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小火车站:乡村语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08:42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以为这就是“风俗”的来历:由句中最后一字组合而成。下面二句也可类推)。
上所化为风,下所化为俗(上为天,下为地,这是我的理解。所字不知何意)。
惊蛰闻雷米如泥,春风有雨病人稀。
秋雨下得多,硬冻不行霜(硬在此有十分厉害之意)。
立夏不起尘,起尘活埋人。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月亮背弓,必定刮风;月亮背圈,水到河滩。
星星眨眼,离雨不远。
云往东,天要晴;云往西,雨淋淋。
云打架,雨下大。
东虹忽雷西虹雨,南虹起来发大水,北虹起来克蔓菁。
春冻圪梁秋冻洼。
打罢春,消背影(背影二字为土语,意为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多指南面)。
榆钱收十分,五谷不用问。
过了闰月年,走马就种豆。
谷雨前后,安瓜点豆(安与点都为动词,意为种)。
立夏茭子小满谷,芒种糜子急种谷(茭子为村民对高粱的别称)。
处暑不出头,挖得喂了牛。
七月白露想着种,八月白露抢着种。
离九十日冻死狗,离伏十日热死牛(九,指冬季数九。下同)。
一九二九,冻破碓臼;三九四九,门缝叫狗;五九消井口;春打六九头,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数九不刮风,入伏不下雨。
做买卖靠本钱,种庄稼靠底垫(底垫,指底肥)。
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碱地铺上沙,不长不由它。
深耕顶上粪,天旱也好种。
养猪不垫圈,不算庄稼汉(垫圈,指往猪圈里面垫土)。
种地没羊,娃娃没娘。
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
马老牙黄,驴老牙长。
过河先搭桥,栽树先育苗。
树是聚宝盆,养地又养人。
一年富,种庄户;十年富,多栽树(庄户为村民土语,意为庄稼)。
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
树不修,果不收(修,指给树木修剪)。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
秋分开镰,糜谷当先。
干锄湿耧,赛过上油。
不怕小匣长得慢,就怕伏天卡脖旱。
白露草回头,寒露百草枯。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伏天有雨,谷子有米。
除虫没有巧,只有动手早。
光犁不耙,枉把力下。
干耙坷垃湿耙泥,不干不湿正好犁。
茭子开花怕雨淋,谷子开花怕刮风。
闲时备下忙时用,一年庄稼二年种。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使牲口看脾气,种庄稼赶节气(使,为用之意)。
茭子连种出霉霉,谷子连种虫满地。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春挖一个蛹,夏少万头蝇。谚语:乡村特有的语言(二)有理的街道,没理的河道。
吃下人的嘴短,欠下人的理短。
人情顶如债,拔锅沿街卖。
烧着手的脚不疼。
见人不施礼,多走四十里。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活着孝顺吃一口,胜过死后献一斗。
要知父母恩,怀中抱儿孙。
手心手背都是肉,闺女小子都是后(小子为村民土语,意指儿子)。
娃娃爱个不哭的,大人爱个肯做的。
过河过道老骡子,知冷知热老婆子。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饿了糠也甜,饱了肉也嫌。
借上还债,窟子还在。
小洞不补,大到尺五。
信嘴吃倒泰山(信嘴为村民土语,意为想吃甚就吃甚)。
银钱如粪土,脸面值千金。
不做缺德事,不花昧心钱。
油多好炒菜,礼多人不怪。
人活脸面树活皮,墙头活得圪渣泥。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
将心比心,何必问人?
犯法的不做,反胃的不吃。
黄金虽贵,分量赢人。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存。
偷工自倒灶,哄人自断道。
好马有力气,好汉有志气。
鞋烂不忘搂跟带,人穷不忘精神在。
修路趁天晴,学习趁年轻。
秀才不怕衣裳破,就怕肚里没有货。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学坏。
性急不能吆猪,脾气赖不能教书(吆猪为赶猪之意)。
要知隔行事,必须问行家。
一年赶转十年快,一年塌下十年害。
话到嘴边想一想,事到临头赶一赶。
出门不猫腰,回家没柴烧(猫腰为村民土语,意为弯腰)。
力气是奴才,用完它还来。
勤人嫌日短,懒汉盼夜长。
只要肯干,事成一半。
好吃的不怕钱短,好做的不怕麻烦(好做,意指勤快之人)。
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巫婆学拜神。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
一人说话一人理,二人说话见高低。
肉在锅里头,香气在外边。
水不平要流,人不平要说。
好药不治假病,好酒不解真愁。
绳捆三道紧,帐算三遍稳。
赖瓜籽多,赖人理长。
没有好人穿,也有好人看(此二句指人穿衣打扮)。
解开裤带放屁,多此一举。
人老三不贵,贪财怕死不瞌睡。
吃醋眼酸。
人留子孙草留根。
仰头老婆低头汉,尖嘴辣椒紫皮蒜。
狼和狗一样,尾巴不一样;贼和人一样,心不一样。
有人不算穷,无子穷断根。
门前车马非为贵,家有子孙不算穷。
穿姑姑的鞋,戴舅舅的帽。数字里的乡村谚语
   
四不摸:马蜂窝,蝎子尾,
    老虎屁股毒蛇嘴。
四莫忘:男人莫忘秋耕地,
女人莫忘夏纳底。
    种地莫忘养猪,
养儿莫忘读书。
四不知:不当家不知柴米珍贵,
    不养儿不知父母之恩,
    人不留名不知张王李赵,
    鸟不留声不知春夏秋冬。
四厉害:窗户风,桥眼水,
后娘心,小婆嘴(小婆指小老婆)。
四有:水有源,树有根,
葫芦有藤话有因。
四不:耳不听,心不恼;
   眼不见,心不烦。
四坏:抽大烟,开黑店;
   当赌鬼,做贼汉。
三不幸:少年丧父,
中年丧妻,
老年丧子。
三辣:辣椒辣嘴蒜辣心,
芥末辣断鼻梁筋。
三还:吃饭还是家常饭,
   穿衣还是粗布衣,
知冷知热还是结发妻。
三怕:软怕硬,硬怕愣,
愣怕不要命。
三宝:赖地,丑妻,破棉袄。
三常:吃亏者常在,
知足者常乐,
心宽者常寿。
两不怕:真金不怕火炼,
好媳妇不怕人看。
两不正:上粱不正下粱歪,
根基不正倒下来。
两谋:做甚谋甚,讨吃谋棍。
两被: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两不嫌:儿子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睡觉两暖:人暖腿,狗暖嘴。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一)过罢大年,下来就是正月初五这个节日了,俗称破五,有的地方也叫送穷节。村里人在这天,一般要进行一次打扫。取意送穷,实际上是将过年时,遗留下来的一些杂物,进行清除。
正月初七,又称人节,人节最典型的民俗活动,就是祭岁星。这里的岁星,指人的本命星,也称本命元辰。古人云: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丁。丁,也就是人的代称,这里特指男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命星,每个人的本命星又各不相同。《北齐书? 魏收传》里记载:魏帝宴百僚,问何故名“人日”(指人节),皆莫能知。魏收对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在我家,又有这样一个说法,这天正是儿子小峰的生日。每年这天,我家总要呼朋唤友,宴请宾客,自然又是一番热闹。在这不提,以后分篇讲叙。
民间又有这样的传说,这个传说与杨七郎有关。杨七郎是北宋名将杨业的七儿子,杨业兵困陈家谷,杨七郎突围向主帅潘美讨救兵。不料潘美公报私仇,不仅不派兵,反而将杨七郎乱箭射死,这天正是那年的正月初七。杨七郎屈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太岁,因此称为杨公忌。
正月初八,俗称谷神节。《方朔占书》记载:岁后七日,初一鸡日,初二狗日,初三豕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初七人日,初八谷日。
《河曲县志》也有此说。相传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之说,故七日占人,八日占谷。村里人又有五谷杂粮之说,旧指麻、黍、稷、麦、豆。
正月初十,旧指石止节,也称十指节,俗称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为此,这天只烧香不点灯。小时候,听老年人讲,藏在石磨旁边,能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我也曾听过,里面确实有一种声音,可能就是老鼠娶媳妇的那种“音乐”。现在,石磨石碾早已成为文物,如今的小孩子们,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立春节,村民又称打春。日期不定,有时在腊月,有时在正月。旧俗说,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天已经结束,春天马上来到。一年之计在于春。西周时期,周天子要将务农事宜提上朝议,责令百官举行迎春仪式,与民同耕。《事物纪原》中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在老家流传着一首春字歌:春日春风动,
春河春水流。
春人饮春酒,
春官鞭春牛。讲得就是立春这一天,鞭打春牛的情景。《马邑县志》里还有这样的记载:立春前一日,官司具春花,杂彩张乐,率农夫执犁具迎芒神、土牛于东郊,设坛于县治二门外。候立春时,致祭之官员,各执采杖,环牛而击者三。所以鞭土豪使之动,送寒气而迎岁时,劝农之始也。旧有公制,载在经制。其日,设宴于公堂,邀绅士同观,拨演俳优乐籍,男女杂陈。春牛,乃春耕之牛的略称。村民又有此说:一年打二春,
野草贵如金。意思是说,腊月打一春,正月再打一春,将意味着今年是个好年景。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它是中华民族年节中,规模最大的集体娱乐节日,被外国人看作是中国的狂欢节。正月十五闹元宵,扭秧歌,耍社火,万民同乐,这与庆丰收有关。东汉末年,中国道教诞生,道教把天、地、水称为三官,把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称为三元。后来,又将三元和三官相对应,上元为正月十五,中元为七月十五,下元为十月十五。这三个相对应的日子,各诞生出一位男孩儿。这三位男孩长大后,分别就是:尧、舜、禹。其中:尧做了天官,职责是赐福;舜做了地官,职责是赦罪;禹做了水官,职责是解厄。合称三元大帝。人们对天官尤为尊敬,道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神威。称之为:无量火焰,
照耀无极。佛经中有燃灯佛之说,被认为是佛教中最古老的古佛。佛教还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的日子,在西方是十二月三十日,就是东土的正月十五。为了纪念佛祖的神变,此日要进行燃灯法会。可以说,佛教对保存中华民族古老的烟火崇拜,特别是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的习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天,也是村里一年当中二大庙会之一。从正月十四开始至十六结束,一共三天。据村里老年人回忆,每年正月十五这天,村里是人山人海,异常繁华。尤其是南观音庙和奶奶庙前,还有老爷庙前,更是商贾云集,人来人往,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来赶会。村里还组织文化娱乐活动,踩高跷,吹响工,点烟火,唱大戏,主要是祭拜神灵,祈求保佑家人平安,一年风调雨顺。十二岁以下的男孩子,还要到东观音庙“戴枷”,敬祖请愿,祈求祖先保佑健康成长。
天仓节,是民间祭祀仓神,也是填满仓库的节日。村里有两个天仓节,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老家也叫添仓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日填仓。可见宋代就有祭祀仓神的民俗活动,村里人讲究这天喜进厌出。进,可以理解为往家“添”钱财。出与进相对,就是尽量不要在这天花钱。特殊情况例外。
二月二,为龙的节日,村里人俗称引钱龙,又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法。
据说,龙原先住在天上,称天龙,与凡间的人和事没有关系。后来,杨二郎在五台山获得降龙木,才将天龙引入人间,这天正是农历二月初二。龙庙,就是人类给天龙修建的宫殿。从此,天龙为人类行云布雨,滋润万物。同时,也享受人间烟火。如人类对天龙有不恭敬的言行,天龙就要进行惩罚,降暴雨,下冰雹,发洪水。因为八卦中的第一卦称为乾,为天。于是,人们把杨二郎引天龙下凡,称为引乾龙。把杨二朗引天龙那天,称为龙抬头的日子。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巡幸五台山时,由章嘉活佛担任向导,章嘉活佛有意给乾隆皇帝讲了这个故事,乾隆皇帝听后,龙心大悦:乾龙惠民,国家兴隆,好!同时,还赏了好多钱财。章嘉活佛将这些钱财,全部分给贫困百姓,以示皇恩浩荡。从此,人们将引乾龙变成了引钱龙。
村里人引钱龙,一般是担水引钱龙。《大同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早刻,户家按是年治水龙数,投钱于茶壶,汲水井中,随走随倾,至家则以余水合钱尽倾于贮水瓮,名为引钱龙。现在的乡俗是,早晨太阳出山之前,家家户户到村外河边或者是水井泉水边担水,打水时禁忌说话,禁忌身影投入水中,禁忌弄出大的声响,以免惊动了钱龙。担水回家时,特别讲究沿路洒下的水迹要均匀,水迹太大被说成是雨涝,没有水迹被说成是干旱,翻了水桶则认为是山洪暴发。水迹均匀,则意味着风调雨顺。回到家,将水倒进水缸,钱龙才算引回家来。如今,村里没有了水井,人们也不用担水了,只要拧开水龙头,然后把水提回家。有的人家还在水缸里面放些硬币,有白色的,有黄色的。白色象征着白银,黄色象征着黄金,取意金银财宝引回家。早餐喝豆腐脑或面条,中午喝饸咯,意思是给钱龙垒窝。这天,男人们还要理发,取意为龙抬头,吉利。
二月十九这天,村里十二岁以下的张姓男孩,都得到南观音庙“戴枷”。枷的形状,就像一个三角形,三条木棍或三条高粱秆上,缠绕着花红柳绿的有色纸。三个角下,还吊着代表天地以及本人年龄的纸环。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二)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排在春分和谷雨之间。《易通挂验》一书中是这样说得:春分加十五日为清明,万物至此皆结齐而清明,因此便称清明。清明有时在农历二月的下半月,有时在农历三月的上半月。但是,一般情况是阳历四月五日。老家还有这样一个说法:三月清明花不开,
二月清明花彤彤。指得正是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清明节的活动内容有:祭祖扫墓,踏青饮宴。《广灵县志》中有这样的文字记载:清明日,男女插柳条,备酒脯、香楮。拜扫茔墓。老家主要是祭祀祖先。民谣有:清明细雨催人哀,
漠漠幡头野花开。
手端祭祀肩扛锹,
都为祖坟添土来。因此,清明节也称鬼节。所有生者要给其祖坟填土,这儿又有一个说法,取土时须取“有空”的地方,不能随处乱挖。这天,村里人在吃食上也有讲究,过去一般是用面捏二种动物:一种是蛇,一种是燕,统称为蛇蛇燕燕。而且在捏的时候,根据一年的节气变化又有所讲究。近年来,又流行这天吃鸡蛋,取意为驱邪避毒。清明前一天,村里人称一百五日,指得是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
清明前几十天,或十几天,家家女人要给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们缝一种叫“连连子”的东西,里面装柏树籽,取其香味,用于避邪。缝补这种东西有许多说法,如:一个孩子今年五岁,则缝七片,上面那片为蓝色,代表天;下来这片为红色,代表太阳;最后一片为白色,代表土地;最后第二片为绿色,代表大地;中间为其它色。形状也有区别,男孩儿为圆形,女孩子为三角形。缝好就戴在身上,一直戴到清明前一天,然后取下来,挂在树上。
村里不生育的女人,还在四月初八这天,到村西奶奶庙“俏娃娃”。十二岁以下的男孩子,同时在奶奶庙戴枷,一是还愿,二是祈求送子娘娘保佑其健康长寿。
农历五月初五,村里人称端午节,这是村里夏季最隆重的节日。
端,是开始的意思;午,是指正中午的太阳。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人们很容易中暑。而且,雨水明显增多,各种虫蚁蚊蝇繁殖迅速,病菌极容易滋生传播,常常危及人们生命。过去,人们以为是邪瘟恶毒在作怪。《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唐人韩鄂在《岁华纪丽》中,将端午节解释为:日吐正阳,时当中夏。饮雄黄酒,是村里人过端午节的一大习俗。《朔州志》中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其功效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中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病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朔州志》中又有这样的记载:五月五日,门悬艾虎。端午节辟邪,小孩子是重点保护对象。《定襄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五月端午,儿童系五色线。《大同县志》又有这样的记载:端午,孩童插艾佩符,臂缠彩线。
如今在村里,这些习俗仍然还有。节前,母亲就用碎布做成禽兽、花卉等形状,造型夸张,工艺精致,内装五谷柏木等香料,称之为香包。男孩子多是老虎狮子形状,女孩子多是花卉鸟类图形。传说,香包可防止病毒侵身。小时候,母亲给我缝过类似的香包,晚上睡觉时,还揣在怀里,那缕香味,经常飘在梦里。白天挂在脖子上,一摆一摆的,跟女孩子脖子上的项链差不多。
如今,这些习俗也渐渐被村里人淡忘了。这是祖先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农历六月初六,有的地方叫开园节。《大同县志》中记载:六月六日,凡有菜园之处,俱敬龙神,延宾同享神福,曰开园。游观者,其丽不亿。过去,这天各佛寺道观里的和尚道士,都要翻晒经书。据说,这天翻晒经书,可得灵气,读起来会加深悟解,有助于成仙得道。
进入农历六月,村里读书人也要翻晒书籍,还讲究给先生送礼,或者是请先生吃饭。所有这些习俗,都反映出村里人尊敬先生、重视文化的良好习惯。一般百姓,则将皮大衣、毛衣之类的东西,拿到太阳底下曝晒。人们都说,这天晒过的衣物,防潮,不生蛆。
村里流传着这么几句歌谣:花喜鹊,
叫喳喳,
今天谁来呀?
俺亲家。唱得正是农历六月,村民互相走亲访友的风俗习惯。
农历六月二十六,是村里又一大庙会。关于这个庙会,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豆罗村一位放羊的,在静乐县(在忻州市的西面)看见一位神仙有求则灵,尤其是祈雨。他就用口袋偷上这位神像回村,当他走到寺庄村时,实在走不动了,就坐下来休息。于是,我村就和这位神仙成了神亲。
这就是我村在这天求神祈雨的来历。
每年这天,村里都要唱戏,弄红火。据说,这个庙会指得就是村西的老爷庙。
听村里人说过这么一件事情:有一年,也是农历六月二十六这天,村里一些年轻人请来一班唱秧歌的。过去人们常说,皱书捏戏,唱秧歌的放屁。因此,村里一些老年人认为,秧歌属于大众娱乐节目,是不能敬神的。当时邢子述老先生正好也在村里,他老人家也正在“红”的时候,他对秧歌这种娱乐形式很感兴趣,还亲自登台表演,与演员共同演唱。尽管以老先生(这里特指邢善言老人)为首的守旧派持不同意见,但畏惧其势力,只好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三)七夕节,指得是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有的地方也称少女节,这个节日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有关。这个神话故事,民间称天仙配,被誉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首:
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也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在闲余时间,常常跑到人间河中洗澡。牛郎是人间一位贫苦青年,善良勤劳,经常受兄嫂虐待。分家时,兄嫂只分给他一头老牛,令其自立门户。从此,牛郎和老牛终日为伴,白天一同下地干活,晚上一起回家休息。
一天,老牛临终前,突然开口对牛郎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让牛郎在某天某时到某某河边,取一件女孩子的衣服。并说这件衣服的主人,就是牛郎的媳妇。还有,让牛郎把“它”身上的皮保存好,日后一定有用。老牛说完话,就咽气了。牛郎强忍悲痛,把老牛身上的皮剥下来,然后把老牛埋了。到了那天,牛郎按老牛的吩咐,去河边偷得织女天衣,织女因此不能返回天界,她也爱慕牛郎,遂与牛郎成亲结为夫妇。数年后,织女生一儿一女,男耕女织,戏儿逗女,生活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马上派遣天兵天将,下界捉拿织女,织女被掳上天,牛郎只好在地上仰天号哭。后牛郎想起老牛临终之言,遂身披牛皮,携儿带女飞上天,眼看着快要追上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凭空一划,顿成波涛滚滚的天河。牛郎织女只好隔河相望,无法相会,只有悲泣。
后来,此事终于感动了天帝,允许他俩一年一度于七月七日借鹊桥相会。故凡此日,喜鹊很少。
牛郎织女的传说,从一开始,就引起人们极大的反响。人们最同情的,是这一对情人相爱而被阻挠;人们最赞赏的,是他俩终年分离而坚贞不渝;人们最关注的,是他们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这个传说,极大丰富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阳高县志》中记载:七夕,相传织女渡河。晚,幼女设果乞巧。听村里老年人讲,以前村里也有这个习俗。现在,这天又演变成了新时代的中国情人节。相传,夜晚人静时,村民爬在葡萄树下,还能偷听到牛郎织女说得悄悄话呢!
农历七月十五,书上称中元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鬼节。取意为秋天将至,一来要给亡人送过冬寒衣,二是给亡人过夏。村里人对这个节日,不怎么重视,或许是避免触景生情,引发悲伤。
农历八月十五,称中秋节。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正好处在秋季中间,因此而得名。中秋节,村里人又称拜月节,它与春季的春节,夏季的端午节,并称一年之中的三大节日。
拜月渊源,可追溯到远古人类对月亮的崇拜。在原始社会,每当夜幕降临,四周一片昏黑,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把银色的月光洒向人间。于是,人们便把月亮看作是带来光明的天神,虔诚地顶礼膜拜。之后,又将其列为祀典,记入史册。我国最早的典籍《尚书?舜典》里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肆类于上帝,涅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据孔颖达注说:六宗,是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由于月亮:十二度圆皆好看,
其中圆极是中秋。在周朝,人们便开始了拜月活动。《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这朝,夕月之夕。夕月之夕,指得正是夜晚祭祀月神。《礼记?祭义》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内外,以端其位。这里说得就是月神,被后人理解为女性的象征。
古人对月球世界的想象,从月中有蟾蜍之说,后扩展为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最后以嫦娥奔月的故事,将月宫胜景推向巅峰。
村里人过中秋节,月饼既是祭月的供品,又是全家人欢度节日的食品,还作为礼品,赠送亲友。天上月圆,地下饼圆。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村里人特别注重此刻的全家团聚,外出的人们一般都要在这天回家过节。
村里人拜祭月神,除过月饼之外,还有西瓜等水果,毛豆等杂粮。西瓜取音于喜,取形于圆,取瓤于红,取子于多,意喻一家人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红红火火,多子多福。毛豆指黄豆角,村里人习惯叫黄豆。连皮煮熟,剥荚而食。传说兔子爱吃黄豆,是专门为月宫玉兔准备的。其中,也包含村里人庆祝庄稼丰收,提前品尝新鲜的喜悦心情。煮毛豆时,村里人还习惯煮一些嫩玉米。真可谓:饼豆瓜果几案陈,
全家团圆拜月神。有的地方还要对月祈祷“拜月歌”:八月十五月儿圆,
西瓜月饼敬老天;
有吃有喝又有穿,
全家团圆都平安。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说:九为阳数。日月都逢九,故名重阳。村里人也称重九节。重阳节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日,古人将这个节日定在九月初九,可能含有惜秋的意思。九这个数,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字,人们称为“至数”。古人特别讲究物极必反,九月九日,双阳重合,也意味着阳衰阴盛。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祸福;雁来燕去,相逢路上话春秋。
《续修崞县志》中记载:九月九日,祭城隍神。过去村里人,在这天就有祭祀天地或城隍的习俗。在其它一些地方,有采菊花的习俗,也有登高的传统。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四)农历十月初一,村里人称寒衣节。它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重在祭祀祖先。十月为孟寒,十月初一又是进入冬季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联想到亡人的防寒需要,尊祖孝先,表示悼念,应该是送寒衣节来历的根源。过去,传说还有这么一首歌谣:粘纸做衣细剪裁,
送往坟头化尘埃。
都说阴间可御寒,
遍地哭声随风来。说得正是十月初一人们上坟的情景。
还有流传在村里的《光棍哭妻》,形容这天一个光棍的心情:人家上坟般般样,
光棍上坟心难活(难活为村民土语,意同难受)。
娃娃们哭闹着要亲娘,
好像刀子绞肚肠。
人家吃饭变花样,
咱家顿顿熬稀饭。
白天受上一天苦,
黑夜还得补衣裳。
一人偷偷哭一场,
没老婆的好徆惶(徆惶为村民土语,取意为可怜)。农历十二月初八,村里人称为腊八节。《风俗通》里是这样解释“腊”的: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也就是说,“腊”是古人一种祭祀方式,也称腊祭。过去是祭天地之神,也有慰劳农民的意思。《礼记?郊特牲》中说: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过去祭祀物品是丰收的五谷,就是将五谷制熟分享,这种食物就是“粥”。佛教进入中国后,又有此说: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伽牟尼的成道日,在这儿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释伽牟尼成佛前,曾四处寻求人生真谛,苦修行多年。一天,他来到北印度摩揭陀国,也就是印度现在的比哈尔邦尼连河附近,由于饥饿劳累,晕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看见后,用自己的乳糜将其救活。释伽牟尼恢复元气后,到尼连河中洗了个澡,然后端坐在菩提树下沉思,终于悟通了人生真谛,于十二月初八成佛。因此,佛教以这天为佛成道节,煮粥供佛,僧俗共食。清朝道光皇帝还专门写了一首《腊八粥》的诗:一阳初夏中大吕,
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节献佛矢心虔,
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
堆盘果疏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
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雅饱腹庆升平,
还向街头击腊鼓。《马邑县志》中说:腊凡四十日,而以十二月之八日为胜。俗于前夜煮诸豆和米,杂以枣、核桃为粥,黎明食之。稍迟则忌之,曰犯红眼。
村里人的习俗是,腊八前一天,到河里“抱”一冰块,然后放进水缸里,或将冰块放在树杈上,也将冰块扔在粪堆上。原因为何?村里人都不知道。只是习惯。老人们从冰块上,还能看出明年种何种农作物收成好。至于做粥,原料又是五花八门,有人取八种豆类,如黄豆、黑豆、绿豆、红豆、豌豆、莲豆、芸豆、小米;有人取八种农作物,如红暑、红枣、核桃、杏仁、果脯、草霉、黄豆、糯米。大部分村里人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一般是用家里现成的豆类及米类,也有放红枣、红暑等物的,总之是就地取材。而且有这个讲究,意思是说,腊八粥吃得越早越好。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村里人称祭灶节。《马邑县志》中说:今俗以二十三日夜初,涤釜濯叠,设香楮、饴糖,又以黑豆、寸草为秣马,具祭告灶前,曰送灶君上天。村里人没有这么复杂,他们只知道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的节日。过了二十三,村里人认为诸神上天、百无禁忌,哪天打扫都没有说法,娶媳妇,嫁闺女,不用选吉择日,称为赶乱婚。有一首民谣是这么唱得:岁晏乡村嫁娶忙,
宜春帖子逗春光。
灯前姊妹私相语,
守岁今年是洞房。下来就是忙着除夕节的准备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