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之滨三足鼎立:打开一片诗的天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27:54

打开一片诗的天空 

——在盐城市小学语文教研论坛上的发言

  蔡绪稳

编者按:本学期在全市小学新课程教研活动中,我们一改过去教师上课,专家评课的传统做法,而是组织教师先观摩课堂教学,再参与互动式的教研论坛。在开放式的教研论坛中,有听课老师的有感而发,有学科专家的精彩点评,更有执教老师的课后反思。大家畅所欲言,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深受课改一线老师的欢迎。本期,我们特地编发市一小蔡绪稳老师在本学期全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评议活动中的教后反思,供老师们学习、参考。

尊敬的领导、专家,亲爱的同行们:

    非常感谢市教科院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

    我先谈谈自己的备课心得。

    我执教的《望月》这篇课文,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月文化的最佳例证,是对儿童进行自然美、人文美、人性美启蒙教育的上好教材。

    课文第一部分为自然月色,是古今望月诗的自然底色;第二部分为人文月色,是中国月文化的雄厚根基;第三部分为人性本色,是热爱自然的人性美、和谐温馨的人情美的有机结

合,是望月诗篇的全新境界。

    有道是,什么木头做什么家具,如果把《望月》这样的课文上成一般的语言文字训练课,或者赏读积累课,就像用珍贵的楠木去做水桶一样屈材。所以,我把这一课定位为月文化的

传承课,力求使语文课堂焕发出中国文化的光彩。

    古人云,触景而生情,情动而辞发。本课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像苏格拉底在麦田里谈最大的麦穗,孑L子游春时谈流水的品性一样,走进自然,走进月色,与三五个学生一起赏月、背诗、寻诗、作诗。然而,考虑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只能采用模拟情境的方式,把学生的心灵带人月色和诗境中,利用音乐、动画、语言,营造月夜的氛围;利用吟诗、画诗、背诗,

打开诗的空间;利用品读外甥的幻想,创意演读,续编童话,放飞想象,师生激情互动,创生新的诗篇。

    接下来,我谈谈执教的感受。

    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是注重并落实了新课程的课堂观。

    课堂应该是师生知识生成、智慧碰撞、情感互动的一段生命历程,是教师、学生、环境共存共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独特的思维个体。再有经验的老师也无法事先知道全体学生的全部情况,教师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有随时接受学生挑战的思想准备,并随时准备根据学情改变教学思路。

    我在教学《望月》时,就受到了来自学生的三个挑战,并三次调整教学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顺流而下,教师随弯而转。

    在学习“月光”这一段时,原先的教学设计是在听读欣赏后,学生先自由练读,再交流自渎感受,最后再配乐集体品读。

    当第一个学生交流时,读到了第二小节第一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读得挺不错,却说不出好在哪里。经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安详”的意思和朋友来时的心情。再读这一句时,学生们读得很有味儿,并顺流而下,自然地一直读了下去,把这一段都读了,读得还不错。   

    这一读,把原定的逐句讲析的教路打断了。这个突发的情况使我意识到,字斟句酌的晶渎方法,不合这群孩子的口味要整体读。于是,我利用解决学生问题“剪影为什么会伸展、·

起伏”的机会,让学生再次欣赏月色图,再次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整体品读,最后才回到第三个教学环节——配乐品读,学生果然一次比一次读得投入,动情。

    二、学生节外生枝,教师激趣延伸。

    在品读外甥语言时,原先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联系上下  文。晶读外甥的语言,体会小外甥幻想的独特和优美。通过细  渎第十九小节,体会外甥爱观察的特点;通过对改造后的课文  插图{课本插图上的月亮在小外甥的背后,这样的画面对体会  小外甥望月的专注不利)中人物眼神的观察,体会小外甥爱月  亮的情感。没想到,第一个学生谈自读感受时说:  “我觉得月  亮像眼睛的比喻不美,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天只有一个眼睛  哪儿美呢?”.

    节外生枝,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稍稍稳了一下神之后,  首先让全班学生为她向课本提出挑战的勇气鼓掌;接着了解到  班上有不少人赞同它的说法,让她做组长,带着这些学生在课  后研究这个问题;还发动不同意她看法的另一部分同学,也组  织小组,与他们展开辩论。,那个学生很有成就感,全班同学的  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将这个突发事件处理过之后,才  又回到赏析外甥幻想的教学环节上来。

    三、学生歪打正着,教师顺势而上。

    在演读外甥的“幻想”,放飞学生的想象这一环节,原先  的教学设计是,先由师生演读课文,再让学生续编小外甥的童  话,最后让学生放飞想象,表达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受。

    第一学生上台与老师一起表演时,并没有把自己看成文中的小外甥,在老师问他“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时”,直接说出于自己对月亮的幻想——像变形虫。

    这一来,又一次打乱了原定的教路。当时,我想:也许是这个学生特殊了一点,再问一个试试。没想到,越问,学生说得越好、越多:整个环节原定10分钟完成,结果7分钟不到就完成,原定的三级跳,学生一步就到位了。原来一直担心教学时间不够,没想到教学时却有了富余,真是歪打正着。

    这是怎么回事呢?试教了那么多次也没出现这样令人惊喜的情况呀!课后,我想了又想,估计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第一,通过“月光”、  “古诗’’的沐浴,学生人情入境,加上我“沐浴着眼前的月色,吟诵着古人的诗篇,你们不觉得有点美中不足吗”的引导,学生已经将自己融人了月色与诗境之中,自然地像小外甥一样,用自己的心灵来说话·;第二,在赏析外甥语言时,对那位节外生枝的学生又是“封官”,又是发动全班参与,绐足了“面子”,求异求新的种子在这儿已经种下;第三,那个歪打正着的学生,得到了“诗

人”的荣誉证书,强烈的刺激引爆了学生幻想,他们竞相展n<,灵气四射,把老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坡度和阶梯丢在一旁,直奔教学目标的终点而去。

    可以这样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并没有产生对小外甥的崇拜,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比小外甥差,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学生对课文第三部分的印象也许不一定深,但他们每个人

心中,都有了一篇与课文一样,有着优美月色、浩瀚古诗、鲜活幻想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望月》,  ‘‘解读文本,超越文本’,

的境界,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当然,任何事有得必有失。由于学生跳过了演读课文、续编童话这两个环节,从而失去了更多地接触文本的机会。但我倒不后悔,我觉得,  “解读文本,吸引语言”,与“焕

发灵感,生成语言”,两者兼顾当然更好,两者不可得兼的话,选择后者无疑是明智的。

    教无止境。在参与本次活动的全过程中,从校内选拔到市内展示,每次课堂实践都在告诉我:不能低估了学生。

    原以为文中的拟人句需要逐个赏析,没想到,在理解了月亮的“安详”之后,同一层次的问题就再不见学生提起;原以为学生最多只能续编小外甥的童话,没想到,学生能同

小外甥一样有自己独特的幻想和表达;原以为一个班级最多只有一两个学生能像小外甥一样聪明、好学、爱幻想,没想到一个32人的班级上竟有六七个甚至更多这样的学生;原以

为非要逐步引导,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却没想到还有学生能在初读课文之后,就在反思文本,独树一帜。在这里,我想说:谁小看了我们的学生,谁在课堂上就会受到学生的挑战。我还想说:与其说我给建湖实小五(2)班的学生上了一节课,倒不如说,这群孩子给我上了一课。我能给他们的也许有限,他们给我的却是很多很多。

    很有幸,能与各位一起分享中国的月色,分享中国的诗,古人的诗,今人的诗,作者的诗,外甥的诗,还有我们建湖实小这群学生的诗……

    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我的这节课一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导。但愿我的尝试能让各位心中的教育诗篇更新更美。

    我只想做一个梦,一个写诗的梦。

    徐志摩说: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我想说:写诗,向好诗更好处追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