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面试官刁难:千万不要读文科二: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离不开文科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29:16

千万不要读文科二: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离不开文科教育

--------真文科的教学方式和案例示范

                                                                                 今日学堂校长张健柏

文科教育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于: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真正的文科教育,否则人生谈不上幸福快乐;家庭社会也不会和谐稳定;国家更谈不上持续发展。

我上一篇文章[千万不要读文科],提到我国文科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从根子上说明了我国教育体系中,文科教育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严重破坏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的现象,引起了读者的广泛议论。但是也有很多同学更茫然了: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应该,且必须学习文科,可我们又没有文科教育。那么,真正的文科是怎样的?真文科应该怎样教?怎样学?

价值观与多元思维模式:

教育是为了人生和社会的成长,从教育的必要性来说,人生必须要学,学校一定要教的东西有三个:

第一位的是价值体系;没有价值体系的人,就是没有底线,没有标准的人;他的行为模式会非常紊乱,会活得很累,也很危险;有人批评国民“百无禁忌”,就是价值体系已经乱套。

第二位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就是理解和处理一件事情的方法。思维方式没有对错,可以服务于任何价值体系的人。它相当于一把思维的倚天宝剑,掌握了它就有可能顺利地解决很多难题。缺乏良好思维方式的人,连干坏事都干不好,如马家爵,干的事害人害己。

第三位是知识体系;这是三者中唯一能看得见,抓得到的东西,可惜也是三者中相对最不重要的。如果有良好的思维方式,知识学习是最容易的,而且吸收的效率最高。有良好的价值观,学来的知识才能真正用得上,用得好!如果没有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学来的知识反而是人生的障碍,如很多孔已己型的书呆子。

用一栋大楼来比喻的话,价值体系就是大楼的设计图,思维方式是施工队,知识体系是建筑大楼的材料。当看到一栋别具特色的宏伟大楼,聪明的人会很赞叹它的设计师,以及它精巧的结构。也会感叹他巧夺天工的技术施工能力(思维方式),对于建筑材料也关心,但是显然不是决定性因素。好的建筑家,会根据材料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建筑;决不会只依赖一种材料来建筑。甚至于:同样的建筑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材料来建造。例如长城,就在不同的地段用了不同的材料,并不是统一的砖块。这正好说明为什么知识体系不是太重要:因为他是可以替换的。

也可以用文章来说明:一篇好文章,最大价值是它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其次值得学习才是文章思维表达的流畅清晰,而不是该文章用了什么特别“优美精彩”的文字词句。可我们看得见的只是词句,思想和思维要靠“心”去把握。所以,一个只会教“词句”的老师,就是缺乏思想和思维的知识型老师,也是最笨的老师,根本不配当真正的文科老师。(我们背单词的英语和语文教育,都是“知识型”的吧?说他们破坏思维一点也不冤枉)

价值体系只有通过文科教育才能获得(不一定是教师,也包括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就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文科的原因。所谓的“科学没有国界”一语,就是指科学没有价值体系,而只有知识和思维方式,所以谁都能用,可以服务于完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人,是“国际语言”。这同时也说明了科学教育价值的局限性和基础性。国外的教育体系直到大学低年级,文理都不分科,就是重视思维和价值观教育的表现。

思维方式的教育,理工学科也有一部分,主要是数理逻辑思维方式的培养。我认为国内的理科学生的思维比文科生的思维好一些,就是因为学习了数理逻辑思维,因此思维能力未被完全破坏。这种逻辑方式能够应用彻底的话,可以成为最优秀的工程师了。清华王垠的优势体现在数理逻辑上的相对完善性,所以他的理科能力和文字表达都很好,但大多数理工学生都没有他这种思维水平,因为教育不彻底,不系统。

但是数理逻辑思维是有缺陷的:它只是一种一元思维模式,缺乏灵活性。而且一元思维模式容易走极端,所谓的“钻牛角尖”,“一条道走到黑”的,就是这种人;“立场坚定,观点鲜明”。好处在于专注,专心一志。所以很多工程技术人员都显得比较呆板,生活了无情趣。中国一些退休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业余生活可以说很悲惨,很多人与子女家庭的关系都不好,非常孤独。但最优秀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等不会这样,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跳出一元,进入多元世界。

只有文科能够提供多元思维方式的教育。如果接受过良好的文科教育,多数人有机会学会二元思维方式,就是所谓的“一分为二”,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就不会偏激了。

最高的思维方式是多元思维模式,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学会多元思维方式,因此也只有极少数的文科教育才提供多维思维模式的教育。这种多元模式已经脱离书本和语言,也脱离学科分野;一方面必须要有好老师,同时学生必须具有悟性才能学会。因为大多数的文科教育,到二元思维模式阶段就已经止步了,目前我知道的具有多元思维模式的学科,而且能够有效地实施多元思维教育的,只有道家和佛学(不是佛教)。另外还有艺术类也是多维思维模式,那更是考验悟性的教育了,只有亲近真正的大师才有机会(还不能肯定)学会,跟庸师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只会破坏思维,所以艺术要培养一个人出来,比考上哈佛大学还要难得多。我们国家也没有真正的艺术教育,我们的家长不懂装懂,热衷于“考级”,以为“级别高”就是有素质,把本来是思维和灵感教育的艺术各科,也当作“知识”来学习和考试,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闹的一个国际笑话。是把一元思维模式用在多元思维的艺术教育中的典型笑话,只能证明这些“艺术教育专家”除了拥有一点可怜的“艺术知识”之外,其他啥都不懂!我特别反对中国的孩子们学习艺术,学音乐,学画等,就因为这样不仅学不会真正的艺术,反而彻底破坏思维能力。很多学艺术专业的学生脑子很乱,思维被破坏得特别严重。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几种思维模式的区别:如对美丑的看法。

一元思维模式:美就是美,丑就是丑,这两者具有原则性的区别,就好像判断好人和坏人一样,一定是有标准的。他们喜欢制定各种“客观标准”,也相信有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自己不知道,就在别人那里。而且,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喜欢追求“至高”“至美”“至大”的“境界”,会在一个方向上不断追求,直到无法继续为止。

二元思维模式:美和丑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互相可以转化。就如同好人和坏人一样,相对立而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人生活,和性格都将变得比较和谐,容易理解别人一些。这种人更容易成为管理者。

多元思维模式:世间本无美丑善恶,一切取决于人心的思维和判断角度,这种思维模式出神入化,具有极高的灵活性;这就是你们在[老子]第二三章中看到的思维模式。不过相信大多数人很难真正理解多元思维模式,更谈不上应用了。能够应用自如的人,就是范蠡一级的高人了。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只具有粗糙的一元思维,还需要从一元世界进入到二元世界,最终到达多元思维模式,所以必须学习真正的文科。被伪文科破坏后的思维能力,就是混乱的,互相冲突的,看不出来方向的思维模式。因此人生和行为也经常混乱和互相冲突。

文科教育存在的必要,就是提供了理工科无法提供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教育,也是一个民族认同感和共同价值的重要教育工具。如果做不到这点的话,文科其实就没有价值了,伪文科其实只有负面的价值。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教育状况,在某种意义上说还不如毛时代,虽然其思想是错的,但是他依靠毛泽东思想成功地构造了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观,与现在缺乏价值观教育的中国现状相比,社会要稳定的多。我们国家领导人号称“稳定压倒一切”,但是在金钱价值观面前,所谓的“稳定”是靠物质的不断“丰富”来维持的,这是一条不归路。缺乏精神和文化基础的民众,需要建立和恢复文化价值观,可能这也是国家鼓励国学文化传播的用意,可惜现在懂得国学,会教国学的人太稀少,就算有人会教,但也没有开展真正国学教育的条件,所以远水难解近渴。中国目前被批评为“技术官僚”型的政府,各个主要的管理岗位都是由理科背景的人担任,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本质上就是因为缺乏真正的文科人才的原因;这种偏科和整体性的一元思维,必将带来一序列的社会问题。

 

真文科需要有思维境界的真老师

真正的文科,首先需要具有很高的思维境界的老师。要造就一个国家的顶级精英文化,就要鼓励学派的建立。如果古代的船山学派,桐城学派,王学,四大书院,佛学的禅宗等,都是有一个很受推崇的老师,带领一批学生学习的,既有特色,造就了中国文化的顶峰。我们国家现代的大学,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已经失去了这种“学派”产生的土壤。

普及教育也需要类似的条件,不能在小学阶段就分科太细,模仿大学一样来“开课”,孩子的老师要尽可能少一些,但是水平要高一些。在今日学堂,我经常告诫老师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执著于教学方法,也不要刻意去模仿优秀老师的教育手段,只能学他们这样做的思维和心理原因;最主要的精力,应该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境界。如果思维境界高,怎么教都是对的;甚至你不教也等于教了,比别人辛辛苦苦教学,改作业的教师效果更好;如果缺乏思维境界,怎样努力都是错的。例如魏书生,他当班主任经常让学生自学,自己到处跑;但是他所带班上的学生,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全国各地的老师都跑来学,但一个也学不会。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你魏老师可以这样教语文,我们不行。如果也不上课,学生就翻天了。这就是因为缺乏思维境界,学不了。所以,我对今日学堂的师资培训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在心理和思维上的培训,而非教育方式的培训。事实上,我更鼓励每个老师创造自己特色的教育方式,而且,我知道外面很多来学堂“取经”的教师,看不懂我们的方法。因为他看不到一个“特色”和固定的模式;思维的东西,当然不可能被看见。但是他们都对我提到一点:你们的老师与其他学校的老师,看起来气质就很不一样!

我认为中国的“教改”必然失败,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有很多人也发现了中国文科教育,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严重问题;教育系统的官员们认为是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所以目前出了很多套“教改方案”,都是以改变教材内容为中心的。不过,如果不改变师资的“思维境界”问题,怎么教都没有用。目前体制内的这些老师,即使把美国的原版教材搬过来,他们也有本事教成完全不同的样子。魏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教学效果不同,是因为他的境界不同。他本人热爱读书,哲学,心理学,历史等都读,还坚持练武,因此教学得心应手,其他老师没有这个境界,也没有花时间提升自己的境界,只围着教材打转,当然效果不好。教不出文科的真学问,真感觉!

所以,国家如果想搞真正的教育改革,其实并不难:首先需要先成立一个新型的师资培训中心,完全采用新型的办法,聘请国外的一流教师和校长来全面负责教学,管理也决不插手,如果觉得全部请外国人丢面子的话,请香港大学的师资和海外华人来也可以,不能要海龟(他们的思维方式依然是国内的)。反正不能用国内的“传统套路”和老师来教。专门招收真正具有教育理想的优秀高中毕业学生入学,学生在校至少学习六年至十年,按国外标准严格淘汰,保证毕业生质量。毕业的学生也不要送到现有教育体制中去(一去就同化了),而是专门成立新型的小学中学,比如说就是示范师资学院的附属中小学校,同时也是未来师资大学生的学习基地,由新型培训中心的毕业生来全面实施教育;原有教育体系中的人一个不用;这样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刚开始很慢,但是一定能保证教育效果。试点成功后,就多办几所这样的新型师资学校,普及的速度就快得多。

最后,原有的教育系统就会自动开始模仿,教改就成功了。这样做首先是风险很低,不会像现在的教改一样大呼隆,全国折腾教师,最后毫无效果。另外就是投资很少,我们国家这么多钱,花一点钱在教育上应该不会困难。估计经过三十至五十年左右,就可以彻底转换过来。我国的教育体系,将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换血成功,成为真正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教育体系,而不是现在的伪教育,真残害。如果按照现在的“教改思维模式”,以为出几个文件,开一堆会议,做动员和业余教师培训就可以一下子变过来,结果在过一百年都不会成功的。

当然,我知道这些都是说梦话,虽然很简单可行,但是没有人会来做的。私人不会做,是因为力量不够,而且周期很长,对于重视短期行为的我国国民来说,这种投资是风险很大的;另外,教育是国家的事,也没有理由要私人来买单;国家也不会做,因为没有人愿意为此负责。我们知道国家虽然有教育部门,但是教育部门不是一个“人”,它已经演化成一个利益集团,没有人会来为这样的教育改革承担责任,因为这种改革最终目的是让原有的“教育体系”消亡,所谓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内部来“改革”?因此他们更喜欢的是“维持”和在压力之下被迫做样子的“改良”,这是中国的官场潜规则。

 

真文科需要改变现有教学方法

如果按照真文科教思维教行为的要求来看,国内的老师,特别是中小学老师,大多数是不合格的。但是也有少数的老师是合格的,而且,中国有钱了,也会聘请国外的好老师来教。不过,在国内目前这种教育模式下,即使有真正的好老师,也是排不上用场的。

有一个极为可笑的例子,就是英语教育上的笑话:我们国家聘请不少外教来教英语,每年要花很多外汇;却让他们必须用我们的笨办法来教学生;还告诉外国人:中国人就必须这样学英语。我在上研究生的时候,请来的美国老师,却在教我们幼儿园的英语内容,比今日学堂教五六岁的儿童还简单的多。你们当然可以想象,学完后成绩优秀也根本不代表什么。而且中国人学外语喜欢学音标,让老外也教音标。有些外国人这辈子从来没有学过音标,来到中国教英语,只好临时抱佛脚边学边教。而且,他们还要学语法。中国的老师还说:老外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们就是语音标准一些,其他都不如中国老师。这种逻辑很可笑,起码这些洋老师,自己的孩子英语水平总是教得出来的吧?当然必须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如果用中国学校的教法,连外国人都不会教,也学不会英语。

今日学堂可以让孩子们十岁就达到大学英语水平的老师们,如果拿给传统学校去教英语,基本上可说是“一无是处”的:她们的语音不标准(还比不上她们教的孩子),语法也不行,教学时的表演功夫不佳,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绝对是差老师。而且她们无法实施自己的课程安排计划,因为学校要求她们按照课表上课。结果会证明:这些老师教英语水平根本不行!

从这个英语教学的例子就看出来:我们的文科教育方式,实在是错得离谱!

目前文科教材的问题很严重,更严重的是教学方法。中国学生理解的学文科,就是背诵,要记忆力好;这真是可笑。文科当然要记忆,但是绝对不是记忆力好就能学文科。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文科要背的,什么东西都通过记忆来做,文科学生们大量的时间就是在记忆书本。可气的是:老师们说得也对:因为我们的文科考试方法,就是记忆内容和细节。在西方教育专家看来,记住这些细节毫无疑义,关键是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找到资料并加以判断的能力。如果我们很容易查到的资料,硬要去死背下来,等于是往大脑中放进很多垃圾,把自己变笨。我们的文科教育,就是从根子上让我们的学生变笨,而且是很有系统有计划地在破坏。

文科要背诵吗?我认为当然要背诵,但是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内容必须很经典,必须是很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才值得背。当学生们思维水平还不高,还不能理解深度的思想时候,多背一些很有价值,很有思想的文章是很有好处的。按照这个标准来看,连唐诗宋词都不值得背,很多古代的散文也不值得背。更别说现在中小学教材里面的很多垃圾文章,白话文,甚至还有小学生作文的“范文”,居然老师都要求学生去背,以为背得越多越好,实在害人不浅。据说还有数学老师要求学生背数学题来帮助解题的,真是“毁人不倦”。

如果承认文科就是思维教育,你绝对不会把学习重点放到“文辞优美”的文章上面,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还必须回避这种文辞优美的文章,以防“以文害意”。即使[庄子]这种思想性很强的文章,我都不推荐孩子们背诵,就是因为文句太美,怕影响孩子们的思维走上歪路,但是我很鼓励大学生们去读[庄子],开阔胸襟。

背诵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年龄问题。小学阶段孩子们大脑中什么东西材料都没有,背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存放起来很有用处。而且这时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发达,但是记忆能力很好,所以这个阶段采用背诵为主的文科学习方式有大脑科学上的依据。但是中学以后,学生们思维和分析能力逐步增强,就必须以训练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主,不能机械记忆和背诵。更别说大学阶段的学习了。可是我们大学,依然在鼓励背诵和记忆的方式来学习,这简直就是国际笑话!

不过,我很怀疑:文科老师让学生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是掩饰自己缺乏真正教学能力的一个手段,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日本人是怎样教历史的

中国学生学历史,学到近代史就是两个字“悲愤”!,教材上我们看到的就是列强如何欺负我们,如何赔款,如何割地,如何丧权辱国等等,学生们需要把这些知识点背下来考试。但是从来不会教为何会产生这种情况,以及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种场面,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过去了的事情,也就过去了,这种事情今后不会发生。这种思维完全违背历史教育的原则:以史为鉴。中国所谓的历史教育,根本没有教孩子们如何认识历史和过去,以史为鉴,让中国人思考和反省,让我们的后代更聪明,更有竞争力;我们教育系统的做法反而是让一堆新时代的“祥林嫂”,把苦水倒给孩子们,并要他们“牢牢记住”,记住干吗?不知道,我们以为,只要记住了,就一定会有办法。这不是破坏思维吗?

更过分的就是:文革时期,我们的历史是必须服从于“无产阶级政治”的;我很理解当时教育系统来扮演“祥林嫂”的目的,必须为新政权的建立作“文化上,思想上的合理性证明”,是要让民众们了解:过去的统治者极为腐朽,所以应该推翻;以毛为代表的新政权,会保护各位祥林嫂及其儿子们,今后再也不会被狼吃,“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而且,为了服从这个目的,文革前后大中小学历史教材都是经过精心编篡的,并未真实全面地反映历史事件。当时编教材的一批人,的确是思维能力很高的“别有用心”的“学者”,这个工作完成得很好,效果很不错;但是现在文革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现在的教材编辑者,却依然沿用了这套思维方法而不知改进,对于学术界许多新的成果和新的学术理解视而不见,只能说他们要么很愚蠢,或者是太不负责任。新的中央领导人明明说要“与时俱进”,可我们教育界的思想依然停留在几十年前,“俱进”的只有工资水平和大楼,体育馆。

与国内的中小学历史教材和老师们像祥林嫂教小绵羊一样的“知识教育”不同,日本中小学的历史教育,首先是“不统一”,即使是一个小国,只相当于我们一个地区,但是中小学历史教材却有很多套选择,没有所谓的全国统一教材。他们的“文部省”比我们教育部的权力小太多了。但是在教学方法上,日本的老师们,不管用的是“左翼”还是“右翼”的历史教材,本质上全是教“小狼”们思路的。

比如,同样是学习甲午海战的历史,他们告诉孩子们:当时的日本,又穷又弱小,又缺乏资源,为了给后代开拓生存空间,不得不向朝鲜殖民(不像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告知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民勤劳勇敢”)。可是,大清国仗着自己国力雄厚,可以买来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耀武扬威,横加干预,逼迫日本。当时很多日本人都觉得大清国很不讲理,但是他们很强大,因此又很害怕跟大清国开战。老师就问学生们如果回到那时候,他们会做什么样的决定?孩子们当然就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老师说,每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是都有缺点,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们:虽然当时大多数政府官员们都认为无法打赢,决定避免战争;但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日本的勇士们被迫应战,虽然很可能战败,但是他们决定宁死也要捍卫自己的荣誉;虽然买不起大军舰,但是日本的天皇和皇后,把自己的首饰都捐出来,人民们也很拥护,这样好不容易才凑钱买来了很少的军舰;但是日本人非常重视训练自己,炮弹不多,就每一发都要打准敌人;军舰吨位小,火力不足,就需要更好的训练和互相的配合。后来正式开战的时候,日本勇士们用自己追求完美的技艺,以及无畏的牺牲精神,终于第一次打败了上千年来一直欺压日本的强大的中华帝国,这就是日本复兴的开始。还会带学生们去看博物馆展示的缴获的北洋水师战舰和各种战利品!

各位想一想:这种历史教育,是不是把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积累一起交给孩子们了?而且,他们从中难道没有学到行为方式吗?可以想象经过这种教育的日本人,在遇到巨大的压力和困难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方式会逃避吗?老师们没有要求他们去做“勤劳勇敢”的日本人,但是他们会懦弱吗?他们学习历史,难道会感觉很辛苦,很无聊吗?他们的历史课程,难道仅仅是为了考试,拿学分,或者记一堆东西,将来当历史教师混饭吃吗?

更可怕的是:到了高年级,这种历史教育就变得更加“咄咄逼人”了。例如,一个国内去日本留学的学生了解到:为了让日本学生们了解近代中日关系史,历史教师给高中生出一个课题去自行“研究”后写报告交上来。题目就是:中日之间,在过去的历史上基本每百年就会发生一次战争。请大家通过分析历史上的战争情况,分析下次中日战争的可能性,以及战争发生的时间判断,以及最有可能触发战争的原因,并判断这次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这种历史教育,老师很轻松。学生们可就忙死了,需要查询大量的历史资料。还需要了解很多政治和经济的问题。老师虽然“轻松”,但是需要很有“境界”,可以让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后来点评文章的时候,最能体现老师的水平。据说,很多学生都认为:2020-2030年,是中日发生战争最可能的时期,原因则五花八门:因为东海大陆架问题,能源竞争问题,台湾问题,中国人口增长和扩充海上霸权问题等等。弄得国内一些人很担忧。

我倒是认为:日本学生们得出什么结论不重要,他们这样教育的目的当然不是考试,甚至不是像一些人所认为的一样“军国主义精神”,教孩子们“时刻不忘灭亡中华”,这是我们国人的一元思维方式,不是日本人的。这种教育和题目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是针对中国的,也不带有政治性目的。他们的老师,只是想通过这个历史上的真实案例,来教会学生们面对事实,学习日本民族的价值观和思维处理方式,因此重要的不是对付中国,而是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学到了真正的学习的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和学习能力,会陪伴他们终身受益,无论他们做什么;

最终的教学结果就是:就算将来不发生战争,或者学生们的判断错误,他们会发现自己当年的回答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是他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来分析和处理身边的事情,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历史中。文科本来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而且根本就不追求标准答案,但是追求思维的严密和精准灵活的统一。将来进入企业,他们会用这一套思维方法(显然已经在后续的教育中和不同的科目训练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更加成熟)来判断企业竞争的动向,参与到实际的市场和经济竞争中。

我担心的是:我们国家天天背历史事件,背赔款的金额,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年代时间等,被教育界的诸多祥林嫂们教大的孩子,将来如何与他们竞争?不仅仅是战争,而是各个层次上,经济和文化上,我们都会输给他们的。除非我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