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大战怎么过征战70: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奚恺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06:38

转: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奚恺元2009-03-13 20:49

你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财富增加了,幸福感就增加了呢?人的幸福感究竟从何而来呢?.....

赚钱是为了什么?

有人问一个MBA的学生,你为什么要拿MBA学位?他说:我想换个工作能够多赚点钱.那人问:你为什么要多赚点钱?他说:能够多赚点钱可以有更大的权.那人说:你为什么想要更大的权呢?他说:有了更大的权可以赚更多的钱.

这个MBA学生的脑子肯定坏了,他转不出这个怪圈,问题是,很多人脑子都转不出这个怪圈,但仔细想想,发展经济、赚钱,不管个人也好还是国家也好,都是一个手段,并不是一个目的.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提高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当然,这里所说的幸福不光是吃喝玩乐,也包括精神,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

美国的 独立宣言 说,人有最基本的三个权利,一个是LIFE,一个是LIBERTY,一个是PURSUIT OF HAPPINESS,就是生存、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其实,这三个可以归结为两个,即生存和对幸福的追求.自由之所以放在里面,是因为在发表独立宣言的时候,自由特别重要,自由的目的是什么?也是为了能更好地生存和幸福.

既然我们的终极目的不是追求财富而是追求幸福,那么,为什么大家还要追求财富呢?因为,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即增加了财富就能增加幸福.问题是,增加了财富是不是真的能增加幸福呢?

用今天的美元来计算,美国的人均GDP在过去的50年中,差不多增加了3倍.今天美国人拥有很多20世纪50年代不可思议的东西.现在每家都有一辆到两辆汽车,冰箱、洗衣机等东西更不在话下,大多数人都有非常宽敞的房子.在积累这些财富的时候,美国动用了很多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甚至还要掠夺其它国家的资源.目的是什么呢?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增加国民的幸福.而事实上,研究表明,在这50年中,美国人的平均幸福程度毫无增加.

那么人的幸福感究竟从何而来呢?在幸福学中有两个很重要的规律,其实这两个规律是一对矛盾的两方面,一个叫做反差效应,一个叫做适应效应.当人处在上述效应中时,幸福感才会油然而生.

中彩票的人比一般人更幸福吗?

一个名叫BRICKMAN的学者,他跟踪了美国一批买彩票中了大奖的人.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跟踪他们,看他们的幸福程度;同时还跟踪了一批遭遇车祸并且终身残废的人.

人们往往会认为,中大奖的人会一生幸福,残废的人会一生痛苦.但事实上,事后不久,得大奖的人的幸福程度已经和一般的人,即没有经过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人的幸福程度几乎一样.而那些残废的人,确实幸福程度要比一般人低些,但是差距比绝大部分人包括他们自己预测的要小得多.
这说明,即使是那些非常极端的事情,比如中六合彩和终身残废,人都会有所适应.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都有适应,那还追求什么东西?但问题在于,人也不是对所有的东西都会产生适应.

据了解,人对以下这三个东西相对来讲是不太适应的:第一个是比较极端的东西,影响一个人生存的东西就不容易适应,比如说,人对饥饿是不容易适应的,如果人对饥饿能适应,那太好了,对于减肥的人就太开心了.第二个是人对很多绝对的东西是适应的,但是在比较中会产生刺激.第三,人往往对恒定的东西比较容易适应,但是对变化无常的东西不容易适应.

现在很多人都要买房子,从房子大小来讲,适应规律是怎么样的?我们举两口之家为例,第一个,人对极端的东西不容易适应,就是如果两口之家住的房子太小,只有20平方米,上海人叫”鸽子笼”,这是不容易适应的,住在”鸽子笼”里的人要比住100平方米的人不开心,总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容易吵架、容易烦、容易压抑、容易紧张等等,这是比较极端的东西,到了一定程度,比如两口之家住100平方米的房子,其实跟住120平方米的房子没有太大的差别.

第二点,如果你在上海市中心有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你开不开心?其实这并不完全因为在上海市中心,或因为150平方米给你带来开心,而是因为绝大部分人还无法在上海市中心买下150平方米的房子,这是比较而产生的.如果人人都在上海有一栋洋房的话,你觉得在上海有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就特别不开心.

第三点是变化,变化会产生开心和不开心,这点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你现在两口之家住在100平方米的房子,你的开心程度如果是5(5为权数,共有1到10),你突然搬到120平方米的房子,你会不会开心?会.变化会开心,就像你突然中了奖以后会开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往往这段时间是少于一年的,你的开心程度又回到住100平方米时的开心程度.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得幸福?

经济学家莱亚德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在一个看台上观看足球,首先大家是坐着,坐着的时候看得还可以,但是为了看得更清楚,有一个人站了起来.由于他站了起来,大家都站起来了.当大家都站着时,看清楚的程度与大家都坐着时是一样的.对物质的追求很有这种味道,它在很大的程度上,从幸福的角度讲是一个零和游戏.

再拿中国的一些城市说,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北京和上海,城市居民的收入与幸福程度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但如果把每个城市切割成不同收入的人群,尽管富的城市并不比穷的城市开心,但是在同一个城市里面,富人往往比穷人幸福.因为,这符合比较原理,就是在同一个城市中,有的人可以住得起市中心的房子,有的人住不起;有的人可以开大型越野车,有的人骑破的自行车.在同一个城市中很容易比较,但对跨城市来说,财富和幸福就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不过,我们可以把几乎所有的事物归为以下四类:容易适应的好事,不容易适应的好事,容易适应的坏事和不容易适应的坏事.
容易适应的好事往往是稳定的,与物质相关的享受,比如住大的房子,开豪华的汽车等
不容易适应的好事,往往是不断变化的,可带来惊喜的享受,比如旅游、社交、艺术创作等.
容易适应的坏事是指稳定的、往往是物质上的匮乏,比如住较小的的房子或较低的收入.不容易适应的坏事往往是不稳定或不可控制的、不断带来焦虑的痛苦,比如受老板的气或从事危险的工作.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了,即:在追求好事的时候,我们尽量要追求不容易适应的好事,而在避免坏事时,也应尽量避免不容易适应的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