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恐电影大全:向古典诗词学景物描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11:31

向古典诗词学景物描写/作者:高冰峰

  景物描写是高中语文写作必须涉及的一个课题。通常的教法是在教学了一组写景散文后,再归纳出写景状物的一般要求。但往往由于教材的篇幅和内容与学生写作实践存在着的差距,以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凸现景物描写这一目标,学生也难以有针对性地从教材的学习中获知写景的一般技巧,教师如想重新选例,又往往因工程浩大而倍感艰难。因此,笔者遴选了一些高中生所熟知的诗词,从中分析出写景的六条常用技巧,免去了教师选例之繁难,也希望学生能从古典诗词这一独特视角,在鉴赏诗词这一审美情境中,获取写景的一般技巧,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乃至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精粹的热爱之情。
  一、变换立足点和观察角度
  在选取定一个写景对象之后,变换描写的立足点往往可以使景物在笔下显得更具层次变化之美,从而使景物得以立体展现。唐人贺知章《咏柳》一首是很好的例证。
  例1: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一诗,第一句写柳树身姿,是远观所得印象;次句写柳条披拂之态,是近看柳枝状貌;最后两句作者先故作痴态,将目光聚焦于柳叶,此时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以手轻轻把一枝嫩叶捧至眼前,嘴里喃喃问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之句,这是特写柳叶的一个镜头。在这首诗中,作者三次变换立足点,由远而近,最后一个特写,极富层次地展现了春风中柳树的风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也是景物描写中变换立足点这一技巧运用的上好范例。
  观察角度通常有平视、仰视、俯视等多种,在景物描写中,当我们状单个景物时,变换观察角度可以使对象的特征更加清晰,在变化中姿态尽显;当我们描画一个环境时,变换观察角度则可以使我们的描写视域更开阔,创设出一个和谐的整体。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例2: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这两句诗描写峨眉山月,首句仰视已得一幅青山吐月的优美画面,次句变为俯视江流,随着船的行进,月影随之而行,画出月映清江的情状,观察角度的变化使得远在高天之上月亮变作身边事物,月亮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可近可亲。
  例3: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里是描画一个环境。清秋傍晚,山林空旷,可写之物很多,诗人仰视则皓月当空,月色如水般从青松树隙中洒落;俯视则山泉似练,淙淙于山石之上流淌,此景何等清幽!王维用炉火纯青的笔墨描写出了一个和谐的景物环境。
  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若用这两句来描述变换立足点和观察角度的写景效果,是再也恰当不过的了。
  二、描形、绘色、写声、拟嗅味
  通过人的不同感观来写景,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表现景物的特征,收到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4: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在开始两句着意于绘色,残阳洒照江面,一半受光较多,是一片红色,一半受光少,呈深深的碧色;次二句作者妙手描形,露似珍珠晶莹圆润,月似弯弓悬于清秋天幕,多么可爱的景物啊!在这里,作者充分运用绘色、描形这两种手段,使笔下之景给人以具体生动的感受。
  例5: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第一句以“直”描孤烟之形,第二句以“圆”状落日之态,写尽了大漠黄昏一派奇特壮丽的开阔景观。
  例6: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两句十字,却画出“碧、白、青、燃”四种颜色,白鸟点缀碧江,青山衬出红花,写尽了暮春时节绚烂的景色。
  例7: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在这月朗风清的夜晚,长安城沉浸在一片连绵不断的捣衣的砧声之中,秋月秋声形成一浑然境界,写出了思妇对征夫的无限牵挂,以声写景,以景传情,效果突出。
  例8:林逋/山园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先从视觉写梅树横斜之态,再就嗅觉写梅之清香,诗句自成高格,风神迥异。
  统言之,从视觉描形、绘色,从听觉写声,从嗅觉闻香,乃至从味觉尝酸甜等,这都是景物描写中不可忽视的技巧。
  三、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结合
  自然界的物态千姿百态,有动静之分。以动写静可使静物变得鲜活,以静写动则往往可使动景凝固在美的瞬间,二者结合起来,可使所写之景富于动静变化之美。
  例9:李白/望天门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例10: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例11:宋祁/玉楼春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例12:张先/天仙子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例9中,“两岸青山”本为静物,但作者此时正处行船之中,故一“出”字让青山有了动态美感,正如《敦煌曲子词· 浣溪沙》所言“子(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一动词“出”正表现出了以动写静这一效果。
  例10中,一饱含感情的“护”字已拟人化地写出了弯弯河流环绕葱绿农田的情态,而一“排”字更使得门前青山竟推门而入,为主人献上一片青翠,以动写静的技巧再次写活了青山这一静景。
  至于例11和例12,其以动写静之效是自古以来即有公论的。近人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其实,“闹”也罢,“弄”也罢,好就好在它们都妙用了以动写静这一技巧。
  例13:温庭筠/商山早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例14: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以上两例均为名词组合(例14中虽有“流水”之“流”,但整体仍为名词)。其实,在例13中,鸡声是传唱出来的,板桥霜迹是人踩踏出来的;同样地,例14中,枯藤未必不随西风摇曳,老树未必不飘落几片发黄的叶子,昏鸦或许会喑哑地嘶叫几声,而瘦马正在踽踽独行……然而,这两位作者都没有使用一个动词,而是以静写动,让动态蕴含在静的表象之下,仿佛如电影的定格,在霎时凝固了美的瞬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说的是以静写动的效果。
  四、由实而虚、由虚而实、虚实相生
  景物描写中,我们此时此地所见之景是实的,由眼前实景生发联想、想象而得的彼时彼地之景是虚的。比如由眼前阳光中的爬山虎想到风雨下的爬山虎的情形,这便是一个由实而虚的过程。这一技巧能使所写之景在时空变幻中显得血肉丰满而境界全出。
  例15: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严格说来,这并不是一首写景诗,但这首诗中的虚实变化相当典型,能很好地拿来说明景物描写中虚实相生的道理。首句写诗人的妻子自远方发问,诗人此地作答;次句写诗人眼前实景;第三句写诗人的想象,是虚景;第四句沿着上一句想象出发,继续想象于彼时彼地回忆此时此地的眼前实景,这是虚中忆实。整个一首诗,时空在不断地变换,实生出虚,虚又生出实,回环对照,令人心醉。仿此手法,我们的景物描写会显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五、创设背景
  当我们着意描写单个景物时,为了使它更有立体感、层次感和映衬美,我们必须学会为它创设合理的背景。“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所以美,正因为“一点红”有了“万绿丛中”这一动人背景。在前人的诗词中,这一技巧有着广泛而高超的运用,以下试举二例。
  例16: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例17:范仲淹/渔家傲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例16中,首句“黄河”以“白云间”为背景,写诗人自下游向上游眺望黄河的感受,滔滔黄河,如一丝带悬于白云之间,迤逦而行;次句写“孤城”以“万仞山”为背景,使“孤城”更显险要、孤危。其实若把两句连起来看,作者真正要写的对象还是“孤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则是“孤城”近前的背景,正是有了远川、高山作为背景,孤城之“孤”才得以真切显现。同样,例17中,对象“孤城”依次以“千嶂里”、“长烟”、“落日”为背景,可谓深得上例王诗之妙,把“孤城”的孤单无依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我们描写一个景物时,我们必须为其配上合理的背景,须知,一个少女站在花丛中给人的印象,与站在白骨堆前相比,是迥然相异的。
  六、以景传情、情从景出、情景交融
  情与景的结合交融是景物描写中举足轻重的一环。有景无情是无法想象的,情太浓太过直露又有损于含蓄之美。我们中国传统作家深谙情景交融之道,在景物描写中往往能做到以景传情,情从景出,用生花妙笔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物我同化、情景浑然一体的境界。
  例18:陶渊明/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例19: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例18这两句早已成为陶诗乃至中国古典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句了。诗人于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南山映进了眼帘,初一看去,用语平淡之极,细细咀嚼,淡而有味,神往之心已生。诗人以平淡之语流露一种悠然自得的恬然心境,难怪王国维称赞它为“无我之境”。
  例19中写送别之景,诗人着眼于孤帆,而以天之尽头、远逝江水为背景,诗中并无一字言及送别之情,却又无处不在传情:在诗人的翘首凝望中,孤帆渐远,汩汩滔滔的长江水无语东流,朋友正远走,诗人的目光一直在追随,对朋友的满怀眷恋与向往自然地流露出来了。就情景交融这一点来说,李白的这两句竟是丝毫不让于上例陶诗。
  因此,情感可以说是景物描写的气脉,一则景物描写若不能映见人物心情,那它还有什么价值呢?融进了情感的景物描写才是鲜活的生命体,才是值得读者去想望与回味的,而无迹可求的情景交融更可谓是景物描写的最高境界。笔者之所以把这一点放在最后来讨论,正有突出强调之意。
  总之,景物描写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课题,若细细研讨,其技巧当然不止上述六条,这里仅为笔者管见而已。同时,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波澜壮阔,这是一个含蕴博大的宝藏;笔者这篇文章,或许仅能为同仁们提供一条思路罢了,等到大家都纷纷从中探得宝物之时,愚意以为抛砖引玉之志愿毕矣!

  附本文写作主要参考书:
  1.《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北岳文艺89版)
  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83版)
  3.《人间词话》(上海古籍9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