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智能音箱拆解:湖北简称因寓意不好想更名 主政者酝酿将鄂改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49:30
正文
我来说两句(795人参与)
2011年11月08日13:39
来源:广西新闻网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1)">视频:湖北研究将简称鄂改楚 引热议
今报讯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9月份,湖北官方正式宣布把湖北商人的简称由“鄂商”改为“楚商”。近日,有消息称湖北省正在酝酿将简称由“鄂”改为“楚”。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人士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改简称一事尚在研究阶段,暂不会正式表态。
去年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襄樊将名称改为“襄阳”,引起热议。其实地方“更名热”同“名人故里之争”一样由来已久。
因谐音寓意不好想改名
早在2002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荆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刘玉堂就向省委省政府递交过将简称改为“楚”的书面建议,他表示,在古代“鄂”通“噩”,现代“鄂”与“恶”谐音,“不太好听”。
刘玉堂表示,“鄂”改“楚”对湖北省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好处多多。
湖北并不是唯一考虑更改简称的省份。2006年的时候,因简称“琼”与“穷”谐音,海南省也有过此类热议,海南省民政厅明确回应不会更改后才冷却下来。
事实上,更改简称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根据国务院1986年《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及相关程序,改名必先由湖北省委省政府形成统一意见,并组织包含民意调查结果在内的申请材料,然后经民政部审查、组织专家论证会,最后由国务院审批通过。据悉,荆楚文化研究会目前已经向湖北省委省政府递交了文字材料,但湖北省委省政府还没有正式表态。有省政府新闻办人士告诉媒体,此事尚在研究阶段。
改换机动车牌约需10亿元
与“鄂商”改成“楚商”不同,简称改为“楚”需要大量财力投入,在网络上遭遇诸多质疑。
有网友指出,湖北全省机动车保有量超1000万,以一套牌照100元计算,仅此一项就需投入超10亿元。
刘玉堂告诉记者,在2002年提出更名建议时,当时的湖北省领导就曾作出批示,称此建议“言之有理,改也难”。
除财力问题外,历史文化上的争议也是难点之一。对于湖北省欲更简称为“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学研究所所长王国宇就认为“不太好”,因为历史上“楚”所涵盖的地理范围很大,包括了湖南、河南、安徽等省份或其一部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著名楹联就位于湖南省的岳麓书院。
也有人对更改简称的实际意义表示质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陈秀山认为,忙于更名的地方政府“文化牌“打得太过分,对提升地方形象其实并没有多大作用,关键是当地民众的素质和地方经济的活力。
他认为,和“名人故里之争”一样,“更名热”反映的是地方主政者心态的浮躁,更名只会起一时的作用,对地方发展带动有限。
刘玉堂表示,自己近年来已经不再对改简称为“楚”发表新的意见,他也认为网民的质疑有一定道理,“毕竟还不富裕,能过去就过去”。
改名的政治学与经济学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里,地名变化反映的不仅仅是因为语言和文化习惯,还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1979年,广东省宝安县进入中央视野,改名深圳市,次年设立经济特区,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改名的重要城市。
2008年初,石家庄市规划向北发展,将正定县城纳入主城区范围,一轮是否改名为“正定市”的民间大讨论也由此掀起。众多建议改名的市民认为“庄”与省会城市的地位不符,影响城市形象。与此类似,驻马店、双鸭山等市也因此考虑过改名。
不过,酝酿改名的最常见原因则是为了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发展旅游业,其成功典型就是都江堰市。
1988年,四川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后,知名度迅速飙升,招商引资也水涨船高。其做法被众多著名风景区效仿,此后就有湖南大庸更名为张家界、四川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