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党委书记:浅谈电视新闻中四种表达形式的综合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8:58:59

 

 

电视新闻以音画并容,信息量高,形式活泼,传播快捷等优势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是党和政府宣传大政方针,联系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舆论阵地之一。如何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质量,进而发挥好电视新闻的宣传优势,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所谓电视新闻的质量,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性和思想性。即电视新闻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好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二是电视新闻的采编技巧。即通过对画面、解说词、同期音和字幕等表达形式的综合处理,增加电视新闻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真实感。真正达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弘扬正气、鞭挞丑恶、保持社会长治久安,实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飞速发展的宣传目的。
下面试就电视新闻中画面、解说词、同期音和字幕等四种表达形式的综合运用问题作粗浅探讨。
画面和解说词的有机配合
画面和解说词是电视新闻的主要表达形式。一条好新闻,只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包含丰富的信息量,体现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又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才能让观众爱听爱看,乐于接受,收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的是画面与解说词的搭配和处理。一般说来,采编人员在采编新闻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发现新闻线索后,采访者可先搞好走访座谈,掌握尽可能多的素材资料,撰写解说词后,再根据解说词采拍画面。当然也可以边走访座谈边采拍画面,然后再撰写解说词。这类新闻往往表现的是先进人物、典型经验或各行各业的可喜成就,我们可以称之为软新闻。二是遇到有新闻价值或新闻价值极强的突发事件,有些镜头瞬间即逝,十分宝贵(如反映干群、兵民、警民等人际关系的动人场景,以及领导调研、见义勇为壮举等的新闻),采访者没有机会策划构思,必须抓住时机找准角度抢拍镜头,同时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和人物身份做好记录,然后根据抢拍的镜头和文字记录撰写解说词。这类新闻往往最能引起社会关注,收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我们可以称之为硬新闻。
通过画面和解说词的巧妙配合增加宣传效果,是电视新闻区别并优于其它宣传形式的显著特点。不管哪种类型的新闻,拥有好素材不等于就会编发出好新闻。电视新闻画面和解说词互补性极强,相对报刊和广播新闻,采编技巧要求更高、更严格。在新闻工作中,报刊和广播新闻要求必须对要报道的人物形象行为及典型语言、事件的情节内容和现场气氛等作出完整的文字叙述,才能达到应有的宣传目的。而电视新闻则可以通过画面和解说词的巧妙搭配,形成优势互补而相辅相成,省去不必要的文字叙述。也就是说,在电视新闻中,除了一些无法用画面表达的抽象概念、复杂的心理活动或哲理性极强的推理内容外,对观众一目了然的新闻画面,不必详细解说,只须稍加提示即可。因为在电视新闻中,解说词的谋篇布局是尽量要和手中已有的画面内容相配套的,画面语言比文字语言更直观,更让观众信服。即使需要描写场面,渲染气氛,深化意境的群体活动性新闻,文字解说也要力争简练,坚决避免解说词语言和画面语言的重复运用,以免矮化电视新闻简洁明快的宣传效果。譬如表现群体活动场面和气氛(如庄严肃穆、祥和热烈等)、表现人物表情和内心世界(如喜悦、悲伤、悔恨、愤怒、尴尬等)、表现优美景观、表现基础设施规模等的新闻情节,就要注重使用不同角度、不同手法、不同景别,多视点、多层次、多元化的镜头,尽量让画面去表达新闻内容,然后根据画面背景加配必要的文字解说,从而使观众的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相互结合,相互生发,更好地感知和理解画面的意境与内涵。也就是说,解说词通过发挥补充说明作用和说理优势,可以弥补画面在时间、地点和事理方面的表达弱势(比如在表达时间概念时,从画面上就不容易确定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的差别;在表达空间概念时,从画面景观上也不容易确定东、西、南、北及此地与彼地的差别),使画面的内涵与外延加以扩展、丰富和延伸。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情形也应属于解说词的表达形式。一种是由播音员出镜在画面前加播导语,或在画面后加播编后话;一种是由记者出镜现场解说。这两种形式只适用于力度较大或重要新闻。导语和编后话的作用是对新闻主题加以概括提示或对新闻内容中经验性、指导性与哲理性的内涵外延加以深化和升华,强化新闻的宣传效果;记者出镜现场解说则是为了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感,让观众通过感知现场气氛,加深对新闻的印象和理解,使新闻的报道方式显得更加新颖活泼。但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哪种形式的解说词,其作用只是解说而已,如不和画面巧妙搭配,无论如何是不能发挥出最好功效的。
同期音在电视新闻中的表达作用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同期音语言在电视新闻中的表达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根据表达的需要,在电视新闻中巧妙地插入同期音,使之和画面语言、解说词语言有机结合,是有效提高电视新闻收视率和宣传效果的重要手法之一。
从运用手法上上讲,电视新闻中的同期音和报刊、广播新闻中引用人物典型性、哲理性、佐证性语言的手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报刊、广播新闻在引用人物语言时,要做出文字或语言提示(如某人如何说、如何告诉记者等),而电视新闻中的同期音则主要根据逻辑事理关系将同期音插入新闻内容中。至于谈话人的身份姓名靠字幕提示即可。从作用上讲,同期音可以增加新闻的新奇感、现场感、亲切感和真实感。
一、新奇感。在电视新闻的采编过程中,根据结构和表达上的需要,充分利用观众迫切了解新闻内容的好奇心理,适当插入同期音可以起到丰富、拓展新闻的内涵和外延,增加新闻信息量的作用。比之纯粹使用画面和解说词的新闻来,结构更活泼,形式更新颖,更能吸引观众。
二、现场感。在采编大型会议和大型群体活动的新闻时,插入适当的同期音,可以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加深对现场气氛的感知,从而深化宣传主题。如大型会议中各级领导同志讲话的同期音,可以让观众直接领略领导同志的气质、风度,加深对会议内容的理解;大型群体活动中国际歌、国歌及其它体现气氛的同期音,可以通过现场的感染作用,增加宣传效果,增强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亲切感。在采编各级领导同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贫问苦或调研工作的新闻时,插入领导同志和群众对话的同期音,可以使观众对领导同志产生一种无形的亲切感,起到塑造领导同志良好形象,融洽干群关系,提高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威望的作用。
四、真实感。在采编各行各业成绩和经验或先进事迹的新闻时,插入画面中人物谈看法、谈感受、谈经验、谈成绩的同期音,比之记者撰写的的解说词更能让观众信服。
从篇幅和布局上讲,用不用同期音,以及同期音的长短要以新闻的主题思想和结构形式而定,可长则长,可短则短,不可用则坚决不用。如群众对党和政府,对事件和人物行为谈看法、谈感受的同期音,就不宜过长,有时只需简短的一句话就行。而有一些谈措施、谈经验和其他叙述性的同期音则可以适当长一些。但必须认识到,同期音只能是新闻结构的组成部分,不管长短都要注重与画面和解说词的有机结合,做到过渡自然,丝丝入扣,不拉杂,不累赘,从而使整篇新闻给人一种自然和谐,浑然一体的感觉。通俗地讲,同期音就象厨师做菜用的佐料,什么菜用什么佐料是有讲究的,多用、少用或乱用就会损害菜的质量,甚至把菜做坏。
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合理运用
字幕在电视画面中除了显示新闻标题和采编人员名录外,主要作用大致还有两种。一是对画面、解说词和同期音起提示作用;二是参与画面构图,即在画面构图失衡,或影调、色调偏光、偏色时起调节均衡作用。
在电视新闻的视觉语言中,画面的表达作用是人所共知的,但随着编辑设备中字幕机功能的不断开发,字幕的表达作用越来越突出。如果拿字幕和画面作比较则不难看出,画面擅长于表达宏观场面和具体细节,不擅长表达抽象概念和微观变化。而字幕正可以弥补画面在这方面的不足,显现出更为明晰的表意和强化重点内容的突出功效。因为在电视新闻中,画面所展示的内容往往需要观众作进一步的分析、判断和理解才能领会其意旨,且有些表意含混、模棱两可的画面可能被观众误解,影响画面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而如果在画面中叠入字幕,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在电视新闻中,被采访者的身份需要字幕提示才能加深观众对新闻人物的印象;被采访者的方言口语需要字幕提示才能让观众听明白;一些介绍背景或总结性的数据,如人口、面积、产值、利润、增幅等,需要字幕或图表的形式在画面上显示出来,才能让观众牢记在心。
近年来,随着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不断创新,字幕不但越来越在新闻画面构成中成为重要元素,并且有时会在新闻表达中占据主导地位。如党和国家有方针关政策、法规法令的新闻,以及各行各业辉煌成果等靠数据表达的新闻,字幕的表达作用就较为突出,而素材画面却成了背景和陪衬成分。但不管陪衬成分也好,主导成分也好,字幕的运用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艺术问题。在电视新闻中,只有充分考虑字幕语言与画面语言、解说词语言、同期语言的互补功能,发挥好字幕在画面中的提示和对画面影调色调的均衡作用,才能使新闻画面更富于艺术性和可视性,从而提高收视率,扩大宣传效果。
总之,一条电视新闻的采编过程,既是一个对新闻内容的筛选取舍过程,也是一个对画面、解说词、同期音和字幕的综合运用过程。好的新闻素材在主题确定之后,只有通过对几种表达形式的综合运用,使新闻中画面、解说词、同期音和字幕自然地、巧妙地、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一种和谐流畅的感觉,取得最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