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质量系数取值:实践的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34:08
实践的哲学


佛教这个字眼不对,它怎么会是宗教呢?如此说和如此认为,只是一种人云亦云。因为教科书里,报纸上,电视里都说佛教是三大宗教,所以它就很自然地被认作是宗教。宗教是个标签,贴标签是很容易的事情,贴上去就觉得它已经在自己的分类法里,自己已经“知道”了。可是,知道什么呢?
基督教也好,伊斯兰教也罢,是承认有超越万物的某个存在,无论是叫上帝也好,真主也好,总有那么个神格的东西存在。佛教里没有这样神存在,释迦牟尼被称为佛,佛的意思是觉悟者,并非是神。而弥勒、普贤、地藏、观世音这些佛和菩萨,也不是神。不会让红海分开,也不会让大山移动。一个宗教里没有神,无神的宗教,这就像是白昼里的黑夜,黎明的黄昏一样,怎么能说佛教是一种宗教呢?
现在我也说佛教,只是因为这个名字而已。譬如说一条狗,人人都以为它是一只猫,称它为“咪咪”,虽然我觉得它是一条狗,应该叫“汪汪”,但是为了和大家说话方便,所以我也说“咪咪”,但不等于说我真认为它是一只猫咪。如果说佛教真有一个“教”,这个教不是宗教的教,而是教育的教,教法的教,教授的教。
释迦牟尼的故事很多人应该都看过,他是王子,在四门看到生老病死四种人世之苦,于是放弃王位去寻求智慧,使得自己和人们从这四种苦里面解脱出来。经过了苦修,又经过在菩提树下七七四十九天的禅坐,他领悟到了这种智慧。从此之后,在他有生之年他一直在宣讲和教授这种智慧。
这种智慧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世如同幻想,对于自我的执着是一种偏狭。因为无法认识到世界的虚幻,自我执着的可笑,因此产生诸多欲望牵缠,人就始终要被痛苦所折磨。认为世界万物无非是短暂的聚合,随时发生变动;认为所谓的“我”并非是一个实体,而是时时刻刻流淌变动的念头。这不是哲学还能使别的什么?佛教作为哲学,并不试图解答世界的起源和终结,时间空间为何。它始终关心的是人本身,回答了“我是谁”和“世界是什么”两个哲学问题,着眼点始终放在如何解脱人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这些痛苦。
在这种理论基础上,佛教坚持要求实践。认同这种哲学思想是一回事,身体力行则是另外一回事。你承认世界的虚幻,金钱权力无意义,那么不能放在口头上。应该如同释迦牟尼做过的那样,放弃他的王国,放弃他的家庭,放弃所有的名位和财产,穿着别人丢弃的破衣服,乞讨别人剩下的饭菜,一心去寻求这种真正的智慧。要把这种哲学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实践,这就是世尊要求人们去做的事情,知行合一。这就是哲学实践。
在古老的历史中,哲学家都是那么做的。他们苦思冥想,想出对世界和人世的解释,并且自己就按照这种解释去生活。柏拉图不就是这样的吗?犬儒派的狄奥根尼不就睡在木桶里么?他们如此认识世界,也就如此过活,他们的学说和自己的生活是一致的,是一体的。后世的哲学家并非如此,哲学只是他们糊口的工具。他们在课堂上如此讲,在书本里如此写,但是他们过另外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和他的学说完全没有关系,只是为了赚钱拿工资。这一点上,可以用释永信先生做一个很好的旁证。
世尊放弃了让人羡慕的一切,在追求智慧的道路上得到了觉悟,并在此后的四十九年传道过程中,一直坚持实行自己的哲学观。乞讨,传道,帮助众生。最后,他也不是飞向蓝天,或者有天使下来迎接,而是和所有人一样死去,肉身被焚烧。他并不是作为一个教主而死去,而是作为一个觉悟者,一个老哲学家而死去。
在他去世前,回答弟子阿难的时候说到:我死之后,你们要以自己为明灯。这难道不是彻头彻尾的哲学实践?哪里有一丝半点宗教的痕迹?
后世的人兴建庙宇,营造雕像,发明出各种仪轨,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这些东西和世尊的教导关系并不大。世人烧香磕头,求神还愿,也和佛教的关系不大。只不过为了减少造业,慰籍灵魂,佛教的核心思想在后世被浓缩成:诸善奉行,诸恶莫做。可以让匹夫匹妇也能参与和理解,但是这些距离世尊所教授的东西还有很大距离。无非是佛教很有耐心,相信种下哪怕再小的善的种子,也总有一日会发出芽来。爱拜那就去拜,爱烧香那就去烧香,这是很小的善缘,但是会有一天能结出果实。
如果因为这些人,这些行为,这些形式而认定佛教是一种宗教,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祈愿要求赚更多钱,要求高升一级,所以佛就满足他们。那么,他自己都不要这些东西,觉得是累赘和废物,是人世苦难增加的根源,那么凭什么他会去满足?会觉得这事很重要?
当我们谈及佛教的时候,应该谈的是它的本质和精髓。而不应该是这些世相,并用这种世相来判断佛教为何物,因而觉得佛教是哲学是不可理解的事情。世尊,世尊,你行走在河边,众生只是泛滥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