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全面战争刘表兵种:走近你知道和你不知道的钱学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34:27

  11月5日是周末,北京的天空飘着阴雨。一大早,国家博物馆的门还没开,白发苍苍的74岁老人仇锦明已候在门口,为的就是来看看他一生最为敬仰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事迹展览。

  像仇锦明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中小学生、科研工作者、军人……展览仅仅开幕一天就迎来了1000多名各行各业的参观者。

  徜徉展厅,可以看到钱学森读交通大学时96分的水力学考卷,陪伴钱老40余年的锈迹斑驳的公文包,按照实物大小还原的书房,字迹工整的书信,还有那些沉淀历史的老照片……

  展板、光影、实物在这里还原了钱学森波澜壮阔的百年人生:年少负笈美国,师从航空大师,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求异;摆脱重重阻碍,毅然回国,开创航天导弹事业;将工程控制论应用于各个领域实践,获得丰硕成果;晚年思想活跃,促进系统科学领域的发展。本次展览在反映这些早已家喻户晓的故事之外,又展现了科学大师哪些做人、做科学的精神呢?

  他是这样教书育人的

  一进展厅,几张由黑色钢笔工整书写的教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教案先从飞机的童年说起:

  —— “我们都知道:飞机所以能飞是靠翅膀,有翅膀才有升力,才能抵消重力而使飞机离地飞起。所以如果L是升力而W是飞机的重量,那么L=W。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个升力是怎么来的?升力是由空气作用在翅膀上的压力得来的,也就是空气托着翅膀而不使翅膀被重力所拉下来。这也就是说,空气有一股力作用到飞机上,这股力是垂直向上的。那么依照牛顿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我们也就知道飞机的翅膀也必定在压空气,使空气流向下方……”

  1956年年底,143名从全国各大专院校毕业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当时的国防部五院报到,他们之中有学数学、无线电、机械制造、内燃机、外语等各专业的。但是当了解到他们的工作性质时,却发现自己对即将从事的导弹专业竟然一无所知。

  就这样,一群不知道导弹为何物的学生,就是靠唯一见过真导弹的钱学森和他一笔一画撰写的手写教材——《导弹概论》,开始进行导弹基础知识“扫盲”并成长为共和国的第一代航天人。

  这份手写的导弹技术培训班教材,也成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奠基之作。

  钱学森授课能够把复杂的尖端技术问题讲得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许多学员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展览中展示的学员周锡仪的访谈资料这样回忆:“想想当年我从北航来到国防部五院时,对导弹的认识十分可笑,我以为是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飞剑,可以飞来飞去决胜千里。后来有幸聆听钱院长的讲课,才懂得航天的知识……他考虑问题从预先研究到研制试验,具有很强的顶层设计指导性和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这种工作思路一直影响着我,成为我们航天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是这样做学问的

  “钱学森搞科研、做规划都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思想。”戴着老花镜的仇锦明会把展览每个版块的主要内容都一一记下,作为电子工业部的退休职工,他仍在坚持钻研科学,是个专利发明人。“钱学森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对我影响最深,第五研究院就是在多学科、跨领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作为钱学森的忠实粉丝,学金融的公司职员刘进良从网上得知展览消息,就一大早跑了过来。“钱老毕生执着科研,但并非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注重把科研转化为实际应用。” 刘进良观展后印象最深的就是钱学森的严谨,试卷、书信书写工整,一丝不苟。“钱老不愧为大家,也许这与他以前长期从事理论研究有关,做任何工作都具有逻辑性和科学精神。”

  本次展出的一个存放论文的纸袋便是佐证。1941年,钱学森在存放论文终稿的纸袋上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但随即意识到科学真理的探求永无止境,于是又写上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终极的)。

  钱学森对自己即将刊印的论文,历来要求杂志社寄来清样,亲自校对后才允许刊发,展出的论文清样都有校对修改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