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斯威夫特猫咪mere:中医学与健康自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4:14:20

中医学与健康自测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对生活现象、生理现象、病理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实践观察,经过反复地综合与归纳、分析与对比,逐步升华和抽象而成。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所谓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的有机整体。就形体结构而言,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整体密切相联;就基本物质而言,各组织器官活动的物质是同一的(即精、气、血、津液);就功能活动而言,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基本物质的统一性,决定了各种不同功能活动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彼此之间相互协调,互相制约,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活动,从而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人不仅与自然环境有着物质的同一性,而且自然环境之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环境的不同可造成人们身心机能上的某些差异。如当今社会技术水平越高,竞争便越发激烈,而过度激烈、紧张的快节奏生活,会给人带来更多的精神压力,进而导致身心疾病发生,如焦虑、头痛、眩晕、失眠、心悸等病症。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包括辨证和论治两部分。辨证的任务是分析疾病,寻找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论治则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所找出的主要矛盾进行治疗。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对于疾病诊断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对疾病有所认识,才能对疾病进行防治。要正确地认识疾病,首先要注意三大原则。

(一)审察内外

    人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生理机能对自然界一般的变化是能够相适应的。当人体这个整体内在失调或自然界的变化超过限度,人体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时,便产生疾病。

人体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而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通连内外。身体一旦发生疾病,局部的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的也可以显现在某一个局部;内部可以牵连及外,外部的也可以传变入里。例如眼病,不仅是眼球局部的病变,而且和经络脏腑的疾病也有密切的关系,或由于肝经有热,或因心火等原因很多,若单从眼部诊断,往往不够全面。当然,诊断也不能忽视局部。既要诊察局部,更要诊察整体,而且诊察局部也可以审察整体。

同时,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外界环境起急剧变化,或人体机能对外界不能适应时,经络脏腑功能就会失调而发生疾病。疾病的发生与变化,绝对不能孤立于自然界之外,必须审察患者所处的外界环境如季节、地方、其他生活条件和精神环境等。   

(二)辨证求因

   疾病是多样而复杂的,又是不断在变化的。因此,要正确认识疾病,就必须从病因、病位、病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的根据是什么?就是“证”。这里所说的辨证求因,这个“因”字,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以外,还包括了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徵结。如瘀血、痰湿、虫积之类,在辨证时也常视为导致当前证候的主要原因。所谓辨证求因,也就是根据病人临床表现的具体证候,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经何脏?其病程发展及病理原因又如何?

人体发生疾病,便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头痛、发热恶寒等。这些异常的现象,称为“症状”。症状的出现,是人体有了病变的客观反映。因此,症状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但辨证的“证”字,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别的症状,也不仅是表面的综合症状群。所谓证即证候,既包括四诊检查所得,又包括内外致病因素,全面而又具体地反映了疾病的特征、性质和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徵结。

例如:呕吐,虽属胃气上逆而导致,但胃气上逆不仅限于胃腑本身的病,有时却由于肝气横逆侮胃而引起。欲求得肝气横逆之因,首先应辨出肝气横逆之征。如呕吐而兼有情绪郁怒、胁痛胀满、吞酸吐酸、脉象弦而有力等,便可断为肝气犯胃的呕吐。

(三)四诊合参

既然诊断要根据审察内外和辨证求因的原则进行,诊断的方法,便要求对病人作周密的观察与全面的了解。想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四诊合参。

四诊,就是望、闻、问、切。诊断必须要做到四者俱备,不能错误地把四者割裂开来理解。病人发病的经过,痛苦所在,过去患过什么病?经过什么治疗?等等资料的搜集,必须进行问诊。病人的声音气味变化,必须进行闻诊。病人的神色形态变化,必须进行望诊。病人的脉象和肢体异常,又必须进行切诊。疾病是复杂而多变的,征候的显现有真象也有假象,有的假在脉上,有的假在症上,故诊法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理论。如果四诊不全,便得不到病人全面的、详细的资料,辨证就欠准确,甚至发生错误。  

舌象 ---- 人类健康的一面镜子

中医望舌即舌诊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内经》和《伤寒论》等古医籍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至十三世纪,已有舌诊专著出现,名为《敖氏伤寒金镜录》,至十六世纪时,温病学派兴起,对辨舌验齿颇为重视,于是舌诊在外感热病辨证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舌犹如一面镜子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和病理变化,现今舌诊已成为中医临床上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

(一)舌诊的意义

1.判断正气盛衰:舌苔乃胃气所生,故验苔可察胃气之存亡。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苔薄白而润,是胃气盛;舌光无苔,为胃气衰,或胃阴竭。

2.分辨病位深浅:无论外感、内伤,察其苔之厚薄,足以反映邪气之深浅轻重。如苔薄多为疾病初期,邪入尚浅,病位在表;苔厚则为病邪入里,病位较深;舌质绛则为热入营血,病位更深,病情危重了。

3.区别病邪性质:不同性质的邪气,在舌象上都能有所反映。如黄苔多主热邪,白滑苔则主寒邪;腐腻苔多是食积痰浊,黄厚腻苔则是湿热;舌有瘀斑瘀点则是瘀血。

4.推断病情进退:苔色与苔质,往往随正邪消长和病情的进退呈相应的动态变化。如舌苔由白转黄,又进一步变灰黑,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寒化热;舌苔由润转燥,多是热渐盛而津渐伤;若苔由厚变薄,由燥转润,往往是病邪渐退,津液复生。

(二)舌与脏腑的关系

1.舌的形态结构:舌附着于口腔底、下颌骨和舌骨,其上面叫舌背,中医习惯称为舌面,下面叫舌底。舌表面有粘膜层,薄而透明;粘膜上有三种舌乳头,即: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在后两种乳头内有味蕾,所以舌有感受味觉,调节声音,拌和食物等功能。舌的这种结构,和五脏六腑有密切的联系。可见舌的结构和脏腑气血有密切的联系。

2.舌与脏腑的关系:舌和脏腑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联系起来的。例如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等等。这些说明五脏六腑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经络、经筋与舌相联,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映于舌象。

在脏腑中,尤以心和脾胃与舌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舌为心之苗窍,又为脾之外候,而舌苔乃胃气之所熏蒸。

3.脏腑在舌面上的分部:中医积千百年的经验发现,脏腑不仅与舌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在舌面上有相应的分野。具体划分方法:是以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中心属脾胃,舌左边属肝,右边属胆,舌根属肾(见右图)。诊察时应与舌质舌苔合参不能过于机械拘泥。

(三)望舌的方法及注童事项

 

舌面脏腑部位分属图

1.光线:光线的强弱,对颜色的影响极大。应以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好。如在晚上或暗处,用日光灯为好,必要时,白天应复查一次。

 

2.姿势:一般取正坐姿势,尽量张开口,自然舒展地将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舌体放松,向两侧展平,舌尖下垂。舌体紧张、卷曲、过分用力、时间过久,都会影响舌体血循环而出现假象。

3.顺序:往往是先观察舌苔的有无、厚薄、腐腻、色泽等情况,次察舌体的色泽、斑点、胖瘦、老嫩等情况。部位方面,可先从舌尖看到舌根。

4.饮食与药物:某些食物或药物,会使舌苔染色,称为“染苔”。如饮牛乳或乳儿因乳汁关系,大都附有白苔;食花生、瓜子、豆类等富含脂肪的食品,往往在短时间使舌面附着黄白色渣滓,好象腐腻苔;吃酸梅汤、咖啡茶、葡萄汁等或含铁的补品,往往使舌苔呈黑褐色或茶褐色;食蛋黄、橘子、柿子等,或服用黄连粉、核黄素等药物,都可使苔呈黄色。由于进食的摩擦,或刮舌习惯,往往使厚苔变薄;过冷或过热的饮食及刺激性食物,常使舌色改变,张口呼吸或刚刚饮水,会使舌面润燥情况改变。

5.季节与时间:正常舌象,往往随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而稍有变化。如夏季暑湿盛时,舌苔多厚,或有淡黄色;秋季燥气当令时,苔多薄而干;冬季严寒,舌常湿润。再如晨起舌苔多厚,白天进食后则舌苔变薄;刚刚起床,舌色可见暗滞,活动之后,往往变得红活。

6.年龄与体质:在正常人群中,随着年龄的不同与体质的差异,舌象也可呈现不同的情况。如老年人气血常常偏虚,舌多现裂纹,舌乳头也常见萎缩;小儿易患舌疾,出现白屑或剥苔等;肥胖之人舌多略大且质淡;消瘦之人舌体略瘦而质偏红,等等。

 (四)正常舌象

舌诊的内容主要分望舌质和舌苔两方面。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舌质又分神、色、形、态四方面;望舌苔则分苔质、苔色两方面。最后舌质和舌苔还要综合诊察,通常以舌色为纲,舌苔为目。

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具体说,其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其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苔色白,颗粒均匀,薄薄地铺于舌面,揩之不去,其下有根,干湿适中,不粘不腻等等。总之,将舌质、舌苔各基本因素的正常表现综合起来,便是正常舌象。

(五)常见病理舌象

1.望舌质:⑴舌色:主病的舌色,主要有三种,兹分述如下:

淡白舌:舌色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由于阳气不足,生化阴血的功能减弱,推动血液运行的力量亦衰,致使血液不能充分营运于舌质中,故舌色浅淡。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亏。若淡白湿润,而舌体胖嫩,多为阳虚寒证,淡白光莹,或舌体瘦薄,则属气血两亏。

红舌:较淡红色为深的,甚至呈鲜红色,称为红舌。因血得热则行,热盛则气血沸涌,舌体脉络充盈,故色呈鲜红。主热证。若舌鲜红而起芒刺,或兼黄厚苔的,多属实热证;若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光红无苔,则属虚热证。

紫舌:舌质色紫,即为紫舌。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凝血瘀。

⑵舌形:是指舌体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裂纹、光滑、齿痕等。

老嫩:老是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不论苔色如何,都属实证。嫩是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一般都属虚证。

胖大:舌体较正常舌为大,伸舌满口的,称胖大舌。多因水湿痰饮阻滞所致。若舌淡白胖嫩,苔水滑,属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若舌淡红或红而胖大,苔黄腻,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

瘦薄:舌体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总由气血阴液不足,不能充盈舌体所致。瘦薄而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瘦薄而色红绛干燥者,多是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裂纹: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各种形态如纵形、横形、辐射状等的裂沟,称裂纹舌。统属阴血亏损,不能荣润舌面所致。其主病有三:一是热盛伤阴;一是血虚不润;一是脾虚湿侵。红绛舌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虚液涸;淡白舌而有裂纹,多是血虚不润;若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者,则属脾虚湿侵。

光滑:舌面光洁如镜,光滑无苔,称光滑舌,也叫“镜面舌”、“光莹舌”。主要是由于胃阴枯竭、胃气大伤,以致毫无生发之气,属危候。若淡白而光莹,是脾胃损伤,气血两亏已极;若红绛而光莹,是水涸火炎,胃肾阴液枯竭。

齿痕: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称为齿痕舌或称齿印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常与胖大舌同见。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舌体胖大,因此齿痕舌主脾虚和湿盛。若淡白而湿润,则属寒湿壅盛;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2.望舌苔:

⑴ 苔色:主病的苔色,主要有白、黄两种。

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由于外感邪气尚未传里,舌苔往往无明显变化,仍为正常之薄白苔。苔薄白而滑,主表寒证;苔薄白而干,主表热证;苔白厚腻,主痰湿或食积。

黄苔:主里证、热证。由于热邪熏灼,所以苔现黄色。淡黄热轻,深黄热重。苔薄淡黄,常见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苔黄腻者,属湿热证。

⑵ 苔质:即苔的形质。兹分厚薄、润燥、腻腐、剥落等几项叙述。

厚薄: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即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体则为“厚苔”。厚薄可测邪气之深浅。薄苔本是胃气所生,属正常舌苔。故薄苔主外感表证,或内伤轻病。

厚苔是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故厚苔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湿食积滞。

润燥:舌面润泽,是干湿适中的正常舌象。若水分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者伸舌涎流欲滴,此为“滑苔”。望之干枯,扪之无津,此为“燥苔”。润燥可了解津液的变化。

润泽是津液上承之征,说明病中津液未伤。滑苔则为寒为湿,因三焦阳气衰少,不能运化水湿,湿聚而为痰饮,上溢于苔,故舌苔水滑,常见于阳虚而痰饮水湿内停者。

干燥是津不上承所致,或因热盛伤津,或因阴液亏耗,或因阳虚气化不利而津不上承,以及燥气伤肺。故燥苔主病是:热盛伤津;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燥气伤肺。

腻腐: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粘液,称为“腻苔”。若颗粒紧密胶粘,上有垢浊滑腻者,称“粘腻苔”。察腐腻可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腐苔多因阳热有余,蒸腾浊邪上泛成,见于食积、痰浊、湿热为患。

腻苔多是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所致,主病为湿浊、痰饮、食积、湿热等。凡苔黄厚腻,多为痰热、湿热、食滞等;若苔白滑腻,则为湿浊,寒湿。

剥落:舌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洁如镜,称为“光剥舌”,又叫“镜面舌”、“光莹舌”。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称为“花剥苔”;若不规则地大片脱落,边缘厚苔界限清楚,形似地图,又称“地图舌”。观剥落,可测胃气、胃阴之存亡,判断疾病预后。参见“舌形之光滑舌”。

(六)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人体的病理变化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性变化,所以在分别掌握舌质、舌苔的基本变化及其主病的同时,还应注意到舌质和舌苔的相互关系,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所谓舌质与舌苔既要分看,又要合看。

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正气的盛衰(也含邪气的性质);察舌苔重在辨邪气的浅深与性质(也含胃气的存亡)。如《形色外诊简摩》说:“若推其专义,必当以舌苔主六腑,以舌质主五脏。”但舌苔与舌质,如影随形,密切相联,必须合参才能全面认识病变。  

健康养生小贴士:

花椒泡脚 保健又养生

近几年,泡脚房蜂拥而起,到处可见,且大作广告,并声称可消除疲劳延年益寿。至于用什么药泡洗,却是秘而不宣的。殊不知中药泡脚之保健方法,在中医典籍的养主之道中比比皆是,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此种保健方法贵在持之以恒,必须天天泡洗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这里介绍一个简便易行的泡脚保健方法:用花椒煎汤泡洗。每晚睡前先将双脚洗净,再用此汤烫泡。天天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可起到祛病延年之效果。最明显的是可增强对流感病毒或其他传染病的免疫能力。此方是北京已故著名中医施今墨先生所传授。

花椒是家庭烹调中常用的芳香佐料,无论荤素菜肴都离不了它。但是它的药用价值却鲜为人知。花椒在我国古代各种本草典籍均有收录。花椒在中药里归入祛寒类的药物中,它能祛除里寒,扶助阳气。因而善散阴寒之气,助元阳之不足,利气行水。

另外,还有杀菌、消毒、止痛、止痒、消肿等作用。用花椒煎汤泡脚能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因为在人的足部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用药汤浸泡或按摩这些反射区,就可以使全身经络疏通、血脉流畅,能够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

夏季养生保健

当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耐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属火,而夏季的一个特殊阶段称之为“长夏”,又单属土。夏季养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折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2、立夏之后,北半球阳光照射充足,日照时间延长,加之气温升高,人的睡眠会减少。有睡眠障碍的人则更易加重,辗转难眠,或夜卧不安。中医讲夏季宜“早卧早起”,顺应节气。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是最佳的安排。

3、当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耐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动辄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反之,极易损伤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又常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体阳气浮跃于体表,随出汗而外泄,使卫气不足,抵抗力减低,若此时感受外风,同样可引起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种类型:风寒感冒,发热不甚而明显恶寒,同时鼻流清涕,喷嚏连连,此时应立即服感冒清热冲剂2袋,一定热服,或喝葱白姜片红糖水,每2-3小时再饮一次,大多症状会明显缓解。若体温迅速升高,伴恶寒、咽喉不适等,多为风热感冒,早期可以服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维C银翘片等。若发热伴恶心或呕吐、腹部不适、腹泻等,多为暑湿感冒,类似西医胃肠型感冒,此时应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剂量,每日3-4次,同时控制饮食,煮些荷叶绿豆粥食用。

  6、潮湿闷热的气候,使人皮肤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肤病多发的时节。注意皮肤护理,同时适当采用一些天然的草药洗浴,则会令人度过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叶浴,将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煮10-15分钟,再倒入浴盆内即可,能消除皮肤痤疮、疖肿、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预防湿疹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