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性酒排名:肉鸡大肠杆菌的防控措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8:10:45
笔者在近来的临床诊疗中发现,肉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日趋严重,并且常用药物对其极不敏感,是当前肉鸡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笔者通过一典型病例的诊断,谈谈如何有效防控肉鸡的大肠杆菌病。
8月21日,行唐县某鸡场来兽医站就诊,称其饲养的1500只38日龄的肉鸡出现拉黄白稀便,轻微呼吸道症状,发病已有1周左右,曾用过治疗大肠杆菌的药物,抗病毒药物,效果不明显,平均每天死亡10余只。经兽医站工作人员观察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综合诊断为肉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并运用药敏试验方法,快速取得试验结果,进行了针对性治疗。
一、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离群呆立,精神沉郁、闭眼、低头缩颈、羽毛松乱且翅下垂、不愿活动,饮水、采食明显减少,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部分病鸡眼流泪,肿眼,排黄白色稀粪。病鸡常呆立一侧,主要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噜、甩鼻、咳嗽,鸡冠发紫,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排黄绿色粪便,后期易继发腹水症,个别病鸡眼部红肿、流泪一侧眼肿胀。幼雏多在1-5日龄发病,表现发蔫、衰弱、脐带周围发红,腹部增大,下痢。
二、剖检变化
病死鸡肝脏肿大,浆膜表面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炎,胸气囊、腹气囊增厚、变黄,有的肾脏肿大,肠道有卡他性炎症,空肠和直肠及泄殖腔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三、药敏试验(一步法)
无菌采集病死鸡肝脏、腹膜组织,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用消毒过直径3毫米的金属打孔器在接种好的琼脂平板上打孔,加药于孔内(粉剂药需加满孔),并标记出各种试验药物名称,然后置于37℃生化培养箱中培养。培养24小时后取出,观察并分析结果:对药品卵杆康、赶超、杆净高敏。
四、病因分析
1.病原因素。①鸡群体内有潜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在菌,在肉鸡的消化道,特别是大肠内容物中均有大肠杆菌存在,而肠道内正常的菌群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占10%-15%,所以在肉鸡的一生中任何时候都有大肠杆菌发生的可能性。②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多。目前已知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有60多个血清型,在不同地区、不同鸡场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一般不同,并且在同一个鸡场内往往同时存在多个大肠杆菌血清型。③并发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大肠杆菌病极易与其他病原(如支原体)合并感染,也常常继发于其他鸡病(如新城疫、传支)感染之后。④耐药菌株增多。由于养殖户将使用药物作为控制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手段,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有随意加大剂量或低剂量长时间使用的错误做法,导致了病原体产生耐药性。
2.管理因素。①饲养环境条件差。很多鸡场设备简陋,粪便就地堆放,冬天舍内寒冷干燥、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易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夏天炎热潮湿,舍内湿度大,鸡群易出现热应激,平常灰尘飞扬,饲料堆放在鸡舍内,易受潮发霉变质。在这样的环境中大肠杆菌很容易污染饲料和饮水,成为潜在的传染源。②应激频繁。疫苗注射、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换料、气候变化等对鸡群来说都是较大的应激反应,都能降低鸡群的抵抗力而感染大肠杆菌病。③雏鸡鸡苗质量差。⑴种鸡发生大肠杆菌病造成种蛋污染,孵化过程中大肠杆菌进入鸡胚而引起雏鸡发病。⑵孵化室和出雏室污染大肠杆菌,引起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和出雏时感染大肠杆菌。⑶孵化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以及孵化过程中通风不良、缺氧等引起雏鸡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大肠杆菌。
3.疾病因素。①支原体的普遍存在。多数鸡场都有支原体,鸡群感染支原体后引起慢呼,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大肠杆菌便可乘虚而入。②发生病毒性疾病。鸡群由于病毒的感染,呼吸道黏膜易受到损伤,机体抵抗力降低,大肠杆菌就能突破机体的保护力造成发病。③免疫抑制病的发生。如法氏囊、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增生症等疾病以及饲喂霉变饲料均可降低鸡群抵抗力而发生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