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云3插曲风云mp3:亲上加亲:新婚皇后为何难上表弟的龙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7:26:37
亲上加亲:新婚皇后为何难上表弟的龙床?(2009-03-10 07:25:06) 标签:文化 人文/历史 朝花夕拾 光绪皇帝 隆裕皇后 洞房花烛 春宵一刻 值千金  分类:朝花夕拾

       

 

    ·电视连续剧《德龄公主》的精彩海报,隆裕皇后由燕子饰演。

 

    皇帝大婚的洞房花烛之夜,本应是皇帝和皇后一起牵手,从红地毯走上龙床的锦绣时刻,更是帝后相拥凤倒鸾颠的春宵一刻值千金的美丽瞬间,然而清末的隆裕皇后却在大婚之夜没有能和光绪皇帝同床共枕,销魂宫闱,让这个激动人心的锦绣时刻和美丽瞬间变成了一生难以忘怀的痛苦。

隆裕皇后,叶赫那拉氏,是副都统桂祥的女儿,是慈禧太后的内侄女。也正是如此,花样年华的隆裕被选为了光绪皇帝的皇后,走进了一生守寡的孤独寂寞的凄冷岁月。

  光绪十三年,即1887年,二十出头的隆裕成了成为了光绪皇帝备选的后妃。经过层层筛选,在体和殿上,她终于见到了未来的丈夫,也是她的表弟光绪。光绪当年十八岁,比隆裕小三岁,一副书生意气,恰如玉树临风,让这位叶赫那拉氏的后裔顿生爱意。

    和隆裕一起备选的还有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以及礼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虽然他们个个美貌如花,但是最后光绪还是选择了容貌并不出众的隆裕作为自己的皇后,不用说,这自然是慈禧太后的意思。

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十月初五,慈禧太后下懿旨宣布光绪帝遴选隆裕为皇后,而德馨的两个女儿则被送出了宫,只留下长叙家的两朵姊妹花,大的封为瑾嫔,小的封为珍嫔。光绪十五年正月,清王朝举行了隆重的光绪大婚。

  但在大婚之夜,光绪对这位叶赫那拉氏的后裔却是异常的冷淡,客气得根本不像新婚夫妻。此时的隆裕才知道光绪本来就没看中自己,他看上的是长叙家的二女儿珍嫔,只是畏惧慈禧的威严,光绪才不得不选了她这个表姐做皇后。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连自己的婚姻都不能做主,只能把怨气撒到皇后隆裕身上。因此,隆裕自大清门抬进皇宫以后,虽备受慈禧宠爱,却得不到丈夫的半点青睐。婆媳之情同夫妻之爱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尽管光绪皇后的桂冠令人羡慕,却无半点乐趣可言。

    当时,光绪的眼睛里只有珍妃,即使没有珍妃,光绪也懒得搭理这位皇后,因为他很清楚这位表姐就是老佛爷安插在自己身边的耳目。于是,一天到晚得不到丈夫一丝爱意、无异于守活寡的隆裕成了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

    有人说珍妃可怜,红颜薄命,其实隆裕皇后也十分可怜!虽然她比珍妃多活了二十年,可是她的一生都浸泡在寂寞孤独痛苦的泪水之中。她等了一辈子都没有等不到自己丈夫的一丝爱意,而珍妃却拥有了光绪一生一世的宠爱。当生命的长度与宽度发生冲突时,又有几个人会为了追求长命百岁而舍弃一生的幸福与快乐?

    除了这皇后的虚名,隆裕什么都没有。那么,真正的隆裕皇后究竟为什么得不到光绪的宠爱,以至大婚之夜也要备受光绪皇帝的无情冷落呢?

    当年慈禧太后的胞弟桂祥的儿子、隆裕皇后的胞弟叶赫那拉·增锡曾亲口向人们讲述了她的姐姐入宫以后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其中部分内容是当年隆裕皇后亲口对他这个弟弟讲的。他说,很多朋友由于喜欢光绪皇帝,而对隆裕皇后存有很大的偏见,甚至厌恶她,但对历史的认知与评价是不能以我们的情感标准为尺度的,隆裕皇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她和光绪皇帝之间的情感究竟是不是传言中的那样恶劣,相信大家看过后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说起光绪的婚姻,真的是有一点离奇:“在慈禧为光绪指婚的同时,珍妃、瑾妃家里也花了很多钱贿赂李莲英,为的就是能够让珍妃当上皇后。从当时珍妃的情况来看,珍妃确实有作皇后的本钱:年轻漂亮、聪明能干、能歌善舞。可是当时老佛爷的意思,李莲英再清楚不过了,所以就在背后嘀咕,想让珍妃当皇后,但是慈禧却不那么想,她心里早就定下了隆裕,这是任何人扭转不了的。于是他只能在珍妃选妃的过程中做些手脚。除此之外,李莲英也极力想把瑾妃也弄进宫来做光绪的妃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李莲英收了珍妃家太多的钱,不这样做,没有办法对珍妃家里交代:本来是应该选皇后的,最后只弄了一个妃子,珍妃家里当然不愿意,所以李莲英就用两个妃子换了一个皇后。因为对于慈禧来说,只要皇后定下来,选谁当妃子都没有关系。所以,李莲英只有在光绪选妃的时候做些手脚。”

    其实,当时选妃的时候,几乎让李莲英把全国人民都给糊弄了。当时皇帝选拔妃子,要在全国层层把关,但能够带到光绪面前的却只有六十多位。并且从这六十多位里,要选一后两妃。选妃当天,光绪在这六十多人里面一眼就看到珍妃,因为这个姑娘简直太出色了。于是光绪傻呆呆地拿着一个玉如意,犹豫不决。因为这个玉如意递到谁手里,谁就是皇后了。

    而实际上,慈禧早就提前把意图给光绪说得很清楚了。因为慈禧是自己的“亲爸爸”,满语就是“母亲”,自己没办法,必须听她的。所以当他走到珍妃面前的时候,光绪突然间变得非常伤心,他觉得作为一个皇帝,连自己的婚姻都不能左右,因此感到很伤感。就在这个时候,熟知慈禧意图的李莲英连忙走了过去,猛地搀扶了光绪一下。光绪一下子就回过神来,只好由着李莲英一直搀到隆裕面前,无奈之际,只好将玉如意交到了隆裕手里。这样,隆裕就成了光绪的皇后。

    因为选妃,光绪心里非常憋闷,大婚以后好长时间心里不痛快,不跟皇后同床。据后来隆裕对我爷爷说,当时在洞房里,心情坏到极点的光绪一下扑在表姐隆裕的怀里,号啕大哭,并对隆裕说:“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为难啊。”虽然光绪还是把隆裕当作自己的表姐,但是隆裕跟光绪的想法却完全不一样。

    当时隆裕觉得,虽然我是你的姐姐,但是命中注定我是你的妻子,你是我的丈夫,这是谁也违抗不了的现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隆裕从小受到家族的教育,是一个非常知书达理的人。这种情况下她也只有认命了。可是这件事情给光绪和慈禧造成了很大的隔阂,并且由于政治上的倾向不同,这种隔阂日益加深。到后来,因为慈禧的关系,光绪就变得非常不喜欢这位表姐了。

    偏偏隆裕皇后是一个旧时代的女人,学的是贤淑之道,欠缺的是政治远见,比起珍妃来就差得更多了。这样一来,慈禧不但没促成光绪和隆裕,反而更让光绪冷落了隆裕。于是后来就有了珍妃是个小妖精的说法。别人都轰轰烈烈,别人都永垂千古,但是隆裕却不能。

    因为签订大清退位诏书的人就是隆裕,后来也有人把隆裕说成是一个大奸大恶的人,说她陷害珍妃,说她心胸狭窄,这是非常不对的,也委屈了隆裕。不过说起隆裕来,很多后人都觉得这段历史对于隆裕是不公平的。因为在慈禧和光绪之间,隆裕成了一个牺牲品。隆裕的一生都是悲剧:年轻的时候没有得到爱情,被皇帝冷落。年纪大了以后,竟然成为亲手签定“退位诏书”的人。因为这件事情,隆裕一直落落寡欢,痛恨大清江山葬送到了自己的手中。因此,隆裕是在郁闷当中走完自己的这一生的。

 

   

 

    ·隆裕皇后(右一)整日在宫中陪伴慈禧太后左右。

 

    一位名叫根正的叶赫那拉氏的后裔曾写了一本书,名叫《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他是慈禧太后胞弟叶赫那拉·桂祥的曾孙,全名叫“叶赫那拉·根正”。他的笔下虽然写的是慈禧太后,但从中也能寻找到隆裕皇后的悲哀而无奈的人生轨迹。

    他在书中说道,对我的姑奶奶隆裕,在《清史稿•后妃传》里,只有这样寥寥数语的记载:“德宗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侄女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显皇后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二十七年,从幸西安。二十八年,还京师。三十四年,宣统皇帝即位。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隆裕。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逊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合葬崇陵。”

    很显然,在这部历史的记载里只说了她几件事,是慈禧的侄女,光绪的皇后,溥仪的皇额娘,下了宣统退位诏书。而这其中,几乎没有一件事是涉及她这个人本身的,全是作为其他人的附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相比之下,珍妃就比她“幸运”得多了。历史里这样写:“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端康皇贵妃女弟。同选,为珍嫔。进珍妃。以忤太后,谕责其习尚奢华,屡有乞请,降贵人。逾年,仍封珍妃。二十六年,太后出巡,沈于井。二十七年,上还京师。追进皇贵妃。葬西直门外,移崇陵。追进尊封。”在历史上,对珍妃的叙述已经表现得很清楚,起码说了她和慈禧之间的矛盾,以及她死的事,加上光绪对她的思念。由此不难看出,当时作为那个朝代的皇后,隆裕的苦衷是别人根本体会不到的。

    当然除了正史,更有野史描述珍妃这个美丽的妃子。人们在各种小说、戏剧里,不断地悲叹珍妃和光绪的爱情悲剧,说珍妃如何美丽聪明,勇敢坚强,而光绪是如何英明睿智,大志不遂。在他们的故事里,慈禧永远是棒打鸳鸯和扼杀改革的魔鬼,而隆裕作为皇后,作为慈禧的侄女,则是善妒,爱打小报告,爱陷害珍妃……她是一个彻头彻尾令人痛恨的奸险角色。正因为有了珍妃,所以毁了隆裕,在整个历史当中,隆裕只是一个陪衬,人们可以说珍妃的悲剧,但是隆裕的悲剧谁关心过呢?在历史沉淀这么多年以后,还是有人不了解真相,所以我爷爷对这件事情也感到非常气愤。

    根正的爷爷应该就是那位当年慈禧太后的胞弟桂祥的儿子、隆裕皇后的胞弟叶赫那拉·增锡。根正在书中继续写道:

    爷爷说:“事实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隆裕虽然长相不如珍妃,但是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坏。她在家时就对我们弟妹们很好,她很和善,样子有点忧郁,一点傲慢的意思都没有。后来进了宫,她就更加忧郁了。但是她还是对人很和善,别人觐见时向她问候或者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从不多说一句话。慈禧和光绪接见其他人时,隆裕也总是陪伴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他们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慈禧和光绪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这个时候有人会给她让出位置来,但她还是不愿意在更多人面前说话。她总是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隆裕总是孤独地在侍女的陪伴下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到了冬天,她也是在身边宫女的陪伴下写写书法,或者做点其他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在死后人们还对她妄加指责,把慈禧与珍妃的矛盾说成是她挑拨的,这是不对的。”

    我也曾经怀疑,在清宫那么激烈的纷争中,作为一个与世无争的人,隆裕是怎么活下来的。后来在德龄写的书里,我也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说法:“皇后总是话不多,每天早上她都是第一个到太后寝宫问安,并告诉我们怎么讨太后欢心。一次太后早晨起来发脾气,她告诉我说只有我才能让太后情绪好起来,因为太后最喜欢我了。我们吃完饭后到皇后那里去,她总是问我们吃好了吗?并且会时常赏赐我们一些小东西。”看来隆裕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无端的指责呢?

    在今天看来,隆裕真正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当年无辜地被选进了宫,无辜地嫁给了皇帝,又无辜地被皇帝讨厌。在后来我也曾经看到这样的记载:光绪其实脾气很毛躁,对慈禧又不敢出怨言,就把怒火都发在皇后的身上,动不动就踢飞自己的鞋子,还有一次把死猫放进了隆裕的被子里,吓得隆裕大病一场。至于这个说法是不是这样,到底是传说还是杜撰,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隆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她身边的人和见过她的人都很清楚。

    在爷爷晚年,他曾经多次谈到自己的这位姐姐,说隆裕的一生都是悲剧:年轻的时候没有得到爱情,被皇帝冷落。年纪大了以后,竟然成为亲手签定“退位诏书”的人。因为这件事情,隆裕一直落落寡欢,痛恨大清江山葬送到了自己的手中。因此,隆裕是在郁闷当中走完自己的这一生的。所以后来我爷爷非常痛恨袁世凯,认为是袁世凯骗走他姐姐的生命,让他姐姐成为历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