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酷跑贫民爆分:切实加强启蒙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40:09
       凡进过学校的人,都有自己的启蒙老师,都受过启蒙教育。

启蒙老师是学习征途上第一个引路人,启蒙教育是启蒙老师带领蒙童翻越第一座知慧之峰的实践活动。

启蒙老师无论是否值得尊重,启蒙教育无论价值大小,总是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学龄前的幼稚孩童,对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耳闻目染,有许多问题得不到解答。到了学龄期为了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在物质上,心理上都作好了求学的准备。他们对学校非常向往,对学校集体生活,对那个庞大的儿童社会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可以说启蒙儿童的学习需要是非常迫切的,他们学习动机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正处于最佳的状态。

许多出色的启蒙老师,特别是斯霞、霍懋征等有着丰富经验的老一代启蒙教育专家,他们最了解启蒙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最富有塑造儿童心灵,培育浇灌花朵的慈母般的爱,他们在教育中,充分调动了蒙童的积极性,满足了蒙童的心愿。他们带领蒙童愉快地翻学习征途上第一座智慧之峰。蒙童们在学习中得的是愉快的体验,这就更加鼓起了向更高的智慧  之峰跋涉的勇气和信心。

可是,当前也还有相当多的启蒙教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或者不了解,或者不注意蒙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看不到他们的求知欲望,不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对启蒙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是出于无赖来充当“娃娃王”,当然,他们对事业,对蒙童也就爱不起来,在他们的教育下,慢慢地儿童们对学校教育的奢望也就淡漠了;有的启蒙教师只会以成人的思想行为去对待孩子,不知道启蒙教育得用蒙童的思想情感来对待教与学。不知道启蒙教师要把蒙童的喜悦、忧伤、焦虑和为之动情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里。所以,他们也像“三味书屋”的蒙馆先生不屑于回答鲁迅启蒙时问“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一样,常常以怒色对待儿童的好说好问;有的启蒙教师,也确有事业心,责任感,但是,缺乏启蒙教育的一般方法,又不善于探索,不善于巩固儿童身上一切好的思想行为。他们在儿心灵的苗辅中,只会铲除杂草,不善于浇灌耕耘。常常是不准儿童这样,不准儿童那样。很少引导儿童同他一起去活动。虽然,他们也教了多年的启蒙班,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儿童的求知欲望,同样挫伤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当前,还有极个别的启蒙老师把蒙童视为被管对象,动不动就训斥,责骂,再不顺心就教鞭敲打,甚至施以拳打脚踢。凡此种种,必然使蒙童的希望犹如肥皂泡,使蒙童先前羡慕的学校生活蒙上一层厚厚的阴云,使蒙儿感觉到,学习并不是愉快的事,简直是一种痛苦,是一种童心的禁锢。可见,这样的启蒙,儿童们那里还有继续攀登知慧之峰的勇气和信心呢!

教师的的白眼,童心的抑郁,学习上的责骂,被欺落,可以使一个儿童成为双差生;教师的宠爱,常常得到过分的褒奖,频繁的表扬,也会把一个蒙童娇惯坏的。虽然称不上双差生,也可能是一个在学习的征途上遇到困难时经受不住摔打的意志薄弱者。

家长们,爱其子,择师而教。非常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孩子将要发蒙,就注意打听启蒙的教师。如果是善教者,就领其子涌跃报名。否则,推说孩子年龄求到,或者想方设法挤进重点学校,找高明的启蒙教师。

由此可见,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是家长们都非常明白的,。老一辈的人常把儿童接受启蒙教育称之为牛儿穿鼻子,也就是说启蒙像教牛儿背犁一样,要是开始犁地就不顺着犁沟走,以后就难以纠正了。这个问题,在教育领导部门中,在教育研究部门中,在学校的校长教师中,其认识都是很明确的,可是,在当前,由于存着师资质量等许多实际问题,想切实加强启蒙教育,不能说没有较大的困难。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秩序的稳定,教研活动的活跃,启蒙教育已经引起了重视,且有了一些比较好的措施。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尚有一些学校在单纯追求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启蒙教育重视不够。其具体表现是对启蒙教育缺乏  的必要的深入调查,开展的研究也较少,或者发现了问题,也求提上议事日程认真加以解决;有的学校忽视启蒙教师的配套,丹是水平低的教师(补员顶班的,缺额代课的)就安排去当启蒙教师;有的学校把孬教室、坏桌凳就安排给启蒙班;有的同志错误地认为,启蒙班国家检验质量的时间还早,中、高年级不抓好就不得了。他们总以为启蒙班的欠债可以慢慢弥补。结果是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我认为,现在教材是比以前加深了,学制又短,对于启蒙教育跟不教育的发展来说,的确是个问题。同时我又认为,学制改长了,不加强启蒙教育,恐怕提高教育质量仍旧有一定的局限。各地的教育事实证明,无论城市或者农村,只有启蒙教育质量高,以后同样有较好的教育,儿童学习五年是可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

我认为,当前,在小学教育管理中,针对启蒙教育的实际,积极开展实验,认真研究探索启蒙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我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的启蒙教育定将得到迅速的提高。

              (这是本人当年在省教育学院干训班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