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横幅标语:学会一个人在月光下静静漫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52:13

谁在聒噪的现代社会迷失自我 

一个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生活剧场,穿梭于楼群与行道之中的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恰如其分地演绎着这个城市生活的现实剧本。办公室朝九晚五的时间设定,来回往返的路线设定,使我们在一种惯性中变得习以为常。我们或许是一群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人,平时不会太留意自己的精神和情绪,只是在这样那样的职业与社会伦理道德的框架里,一天天的生活和工作着。压抑、焦虑、空虚、浮躁、缺乏安全感、迷失自我……就渐渐地成了这个城市的普遍心理状态。当在独立的人的个体无法控制和改变的情况下,它会不自觉地任其发展,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空洞。而填补这种空虚的方式往往是纵欲人世、自我麻痹、灯红酒绿。

时间在昼夜之间一页页地翻过,我们虽经过了人生的许多站点,但内心总是悬虚而不定的,不知道心灵的车轮到底应该停靠在何处。模糊了起点,更不明晓终点,仿佛自己永远也梳理不出什么是自己生活乐趣的原动力。

滚滚红尘,生活本是无奈。不如为自己的心灵开辟出一个静谧的空间,请不要拒绝孤独。置身于孤独,远离喧嚣和浮躁,在宁静中过滤烦忧,在沉默中品味深邃。在孤独中让精神在自由的空间翱翔,让情感得以畅快淋漓的释放。直面内心世界,审视灵魂,与心灵对话。在孤独中体验到真善美的魅力、人性的尊严与生命的意义。在孤独的反思中得到启迪,获得充实,变得纯真,走向成熟。

 

习静是一种挑战非宁静无以致远

“习静”确实也是道家的自修功夫,中国人历来觉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啥事也做不成。中国的隐士是通过习静的训练让自己沉稳明澈,本心立现。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死屋手记》,也就是他的西伯利亚苦役犯小说里写的,服苦役的人,必须要忍受一种巨大而无形的痛苦,这种痛苦比其他的什么强制劳动,恶劣的饮食起居更加可怕,那就是“被迫过集体生活”。一个人像玻璃缸里的金鱼一样,被抛掷在众目睽睽之下,完全没有一点私人空间。

汪曾祺说,他祖父有一进老宅子,朝北,荫蔽,平日少人去,他自小就喜欢在里面看书练字。后来他被下放到张家口农场,和三十几个产业工人同住,在山西梆子的震耳杂音中,照样写小说,只当是自我修炼。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换算成西方术语就是“自然主义作家”。惟其心静,方能流深,才能关照和悲悯万物。这是顺乎人心的。

 

孤独的坚守是一种浪漫的高贵

卡尔维诺有一篇伟大的小说,名叫《孤独》,读过之后,甚感“孤独”;《孤独人格》的作者克尔凯郭尔也是一个孤独的人,打小就遭受到了比起海德格尔更加悲痛的命运,将其独自一人留在了自我世界里,所以“个体”才会被其那般的重视;雅克?卢梭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独自一人生活在那座小镇,静默的享受着生命的鸣响。所以,但凡有些思考的人都比较喜欢孤独。因为孤独可以让一个人真正的学会和自己相处,最终得到与自己真实的告白。与自己对话,与自己交流,与自己对视,就可以慢慢的了解自己,因为孤独给予了这样一个平台和环境。

 

孤独有时候被无辜的比作了孤单

其实,孤独是一种品质,一种浪漫的情怀。她甚至是介于理性与生活之上的一种高贵,没有什么比起她更加的能让一个人驶往安宁。于是,我们也可以说:孤独感是得到安宁感的前提。在安宁中静静的呼吸,静谧的舒缓自己的内心,最后得到一种悠然的滋味,那种味道是难以形容的,就如一个人的世界囊括了全部的,包括所有的苦痛都是从容的,所有的欢乐都是自然的,一种内心的均衡感。或者可以这么说,她的表现形式就是一种“和谐之美”。只有达到自我和谐,才能达到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孤独是一种高贵的优雅,更是一种生命升华于另外一个层面的表现。自为性的孤独,往往能让我们更为容易的去面对外部的环境与挑战,超越性的理解现实世界,即便是不为他者理解。这样的人才能从容,坦然,淡定的处理自我外部的事情,才能和谐的对待自我的内部裂变。

但是,人们有时候误解了孤独,而把孤独无辜的比作了孤单。孤单是只一个人在物理形式上的一种单独存在。感觉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可以为伴的人,这是一种心灵空缺的反应,也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表现。害怕孤单的人,往往是内心世界并不丰满的人,她自然没有达到圆满的境地,而是一味的需要一些外部的刺激和填补来达到这种圆满,不是从生命的内在去实现她的满足。

孤独是一种高贵的优雅,更是一种生命升华于另外一个层面的表现。自为性的孤独,往往能让我们更为容易的去面对外部的环境与挑战,超越性的理解现实世界,即便是不为他者理解。这样的人才能从容,坦然,淡定的处理自我外部的事情,才能和谐的对待自我的内部裂变。

 

有强大的内心,才能耐得住孤独

清楚的记得一个情景,身边一群女孩子在讨论服装,发型,化妆品,我站在旁边,随手的翻着手里的书,旁边的女孩静默。彼时的我,觉得世界安静,安静到不想开口说话,旁边的女孩说:“我感觉咱俩与这环境格格不入。”我只是笑了笑,埋下头继续看小说,我知道,女孩内心是孤独的,我亦如此。我们依旧沉默,用自己挡住外界的喧闹,撑起内心的坚强。

大多数人不喜欢沉默寡言的人,就像沉默寡言的人不喜欢大多数人。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沉默或者微笑。所以他们的人际圈不会很大,但是他们总有患难的朋友,不和人泛泛而交,尽管有时孤独,这种孤独却可以成就很多其它东西。很多时候他们会去观察,眼神,动作,话语,这都成为他们选择朋友的方式,真正能走进他们内心的人必是精心挑选的。他们的内心比任何人都坚强,都有韧性,如同绵延的小草,坚强的不肯在大火中倒下,来年的春风来了,它就再生。孤独,有时候恰恰是这种人的特征,他们比任何人都懂得该怎么生活,该怎么追求,他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精神层面绝对超过物质的。他们的朋友绝对要是精神上的良师益友。他们或许有时候喧闹一些,但是静下来时,他们常常思考,也一直思考。他们不会轻易接受外界,自然就容易被外界落下。但是,他们不在乎。

 

学会于自己相处,学会耐住寂寞

人有时是需要学会和寂寞相处的。辛弃疾在一首词中自嘲:“笑我庐,门掩草,径生苔”。这足见他当时身处的环境是何等孤独寂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读书写作,潜心创作,生活虽然看来索然无味但他却饶有兴味:“味无味处求我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可见,成大事者大都善于和寂寞打交道,和孤独交朋友,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孔子在谈到看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时总结出三种方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所谓“安”,按现代人的理解就是“心安理得”,心绪宁静。宁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蓄势,是与轻浮焦躁全然有别的人格修养,“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惟心境平和的时候,人才能专一,惟其专一,人才能隐默自守,从从容容,心无旁骛,才能真正做到可为世态炎凉所感,但不为人情冷暖所动,一心干自己的事。

耐住寂寞,是一种长期的心理修炼和性格磨砺,是旷日持久的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古人称五十岁是人的知天命之年,泛指此时是人的成熟黄金阶段,对自己偶然的一生算是有个来龙去脉的理解和认识。古人在总结人生经验时总是把它和“命”联系在一起,总结出“天命”、“立命”、“正命”等一系列的名词并细说了它们的内涵。这种“立命”、“知命”、“正命”,一方面明确了人自身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人生的某种可能性,其意义都是在鼓励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人生,把握住自己命运的决定权和主宰权。由此,消极地对待寂寞,囿于寂寞,不是积极向上的人生;善于和寂寞相处,战胜寂寞,才是昂扬可取的人生。

 

快餐生活中的现代人往往恐惧孤独

有一个寂寞的人,每天醒来就急着检查手机,看是否有朋友回电。不幸的是,他每天都在手机没有来电的寂寞中,开始了一天的空虚生活。不管他到哪里,他都紧抱着手机,因为,失去手机,他等于失去了和寂寞对抗的唯一武器,也失去生存下去的勇气。他有空就检查来电纪录,或者打电话找朋友聊天,出来吃饭唱歌看电影。然而,每次聚会结束,他的空虚就像高利贷坑人一样,用复利的方式,又增加了好几倍。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一个礼拜,都找不到朋友聚会。尽管他翻遍了通讯簿,打了许多电话或传了简讯,仍没有人响应。在寒冷的严冬中,他不知要去哪里。

或许大家都认为,人人最怕的是死这件事,然而,对于活在寂寞或苦恼中的人来说,无止尽的折磨,或没有希望的下一刻,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相信我。比起死亡,现代人更怕孤单和寂寞。说白话一点,很多人都不敢面对独处时的自己,更害怕去面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种种坑洞和创伤。

对他们来说,逃离这种苦楚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把自己的生活,用朋友、情人或各种活动来填满,或是找一种强烈的快感,最好让自己忘了直面内心这回事。

 

为何人会觉得无聊?

无聊的源头,是头脑中那个催促你应该找些什么事做,来打发你这个心脏正常跳动、呼吸及各个系统运作正常的生命,所多出来的时间的一个妄想。寂寞的源头,同样是头脑的一个驱力,逼你要去找某人或做某事,来证明你的存在,来证明你不是孤单,或证明你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当你的同学都有了情人,当你的同事都去参加派对,当你的朋友都结婚生子,当你的邻居也都搞外遇……

如果你仍习惯性地,把生命当成可怕的“多余时间”,想尽办法,不停地用派对、聚会或网络游戏或药物打发,你的病程将永远无法逆转。勇敢面对你的无聊和寂寞吧!因为,让你从苦海中解脱的秘密,就在它们之中。

 

高处不胜寒:古来贤者多孤独

竹林七贤:瑶林琼树啸傲风尘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世说新语》里说,竹林七贤常相约登高长啸,当时山鸣谷应,震惊了所有的人。很多人会以为“啸”是唱歌,但就像鲁迅的集子取名“呐喊”一样,它是从最大的压抑中狂吼出来的声音。而这些孤独者竟会相约到山林比赛发出这种不可思议的啸声,可见,“啸”其实是一个极其孤独的字,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原为《啸傲江湖》,但后人都讹传为“笑傲江湖”,少了那种从心底嘶叫呐喊出的传神的悲愤与傲气。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有一次到邻居家,邻居不在妻子在,而其妻子长得特别美丽,阮籍没有马上告辞反而跟她聊得很开心,最后竟趴在桌上睡着了,因而闹得沸沸腾腾,流言四起。还有一次,阮籍的嫂子回娘家,阮籍和她告别。有人以此嘲笑他,阮籍却说:“礼岂为我辈设也?”母亲过世时,宾客吊丧哭成一团,阮籍无动于衷,然而母亲下葬时,他却吐血晕厥过去。这是他表现忧伤的方式,他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为什么要哭给别人看?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竹林七贤活得如此孤独,甚至让人觉得悲悯———生命孤独地出走,却粉碎在群体文化的八股教条之下。孤独的代价如此之大,可能你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呢?”

这个社会上的阮籍愈来愈少,就是因为这句话。然而,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我们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却把生命价值的多元性牺牲了。这正是悲哀的一种。

 

苏东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一生,宦游四十余年,足迹半个中国,享年66岁。一生如其诗所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因当年“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入狱,遭狱卒毒打,垢辱通宵,“乌台诗案”结束后,苏又被贬湖北黄州,乌台的折磨、贬所的荒远,一路上御史公卒的押解,苏轼其辱何堪。

团练副使是什么官?相当于一个地方官助理。苏轼这等饱学之士,享受如此待遇长达六年之久,即使再豁达,压抑的心情也是挥之不去。一天,一轮秋月洒进了他的住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他离屋到庭中,写下了这八十余字的《记承天寺夜游》。

结尾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是啊,月亮和竹柏都是永恒、客观存在的,所缺少的倒是如他们这样具有闲情雅趣的人去注意、去欣赏。想来,的确也是,月色入户,非此一户,然因月色而起者有几;柏竹候人,无所挑剔,但等来的却只有他们两人耳。因为他们是闲人,虽说是有闲情雅趣的人,但也是闲置不被重用的人。月到门前方是“闲”,这“闲”虽说有独享月下清静的自豪和悠闲,但更多的是感慨命运不佳有志难酬的郁闷。“闲”看似一种轻松、旷达,实则是一种“不闲”的渴求,“劝君莫采撷,此物最相思。”一种凝重的壮志难酬之情寓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之字里行间。

 

张爱玲:宁愿清醒地孤独着

年轻的张爱玲,从小向往“梳爱司头,穿高跟鞋”。我在月光中静静地站立,微眯起双眼,眼前的月亮是没有时间性的。仿佛,只要一不留心就能够看见了她———明黄的宽袍大袖,云朵盘头;黑色绸底上装嵌着桃红的边,青灰长裙,淡黄玳瑁眼镜;如意镶边的宝蓝配着苹果绿色的绣花袄裤……这就是张爱玲。一个纯粹的女子,奇装眩人,才气放恣,也跋扈地自恋。

战争年代,情感仿佛格外是个奢侈的话题。逃难,辗转,动荡流离,这个时候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更别提那不能填饱肚子的文字,那身外之外的情感。可是她不,她依旧是一个人,一个人走到哪里说到哪里,热闹,烂漫,繁华,她一个人就是一台戏,只是戏子无情,怎样都让人感觉不到温度。她把它埋起来了,埋进那个与童年与青春与真情一同荒芜的年月。她把头低下去,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带着看破俗世的恨。

仔细想来,或许世界在每个人眼里都不是那么讲理,一片混沌,而她只带着那一股韧性,无奈,当然还有爱,花枝招展无所顾忌地走下去。“真是疯了啊,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多么明亮的生的喜悦,被父亲锁了半年之后逃出来,世界在她眼里,残酷鲜活得可爱。再往后看,竟是越看越惊心。人生有飞扬,我亦飞扬不起来;人生有热闹,我亦热闹不起来。独立水边,自怜着的张爱玲,正是用她的冷静、落寞,以及绝望敲击着我们的心灵,在飞扬与热闹里与她一样影子似的沉沦下去。张爱玲自语的低吟如刀子般剖白着内心:喜欢悲壮,但更喜欢苍凉,悲壮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苍凉则是葱绿配桃红,有参差的对照,有美好深长的回味。

苍凉是飞扬与热闹之后的安稳与真实,飞扬是浮沫,热闹是虚伪。1995年的9月8日,张爱玲一个人在纽约的公寓孤独地离去,或者正如她讲:只有苍凉才是永恒。

 

爱你的孤独,成功地做自己

二十世纪初,一位17岁的在校住读的青年给当时已如日中天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了一封信,述说自己虽然整天和许多同学在一起,但仍然时时感到寂寞。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里尔克很快就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亲爱的先生,你要爱你的寂寞。”这话听起来,就像是一种恳求,似乎寂寞是一件轻柔、贵重的东西,必须小心翼翼、充满珍视地加以保护。我们今天的人能理解这份珍视吗? 

我们都要自己成长,自己体验成长的快乐和艰辛。我们内心世界的丰满充溢和抵抗苦难的力量都需要我们精神的真正自由,它要求我们与他人、它物拉开一定距离,需要独处,当寂寞袭上心头,我们的心灵才会开口说话。可是现代人畏惧独处,热衷喧闹,已不能体会孤独寂寞可能带给人的那份特殊礼物。

为了内心的生长,对外界俗事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摈弃,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中让我们顺从、低头的大多是匿名的、隐蔽的权威。它们往往伪装成一般常识、专家知识、心理健康、正常状态、公众舆论等,谁要是不服从,或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虽然没有杀身之祸,却面临着被排斥于大众社会之外的威胁。“落伍”、“怪诞”、“神经不正常”之类的指责就会包围着你,让你孤独,让你无依无靠,最后以温馨的微笑招唤你,拉你回到千人一面的大众世界。是啊,匿名权威的法则如同市场法则一样,是隐而不露的——也是难以攻破的,谁能去攻击看不见的东西?谁能去反抗看不见的人? 

正是在这种社会中,人为了让生活舒适和轻松正在放弃自己作为个体的独特存在,无原则地进入整体、进入人群,让自己淹没在事件的整体之中,消亡在普遍性之中。人们往往以喧闹的娱乐抑制某种内心的不安,害怕静谧会使其“遭遇”认识自我的危险。没有一个人敢于或者愿意像梵高、克尔凯郭尔,像梁漱溟、顾准那样实践“成功地做了他自己”。我国学者陈寅恪的诗句:“不采苹花即自由”所表达的人生境界在今天是多么难得。今天的学人见了面总喊“忙”,忙什么?忙的大都是外界的俗事,在我看来,喊忙的声音越响,自由的人越少,心灵的运思越贫乏。

更令人不安的是,当生命的原则变成了一致性,良心就不能发展。良心天生就是不随大流的,当大家都说“是”的时候,他必须能说“不”!为了说出这个“不”字,它必须有一种正确的否定判断。一个人到了只是顺从的程度,他就不能倾听自己良心的呼声,更不要说按良心行事了。当人人都没了良心,人则不复为人了。

“你要爱你的寂寞”,里尔克的恳求仿佛是天外之声,给人一种隔世之感。

 

孤独是一种享受,享受酸甜苦辣

孤独是一种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切的经历过:宴会后的冷清、静夜的遐想、黄昏时一个人落寞的背影、大喜大悲后的彻悟、以及短暂的公车之旅,都会让人的心灵有一种独自的解脱。每个人每天在某个时候都会有独处的时候,这种独处不是寂寞、不是无助、也不是无聊,而是一种心灵的放松,内心的独白,心灵的反思。世界上缺少了它,人生就不再完美,生活就不再多姿多彩,生命也不再耐人寻味。因此,生活需要孤独,人生更离不开孤独。孤独的时候我们可以静静地听一些自己喜欢的轻音乐,看上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静静地欣赏一下被自己忽略的风景,安静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得与失。这时,自己并不再孤单寂寞,而是一种享受,享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孤独并不是寂寞。孤独是人生的一种必备的生活,孤独的人往往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孤独是一种心境,娴静淡定。而寂寞却是一种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一种状态,处在这种情景中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需要什么。寂寞却是一种心病,虚无飘渺的。所以,我们是需要孤独的,孤独就是一种生活,它需要自由,性灵的自由。只有孤独的人才能真正的反省自己,看清自己,读懂自己,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拟定一个真正的切实的生活目标,只有这样你才会成功。还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时候不寂寞,想一个人的时候才寂寞。”由此可见,寂寞是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百无聊赖的时候才会有的一种心请。只有身处喧闹的场景时才会有一种寂寞感。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拥有孤独的生活。

我们身处在这个充满物质诱惑刺激的现代社会里,只有给自己的心灵一个真正的放松,一个独处的空间,才能有机会读懂自己的内心世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给自己一个可以顿悟的机会。每天都为神火儿忙碌的人生不是充实的人生,只有懂得适时给自己心灵一个真正放松的空间,也只有真正懂得孤独的人才会生活得充实。也许只是忙里偷闲时的停顿、也许只是饭后茶凉时静思、也许只是濒临睡着之际的醒悟,正是在这样短小的时空里,我们才能看到被自己忽略的角落,思考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只有独处时我们才能去真正的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已经背离了自己的理想道德?是不是已经在随波逐流?是不是已经被物质利益迷惑了双眼?是不是时刻去满足自己不知满足的膨胀的欲望而蠢蠢欲动?

孤独是圆满的,完整的。孤独是高尚的。只有孤独才能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也只有孤独才能赐给人们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只有真正懂得孤独的人才能享受充实的生活。因此,孤独是一种生活,我们也更需要这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