?这里总结了最近朋友们问的8个问题,希望对大家享用水果有些帮助。

 问题1:水果挑选的时候,看颜色选择可以吗?

    水果的品种不一样,颜色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富士苹果是红的,王林苹果却是黄的,嘎啦苹果是红白均有的。每一个品种只要达到它的成熟颜色,就是好吃的。水果经过套袋处理之后,颜色会更加漂亮均匀,但那些颜色不匀的果实也是无害的,口味也不逊色于漂亮的果子。从美味角度来说,闻香气挑水果更加靠谱,无论颜色如何,香气浓郁的水果通常都是最好吃的。

    不过从营养价值来说,颜色深浓的品种通常优于颜色浅的品种。比如紫黑的大樱桃花青素含量高于红色品种,红色的又高于黄色的品种。芒果也一样,果肉橙黄色的品种胡萝卜素含量高,浅黄色的含量就低一些。对于猕猴桃来说,深绿色果肉的品种通常叶酸和VC含量较高,而对于葡萄来说,也是紫黑色、紫红色品种的抗氧化物质高于绿肉和白肉的品种。

 问题2:水果是酸的营养价值高,还是甜的营养价值高?

    水果的营养素和保健成分的含量和甜度关系不大。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种水果,味道略有酸涩的品种,其中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的含量更高一些。比如说,特别蜜甜,一点酸涩味没有的柑橘,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就比略有酸涩味的品种低一些。这是因为,大部分保健成分都有点不令人愉快的风味或滋味,或者酸,或者涩,或者苦,基本上都与甜味无关。这里并不是说水果甜了不好,是说如果只有甜味,没有其他风味,健康价值上可能不如风味浓郁的果实。

 问题3:水果长得比较大,是不是意味着添加了膨大剂?

    水果的大小主要受品种控制,不能仅仅按大小来评价是否自然。要想充分了解,可以查询相关网站,了解某种水果的主栽品种,有图片或文字介绍。比如说,某种水果品种平均重量是120克,那么100克或140克都是很正常的,但180克就比较奇怪了。品种不同,大小差异会很大,比如说富士苹果长得大,嘎啦苹果长得小;某些国产猕猴桃大,进口猕猴桃略小,并不能断定前者用了膨大剂,而是品种遗传差异所致。

    我专门问过做过膨大剂实验的专业人员,他们告诉我,膨大剂是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让果实长得更大,成熟更快,但会影响甜度和风味,也不利于储藏。从安全性角度来说,它是世界各国都许可使用的,也是生物可降解的,而且是水果小的时候进行处理,采摘后几乎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农民用膨大剂处理的主要动力是市场以大小来划分价格,小的不受消费者欢迎。去超市看看,几乎人人都挑大的。所以,如果消费者都不挑大的,就没人用膨大剂处理了。

    我们如果不想买到使用膨大剂的水果,一是在同类品种中,选择大小中等的果实,特别是不要歧视长得小的果实;二是尝尝味道。如果风味浓郁,酸甜适口,就不用担心膨大剂的问题了。大小能人工调整,口味造不了假。在市场里可以要求品尝;去了超市,先少买两个尝尝,觉得味道好,再大量购买不迟。

 问题5:哪些水果是秋天的应季水果?

    所谓春华秋实,大部分水果都是秋天成熟。与其记住秋天有什么,不如记住其他季节有什么。对于北方来说,4月之前几乎没有应季水果;5月是草莓,5-6月有樱桃、杨梅、杏、早桃、枇杷等,7-8月是西瓜、甜瓜和桃子的天下,还有荔枝和龙眼供应。9-10月最为丰富,苹果、梨、海棠、沙果、石榴、猕猴桃等都大量上市。后面还有大批橘子、橙子和柚子。

    有些水果不止一年一熟,或者不同品种在不同季节成熟,比如芒果和菠萝。所以北方人一年不止一次看到菠萝满街卖。不过,苹果和梨的储藏技术相当高超,可以周年供应;反季节水果和进口水果也能弥补淡季的品种不足,所以人们永远看到水果品种繁多的景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知道水果什么时候应季,就是查一下它的价格曲线。最低的时间点就是大量集中上市的时间。

    尽管人们追求“应季”这个概念,但实际上却相当冷落应季果实,而总是抢早熟的产品,宁可花高价也要尝鲜。然而早熟品种通常品质远不如晚熟种,价格又高。人们吃腻了早熟水果或反季节水果,到了大量上市的时候,总觉得东西不值钱,往往反而失去兴趣,不屑一顾。最优质的晚熟应季水果的结局是低价销售,甚至大量烂掉…可为之一叹!

 问题5:有些水果买回家时硬邦邦的,不好吃怎么办?

    水果的成熟需要一种叫做“乙烯”的气体来启动。有些水果是一旦启动成熟程序,就义无反顾地一直走到软烂。这些水果就是必须硬邦邦地买,比如鳄梨(牛油果)、国产猕猴桃和烟台梨,还有香蕉。它们一旦成熟就迅速地彻底变软,两天内要吃掉,没法运输和储藏,所以必须在没有变熟之前,以硬邦邦的状态摘下来,才好运到超市里。

    很多朋友不知道怎样吃,直接吃硬的吧,太难吃;吃那些有点变软的,往往果实软硬不均匀,口感不好,味道不甜,最后干脆不买。其实,这些水果很好吃,只是要耐心等几天。

首先,买的时候要仔细摸一摸,果实不能有碰伤。一旦有伤,植物就会提前局部变软、发酵甚至腐烂变味,其他地方却不熟不甜。这样会很难吃。要通体坚硬的才好。但是,果实又不能过生,必须长到足够的体积,果实上下看起来都很饱满,没有瘪缩或发尖的感觉。回家路上不要受到磕碰或挤压。

    买回来之后,先把这些生硬的水果放进没有破口的塑料袋,再放一两个苹果、海棠、梨之类散发香气的水果,一起把口扎起来,让熟水果释放的天然催熟气体“乙烯”来发挥作用。过3-5天之后,轻轻地按一下水果的基部,如果略微有一点软(千万不可以是轻易按下去那种软!),就说明可以吃了,要按软度顺序吃掉。成熟适度的国产猕猴桃风味酸甜适口,软点时果肉还有点沙;烟台梨有了酒味的时候风味最为迷人;牛油果的果肉柔软细滑,加一点点炼乳特别好吃哦…

 问题6:别人送了一箱水果,吃不完怎么保存?

   水果不要堆放在一个箱子里,要赶紧取出来,避免相互挤压。把已经软熟的先吃掉,有病斑或霉变的马上拿出来,避免传染给其他水果。表面有污物或沾上霉菌的要轻轻洗干净。

    每一种水果的最佳储藏温度都有所不同。苹果梨等温带水果可以放进塑料袋放冷藏室保存,袋口可以扎上;热带水果不能放冰箱,否则会发生冻害,放在室温阴凉处就可以了,而且袋子要留一点口,经常检查,避免腐烂。

    需要催熟的水果,可以分装在不同的袋子里,分批催熟,避免一下子全熟来不及吃烂掉。 实在是吃不完,还可以把一部分水果做成果酱,泡成果酒,或者泡在蜂蜜里。浆果特别适合这种方法。

    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吃多少买多少,让冷库替我们保存,比自己家里保存质量可靠。感觉吃不完的不如提前送给亲友邻居,促进和谐而且避免浪费哦。

 问题7:水果表面上稍微坏了一点,还能吃吗?

    水果的“坏”有几种情况,有的是长霉,有的是软烂,有的是碰伤变褐,有的是有个疤或者有虫子。

    如果是碰伤,完全不妨碍食用。去掉一小块褐变的部分就行了。疤和虫子也是完全不妨碍食用的。软烂的水果可以去掉软的部分,其余部分如果没有霉味也可以吃,只是可能带有酒精发酵的味道,不好吃但无毒。如果是长霉,就要小心了。因为霉菌可能分泌毒素。假如只是一小块,多切去一些还可以;如果比例较大,为保险起见可以扔掉。

    我们小时候,因为家庭经济所限制,父母经常会买来一些表面有小片伤或烂的减价水果,削去之后,还是很好吃的。那时候谁也没有食品安全观念,能吃到水果,就已经非常非常开心了。现在因为食物丰富了,人们成箱地买水果,经常会大量浪费,坏一点就扔掉,想想实在是非常罪过的事情。我们扔得多,农民就必须多生产,就要多用农药化肥水电资源,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啊!

 问题8:家里老人怕凉,水果可以加热吃么?

    有些水果还是生着吃比较好,比如草莓、葡萄、西瓜等多汁水果。但水果并非每一种都富含VC,那些低VC而肉厚的品种,比如苹果、梨、桃、香蕉,都可以考虑熟吃。比如说,做成水果汤、蒸水果、烤水果,风味都不错,也能帮助人们多吃点儿。水果是酸味的,加热中VC的保存率比较高。吃饭的时候把水果当成凉菜,和热菜热饭配着吃也可以。 相关阅读打破吃水果的单相思     关于水果应当什么时候吃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困惑不已。一位朋友坚持不到饭后两小时不碰水果,而另一个朋友一定要等到开饭前半小时才吃。还有一位朋友诉苦说,她听说饭前和饭后一小时都不宜吃水果,可是她在两餐之间工作很忙没时间吃。想要晚上吃吧,偏偏又有文章说,晚饭后什么都不能吃!
 
    我对她深表同情。都说中国人总是活得太累,连吃个东西,都要这样瞻前顾后的。不由想套用那段著名的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明明爱你 /却不能够把你放进嘴里……”

    于是我认真回想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规矩,发现其它地方似乎对吃水果的时间不那么严苛。一位台湾教授告诉我,台湾平均每人每年吃掉三百多斤水果,而且并不考虑是否餐后两小时才享用。西方人更是把水果看得如同蔬菜一般,无论制作沙拉,还是制作甜点,都是用餐时食用。英国营养专家认为国民吃水果数量不足,鼓动政府出钱给每个孩子每天发放一个免费水果,却完全没有提示吃这只水果的时间。

    那么,所谓餐前餐后不能吃水果的理论,道理何在呢?

    其实,并没有人说餐前不能吃水果,而是说“空腹不能吃水果”。一个理论是,空腹时胃中酸度较高,再吃富含有机酸的水果,对胃有一定刺激。另一个理论是,水果中含有大量单宁,和胃酸结合,容易产生结石。

    看来,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来说,空腹吃酸度高的水果可能有害;单宁过多的水果,空腹吃可能和胃中粘蛋白作用而导致不适。但是,其它水果呢?它们似乎无辜受害了。如今水果味道越来越甜,酸度越来越小,涩味也日益淡薄,这种担心渐渐失去物质基础。何况,饭前并不等于彻底空腹,胃里的食物不一定完全排空。

    还有一项理论,说水果糖分比较高,空腹吃容易产酸,并造成呃逆,等等。显而易见,这个理论不能成立。因为糖分在胃里根本不会消化,而是在小肠中消化的。如果糖分较高便不能吃,那么饭前连巧克力、饼干和水果糖都不能吃了,因为它们更是高糖分食品。

    那么,餐后吃水果为何不好呢? 理由是这样的:如果人们在饭后立即吃进水果,就会被先期到达的食物阻滞在胃内,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在胃内消化,而是在胃内发酵,从而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听起来似乎有理,但它的前提是,吃水果之前已经很饱,而且水果吃的数量比较大,导致长时间滞留胃中,胃酸分泌量又不足以杀死附着在水果上的细菌,从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胃肠不适。

    可见,是否餐后两个小时再吃水果,大可以按照个人感觉来决定。如果用餐时食物摄入量已经很大,胃中饱胀,就可以晚些吃水果;如果用餐时食物不多,也不油腻,感觉胃里可以容纳更多的食物,就无妨当时进食水果。

    总体而言,水果的食用时间,没有什么特殊的禁忌——

    饭前吃水果,只要不是特别酸涩的水果均可。这时吃水果有利于填充胃袋,产生饱感,减少下一餐的食量,对控制体重最为有利。

    进餐时吃含有水果的食物,把它当成菜肴的原料,或者作为一道餐后甜点少量食用,都没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水果替代部分蔬菜,因为水果比蔬菜能量高一些,需要注意控制一餐当中的总能量。

    如果用餐时已经很饱,餐后又马上吃大量水果,一则可能造成过度饱胀,二则可能带来额外的能量。特别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水果的温度。如果吃了大量油腻食物,再吃大量冷凉的水果,胃里血管受冷收缩,对比较敏感的人来说,可能影响消化吸收,甚至造成胃部不适。因此,餐后吃水果应以常温为宜。

    如果在两餐之间用水果代替饼干、曲奇、蛋糕之类点心和甜饮料,则是非常健康的选择。因为,新鲜水果的健康益处,实在远远高于这些甜食。

    所以,在食物总能量不超标的基础上,如果想吃水果,就吃吧。只要胃里感觉舒服,什么时候都可以。

    是啊,水果,这么美好的东西,看在眼里,闻着香气,愣是不敢吃,岂不比那单相思的人儿还苦。
  用餐时吃水果更健康

    都说水果是一类非常健康的食品,调查发现水果吃得多的人,多种癌症、慢性病甚至骨质疏松都比较少。营养学家们说了,我们中国人吃水果的平均数量还太低,要多吃。可是,这水果该什么时候吃好呢?有关水果应当饭后吃还是饭前吃的问题,不知道让多少人面对水果不知所措。

    不过,有没有人想过,干脆把水果放在吃饭的时候吃呢?这种吃法会有什么问题吗?似乎找不出反对的理由。

    所谓空腹吃刺激胃——一边吃饭一边吃水果,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所谓吃饱了再吃不利于消化——在吃饱之前就吃了水果,也不会有这个问题。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在吃饭时吃水果呢?没有人规定,水果必须与三餐分离。既然吃饭时能喝果汁,能吃水果沙拉,炒菜能够用小番茄,没有理由不能吃水果。实际上,在很多西方国家当中,吃水果就是用餐的一部分;在一些盛产水果的国家当中,水果也是菜肴的配料。这些做法在当地自然而然,无人异议。

    其实,吃饭的同时吃水果有很多好处,不妨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水果入餐,可以减少一餐当中的总能量。因为水果属于体积大而能量相对较低的食物,用它替代一部分放了油的菜,或者替代一部分主食,有利于降低一餐中的能量密度,从而预防肥胖。

    第二,水果入餐,可以减少一餐中的总盐量。因为水果调味的时候不可能加入很多盐,通常基本上不用加盐,用它替代一部分咸味的菜肴,有利于改善一餐中的矿物质平衡,对控制血压很有帮助。

    第三,水果入餐,可以提供不少活性酶类,帮助其他食物更好地消化。很多水果都富含蛋白酶类,例如菠萝、无花果、木瓜、芒果、猕猴桃等,都是蛋白酶很强的水果。对于一些胃肠消化能力较弱的人来说,吃鱼肉等蛋白质类食物时配合这些水果,不仅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反而会感到胃肠十分舒服。

    第四,水果入餐,可以利用菜肴中的油脂来帮助其中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等脂溶性抗氧化成分的吸收。

    第五,水果入餐,可以提高一餐中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量,同时丰富食物的口味和口感,给人带来新的饮食享受

    第六,很多男人没有吃零食的习惯,一旦吃饱饭,他们什么都不再吃,水果也懒得碰。如果吃饭时把水果切块端上桌子,他们就再没理由拒绝这么美好的食品了。

    不久前一位老妇人对我说:自从听了你的话,我不再斤斤计较吃水果的时间,吃的时候放心多了,吃的量也多了。后来我又尝试着用餐时吃水果,感觉意外地好。胃肠比以前舒服,排泄也比以前顺畅了……

    当然,水果入餐,也要考虑烹调方法,考虑搭配协调。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窍门:

    1 口感、色泽、风味要协调。如肉类质地实在,而且常要用一点糖和酱油调味,配菠萝很适宜,颜色漂亮,口感丰富,味道也美好。鱼类质软嫩,可以配猕猴桃或芒果;黄瓜莴笋颜色翠绿,味道清香,可以考虑配浓香的木瓜,等等。

    2 很多水果容易褐变,炒菜最好选择不宜褐变的水果。易褐变的水果可以用在汤中,但一定要等汤沸之后再放入,这样杀灭氧化酶,就不易变色。

    3 烹调时不要随意过油,以免破坏水果清淡健康的特色。炒制、炖煮时间一定要短一点,宜先把其他原料烹熟,最后再放水果。

    4 水果味香甜,烹调调味宜略淡,不要用大量的盐来破坏水果的清爽。同时,水果本身有甜味,调味的时候就不用放糖了,利用水果自身的甜味来配其他原料即可。

    5 水果不宜配有刺、有骨或过于筋道的原料,也不适合配原料味道中有明显异味的原料。

    6 如果做水果沙拉,一定要注意少放蛋黄酱,因为里面含脂肪高达80%。

    假如不善烹调水果菜,其实也不妨就把水果切成小块,去掉皮核,和其他菜肴一起端上桌来,配着其他菜吃,其实味道也不错,一点都不难接受!(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