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画面8安不流畅:《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课时说课稿--cxcmany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5:20:30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课时说课稿

                                槐坎中心学校    陈敏

一、           说教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编排的课文的第三篇。课文以叙述的语调,优美而富于变化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小村庄早先美丽的村貌,后来由于人们随意地砍树,导致了村庄的消失。文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这些词语画面感强,读来琅琅上口,是让学生品味、积累语言的好材料。而在描写人们随意地砍树中,作者又用上了两个谁家,一个拎字,三个变成,这些关键词语以及排比的句式很好地揭示了小村庄变化、消失的原因。课堂上我们要引领学生细细地品味,培养语感,领悟文本内涵。

二、说设计的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以读代讲,在读中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获得思想启迪,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的分析和课标对第二年段学生的学习要求,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的目标:

1、会认13个字,正确认读“郁郁葱葱”等10个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理解词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段,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村庄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3、培养环保意识,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四、           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我班学生学习的特点,我预设教学的重点为: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

2、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小村庄的变化以及原因,对环保的主题能有所感染。

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五、           说教学前的准备

学生方面:课前我布置了预习,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想想词语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教师方面:依据教学的要求制作课件。

(课前预习是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           说教学的流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预设了以下几个版块的教学:

课题质疑,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聚焦”美丽,引出话题——探究原因,深入话题——拓展写话,领悟内涵

下面,我将着重说一说,教学中是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分三步展开。

1、            请学生以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由于课前布置了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默读的能力,带着问题读文,培养边读边思的习惯)

2、            反馈交流。

(1)    词语认读(出示)自由读,把难读的词多读几遍;指名读;齐读

(2)    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或认错?指导书写生字“湛”

(3)    再说说你已学懂了哪个词?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词语教学是三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以上三个步骤,由感知到理解,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4)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概括。教师随机板书 美丽——消失这两个关键词,再想想其中变化的原因,补上板书:不断砍树  最后请学生依据板书用一句话概括,教师小结学法。(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符合学生阅读的心理,也是课标对中段学生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得当,使学生得法)

第三板块:聚焦美丽   深入话题 

(1)    填空:(第一段共有2句话,第2句话中,用了4个的词语,描写了村庄的美丽,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2)    选择一个词语,说说村庄的美丽,请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的设计,既理解了词义,在读中,又培养了语感,增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3)    师生合作读,引导质疑,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还在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早先”这个词,说说你的疑问,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把话题引向深入。

第四板块:围绕变化,探究原因

教师谈话导入主题并出示句子: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之所以选择这个重点句为契入点,是因为这个句子揭示了小村庄消失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饱一已之私,才毁去了这大片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而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因此,我们的老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得知识的增量,围绕着这个重点句,我设计以下几个步骤的教学。

(1)    读句子,说说感受,读出你的理解(这是对学生个性体验的珍视)

(2)    再次轻声读课文2——3段,找一找,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村民的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预设句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首先请学生轻声读句子,哪些字眼跳入你的眼睛?你有什么感受?鼓励学生说说自已的看法,教师更要以自己激情的评价,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探究的欲望,在教师的评价中,指导学生抓住“拎”,两个“谁家”“谁家”

读出人们砍树时的随心所欲与不假思索,再通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方式,加强理解增强感受。

预设句2: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出示句子,指名说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很容易把注意力关注在“一栋栋、各式各样等词上,但这还不够,三个“变成”以排比的句式,突出了树被砍得多,消失得快。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到这个句子,朗读感悟。为此我设计师生合作读。两次引读,语速由慢到快,引导学生体会。

②想象说话:山坡上的一棵棵大树倒下了,村子里的             多了。

(通过想象写话,学生表达出个性化的理解,也拓宽了思维的宽度。)

③回读: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生齐读句子,师小结存疑:人们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还有什么情况是人们没有想到或忽视的吗?

(以此问题为主线索,进一步探究领悟人们随意砍树付出的沉重代价,激起学生新的阅读期待)

预设句3: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请学生读句子,畅谈体会,读出你的感受

②再默读课文1-3段,找一找变化的原因。生回读句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回读句2: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学生通过读,更深地领悟到导致灾难的元凶正是人类自己。)

③创设情境,激情引读:十年过去了,人们家中添置了新的家具,但……;五十年过去了,人们凭借锋利的斧头,住进了高楼,用上了时髦的家电,但……;一百年过去了,贪得无厌的人们啊,你给子孙留下些什么呢?(学生读: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通过这层层推进的引读,同步辅以多媒体把“不断”这两个词用红色的字体不断变大。看似时间越推越远了,实质是让学生感悟到森林遭受的破坏也日趋严重,环保迫在眉睫,虽然没有用语言点破,可学生已能从层次递进的朗读中领悟到这一点,这也为下一环节的写话激起了表达的需要)

第五版块:拓展写话,领悟内涵

当学生还沉浸在三次引读激起的沉思中,音乐响起,同步出示荒漠中裸露着的一根根的树根,以此为背景,请学生想象写话: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这句话后的省略号还代表着什么变化呢?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在音乐的渲染中,在发人深省的画面下,学生蕴集的情感得以喷发,通过写话学生得到语言实践的机会,同时在交流中,更领悟到文本的内涵,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较到的体现与落实)

七、说教学板书:

板书是文本的浓缩,也是课堂上教学重点的体现,因此本课时的板书设计是:

     不断

美丽————消失

     砍树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既要从语言文字去揣摩,又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这堂课,我力图引导学生牢牢抓住关键词句,自主探究,以读为主。使学生既得到学习语言的增量,又受到思维的启迪,情感的熏陶,而这正是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