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之眼电话:中兽医对温疫的治疗作用机理与治疗方法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1:02:14
对感温疫畜禽,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疗效。其一,针对温疫、伤寒、温病同是传染性热病理论,采取“辨证”论治方法。传染病的种类很多,但具有其共同临床特点,即病原体在受传染的畜禽体繁殖过程,从一个阶段进展到另一阶段呈规律性。每一个传染病从发生发展以至恢复,一般可以分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等几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中兽医医药学认为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于外邪侵犯畜禽体由体表入里,或由口鼻入内,由浅表深入内脏病变过程,同样有与中医药学类似相应“分期”和治疗方法。如《伤寒论》将“外感热病”立“六经病脉证并治”六期分证;《温热论》分“卫气营血”四期辨证;《温病条辨》划“上中下三焦辨证”三期分证。每个证期都有其主因、主症、主方。三者分类方法之间,并存在着交叉联系,理、法、方、药相一致。如以传染病发病期中“稽留热”,六经辨证中属于“阳明病”、卫气营血辨证属“气分证”、三焦辨证属“中焦病证”。临床表现为“但热不寒,壮热”,“里实热证”。治疗法则宗《内经》“热者寒之”,选择白虎汤为主方进行治疗。至于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常以不同类型出现,如轻型、重型、再感染、重复感染、再燃复发等等。医者分别称为“合病、并病、顺传、逆传、食复、劳复”等进行辨冶。其二,针对温疫、伤寒、温病的病因微有不同,采取“辨病”和“特效”专病、专方、专药治疗。中医药学在防治传染病过程,已积累出一定数量行之有效、可重复性的“专方专药”。如《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治“阳黄”,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热利”,白头翁汤治“湿热痢”,现分别用于病毒性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效。又如,《摄生众妙方》荆防败毒散、《温病条辨》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发疹性传染病等有效。荆防败毒散与银翘散灵活加减运用,防治禽流感等多种温疫疾病。《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腮腺炎、丹毒等病毒、细菌感染疾病有效。中医药学的大量方剂移植到兽医临床,在防治温疫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三,中兽医医药学的应用。自古以来,中兽医医药学同样在防治传染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分述如下:
1. 清卫法
清卫法是中兽医医药学治疗温病的常用方法。主要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证。畜禽温病卫分证有风热、暑热、燥热的不同,因此清卫法又分为:
1.1疏卫清热:方中用辛散凉泄的药物疏散在卫分的风邪,用于温病初起,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证见发热、乍毛、有汗或少汗、咳嗽、脉浮数等。代表方如消黄清凉散:柴胡、黄芩、银花、连翘、花粉、陈皮、郁金、知母、薄荷、大黄、黄连(见《牛医金鉴》)。
1.2宣肺清暑:作用在于清热解暑,用于夏季外感暑温,症见发热、口渴、头低眼闭,行立如痴、恶热便阴。代表方剂如清暑散:香薷、扁豆、麦冬、薄荷、木通、牙皂、藿香、茵陈、银花、白菊花、茯苓、甘草、人参叶、石菖蒲(见《抱犊集》)。
1.3清解肺热:用辛凉清润之品疏解肺卫燥热之邪,主治燥热伤肺,证见发热、咳喘、咽喉痛、鼻干唇燥,代表方剂如治肺散:薄荷、黄芩、桔梗、防风、黄连、连翘、贝母、柴胡、知母、桑白皮、甘草(见《牛医金鉴》)。
2. 清气法
清气法在中兽医医药学的温病中应用的机会较多。从这类方剂中可以看出清气法具有清热泻火、清热润燥、泻火解毒等作用。凡表邪入里,未入血分而里结成实的皆可应用。
2.1清热泻火:治疗畜禽温病,古兽医方中常以苦寒、咸寒之品,直清里热。主要用于火热实盛,证见角热、目赤,皮毛肌肉俱热,躁扰不宁,口渴苔黄,便秘尿赤,汗出,脉洪数等,代表方剂和大黄芩连汤:大黄、黄芩、赤芍、车前子、黄连、生石膏、白矾、朴硝、滑石、甘草、木通、野椒根、陈茶叶、生姜(见《牛医备要医方》)。
2.2泻火解毒:温热病中,常因热火太甚,热毒壅结于颈项之间或全身各部,证见漫肿无头,身热目赤,口内流涎、脉散、苔黄、便秘、尿赤等,代表方剂如加减普济消毒饮:生大黄、黄芩、黄连、生甘草、马勃、薄荷、玄参、牛蒡子、升麻、柴胡、桔梗、滑石、青黛、陈皮、连翘、荆芥、板蓝根(见《牛经备医方》)。
2.3清热润燥:温热病中热邪伤津,耗伤气阴,证见喘粗,粪燥等。治宜清热润燥,代表方如清肺润肠散:桑皮、大麦冬、栝楼仁、大生地、肥知母、桃仁、当归、青皮、黄芩、黄柏、枳壳、甘草、竹叶、白蜜、盐水(见《牛医金鉴》)。
2.4清热通下:温邪实盛,结于胃肠,证见粪便秘结,腹痛、舌红、苔黄燥、脉沉数等,常用清热通下法,代表方如白虎汤加减:石膏、黄连、桑皮、条芩、柴胡、白芍、陈皮、法夏、荆芥、栝楼、芒硝、泽泻、粉葛、大黄、知母、甘草、柴苏、薄荷、清油、鸡子(见《活兽慈舟》卷二)。
3. 表里双解
畜禽温热病,常见表证未解,里热已炽。对此中兽医医药学多用表里双解法以透解邪热,宣通气机,使其外解里和。
3.1解疫散寒:疫症流行,内已染疫,外又寒侵,证见全身畏寒冷战,鼻无汗涕、头垂眼昏,口色黑者,当用解疫散寒药:当归、川芎、升麻、麻黄、桂枝、砂仁、半夏、南星、防风、苍术、菖蒲、槟榔、枳壳、川朴、干姜、粉葛、吴萸、陈皮、甘草、大葱(见《活兽慈舟》)。
3.2清暑解疫:疫证多与暑热结合,传入脏腑,久则发为暑等证,证见眼肿目赤,鼻汗长流,口舌黄紫者,当用清暑解疫汤:苦参、青蒿、香薷、大黄、当归、白芍、川芎、石膏、黄连、马鞭梢、铁马鞭、生地、酸马根、苍术、贯众、菖蒲、木通、车前、牛膝、甘草、豌豆、绿豆(见《活兽慈舟》)。
3.3解疫消湿:《活兽慈舟》载:“或曰,疫症既染,何有湿侵?不知未病之前感温,藏伏于内。或既染疫疠,而牛多睡,或湿地卧久,则湿气窜入皮肤,久则疫湿相兼。此证宜解疫消湿药:苍术、茯苓、川芎、槟榔、青果、升麻、麻黄、桂枝、贯众、菖蒲、芍药、当归、柴胡、甘草、陈皮、木通、滑石、牛膝”。
3.4解疫清燥:《活兽慈舟》载:“火燥毒热,或染疫气,宜清燥治疫药:大连、栀子、条芩、石膏、玄参、知母、甘草、苍术、枳壳、槟榔、香薷、青果、建蒲、甘松、芒硝、郁金、陈皮、法夏、木香、前仁、灯芯、鸡子、绿豆。
4. 清营凉血
温热病邪,深入发展,病畜禽出现神志异常,诸如高热持续又出现狂奔乱走或神识昏迷,或便血、尿血、吐血、鼻血、斑疹等症状时,宜清营凉血法。
4.1清营法:温邪入营,病畜禽表现肉颤气喘,狂奔乱走,转圈运动时,可用清营法,代表方剂,犀角(可以十倍量之水牛角代之)生地、丹皮、黄连、淡竹叶、石菖蒲、黄芩、茯苓、猪苓、泽泻、栝楼仁、栀子、远志、车前子、木通、牵牛、贝母、白矾、麦冬、灯心草、灶心土(见《抱犊集》)。
4.2凉血法:温热病邪,侵入血分,血热妄行,出现动血症状,诸如便血、尿血、鼻血、吐血等可用凉血法,代表方剂如柴芩散:柴胡、黄连、赤芍、升麻、花粉、银花、贝母、黄芩、知母、甘草、当归、连翘、厚朴、生地、玄参、茅根、侧伯叶、灯心草、大黄、芒硝、藕汁、墨汁、犀角(可用十倍量之水牛角代之),(见《牛医金鉴》)。
5. 镇惊熄风
温邪久羁,耗伤营阴,出现抽风惊厥,肉颤头摇,左右乱跌时,用镇惊熄风法,代表方剂如镇心散:朱砂、茯神、人参、防风、远志、栀子、郁金、黄芩、黄连、麻黄、胆汁、鸡子。(见《元亨疗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