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喷嚏的意义省钱:孔子问礼老子 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36:55

孔子问礼老子,发生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前的周朝。翻阅中国古代典籍,有关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记载很多,《史记》、《庄子》、《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记载。《史记》中有两处,《庄子》中则有五处。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次数,中国学界存在很大分歧,有学者考证孔子至少三次专程向老子问礼,也有学者认为是四次或五次,有的则认为有七八次之多。

  “我认为是多次。”鹿邑老子文化研发中心副主任韩华周先生说,“两个伟人之间有感情,两个人相互崇拜,多次问礼其实是一个相互切磋、相互增进的过程。”

但鹿邑老子文化研究会的王学良先生却认为,孔子与老子是师承关系,孔子是老子的学生,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

  两个鹿邑人的观点,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学界有关孔子问礼老子两千多年来的看法。关于孔子与老子的关系,以前中国学术界主流的看法是,老子学说与孔子学说是对立的,这种对立的根据,就是目前通行的王弼注本《道德经》和河上公注本《道德经》里,存在着孔子和老子学说不一致,甚至完全相矛盾的地方。比如,《道德经》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根本——“圣”与“仁义”的概念,老子都是反对的,要弃绝它,否定它,这是原来通行本中重要的词句。由是,有观点认为,孔子问礼老子是两个人思想的交锋或平等的交流。

  1918年8月20日,鲁迅先生在致友人许寿裳的信中指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有学者认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数次向道家创始人老子问礼,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一笔。

  搁置分歧,有一点毋庸置疑,孔子问礼老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大盛事,两个人的会晤,为中国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留下了两个伟大思想碰撞的光辉。

  前期问礼:一种学习的心态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向老子请教的内容包括了礼、仁、道、乐等中国文化元素。如果以此来计,确实难有定论,但从已有史籍记载的问礼内容来看,却有着明显的分别。也就是说,前期更注重礼仪,孔子本身的姿态更多是以学习的心态,越往后,问礼的内容越深奥,开始涉及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道教与中国儒学的核心内容。

  据史记载,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地点在巷党(今山东境内)。其时,因为周王朝内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职后,游历各国。当他来到鲁国时,恰逢他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人们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礼的人,就请他去帮助安排丧事。

出殡那一天,年仅17岁的孔子也去了。因为他有时也担任丧祝,也就是帮助办理丧事,所以也被邀助丧。

  这一天送葬队伍正在行进时,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让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过后再走。正在前面引导灵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对精通周礼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归来,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长时间过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应该继续前进为好。老子便对孔子说:“诸侯国王朝见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并祭奠车上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国访问也是见日出才赶路,日落即休息。送葬也一样,不在日出之前出殡。夜晚看到星星出来而赶路的,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丧的人。日食的时候,天很黑,如同夜晚,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是不应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一种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殡时如遇日食,应当停下来,等日食过后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