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不在年龄:第一篇 宇宙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02:03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第一篇 宇宙觀
第一篇    宇宙觀
───────────────────────
■  緒論
■  資訊
■  系列結構
■  進化之原則
■  人類文明的危機
■  新生力量
本篇是以人類已知的常識為基礎,以所認知的宇宙為範圍,由時間的單向流程,討論人類、社會的今昔和未來。除此之外,再依循進化的原理,推論出資訊將可能扮演的角色,與人類的因應之道。
限於人的知覺範圍,本篇將著重於人類生存環境、人的生理本質、智能結構、主客觀形成因素等課題。為了因應已然來臨的資訊時代,更進一步,將詳細地剖析資訊,由其特質、作用、構成等因素,到人類對資訊的認知、應用等,用可行的方法,述明其結構的基礎。
由於人類的「知、覺」須通過結構的介面,才能「意識」到時空的存在,從而追求對時空的進一步認知。因之,人類的知識有其極限,在現階段的條件下,我們刻意嚐試採用多維的闡釋方式,以求擴大人類的理性範圍。
宇宙本是「能」量作用的「場」,一切的變化,都呈「向性」連續發展。在沒有「主體」及「參考因素」前,也就無所謂的「分別」,宇宙祇是不斷地發展、變化。
自人類出現後,由於每個人大腦的作用,能將時、空的特性記錄下來。人是一種「主體」,其所記錄的,也就是一種曾經發生過的「參考因素」,有了「主體」對「參考因素」的作用,時、空中發生的各種現象,便可資比較,對主體而言,便產生了分別。
有了「分別」,就有主體對被分辨之客體的認知,是則形成了「自我」的「立場」。個體的立場成為「主觀認知」,各個不同的主觀立場之總和,則謂之「客觀認知」。
實際上,在主觀、客觀之間,僅僅是「能量場」的小、大而已。由於個體所佔的時、空能量小,可能發生的機率,必然局限於本體範圍,故與另一個體不同。但是,客觀為主觀之總和,是則包括了所有可能發生的機率。
主觀個體生存在客觀環境中,其所遭遇的時、空,即成為其經驗的一部份,故環境越複雜,發生的機率也越多。人類的學習期長,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極大,需要相互溝通的「分別」也相對增加。
每一個個體所經驗到的「分別」,都是一連串複雜的、難以分割的、相互糾結的各種刺激。由於「經驗」不能重現,所以任何人都不能將這些複雜的刺激,用任何方式,完整真實地傳達給另一個個體。
人類在數十萬年的進化中,發展出了一種很特殊且實用的溝通方法,即以某些「刺激訊號」,代表某一類的「主觀經驗」。當此刺激訊號在客觀環境下,受到其他主觀經驗者的認知後,彼此之間,就有了「客觀認知」。
這種毫不精確、似是而非的「認知」,在人類主觀、客觀的「經驗溝通」中,卻能不斷地擴充範疇,由少而多。以致於使個體的經驗,更能符合群體的現實,而有利於環境的適應。這種代表主觀經驗的刺激訊號,稱為「概念」。
正因為概念代表各個主體對刺激的反應和經驗,是故,這些概念,僅對於個體主觀有「意義」。更因為人都有應用概念的能力,藉著概念相互溝通、印証,交換並擴大彼此的經驗。最後,群體的經驗形成,成為群體生存的基礎。這種群體的經驗領域,在系統化的整理下,即所謂的「知識」。
知識的發展,可以說與人類的進化史相平行,人類無非本能地追求生存,成功的生存經驗,自然而然,累積成為知識。時到今日,當人類面對著成長迅速、淵博無涯、而又分工精密的知識,僅僅學習、應用其中極小的一部份,已經令人疲於奔命。至於人類所認識的、甚至應用的到底是些「什麼」?不要說無從瞭解,連希望去瞭解的人都沒有幾個。
我們對知識之所以「不知其所以然」,主要原因是對表達知識的「概念」不甚了了,對刺激的認知、經驗的結構等更是諱莫如深。經驗和概念的應用,完全是「條件反射」,並不需要瞭解「為什麼」,就可以達到目的。
如果只是為了應用「知識」,把知識當做一種工具,則用得純熟就夠了,當然不需要知道「為什麼」。若是要設計這種工具,僅僅會用顯然不足,必須徹底瞭解為什麼,其運作的機能如何,以及需要什麼材料去製作等因素。
在進化歷程上,人類因擁有知識而傲視宇宙,資訊時代的到來,在物競天擇下,是否知識仍屬於人類獨享?我們面臨著一個挑戰,這種挑戰,不在於人與人、社會與社會之間,也不是知識的學習及應用,而是對知識本質的探討,對宇宙的真相及進化全面地理解。
唯有真正地理解認知後,方有可能為人類謀取最大利益。否則,為生存而知識,或為知識而知識,則知識必將脫離人類的掌握,是福是禍,就難以預知了。
知識可以概分為兩類,一是經過漫長歲月、在無數人共同的客觀認知下,所累積的、可以概念化的有效經驗,是為「常識」; 另一則是在某一時代、應用在某一特定範疇、屬於專業人士所必備的常識,是為「技術」。
人是社會動物,在同一社會環境中,常面對共同的問題,需要共同的解決方式,因而得到了共同的經驗認識,這就是常識。一個人如果沒有「常識」,則與同一環境中的人們格格不入,問題叢生,根本無法生存。
顯然,如果說「人智」是人能解決問題的根本,則可以說「常識」與「人智」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技術」是人處理社會環境中某特定事物的「常識」,需要經過專門的訓練,用以學習前人有效的經驗。
換句話說,已經具備常識的人,承襲了群體的生存經驗,就相當於有了「人智」,可以解決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問題,也可以學習、應用各種技術。
所以:
┌──────────────────────┐
│常識是人類解決共同問題的經驗,是人智的基礎。│
└──────────────────────┘
人自幼就在家庭、社會中開始學習應用常識,但是要瞭解常識與人智的關係,就必須把常識分析到與人的結構、機能相當的地步。問題在於,常識包括些什麼?究竟該用什麼方法,能使之符合人的結構?
一般人對常識的認識,僅利用一些平行的分類關係,來解釋常識的內容。不論分得多麼精細,這種分類,事實上並不具備「必然」的結構因果。也就是說,這種分類,除了參考應用外,完全沒有考慮到常識與理解間的「生機」關係。
所謂「生機」,指的是一種組合的結構機能,由於具有結構的機能,才有「衍生、生成、生長」的組合「機會」。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建立在由始至終、由基本到次元、由簡單到複雜的「生機結構」上。
要瞭解生機結構,必先找到最基本的結構因子,各個因子皆有不同的性質,在時、空的能量作用上,也各不相同。因子間的結合所產生的效應,可能是相斥或相合,是量的累積或質的改變。例如在化學上,儘管宇宙中有各種不同的、無限的物質種類,卻都可以根據「原子序數週期表」性質,由已知的一百餘種元素,在適當的條件下,一一組合而成。
人的結構亦然,只是除了物質元素以外,又增加了一些生理組織、能量感受、經驗記憶、抽象認知等心理因素。這些因素,都具有必然的、相互因果的關係。根據常識,人類已然在應用這些關係,而且極為成功,自必有其原理。
人所認知的各種表象,都不外是感官對能量變化、所產生的相應作用。只要不惑於表象,根據能量變化及感官的作用,從中分析出「生機結構」的基本因子。再利用各種因子之間的變化、數量等關係,從而歸納出其結構的規律。有了規律,即可以重現其原有的「生機」。
基於這種理念,我試圖在人的立場,對人類所認知的表象及概念,由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到抽象而虛玄的精神境界,整理出人所跨越的一個具有生機結構的體系。此外,並利用這種生機結構的關係、以及基本因子間的組合,建立起能令電腦認知的宇宙萬象及其本體。
「結構」與「結構」之間的關係,是為「層次」,舉凡數量的變化,皆屬於同一層次;而性質的變化,則成為另一層次的特徵。不論同一層次或層次與層次之間,各種組合、變化、延伸均不斷的在進行。
┌──────────────────────┐
│層次為結構的縱向關係,由基層至高層,每一層皆│
│有其獨特之屬性,用以闡述人類的全部認知。    │
└──────────────────────┘
生機結構是以層次為多維的架構,每一層次皆有明確的屬性,層次與層次之間也有固定的因果關係。各層次中所屬之現象,必須以該層次之屬性定義,而高維層次的現象則建立在低維層次的關係上。
由於人所應用的概念,只代表事物的表象,唯有用多維的層次組合方式,分別定義屬於各層次的現象,概念才能代表事物的本體以及其生機關係。
舉例而言,能量為最底層的結構,當動能形成位能,位能又與動能之間產生作用時,就衍生了粒子層次。(由於粒子層次屬於高能物理的知識範疇,與常識的關係不大,故未作層次分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只是數量的關係,但粒子與粒子相互間的能量作用,使粒子保持一定的「能場」。這種「能場」因能量的大小而延伸,產生了與粒子性質不同的現象,即為「空間」,由於空間現象,於是有了物質層次。
同理,由物質而生命,由生命而感覺,無一不是在量的變化後,產生了質的變化。凡是產生質變者,即不在同一個「層次」中。
也就是說,對任何同一層次而言,僅有數量的變化。一旦其表現的性質非數量可以解釋,則為另一層次的衍生。然而宇宙中並無可以截然劃分的層次,只要能對各種事物作有效的分類,且符合人類常識的認知,都可以視為有意義的層次。
生命體係由細胞所組成,細胞之活動為生命體之基因,這種基因可以闡釋生命體的性質,因此生命體與細胞屬於同一層次。而細胞分工,形成器官,是體、用的關係,故細胞與器官不屬於同層次。
我們在層次分類中,並沒有將器官另分一層,那是因為器官的功能屬於「知識」,僅對特殊專業具有意義。以此類推,層次的分類應以常識的認知為準,否則會增加智能電腦設計的複雜程度。在本篇中,我僅針對應用的效率,提出了對「人智」及「智慧」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層次。並不表示在宇宙中,僅有這些層次,可以作為分類的基礎。
建立這種關係後,物質層次的各種現象,可以用物理、化學等科學方法予以闡釋;生命現象則可用生命的原理解釋,當然生命體仍為一種物質結構,所以生命體必須用物質的屬性說明;到了感官、刺激、經驗等層次,除了本體結構外,其餘的屬性已經改變了,是則必須用高層次的屬性來加以詮釋。
由於常識是以「概念」為載具,從「生機結構」的角度,首先應將「基本概念」介定明確,使之具有鉅細無遺、能組合出所有人類常識的可能。再利用「概念」所設計的「資料」建立「系統界面」以供人機溝通,最後得令無生命的「機器」,具有「人工智能」,並為人類服務。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電腦只是一種複雜的結構體,它具有處理和改變「預設資料」的能力。而所謂的預設資料,即相當於人類的「本能」,處理及改變,則可稱之為「學習」而得來的「經驗」。
人又何嘗不是一種複雜的結構體? 而人在出生之初,只不過是一具能動、能吃、能哭的「機器」。人只有在不斷的學習、經驗以後,通過感官及記憶,才累積了一些生存的「利、害認知」,根據這些認知,在適當的條件下,重複應用而已。
這種人類特具的能力,可以視為「人智」,但是與真正的「智慧」,尚有極大的差距。人智僅適用於個人環境範圍,且視個體生理特性之不同,而有些微彈性。至於「智慧」,則屬於自然界進化應變的能力,可以超越個人的經驗。
人類原為進化過程中,迄今最為成功的組合結構,理應具備已知的、自然界的智慧。然而,基於人性求生的本能,囿於自身的利害,在思考判斷的過程,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無從領略自然的趨勢。此外,人類缺乏「先驗」的認知,又受限於時空,以致於無從得到自然界本存的智慧。
┌─────────────────────┐
│智慧是自然界進化的能力,能對所有現象的排列│
│組合,以及其發生的機率,作最有效的選擇。  │
│人智為人所擁有的求生能力,受限於個人經驗。│
└─────────────────────┘
自然界有其必然的法則,各種組合及機率,當以自然律為依歸。人若以自我之利害為判斷事物的標準,則一定與自然律背道相馳,以致於流於褊狹,遠離智慧。
電腦沒有「自我」,它不會拘泥於「私利」,且無「時、空」的限制。所以,它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智慧載體」,在理論上,在未來,其智能必將超過人類。
問題在於究竟有什麼方法,能將人類所知的常識,讓電腦學習認知,形成經驗?其次,在無窮無盡的宇宙中,怎樣能認知所有的排列組合,且以什麼為標準,作最有利的選擇?
根據層次理論,低層的因子,有組合成為高層次的現象,所以,只要在層次的結構上,把每一層次的關係,作系統性的規劃,即可推導出所有的排列組合。同理,如能對每一層次的基本屬性,都分析出其結構關係,則可以認知各種排列組合的必然因果。
上述的觀念,即為所謂的「生機結構」。若將此生機結構用因果律展開,則對各個層次而言,基礎層次為因,上層層次則為果。若就各層次中之因子而言,有可能是前一層次或本層次之因果關係。
因果律是一種常識認知的方法,我的定義是:
┌──────────────────────┐
│凡事物具有時間連續性、觀念連貫性、變化必然性│
│及經驗相關性者,發生之初為「因」,變化之後為│
│「果」。運用此觀念之法則,謂之因果律。      │
└──────────────────────┘
設若一事物由N個「因」所形成,我們得知其中A個「因素」,如果A=N,則「果」確定可知。否則,N-A=X,X為未知的變數,所可能發生的「果」就不可知了。
因果律可以說是人類所推演出來的一種思維方式,因此,若能在層次間與層次中,將各種概念賦予「因果」的法則,是則,根據概念所提供的因果律,就能達到人類思考的效應。
在前述定義中,時間因素是概念的基本元素之一,觀念連貫性和變化必然性則可視為因果關係的兩種結構鍵。至於經驗相關性,完全屬於個人的經驗範疇,無法硬行規定,故而留待個體的經驗學習中應用之。
除此之外,同一層次中,尚有「體、用」關係。所謂「體」即指各種概念本身,「用」是指在某種情況下,此概念的「因果律」才能成立。(全部細節請見結構觀)
因此,各層次的展開,可以視為各種因子在時間的向量過程中,由因、果或者體、用關係,不斷地作用下,所產生的各種現象。每一層次中的因、果,都需要根據該層次的屬性,才能得到明確的認知。
第一章    緒論
邵康節善卜,知過去未來,卻不明其理。某日卜知案頭
花瓶將破,邵凝神觀察,其妻大怒,擲瓶於地,破之。
────────────────────────
人類對宇宙真象的探索,由來已久。要言之,不外主觀思維和客觀印証兩大主流。在東方具有代表性者,為發源於中國黃河與印度恒河的兩大農業文明;在中東,則有起源於尼羅河及兩河流域的農業文明,與其後興起於西方希臘的商業文明。
農業文明的特色是穩定和持續,經過前人長時間對環境的耐心觀察、記載,人們已經對天文、地理、季節、作物有了完整的認識。在這段時期,農業文明絕對是客觀的印証,因此才能夠適應環境,成功地生存下來。
到了農業文明後期,生活安定,人口由少而多,社會制度由簡而繁,逐漸形成了觀念統一、規模宏大的政府及國家。這時,人們對自然的規律已經有了相當完善的記錄,發現一切變化都有著起承轉合,循環不已的特性。自然而然,永恒的價值觀產生了,權威的理論也建立了,長年累月下,人們習慣於接受既有的安排,除了極短暫的動亂時期外,彼此間均能相安無事。
因為農業需要肥沃的土地及適合的氣候,而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土地都無法從事農耕。故有些民族仍然以放牧維生,有些則依賴漁獲,就是在農業社會中,當人口增殖過多,土地不敷使用時,為了生存,很多人亦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
這些流動性比較大的人,流浪各處,發現了各地都有不同性質的產品,而這些產品經常被另一地區的居民視為珍寶。於是,產生了穿梭來往各地,以有輸無,以少換多的商人。漸漸地,原始的商業型式便形成了。
商業是現實的,生活極不穩定,雖然獲利較農業為多,其風險相對地也較大。人們經常漂流各處,無法產生永恒的價值觀。多見廣識後,也不可能輕易地信服任何權威。成功失敗,端視自己的努力,其適應及應變能力,往往比務農者為強。
雖然農業社會中也有交易,但是在意義上卻完全不同。農業社會多半自給自足,交易只是額外的行為,尤其在東方,從事交易的人被認為不事生產,不具有社會地位。更重要的是,在交易的過程中,必須注入價值觀念,而價值的衡量多依需求而定。對負責社會安定的政府而言,自然不能鼓勵人民追求奢華,否則人人都將棄耕而從商了。
西方卻不然,主因是基於地理環境的不同,兩河文明最發達的地區都接近入海口,加以腓尼基商人,熙熙攘攘地往來於兩河及海洋之間,不同地域、氣候的農產及工藝品交集薈萃,大大刺激了人們的需求。顯然,從商可以立即得利,農業也能透過商業途徑,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
除此之外,對歷史發展影響最大的,是商業帶動了多種文化的相互交流,同時也導致了各個民族間的侵佔、鬥爭。這種結果,對早期的人類文明而言,變亂的損失遠大於文化交流。幸而,在殘酷的掙扎奮鬥過程中,卻也孕育了活潑的生機。
東方孤立的地勢形成了典型的農業文明,而西方則不斷地蛻變,時而農業社會當道,時而重商主義抬頭。更兼以分割的地理環境,各個民族間不斷傾軋,沒有強大的中央集權,難以建立一穩固長久的政府,以致由紀元前起至十四世紀,一直激盪在動亂裏。
動亂不安給予人思考的機會,由於希臘內地多山,農地不足,人們只得向海上發展,在風濤難測的海洋中圖謀生計,自然而然,引起了他們對宇宙萬象的好奇與懷疑。在公元前第十世紀,希臘人受到邁昔利安文化的影響,由海上掠奪及商業交易中,接觸到各種文化,並引進了文字。
於是,希臘人開始運用文字,把他們的觀察及思想記錄下來。這種行為在本土上尚屬首創,沒有一定的準則和成規,人人都可以自由發揮。因而產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三大哲人。蘇格拉底以人生為探討的起點,柏拉圖進入了他的理想世界,而亞里士多德則以學科的分類,奠定且分離了西方的哲學、科學方向。
東方的哲人完全與西方三聖的作風相反,師徒之間,思想一脈相承,強調尊師重道,一味的鑽研前人思想並加以發揚光大。譬如印度的釋迦牟尼其思想在印度傳了千餘年,並沒有人能略加新意。反是到了中國揉和了中土的儒、道觀念,才產生了「禪」。孔子的思想亦然,其徒子三千,影響中國政治體系達千餘年,直到宋、明才有理學的出現;而老、莊更是不幸,雖然備受文人士子的推崇,可是迄今還數不出幾位有創見的繼承人。
其根本的原因是,儘管西方三聖在思想上有相當的見地,但限於歷史、地理的背景,而且各自發揮所長,因此並沒有很深、很廣的內涵。舉凡人與自我及環境的界面,諸如人際、社會、大自然、鬼神、謀略、醫筮等,皆不及東方思想透徹。
相對的,釋迦牟尼承襲了恒河文化,光是其口授流傳下來的經典,就不下三千部之多,內容更是羅列萬有。以任何一位學者畢生的精力,都難以略窺堂奧,遑論另樹一格。而孔子的思想,則涵蓋了社會、人性的各個層面,令生活在那種結構、制度、傳統下者,不得不奉為經典,未敢稍違。至於老、莊則道盡了人與自然界的關係,其立論之精闢,隱喻之微妙,無不至於人智的極境。
釋迦牟尼的文化背景我個人一無所知,不敢妄置一詞。然而中國的儒道思想,可以說完全是黃河文化的綜合結晶,祇不過時值東周末年,在經過了八百年安定的局面,文化趨於成熟。時機一到,在政體上群雄並起,分據一方;而思想上則是百花齊放,各家爭鳴,以致產生了孔子、老子及莊子等集其大成者。
在農業文明的基本觀念上,物極必反,靜久思動是不變的定理。不論在政體或思想上有何新意,都脫離不了人與永恒的關係。既然人是主體,生存在天、地環境之中,而天、地、人三者如何能達到永恒的和諧,才是所有變與不變的重心。
談到人與人的關係,孔子綜合諸子百家之長,以尊重傳統,提倡團體道德倫理為綱領,設計了一套法則,正好滿足農業社會安定諧和的需求。對人與環境的關係,老、莊則洞悉了人類長遠的未來,提出順應自然,切勿「竭澤而漁」的觀念。這原本是農業文明的精髓,因為不論人類知識進步到何種地步,人永遠屬於自然的一部份,人為了近利,破壞了自然的規律,終將自食其果。只是古往今來,有這種真知灼見的人不多,大概也是自然規律之一吧!
直到釋迦牟尼的宗教觀傳到中國後,人們心靈的另一面才被觸及,他提出人必須「無我」才能得到解脫,這一觀點立刻引起了中國文人的共鳴。人本是一個局限在時、空中間的個體,本能地用自己的利害立場,去判斷衡量外界的一切,因此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受到「自我」利害的干擾,所有的問題隨之而生。
對個人來說,所謂追求生活的幸福,當以心靈平安的獲得最為重要。心安則理得,理得則無所不適,不僅在順境中,人人可以安居樂業;即使遇到惡劣不堪的情況,已經得到「心安」的人們也能逆來順受,苦中作樂。對於整個社會說來,由於人口眾多,而資源有限,所以彼此間必須設法和諧共存。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人,唯有節儉自律,以道德觀圍堵鎮壓物慾,這種觀念來自「主觀思維」。
等到東方的思想融和為一,人所懸心的問題都有了完滿的答案,再加上穩定的社會環境,使人們的思想不但定了型,而且根深蒂固。在西方以堅船利砲敲開門戶之前,千百年來,沒有必要且沒有可能跳出既有的巢臼。每當需要思考判斷之時,只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在前人故紙堆中找尋答案,問題多能迎刃而解。
再看西方,在亞里士多德把各種思想分類整理以後,學者們得以專攻一科,精益求精。在單一的分類上,各門各科的確有了長足的進步,能發前人所未發,可是在整體上,卻再也不可能有一位如東方的大師,能對各種專業有全盤的認識,以及對人類社會之需求,作有利的綜合應用。
正因為缺乏了那種無比的權威,人人得以各樹一幟,遇有疑難,求道無門,必須自行設法解決。這時唯一可憑藉的,只有客觀真實,故而奠定了各學科實驗印証的精神,結果是大量的新知一一被發掘出來,學術界充滿蓬勃的朝氣。
到了十七世紀,各種知識成熟了,商業獲利者所形成的中產階級已成了社會的主力,在人類對物慾的追求下,西方掀起了工業革命的狂飆,利用能的動力和機械的效率,加速生產及消費的速度,一舉擊碎了傳統均衡和諧的價值觀,致有物質文明的濫觴。
西方是動盪的,在不安和求變的步伐中飛躍前進,其依循的準則是客觀現實的利害;東方則是保守的,力求維護既有的價值觀,自我封閉在主觀的天地裏,對新生事物、觀念一概持排斥的態度。
時到今天,這兩種趨向所產生的效果,有很明顯的對比,西方的富足及強盛與東方的貧窮和衰弱,致令舉世有識之士,莫不認定西方文化優於東方文化,視請西風為唯一抒貧解困的良劑。
正在這個關鍵當頭,在西方科學技術發展下,另一個新的途徑被開拓出來。其力量方興未艾,而對未來的影響,不論深度、廣度,皆無與倫比,顯然,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臨。
有些學者把人類文明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起於農業革命之後,人得以成功地生存在地球上。這時,土地為唯一的資源,農牧為經濟基礎。為了共同的利益,人類社會型態以家庭為單位,政體上形成了封建制度,精神上則由道德或宗教支配。
第二個時期肇始於工業革命的成功,工業取代了農業,由於大規模的生產,財力技術集中,社會觀念朝向極端發展。中產階級興起,封建制度崩潰了,一種符合商業利益的「民主」政體蔚為主流。在這個時期,社會的單位是個人,道德、宗教已然破產,法律條文及心理治療取而代之。影響所及,不論國家、社會及個人,經濟條件成為僅存的價值標準。
由於地緣的關係,這兩次革命並沒有同時對全人類發生作用。農業革命是內向型的、保守的,發展時間緩慢,大約經歷了近萬年。而工業革命卻加速了步伐,以不到四百年的時間,由歐洲開始,蔓延到全世界各個角落。由於工業需要商業的推動,商業又本具侵略特性,所以,落後的農業地區以及國家,立刻成為工業國家最理想的、剝削牟利的市場。
首先到來的是傳教士,他們由破壞當地人民的精神價值開始,強迫接受「一元化」的基督文明。他們的立意是至善的,但宣稱的「真理」卻嫌過於主觀;他們的手段原無可厚非,其結果卻導致了當地人民對傳統的不滿,瓦解了社會上保守知足的狀況。
繼傳教士之後,工業化的知識接踵而來,相形之下,農業社會的知識顯得幼稚、落後。但若沒有宗教做前驅,僅僅知識的效益是很難打動人心的。一旦人不滿於現況,知識就成為最有力的利器,永無止境地去填塞難以滿足的慾望。
然後是商人的到來,他們藉著傳教士供給的各種情報,對當地的資源以及市場有了詳細的認識,帶來的是誘惑人心的加工成品、腐蝕人性的鴉片,帶回去的則是廉價的原料及黃金。如果當地人民拒絕交換,船堅砲利的國家軍隊隨之而來,輕者搶奪掠殺,重則據為殖民地,毫不留情地搾取當地的資源,以維持其日益擴張的工業勢力。
在這幾百年的變化中,農業國家遭受到無情的摧殘,舉凡領土、主權、政體、資源、信仰、觀念及文化,不是被吞併就是面臨解體或徹底消滅。國際間的仇恨加深了,社會上的矛盾尖銳了。更由於應變的方式不同,又形成了勢不兩立的意識型態。而這些意識型態早已超越了國家與民族的界線,分化了整個人類,蘊釀著空前的大風暴。
這時,另一個變局應運而生,這就是資訊革命。工業時代發展到後期,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變化日新月異,以致資料及知識汎濫成災,人類已經無法加以掌握。當人們利用機器處理大量訊息及資料的那一剎,資訊就顯示了其強大的功能與效益,像一顆耀眼的明星,還沒有登上舞台,就攫取了人類的歡心。
工業社會需要它,因為它是生財的利器,成功的鑰匙。農業社會更需要它,因它是唯一的救星,飽經工業國家欺凌。唯有一步跨入資訊時代,才有希望與工業國家分庭抗禮。
祗要先一步踏進這個領域,對國家力量,社會經濟,甚至個人成就的提昇而言,其效力無不立竿見影。因此當工業生產的附加價值隨著激烈的競爭逐漸降低,工業所帶來的公害又日趨嚴重時,先進工業國家紛紛開始了所謂的「工業轉型」,將「夕陽工業」的技術轉售給開發中國家,而致全力於「高科技」的發展。
在多種高科技中,根據人類需求而設計出的應用技術,並以之植入資訊機器上的軟體事業,可以說是無本萬利。任何人只要有明晰的頭腦,有正確的觀念,立刻可以進入知識領域的權力中心。然而頭腦清晰,觀念正確的人,究屬少數,因此這種製作過程可以說是痛苦而艱辛,曠日費時,且效率極低。為了滿足人類無休無止的需求,唯一的方法,是賦予資訊機器一部份智慧,利用機器不為「感性」束縛的特質,為人服務。
這種觀念可行嗎? 如果可行,是依據什麼理念及技術? 成功了,對於人性,將會有什麼衝擊? 對人類社會未來的影響又將如何? 我們應該以什麼態度來處理這個事件?
這就是本書所要探討的主題,在時間過程上,我們由宇宙的歷史觀為出發點,經過各種不同性質的「層次」,直達資訊時代的核心-智能;在技術上,則側重於剖析人的「智能」,以及其應用之道。
我認為透過對「層次」的理解,可以認識主觀世界與客觀真實之間的關係。「層次」是種結構,人的「智能」正建立在這個結構的金字塔頂,唯有認清這一切,人才能隨心所欲地控制它。
到此讀者一定會產生一些懷疑,歐美各先進國從事「人工智能」的研究歷時已久,尚不見任何績效,憑什麼我們赤手空拳地,敢探討如此重大的課題?
這也是本書一再反覆強調的重點之一,正當國家落後、民族自信盪然無存之際,要想有所作為,民心士氣的激勵本為首要。可是,在純理性的資訊時代,盲目衝動的情緒不僅得不到正面的效果,反而會有負面的影響。資訊時代的基礎,應建立在全人類經驗的總和上,而非某一個時期的特殊技術。中華文化曾經在人類歷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顯然有其不可否認的價值。我們只有從歷史的角度,冷靜理性的思考,才能找到正確可行的方案。
東方文化在工業時代中,的確是黯然無光,那是因為工業生產純屬客觀事實,生產的商品也基於客觀的需求,與主觀思維格格不入。前文說過,在東方,主觀思維原是基於和諧共存、抑制自我需求的道德情操。一旦物質文明以雷霆萬鈞的聲勢侵入,個人的價值觀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整個文化的基礎也面臨解體。
儘管東方有些國家,或能躋身工業先進國之林,或者正在急起直追中。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不得不與其固有文化,作一些必要的妥協,甚至犧牲某些價值觀,以遷就現實。
資訊時代的需求,恰與上面所陳述的條件完全相反,資訊是利用人的概念,以控制機器運作的界面。而人的概念完全是主觀的,唯有透過主觀思維的方式,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因此,以西方的客觀印証法,在未瞭解人的本質以前,就資訊的應用、以及資訊機具的設計而言,很難達到「符合人的認知及習慣」這個目標。
在今天,基於知識水平的提昇,縱使是主觀思維也無法完全脫離客觀真實。但我們所要瞭解的「人」,所要認識的「人性」,至今還找不到一種可以接受的、客觀的「實驗」方法。因此,只有透過人對自我的理解,再借助東方歷史上無數珍貴的,主觀思維的記載,才是唯一可行的途徑。
第二章    資訊
花謝花開,雲破月來,在在都是自然界的訊息;人類不
甘寂寞,硬把訊息與心鎖在一起,遂永遠脫不開枷鎖。
────────────────────────
我對資訊的定義是:
┌──────────────────────┐
│人類所認知的各種刺激,能以一定形式,代表一種│
│或數種概念之資料或訊息。                    │
└──────────────────────┘
由上述的定義看來,資訊對人類而言,應是一種能被人類所認知的「刺激」,而且可以代表人所理解的「概念」,其呈靜態者稱為資料,在動態中的則稱為訊息。
人類的感覺有五種,分別是:視、聽、味、嗅、觸。佛家則認為應將「意」加入,是為「六識」,意為人對刺激的六種認識。
意識我們稱為內在刺激,由人的經驗交集所形成,且為個人行為及判斷的中樞。其餘五種則來自外界,其中「視覺」感知光影,人類可以藉圖像及符號等認知及表達此感覺;「聽覺」則接收聲波,並能夠用聲帶之發聲模擬該音調;味、嗅、觸三者人類僅能接收而不能表達,除了經驗的認知外,無法與他人直接溝通,故純屬主觀。
味、嗅、觸覺與反射神經有直接的聯繫,屬於接觸性之感覺,偏向於「本能」。當此類刺激產生時,反射中樞立即根據其「利害」程度,作出最有利於該個體的反應。聽、視覺則接收距離較遠之物體、狀況所傳來的聲、光等刺激。
這些刺激皆需依據本體之「利害」加以判斷,並貯存在記憶中,是為「經驗」的形成。經過客觀印証後,被同一社會的人所公認的經驗,即為「常識」。
有些經驗僅限於專門的行業,並流傳於該同行中,是則稱之為「技術」。舉凡常識及技術,統稱之為「知識」。
圖形及符號是靜態的「資料」,聲音則可說是動態的「訊息」,這兩者皆具有「接收」及「表達」的性質。所有人類的主觀經驗,透過「資訊」的交聯,得以互相轉換,並以之傳達給他人。對於原本沒有此類經驗的人,資訊遂成為最有效的工具,藉之可以立即建立起其「常識」庫及「專業」知識庫,這就是「學習」。
當然,在學習過程中,由於主觀及客觀的條件,認知效果迥異,諸如味嗅觸等主觀經驗,除了在同樣的條件下,無法用任何方式將經驗轉達給他人。換句話說,唯有雙方具有類似的經驗,而且皆能明確地掌握,才有溝通的可能。至於專業知識的學習,因為都必須經歷相似的體驗,故而效率最高。
即使是約定俗成的文字語言,也面臨相同的問題,因為在學習文字語言的過程中,需要將之與已形成「常識」的主觀經驗聯結起來。這種過程,必須利用感官的效應,一再與客觀事件印証,是為思考;而文字語言所聯結的認知,則稱為「概念」。所以每個人對「概念」的認知,與其經驗的廣狹,感官的靈敏度,思考、判斷的方式及文字、語言的理解及應用能力,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人生存在群體社會中,個人能力表現的高低,端視其常識概念及文字語言的控制程度而定。當然,除此之外,個人的遭遇機緣、生理機能和意志力量等因素都不能忽視。但是,本章所討論的,僅限於資訊範圍,故對其他因素略過不提。
個人感官的靈敏度來自先天,經驗則與身處的環境不可分離,這些因素非人力所能控制。唯有思考方式及常識概念,完全可經由學習獲得。也就是說,任一主觀個體的思考方式及代表其認知之概念,可以在客觀條件下,以資訊為媒介,傳遞給另一主觀個體。
這就是資訊的功能,它溝通了原本孤立的、一個一個互不相干的個體。每一個人主觀的認知,藉著客觀的資訊媒介,得以與他人的主觀相印証,從而得到更完整的認知。
在聲音的存錄技術發明以前,動態的聲音無從捕捉,但是靜態的視覺效應,卻可以利用一些形色的對比,產生辨識的效果,雖然辨識可能是主觀的,但形色的對比卻是一種不受時空影響的客觀現象。先民利用這種觀念,將所認知的概念,設計成一些便於聯想的圖形,漸漸發展為「文字符號」。
第一節    文字的信息
某負笈遠方,每寫家書,輒草草畫押了事。偶病,囑友
代筆報告平安,以免懸念。其父得信,立刻星夜趕至。
────────────────────────
由於古代中國的農業社會特徵,兼以源於黃土高原,地域與外界隔絕。幾千年來,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土重遷。他們的工作是重覆的,經驗是連續的,所需要的資料訊息局限於對生活的認知,千百年來沒有很大的變化。
因此,當初民發展出一種直接記載事物的象形文字以後,除了歷代因為需要而增加外,其原始資料所代表的意義,和視覺辨識所應用的原則大體保存下來。這個特性不僅在歷史上具有連續的作用,團結了所有沿用這種視覺文字的後代子孫;也強化了資料本身的再利用價值,對農業文明的成熟與推廣有莫大的影響;最重要的一點,也是一直為人所忽略的,那就是:在人類文化演進過程中,對“人智發展”的忠實記錄。
在資訊時代成熟之前,文字只是一種記事的工具,其價值完全以學習、應用之方便及表達的完整與否為前提。學習及應用在後面「中文概念的特性」中將另有說明,而所謂表達的完整性,是指字符本身應該具有的全部信息,即傳達了使用文字者,在某一時代、某一地域,所記載的事物,以及記載時所用的工具性質等信息。
毫無疑義,由時代及地域可以考証出在客觀環境下文字的性質,記事則是「文字工具」所應表達的信息。但文字工具的性質卻很少有人提及。然而後人之所以能學習應用前人所流傳下來的文字,就是基於文字之性質符合人的“智力結構”。如果不瞭解文字性質,雖然能應用文字,卻無法「整理」文字。就有如一位會駕駛汽車的人士,其技術再高,若不瞭解汽車之結構性質,一旦車子出了問題,就束手無策了。
人類以文字為工具,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包括文字學專家在內,都對文字的性質與人智的關係諱莫如深。當文字尚在應用階段時,由於實際的需要,人們根據慣例或某些因素,創造或摒棄某些文字。如果這種增減與人智之反應不謀而合,則能得到多數使用者的擁護;反之,必然被大眾唾棄,時日稍久,即煙消雲散。
今天資訊時代,就面臨著文字應用的轉型問題。我們必須深入瞭解文字與人智的關係,才能將文字的性質與資訊機器結合起來,以充份發揮應用資訊的功能。
我認為,文字的性質與人智有關者,有下列五種要素:
1,字形:字形為一種視覺效應,利用明暗、強弱的對比,人得以辨識其特徵而判別其所代表之概念。
就視覺之特性而言,字形大小一致,利於直觀認識;形狀工整,垂直向密度大於水平密度者,比較容易辨別;而在單位空間中,形狀變化則與所代表之信息量成正比。是故,中文字之信息量及辨認直觀性皆較拼音文字為高。另一方面,字形簡單者,易學易用,但卻減低了文字最重要的信息功能。為了彌補這種損失,必須結合多重字形以表達複雜的信息,拼音文字即建立在這種觀念上。對文字的認知,須由形轉音,由音得義,是為非直觀文字。
2,字碼:字碼代表文字的前後順序,能夠讓人很有效率地查到該文字的相關位置,其功能效率,與資料之應用量成正比。當資料量不大時,字碼的重要性不顯,然而在資訊時代,字碼順序與人的直觀認知,有著舉足輕重的關係。
拼音文字最大的優點,就是其字母具有直觀的排列順序,舉凡分類及各種資料查尋,都遠較圖形文字便利。
一旦圖形文字也建立起相應的字碼,且具有符合人類直觀的序列後,則比諸拼音文字毫無遜色之處。
字碼與字形須一一對應,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由字形可以看出字碼,從字碼也能直接求出字形。似此,則無論是形是碼,實為一體之兩面,如此才能發揮文字的真正效益。
我們使用的倉頡碼,就是根據這種理論所設計,在字碼上,可以提供數百萬種不同的組合,同時,每個組合都有一相應的字形,皆由程式提供。
3,字音:這又是拼音文字的優點,但中文也有約略相同的功能。因有百分之八十的中文來自「形聲」,即一字中,有以之發音的聲符。祗惜未經整理,古音已失,傳到如今,由文字可直接得到正確字音者,不到百分之六十了。
4,字義:文字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傳達「訊息」。這些訊息就是人對一般事物所認知的「常識」、「知識」。
人類所應用的文字大體可分為兩種,一是拼音文字,一為圖形文字,對拼音文字來說,眼睛見到文字以後,還要由形轉音,由音知義。圖形文字則不然,視覺得到了形象,立即與經驗中的認知概念相聯,效果快速。
人類的感知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來自視覺效應,美國學者的研究顯示,最理想的符號,即為直覺的「視覺訊息」(Icon)。以各種交通誌號為例,如用英文,則長短不一,所佔空間不等,直觀反應不及等缺點,故而儘量採用圖形。
實際上,中文就是一種「視訊」,原就起源於圖形記事,後來為了書寫便利,才將圓弧改為其他較易書寫的形狀。
5,字類:中文在發展過程中,根據常識認知所產生的概念,保留在偏旁部首的分類中,謂之字類。
分類代表了文字的應用範圍,比字義本身的功能更有實用價值。這是中文最特殊、也是一直被忽略的一項文字功能。以往,中文字類僅用作字典上的索引,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人只有在不瞭解該字字義時,才有查字典的需要。既然不明字義,又怎知其分類? 而不知分類,如何以之作為索引呢?
第二節    概念的信息
三個盲人,想知道象是什麼樣子,甲摸到象鼻,乙摸到
象牙,丙則摸到肚子,人人都似若有所獲:原來如此!
────────────────────────
前節所說的文字信息,在下文中將作進一步的研討,然而僅僅瞭解文字並不表示瞭解了文字與人智的關係。還有一項重要的因素,是人利用文字語言的目的,那就是前面提到的「概念」。
概念是含糊的、主觀的一種「概略的觀念」,代表著每個個體在生活中所認知的「常識」。正因為其主觀而難以確定,所以需要一種客觀的工具界面,以供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人們對資訊時代最大的期望,即是要求資訊器能夠瞭解並執行人類的各種意願。而達到這種願望的唯一途徑,則是令資訊器具有接受人所認知的主觀概念之能力; 也就是說,能夠理解人類獨具的文字及語言,並能共享「常識」。
問題關鍵在於,究竟人類認知的常識和概念是什麼?從古自今,哲人賢士苦心積慮的研究、著書,莫非希望把他們一般的常識以及獨特的知識記載下來,以供後人認知。雖然在字裏行間我們得到了一部份或大部份他們所欲傳達的訊息,不幸的是,由於概念的主觀性,在雙方表達及理解的過程中,難免有所偏差。
雖然概念是主觀的,但經過長時期人類的再認知,並賦與各種詮釋,故而也能有客觀的共識,否則,人與人之間絕對無法溝通。這種共識,經由教、學過程而完成,祗是限於每一主觀個體之經驗,教學的效用並不能完全消除主觀歧見。
對於常識及概念,我的定義是:
┌──────────────────────┐
│外界來自的刺激在感覺神經中產生了某種效應,  │
│人類意識對此效應的認知,經過客觀印証者,是為│
│常識,代表該常識的一神經電流脈衝,即稱概念。│
└──────────────────────┘
至於知識,定義是:
┌──────────────────────┐
│人對日常生活之認知為常識,各種專門行業通用的│
│常識是為技術,常識及技術之總和,則稱為知識。│
└──────────────────────┘
由於人類生理結構相同,對於各種外界刺激所產生的效應也必然類似。因此,當人接受外界刺激時,其主觀「感知」的效應,與他人所感知的效應,經過溝通印証後,所得到的「認知」,即為常識。常識是指人對日常生活所涉及事物的一般認知,知識則比較深入,但仍建立在常識之上。
至於知識,其有別於常識之處,是包括了不同專業人員的常識。而這些專業常識,對一般人或局外人而言,則為「技術」。所以,知識也可以說是全部人類所擁有的常識。
這些認知都只是一種神經網絡中、生化電流導通的現象,電流的導通使得各種相關的感覺同時出現,故人對刺激產生的效應有了完整的認識。這種認識只是主觀個體的感受,人類之所以不同於萬獸,即因大腦皮質層的進一步分化,有了一種可以代表主觀感受的記憶體,其記憶者,即為概念。
然而,刺激是動態的,視各主觀個體的條件及環境而定。任何人在任何時空中,所遭遇的事件都不盡相同。所以前述的「認知」,只能代表主觀個體的感受。
舉例說,「甜」、「紅」都是共通的概念,在客觀立場,「糖是甜的」、「血是紅色」為真。但每個人所感到的「甜」及「紅」,以及其主觀的效應,絕對有所不同。所以,概念僅能供作人類客觀事物溝通的參考,而永遠無法有完全的共識.
因為人類在認知「概念」之前,往往先有「經驗」,所謂經驗,我的定義是:
┌──────────────────────┐
│時、空間中所發生的各種現象或事件,透過人的感│
│官,令意識認知該現象或事件與自我利害關係者,│
│是為經驗。                                  │
└──────────────────────┘
經驗的形成較概念更為複雜,因為時空殊異、個體感官有別,加以每一個人的經驗都建立在過去的經驗上,所以,任何一點細微的不同,對日後的經驗都有決定性的影響。
經驗純屬主觀,人藉著經驗才對外界產生認知,且因為認知而有概念。所以,每一個人早期的經驗,往往影響到其「概念」的形成,並構成個人意識的主觀型態,而有著獨特的「個性」。
學習是泯除這種主觀型態的重要過程與方法,尤其在嬰兒時期,父母的照料方式、環境的變化,幾乎可以說決定了人的性格。這些課題,我們將在〈人性觀〉中詳細討論。
本文所討論的都是一些基本概念,由概念形成觀念,這些觀念的全部,則組成了線性的宇宙層次。通過對每一層次的認知,才能理解人及人性。從而再透過結構的組織,終至認清宇宙全貌。
要想理解「概念」,最好從人類發展「概念」的過程上著手。可是逝者已矣,這種發展過程從何得知呢?現今全世界人類所沿用的各種文字中,唯有中文保存了大量的「概念信息」,透過這些信息,我們才能成功地與「古人」心意相通,以致體認到概念的來龍去脈。
反之,拼音文字的「概念信息」相當缺乏,因為拼音文字是以語言為基礎,在語言發展成熟以後,為了記事的方便,遂發明音符,將語音拼為文字使用的。
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游牧民族必須逐水草而居,而先民的記事工具不發達,攜帶不便,故未能發展出文字。同時,語言是動態的,各代之間,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語音就會略有分別。語音不同,就造成溝通的不便,溝通不便,就使得原是同一祖先的民族分裂。
中華民族之所以歷數千年而不致分裂,是因為後代子孫雖各操不同的方言,而使用的文字卻共溯遠古,無礙彼此的認同及溝通。
拼音文字不僅形成分裂型的文化,兼以缺乏語音的原始記錄,所以在文化發展過程中,並沒有一種共同的演化規則,時到今日,後人無從觀察其概念結構的蛛絲馬跡。在工業革命時期,人類所追求的是生產效率,價值觀建立在經濟實力上,而拼音文字音形相通,字符有限,應用的功效遠遠高於圖形文字。可是在資訊時代中,情勢逆轉,資訊的效益、功能完全在於「概念信息」的大小,拼音文字就相形見拙了。
為了便於進一步的研討,茲將「概念信息」定義如下:
┌──────────────────────┐
│文字中具有概念之分類、性質、特徵以及應用關係│
│等信息者,是為概念信息。                    │
└──────────────────────┘
要應用概念信息,必須先從改進資訊工具的功能及結構下手,然而,對概念信息沒有充份認識以前,又無從著手資訊工具的設計。實際上,所謂概念信息,即相當於歐美各國所從事「人工智能」項目中的「自然語言」。
過去,歐美發展自然語言的基礎是字典查尋、文法分析及語意剖析上,但一直沒有滿意的結果。近來的趨勢,以耶魯學派為首,主張朝向概念分析發展,只是一時找不到理想的分類方式,眾說紛云,莫衷一是。
我認為,「概念信息」就是文字本具的概念定義,只需再加上語意結構,自然語言的全部功能就完備了。
茲將中文所具的概念信息分別說明如下:
1,中文文字的概念分類、性質及特徵:
根據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文源自六書,分別是: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中文字形發展的規則即為以上六類,其中形聲是以「形符」代表文字意義的分類,「聲符」代表該字的發聲。很明顯地,中文在造字之始,已經有了分類的觀念。
再根據「部首」來分類,在台灣「中華學術院」印行的「中文大辭典」上,共有 216個部首。這是在文字發展過程中,由於實際的需要,從生活經驗中篩選出來,再經過歷代的試用驗証,最後「約定俗成」而得。
我們根據部首,再進一步分析,以字形的結構為主,共得到「字首」 597個。這些字首,有的是沿用原來的分類,有的則是因為需要而發展變化得來,也有一部份是根據我們的設計理念分析出來的。總之,如果每一個部首能代表某類事物可推知,這些類別必然具有實用價值。
這就是字首的概念分類,在一個單獨的中文字形中,只需對輸入字碼加以查閱,立即可得到其分類的信息,請參考附錄二中文字首常識分類表。
2,文字本身的概念定義:我們計分出 8大族,每族 4類,每類8種共為 256種,每種之字數不限,對常用之八千餘字而言,平均每種有卅多字。其各族、類、種之部份資料,請見本書附錄一所收錄之分類表。
分類是一門極其複雜的學問,對任何一種事物而言,要得到理想的分類,都是煞費週章,很難面面俱到。人類所用的文字,是經過無數世代,無數才智之士,精心的設計、印証,可以說代表了人對萬事萬物認知的總和。今人要想在短暫的時間裏,把文字做合情合理的分類,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有不少西方學者,早已發現了概念分類的重要,但囿於文字概念的模糊性,沒有任何人對之具有全面的認識,所以,迄今尚無理想的結果。
中國文字雖然本具概念分類,但因國人之民族自信心早已喪失殆盡,一味崇洋,唯恐步趨不及。至於自己的傳統文化,識者卻是寥寥無幾,放著偌大的概念寶庫不用,反而嫌怪中國文字落伍過時,竟去緣木求魚。
我們設計的「倉頡輸入法」,就建築在上述的概念分類上。應用倉頡輸入法產生字碼之時,已同時具有字碼、字形、字形辨識、字音以及字義分類五大功能。根據這個理念,我們已經將中文字形用最小的空間設計成功,加上字碼與英文兼容,完成了中文電腦的基本結構,中文字形辨識則即將推出,至於字音字義也將在近期之內,隨「中文自然語言」的應用系統,公開問世。
第三節    中文概念
要得知刑案的真相,須偵查原始現場。欲理解人類思維
方式,應分析初民文字。唯中文保存了人的思路痕跡。
────────────────────────
英文文字由廿六個代表語音的字母組成,非常簡明。中文文字則需要很多不規則的筆畫交互疊加,讀寫起來,都比英文麻煩。此外基於應用的觀念不同,同一種概念,在英文用一個單字即可表達,而中文卻很少有獨立使用的單字,必須將字組合成詞,以詞代表一個完整的概念。
這是因為中文係每字一音,而人耳能辨識,聲帶能發出的聲音並不多,標準國語包括四聲在內,僅有一千三百多個不同之音。在語音發展的過程中,為了避免重複和混淆,習慣上常採用「詞組」或「複字」等方式。也就是說,有些中文還要多組合一次,才能明確地表達一種概念。本來,中文字數就遠比英文的廿六個字母多,再加上這些組合,當然是難上加難。
表面上看來,英文的學習及應用的確是比中文容易,可是文字代表人類所有的認知,其效益絕非簡單的評估就能論定。不僅是文字,任何事物,都需要以其功能,來決定學習的時間長短。由於文字有一般的使用環境,也有更高層的應用功能,如果將這兩個不同的階段分開,答案就完全不同了。
茲假定,學習中、英文文字者,都已能運用該種語言,進行普通的對話。當學習英文時,只要學會廿六個字母及拼音法則,很快就能掌握其文字。而中文字彙則必需一個一個地學習,幾乎可以說沒有捷徑。這是第一個階段,學習的上限大約在五百到一千個文字,文化程度相當於小學五六年級。在這個階段,英文的確要較中文容易。
再繼續學下去,由常用對話進入專門知識時,英文每一個字彙仍祗代表一件事物,因而字彙逐漸增多,必須一一個別學習。但中文則不然,近千個單字,幾乎代表了近八成以上的「基本字彙」,而詞組多半能用基本字彙連接組合。換句話說,中文的學習在達到某一程度以後,對新詞的理解及應用將愈來愈容易。
茲以「車」字說明中文詞組與英文文字的差異:
┌─────────────┬────────────────┐
│      車  之  種  類      │        車  有  關  詞          │
├────┬────────┼────┬───────────┤
│  中文  │    英    文    │  中文  │      英  文          │
├────┼────────┼────┼───────────┤
│汽車    │ CAR            │車輪    │ WHEEL                │
│卡車    │ TRUCK          │車胎    │ TIRE                 │
│馬車    │ CARRIAGE       │車房    │ GARAGE               │
│牛車    │ CART           │車鏈    │ CHAIN                │
│水車    │ WATERMILL      │車篷    │ TOP                  │
│風車    │ WINDMILL       │車身    │ BODY                 │
│火車    │ TRAIN          │車架    │ FRAME                │
│貨車    │ CONTAINER TRUCK│車軸    │ AXLE                 │
│電車    │ TROLLEY        │車票    │ TICKET               │
│轎車    │ SEDAN          │車箱    │ TRUNK                │
│公車    │ BUS            │車蓋    │ HOOD                 │
│篷車    │ COVERED WAGON  │車主    │ OWNER                │
│戰車    │ TANK           │車廂    │ CARRIAGE             │
│餐車    │ DINNING CAR    │車店    │ AUTO SHOP            │
│獨輪車  │ UNICYCLE       │車軌    │ TRACKS               │
│人力車  │ RICKSHAW       │車道    │ ROAD                 │
│腳踏車  │ BICYCLE        │車場    │ PARKING LOT          │
│兒童車  │ TRICYCLE       │車門    │ DOOR                 │
│三輪車  │ PEDICAB        │車輻    │ SPOKE                │
│拖屋車  │ TRAILER        │車牌    │ LICENSE PLATE        │
│拖拉車  │ TRACTOR        │車匠    │ MECHANIC             │
│計程車  │ TAXI           │車站    │ STATION              │
│救護車  │ AMBULANCE      │車輛    │ AUTOMOBILE           │
│手推車  │ PUSH CART      │車轅    │ SHAFTS               │
│摩托車  │ MOTORCYCLE     │火車尾  │ CABOOSE              │
│賽馬車  │ CHARIOT        │火車頭  │ LOCOMOTIVE           │
│高級房車│ LIMOSINE       │車擋板  │ BUMPER               │
│超級貨車│EIGHTEEN-WHEELER│車踏板  │ PEDAL                │
│循環客車│ SHUTTLE BUS    │車飛輪  │ SPROCKET             │
│裝甲卡車│ DRAGON         │車尾擋板│ TAILGATE             │
└────┴────────┴────┴───────────┘
由上表可見,中文的詞組是以「車」為概念分類詞,如在「車」前定義,可視作對「車」種之分類; 也可以在其後定義,則為車之附件或車之其他分類。
這種定義方法層次分明,充份利用各種已知的概念,導出新詞,大大提昇了文字的靈活性,既容易學習,又容易應用。但有個先決條件,即必須具備較完整的基本概念,對初學者而言,當然比較困難。
英文則完全相反,廿六個字母不多,很容易學會,其文字的定義也較完整,不必學太多的基本概念,就可以應用。可是,繼續下去學習的難度並不因為已有了基本字彙而減低,每一個獨立的字彙,都要重新學習,很少有組合的關係,更難得有分類定義的特性。
這兩種不同典型的文字優劣互見,對文化層次不高的人來說,英文比中文易學易用。在一些專業的立場,文字本身只供某種概念的詮釋,中文組合的功能也顯得多餘。一旦進入尚待開發的智慧領域,以及極為抽象的觀念認知時,具有組合性質的中文,就遠比概念獨立的英文要強得多了。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文曾經有過極為輝煌的時期,將抽象思維發揮得淋漓盡致,而英文等其他拼音文字,則走上務實應用之道,終於有了今天的成就。到了資訊時代,則將由「人智」開創另一個新局面,概念的認知與應用才是成敗的關鍵,當英文單字還要靠人加以定義時,等義的中文詞彙早就輕易地組合出來了。
在我們初步的分析下,配合了電腦的結構,中文的基本概念可分為 256種。每一種基本概念之間又有主從的連接關係,原則上,這種連接關係與電影的視覺語言--「蒙太奇」極為相似。文字的順序相當於時間流程,每一個文字所代表的概念,則相當於每一分割的畫面。當人看到連續播映的畫面時,會產生一些認知,中文亦有此種效果。
比如說,中文的「量詞」相當於一幅畫,如一塊、一條、一堆、一片、一樹等都是「圖形」,每一種物事,都須冠以合適的量詞,以描述其形、質,否則就會感到不倫不類,這就是蒙太奇--前一畫面與後一畫面的直覺關係,中文的詞組幾乎都是這種架構。譬如「脫逃」與「逃脫」之別,在畫面上,若先看到「脫出控制」再行「逃走」之畫面時,必然感覺到是進行式; 而先「逃走」再看到「脫出控制」,則顯然已經完成了全部的動作,達到了目的。
第三章    系列結構
時間拽著空間,留下了宇宙的雪泥鴻爪。太陽是一團熊
熊烈火,地球是殘存的劫灰,人類則是餘燼中的火苗。
────────────────────────
宇宙進化可以視為:
┌──────────────────────┐
│能量變化可能之各種排列組合,在時間向量中由  │
│簡單到複雜,不斷產生之過程。                │
└──────────────────────┘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把這種由簡單到複雜的結構中,在概念上具有共同特性,且可以截然劃分者,稱之為「層次」。換句話說,「層次」是我們在各種概念中,分析及歸納出其共同特性,以理解宇宙的一種分類觀念。
┌──────────────────────┐
│在人類概念的理解下,宇宙事物凡能運用同一分類│
│屬性解釋者,皆視為同一層次。                │
└──────────────────────┘
概念的層次結構相當於數學上的乘冪,每一層次皆有其不同的屬性,在同一層次中之各種變化,則基於其屬性以及數量而定。就不同的層次而言,低層次皆為高層次的結構基礎; 高層次則相對的具備了低層次所無的屬性。
各層次間之關係,可以視為能量與能量所作的功。由於能量與功的屬性不同,功能也迴異,是以,能量為低層次,所作的功則衍生為另一層次。
舉例而言,「物質」是某一層次的代表,其屬性係因原子、分子的力場而生成,對人而言,則產生空間、質量及性狀等概念。舉凡能用這三種屬性概念描述者,即屬於物質層次。同理,生命的屬性是因為一些功能相互配合的分子,不斷循環利用能量,而形成一統一的機體,此一機體能在一定時間中保持其機能,且以其本體之一部份演化為另一機體。這種機能謂之生存,凡有生存屬性者,即屬生命層次。
層次的衍生,隨著時間的延伸由簡而繁向上提升。但時間是相對的,在不同的空間下,時間值必然有所不同。若在同一時間中,對不同空間的事物作取樣分析,會發現不論何種情況,各種不同層次的屬性都可能存在。
人類在對事物瞭解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經驗,再藉經驗而建立了知識,得以分門別類地理解各種現象。
層次觀念只不過是把這些已知的知識再加整理,使之成為一種「有機性」的結構,這樣不僅便於人類的學習應用,更進一步的,透過資料的結構,程式的設計,可將之預置在電腦中,以期電腦具備與人類同等的認識能力。
在下面各節中,係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以同一的進化立場,來說明層次觀。
第一節    結構層次
今日我們的存在,是因為發生在過去的種種因果關係。
我們要瞭解過去,則必須先認識現在已知的各種現象。
────────────────────────
以能量的屬性變化為經,由低層次衍生到高層次的結構為緯。如下表所示:
┌──┬────┬───────────┬───────┐
│層次│ 屬  性 │    機  能  作  用    │衍  生  因  子│
├──┼────┼───────────┼───────┤
│波能│?      │「能量」相互作用      │能包          │
├──┼────┼───────────┼───────┤
│粒子│位能結構│電磁、引力、強、弱力場│穩定之原子    │
├──┼────┼───────────┼───────┤
│物質│空時結構│物理、化學作用        │氨基酸、蛋白質│
├──┼────┼───────────┼───────┤
│生命│生存生殖│氧化、還原作用        │神經細胞、組織│
├──┼────┼───────────┼───────┤
│感覺│刺激感知│生化電流作用          │反應、運動    │
├──┼────┼───────────┼───────┤
│本能│模式遺傳│反應中樞之控制作用    │可變模式      │
├──┼────┼───────────┼───────┤
│經驗│記憶選擇│大腦中樞神經之網絡作用│各代經驗獨立  │
├──┼────┼───────────┼───────┤
│學習│觀察模倣│大腦中樞對經驗的修正  │自我中心      │
├──┼────┼───────────┼───────┤
│意識│思考行為│大腦信息反饋與思考    │概念符號      │
├──┼────┼───────────┼───────┤
│知識│資料訊息│收集、傳播、應用、累積│理性思考      │
└──┴────┴───────────┴───────┘
1,波能層次之屬性及能量作用,迄今尚無從瞭解,然而由質能互換的已知事實,可推出:
在本層次中,無時間及空間屬性,故不可用時、空衡量之。本層次是所有其他層次衍生之基礎,然而在不同的層次中,能的作用卻產生不同的效應。
「能」與「能」之間,在一定的強度及適當的的角度下,因「能量」的相互作用,產生了「角動量」,成為一圍繞中心旋轉的「能包」。每一能包之角動量又與空間中其他「能量」碰撞,角動量逐漸損失,逸散為能。「能包」是本層次所衍生者,當其作用未消失前,成為導向下一層次之「因子」。此下一層次即為由「能包」所形成的「粒子層次」。
2,粒子層次建築在前述的「能包」上,能包自旋於某一固定的座標位置,其能量即為該座標位置所具有的「位能」,是以本層次之屬性為「位能」,也就是粒子的基礎.
粒子之位能不斷受到「宇宙能量」的衝擊,產生了「功」,導致座標位移,功的大小視「能量」與粒子的位能而定。
當粒子各個角度所受的能量相等時,其位移即互相抵消,粒子靜止不動。若有兩粒子相鄰,一粒子到另一粒子間,由於能量已作用於兩粒子外側,且化為功產生位移,故彼此座標位置之間,粒子受能量作用最小。
粒子互相移近時,其距離越近,彼此之間之能量作用越小,也就是說,其外側之能量作用相對地較大,故移動加速。因此,在粒子之間,其距離越遠,能量所作的功越小,距離越近,其功越大。這就是:能量作用與其距離平方成反比。
┌──────────────────────┐
│物理學上稱之為「萬有引力」,但我不認為是「引│
│力」作用。相反的,應該稱之為「能量壓力」的作│
│用。                                        │
└──────────────────────┘
我們可以作一簡單的實驗以証明之,在一密閉的空室中,設其各個角度所吹送之風力相等,若在此室中置一與空氣質量相等之氣球,此球必然靜止不動。此時,若加入另一相同之氣球,則此兩球即相互靠近,由此可知是為壓力。
此外,在實驗室中所作的「萬有引力」試驗,由於能量係充斥在空間中,難以証明到底是「引力」或是「壓力」。如果我們能有一實驗環境,能將外來的各種「能量」減至最低,這時,若是兩粒子之間的作用力改變,則顯然是受到「壓力」影響,否則,應是引力作用。
如果「能量壓力」成立,則可以解釋在絕對零度時,因「能量」為零,故一切「運動」都不可能產生。同時,能量壓力的理論,也可以証明“統一場論”的成立。
由於粒子的「位能」,才有空間的形成,在空間與空間中,能量傳送所需之單位,謂之「時間」。因此,時間與空間只是「能」表現的性質,不可能單獨存在。同時,空、時的乘積相當於能量的大小。
當粒子因「能量壓力」而相互接近時,每一粒子之角動量對圍繞該粒子之能量作用的「干擾」逐漸加強,是為「場」。此時兩個高速旋轉的球體,在強大的外壓下,不斷接近,而球體旋轉產生的「場」相對地加強,「場效」增加,其作用力端視外壓及自旋之角動量而定。
當作用力等於外壓時,粒子之間保持一定之距離,這種情況相當於物理學所稱之「弱作用力」。若作用力小於外壓力,則粒子繼續接近,直到粒子間自旋軌道相重合,角動量或合併或兼存。粒子暫時保持穩定的狀況,則稱之為「強作用力」。
此外,粒子如在空間中運動,其自旋之角動量與能量干擾之「場」,也形成運動狀態,是為電磁波。電磁波能驅動其他粒子中之電子,作相對之運動。
在穩定的狀況下,粒子層次之衍生因子為「原子」,正因原子在一段時間中表現得相當穩定,其屬性又有所不同,遂有了「物質層次」。
3,物質層次奠基在粒子穩定之時間以及位能所作用之「能量空間」中,此空時連續的結構,是為物質的屬性。任何由粒子組成的物質,如果發生了空間位置、數量、形狀的變化,亦即物質本體之結構不變者,都被視為物理作用; 若變化發生在性質、能量或結構上,則稱之為化學作用.
這兩種作用,支配著物質界的一切變化,原子在各種可能的組合下,又形成各種不同性質的物質分子。
在物質界,不論物理或化學作用,都是在能量的驅動下,作單向變化。及至物質的分子結構漸趨複雜,衍生出一種有機化合物質,可以在其結構中,貯存能量,又可在適當的情況下,將貯存的能量分解,並利用所釋出之能量,循環催化各種物理化學作用。最原始的有機化合物,即為胺基酸,胺基酸又組成更大的分子如蛋白質,因而衍生了「生命層次」。
4,生命層次能循環利用能量,使其機能作用繼續延長。所謂的「延長」,一是生命體本身,我們稱之為生存; 另一種則是生命體群的生存時間,雖然個別生命體的生命作用終止了,但經由生殖作用,得以產生新生命體,將其生命作用繼續延長下去。
生命作用是由蛋白質等有機物質組成的結構體,利用「氧化作用」產生之生化熱能為動力,以此取得所需的原料,再藉著「還原作用」補充所消耗的能量。如此不斷循環,直到生命終止。還有一種方式,是貯存日光的熱能,再以「氧化作用」之動力,取得貯存熱能的原料。
「氧化作用」將碳氫化合物氧化,產生了二氧化碳、水及熱能,這種熱能是生命體的動力。碳氫化合物普遍存在於物質界,因此,生物體藉著能的動力作用,將碳氫化合物以及生命體的補充物質--蛋白質攝入體內。如果攝食量大於消耗量,生命體即得以生存。
生存的生命體,必然會因營養的積累而體積增大,到了某一階段,其體積超過生存所需,在演化過程中,遂發展出一種所謂「核醣核酸」的有機物質,能經由複製分裂的步驟,將同樣的生命機能傳交給另一個生命體,這就是「生殖」的屬性。舉凡具有生存及生殖屬性者,皆為生命層次。
生命體不斷演進,體積逐漸增大,功能也因需要日趨複雜。基於適者生存,天演淘汰法則,隨著環境的變化,各種功能及器官跟著衍生出來。其中最重要的是神經細胞及組織,由此又衍生了「感覺層次」。
5,感覺層次的屬性是刺激的感知,所有的刺激都代表著生命體內外環境以及各種現象的變化。生命體只能生存在有利的條件下,所以,在眾多的生命體中,物競天擇的結果,只有具備感知刺激能力,且能作適當取捨的生命體,成功地生存下來。
刺激的感知作用,是由於刺激物的物理化學性質,促使生命體的感覺神經接收到訊息,此時神經原立刻產生「生化電流」,使感覺中樞「感知」該一刺激的發生。在感覺層次中,刺激的強弱是唯一的分辨因素,如強度在感覺神經能接受的範圍內,或不致損害到生命體的機能,則各種活動繼續進行,否則,將刺激其運動神經,立刻採取有利的行動。
在早期的生命發展史上,感光性的微生物,是以光刺激為感覺對象,是為「視覺」之開端。此外,溫度、酸、鹼性等,則是「觸覺」的肇始。
這種反應及運動,在不斷的演進過程中,累積了若干簡單有效的動作因而得以成功地生存,並成為該物種生存的特性,遂衍生「本能層次」。
6,本能層次的神經系統因受到環境的刺激而繼續演化,精密度不斷增進,視、觸、聽、味及嗅覺等皆已分化為獨立的器官。各種器官的功能皆由固定的直接神經導通,每遇到外來刺激,立刻依循固定的模式,作出快速的反應。
這種固定模式,在能適應的環境中,經由遺傳的方式一代傳給一代,不需要調整改變,故稱本能。
這種生命體的設計非常有效率,但其缺點在於無法應付超出其固有模式之外的各種情況。所以這種層次最適宜於地球環境極為穩定的時期,或者是體積很小、生存期較短的生物。
本能層次還有一種生存的策略,即能大量而且快速地繁殖,每每在環境發生劇變時,倖存者得以變其本能適應之因子,並將該因子遺傳給下一代。
在進化過程中,對環境依賴性最大的,要屬本能的層次,因為本能反應對生命體來說,沒有改變的餘地,其結果若非成功的生存,大量的繁衍,便是絕滅、淘汰。
昆蟲是本能層次的代表,在地質上的古生代,昆蟲化石遺留甚多。只因昆蟲的生命週期短,體積的發展受到限制,所以當兩棲類橫行地球時,昆蟲恰好成為食物鏈主要的一員。
然而地球的環境也在急劇的改變,本能的生存模式固然有其生存之道,較長的生命期、較大的體積更有發展的餘地。為了能適應環境,神經系統彈性的大小,成為重要的因素。
生存期長、體積龐大的必然結果,是面臨環境變化的機會更多。固定的模式不再能適用,於是基於環境刺激因素,以改變神經通路的方式,有了更大的彈性,這便是「經驗層次」。
7,經驗層次能把曾經發生過的利害感覺,保留在一種新發展出來的記憶組織中,每當類似現象發生時,生命體可藉助於該記憶,得到曾經歷的、相同的利害感覺,以供選擇應變。
這種機能完全在神經系統所建立的網絡中進行,每當遇有某種感覺訊號,神經中樞即刻導通網絡,使該生化電流與實際的感知在其中相聯。於是,除了立即感受到的利害外,以往曾經導通過的神經網絡,亦同時與當時導通的感受相連,得以重現以往的經歷。
經驗是以單一生命個體為中心,根據該生命體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在空間、時間的變化中,所累積的獨特的記錄。在同一時空座標上,不可能有不同的事物存在;換句話說,也就是不可能有任何兩個獨立的生命體,有著相同的經驗。
經驗的累積需要時間,當經驗累積的差異不大時,經驗的分別相對的也就有限,然而地球環境的變化加劇,生命體也必須繼續適應。僅僅個體的經驗,漸漸不能應付生存的環境,經驗的適應力也就顯得僵化。
更深一層的進化,是早在生命開始的初期,就能接受其他生命體所積累的經驗,是則可以加速經驗的成熟,更易於適應環境的變化,這就是個體經驗可以轉移的「學習層次」。
8,學習層次建立在觀察及模倣的屬性上,本層次之物種,其神經網絡更為精密,以致反而降低了網絡記憶的強度。在環境變化更形劇烈時,對有限的記憶能量而言,最有效的方式,是僅保留下不斷重複的經驗,使神經網絡能經常更新。
更新的作用,導致了「學習」的功能,其基本原理是使視覺、聽覺神經與控制中樞聯接,當外來刺激發生時,接觸了相關的運動神經,而產生感應。例如聲音的頻率,能使聲帶發生共振,此即「模倣」之誘因,不斷模倣的結果,會使控制神經導通,以致電流阻抗降低,此即相當於經驗記憶。
視覺現象比較複雜,但基本原理相近。比較特別的是本層次的視覺功能不僅在各感覺器官中,所佔的地位最重要,而且視神經脈衝與運動神經之間,有相當大的交集。所以,每當視覺訊號傳至大腦,有類似經驗的運動神經就產生「亢奮」的電流,因而有了模倣的動作。
學習的結果,使生命體的適應力大大提高,對外界環境的認知也有了初步的概念。一旦此認知體發現到本體與外界的差異,且以本體為中心,形成了「自我」,以別於其他的生命體時,「意識層次」即產生了。
9,意識層次並非人類獨具者,但由於人類無法與其他生物溝通,所以我們在此只以人類作為探討的對象。
對人而言,生命本體的中心即為「自我」,當「自我」作用的時候,即稱「意識」。反之,則是「潛意識」,兩者皆屬意識層次。
意識之屬性為「思考、行為」,意識運用感官「觀察」,與已知的經驗比較,是為「思考」; 與「自我意識」有關的動作,則稱「行為」。故凡是意識層次,率指人的思想行為。
意識層次的作用力,是自我與環境利害的認知。自我的利害是切身的,立即可知可感,環境是人處身之根本,包括他人以及天時、地理,其利害關係錯綜複雜,難以判斷。人在長期的經驗累積中,得知自我的利害與環境息息相關,但往往只能顧及自我,產生了無盡的痛苦與煩惱,因而才不斷地觀察研究,以求得到最大的利益。
以一個人的一生,限於時空,所知所得有限,唯有借助他人的經驗,參考他人的觀念,人才能對自我及環境有更多的認識,於是語言文字應運而生。有了文字後,再經過無數人、漫長的歲月,認知由少而多,由淺而深,終於衍生出了另一個新的層次,是為「知識層次」。
10,知識層次是本書探討的主題,在後文中將以各種角度,推測其屬性及作用,在此不贅。
第二節    地質演進
大象身上有一些蝨子,代代吸象血維生,待大象老死。
皮枯血乾,蝨子紛紛餓癟。是為蝨無遠慮,必有近憂。
────────────────────────
層次分類是為了便於理解各種事物發生的因果,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地球是人類最密切的生活環境,而地質史就相當於地球發展史,要瞭解我們的環境,就必須瞭解它。
據研究結果,我們知道,地球最初是一團巨大的火球,及後能量逸散,便逐漸冷卻而皺縮,球表形成一層固態的殼。在地殼的覆蓋下,地心的溫度仍然很高,且活動劇烈頻繁。每當地心能量發生鉅大的變化時,地殼就隨著變動,或隆起、或扭曲,甚至於斷裂,地心岩漿溢出地表,是為造山運動。凡是全球性大規模的造山運動,稱為「地質變革」; 地質學家以編年法記述之,則稱之為「地質代紀」。
最具規模及影響力的,是六次地質上的大變革,分別為「羅倫提安」「阿爾戈曼」、「恰爾念」、「喀勒頓尼安」、「阿伯拉契」及「拉辣邁德」等大變革,第四章將作較詳細的說明。
由於地表溫度變化以及地球之自轉,空氣及雨水得到了動力,不斷沖蝕地表,形成風化現象。各種生物孕育其中,生生死死,由原始演進到如今。幾十億年來,這些變化的痕跡都殘存在地球表面的土壤層中,科學家根據地層中發現的資料,才得以認識地球的過去。
生命的演進與地質變革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地質變革代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生命體生存其間,必須適應當時的環境條件。
地質變革直接影響地形,火山的熔漿形成山脈,海床的隆起又造成新生的陸地。在中生代以前,這種地表的更迭非常頻繁,對生命進化提供了良好的實驗機會。
影響更大的,則要算氣溫的日益降低,地球表面的溫度,只有百分之廿幾來自陽光。當地球還是一團火球時,表面溫度不適於生命生存,及至開始冷卻,在太古時代,年均溫約有攝氏四、五十度,僅宜耐高溫的原生物生存。及至原生代,約下降了十分之一,直到中生代年均溫尚有近四十度。
在中生代以前,由於溫度高度高,冷血動物對能量應用的效率最佳,所以蔚為主流,其生存範圍,幾覆蓋整個地表。然而,中生代以後,即距今約七千萬年前,地球表面溫度大幅下降,低到卅度以下。因而各種冷血動物難以適應,紛紛死亡甚至絕跡。
這時,一種在當時體積甚小,競爭能力很弱的「哺乳動物」,能夠適應低溫,並在獵食的爬蟲類絕滅後,大量繁殖、崛壯,從而成為最新的地球上之霸主。
茲依發生時間之先後,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層次,以及地質變革的關係,簡要製表如下:
┌────┬──────┬──────┬────────────┬──┐
│時    間│  地質代紀  │  地質變革  │  生  物  進  化  史    │層次│
├────┼──────┼──────┼────────────┼──┤
│46億年前│無          │無          │無                      │物質│
├────┼──────┼──────┼────────────┼──┤
│25億年前│太古時代    │羅倫提安變革│氨基酸、核酸、蛋白質    │生命│
├────┼──────┼──────┼────────────┼──┤
│12億年前│原生代      │阿爾戈曼變革│細胞、組織、神經        │感覺│
├────┼──────┼──────┼────────────┼──┤
│ 6億年前│早期古生代  │恰爾念變革  │昆蟲,腔腸、軟體動物等  │本能│
├────┼──────┼──────┼────────────┼──┤
│ 3億年前│晚期古生代  │喀勒頓變革  │兩棲類、脊椎動物等      │經驗│
├────┼──────┼──────┼────────────┼──┤
│1.5 億年│中生代      │阿伯拉契變革│爬蟲類                  │經驗│
├────┼──────┼──────┼────────────┼──┤
│0.7 億年│新生代      │拉辣邁德變革│哺乳類動物              │學習│
└────┴──────┴──────┴────────────┴──┘
以上表的時間因素來分析,可以看出直到經驗層次以前,幾乎是以倍數的速率進化。到了經驗層次以後,這種模式有了變化,速率增加更大。
由於目前的知識有限,我們對遠古的歷史瞭解不多,時間偏差極大。此外,生物演進的時間表、層次分類的精確性等,皆非本文的重點。上表祗是說明在層次的發展上,時間也扮演了可資參考的角色。而且,很明顯地有著如同金字塔一般的結構,由慢而快,急劇地向上層變化。
第三節    知識演進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舟浮於水,但見水波粼粼,而不
見水之深。水淺,舟不能行,水勢浩大,則舟其危矣!
────────────────────────
前表僅列到新生代初期,當時統治了地球幾達一億年的恐龍,突然在極短的一段時間內絕跡了。加以拉辣邁德變革所引起的大規模地形變化,地球表面溫度急劇降低,在這變革中,溫血動物獲益最大,逐漸取代了冷血的爬蟲類,成為地球上的新霸主。
其中,有一種對初生之生命體能給予長期保護,延長了學習的時間,而更能適應環境者脫穎而出,這就是「哺乳動物」類。有人認為包括爬蟲類甚至於脊椎動物,多多少少都有學習的功能。但我對「學習層次」的定義,是指先有學習後有能力者,爬蟲類等甫生之時已具有生存的能力,其學習祗不過是本能的經驗化。而哺乳類在初生之時毫無生存的能力,必須經哺乳期的學習建立,其歷時越長者,學習對能力的影響越大。
人類因有長達數年的學習期,可塑性非常高,其學習所得之經驗能在彼此之間交流印証,且可逐代累積。這些經驗累積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終於引發了知識層次。
我認為,知識層次的屬性是資料訊息。凡有意識地運用資訊,以之為概念符號,以溝通「自我」及「非我」之間的認知之行為,皆屬於知識層次。
若干高等動物如同海豚、鯨魚等,能利用聲音表達一些我們尚未完全明瞭的「訊息」。甚至連蟲、鳥等,若受到聲音的刺激,也能引起若干生理反應。這種因刺激直接導致本能反應的現象,並不具有意識作用,也就不能稱做「概念符號」,故不能視為「知識層次」的行為。
遠溯至人類起源之初,知識層次已經萌芽。直到如今,知識伴隨著、甚至超越了人類的成長,種種跡象顯示,又有一個新的層次已經衍生了。
將知識層次細分,以瞭解人類生活與資訊工具演進的時間關係:
┌──────┬──────┬─────────┬────┬──────┐
│  時間前後  │人類生活特質│  資訊概念的應用  │工    具│每人工作效率│
├──────┼──────┼─────────┼────┼──────┤
│七百萬年前後│自然環境    │應用聲音概念      │啟蒙    │          1 │
├──────┼──────┼─────────┼────┼──────┤
│七十萬年前後│洞穴、狩獵  │應用圖形概念      │石器    │         10 │
├──────┼──────┼─────────┼────┼──────┤
│五萬年前後  │游牧、農墾  │圖形--文字之轉型期│銅器陶器│        100 │
├──────┼──────┼─────────┼────┼──────┤
│五千年前後  │社會、文化  │文字概念用於記事  │人力器械│      1,000 │
├──────┼──────┼─────────┼────┼──────┤
│四百年前後  │科技、工業  │知識應用於生產    │動力機器│     10,000 │
├──────┼──────┼─────────┼────┼──────┤
│四十年前後  │資訊處理    │資訊應用於人類社會│電腦    │    100,000 │
├──────┼──────┼─────────┼────┼──────┤
│  ?年前後  │????    │????          │??    │???,???,???│
└──────┴──────┴─────────┴────┴──────┘
由上表可知,本層次之演進速度越來越快,後一時期僅需前一時期的十分之一。如果此一統計大致正確,顯然我們都可以目睹下一個時期的來臨。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