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土压实度:古北京城的建造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58:43

 燕都:青铜时代的北京

公元1973年,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距秦始皇陵不远处打井时,发现了日后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北京人开始在西南郊的房山区琉璃河一带挖掘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范围包括洄城、刘李店、董家林、黄土坡;立教、庄头诸村,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分为居住址、古城址、墓葬区三部。琉璃河(古圣水)自北南流,折向西南,继而又东流,形成的河湾地带,有一高平台(即今董家林村),直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地面上尚残存着一米多高的古墙体,后因农业建设而被平整。经考察,此乃古城的北城墙,全长829米。以此为线索继续钻探,又在地下发掘出东西两面城墙的大部分墙基,乃至两米多深的护城壕沟。古城的轮廓悄然浮出地面,城墙内侧的“护坡”,又与其东侧商末周初的墓葬区及西周时期的灰坑、窖穴、房基相交错。尤其是在墓葬区(今黄土坡村),共挖掘大、中、小型墓葬300余座,及车马坑数十座,出土的蚌器、骨角器、玉石器、玛瑙器、陶器、原始青瓷器、漆器、青铜器及货贝等实物总数超过万件。
  通过细致的考证,终于得出惊人的结论:琉璃河商周遗址正是古燕国的始封地及燕都之所在。这无疑把北京的建城史大大地推前了,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期。
  远古时北京地区即有一个以“晏(燕)”为图腾、为族徽、为族名的大部落,估计是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或1万年前的“东胡林人”之余脉。在殷商之时,琉璃河一带作为原始的聚居地就已基本成形。根据《史记》的记载,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破殷入商宫,杀纣后遍封功臣,“封召公于北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可见大约在武王灭纣那一年(公元前1045年),燕国作为诸侯国之一正式成立,位于琉璃河的燕都恐怕也是在那一时段建造或定名的。受封了燕地的召公保,系被周武王倚仗为左膀右臂的三公之一(另二人为周公旦,太公望),他让大儿子就任燕侯,在燕都当管家,自己仍留在朝廷里参政,辅佐君主。
  和燕国同时受封的,还有个蓟国,都城大抵在今北京西南部广安门一带。“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乐书》)蓟国的居民看来是黄帝的后裔,血统高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以立国,蓟微燕盛,乃并蓟居之,蓟名遂绝焉。”(《史记·周本纪》)蓟、燕本是近邻,然而随着日后的发展,此弱彼强,经常为边境问题打架,直至公元前7世纪(东周的春秋时期),蓟国被燕国吞并,蓟都也就“声明作废”。燕国后来迁都蓟城。到了战国时期,跻身于七雄的行列,燕将秦开大破东胡,辟疆拓土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修筑了将来成为秦万里长城之一部分的燕长城。燕国长胖长高了许多,“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陀、易水。”(《战国策·燕策》)秦灭燕后,将广阳郡的“政府部门”设在原燕都蓟城。西汉的卢绾父子,先后被高祖刘邦封为燕王,皆以蓟城为都。由东汉至隋唐五代,蓟城长期作为幽州府所在地。辽南京及金中都,基本上都在蓟城遗址上改建的。
  今广安门一侧,古蓟都所坐落的位置,竖立一根巨大的石柱,纪念北京3000年的历史。这同样说得过去。不管是琉璃河的燕都,还是广安门的蓟都,从时间概念上皆意味着北京的建城之始。况且自公元前7世纪,两者在“名份”上即相互交叉并重合了。它们是今日之北京在3000年前的两大雏形。或者说,是3000年前的老北京。
  我多次去踏访董家林村的古燕都废墟,凭吊那湮没的辉煌。这儿的风水真好:既有房山,又有琉璃河。爱山的仁者与爱水的智者都不会感到失望。而今,京广线铁路恰恰从遗址中部穿过,北侧又有车水马龙的京石高速公路。我本人,不经意之间也迷失于风驰电掣的时光隧道,回到了群雄逐鹿、马踏飞燕的年代。   
  城址东侧,今黄土坡村西北,系燕侯及贵族陵墓较集中的区域,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出土殉葬品中,我最看重的还是青铜铸造的礼器、兵器、工具与车马器,上面大多铸有铭文或人名,为我辈了解其出处提供了一定的背景资料。尤其那百余件青铜礼器,某些甚至铸“侯”(即燕侯)铭文及族徽于内壁。当然,有的青铜兵器如盾饰,亦铸有阳文的“侯”及“侯舞易”之铭。   
  青铜器锈迹斑驳,精雕细刻的文字、图案却凸凹有致、清晰可辨,象征着一个遥远的王朝的回光返照。我仿佛亲眼目睹了自己民族的青铜时代,以及青铜时代的北京,情不自禁地在采访簿上写了一首“自由诗”:青铜器覆盖着青苔/不,不是青苔,是绿锈/锈迹竟跟苔痕如此的相似/使我充满触摸的愿望/不,不是绿锈,是它的皮肤/青铜器的皮肤是绿色的/所以,它的尸体,它的血与指甲,也是绿色的/我听见一个时代生锈的声音/只有划破云层的流星,才能产生/如此纯粹的碎屑。一场白热化的战争/在阵亡者的梦境持续/青铜器死了,可它身上的锈/依然活着,依然在缓慢地生长……
  青铜时代的北京,曾经被掩埋在厚重的黄土之下,默默地生锈,悄悄地流泪或叹息。直至一柄考古的铁铲将其从幽暗的地狱里解救,重新出现在阳光的世界。在我眼中,波光闪烁的琉璃河,流的是液态的玻璃,抑或熔化了的铜汁。
  琉璃河商周遗址发掘的古墓群,目前已用数字加以编排。52号墓的复尊、复鼎(复为墓主的名字),内壁所铸铭文,讲述墓主复接受过燕侯赏赐的货币、礼服及男女奴隶。53号墓的攸毁,讲述燕侯给墓主攸发过奖金(货贝)。251号墓的伯矩鬲,通身浮雕牛头形花纹,盖内与口沿内铸有相同内容的铭文:“在戊辰,匣侯赐伯矩贝,用作父乙宝尊彝。”253号墓的堇鼎,体积为目前北京地区发现的商周青铜礼器之最(通高62厘米,口径48厘米,重41.5公斤),铭文4行26字,翻译为白话,大意为:堇奉燕侯命令,前往宗周,向太保(召公)奉献土特产食品,太保给了赏钱;堇受宠若惊,因而制造此鼎以铭记。在同一墓中,尚有圉献、圉方鼎,讲述圉作为燕侯特使,出席周王室的喜庆典礼,受到周王赏赐,返回后又被燕侯奖励……这些作为殉葬品的青铜礼器,几乎每一件都收藏着一段真实的故事,表达了墓主生前在工作方面的成绩,以及对“领导”(或周王或召公或燕侯)的感激之情——简直生死不忘。嘿,那时候的人,真挺懂礼貌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193号墓(1986年发掘),形制独特,规模超群,墓室四角有四条墓道,二层台四壁立有山字形漆盾牌。商周时期凡有墓道者,必为贵族墓;看来这拥有四条墓道的墓主,绝非等闲之辈。此墓曾被盗,但盗墓贼慌乱中仍遗漏青铜礼器3件,青铜兵器、车马器、工具、骨角器、蚌器、玉器、漆器、货贝等200多件。仅此就足以推测墓主之富贵。、二礼器,前者双兽首耳,衔环,下腹部有兽头形鼻,全身各部位分别装饰圆形涡纹、凸弦纹及凹弦纹;后者鼓腹分裆,四柱足,鸟纹与蝉纹参差分布。二器盖内及口沿处,皆铸有内容相同的铭文(俗称“对铭”)43字,在当时算是“长篇大论”了。铭文以“王曰太保”开头,很明显是周王对太保(召公)的直接评价,而且以表扬为主。“这和过去发现的铭文为'侯……’为首的语句相比,显然在等级上又高了一层,因此,它的研究价值与解决史实的份量,也就举足轻重了。难怪一些行家里手,见到此二器的铭文后,都为之一惊。”(雷少雨语)铭文中尚有“命克侯于”句,足以判断墓主是一位名叫“克”的燕侯。有人认为克正是召公的大儿子,受封为第一代燕侯。这周初燕国的“首席执行官”,在地下长眠3000年之后,终于“挺身而出”,以证明琉璃河确为燕都的所在地;同时也把青铜时代的北京,像特写镜头一般,一下子拉近并放大在我辈的视野里。 
  燕国安在?燕都安在?燕侯安在?长期折磨着考古学家的一系列问号,终于解开了。依靠的是青铜器的帮助。  
  根据黄仁宇的观点:殷商之人可视作“商民族”,因为他们垄断冶制青铜的技术,采取集中生产的方式由国家监督,铸造出的青铜器皿非兵器即祭器,因而不仅在军事上占优势,还保持着宗教上的向心力,使其他民族望尘莫及,只好臣服。这我相信。一贯把欢乐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的商纣王,不是还发明了炮烙之刑吗?那残酷的刑具(用炭火烧红铜柱以炙烤囚犯),该算是特殊的青铜器吧?武王伐纣,属于“逼上梁山”之举,若反抗得稍迟点,恐怕自身亦成“炮灰”。周王朝的建立,无形中倒促成了原始的北京城(燕国的都邑)之诞生……根据发掘琉璃河燕都故址所得出的结论,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正式宣布:公元前1045年(武王伐纣那一年)为北京建城之始。也就是说商周改朝换代之日,北京的建城史拉开了序幕。首先登场(“抢镜头”)的,是西周的权臣召公,和他的大儿子(第一代燕侯)。他们是北京历史上最古老的“男主角”。
  黄仁宇还认为周的青铜技术不及于商:“从出土实物看来,自周代商之后,青铜的制造设计大不如前。”周王朝铸青铜器稍显粗糙与生疏,却出色地创造了改变中国面貌的封建制度,尤其擅长将封建与宗法关系结为一体:“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它成为地区上神圣之殿宇,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众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所以时至今日,很多中国人的姓氏,源出于当时部落国家的名号)。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即主持国政的卿及大夫也仍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他们在周朝成立时,即各在领地内拥有地产。他们也兼有军事领导权。在周朝的前期,世袭的武士兼统治阶层,与一般人众有别。”(引自《中国大历史》一书)琉璃河的古燕都,一定也投映着那初始缔造的封建制度的倒影。我在那一片废墟之中,寻找着当时的宫殿、宗庙、兵营、广场或手工业作坊的痕迹。   
  井然有序的西周在公元前771年被北方游牧民族(戎人)摧毁,随后出现的是混乱不堪的东周。看一遍《东周列国志》就全明白了。经过了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和战国时期(军阀混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中国。他只保留了嫡系部队的军事装备,而将其余六国的青铜兵器全部收缴,熔铸成12尊金人(青铜的巨人),搁置在皇宫周围“站岗放哨”。这简直是一个象征性的仪式:青铜时代,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封建时代,结束了!秦始皇领导着的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难怪不愿做亡国奴的燕太子丹与刺客荆轲,会把秦王政视为大独裁者呢。
  青铜时代确实也该结束了。其实在战国末期,铁器业就开始出现。作为新时代的骄子,初露锋芒的铁器,逐渐取代了老态龙钟的青铜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摧枯拉朽、披荆斩棘的秦始皇,带有生铁的品质,势不可挡,而被其所灭的六国,早已铜锈斑驳、摇摇欲坠。  
  纵然如此,我依然很怀念那个青铜时代的北京。很怀念那个活了800多岁的燕国(公元前1045年——前222年)。   
  在战国七雄里,燕国不是好欺负的。公元前316年,齐国的侵略军攻破蓟城,杀燕王哙,“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占领燕国整整3年。在这期间,受奴役的燕人闹起了复国运动,将在韩国为人质的燕太子迎接回国,同仇敌忾地进行抵抗。齐国只好“以土地换和平”,撤走了部队。燕太子继位为昭王,发誓报仇雪恨,四处招兵买马。经过28年的养精蓄锐,国富民强,“有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粟支十年”。公元前284年,联合秦、赵、魏、韩、楚五国之师为帮手,共同伐齐。燕昭王派乐毅为上将,统率“多国部队”与齐军战于济西。齐军溃败,另五国即班师还朝,只剩下燕国一支孤军,不愿见好就收,而是长驱直入痛打落水狗。一口气攻下齐城72座(包括齐都临淄),将齐国的“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于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帜),植于汶篁。”好不威风!看来燕昭王的报复心,不比那位卧薪尝胆、以三千越甲吞吴的勾践逊色。燕军以牙还牙侵占的72城,直到燕昭王死后,才被齐国收复。
  燕国之所以反败为胜,因为出了个燕昭王,燕昭王之所以能扭转乾坤,在于他求贤若渴广泛吸纳各界人才。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特意为其盖了座花园别墅(碣石馆),以师礼相待。他还采纳了“参谋长”郭隗的建议,于易水旁修筑黄金台,置百金于台上,悬赏招募天下有一技之长的能耐人。燕昭王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在七国间传为佳话,连乐毅、剧辛等中原豪士,也不辞旅途辛苦,千里迢迢地来拜见这位知人善用的“伯乐”。直到千百年之后,仍有众多的怀才不遇者,无限神往燕昭王的风采,譬如唐朝的陈子昂,在黄金台遗址长叹:“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李白尤其如此,既恨不能跟燕昭王生于同一时代,更恨自己所处环境的污浊及世人“有眼无珠”:“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共徘徊。”李白对当官的(包括唐玄宗)一向瞧不起。但可以肯定:燕昭王是他最崇拜的政治家。燕昭王,燕昭王,不仅在军事上,更在政治上,给燕国挣足了面子。   
  再往下数,燕国的英雄,只剩下一个荆轲了。
  正是在燕昭王隆重推出黄金台的易水之滨,数十年后,燕太子丹,又搭起了较简陋的“临时舞台”:众人皆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丧服),哭送从举国之民中选拔出的一位烈士前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惟有独行客自己不曾流泪,反而笑眯眯地安慰大家:我唱支山歌给你们助助兴、提提精神吧,免得气氛太压抑了。这位文化程度不高的武夫,居然还真的随口吟出一首只有两行的好诗(比后来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还少一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的,他不曾流泪,却准备流血。或者说,他注定了要在秦宫的台阶上流尽最后一滴血。
  荆轲图穷匕首现,刺向秦王,虽未命中,毕竟为挽救即将沦落在铁蹄之下的祖国尽了最大的努力。况且,匹夫手中的一柄青铜短剑,居然比六国的军队更具威慑力,令杀人不眨眼的秦王心惊胆战,差点没吓死。可以说这位千秋霸主一生中,只遇见过一位真正的敌人,那就是荆轲。除此之外,还没有什么使其感到过害怕呢。他头一回明白了害怕是什么滋味。荆轲给秦王补上了至关重要的一课。荆轲的匕首,是青铜时代里最孤独、最微小但也最响亮的一道寒光。
  最后的英雄一死,燕国,也就完了。公元前226年,秦将王翦伐燕,攻占蓟城,燕王喜逃到辽东苟延残喘。4年后,秦军把无处藏身的燕王喜捉回,燕国彻底灭亡。
  最后的英雄一死,难兄难弟的六国,也就完了。全部改姓秦了。
  荆轲为包括燕国在内的六国唱出了一曲悲怆的挽歌。  
  直至今天,古老的易水,仍在为两千余年前的那位旅客流泪。燕国的历史(青铜时代的北京),是以琉璃河发源,而又由易水画上句号的。不,易水画上的并不是句号,而是一个惊叹号(怎么看都是匕首的形状)……
燕国灭亡了,燕国又因为荆轲而不朽。没有谁会否认荆轲是天字第一号的刺客——以一柄青铜短剑,抵抗万乘之国的车辚辚,马萧萧。这分明是一次自杀性的行动。好在后人中为之鼓掌、喝彩者占多数。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司马迁,都由衷地赞叹:“燕赵自古多悲歌慷慨之士”。他既是在夸荆轲,又是在夸荆轲的祖国……
   元朝时北京城
北京现在的规模和布局大体上是元代奠定的。1215年,蒙古军队打败了金国军队,占领了中都城,建立了元朝。1267年,元朝决定在中都城的东北部,建立一座更大规模的新城,这就是大都城。大都城由原籍河北邢台地区的刘秉忠负责规划设计,另外还请了一个名叫黑迭儿的阿拉伯人帮助他设计。当时任都水监的郭守敬也参加了建筑工作。元大都城的总体规划是在对北京地区进行了多方面调查才确定的。施工中,先按地形的倾斜铺设地下水道,装设排水设备,然后才在地面上根据分区布局的原则进行修建。大都城的平面接近方形,南北长7400米,东面宽6650米。北面有两个城门,东、西和南面各开了3个城门,城外修有宽阔的护城河。皇城在城内南部的中央,官城又在皇城的南部。城内的主要干道大都成正南正比,正西正东排列,主要有9条,都通向各城门,只有沿积水潭的东北岸,为了漕运的便利,开了一条斜街。干道两旁是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大都城的主要建筑是宫城,基本上是围绕太液池建筑,主要有两组宫殿,即大明殿和延春阁。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宫殿建筑,如太后住的西御苑、太子住的兴圣宫等等。
  

刘伯温建北京城吗

 记得小时候,我坐在四合院的石榴树下,就听爷爷讲过刘伯温建北京城的故事。几十年过去了,那天在后海遛弯,又听见几个老者还在讲这个故事。“刘伯温就没来过北京,明朝北京城根本就和他没关系”。真想过去和他们掺和掺和,可又一想,我一过去会给人家讲一通“正史”打乱人家的雅兴,何必呢。刘伯温确是明朝的名人,到了民国时期甚至被传为神人,神人都是可以跨时间、跨空间的,都是无所不能的,那让刘伯温建北京城当然可以了。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刘伯温被建北京城了”

民国初年以来就流传着一个神奇怪诞的民间故事:说北京在建城之前,是苦海幽州孽龙的地盘,燕王朱棣想在这里建城,就请刘伯温和姚广孝分别做出规划。结果,两人不约而同地画出了一座“八臂哪吒城” 刘伯温和姚广孝俩人建北京城时,发现北京城有几口海眼,东边通到大海。最大的一个在京西玉泉山,镇在一个大庙地下;一个在北海,被白塔镇着。还有一口在北新桥,没镇住。这镇海兽就老出来闹腾。刘伯温就跟它商量,我们要建北京城,你先进去等什么时候这桥变了旧桥你在出来。镇海兽想了想就跳进了海眼。自此,刘伯温就告诉百姓,这里只能叫北新桥,永远不能叫旧桥了。(小时候,我们家就住在北新桥一带,我和发小们曾经大着胆子去看传说的那口井。那口井上边已盖成了花店,于是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假装去看花进到花店中到处寻摸,结果什么也没看见。几年以后,那个花店被拆掉了,在原址改成了个粮店,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还是在原址改成了大华百货商店,我们还在那买过一台美的牌电扇呢。前两年,那里变成了地铁5号线的北新桥站了。显然那口井就是就是北京城普通的民用井,让人们给神话了。)

刘伯温(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名刘基,字伯温。谥文成,汉族,温州文成南田人(旧属青田县)。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在这里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刘伯温,目的是让博友们知道刘伯温的生卒年月。

 

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以讨伐齐、黄为名,在北平起兵。建文四年(1402),燕军攻破南京,惠帝不知所终,史称“靖难之役”。燕王即位,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朱棣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下诏营建北京。永乐十八年(1420),北京城池竣工,次年正月朔旦(初一)正式迁都北京。

对比一下时间即可知道:明朝建北京城始于公元1406年,那时刘伯温同志早已长眠于地下31年了,他怎会和姚广孝共同去建北京城呢?

    那么明朝的北京城究竟是谁建的呢?如果按照毛主席他老人家:“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来分析,说北京城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建起来的一点不假,因为明北京城的营建、设计规划,组织领导工程的兴建,确实需要一大批专门人才与领导人才,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明朝政府以“举国体制”为方针,调动了全国的人力与物力,数以千万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广大的劳动人民,奉献了他们的聪明智慧与劳动血汗,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帝王都城。那些参与建北京城的绝大多数的“北漂”打工仔们的姓名、功劳都化在“人民”的概念里了,只留下当时兴建北京城的一些代表人物载入了史册,这些功臣有如下几位:

    姚广孝,法名道衍,元朝时长州人(今苏州),十四岁为僧,久住大都(今北京)庆寿寺(也叫双塔寺,在西长安街电报大楼西,西长安街28号。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西长安街时被拆掉,今已无存。)后为该寺主持。医家出身,学识渊博,尤其善于阴阳术数之术。明成祖在燕王时代颇得器重,他助燕王起兵称帝,立有大功,被赐名广孝。明成祖迁都北京和营建北京城姚广孝参与了决策,并将《周礼*考工记》这本关于帝王都城建设的思想运用到了北京城的规划中。可以说姚广孝有如元初大都城的设计者刘秉忠一样为帝王都城的总设计师。

    宋礼,河南永宁人。明初营建北京城时的工部尚书,是国家工程部门的最高长官。从永乐四年起,他数次奉明成祖之命,赴四川大凉山主持采伐古木,尤其是金丝楠木质量最佳,当时被称为神木,用以建造宫殿之用。宋礼在北京城的整个工程规划和营造施工时期,一直担任重要的全面的领导工作,为北京的营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珪,江苏泰州人。原为朱元璋部下的一位名将,明成祖朱棣对陈珪颇为尊重,封其为泰宁侯,驻守北平。建北京城时明成祖命其“督军民匠造砖瓦”。当时陈珪以八十三岁高龄的老将军,亲自到现场指挥,调动劳力,安排生产,颇有条理。但因年事已高,积劳成疾,为营建北京城而捐躯,实在是可歌可泣!

    蔡信,明初南直隶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明成祖时为工部郎中。营建北京城时,被任命工程的负责人“一切调度皆信承行”他实际是营建北京城的总工程师。在整个工程完成后,论功行赏蔡信为第一名,并被提升为工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杨青,明初南直隶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县)人。辅助蔡信主持营建北京皇宫工程,负责瓦工土建工程,任监工。

    蒯祥,明初南直隶吴县人(今江苏苏州)。木匠出身,技艺非凡,是蔡信、杨青的重要助手,凡皇宫各大宫殿木结构工程,均为蒯祥建设安装,曾被称为“蒯鲁班”。

    以上这些重要人物,对北京城及宫阙的建设,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还征调了其他能工巧匠二十三万人,民夫数十万及大量的士兵,工程前后花费了十五年时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成了举世无双、闻名天下的帝王都城——北京城。这一切的一切岂能用刘伯温建北京城的传说涵盖历史的真实?呼吁历史学家们写些百姓喜闻乐见的读物在民间的流传中来还原历史真实的面貌吧。

 明清北京城的规划者及其指导思想, 

北京城的建设开始于元朝,想现在的中南海,北海等等都是典型的元人的叫法,在北三环和北四环城墙遗址尚存。说到北京城的城市规划就不能不说南京城的建设规划了。朱元璋自从接受“高筑墙, 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后,深感“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就命令谋臣刘基、姚广孝主持设计城池图样,以颁示天下如式修造。可以说北京城的魂在南京,当然有了较大的发展。要是南京城是原版,那么北京城是加强版,西安城是真人版(保存的还算完整)。但是姚广孝又成了燕王朱棣的谋臣,被誉为“黑衣宰相”。现在在西直门外的高粱河还有高亮赶水及潭柘寺的传说。朱棣夺权后迁都北京,这是北京城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笔。那是还只是内城的建设。就是内九外四皇城四的九和四。外城的建设思想是在内城在加上一圈的,但是工程量太巨大了,就算了,嘉靖皇帝也不容易。所以在现在的二环是不规则的,应该建成“回”结果建成了“凸”。目的就是皇权呗。这跟沈阳的故宫,南京城相似。至于什么左祖右社,天地分祭就好查了。清朝除了把旗人全部安排进了北京城,好像没什么思想。
 
 
刘伯温修北京城故事
有人也许会问: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为什么会建在这里呢?说起来, 这还是燕王扫北时的故事。
燕王朱棣在南京城居住时,打算在北方重建一座京城,于是找来大臣 刘伯温,请教京城位置。刘伯温说:“让大将军徐达办这件事吧。”燕王 命人找来徐达。刘伯温对徐达说:“凭你的神力往北射上一箭,箭落在哪儿就在那里修建京城。” 徐达答应了,来到殿外,张弓搭箭,朝北方射去。刘伯温赶紧带人坐上船,顺着大运河往北追来。
这一箭射的可真不近,一直飞到如今北 京城南20多里的南苑。南当,南苑住着八家小财主,看见箭落下来慌了神。他们想:在这儿建城,自己的房产、地亩不就全被占用了吗?思来想去有了主意:咱们把箭再射走不就行了吗!”于是箭又被往北射去,落到如今后门桥这个地立。 据说后门桥下有个石碑,上刻“北京城”三个字, 石碑下就是当初落箭的地方。 刘伯温追到南苑,掐指一算,知道箭应该落在这儿。他找来八家小财主,逼着要箭。财主们见瞒不住,只好求告说:“只要不在这儿建城,你要什么条件都行。”刘伯温想了想:“好吧 ,但修建京城的钱由你们出。”财主们一核计,心想我们有的是钱,建个京城不算什么,就答应了。
最先建的是西直门城楼,可没想到城楼没修完,财主们已是倾家荡产 。怎么办呢?
刘伯温又掐指一算,命令手下去找一个名叫沈万山的人.几天后还真找到一个沈万山,带到什刹海来见刘伯温。这个沈万山是干什么的呢?原来他是一个要饭的,浑身又脏又破,胳肢窝下夹一个破瓦盆.听刘伯温说找自己是要钱来的,吓坏了,哆嗦着说:“我一个穷要饭的,哪儿有钱啊!”刘伯温眼一瞪:“没钱不行。来人哪,给我打!”手下人立时操起棍棒朝沈万山狠打起来。开始沈万山还连声哀求,后来打急了,就把脚一跺说:“这地底下就有银子,你们挖吧。”
刘伯温大喜,派人一挖,地下 果然有大缸大缸白花花的银子。修城继续进行可没过多久,银子又用完, 就接茬儿棒打沈万山。沈万山被打急了,又往地下一指:“这里有银子。 ”大伙一挖,果然又有银子。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北京城终于寻起来了。那些挖银子挖出的大坑,放进水后,就成了今天的什刹海、北海和中南海。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作    者:陈学霖
前言
  北京建都和都城传说
  “刘伯温制造北京城”传说
  “哪吒城”故事的传播
北京城建置的沿革
一  从蓟城到幽州城
  远古至燕国的蓟城
  秦汉的蓟城
  隋唐的幽州城
二  辽金的燕京城
  辽代的南京城
  金代的中都城
三  元代的大都城
  蒙古崛兴与建都燕京
  刘秉忠营建大都城的贡献
  大都城的规划与建置
  大都城水利的发展
四  明代的北京城
  明太祖营建南京、中都城
  永乐帝迁都建造北京城
  北京城的设计与建置
  北京城的规划与特色
  北京城的水源问题
五  清代的北京城
  紫禁城的扩建和制置
  京城的规划及管理
  西郊园林的营建
  郊区水利的发展
  京城多元化的特色
  清朝后期的变化
元代大都城建造的传说
一  刘秉忠建大都城的传说
二  “那吒城”传说溯源
  那吒的出身与蜕变
  那吒降龙治水的传说
  刘秉忠建上都城的传说
  那吒故事在民间的展开
三  那吒传说对北京城的影响
明代北京城建造的传说
一  “哪吒城”传说的源流
  Werner所传刘伯温建城故事
  金受申所传“哪吒城”故事
  Lewisohn所传“哪吒城”故事
  又一刘伯温建城故事
  刘伯温、姚广孝等建城故事
二  刘伯温的勋业与传说
  刘伯温的生平与勋业

  刘伯温的传说溯源
三  “哪吒城”传说的剖析
  传说产生的历史基础
  传说何故嫁名于刘伯温?
余论
  传说诠释的理论架构
  传说所见大小传统的交融
  传说研究的现代意义

 

建都北京城的高姓人传说

 北京史称幽州,有3000余年建城史。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第一次成为古代中国的都城是宋高宗年代的1153年。明初,燕王和刘伯温选都址在北京,刘伯温、姚广孝奉命在幽州建北京城。在建设古都北京的过程中,也有一则高姓人的传说。这个人姓高名亮,是刘伯温慕僚的左将军。要把这个故事讲清楚,先从刘基、姚广孝说起。

刘伯温,又名基(131171日-1375416日),温州文成县南田人。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想封刘基为丞相,但刘基明白自己的正直会遭到其他为官者的排挤,便推脱了;刘基的功劳对于明朝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有“诸葛亮”之称,但每年俸禄只有二百四十石,是公认的廉政官。正因为此,后来便派他去幽州建北京城。他去时,就带了一帮得力的幕僚,左将军高亮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姚广孝。

   姚广孝(1335~1418)长洲人(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湘城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与文学家宋濂、高启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已故马皇后诵经荐福。经人举荐成为燕王朱棣的重要谋士,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今北京)住持大庆寿寺,有“黑衣宰相”之称。北京城建设中的风水学的考究都是出于姚广孝之手。

这年,刘伯温和姚广孝要在幽州建北京城;当浩浩荡荡的大军,旌旗席卷,开进幽州,打从玉泉山过时,惊动了玉泉山一带的龙子龙孙。这些龙子龙孙,是早在幽州变成陆地之前,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的。玉泉山,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山山麓、颐和园西侧,山势为西北走向,状如马鞍,主峰海拔100米。玉泉山中奇岩幽洞,小溪潺潺,流泉活水,有风水宝地一说。特别是泉水自山间石隙喷涌,水卷银花,宛如玉虹,自古以来就是京郊有名的风景游览地。乾隆曾赐封为天下第一泉,并题字“玉泉趵突”,为清代“燕京八景”之一。明、清两代宫廷用水皆从玉泉远来,并成为民间用水泉源之一。
    龙子龙孙们想,要是刘伯温和姚广孝在幽州把北京城建成了,岂不是等于抄了他们居住的老家,扰乱了他们生活的安宁?因此,龙子龙孙们集众商议,要倾其全力干扰建城,于是,经常出来捣乱;但是,由于它们势单力薄,远不如深谋远虑的刘伯温和精通方术的姚广孝;他们的捣乱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 刘伯温和姚广孝的建城,依然是轰轰烈烈,热火朝天。

在捣乱无济于事的情况下,为首的龙公想出了一条毒计:决定要收了全城里的所有的水,要让建城的人和所有的人都没水喝,让大家一个个都要渴死。办法是,大清早,龙公龙母带着它们的子子孙孙,扮作乡下人,推着木轮车,混进城去。摸清城里的水源,把城里的水分为苦、甜两类。要龙子把城里的甜水都喝光,要龙女把城里的苦水都喝静。然后,变成两个鱼鳞水囊,装上木轮车运出西直门。西直门是北京城内西垣北侧的一座城门,主要包括西直门城楼、西直门箭楼和瓮城等。城的九大古城门之一,自元朝开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关口.西直门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古今闻名的地方。元代为大都城和义门所在地,明清时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是除正阳门外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门。史书中曾有明代万历四十六年大风毁坏西直门城楼的记载。另外,西直门先是高亮追龙夺水,后是明清两代自玉泉山向皇宫送水水车的必经之门,因此有“水门”之称。

好话不出门,歹言传千里。龙公的收水毒计,不胫而走,很快被刘伯温掌握了。是夜,刘伯温当机立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招来了姚广孝和高亮。三人一碰面,只见刘伯温抱住姚广孝和高亮的头,嘴巴贴近姚广孝和高亮的耳朵,如此这般的一翻切切私语后,各自离去。

第二天清早,人们只见龙公龙婆带着龙子龙孙,真的推着木轮车,混在人群中,先在城里绕了一圈;接着,龙子、龙女又喝干吸尽了城里的水;然后,变成了两个鱼鳞水囊,放到车上,推出了西直门。人们看着一口口水井的干固,无可奈何,一个个急得直跺脚。

正在龙公龙婆、龙子龙孙走过西直门,向玉泉山奔去,即待庆功论赏之际,只见一位年轻将军,手持一把钢刀,快马加鞭,疾驰如飞,尾随孽龙,出了西直门,往北关,上了西北大道,往玉泉山追去。这人,正是刘伯温的慕僚,二十多岁的左将军高亮。高亮猛追一阵后,一抬头,就看到了玉泉山;再定神细看,他发现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婆坐在地上擦汗,旁边还停放着木轮车;他心中一阵暗喜:这不正是我要追的龙公龙母两只收水孽龙吗?他轻轻绕到龙公龙母的背后,猛然一挺身子,挥枪就把一个鱼鳞水囊刺破了;白花花的水,顺囊而流,波光闪闪。正当他转过身来,举起枪,要刺另一个鱼鳞水囊时,只见一个凸着肚子的小龙子,抱起鱼鳞水囊,磁溜一下,钻进了玉泉山海眼里去了;又见龙婆抱着被他刺破的鱼鳞水囊,往北飞过山头,投奔黑龙潭去了。

正当高亮思考着,是先追龙子,还是先追龙婆的时候,龙公站到高亮面前,恶狠狠地说:“高亮破坏了我的大事,还想怎么着?”高亮眼看追赶无门,武艺又远不及龙公,便按刘伯温“刺破鱼鳞水囊,切记调头回跑”的耳语安排,急忙回跑。这时,高亮只听得身后面,水声哗哗,呼啸奔腾;就在他眼看快到西直门,也能清清楚楚看到城楼上的刘伯温的时候,他一高兴,把刘伯温“不过西直门,千万不能往回看”的耳语忽视了,他跑到西直门外北侧的一条长河边时,就忍不住回头看了看;高亮回首一瞧,见洪水滚滚,白浪滔天,铺天盖地;说是迟,那是快,一个浪头把他连人带马冲进了长河。之后,水势慢慢缓和下来,流入长河一直向东。

打这起,城里的井又有水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高亮追龙赶水,不惜个人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他被大浪卷走的,也就是北京西直门外北侧的一条出西直门的长河,叫高亮河,河上连接着南北大道的一座精美的古石桥,就叫高亮桥。

此桥坐落在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代皇帝忽必烈,为了满足元大都城市用水需要和南粮北运的需要,派都水监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及西山玉泉诸水,汇流至止,转入护城河、积水潭,乃至通惠河。明清之际为北京前往西山园林风景区的水道。桥下有闸。桥西南有船坞。桥东北有绮虹堂。慈禧在此小憩后登舟。桥以西,垂柳成荫,风光秀丽,为老北京人春游踏青胜地。此处稻田荷池甚多,颇具乡村风味。有提笼架鸟者,有蹲坐河畔纳凉者,有于茶社中品茗者,亦有蔽荫树下席地高卧者。并有逸隐者流,歙神屏息,手把鱼竿临风垂钓者。

随着时间的流逝,字音的传误,人们慢慢地把“高亮桥”叫成了“高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