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武帝主宰等级划分:从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看孙中山精神的特质——与时俱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36:25

从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看孙中山精神的特质——与时俱进

内容提要: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是孙中山精神的崇高品质和特质。本文对三民主义的基石——民族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和脉络进行了粗略梳理,这可以使我们从中初步体会到孙中山在创建、丰富和完善民族主义理论方面所展现的与时俱进精神,也可使我们从中得到启示,有助于我们从孙中山思想的整体性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孙中山先生的这一精神特质。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郑重指出,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评价,深刻阐明了孙中山精神的崇高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博大精深,如果说爱国是中山精神的核心,那革命就是中山精神的崇高品质和特质。继承、发扬和研究中山先生精神,既要注重中山精神的核心和内容,又要注重中山精神的特质。当前,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与世界经济日益接轨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重温孙中山先生的宝贵精神,特别是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对于我们从容面对目前复杂的局面,无疑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启迪。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先生的这一座右铭,是他一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勇于突破的生动写照。纵观孙中山先生跌宕起伏的革命生涯,他以伟大革命先行者的气魄和胆识,始终勇立时代前列。孙中山号逸仙,逸仙的原文是“日新”,取自《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由于粤语“日新”同“逸仙”是谐音,所以改为逸仙。从孙中山先生精心为自己取“号”这件小事上,我们就不难发现他是多么喜欢日新月异。这种日新月异,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他对真理矢志不渝地追求、探寻,并勇于把真理付之于引领中国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走向独立、富强、民主、自由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践之中。在领导波澜壮阔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他也是勇于自我否定,突破自我,随时充实完善自己创立的革命理论。为此,他说:“夫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也,此古今之革命维新,兴邦建国者是也。”

 

在这里,我们个人理解孙中山先生所讲的“天理”即为“真理”。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是不可能完全被认知的。人类认知真理是一个人类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真理被认知的程度取决于人类自身的实际。同时,所谓“人情”、“潮流”、“需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时刻刻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所以,孙中山为了使自己的革命实践时时刻刻“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高度关注中国社会和世界潮流的发展变化,加以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努力形成并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革命理论和学说,努力使自己成为革命运动的“先知先觉者”并“决志行之”,以希冀“革命维新,兴邦建国”的成功。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主要革命理论和政治学说,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从形成到不断完善、提高,花费了孙中山先生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深刻体现出了“与时俱进”——中山精神的特质。在此时期,孙中山先生对正在世界上广泛传播的社会主义理论给予了极高热情,并积极致力于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宣传和研究。特别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以及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孙中山先生得到了深刻启发,从而完成了三民主义升华为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孙中山先生这一“第二个丰功伟绩”的实现同样深刻体现出了“与时俱进”——中山精神的特质。本文将重点对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做一粗略梳理,以期管中窥豹,让我们从中领略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精神特质的全貌。

 

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发端。民族主义的要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取得中国民族革命的成功。民族主义是实现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基础和前提,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重要基石。民族主义发端于孙中山先生反清排满、建立共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依据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中华民国成立前,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内容是反清排满;民国成立后,民族主义的核心是强调五族共和;五四运动时期,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则飞跃为反帝建国和争取建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新型民族关系。

 

中华民国成立前的民族主义

 

孙中山先生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艰辛的童年境遇给了他深刻的影响,也萌发了他改变中国农民贫困生活的远大志向。村里太平军老战士冯爽观向他讲的太平天国反清故事,使他有了“洪秀全第二”的自诩。可以说,反满抗清是孙中山从小就孕育着的人生理想。但真正推动孙中山形成反满抗清革命思想的因素,则是当时中华民族日益加剧的生存危机。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西方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侵略中国的闸门。从此,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满清政府则蜕变成了帝国主义侵略、欺凌中国人民的“奴隶总管”角色。孙中山先生指出:“彼满清政府不特签约款以割我卖我也,且为外平靖地方,然后送之。”腐败透顶的满清政府作为帝国主义的走狗,对中国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和剥削,在国内民族问题上则推行反动专横的民族压迫政策,造成了满洲贵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间的矛盾。年轻的孙中山为了“医治”已病入膏肓的“满清政府”,救国民于水火,满怀改良之热情,于1894年6月,携精心准备的《上李鸿章书》,北上京师,向晚清重臣李鸿章上书,请求清政府效法西方进行改良,实现富国强兵。腐朽的清政府却对此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孙中山上书请愿希望清政府奋起的努力失败了。现在看来,这件失败的事情却是一件好事,因为正是这一失败的事情,使孙中山彻底看清了清廷的真实面目,促使他痛下决心,改“医人”为“医国”,走上了推翻满清专制政府、振兴中华的革命生涯。

 

孙中山的革命生涯是从成立兴中会,发动反满的武装起义开始的。1894年冬,他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誓词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从此以后,他的主要活动、发表的著名演讲和文章都是围绕推翻满清专制政府进行的。比较重要的活动、演讲和文章包括:1895年的第一次广州起义,与保皇派的论战,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以及孙中山本人或同盟会会员组织的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这些起义包括自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到1911年4月的广州黄花岗起义。这些武装起义虽然先后归于失败,但却都在政治上、精神上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并使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鼓舞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终于迎来了1911年伟大的辛亥革命,埋葬了腐朽的满清政府,埋葬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中华民国成立后一个时期的民族主义

 

这一时期是指自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爆发近8年的时间。这一时期,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问题发表了许多观点。综合来看,主要有三种观点,强调“五族共和”是其中最主流、最重要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继续坚持反满立场。我们可以从以下孙中山三篇演说或文章中得知他的这一立场:在《通告海陆军将士文》中,孙中山说道:“逆胡猾夏,盗据神州,奴使吾民……乃者义师起于武汉……民国新基,于是始奠” 。在《对外宣言书》中,他说道:“自满清盗窃中夏,于今二百六十有八年,其间虐政,罄竹难书” 。在《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中,他说道:“自二百七十年前,中国亡于满洲,中国图光复之举,不知凡几。各处会党遍布,皆是欲实行民族主义的。”

 

第二种观点是认为推倒满清,创建民国,民族主义已经完成。孙中山一度讲到:“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第三种观点是强调“五族共和”,中华民族统一为一家。

 

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书中说到:“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民族统一的概念,按照孙中山的意思,就是不分畛域,汉、满、蒙、回、藏聚合为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他在《致贡桑诺尔布等蒙古各王公电》中说到:“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在《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中,他又说到:“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而今而后,务当消融意见,蠲除畛域。”

 

从上述孙中山先生关于民族主义问题的主要言论和观点来看,这一时期他确实是置民族主义于次要位置。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鉴于满清被推倒,民国已创建,他主观上认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的问题已经解决,当务之急是国家建设,即突出民生主义。二是他把民族主义的含义、范围仅仅局限于国内,没有把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纳入自己的视野,没有把铲除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独立、自由纳入民族主义的范畴。但无论如何,他从这一时期的初期坚持反满立场开始,到后来强调实现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以及再到后来的包括华夏各民族的共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还是实现了民族主义理论的升华。这次升华,主要是他关于华夏各民族共和的理念,已经蕴含着“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萌芽。这为他在1924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民族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四运动时期的民族主义

 

这一时期是孙中山民族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新民族主义,其最根本的标志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这一问题,前文已略作述及,这里就不再分析了。这里,我们重点进行“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这一问题的分析。

 

众所周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当权益却被西方列强无理拒绝。“巴黎和会”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瓜分中国的图谋在继续。这首先遭到了中国广大爱国青年学生的强烈抗议。风起云涌的学生反帝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国民众的迅速觉醒,其中自然包括孙中山。

 

五四运动之前,孙中山一直全力倾注于反对军阀的护法斗争,但却屡遭挫折,孙中山百思不得其解。五四运动的爆发,给了孙中山深刻的启迪,开阔他的思维和眼界。这时的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国内军阀的背后均有帝国主义列强的影子,他的护法斗争反对的不只是国内反动军阀,还有许许多多暗地里支持他们的帝国主义列强。国内军阀实际上已蜕变为与满清专制政府一样的“奴隶总管”角色。这使他得出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结论:解决中国内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演变为解决中国与帝国主义列强关系的外部问题。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觊觎不止,中国的民族独立就无从谈起。中国的民族独立没有真正实现,他所有宏伟目标的达成也就无从谈起。这是经过多少年的探索、经过多少次的失败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帮助孙中山认清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真实面目,促使他最终彻底放弃了一直抱有的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促使他深刻思索被自己一度认为已达成目标而置于次要地位的民族主义问题。

 

从此之后,觉醒起来的孙中山又重新把民族主义作为他的一大目标,并赋予民族主义以崭新的内容。这时的民族主义已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民族主义,具有了与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潮流相符合的时代特征——对外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则是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上述对民族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从这一方面对孙中山先生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希望通过本文,对大家继承、发扬孙中山先生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精神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刘晓静,民革山东省委会副主委;胡文杰,民革山东省委会宣传联络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