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球松石怎样辩真假:“兼济”、“泄过”以达“中” 温州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38:50
■重温经典
“兼济”、“泄过”以达“中”
——解析《中庸》(下)
2007-11-01      □温大人文学院教授黄世中

  

  《尚书·尧典》中记载舜帝同乐官夔的一段对话,可以作为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绝好的注解。舜说:夔啊,我命你为负责管理音乐的官,让你去教育那些年轻人,使他们通过音乐的熏陶,达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禀性,如果只有正直还不够,必须有温和来兼济补足,这样才完整。同理,只是一味宽厚也不行,必须用严格来补足。这就是说,舜帝要求年轻人要有完善的品性,既要正直,又要温和;既要宽厚,又要严格。而“刚强而不粗暴、果断而不倨傲”则告诉我们,粗暴是刚强过了头,倨傲是果断过了头;舍去过头的粗暴,刚强就恰如其分。舍去过头的倨傲,果断也就恰到好处。这就是说,舍去过头的部分(泄其过),就可以达到“中”。换言之,性格刚强的人,容易流于粗暴。办事果断的人,喜欢拍板,常会主观,使人有倨傲的感觉。所以,兼济、泄过,就使得事物无过无不及,从而达到中庸、中行、中和,不走极端。

  老子只说是“二生三”,但没有说清楚如何“生”,没有指明这个“三”(中间)和“二”(两端)的地位和关系。孔子提出“中庸”,合两端恰成为三,而“中”就是事物的“三”,可谓“一分为三”。但由于“中”永远处于游离的、不稳定的、相对的状态中,在一定条件下,它会向此端或彼端靠近和转化,所以从哲学范畴来说,还是称为“一分为二”,即矛盾、对立,亦约定俗成的说法。但是,这不等于说“中”便不存在而可以忽略,相反,更多的时候,或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当然,有时也可以“抓两头而促中间”。我们只要看一看世界万象,便会感受到“中”的存在。自然现象中,数量有大、中、小,质量有优、低、劣,山势有高、中、低,方位有上、中、下,左、中、右,等等。社会现象中,如政治态度有进步、中间、落后;财富掌控有富裕、中产、贫穷,等等。“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孔子提倡“君子时中”,即根据不同时机和具体情况来“用中”,处理这个“中”。大量“中”的存在,决定其方法论必须是“执两用中”。

  最后,笔者推荐,有一定文字功底的读者可阅读朱熹的《中庸章句》,然后再读《礼记正义·中庸》中郑玄的注(解)和孔颖达的疏(通)。高中学生可阅读夏延章的《大学中庸今译》(江西版)及梁海明的《大学中庸(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