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消除怕鬼心理障碍:我爱传统中医药学里的文学功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6:18:35

 

 

 

我爱传统中医药学里的文学功夫

 

 

 

 

中华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所有中国人为之骄傲自豪的国粹。几千年来除了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之外,在其著作篇章中还吸收应用了中国文字语言的精妙之处,处处透发着文学艺术的浓郁气息。我很喜爱传统中医药学里的文学表述功夫。

 

小时候我所读过的课外读物中,除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以外,父亲还让我阅读背诵《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一类的中医启蒙读物,以便尽早受到中医知识的熏陶,了解中医基本概念。这些初级专业读物通俗易懂,文字流畅,对偶押韵,朗朗上口,使童年的我既掌握了中医基础知识,又学习了优美的中华语言文字。

 

首先说清代陈修园编写的《医学三字经》,开头是这样的:

 

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伤寒著,金匮藏,垂方法,立津梁。

 

文字精炼,重点突出,前后有序,几句话就说清了中医的源流,发展及其经典。用'更洋洋’、'圣道彰’、'立津梁’等词表述了古代中医著作的丰富,精华和重要性。对临床症状也叙述得有因有果,生动在理,如:

 

气上呛,咳嗽生,肺最重,胃非轻,肺如钟,撞则鸣。

 

说肺如钟,脏之盖,挂在人的胸腔,肺五行属金,金钟被风邪冲撞,一撞则鸣,故有咳嗽,取类比象,具体形象。

 

再看金元时代李东垣编写的《药性赋》,这是一篇很好的词赋韵文,韵律流畅,对仗合辙,读来顺口,容易记住,例如: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闻之

 

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

 

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薏苡理脚气而祛风湿,

 

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

 

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

 

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又能明目。

 

还有方剂学里的《汤头歌诀》,所有中医师都是知道的,而且大都能背诵。作者是清代汪昂,全书都是用七言诗表述,容易传诵推广,例如: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 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中医脉学是比较复杂难记的。为了使初学者便于记忆,明代李时珍编著了《濒湖脉学》,运用简明流畅的七言诗形式把诊脉的深奥细微讲得深入浅出,概念准确,清晰有序,给学中医的人提供了绝妙的必读教材。如对“浮脉主病”诗云: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疼眩风生,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主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以上所说的《医学三字经》等四种中医启蒙读物,被有些中医老师称为中医“四小经典”。对于年纪尚小,文化程度尚浅的中医爱好者们,我觉得熟读背记“四小经典”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大经典著作还重要。大经典当然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水平的中医师,不学习掌握经典名著内容是绝对不行的。但是这些经典著作卷页浩繁,议论高深,文句古奥,一般没有相当文化的人是难以读懂的。新中国成立后,各所中医院校里都开设了“中医经典”课程,由资深的教授讲师授课,这对提高学生的中医理论水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四小经典”以外,中医古籍中有关病机、病因的歌赋也很精彩实用。如明代皇甫中编著的《明医指掌》“病机赋”就很有水平,现摘来开头一段欣赏一下:

 

病机玄蕴,脉理幽深,

 

虽圣经之备载,匪师授而罔明。

 

处百病而决死生,须探阴阳脉候;

 

订七方而施药石,当推苦乐志形。

 

邪之所客,标本莫逃乎六气;

 

病之所起,枢机不越乎四因。

 

再如清代刘一仁编著的《刘氏病因赋》,也写得准确精炼,很有水平,摘一段消化系病因作一欣赏:

 

呕吐者,胃气逆而不下;

 

泻泄者,脾气伤而不平。

 

霍乱,脾寒伤食所致;痞满,脾倦积湿而成。

 

呃逆者,胃气之不顺;咳嗽者,肺气之不清。

 

嗳气皆由于痰滞,吞酸尽为乎食停。

 

中满膨胀者,脾虚不运;噎嗝反胃者,气食相凝。

 

清代乾隆盛世,朝廷政府组织以吴谦为首的全国著名中医编簒了医学丛书《医宗金鉴》,这是一部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医学巨著。此书问世二百多年来,发行量很大,影响甚广,一直作为广大中医的必读典籍。本书多以歌诀形式编写,把经典基础、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临床各科等都编成七言韵文,既简明扼要又便于习诵记忆。举例欣赏如下:

 

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

 

推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

 

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

 

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自“伤寒心法要诀”)

 

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经血水谷生,

 

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行。

(自“妇科心法要诀”)

 

针灸学方面古代医家编有《针灸穴位歌》、《百症赋》等,最常用最普及的当属“五总穴歌”,这是每个临床针灸大夫非用不可的: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还有一个穴,胸胁内关谋。

 

从以上所摘举的这些古代优秀中医韵文来看,医书的作者不仅是很有经验的名医,也必定是很有造诣的文人学者。中国古时候的读书人都怀有很大的治国抱负,十年寒窗,经过科举考试,希望国家委以重任。如果科考不第,名落孙山;或遇到官职被贬,则“不为良相,必为良医”,这也是顺乎情理,比较容易的。正如古人所说“秀才学医,笼里捉鸡”。况且他们一直怀着济世救民之志,仕途受挫,便走行医之路,从医疗保健方面给人民作贡献。

 

实际上,要当好一名理论与实践都过硬的中医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中华文化知识水平,要对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天文地理等等,都要有一个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全国各地的中医院校都开设了“医古文”课,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中医经典著作的阅读能力和对古典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医古文”里选载的张仲景的“《伤寒论》序”、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及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自序”等等都是每个中医师必须认真拜读的优秀医学散文。

 

我高兴地发现,在我家乡的市、县(区)各个医院,近两年正在有组织有领导、扎实有序地开展着“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这对于提高当地所有医生的中医理论素养,增强运用中医药业务技能,发扬光大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想,开展这项活动时,在学好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及规定中医教材的同时,如果再利用课外业余时间熟读一下中医“四小经典”,将会对拓宽中医知识范围,夯实中医理论基础,进一步了解中医学里的文学功夫更有好处。

 

经常爱读古典文艺小说的人都会发现,大量古典作品里,都记载着许多关于中医中药及中医大夫看病的内容,而且讲得头头是道,很是专业。这说明古典文学名著的作者也一定通医理,知方药,说不定还当过中医先生。中华医药学从最初就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在发展过程中两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彼此润色。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中入诗的中草药名就多达40余种,可见中药从很早很早就融入了中国诗歌里。

 

在大量著名的古典小说、诗词作品里随处可以看到许多有关中药、中医诊病方面的内容。如《西游记》里一首“西江月”词:

 

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

 

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

 

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

 

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家中盼望。

(每句都有中药名)

 

再举出一首“七律”更有意思: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赶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每句有中药名)

 

可以说作者吴承恩绝对是一位懂中医药的高手。

 

宋代爱国诗人辛弃疾也写过带有中药名的诗词,介绍如下: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禹余粮)

 

泉石膏盲吾已甚,提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故应知子草玄忙,(栀子)

 

   湖海早知身汗漫,只甘松竹共凄凉。(海藻)

(每句有中药名)

 

在古典小说《红楼梦》里,曾数十次出现有关中医中药的医事活动,王太医、张太医以及庸医、巫医、民间郎中等十多人经常在贾府登场,人参养荣丸、独参汤、逍遥散、八珍益母丸等都是贾府里老爷少爷、夫人小姐们经常服用的补养调理药剂。可见曹雪芹也是一位熟谙中医的内行作家。在《三国演义》里,外科专家华佗给关羽和曹操看病的故事众所周知。为数不少的古代作家学者将有关中医中药的知识情节加进自己的文学作品里,随作品而流传千古。

 

清末小说家刘鹗著的《老残游记》,则主要记述了江湖郎中老残游历各地行医看病的坎坷经历。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有一定的文学水平。小说里虽然写了不少行医情节,但书中主人公毕竟是个普通游医,程度有限,无甚价值,在医学上不足称道。

 

“三言”(冯梦龙著《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和“二拍”(凌濛初著《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我国很著名的大型古代短篇小说集,内容丰富,涉及各行各业,当然也有医疗,凡读书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我退休前带教中医专业实习同学时,随便问一位同学什么叫“三言二拍”?同学略加思索后答道:“就是有的干部,每说上三句话就有两句是拍马屁的。”这意想不到的回答,令我瞠目结舌。我想,这实习生的中国文学功夫可真差劲。  

 

博大精深的中华医药知识,还渗透在我们平常生活中的“楹联”里,我记得小时候老家药铺药柜上的对联是:

 

但愿天下人无恙,

 

何愁架上药生尘。

 

还有一幅用中药名组成的对联是:

 

大将军骑海马身披茯苓穿山甲,

 

小红娘坐车前头戴玉簪金银花。

(上下联各四味中药)

 

在中医医院或中医诊所的大门上我印象最深的对联是:

 

杏林春暖暖四季季季兴旺,

 

橘井泉香香万家家家安康。

 

还有“春联”、“中堂对子”等中也常出现与中医有关的内容,我最喜欢的春联之一是:

 

一元二气三阳泰,

 

四诗五福六和春。

 

最喜欢的中堂对子之一是:

 

品节详明德行坚定,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去年我过70岁生日时朋友送我多幅寿联,选一幅最长的藏名联(上联5个元,下联5个泰)收录于此:

 

通元识微胸怀元经秘旨济世救人返本朝元元老寿元无量,

 

神融气泰指点三阳开泰妙手回春否去泰来泰斗福如泰山。

 

最近在一位远方朋友的博客里看到一幅挺好的名医名联,也顺便抄录在此:

 

一勤天下无难事,

 

百忍胸中有太和。

(太和:太平,平和,和畅之意)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优秀楹联里都蕴含着医德和哲理,反映出医者境界和情怀,确实非同凡响,耐人寻味。

 

我爱中华医药学里的文学功夫,它寓医于诗、寓药于歌,文笔优美,形式多彩。我更爱中医经典著作中的主旨内涵,它记载着千年精妙医理和救死扶伤医术。我要永远感谢我的父亲让我从小学医,继承父业,选定了医师职业。学习医学,当个医师,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民众之危,中可以保身健体防病,总之,能济世活人,造福人类。这是多么崇高、仁爱而又绚丽的职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