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理论密度试验规程: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39:11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6-07发表评论>>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第七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支撑保障功能
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保障安全、适度超前的原则,全面加快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建设高水平综合交通网络
按照畅通通道、完善网络、提高标准的原则,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口岸的建设步伐,构建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衔接顺畅、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构建高效、安全、便捷的公路运输网。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7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5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五纵五横三环四联”高速公路骨架网,力争实现县(市)通高速。继续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现有国省二级以上公路占总里程的比重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县乡间重要路段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具备条件的所有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加强对外通道建设,推进连接口岸的高等级公路和国境口岸桥建设。沿边境一线公路基本达到三级以上标准。
建设城际快速铁路网。新建铁路2305公里,改扩建铁路1875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330公里,时速200公里以上快速铁路达到1850公里,复线率、电气化率显著提高,分别达到51%和48%。建成中东部城市群快速铁路通道,形成以哈大、珲乌“大十字”轴为主干、布局合理、联结顺畅、高水平高等级的“五纵三横”铁路网络,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铁路”,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提升机场保障和服务能力。完善“一主四辅”机场格局,推进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建成通化、白城机场,新建松原机场,启动龙嘉机场二期扩建、延吉机场迁建工程。拓展航线网络,开拓重点热点旅游城市和毗邻国家、地区航线,开通到达银川、兰州等西部地区省会城市航线,实现国内省会城市全覆盖,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700万人次/年。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加大低空空域开发力度,拓展农化作业、森林防火、直升机飞行等应用。
提高口岸通关能力。加强陆路口岸建设,建立方便快捷的通关机制,畅通连接我省与俄、朝、蒙三国的主要交通运输通道,全面提升口岸通关过货能力。进一步发挥航空口岸功能,建设空港物流园区。完善长春陆港和吉林陆港功能,实现与大连、营口、丹东港区有效对接,推进中心城市内陆港建设。

第二节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按照保障供给、节能优先、调整结构、多元发展的思路,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增强一次能源保障能力。加大省内煤炭、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稳定提供后续开发资源,继续推进千万吨油气基地、千万吨煤炭基地、百万吨页岩油基地建设,到2015年,省内煤炭产量达到4500万吨/年,油气当量超过1000万吨。全面实施“气化吉林”工程,到2015年,县级以上城市天然气管道覆盖率达到100%,天然气气化率提高到60%。加大域外合作力度,推进我省与俄、蒙煤炭和油气资源开发合作,争取设立国家级石油天然气储备基地。
调整电源结构。优化发展火电,重点发展城市热电联产机组项目,在中小型城市积极推广背压机组热电联产供热项目建设。有序开发水电,开工丰满大坝重建、敦化抽水蓄能电站等工程项目。加快发展核电,开工建设赤松核电项目。大力发展风电,建设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快千万吨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
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适应负荷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以及电力跨区域输送,建成坚强500千伏主干网架,各地区形成220千伏双环受端电网。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高效和环境友好。加大城市配电网和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 造力度,增强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积极争取国家建设风电跨区域输送通道。

第三节 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全面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全面提高防洪抗旱减灾水平。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推进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重点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防治区防洪能力。加快推进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重点地区和重要防洪城市达标建设,提高重点低洼地区和粮食主产地区排涝标准。到2015年,洪涝灾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加快提高城乡供水能力。加快推进重点地区、重要城市水源工程和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完成哈达山水利枢纽、引嫩入白、大安灌区等重大工程建设,启动实施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和重要城市、重点地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新增供水能力40亿立方米,全省总供水能力达到150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全省用水需求。
切实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善机电井、提水泵站、拦河坝(闸)、沟渠等配套工程。加快松原灌区等重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全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0万亩以上,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
科学发展农村小水电。合理开发利用山区水能资源,有序引导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小水电抗灾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到2015年,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5.83万千瓦。

第四节 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
坚持资源共享、融合创新、深化普及、保障安全的原则,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支撑能力。
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施数字吉林工程,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光纤宽带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等建设和升级,推进“三网融合”。实现第三代移动通信网覆盖市区、县城、乡镇和70%的行政村。加快网络改造,提高光纤接入能力和水平,城市实现光纤到楼到户,农村实现光纤到村,城市用户平均带宽达到20兆,农村用户平均带宽达到4兆。推进城市广播电视网双向改造,完成农村广播电视网数字化改造。推动物联网在城市应急管理和汽车、石化、医药、农产品等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建设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物联网信息处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强化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和人口、档案、地理、金融等基础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大企业信息化中心及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提高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密钥管理中心、电子证书中心、数据灾备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信息资源作用,建设吉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第八章 建设生态吉林,实现可持续发展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保护吉林特色生态资源,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环境,构筑我国东北生态安全重要屏障。
第一节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治理辽河流域干流污染,加强松花江流域的伊通河、饮马河、辉发河等主要支流综合治理及图们江、鸭绿江国际界河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加大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确保全省人民饮水安全。到2015年,全省地表水国省控断面劣Ⅴ类水质的比例小于20%,主要江河市(州)出界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大力改善全省空气环境质量。强化颗粒物和机动车尾气的污染防治,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292天。
统筹城乡环境治理。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着力解决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严格环境准入,推行清洁生产,到2015年,全省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90%。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的创建活动,在“十二五”初期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基础上,加快建设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加强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和配套管网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达到70%;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县以上城市全部建成垃圾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农村环境连片治理投入,在全省400个左右规模较大的村庄进行综合治理。
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开展重点环境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的调查和综合评估,加大对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力度,推动历史遗留的重点环境隐患治理。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加大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实施环境监察监测标准化建设,建设国省控断面和空气点位自动监测站,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水平。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健全重点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环境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加强东部地区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保护、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推进东中部地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实施中部地区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及黑土地保护。强化西部地区生态修复、草原湿地保护、荒漠化和盐碱化治理。建立上下游地区、自然生态保护地区和建设开发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生态资源。
积极推动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加强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和林业资源培育,建设林区生态功能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长白山特色资源产业和旅游业。健全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林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到2015年,完成国家天然林采伐调减任务,旅游、人参等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壮大,基本建立适应林区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完成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加大节能工作力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节能技术进步,积极推进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实施燃煤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等重点节能工程。强化节能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节能标准、统计、监测、考核、政策等五大体系,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管,严格执行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识,对超限额的产品实行惩罚性电价。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加大舆论宣传和引导,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建设百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加强水资源节约。大力推进重点工业领域节水技术改造,在火力发电、石油石化、钢铁、纺织等高耗水行业,重点实施节水工艺改造及循环利用水工程,全面提升工业用水效率。加强城市节约用水,强制推广应用节水产品和器具,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居民社区节水示范、城市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劣质水利用等工程建设,加快节水技术、设施研发与推广应用,建立用水计量与节水监督服务体系。
强化污染减排。淘汰煤耗高的火电机组、供热小型燃煤锅炉,削减污染物排放。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控制新增排放量。继续推进重点排污企业深度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全面推进燃煤机组脱硫工程,着力推进30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脱硝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强化污染减排目标责任考核,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健全完善脱硫优惠电价、脱硫机组优先发电调度、污水管网建设以奖代补、政府绿色采购等环境经济政策,探索建立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松花江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
第三节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在企业、园区、社会各层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对原有工艺设备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执行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评价制度,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大力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加强对吉林、白山、延边、通化等地区老矿区低品位、共伴生矿产及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综合回收率。大力推进钢铁、化工、火电等行业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建筑、道路废物以及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达到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畜牧业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回收站点、集散市场、分类拆解“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积极开展一汽集团国家级零部件再制造、吉林市再生资源利用试点,加快推进白山、辽源等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和长春、吉林、珲春“城市矿产”试点。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抵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形成与我省省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节约型社会。
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加强规划指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平台,推进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组织实施200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第四节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着力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科学开发保护资源,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加大引进域外境外各类生产要素的力度,主动承接国际和国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接续替代产业,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扎实开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实施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项目,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章来源: 中国网责任编辑: 贤齐
[我要纠错][推荐][收藏] [打印] [大中小] [关闭]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怎么翻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制定规划要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什么? 由谁能够提供《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贵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求《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求《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简述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2005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成果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什么? 谁知道2005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点 谁知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内容 那里有团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论文 下载 如何找到《内蒙古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的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速帮我查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资料!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决议》主要内容有哪些? 什么是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 什么是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