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抢答器的抢答方式:千古一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7:10:57

xjjk雅儒

千古一问

类别:随笔小札  作者:青青杨柳岸  [个人散文集] 日期:2011-9-3 10:53:14 编者按:林放作为天下海内外林氏家族顶礼膜拜的祖先,他的研究价值无可估量,放城,也因林放的千古一问而闻名于世;问候作者!  泰山之东,洙泗之源,有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小镇,名曰:放城。放城因春秋时孔子的得意弟子,著名的礼学大师林放曾在此出生和生活过而得名,为历朝历代天下读书人所向往和憧憬。
  七月流火,雨过天晴。走进这个位于新泰市南部山区,与平邑、泗水两县相接的美丽小镇,穿过一条窄小狭长的古街里巷,呈现在眼前的便是那让人心动不已的林放故里了。然而,这里早已没有了苍松劲柏掩映下的楼台亭阁,没有了庄严巍峨的殿堂经院,没有了来来往往的红尘香客,只有那高高矗立的崭新的三层小学教学楼和杂草丛生的操场上几块残碑,以及长满青苔的的院落围墙,仿佛依然延续着当年孔夫子杏坛授业的传奇,见证着林放故里的历史沧桑。
  这里已成为放城镇放城一村小学和幼儿园的所在地。因正值暑假,偌大的校园里,没有一个学生,也没有了熟悉的琅琅的读书声。
  据《山东通志》、《泰安府志》以及乾隆年间泰安知府颜希深的《林放故里考》等历史文献记载,这处位于放城村中心位置且在夯土高台之上的林放故里遗址,唐时曾重修林放祠,元代以后又成为静林寺、静林禅院,而既让人惊讶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同行的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张勇副馆长在操场上拣到的几块古“鬲”的残缺陶片和瓦当,又把此处的历史推上了林放生活的春秋时代。
  流连徘徊在空空荡荡的曾是林放故里的小学校园里,透过蓝天白云下荒烟衰草里字迹模糊、不知何年的残碑断碣,眼前又一次闪过了聪慧异常的少年林放向老师孔子的“千古一问”。
  鲁国曲阜,孔子故里,杏坛之上,好学的众弟子们在听完孔子的教诲之后,照例要向老师提问。孔夫子曾反复向学生交待:学问,不只是学,而重在问。问的质量如何,也代表了学问成就的高低。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勤学好问”。
  轮到林放了。他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要老师回答。
  他说:“老师,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你问的这个问题意义太重大了呀!”孔子对林放的提问很满意,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就一般的礼仪来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节俭;就丧礼说,与其仪文周到,宁可过度悲哀”。按照周礼,礼分吉、凶、军、宾、嘉五种,孔子仅举其最重要的吉礼和凶礼来“举一反三”,说明礼的本质不在于形式上的奢华,而在于是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真心诚意去做,关键是要有一颗“诚心”和“仁心”。
  这是有历史记载的林放与孔子惟一的一次对话,被收在孔子的弟子们及后人整理的被称为中国的圣经《论语》“八佾”篇中。孔子的一句“大哉问”,使得林放被列入了七十二贤的行列之中,配享曲阜孔庙及全国各地文庙中被世代祭祀和缅怀。如果没有这次对话,林放可能永远淹没在历史的沧茫之中,无人知晓。
  孔子似乎对这位聪慧好问的学生厚爱有加。在《论语》“八佾”篇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鲁国的季孙氏要去祭祀泰山,按周礼规定当时只有天子才有资格去泰山,一个诸侯国的大夫无论如何是没有资格去的,如果去,肯定是违背礼的规范的,这实际上会造成对周朝天子权威的挑衅。孔子很生气地质问他的学生冉有:“你在他那里做事,就不能阻止他做这件事吗?”。冉有如实回答“不能”。孔子责备道:“哎呀,真是可悲啊,竟可以说泰山之神还不及林放懂礼,居然接受这不合规矩的祭祀吗?”意思很明显,如果林放在冉有的位置上,一定能够劝说季孙氏打消去泰山祭祀的想法的。但从此,孔子的“泰山不如林放”的圣人之言,使得人们把“泰山”与“林放”相提并论,甚至干脆就叫“泰山林放”了。南宋高宗赵构曾作《先贤林放赞》,诗中说:“礼之有本,子能启问。大哉斯言,光照明训。德辉泰山,诬祭莫奋。崇兹祀典,盖云令闻。”
  孔子对林放的喜爱似乎还有其更深层次的渊源。林放的始祖就是那个为了劝谏商纣王改恶从善不惜牺牲生命而被“剖其心、焚其面”的忠臣比干。比干的夫人陈氏为避纣王斩尽杀绝,带着四个婢女逃出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跑到淇河以西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另据清乾隆时泰安知府颜希深考证,陈氏从朝歌逃到鲁国放城北长林山中,于长林石室中生一男孩,取名坚。公元前1027年,武王伐纣,商纣灭亡。周武王感念比干忠烈,派人寻找比干后裔。因其居长林而生,所以赐姓为林氏。这样,林坚成了第一个以林为姓的人,而他的父亲比干则被尊为林姓的始祖。后来,武王又以林坚“其智足以任政",拜林坚为大夫,食邑博陵郡(今河北省安平县一带)。孔子曾来到比干墓前祭拜,他说:“丘也,殷人也。故殷因于夏礼,殷有三仁,更不言商”,随即手书“殷比干墓”四字,立碑于墓前,至今仍存。林放是比干的第十二世孙,孔子自然对林放喜爱有加了。
  据《闽林开族千年谱》、《闽莆林族谱》记载,林放为东周大夫林云的第三子。林放有四个儿子:长子林汝,次子林满,第三子林鸿,第四子林沧。其中,第三子林鸿的儿子林皋,字伯闻,先仕东周,后任赵相。林皋有九个儿子,都是十分贤达,有“十德之门”之称。所以,林皋被国人号为“九德之父”。林放在周敬王时为鲁国于陵大夫,死后葬于曲阜,其墓犹存。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追赠林放为“清河泊”。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赵恒在登封泰山时追封林放为“长山侯”,被尊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从此,几乎所有的林氏家谱都毫无例外地把林放作为自己的祖先而加以铭记。几千年来,林氏家族遍布全国各地,台湾、港澳以及美国、加拿大、法国、东南亚各国均有比干后裔。特别是台湾的林氏是个大家庭,据《台湾府志》记载,台湾的不少学校、宗庙都供有比干第十二世孙林放的塑像,奉为先哲顶礼膜拜。
  而更令人感奋的是,散落在全国各地以至于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各地的林放的后人却出现了许许多多值得人们纪念的人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妈祖的传说,
  妈祖原名林默,福建莆田人。林放的后人晋安郡王林禄21世孙林愿之女。家住莆田沿海湄州湾的小岛湄州岛上。林愿有一子六女,妈祖是女儿中最小的一个。据《莆林族谱》所载《天妃灵异记》所记,妈祖初生时,“室有异香,弥月不散。湄州之土三日之前皆骇紫色。”出生后“于襁褓中不轻言笑,稍长与女伴行井旁,戏以簪划涧中,水分裂为二。”继而空中降一神人“云衣月帔、手捧符篆数纸授妃,字皆蝌蚪文,乃至真微妙言通秘法。”常人不识,唯妈祖“一览即悟”。经异人指点,妈祖练就了一身本领,加之勤劳勇敢、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十几岁时即在当地名声大震。“远近有疾病来告者,施以药符,立效。水旱疠疫者多证应及”。妈祖还谙习水性,善观天象。“有外亲居隔海,妃不俟舟楫,浮席坐水面以济,一时称为龙女”。每逢风暴来临,她便驾轻舟出海,只要有人高呼其名,她就会赶来救援,甚至夜晚也不例外,高举红灯,指引船只进港避风。现在看来,除了妈祖谙习水性,善观天象,助人为乐以外,之所以能够化险为夷,也和湄州湾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但在当时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无法理解一个孤身年轻女子能在茫茫黑夜的惊涛骇浪中冒死相救,于是认为得到了“神女”的保佑。妈祖海上救难的事迹因此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凡是得到过妈祖救护的人们,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以后,妈祖便以航海者保护神的形象出现,也自然地成为了劳动人民理想的化身。
  妈祖二十多岁时,“父母欲为议婚,妃坚辞不许”。她英年早逝,“年几三十而殁,殁之夕,海水暴涨,鱼龙出现,居人闻海上有钟磬之声”。
  妈祖死后,人们不愿相信,认为她是“升天”了,并相信她会继续庇佑大家。“里人因立祠湄州祖庙,号通贤神女”,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妈祖庙。之后,妈祖庙前香火旺盛,也“屡显神灵”。宋元两代,妈祖庙已有相当的规模。谱中记载:“明成祖差内官甘泉郑和下暹罗、西洋诸国,拥护显赫,屡著灵绩,奏请重修庙宇,己丑(1409年)加封护国庇民弘仁普济明著天妃”。
  死后的妈祖,更成为人们信奉的神灵,不但是人们出海航行的庇护神,也成为人们打击邪恶、伸张正义的有力助手。《天妃灵异记》中有祥尽的记载。如“顺济绍兴己卯(1159年),江口海寇猖獗,妃驾风扇舟一扫而去”。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收复台湾前,曾派重臣赴湄州祭妈祖。而后“妃胁力神风挥舟直进,连夺澎湖、虎井二屿”,清军大胜。在这些记述中,虽然有不少迷信色彩,但从总体看,还是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妈祖虔诚的敬仰之情。
  关于妈祖保佑人们航海平安的故事、传说至今仍广泛地流传于海峡两岸、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沿海和台湾的渔民,一直奉妈祖为神灵,千年不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2500座妈祖庙中,台湾港澳及国外有1300多座,多于大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放城春秋古道、洙水岸边望着远远流去的河水所发出的一声喟叹,至今依然回响在我们的耳畔。带着几丝遗憾,带着几多惆怅,将要离开林放故里时,不禁为这里由于历史的变迁已不见圣人林放生活过的任何地面遗存而悲哀。林放作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圣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作为“千古一问”一举成名的先哲,作为被天下海内外林氏家族顶礼膜拜的祖先,作为被四海渔民和海岛居民虔诚崇拜的妈祖神女的先人,其在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寻根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这里应该成为天下儒学、礼学研究的中心,应该成为天下林氏寻根溯源的中心,应该成为天下妈祖文化起源的中心之一,让天下有识之士和林氏后人前来寻芳探源、寻根问祖。不知这样的愿景何时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