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称代王梨花烟雨:三界合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30:59
三界合一 

 

   三界是要先分清,而后再合一。 三人同心,黄土变金。人们都认为是你我他三个人,其实就是性心身,性是天人,心是阴人,身是世人。我们的三界真能合一,其力无穷。能达通天理、人事、因果,才算是达通三界。道是天道,求道是求着合天。不合天什么时候也不能合道。归根返本才能有成。

  人不得道是因为性心身三界不能合一,身做这种事而心作别的想,这是心身不能合一,遇着逆事时担不了,或生气,或上火,这又是性和心身不合一了。必三界合一才能得道。想要成佛还须四界合一,今人用“心”学佛又怎能成呢?比我在上的人是我的天命,平等的是我的宿命,在下的人是我的阴命,所以人正是我,岂有人我之分。所以无人无我。舍了万物,才能收进来灵光,因为人的灵光都散在万物上了,如产业等都是业根。(但立刻舍净,还不行,得修点舍点,舍净了,也成了。)

  论述了三界各论,三理常存,三命消长,三界分清,死心化性和三界俱足等,其目的就是要达到三界合一。用先生的另一说法:“道就是人与天合。”人能做到性以天性为主,命以天命为主(道心当家),身以行道为主,这样性命自可返本还元,归于先天,复还其本来面目。也正是尽了人道,合乎天理,三界合一,归根返本了。

  先生说:“三人同心,黄土变金。人们都认为是你我他三个人,其实就是性心身。性是天人,心是阴人,身是世人。我们的三界真能合一,其力无穷。”然而,我们常人的三界,总是在步调不一致的情况下运作着,常常为了某一件事,理智上认为是应该这样做,但情感上偏偏要你去那样做;明明理智告诉你,这个人是不可接近的,但你的情感怂恿你、鼓励你去接近他,甚至与他同流合污;理智上知道为大众服务是好事,但身体不愿动弹。其实,人人都有良知,只是良知的力量薄弱,没能把心身统率起来,形成了阴盛阳衰的状态。所以凤仪先生说:“三界要先分清,而后再合一。”性心身都清洗干净,自然会合一了。我国古代的伟大人物,所以有伟大的成就,莫不是三界合一的结果。如宋朝的范仲淹,出身贫苦,后来官至宰相,仍保持清贫,处处为天下百姓着想,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千古传颂。若非三界合一,焉能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又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坚持抗元,兵败被俘,在狱中作“正气歌”,宁死不屈,杀身成仁,浩气常存。他当时倘若存有半点私心(三界就不合一了),便难以坚持到底,正是因为他三界合一,所以才“其力无穷”!唐玄奘赴印度取经,往返十七年,历尽千辛万苦、种种磨难,终于成功,成为千古的伟人。这正是由于他信心、志向、行动高度凝聚,三界合一,而产生了强大的力量。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书读万卷,博古通今,然而终无成就,就因为他们不能把学得的道理付诸实践,书是书,我是我,知行不能合一,言行不能一致,正是三界不能合一的表现。然而,凤仪先生并未曾读书,但听到一句真理,就依照实行,正如他自己说的“书念人”,把书上的道理与自己的心身结合起来,三界合一了,所以才有那么大的成就。

 修道的人,能否三界合一,是他能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如口唱戒律而不能严格遵守;大讲看破红尘而实则仍被情牵物累;明知怒火能烧功德林,却时常大动脾气。如此表里不一,自欺欺人,焉有成功之日!先生说:“人不得道,是因为性心身三界不能合一;身做这种事,而心作别的想。这是心身不能合一;遇着逆事时,担不了,或生气,或上火,这又是性和心身不合一了。必三界合一才能得道。想要成佛,还必须四界合一(详见《四大界》篇)。今人用‘心’学佛,又怎能成呢?”

  先生说:“三界要分清,还要抱一,自己要常省察,性清没有?心怨人不?怨人的像砖坯子有裂子似的,烧成了也不能好。”三界分清了,如果不加以充实,还是没有分量,所以必要抱一。所说的抱一,就是性心身一致地朝着一个目标精进,如尽伦常,或为社会服务,或劝世化人,要具有真功实德。同时里边必须没有气火,没有牵挂,如此才能最后达到三界俱“了”的境界。否则,稍有怨气,便留下裂痕,达不到圆融无碍的地步。不过在尽道的时候,必要知进知退,如只知进而不知退,必要陷在里边,不但无德反而成罪了。以尽伦常为例,先生说:“常人都是知进而不知退,进像入阵似的,你必得先明白破阵法,进去才可以退出。像为媳妇的,既然进到婆家来,若不知全家人的好处和全家人的道,就是不知退,日久必要受伤。”又说:“进道得知进知退,不然,尽孝也不孝了,尽慈也不慈了。”这里所说的退,是指心性上的退,并非身退。找人好处的实质正是心灵上的自我解放,怨人的心境,无异于心灵上的自我围困、自我煎熬。所以知退正是自我解脱。

  先生说:“身之不修,只因性心身不能合一的缘故,人和物所得之于天,原性都是光明澄澈的,只因累世掺入恼怒恨怨烦,就有偏,就不能合一了。”这说明人的气禀性的根子是非常深的,由于生生世世的轮转,使原来天赋的元性污染得阴浊不堪,这便是产生无边罪苦的根源。现在要修,就是清除这些污垢,清除累世掺入的恼怒恨怨烦,达到三界合一,也就是借着身子去锻炼自己的性命,使之会合,恢复光明的天性。

  循天问:“徐子贞(怀德县顺山堡人,怀德女义学创始人之一,大力办学十年)怎么明白道之后,末路又迷了?”先生道:“这像阴天似的,云稍破开,太阳放一线光明,不久又合上了,就像这个道理似的。如能看破人世,万有俱空,一切都不是我的,那才是真看破了。”归根结底,人要想了生死,脱轮回,不看破一切,不打倒我相,是断不会成功的。所以有不少半途而废的修道人,往往是被情牵回来!被物牵回来,被“好”牵回来,或被气火牵回来,都是没有彻底看破尘世,尚有我相的缘故,因此,有我相是三界合一的根本障碍。  

  综观三界的修养功夫,从性心身分清入手,清除嗜好,去掉私欲,化除禀性;情理无亏,道理常存,天理圆足;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死心化性,三界俱足,达到三界合一。这是三界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部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忽视的。先生曾以弦琴做比喻:“人的三界像三弦似的,弹弦的人拿起三弦来要定定弦,使之合一。我们的三界也要常加品评,性理圆足没有?心中道理足没有?身界能圆情(情理无亏)没有?能时时省察,三界俱足,自能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