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低保障线多少钱:儿女培养手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8:51:26
儿女培育手册  本书是一本培养优秀儿女的经典指南。作者立足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历经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把古今中外的教育理念融会贯通,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文务实教育法”。采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不仅能够让孩子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下轻松胜出,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拥有健全的人格。在此基础上,作者还确立了家庭教育的四大基石——团队精神、责任感、判断力和爱的能力,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抓住这些关键,所有的父母都能轻轻松松教子,孩子也能够一帆风顺地成长。另外,作者还直面家庭教育中的诸多误区,并分别给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让家教变得更为精确、精准和精辟。   前言 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我关注教育,源于长久的心结。

  首先,是源于身边的人和事。比如我少年时最好的朋友之一,变成了几进宫的人。虽然在他自己看来,这没什么大不了,进去几年跟上大学一样,都是锻炼,都在成长,出来照样威风八面。但在我看来,在他父母看来,或者在读者朋友看来,这绝对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正因为我们是至好,彼此了解成长处境,我认为他的问题归根结蒂是家庭教育这一块出了问题。诸如此类的事件不断发生在我身边:一个与我以礼相待的少年突然变成杀人犯,只源于一次争强好胜的冲动(他的家族之风特别彪悍,不能受别人半点不是);一个沉默不语的少年,有一天才知道他的职业是小偷……这些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可能源于家长不经意的某种引导。

  我年少时有许多偶像。有一个杂技玩得特别好,他拿着一只碗去买豆腐,经过我面前时用碗耍各种杂技,让我眼花缭乱;有一个对乐器无师自通,不论是二胡还是笛子,稍微一摆弄就能玩得如痴如醉,实在无聊就用树叶吹出各种花样;还有一个对画画特别在行,给人家厅堂的白壁上画佛像、观音、孙悟空等,但最大的用处皆仅此而已。这些人在乡村都以不务正业、不勤劳而著称,以反面形象生活在最底层,长大后就见不到他们的神技了。有一天我突然想到,这些都是极好的艺术苗子,但环境遗弃了他们的才华。如果父母有心,这些小艺术家如今就不会如病树枯萎了。

  以上所举,大多发生在乡间,是以前的事。那么如今的家长就一定懂得如何教育儿女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家庭教育依然是大多数父母的盲点。年轻的父母们懂得教育是大事,但依旧是盲人摸象。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三岁的孩子特别好动,这个动一下,那个动一下,母亲就在一边不断地斥责、阻止,似乎他安静下来才是正常状态;母亲带着孩子,见人就夸耀自己孩子聪明、成绩好,孩子的内心也相当骄矜,人未长成,骄气已养;还有的妈妈忧心忡忡地问我,女儿很爱漂亮的衣服,非常臭美,是不是毛病?特别怕生,是不是毛病?儿子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该报个什么兴趣班呢?总之没有哪件事不焦心的。更多的是孩子上网、看电视、逃课、出走、成绩不好……家长不知所措。

  诸如此类的所见与心结,让我一直关注教育,并且想写一本务实的家教书。因为我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教育的基础,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如今教育著作很多,但家长们未必看得懂,看得懂未必实用。我强调的务实,是根据中国现实家庭状况,从实例去分析,推导出一些普遍规则,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让即便没有阅读习惯的家长也能看进去。特别是让家长带着问题去看,明白症结所在,明白每个教育措施的原理。让家长懂得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不正常的,对教育尺度能够自由把握,从而自主地去引导孩子。

  但是,光掌握教育的原理和实用的方法,我认为这样的教育还不够有层次,为什么呢?

  这正是我关注教育的第二个原因。我是一个对社会特别敏感的人,社会事件时时刻刻在刺激我。比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博士生,忍受不了就业压力,突然跳楼自杀。这说明什么?一个专业上优异的学生,在意志上却有缺陷。一个技术能力很强的医生,因为病人不给红包,就拖延病人的手术日期,甚至在动手术时动些手脚,何其残忍?副局长为了争取局长的职位,买凶杀人除掉竞争对手,权位何其高,素质何其低!诸如此类,刚开始认为是特殊事件,后来见多了,发现是社会现象。在我心痛的同时,推而断之,这个社会的人文素养教育亟待提高--只有在一个人的成长期奠定人文教育的基础,整个社会素质才有可能提升。

  任何手段对社会丑恶只能治标,而心灵的教育才能治本。

  在本书中,我把人文的心灵教育与务实教育相结合,这种教育法则可以简称为"人文务实教育法"。"人文"并非一个空洞的概念,并非指读点所谓国学,背点古诗,而是渗透在一事一理中,渗透在每个具体的细节中,成为个人的准则和气质。无论一个专业素养多么高的天才,如果没有人文素质的匹配,人生的殿堂都有可能倒塌。这就是为什么世界首富能因业绩和慈善赢得世人尊重,而中国首富则有可能身陷牢笼的缘故。

  本书在天涯网站连载时,有极个别的读者提出悖论,大意是:你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好人,可社会上有很多坏蛋,这不是叫我们的孩子吃亏吗?此言论我明显不屑批驳,但需要强调:世界是人的一面镜子,心灵广阔的人,世界亦是广阔的;心灵阴暗者,面对的世界亦是逼仄的。此书要培养的是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面对阴暗的环境,健全人格者以健康的理念为应对之策,而不是看见别人作奸犯科,你也跟着扎进去分一杯羹,最终一块儿打包进号子。

  有熟识我写作脉络的人,又道:"从前你总是批判社会,何以如今是言必教化,造福社会,莫不是改邪归正,莫不是被招安了?"言者甚众,大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和社会的关系,恰如一个男人与妻子的关系,吵架是常有的,但更多的是承担责任。一个对妻子百依百顺的男人,要么是妻子的附属,真的好脾气,要么是为了更好地伪装以创造条件干坏事。我是受过理想主义教育的一代人,教室墙上贴着的鲁迅、居里夫人等画像至今犹在我心。

  个人混得如何乃随缘分,但为社会分忧解难却是心底之夙愿。写这本书最大的动因是:在中国社会老龄化来临的背景下,中国能否继续强大与下一代人的素质息息相关。愿通过这本书与家长分享和交流,愿你们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同时你们也在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

  李师江

  2010年7月30日

  01家长要有健康的价值观,并且要与儿女共享

  家长一定要有健康的价值观,说白了就是正确理解真、善、美。这不是口号,而是一个人生活的基础,然后用健康的价值观来影响孩子,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很多家长为什么教育不好孩子?并非文化程度不够,知识不够,而是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的要求不是迁就就是霸王硬上弓。

  孩子的精神教育主要靠父母

  别人的孩子是优等生,自己的孩子却是差等生,跟别人谈论孩子时简直说不出口。人家的孩子是个钢琴冠军,自己的孩子却是小偷,经常偷钱去打游戏,混得像个二流子,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别人的孩子出人头地,自己的孩子却经常犯事,将来保准是个喜欢在号子里待的家伙。别人的孩子与父母其乐融融,自己的孩子却像个仇人,与自己说不上三句话,冲突是主旋律。

  是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如意的父母很多,他们总是责怪这个,责怪那个,当然还责怪自己,责怪自己文化程度低,没法教育好孩子。但是,责怪是没有用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没有像样的实用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等他到了18岁,性格成型,已经来不及了。

  把儿女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不是一件复杂高深的事。只要方法得当,潜移默化,相信你也能培养出一个精神健康的孩子。

  对儿女的培养总体上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体的培养,一方面是精神的培养。一个孩子有健康的体魄以及独立健全的人格,他可以进入社会成为积极的一份子,你的培养就算大功告成。相信大多数父母培养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都没有什么问题,比较棘手的是如何培养一个精神健康的孩子。

  如何让孩子有健康的精神世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精神世界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

  比如观念培养,你的孩子有没有是非观念?知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如果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受到不良唆使,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犯罪分子。为什么少年犯那么多?是因为父母没有在孩子的成长中进行是非观培养。

  比如意志培养。什么是意志培养?如果你的孩子做什么事一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什么事都浅尝辄止,这是因为你没有进行意志培养,他的潜能根本发挥不出来。

  比如兴趣培养。你发现别人的孩子,有的喜欢钢琴,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科技,都有一技之长。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又没有一个兴趣爱好,你肯定非常烦恼,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懂得吃喝,将来一定一事无成。这里的问题是你没有发掘他的兴趣爱好。一个各科成绩都不好的孩子,他也许就是个天才,要不然是个实干家,要不然是个哲学家,但是你完全没有发现,就让他随波逐流,让他学些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孩子苦,你也累。总体而言,这些都是心智方面的培养,如果这些方面都很健全,孩子就能去开拓自己的世界,不用你去担心什么了。

  儿女的心智素养,其实大多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学校里的知识培养和道德教育,是一种粗放式的培养。那么多的学生,老师并不能一一对症下药。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班的学生,有的能够成才,有的却成为社会上的多余人。对孩子的精神教育完全依靠学校是不行的,孩子更多的是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什么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因为家庭中潜移默化的教育远远比学校教育要深刻得多,所以说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有两个这样的家庭,一个是很成功的富翁家庭,一个是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富翁的孩子生活非常优越,但往往不务正业,因为他不能从富翁爸爸那里获得精神培养。知识分子家庭很重视孩子的精神素质,经常有普世的价值观引导,这样的孩子往往得以自立。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呢?因为富人家庭往往用溺爱取代了精神的教育。

  家长一定要有健康的价值观

  那么作为父母,你想对孩子进行比较正确的家庭教育,需要怎样的素质呢?是不是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那未必,许多农民并不懂得太多,但他们的孩子却很懂事,能自学成才,这说明知识并不是必要条件。是不是一定要有很高的文化程度?那也未必,中国人上一代文化程度都不太高。是不是需要特别的教育知识呢?这也未必,因为无论你学了多少教育知识,如果不能针对你自己孩子的情况,学多少也不会有效。

  我觉得,家长一定要有健康的价值观,说白了就是正确理解真、善、美。这不是口号,而是一个人生活的基础。然后用健康的价值观来影响孩子,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咱们中国人,传统的现代的价值观都很多,有的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有的希望孩子光宗耀祖,有的希望孩子圆自己未能圆的梦,有的希望孩子能赚很多钱,有的希望孩子能成为超男超女,有的希望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家业。说实在的,这些愿望都不算错,都属于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但就是有点强人所难,都是一些不太健康的价值观,一开始就不对。

  如果孩子的发展方向与你的愿望相悖,以后就越来越不对,你对孩子的培养就成为与孩子的斗争,你半辈子都在斗争,孩子半辈子也在斗争,成了冤家。这就说明你自己的价值观不对,需要调整。

  很多家长为什么教育不好孩子?并非文化程度不够,知识不够,而是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的要求不是迁就就是霸王硬上弓。所以我下面要讲的,就是让家长先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开放的价值观,然后与儿女共享,让儿女拥有健全的人格。为了说得生动,每一点我都用例子来说明。这样,每个家长根据例子就能看出自己孩子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02价值观的培养关乎孩子一生

  很多观念是从认识人性开始,从人性开始引导孩子对生命、对他人的尊重珍惜,这就是很普世很正确的是非观。他形成一定的是非观之后,就会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是非观,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很"乖",很聪明很懂事,很有看法。他有观念,他就会有自己的意见,有自己的判断,甚至会纠正大人的错误。

  在玩乐中培养孩子的普世价值观

  两三岁的小孩子,就可以进行精神方面的培养。说是培养,其实不要太刻意,就是在玩乐沟通中完成,而不是去灌输。

  两三岁的孩子就有意识了。你给他东西吃,他高兴,你不给,他不高兴,就是他有意识了。也就是说,这时候你可以跟他进行很简单的沟通。他想吃某个东西,你说,这东西很脏,不能吃。慢慢地孩子就能接受你的观念,他记住了,这个东西脏,不能吃,吃了对身体不好。他有了意识,就能慢慢形成观念。

  在观念形成的阶段,就可以培养是非观了。培养是非观可能贯穿孩子的整个教育阶段,这个需要家长自己有正确的是非观。

  我举个例子,你可能就明白培养是非观的重要性。陈某二十多岁,因为赌博,欠了人家一些钱,又怕人家到家里讨债而被母亲责骂,晚上就拿了一把斧头去一户人家偷钱,斧头是用来防身的。他潜入这户人家里,屋里睡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个孩子被惊醒了,翻了个身,陈某非常惊慌,以为被发现了,冲上去用斧头把孩子砍死,然后从抽屉里偷了一千块钱逃出来。陈某两三天后就被逮捕归案。陈某的母亲痛哭流涕,说家里就这孩子最聪明,还等着他有出息,哪想到就犯了盗窃杀人罪了呢!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专家认为,这个案件虽然罪在孩子,但责任还是在家长,家长在孩子18岁之前没有培养他正确的观念,导致他在关键时刻没有是非判断能力,棋错一着,满盘皆输,整个人生都毁了。

  我们分析一下陈某的错误观念。最先是赌博,赌博是非法行为,他没有非法不为的观念。现在孩子玩的很多网络游戏,都是变相赌博或者过度消费行为。家长们要小心,这往往是走向错误的第一步。输了钱以后,决定偷。家长没有给他确立偷是犯法的观念,更别提人穷志不穷等传统观念的教育了。许多小孩子偷家里的钱,家长知道后不以为然,实际上家贼是外贼的必经之路。陈某这时已经堕落得比较深了,对犯罪后果无知。更要命的是,在形势危机时,偷窃行为瞬间转化为杀人行为。可以看出:第一,陈某根本没有基本的人性观念,比如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珍惜。第二,对法律无知,不知道杀人是要偿命的,杀别人其实就在杀自己。第三,由于基础观念的缺乏,在非常时刻容易做出非常之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念之差。一个人的素质薄弱,平时未必看得出来,区别就在关键时刻的一念之差。这样看来,陈某连最基本的是非观念都没有,是一个无知透顶的青少年,你说责任不在家长在谁呢?

  所以说,观念的培养贯穿孩子的整个教育阶段。没有强烈的是非观念,那么他在关键时刻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通常我们会说这个孩子真"二",什么拧巴的事都敢干。

  观念的培养其实贯穿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有什么样的观念,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基础,在一般家庭,没有任何人对孩子的影响能胜过父母。父母不孝顺老人,将来孩子也未必孝顺你。总之,你必须给他一个普世的价值观,也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非观。比如说在中国撒点谎不算大事,甚至被人认为聪明,到了西方,就成了妨碍司法公正,要在法律上找你算账的。这种小聪明就要不得,不属于普世的价值观。要不然养成贪小便宜的习惯,以后吃亏的还是他自己。

  家长首先是对的,教给孩子的才有可能对

  观念的培养,应该像春雨润物细无声。比如说,你五六岁的孩子跟你一起去海滩上玩。突然,他在海滩上捡了一个别人的玩具,他很喜欢,马上占为己有,自己玩了起来。这时候你怎么办?你必须要告诉他捡来的东西要还给人家。你要是纵容他把捡来的东西据为己有,那么以后他就会发展为把偷来的东西据为己有。

  你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你很严肃地对他说,这是那个小朋友的东西,我们应该归还别人。你把他抢过来,还给别人。这会有什么后果呢?孩子还没有是非观,因为他喜欢这个玩具,所以他淡化物归原主的意识,他在喜欢的欲望驱使下,便很想变成自己的。你在他爱不释手的情况下抢了过来,虽然给他说明了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方法并不对头。他对你的做法是反感的,可能认为你侵犯了他的权利,他或许会哭起来,心里并不服气,或许心里会想,以后捡到东西,都不让爸爸妈妈知道了。你这样做不但没有灌输物归原主的观念,而且让他与父母产生矛盾,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

  也许你这时候应该换成一种商量式的做法,比如你可以跟他一起欣赏这个玩具,说真漂亮,那个小朋友丢了心里一定很着急的,我们是不是还给他?假如我们东西丢了,心里也一定很着急,希望别人也会还给我们的。在情理上先把这一观念说清楚,让孩子自觉地接受这一观念。然后一起去还给他人,在还给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实施这一观念的快乐,甚至给孩子一定嘉奖。我敢保证,如果能够做到这么完美,那么捡到东西要还给他人这一观念孩子一定能接受。

  实际上,许多家长在捡到东西时会顺手给孩子,以为占了大便宜,或者根本没意识到这是在教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对家长来说也许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长此以往,孩子的观念已经被你的粗枝大叶糟蹋得不成样子,以后你想改过来都来不及了。

  还有一些孩子,眼馋,看见小朋友玩好玩的东西,吃好吃的东西,自己也想要,不给就哭。这时候家长为了制止他哭,就会向别人要过来,给他玩,给他吃。这种做法无形中纵容了孩子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不进行限制是很可怕的。你宁可让孩子哭一回,跟他说这是别人的东西,不应该无理占有。你让他哭完这一回,以后就会少哭,因为他以后已经有了观念,知道这是别人的,我不能强行占有,我哭也没用,他会在你的引导下想正当的方法。

  生活中的观念很多,我们很难说清楚哪些必须培养,这需要家长善于发现和引导。很多观念是从认识人性开始,从人性开始引导孩子对生命、对他人的尊重珍惜,这就是很普世很正确的是非观。他形成一定的是非观之后,就会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是非观,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很"乖",很聪明很懂事,很有看法。他有观念,他就会有自己的意见,有自己的判断,甚至会纠正大人的错误,你就会发觉别人夸你的孩子聪慧,而绝不止是小卖乖、小讨巧的那种小聪明。

  比如,一只挣扎的小鸟落在地上,小孩子往往会去折磨它,这是小孩子好奇的天性所致。那么你告诉它,小鸟跟人一样,它受伤了,它的孩子正在等它回家呢。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做救治的工作,如果救治有效,看到小鸟能飞起来,小孩子得到的快乐一定大过很多游戏。而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也是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已经渗透到他的心灵了。这样教育的孩子,长大了会成为杀人犯吗?不可能的。他的道德感已经建立起很强的堡垒,家长不用担心,他永远在一个道德和法律的及格线上活动,已经保证不会堕落了。

  很显然,这要求家长自己首先要有人性的光芒,你才能激发你孩子的人性光芒。观念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大方向,家长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不良举止。

  03家长须知:孩子不是拿来跟别人比的

  初为人父人母,就像初进考场一样,千万不要奢求,不要想得100分,要有平常心,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好水平。孩子绝对不是用来炫耀的,也不是一定要做什么事业的,家长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不对,孩子可能要跟着遭殃。

  别让孩子成为你"出人头地"的牺牲品

  我们有一些做父母的,自小家里比较清贫,长辈和老师会教育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也确实通过一番奋斗,吃了好多苦,才换来个有吃有住让孩子生活得安心的环境。既然自己都实践了,那么肯定认为这是真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为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有特权的人。因此想让孩子将来更上一层楼,出人头地,成为超男超女。

  显然,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说不客气点,是封建残余、等级制度的思想残渣。有这种思想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就会过分用力,欲速则不达。

  中国父母通常有望子成龙的心态,这不奇怪,是从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需要矫正。古代呢,一个家族想混得好,除了考试当官,没有别的路可走,当了官就可以出人头地,鸡犬升天。古代你做个手工业者,遭人歧视;做个科学家发明点什么,属于旁门左道,甚至会举报你妖言惑众;你有娱乐天赋,卖卖唱什么的,遭人歧视,辱没门风。总之,除了吃喝拉撒那一套,你要是想靠自己的天赋生活好,是很难的。现代社会不一样了,分工很明确,平等意识加强,行行出状元,唱个歌什么的根本没人歧视你,而且捧你场的还不少,简直翻个儿了。可以说,人人都可以在各个行业发展自己的天赋,获得人生价值,路子宽了许多。但是呢,其实封建那一套出人头地的思想并没有消除,你只要看见一群家长聚在一起攀比自己的孩子,你就会发现,他们没拿孩子当个人,而是当个品牌,给自己赚门面呢。这种做法不对,所以我要强调,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先矫正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举个例子来说。有家长看丁俊晖台球打得好,成世界冠军了,都佩服他爸爸的眼光,给孩子找对了门路,赌一把赌对了。想想呢,自己孩子有什么天赋,赶紧发现呀,也倾家荡产送去赌一把,出人头地呀。仔细想想,不对了,可能全国有成千上万个爸爸是这样的,可成为世界冠军的只有一个小丁,大多数是让孩子辛苦单调了半辈子,失去了其他学习的机会,什么冠军也没得一个。他不是那个料儿,或者根本不是顶尖的料儿,只是你出人头地的牺牲品。再说了,如果你的孩子幸福平凡地过一生,也不比什么世界冠军差呀,要那点虚荣干嘛呢。

  有的父母,自己是企业老总,就想让孩子将来能继承自己的事业。曾经有一个孩子,大学刚刚毕业,说父母开了工厂,想让自己毕业后去做管理,然后做继承人。可是他十分惶恐,因为他最怕管理,根本不想做,他只想做个普通的员工,过简单的日子。所以,赶鸭子上架是不成的。

  初为人父人母,就像初进考场一样,千万不要奢求,不要想得100分,要有平常心,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好水平。孩子绝对不是用来炫耀的,也不是一定要做什么事业的,家长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不对,孩子可能要跟着遭殃。我碰见一位母亲,老是说她孩子怎么考第一,特虚荣,结果孩子连高中都没考上。孩子为了满足母亲的虚荣心,可能平时动了些手脚,说了些假话,母子从来就没有真正知根知底过。

  孩子是个小宇宙,自我完善最重要

  当然,我也不是反对让孩子成才,让孩子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物。这个涉及到孩子的智性发掘,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潜能,这个后面会说到。但是这绝对不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就要干的事,今天学钢琴,明天学英语,后天学京剧,样样都想学,都想学出点门道,结果随大流。很多家长就是这样,说是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根本就没人跟你比,输什么输。孩子是个小宇宙,自己完善自己最重要,别跟社会潮流凑热闹。

  那么,孩子在你眼里应该是什么呢?说大一点,在地球上,他就是个生物,与万物平等。在人类这个范畴,他就是一个人,普通人,将来能干嘛不是你现在就能计划的。父母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能够开心快乐地生活。父母有这样的平常心,你的家庭教育就有一个宽松正确的起始,不会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就开始为孩子选择好学校呀、好老师呀,着急得上火。着什么急,最重要的老师是父母,父母傻乎乎的,把孩子送到美国去读幼儿园都没用。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智性沟通和情感孵育。

  智性沟通就是父母跟孩子讲道理,这是让孩子认识世界、通晓人情世故的最基本手段;情感孵育就是让孩子享受父母的爱,并且懂得去爱别人,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这两点父母能做好,孩子的精神就有一个健全的基础。  

  如果你认准了,孩子不是拿来跟人比的,你做父母的只是想完善他的能力,让他有快乐的人生,你就不会瞎着急。你要做的,只是多腾出时间来和他玩,和他沟通。孩子上学了,班上有优等生,也有差等生,你的孩子刚好是差等生。别着急,总是有差等生的,不要为孩子而自卑,要相信孩子,差等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肯定有其他的特长在考试上没体现出来,你要去发现他的特长所在。大导演李安还是差等生呢,人家三四十岁了才厚积薄发,原来天赋全躲在电影镜头里呢!关于如何发现天赋,下面我也会谈到,我想强调的是,没有很差劲的孩子,只有快乐与痛苦的孩子。如果你要孩子做快乐的孩子,那么不要有太高期待,一步步以平常心来培养。

  04差等生必有其他禀赋,父母要善于发现

  一个差等生,他在应试方面可能很差,但有可能他的感性思维能力很强,是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领域的好手。如果你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眼力,最好请有一定艺术眼力的朋友来帮你发掘,加以引导,给他一个平台。这样孩子就不会把编程能力用在赌博上,不会把审美能力用在早恋泡妞叛逆上。

  别让孩子的坏成绩蒙上你的眼睛

  家长肯定特别想知道,我的孩子成绩那么差,是标准的差等生,他有特长吗?在哪里?你能告诉我吗?

  那么,我就先讲发掘特长方面的问题。

  我的一个朋友,是个作家,在文学机构工作。但是每次谈她的女儿,总是抬不起头,为什么呢?孩子成绩不好,也看不出有什么特长。而且由于长期是差等生,一直回避学习问题,与家长形成隔阂。对家长来说,这确实是一种压力,因为不论在饭局或者公共场合里,有时人家问她孩子的情况,不外乎学习啦,考上什么学校啦,为人父母者避免不了这个问题。要命的是,她的孩子高考连大专线都上不了,后来托了关系,上了一个师范大学大专班。她老觉得只要孩子有普通学生的好,她也就心满意足了。女儿进了大学,在学校住宿,回家时有一次她还在女儿的书包里发现了毛片,她觉得遭透了,学习搞不好,教育方面也没搞好。

  但是有一天我们通电话的时候,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发现女儿有一种她前所未见的天赋,她在女儿的日记本里发现了女儿写的诗歌和随笔,文笔非常漂亮,思维天马行空,一看就很有才气,真不是同龄孩子所能比的。女儿的天赋她找了很多年,原来藏在这里。虽然女儿的文字看不出有什么天才,但至少表明是可以靠文字谋生的。

  于是她和女儿商量,重新制定了学习的目标,计划考研究生,以后往文艺评论方面发展。可以说,这一点达到共识之后,她和女儿都找到了自信,现在正向这个目标前进,并且效果良好。女儿在大学里的学习也如鱼得水,看了许多世界名著和电影,做起评论来头头是道,完全跟中学里不一样了。

  我想用这个例子说明,一个成绩极差的孩子,极有可能是某个方面的天才,只是你没有去发现,没有给他设立一个平台。假如这个妈妈不理解女儿写的那些日记的价值,有可能这个女孩子就是个平庸的女孩子,一辈子被差等生这个帽子压得喘不过气,更不会跟人展现她的特长。实际情况是,由于父母们忙于工作,忙于生意,或者自己文化程度比较低,不能发现孩子的天赋,或者对孩子的天赋视而不见。这样,你就不能给孩子的天赋架设一个平台,他永远在自己不擅长的平台上做差等生,被别人鄙视,被自己看不起。不能不说,很多现状就是这样。我看到很多父母去外地工作,去外地做生意,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孩子拿了钱,把天赋用在打游戏、赌博、混社会上面,相当可惜。

  发掘孩子的特长,要学会关注和寻找

  那么,父母如何发掘孩子的特长,特别是差等生的特长呢?我觉得监护人一要关注,二要寻找。比如说,一个差等生,他在应试方面可能很差,但有可能他的感性思维能力很强,是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领域的好手。如果你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眼力,最好请有一定艺术眼力的朋友来帮你发掘,加以引导,给他一个平台。这样他就不会把编程能力用在赌博上,不会把审美能力用在早恋、泡妞、叛逆上。

  对孩子特长的发掘其实是不必着急的,从一岁到二十几岁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出现。当然,那些需要练习童子功方面的天赋,比如说钢琴什么的,必须请专业人员判断。一般来说,我们从他的兴趣、爱好、血型、星座等方面都可以发现孩子的特长。

  也就是说,一个优等生,他的智力因素可能很早就显露。一个中等生,发展也比较均衡。一个差等生,他不太适应应试体制,需要父母更耐心地给他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但是不要让他在自卑中埋没了特长。优等生和差等生,是基于学校教育体系而分辨出来的,对父母来说,没有差等生,你必须对你的孩子有信心,你还要培养他健全的人格。能力方面,只要你细心和用心,迟早有一天他会给你一个惊喜。

  05家教四大基石:团队精神+责任感+判断力+爱的能力

  团队精神、责任感、判断力和爱的能力是家庭教育的四大基石,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抓住这四大基石,不仅孩子能够一帆风顺地成长,父母的教育也会变得轻松简单。团队精神是孩子成长中的必备素质,没有团队精神的孩子在哪里都拧巴。责任感是孩子奋斗的精神动力。判断力是孩子一生中的重要财富。孩子有了爱,才懂得爱之妙处,懂得去爱别人,孩子的世界才是美好的,无所畏惧的。

  团队精神--孩子未来成才的基本要素

  前面我谈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基本态度:第一,不要有太高的预期,把孩子不当人当成神来培养,那样不对。第二,如果你的孩子是差等生,不要失望,要在成长中帮他找到自己的舞台。

  有了这两种态度,我们再来谈基础素质的培养。先谈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为什么要强调团队精神?因为,你的孩子一进入幼儿园,乃至将来进入社会,都处在集体里,都必须要跟集体打交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不可避免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你把孩子放在哪里,都拧巴。

  先讲个例子。我们的孩子上幼儿园前,假如幼儿园有面试,也几乎不会去考察孩子有没有团队精神。但是在日本,小孩子入幼儿园可比我们严格得多。他们也面试,把8个小孩子放在一个房间里,跟他们说,嘿,你们把这个房间里的这张桌子抬到另一个房间去。结果呢,6个孩子去抬桌子了,剩下2个孩子乐得清闲,省点力气。老师就把那两个孩子的家长叫过来,训斥道,你们怎么教育的孩子呀,一点团队精神都没有,不合格,回家去。家长很惭愧地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了。明年再来面试,还是一样的节目,两个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上前搬桌子了。

  日本人就是这样塑造团队精神,塑造民族凝聚力的,这一点我们不能不佩服。弹丸之地为什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的国力完全是教育出来的。

  我们中国的教育并没有刻意地从小就培养孩子这种团队精神,所以有人说中国人一盘散沙,不能拧成一股绳。拧成一股绳必须靠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特别是老一辈家长,听说学校里有集体劳动,就会嘱咐自己的孩子,嘿,你能偷懒就偷懒,别把自己搞得太累了,搞得衣服脏兮兮的。这是反团队精神的教育,这种孩子长大后不是一盘散沙才奇怪呢。

  我跟朋友们说起这个对比的时候,经常感叹,我们个人主义教育真的会把国家的后备力量掏空,跟人家那种团队精神的教育没法比呀。大家可以就这个例子跟自己的亲戚朋友交流,希望父母们有所觉悟。我们的孩子建立起坚固的团队精神,利国利民。

  以上谈到的是培养团队精神对整个国家的好处,对整个民族向心力的提升。那么有的父母问了,对国家有好处,那对个人有没有好处?我的孩子比一般孩子要聪明,鹤立鸡群,是不是没必要和团队混在一起呢?和团队混在一起是不是会泯然众人矣?

  此言差矣!可以说,懂得融入集体,懂得团队合作,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备能力。原因何在?

  第一,你的孩子从幼儿园起,直到将来在社会上就业,哪怕他当公司老总,当一国总统,都离不开团队,离不开与团队相处的能力。想想,如果你是个老总,缺乏与整个公司合作的能力,底下的人会给你卖命吗?你是一国总统,自视甚高,不把政府班子放在眼里,议会迟早会把你给弹劾了。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很难融入集体,家长很头疼。家长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能够玩得好好的,自己的孩子老是想回家当孤家寡人呢?原因不在孩子,在于家长没有培养孩子的团队情商和团队能力。

  第二,团队是个互相学习进步的集体,个人的能力只有在团队里,才能得到最大的提升,乃至实现个人的价值。你素质比较高,可能在团队里起的作用大,可以做领导职务。没有说你能力很强可以凌驾在团队之上的,有这种想法的人迟早要被团队甩掉,什么也干不成。

  总的来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单个人连个茅房都建不好,何谈实现价值?人必须在群体中求得生存的机会。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里,很难成功。我们这个社会,只有很少职业是单兵作战的,比如你是个作家,是个离群索居的艺术家,通过独立创作来实现价值,但是如果你没有从社会团队里过来,你有创作经验么?肯定是空中楼阁。而且,表面上看你是单个人在工作,实际上你还是处在艺术家的群体中,你要向同行不断地学习和切磋,没有人能离开团队自个儿玩。既然如此,团队精神就是一个人成长必备的属性。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呢?

  我们的孩子,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喜欢集体的,很快就能跟小朋友们玩在一起,不亦乐乎。这些孩子的团队精神比较好培养。还有一部分孩子,或者性格孤僻,或者怕生,或者孤傲,总之,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融入集体中,不愿意上幼儿园,这是比较难搞的。万一父母很忙,也没人管,长期下去性格会扭曲。我先说说怎样让孩子能够进入集体。

  孩子与集体形成的纽带应该是集体活动,例如运动和游戏。如果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完成整个活动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他就会明白,在集体中有这样的快乐,在集体中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你让他待家里他都不待。

  那么,如果一个孩子畏惧集体、孤僻,那怎么办?

  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他不跟小朋友玩,那总能跟父母玩吧。家长可以和他一起玩互动游戏,比如踢球,至少需要两个人踢,两个人传球配合,他踢出感觉,哦,明白了,集体活动有快乐,是跟独自玩不一样的快乐。然后有一天爸爸没空了,叫他试着跟别人踢,慢慢地他就适应了和他人的互动交流。再慢慢地让他喜欢集体活动,慢慢地走进小朋友的圈子里。可以一步步地来,循序渐进,慢慢改变他对小朋友的成见,体会集体的快乐,最后融入集体。这对孤僻、怕生的孩子是有效的方法。

  还有一种是孤傲的孩子,由于孩子课外学的东西挺多,觉得老师讲的没意思,不爱去课堂,不爱听课,这种思想苗头对融入团队也是比较大的阻碍。觉得自己高,这个团队不适合自己,小孩子如果这样认为,一定要吃亏的。所以家长必须教孩子学会尊重团队(老师是团队的骨干),即便老师讲的东西理解了,也可以听听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我觉得也许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夸奖影响了孩子的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老师不行,小朋友们不如自己。这样很危险,好高骛远的孩子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你必须让他尊重团队,不要高估自己,低估老师同学。这些孩子融入团队后,有可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脱离了团队,可能除了孤芳自赏,将来什么都学不成,因为排斥团队就意味着你失去了学习诸多能力的机会。

  其实,团队精神的核心并非只是混在小朋友堆里一起玩,混进去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贡献能力,寻找快乐。你必须让孩子在团队活动中出力,并且要肯定孩子的表现,让他明白,正是他的参与,帮助团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孩子得到肯定,也会感到满足。

  比如说,孩子参加了学校的植树活动,对孩子来说,可能只是随大流走过场,去玩一玩。但是如果回来后你问他今天种了几棵树,你们班种了多少,告诉他你们今天种的这些树,以后会成为一片树林,对绿化起到很大的作用,还能改变这一地区的风景。他会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和自己团队做的事情会有这么大的价值。也许在以后的集体活动中,他会变得非常自觉,也变成活动的积极分子,明白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

  如果你责怪他,怎么参加活动把衣服弄这么脏呀,一身臭汗,他对集体活动就会困惑,参加什么活动就会出工不出力,这种人将来很难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事业。一个人能在集体事业中成为佼佼者,必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孩子的教育,一方面是自我精神、自我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团队精神的培养,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自我的个性和能力在团队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求一朝一夕,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养成习惯。不但在学校团队和家庭团队中可以培养,在邻居团队中也可以培养,要让孩子经常在团队中贡献自己的能力。

  拥有团队精神的孩子,具有快速融入团队并适应团队的能力,走到五湖四海,到处都是朋友,到处都能有所作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不是一种夸大其词的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而从小有团队精神的孩子,也会使家长的教育变得更加简单,因为他在团队中有更多跟同伴学习切磋和自我教育的机会。

  从小分担责任,人人皆可成尧舜

  8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父母的资本储备相对充足些。有很多孩子到了大学毕业,还心安理得地做啃老族。父母即便养得起,但是心里肯定也不自在,谁不希望孩子能自食其力呢?

  啃老族的形成有很多社会因素,比如工作难找等客观原因。但是如果这些孩子心安理得于啃老族状态,则是家长没有培养孩子责任感的结果。长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就会觉得理所当然。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会采用最舒适、最懒惰、最简单的方式生活,跟父母索取当然是最方便的,他很难会有进取心。

  即便你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心里还是不愿意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可是这个时候醒悟过来,想培养他的责任感,已经很难了。因为,责任感是两三岁就要开始培养的。现在有宝宝的父母,如果你们想培养出一个男子汉,或者能为父母分忧的女孩,就要从小做起。

  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可以进行责任感的教育。

  周末的海滩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家三口这样的情景:爸爸把车开到离沙滩不远的路上,妈妈下车,让爸爸抱着三个人的所有用具,步伐蹒跚地走向沙滩。妈妈则对五六岁的宝宝说,来,妈妈背你过去,妈妈背着宝宝跟在爸爸后面。这一幕其乐融融的景象,你看了会有什么感想?像不像自己家庭度假的情景呢?

  同样的时间地点,也许还有另一幅场景:爸爸把车停下来,从车里一件一件取出用具,分工说: "宝宝,你拿你自己的游泳圈,还有

  游泳衣;妈妈拿爸爸和妈妈的游泳圈,爸爸拿帐篷。对了,宝宝,你还能拿一下咱们玩的皮球吗?"这样,三个人合理分工,每个人都拿着东西走向沙滩。

  显然,第二种情景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这时候,家长把孩子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有能力做他能做的事,分担他自己的一部分责任。前一种情景呢,家长只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宠物,自己的附属,没有当他是个有能力的人,孩子只会享受,不需要承担责任。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当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后者是西方式的场景,在我们中国不多见。中国的父母多是把包袱背在自己身上,认为孩子还小,不给他任何负担。其实,这是对孩子能力的否定,也是对孩子责任感培养的失职。当他还小的时候,什么事情你都替他扛着,长此以往,当他二三十岁时,如果他自己没有能力承担生活,他照样把生活的负担放在你的肩膀上,这时候你后悔就来不及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能力,家长应该时刻让他的能力发挥起来,承担自己能够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哪怕仅仅是象征性的,也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因为每个家长都不愿意把真正的累活给孩子干。没关系,你要培养的仅仅是孩子的责任感,并非要拿重活把孩子累坏。起床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整理被子;旅游的时候,让孩子带自己的东西;去外边吃饭的时候,让孩子自己点一样菜。乃至在孩子能够自己赚钱的时候,嘿,出去吃饭时让孩子买一次单,等等。家长这样做,实际上是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事情,是大家共同承担的,不是天生就压在父母头上的。

  如果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那么孩子在完成责任时,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还会形成骄傲感。这样,将来他走上任何一个岗位,都会找到自己的责任所在,都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拿回那份满足感。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倒过来也一样,当他责任感很强的时候,他就会去提高自己的能力。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成为男子汉,成为能干的闺女呢?责任感的形成,是这一切的精神动力。

  责任感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也许孩子五六岁、七八岁的时候并不感冒这一套。但是没有关系,家长要长期坚持,说这个事情本来是你做的,今天爸爸妈妈帮你做了,以后可要自己做的。也就是说,即便他懒,他要你做,你帮他做了,但是你要把你的观点告诉他。滴水穿石,总有一天他会明白,或许他不会成为很有责任感的人,但是会成为比较有责任感的人,比那种完全没有责任感的孩子要好得多,这也是你教育的成果,值得庆幸。我们不求教育的完美,但求有观念,方向正确而且持之以恒,这样的父母就是合格的。

  经常向孩子讨教,可以培养判断力与主见

  我们如果影响孩子的观念,其实只是给他一个大的方向,防止他走到人生的及格线以下,这些大方向有时候并不能让他去处理生活中很具体的问题。真正让他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的,还是他自己的判断力。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能够随机应变,也许比我们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担心自己的教育会让孩子僵化,反而束缚他的手脚。

  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救死扶伤,这是一个大的方向,绝对正确。但是在社会中,出现了救助老太太反被讹诈这种事。世风如此,孩子在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就会有警惕性,他还会帮助人,但是不采用近身的办法,而是叫警察,叫120,或者随机应变采取其他办法。

  总之,我们最终培养的孩子,要有这个活学活用的能力。孩子有了判断力和决策力,对待任何事情,他就会有自己的判断,以后就不用你一点一滴再教他怎么实践。

  培养判断力,跟培养责任感一样,从小就可以开始,可以从兴趣、游戏入手。有些家长会问,三四岁或者五六岁的孩子,会有判断力吗?需要这么早培养吗?

  这里面大多数家长有一个认识的误区,认为自己是生活中的全知者,孩子是生活中的无知者,什么事情都是自己比孩子明白,都是自己教孩子,这是不对的。比如说,一个玩具怎样好玩,孩子肯定比你懂得多,因为一般来说,成人已经失去了童心,你会觉得索然无味,只有孩子知道它的魅力。小孩子看《天线宝宝》,看得其乐无穷,你看了觉得单调,说明什么?说明孩子发现了《天线宝宝》的魅力,而你没有发现。也就是说,在孩子的兴趣世界里,他是主宰者,他了解的比你多得多,你是麻木者,只有跟他学习的份。只有当你进入孩子的世界,分享他的快乐时,你才能明白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孩子的世界里,孩子才是主宰者,他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他知道这样好玩,那样不好玩。对你来说,可能两者都索然无味,你是外行。比如说,有的孩子会在房间里把书本、积木、盒子什么的堆起来,堆得高高的。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家长,你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孩子的判断力。

  这时候你可以当个求知者,问孩子,为什么叠这么高呢?也许他回答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他是靠直觉去做这件事的。他就回答:好玩。这是他的一个理由,就是好玩,他成为这个游戏的发明者。那么你继续讨教:为什么爸爸叠到你那么高就倒下来了呢?那么,他就来教你,怎么堆得更稳更高,这样,他的判断力得到极大的锻炼。

  整个过程中,他非常自信,孩子认为自己发明的游戏是很有乐趣的,别人还想来玩,自己掌握了别人不会的技能,并且还有人来讨教,这是培养判断力的好方法。如果你换一种态度,看见他把房间的东西折腾乱了,训斥他,怎么能把这些东西叠在一起呢,你去反对他。这时候他可能认为自己感兴趣的事是不被认可的,无形中对自己的判断力产生了怀疑,根本谈不上对判断力的培养。

  也就是说,经常向孩子讨教他的世界里的问题,可以培养孩子的判断力。比如和孩子去麦当劳,你说,今天妈妈不饿,只是有些口渴,妈妈该喝些什么呢?他可能会给你推荐一些饮料。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种很浅显的提问,孩子的判断力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因为他给你的建议果然能解决你的问题,他以后就敢于为大人做出其他的判断。这种能力以后运用到社会上,不得了,决策人才是社会的稀缺人才。实际上很多决策并不需要多大的智慧,更多的是需要魄力,这种魄力是长期锻炼形成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错误的举动。比如有的孩子在家里玩,喜欢爬阳台,这时候最好用探讨式或者商量的方式来指出不良后果,然后纠正他的观点,让他明白,这个行为是错误的。你的话语方式应该是:"孩子,这样做是不是不对?是不是会出现什么后果?你说呢?"让他得出自己的判断。因为毕竟你是成人,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判断与随时支持他的正确判断一样重要。

  总之,讨教式交流培养他的判断力,探询式交流纠正他的判断力,在生活中坚持这样做,你的孩子很快会触类旁通,掌握他的世界里的原则,很自然地能做出正确判断。有判断力的孩子,你的教育要轻松很多,十几岁以后,有可能是他来指导你的生活了。因为他的知识面非常广非常新,而你却老了。孩子有了判断力,有了决策能力,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财富。

  爱是一种教育而且极为重要

  爱是一种教育吗?当然是,而且极为重要。

  为了说明这个重要性,我们先来看一下没有爱的教育的孩子长大会怎么样。

  从心理学上来说,成长中缺少爱的孩子,长大后有两种极端倾向。

  第一种具有情感饥渴症。情感饥渴症的人缺少安全感,喜欢接触人却往往缺乏恰当的表达方式,感情的表达总是过分,乃至让人觉得很怪,甚至厌烦,他们想合群其实又不能合群。有的埋藏着恋父恋母情结,甚至有畸形的情感渴求。

  第二种具有冷漠症。缺少爱的孩子,内心冷漠,心如铁冷,而且容易产生仇恨。像马加爵一样的案件现在不是一件两件,追根究底,缺少爱的教育才是本质原因。如果有爱的教育,绝不至于发展到那么极端。

  以上是两个极端。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又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缺乏爱的教育,需不需要对这个问题重视呢?很多家长给了孩子爱的教育,但是也有一些家长很忙,或者教育方式不对,孩子就可能出现一些缺少爱的苗头。

  我举几个例子,你也许就能由此及彼,知道孩子在爱的教育上需不需要加以关注。比如我朋友的孩子,特别爱翻脸,说不高兴就不高兴,为了一点小事就动了跟同学、朋友甚至父母绝交的念头,别人不理他,他就永远不理别人,这就是缺少爱的表现。有爱的孩子一般应该是,跟小朋友产生别扭,闹翻了,但是过一两天,他就忘了不愉快的事,又跟没发生过任何事一样玩在一起。仔细分析,闹别扭是属于情绪反应,产生矛盾了,情绪不愉快,所以不跟你玩了。但是情绪过去以后,底下的感情涌上来了,同学之情,朋友之爱,父母子女之爱,他内心有这些东西,情绪过后这些东西就占据内心的主宰地位,所以他很快就回到爱的世界,重新拥有正常的情感。如果孩子没有受过爱的教育,心底里没有这些东西,不愉快产生的仇恨情绪冲不掉,甚至变成心底的沉淀物,在内心里埋着恨,却没有爱去帮助化解,不出事才怪呢。

  有的孩子,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在心里憋着,不愿意跟周围的人交流;同样,快乐的事情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这样的孩子是孤独的,这也是缺少爱的教育的征兆。还有一些孩子,从小表现出贪婪、自私的特征,妈妈买了水果他就一个人都包了,吃不完也不分给家人。其实很多恶习,都是缺少爱的表现,父母只要有这个意识,一般是能够发现的。

  我认为爱是孩子一生中解决矛盾的润滑剂,爱是化解危机的最佳良药,万万不可轻视。

  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呢?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给予孩子爱,一个部分是教孩子给予爱。

  给予孩子爱,你必须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给予他的爱,让孩子充分享受爱,孩子有了爱,才懂得爱之妙处,懂得去爱别人。从婴儿开始,父母就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孩子爱。比如说婴儿时期,孩子就喜欢妈妈的怀抱,妈妈的怀抱让孩子有了安全感。妈妈轻轻的抚摸和轻言软语以及摇篮曲,奠定孩子早期心理健康的基础。孩子学会沟通之后,父母要了解他的快乐和烦恼,与孩子分担和分享,这里面有点点滴滴的爱,这是爱的教育很重要的手段。

  给予爱,更要提醒爱,让他懂得这是爱,这在生活中无所不在。给孩子一个苹果,告诉他妈妈不吃,给你吃,是因为爱你。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如果不提醒他这是爱,他是不会明白的。一般的孩子认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我这样做是应该的,不这样做就是不爱我,这是没有爱的提醒的结果。

  除了给予孩子爱,教孩子给予爱也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是最重要的。有的家长对自己父母态度不好,甚至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这个很要命,孩子有一定理智的时候,一定不相信你曾经对他有爱的教育。即使他相信你给了他爱,但这种爱也是很狭隘很自私的,你的孩子绝对不会把这种爱融入到他广阔的生活中,他只会有选择地爱,爱对自己有利的人,这是一种势力的爱。有爱心的父母,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抱着友好和关心的态度,甚至爱花园里的一草一木,这对初涉人世的孩子都有至深的影响。有了爱,孩子的世界才是美好的,无所畏惧的。

  如果你的孩子缺少爱,还是从沟通入手,慢慢改变他的世界观,给予他爱,让他学会爱,让爱代替恨。如果发现他已经发展到有心理缺陷了,则要带孩子看心理医生来矫正。我举同事小秦的例子来说明,小秦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变成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有人对她好,她就想为什么对她好,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来还人情的,自己以前有没有对这个人好过,最终都能够换算出经济数值来。在她的心里,没有爱,只有交换。诸如此类,这是一种爱无能,失去爱的能力,爱的价值被其他的价值所取代,这肯定是跟她成长的环境有关的。

  爱的教育其实是一种技巧,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时候不到位。经常出现的溺爱行为,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溺爱不是爱。

  06溺爱是人格杀手

  溺爱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家长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和理解,而是当成自己的一个心爱的宠物。疼爱的时候百依百顺,刻意纵容,让孩子对生活失去了自己的理解,以为生活就是恣意妄为。溺爱的一种后果就是让孩子没有独立的人格,不能承受任何一种压力。

  溺爱让孩子没有独立人格

  你对孩子有溺爱倾向吗?

  一个小男孩,七八岁了,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天放学回家想吃香蕉,吵着让正在厨房里煮饭的奶奶为他拿香蕉并剥皮,老人家正忙得脱不开身,就说你自己拿吧。这时小男孩就大吵大叫,自己动手剥皮吃香蕉后故意将皮丢了一地,还感到很委屈……

  这是一个典型的娇惯溺爱的例子。吃香蕉自己拿自己剥皮,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并不难,为什么却要别人代劳呢?吃香蕉剥皮的责任是谁的呢?可见这家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溺爱会有什么后果呢?

  这是一个心理治疗例子。"妈妈,让我安乐死吧!"晚上,巴南区18岁的高中生小伟给母亲发去短信。小伟和蒙蒙是某重点中学高二学生,两人均成绩优异。小伟性格内向,与蒙蒙交往不久,即遭到老师、双方家长极力反对。可两个孩子半年后竟开始同居,成绩一落千丈。因闹别扭,今年元旦蒙蒙向小伟提出分手。小伟深受打击,大年三十晚上,小伟在奶奶家吃完团圆饭,独自提前回家。他给同学打完最后一个电话,在卧室割腕自杀。感觉不对的同学及时赶到,将小伟送到医院。小伟在给母亲的遗书上说:"半月来,我每到晚上就一个人躲着哭泣……没有她的世界,我活不下去……" 两周后,小伟再次割腕自杀。为留住儿子的性命,王女士上门哀求蒙蒙和她母亲帮忙。王女士拿出一封蒙蒙写给小伟的信,信中用很大篇幅记录的竟是两个孩子因为一个昵称而吵架的事。

  这是溺爱的后果,让孩子没有独立的人格,不能承受任何一种压力。

  其实,如果我们按照之前讲的,从小让孩子分担责任,就不会有溺爱存在。而事实上,在中国,隔代教育如此普遍,或者年轻的父母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加上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溺爱之风无所不在。

  溺爱的本质是把孩子当宠物

  溺爱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父母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和理解,而是当成自己的一个心爱的宠物。疼爱的时候百依百顺,刻意纵容,让孩子对生活失去了自己的理解,以为生活就是恣意妄为。一般来说,溺爱的父母并不明白孩子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位置,以为是神,是心肝,是自己能付出所有的那个人。父母化解了孩子生活中所有的压力,孩子感受不到压力,那么他自己就想制造一种"假想的压力"。比如说,有的孩子肚子饿了,故意不吃饭,父母就追着他,到处求他吃,他获得一种"变态的快乐",这是他故意制造的生活压力。溺爱的孩子一般脾气比较怪,会用匪夷所思的做法来刁难别人,小霸王、小怪物、小人精,无所顾忌,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曾经有一个18岁的孩子因为跟妈妈发生口角,拿刀子把妈妈捅了,妈妈这才知道溺爱的后果。

  很多孩子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长大,到父母身边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把孩子受溺爱的心态改正过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责任还给孩子,把压力交给孩子处理。比如说孩子看上一个玩具,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有钱就随手买下,你必须让他明白几件事:第一,买下这个玩具,相当于妈妈要上几天班的工资;第二,为什么要买给你?孩子必须拿出一定的理由,哪怕是一个口头的承诺。这样的话,他不但会珍惜这个东西,而且明白生活的责任和压力所在。溺爱的孩子很容易用撒泼来要挟,这需要父母有一定的勇气和耐心来纠正。一味的答应不是爱,而是扼杀他人格的凶手。爱是需要智慧的,需要谋略的,需要勇气的,甚至需要孩子承受一些委屈和磨难。

  如果现在你的孩子已经是一个在溺爱下长大的小霸王,你和他的斗智斗勇就开始了,目的是要他学会承担责任,这就是爱,可能会有一些痛。如果你的孩子刚刚出生,一定要记住,不要溺爱,溺爱不是爱。

  07打能够解决的问题,不打肯定也能解决

  教育最重要的是必须了解人性的需求,结合社会实际,然后融会贯通,得出最佳方式。认为打孩子合理的家长,肯定都是受"父为子纲"的潜意识影响。家长制的余毒必须戒除,因为它是最落后最野蛮的方式,是不人道的方式,甚至是犯罪的方式,要坚决反对。

  打孩子是最落后的教育方式

  谈到打孩子,这可能是中国父母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不管轻打重打,父母都会来一两手。既然是国情,那么就有得说。有人谈到打孩子属于东方式,又谈到西方式教育,还有韩国日本式的教育,概念挺多。我们就从这儿阐发开去,权算一家之言,参考之便,把概念消灭了。教育最忌概念化,鄙人最痛恨把概念输送给家长的教育书,把家长变成一个学者型家长,什么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一大堆,等到真正实践,歇菜。

  打孩子算不算一种教育方式?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而且坚决反对。第一,我的主题是谈长期的教育,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打孩子能打出健全的人格么?绝对不会。这要算是教育方式,那偷鸡摸狗、杀人放火都可以算能力培养了。第二,打孩子是非正常手段,非正常手段并非我们要提倡的方式和方法,要坚决摒弃。

  我们分析一下父母为什么打孩子。第一,父母说,嘿,我打孩子很有效果呀。孩子哭了闹了,提些不合理的要求,你采取暴力手段,使之害怕,以暴制暴,镇压住了。但是你设身处地想一想,这种短期效应,与跟孩子形成对立关系,乃至在他心里留下的恐惧等后果相比,显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你经常这样,那么,他对你的屈服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在屈服中形成的压抑会导致畸形心态,并且将来他面对弱者的时候,也会采用暴力方式,你很有可能给社会培养了一个"暴徒"。

  中学时我有一个同学,很"阴",你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但是我知道他父母打他的时候,他不吭声,默默忍受。我们都很害怕他,因为你不知道他心里对父母、对同学、对社会是什么态度。很多年后我跟他没联系了,也不知道他过得如何,有没有把原来的压抑从成长中消解掉。但显然,他的少年时期是如何不幸福,以及与家庭的冷酷关系令我记忆犹新。我们中间每个被家长打过的人,事后恐怕留下的都不是美好的回忆,虽然说打的过程中也许纠正了某些错误,但是如果采用平和的办法来解决,肯定是美好的回忆。

  有的父母说,孩子这么倔,不打实在没办法。也就是说,孩子已经顽劣到非打不可的地步了。这里父母需要反省一下,孩子到了这一步,肯定是之前教育不力的后果,也许这时候打都没有用。这个时候,更需要长期坚持教育,不是打一次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总之,发展到非打不可的地步,问题比较大了,从长计议吧。

  客观地说,经常以打来解决问题的父母,第一,不太动脑子,简单粗暴;第二,文化程度相对低,教育方式野蛮,父母自己要反省。如果你动一动脑子再教育孩子,绝不至于发展到要打的阶段。现在想来,我身边确实有一些打孩子的父母,其实跟孩子的关系从来就没到打的份上。总之,打能够解决的问题,不打肯定也能解决。

  暴力教育后患无穷

  那么,有人又扯到传统文化上,认为打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西方是放羊式的,把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谈这个对立概念根本没有意义。教育是对人性的锻造,不是拿别人的模板来拷贝。各国有各国的国情,教育的重点不一样,但好的教育,归根到底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将人性与社会理性完美结合。

  比如说日本人,从小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小孩子绝不会去砍树,那跟砍头一样严重的,为什么?日本弹丸之地,自然资源太缺乏,保护好老家是立国之本。这个当然也适用于我国,但是我们以前都说地大物博,没人去强调这个。现在破坏太厉害了,大家才来强调环保概念。

  还有美国,从小教育孩子诚实很重要,为什么?在他们的法律制度里,连克林顿说假话妨碍司法公正,也是犯法。我们老辈人觉得孩子太诚实会吃亏,不太强调这个,所以咱们中国人敢忽悠。但是现在社会进入诚信体系,你信用卡透支,贷款不还,信用投机,都会进入你的信用档案,信用成为你在社会上立足的依据,偷奸耍滑那一套没用,因此诚实观教育也是中国父母所要正视的。教育确实是跟社会连成一体的东西,现在我们的社会和以前差别很大了,很多价值观在重新建立,我们正在吸收世界先进的教育观,正视人性。所以不必强调西方东方,必须把这些概念打碎,落后的需要改造,有用的成分都可以吸纳。

  其实说到打是中国传统教育,这有误差,或者说是一种表面现象。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实际上是对家长制的绝对服从,"子不教,父之过"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是制度,是纪律,是根源。儿子只能听老子的,不能说不,说不就不孝不忠了,犯大忌了。这种教育不合理的地方,就是老子完全把儿子当成自己的附属,一个必须完全听从于他的工具,没有尊重儿子的人性。儿子不听话,可以体罚,打儿子不犯法。这要是在西方可不得了,社会机构知道你打孩子,可以收回你的抚养权,可以告你,不但社会可以告你,孩子也可以告你。大家看过电影《刮痧》就知道,人家把中医刮痧当成虐待,到时候你连探视孩子都很难。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社会里,孩子一出生就是个活生生的公民,打孩子,跟你打街上的人一样,都是要受到惩罚的。这个不能不跟人家看齐。

  现在中国父母调整了这个观念,儿子其实可以说不的,老子要尊重儿子的人性需求。比如说现在孩子上网、早恋,按照封建传统那一套来说,禁止!不禁止可以打你,打到你不敢为止。实际上是禁止不了的,现在教育里必须承认孩子的这些需求和权利,然后再具体沟通,否则必定是失败的对立关系。

  教育是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必须了解人性的需求,结合社会实际,然后融会贯通,得出最佳方式。认为打孩子合理的家长,肯定都是受"父为子纲"的潜意识影响。这个家长制的余毒必须戒除,因为它是最落后最野蛮的方式,是不人道的方式,甚至是犯罪的方式,要坚决反对。所以家长光了解一些专业知识而没有实践和悟性是行不通的。对家长来说,这个过程是个学习和消化的过程,消化得很好的情况下,才能针对实际想出自己的办法。

  以打为手段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有多扭曲?权举两例。

  小锦是初中生,瘦小,成绩中下,性格内向,不说话,少见笑容。平时是同学嘲笑的对象,对于同学的玩笑话或者嘲讽,他大多捂在心里敢怒不敢言,忍辱偷生的样子。但是端午节和同学去看赛龙舟,却出手将一个平时欺负他的同学推下河去,令人大吃一惊。事后调查小锦的成长环境,原来他一直在父亲的臭骂和拳打下成长,对外界充满恐惧;另一方面,他觉得能够解决问题的手段,也只有暴力手段。所以他根本不会把心里的苦恼跟任何人诉说,只有在自己觉得可以实施暴力手段的时候,才能倾泻屈辱和苦闷。在他的世界里,打得过别人成为一个目标和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

  另一个例子,现在已经为人父的二宝小时候就是在妈妈的暴力教育下长大的,妈妈总是习惯性地扯住他的耳朵,另一只手打他屁股,惩罚他所有不听话的行为。确实,二宝在这种环境下,也终于从乡村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时他庆幸脱离了妈妈。大学毕业以后,他所有的事几乎都是和妈妈对着干。找的女朋友妈妈不同意,他就偷偷与女友同居,最终奉子成婚,母子俩几年不说话,现在几乎没有联系。二宝说,我看到别人孝敬母亲,我也想,只是见了面或者生活在一起,就有一种敌对的气场,更有深深的隔阂,一说话意见就相左,没有办法相处。

  二宝算是棍棒教育下最有出息的性格还算健全的一个孩子,但是母子的关系却被活生生地扭曲,这应该算是人生一种莫大的损失。

  08挫折教育:把适当的压力交给孩子

  挫折教育就是你把适当的压力还给孩子,让他自己来处理,让他适应人生阶段性的挫败,并从挫败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孩子面对压力,可以给他疏导,但决不能大包大揽,让孩子觉得压力与他无关。

  缺少挫折教育的孩子经不起打击

  挫折教育会被很多人忽略。其实,缺少挫折教育,才是很多孩子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那么一个人缺少挫折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呢?先看一则当下的新闻事件。

  现年16岁的印度美少女辛吉妮 · 塞古塔平素喜欢歌舞,也曾演过电影。然而她在参加一次电视歌舞比赛时,意外发生了。当辛吉妮自鸣得意地表演完毕时,主席台上的一名"毒舌评委"毫不客气地批评道:"你今天的表演没精打采,很差劲!"羞愤难当的辛吉妮遭到当头一棒,只见她瞠目结舌地呆立在那里,接着白眼一翻当场昏倒在地。辛吉妮在入院观察了两天后,由家人带回家中继续休养。岂料几天后,辛吉妮的情况突然急转直下,她先是失去了语言能力,接着连四肢也无法动弹,并且她仿佛得了失忆症--不仅对自己曾经出演过的电影毫无印象,甚至连家人都回忆不起来。

  辛吉妮的意外病倒,让父亲迪利普·塞古塔十分自责。他说:"我想对所有的父母亲说,不要给你们的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这样的淘汰比赛实在太残忍,我为我犯下的错误追悔莫及。"

  这个例子中,辛吉妮的父亲没有对自己的教育方法进行检讨,认为这种结果是外界给孩子压力过大导致的,是客观原因造成的。那么主观方面呢?当然是少女自身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她缺少抗打击的能力,心理非常脆弱,在突然的打击下,很容易就崩溃。

  上面这个例子相对极端一点,那么再说一个身边的例子。有一个女孩子,由于父母是老师,她在小学和中学时都受到种种庇护。上了大学以后,开始独立生活,一天由于私自用了舍友的洗发水,被舍友视为小偷而遭到排斥,她最终在这种生活下得了抑郁症,不得不退学。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现在很多高校里出现的学生跳楼、学生自残等事情,就是当事人没有对待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从而导致心理失控。辛吉妮不幸的根源就是在她的成长环境中,什么事都由父母担当,自己没有处理过压力,一旦碰到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就慌了手脚,溃不成军了。

  由此可见,缺少挫折教育,孩子的心理防线特别脆弱,经不起打击;而且在处理压力时极为无能,一旦无人帮助,闷在心里,就疯掉了。

  把适当的压力交给孩子

  那么,怎么才能看出你的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缺陷呢?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哪里呢?

  有一个现象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在我们同学中,那些成绩中下的,进入社会之后,往往抗打击能力很强,不怕失败,因为他就是在适当的压力下长大的。往往品学兼优的学生,一进入社会,如果环境不如意,倒是容易失落和消沉。以我本人为例,我读中学的时候是个优等生,自然有心理优势,进入大学后成绩只处于班上中等,有一阵子心里难受,怀疑自己,过了一两个学期才找到合适的定位。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长期在赞扬和肯定的环境里成长,难免有孤傲的心理作怪,一旦遭遇现实打击,一个跟头摔下来,可能就会摔得很惨。

  同样道理,现在我们的孩子,一般都有两代人在宠爱。特别是一些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特别爱炫耀孩子,一点点小成绩就夸上了天,甚至把一些缺点也都夸成优点。比如说有的奶奶喜欢这么说:"我们家孩子在外面从来不受人欺负,只有他敢惹别人,别人哪敢惹他。"这样的炫耀最容易助长孩子目中无人的骄横心理,以及唯我独秀的孤傲心理,这两种心理都会使孩子处于一个空中楼阁之上,一旦没有父母的保护,马上摔下来。

  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你孩子的性格特点,你大概就能知道你的孩子需不需要接受挫折教育。最简单的是看孩子对待别人批评的态度。如果能接受批评,总结教训再来努力,这是最好的,而各种抵制批评、逃避批评、害怕批评的心理都需要接受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就是你把适当的压力还给孩子,让他自己来处理,让他适应人生阶段性的挫败,并从挫败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比如孩子去参加一个画画比赛,没选上,这时候你必须抱着客观的态度来分析,一方面指出他的不足,一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一般家长会有两种错误的处理态度,第一种,我们家孩子其实画得挺好的,评委不公平,或者其他孩子走后门,名额让别人抢了。自己把孩子夸成一朵花,这是在助长孩子的孤傲心理。第二种,老是强调孩子的不足,别人怎么怎么好,这样会让孩子没有信心没有主见。

  由此可见,孩子面对压力,可以给他疏导,但决不能大包大揽,让孩子觉得压力与他无关。包括前面所说的责任感的教育和判断力的教育,都与挫折教育密切相关。从辛吉妮的例子来看,家长对孩子的赏识教育肯定过头了,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无往不胜的,无法承受批评和失败。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必须引起家长的关注。一句话,不能接受批评、不能承受压力的孩子,将来十有八九要出问题。

  09家长的五个妙计赐给孩子好成绩

  想让孩子成绩好,实质上就是要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兴趣、专注力、记忆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和保持孩子认知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钻研精神,延长孩子对某一事物的专注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记忆所见所闻;有意识地多问孩子"为什么",让孩子动脑筋去探索;把生活中的事物作为道具,教孩子学以致用。这五个方面是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法宝。

  孩子成绩好的秘诀

  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总是希望儿女当个成绩好的学生,至少不希望是个差等生,成为班级或者年级的拖油瓶。

  客观来说,我不赞成父母苛求孩子在成绩上总要拔尖,过分以成绩为指标。但确实,成绩中等以上的孩子总是让父母少操不少心,在兴趣培养上会更加自如。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在学龄前很难知道孩子将来成绩如何,一进入学校后,有的是拔尖生,有的是老不及格的学生,不论是好是差,父母自己很困惑,为什么自己孩子会这样呢?是遗传吗?是天生注定吗?是由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决定的吗?一团糊涂。

  在我对中学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大多数人认为,父母是公务员、医生、教师等职业者,孩子的成绩、修养、学习习惯等各方面都比较好;父母是生意人、在外务工人员等职业者,孩子比较顽劣,成绩差些。这样看来,父母职业决定了孩子的成绩?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父母的职业只能证明一种表面现象。而实质也非常简单,就是说从事前者这些工作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比较用心,自身的素养也比较高一些;而父母如果是生意人或者务工人员,一来很少有时间亲自教育孩子,二来自己的文化素质相对差些,难以形成有效的家教。追根到底,还是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绩优劣。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撇开职业论,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家长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孩子,又能掌握一定的方法,那么家长无论是什么职业,都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学生。

  可以说,你是否在孩子2岁到6岁之间开始学前习惯培养,大体能决定孩子今后成绩的好坏。你在孩子学前多花费一些精力,培养一些好习惯,孩子在上学之后,就可以让你比别的家长少花很多精力。譬如种树,刚刚种下,你花点精力,呵护着别长歪了,以后就不用怎么操心,笔直笔直往上蹿;倘若在幼苗时长歪了,以后必须花成倍的精力来纠正,甚至一辈子就耗在这儿了。

  想让孩子成绩好,实质上就是要学习能力强,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学习能力的本质是什么。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兴趣、专注力、记忆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五个方面。这些能力得到适当的培养,想当一个成绩中上的学生,是比较容易的。因为让孩子成绩中上,并不需要特别的秉赋,正常孩子的智商基本能达到。

  而培养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寓教于乐,在孩子2岁到6岁时,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培养。

  妙计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兴趣,学起来就很难受;有兴趣,多么辛苦,也有干劲,所以我把兴趣培养放在第一位。我见过太多成绩一般的孩子,因为他们把学习当成负担,极端排斥,应付了事,逃课,不去上学,这样就谈不上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了。我调查过一个孩子,家长把他撵到课堂上,他等家长一走就逃出来,对学校和课堂非常排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听不懂老师所讲的,觉得跟坐监狱一样无聊难受。但是他在打麻将、玩游戏等方面却是高手,能力超常。他的家庭条件在农村中相对优越,经常有亲朋好友聚在家里打麻将,他很小就学会打麻将和各种赌术,而学习和做作业在家庭中是很陌生的一项活动。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由于环境影响,家长把他的兴趣和智商吸引到麻将等活动上,学习成了特别陌生的一个领域。相反,如果家长有意识把他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把麻将和学习倒个个儿,那么他有可能在学习上超常,在麻将上很陌生。

  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然后才能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家长有打麻将等娱乐活动,如果家里有孩子,最好不要弄到家里来打,这样可以避免孩子把兴趣转移到不该到达的领域。

  如何培养兴趣?所谓的兴趣,其实就是一种好奇心。也就是要培养和保持孩子认知事物的好奇心,乃至追究的习惯。从两岁开始,孩子已经对外面事物感到很好奇,一方面,父母要带他认识事物,在玩乐中引导他认识事物的名称、颜色、形状。稍微有逻辑思维后,经常跟孩子探讨为什么,了解事物的本质和性能,买本《十万个为什么》,与孩子一起阅读。

  孩子会意识到,哦,我来到世界上,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事物,为了了解更多的为什么。孩子对事物做出了解以后,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说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玩,可以问孩子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拿来干什么用?孔雀为什么要开屏?如果孩子不知道,可以引导孩子到书本上寻找答案。通过"为什么"的探讨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了解事物的兴趣。如果一个孩子对任何事物、任何现象都无动于衷,说明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兴趣方面的培养,不论对生活还是对自然,他都是茫然的。到了学习上,他不知道学这些有什么用。总之,学习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充满好奇心。

  这一点很容易做到,父母平时可以以无知的身份向孩子讨教,跟他一起寻找答案,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逐渐形成习惯。对父母来说,举手之劳,对孩子来说,受益终生。

  孩子天生对外界事物是有好奇心的,两周岁以后的孩子就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在长大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被越来越多的活动和兴趣所吸引,如果没有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将慢慢消失,觉得事物原本如此,不必追究。因此,父母要在每天的生活中,花点时间引导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也就是保持孩子学习的能力。

  妙计二:专注力的培养

  严格来说,专注力并不属于学习能力的范畴,但确实是保证学习好的前提。之所以我将它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为有很多成绩不好的孩子,并非智力缺陷,而是不能够形成专注的习惯。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在家里没有一刻安心地进行任何一项活动,这个动一下,那个掰一下,两三岁的孩子,像个猴子一样忙个不停,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上小学了还是如此,大概就是专注力不够的表现。

  专注力不够,将来在学习上不能集中精力,不能有效掌握知识点,在工作上不能深入一个课题。想想,如果比尔·盖茨没有专注力,能够有微软系统吗?虽然他为了创业而从大学退学。想想一个画家没有专注力,能花几个月时间完成一幅画吗?不论是从事艺术还是科技,专注力永远是发掘纵深能力的前提。回到学习上来,虽然我们不要求孩子跟大象一样,对任何事物都稳重专注,但是必须让他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专心听讲,不专心的学生,会白白浪费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在上小学之前,专注力也可以进行培养。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已经对很多事物发生兴趣,对很多玩法感到新鲜。你给他一个汽车玩具,他对机械操作还不怎么懂,而是去掰汽车的各种零件,能掰下来的都掰下来,直到把汽车玩儿残了,再也掰不下来了,才感到索然无味。可以看出,这时候孩子的兴趣是动手去改变手上的事物,当这个玩具再也不能改变后,他就没兴趣了。

  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要尽量延长孩子对某一事物的专注时间,培养孩子的钻研精神,这需要家长辅助,去发现各种东西的魅力。生活中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玩具来玩,包括路边的一个石子,都有很多种玩法。我的孩子两岁的时候,学会从我口袋里掏东西,有一次掏出一个硬币来,他扔在地上,结果硬币滚动了很长时间,在远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兴奋地跑过去,拿起来又扔,于是我就跟他一起玩滚硬币、追硬币的游戏。他玩几下就厌倦了,我想延长他玩这个游戏的时间,我把硬币滚到草丛里,叫他一起来找,他找到了以后非常高兴,他又自己滚,这样可以让他认识到扔硬币也是一种能玩得尽兴的游戏。

  更大一些的孩子,已经能够与你有效交流,共同完成一些活动了。比如说带孩子到沙滩上玩,这是一个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好场所。你尽量不要让孩子没有目的性地玩,你可以跟他一起玩沙雕,修建城堡,给孩子分配一定的任务。这个过程一久,孩子有可能会觉得枯燥。你可以说中场休息,到海水里玩一下,下半场再开始,把沙雕工作完成,最后大功告成,与孩子一起欣赏沙雕的妙处。

  为什么这样能培养孩子专注力呢?因为孩子要有专注力,一是要有兴趣,所以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上可以培养专注力。其次要有目的性,活动之前要跟孩子沟通完成活动的目的、重要性,他心里知道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然后才能坚持完成。完成之后,家长要给予赞赏,让他体会到完成的快乐。

  现在公园里有让孩子完成彩绘图案和彩绘雕塑的项目,这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好项目。因为完成这些项目所需的时间较长,手工比较细腻,需要长时间专注,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才能完成。

  有些孩子,连玩儿都是三心二意的,对任何事情都浅尝辄止,可想而知,将来在课堂上怎么坐得住。如果发现孩子这个缺点,就必须矫正专注力了。尽量避免孩子碰一下这个,又转移注意力碰一下那个,结果哪个东西也没玩成。有些孩子拥有很多玩具,结果他习以为常,对哪个玩具都没兴趣。

  所以我不建议家长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孩子一开口,有求必应,这不是满足他的兴趣,而是扼杀他的兴趣。什么玩具都唾手可得,那还有什么意思呢?给孩子买个玩具,家长并没有完成任务,还要帮助孩子挖掘这个玩具的魅力,有多少种玩法,有多少种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家长只要有心,培养孩子专注力无不成功,其要诀就是延长孩子对每一项活动的时间和兴趣,抵抗周围环境的干扰。

  妙计三: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力是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记忆力强的学生学习上要轻松得多。记忆力并非天生怎样就怎样,而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它当然还与专注力和兴趣有很大关系,培养前面的两点,对培养记忆力亦有帮助。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其实很简单。我测试过一个4岁的孩子和一个2岁的孩子。我们一起到公园玩,告诉两个孩子这棵树叫榕树。过了一会儿再问,结果4岁的孩子回答不出来,2岁的孩子却回答出来了,这是因为2岁孩子的家长平时有要他记东西的习惯。跟4岁的孩子再讲一遍后,他也记住了。但回家后再问,又忘记了,再提醒他几次,最后终于牢牢记住。对4岁的孩子而言,要抓紧培养记忆力了。

  培养记忆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经常问孩子昨天看到什么,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什么,昨天去姑姑家吃了什么,等等。当然,记忆力还包含着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继而可以问那个东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好吃不好吃等。对事物特征的观察力与记忆力是匹配的。

  看书认图也是一个培养记忆力的方法。可以让孩子辨识各种水果图、鸟类图、动物图,认识图片后再带他辨识实物,这样立体地加强孩子对事物特征的归纳和记忆。其实,记忆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好培养的能力。

  一般的家长,都会在孩子能识物时教他辨识记忆事物,两三岁时记忆力很好,但稍微长大了,反而记不住东西了,其原因在于家长没有坚持培养孩子记忆力。孩子生活范围越大,见到的事物越多,转移注意力的现象就越多,父母缺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记忆所见所闻,他的记忆功能就懒惰了。而家长却不知道,只因为你没有完成举手之劳的记忆力培养,将来有可能让你的孩子在学习上"变笨",比别的孩子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妙计四: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首先是对事物的了解能力,包括对事物的特征、成因、来龙去脉等一系列的了解。在老师的教学中,老师讲解的其实都是对知识的理解,这是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理解力在心理学上是一种理性认知能力,对事物充分理解后,形成判断、推理等能力,是儿童思维向高水平发展的标志。可以说,理解能力强弱是儿童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用俗话说,就是老师的课能不能听懂。一些孩子在学校里混日子,学习一团糟,就是因为理解力太差,老师对牛弹琴,学生只能苦熬到下课。理解力跟不上,更别谈成绩。

  理解力是在经验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记住,是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即便孩子智商很高,如果没有专门训练,理解力也可能很低,像一座没有被开发的矿藏。因此,学龄前的理解力训练,决定孩子上学以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家里,父母要利用各种时机有意识地对孩子提出一些"为什么",让孩子动脑筋去探索,养成从思考到理解、判断和推理的良好习惯。

  这些训练,完全可以凭借大人的经验来进行。比如看见一辆汽车,可以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跑?因为有轮子。轮子为什么会动?因为司机开了发动机。更具体的理由,当然不必追究,孩子以后知识量增加后自然会理解。比如问鸟为什么会飞?因为鸟儿有翅膀。那么好奇的孩子就会继续问:是不是人做一对翅膀也会飞呢?可以让孩子思考、存疑、搜索答案或者实践。父母在与孩子共同探讨问题时,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是一个老师,可以是一个探讨者,也可以是一个无知者,目的是激发孩子的理解能力。

  理解力的提高使孩子对世界更加好奇,孩子的世界也更加丰富多彩,这样就可以适时吸引他把兴趣集中到学习上来。因此,培养理解力与培养学习兴趣相辅相成,甚至可以是同一回事:越理解,越好奇,越有兴趣。

  在生活点滴中培养学龄前孩子的理解力,孩子的学习便会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以此作为挖掘和开发智商的平台。正式入学后,孩子的理解力在各种学科中得到体现,这时候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个学科理解力迟钝,便可以对症下药,找到理解的方法。比如说语文上的理解力,针对一个词语的意义,一个句子的内涵,一段课文的多重含义,这属于感性的理解能力,靠孩子的悟性。比如说数学上的解题,属于逻辑上的理解力,需要父母在逻辑方法上多指导。但是,在学龄前训练过理解力的孩子,只要在方法上得到一定的指导,理解力的优势一定能在学习中显现出来。

  妙计五: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知识的应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理论的应用能力贯彻在考试中,实际应用能力贯彻在人的一生中,所谓学以致用。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孩子的幼小阶段也可以贯穿在日常生活中。

  最重要的做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包含着他所学到的知识点,这就是应用能力的锻炼了。比如说,果盘里有5个苹果,让他分给爸爸、妈妈和自己各1个,然后问他还有几个,这就是数学的应用能力。再比如说,小孩子会识数的情况下,一起去买东西,可以叫他帮助计算应付多少钱。总之,孩子能动手做的事情,或者能够锻炼孩子应用能力的事情,就尽量让孩子去完成。

  进入小学之后,应用题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点,这是对孩子实践经验不足的一种补充。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实物场景,帮助孩子克服难点,诱发学习兴趣。许多孩子不会做应用题,并非里面的数字换算不懂,而是不理解应用题中的实践部分。比如"把1根绳子对折后从中间剪开,问可以剪成几段"这样的题目,有的孩子不会回答,但是如果演示一下,他马上知道答案了,这说明平时生活实践比较少。家长应当在这一方面对孩子加以培养,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道具,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学以致用,他的能力一定会脱颖而出。

  以上说的五种基本能力,是孩子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五个必要的能力,各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承。有可能你跟孩子做一个游戏,这五种能力的培养都在里面了,因此所举的例子,都可以使用。家长明白这五种基本能力的重要性,在游戏中就能有的放矢。孩子学习能力比较差,你基本上能看出是缺乏这五种能力的哪个方面,然后加以训练。能力均衡的孩子,在学习上不用太操心,孩子轻松,父母也轻松。当然,这里有个条件,你必须在他小的时候就用心培养,孩子小的时候多花一分精力,以后就会少花十分精力。

  10"坏习惯"不一定是坏习惯

  很多人在判断孩子习惯好坏的问题上,总是以父母的标准来看,给自己添麻烦的,就是坏习惯,不给自己添麻烦的,就是好习惯。其实未必如此,习惯都有两面性,一面积极的,一面消极的,因此父母要摸清孩子习惯的本性和形成的心理依据,才能对习惯做出判断,然后扬长避短,发挥出积极的一面。

  好习惯都是用心培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为什么会突然关注孩子教育的话题?因为自己的孩子出问题了,有很多不良习惯,比如爱哭;比如拧着来;比如一意孤行,爱干啥就干啥,谁也劝不住;比如除了好人好事什么都敢干……这些孩子是传统中认为不乖的类型。还有的孩子太乖,什么都听父母的,没主见。不乖也不行,太乖也不行,搞得父母很头疼,所以赶紧寻医问药。

  这个时候,第一,不要紧张。不良习惯是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很多孩子都有,不是你一家,你现在关注到了就好。第二,不要着急。别妄想找个法子,一下子就把孩子扭转过来,那不可能,即使可能也不是好办法,好得快的去得也快,教育是长期的事,好习惯要慢慢培养,一定要有耐心。

  首先要知道,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有好习惯,他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在你看来的坏习惯。比如说,婴儿刚出生,可能就会有白天睡觉晚上吵闹的习惯,这个习惯是天生的。你会觉得这孩子这么难带,真是累人。这时候,你就得想办法帮他慢慢地调整过来,白天逗他玩一下,分散他的精力,晚上把奶喂足了,让他好好睡觉,慢慢调整他的生物钟。如果原来一个晚上哭个五六次,慢慢调整到哭个两三次,孩子晚上吵闹的习惯就会渐渐改变。如果你不去调整,由着他,那真的很累。还有,婴儿时期的孩子大小便不规律,有时候隔几分钟就来一次,你换尿布都忙不过来。别以为你家里尿不湿多就由着他,每次换尿布的时候,你都可以"嘘"尿片刻,让他集中把尿尿出来,这样就会减少换尿布的次数。这些是生理上的例子,我举例只是说明,你不要指望孩子天生就有好习惯,但是只要你有心,就可以培养出好习惯。特别是心智上的好习惯,比如说礼貌待人,懂得感恩等,就更需要家长的培养。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艘船,他有自己的马力,开向他自己想去的地方。家长是他的兼职舵手,帮助他调整方向,直到有一天他自己懂得掌握方向,你就可以高枕无忧。这里有很微妙的分寸。第一,他自己有马力,你不需要给他更大的马力,否则他会忽视自己的马力。很多人溺爱孩子,忽略孩子自己的马力,放弃让他在锻炼中成长的机会,一辈子都得家长罩着,那可不成。第二,你只是帮他调整方向,保准他不会往危险区域开,不会撞到死胡同去。孩子的习惯是阶段性的,家长要时刻注意调整。

  习惯都有两面性

  很多人在判断孩子习惯好坏的问题上,总是以家长的标准来看待,给自己添麻烦的,就是坏习惯,不给自己添麻烦的,就是好习惯。其实未必如此,习惯都有两面性,一面积极的,一面消极的,因此家长要摸清孩子习惯的本性和形成的心理依据,才能对习惯做出判断,然后扬长避短,发挥出积极的一面。这也是我一直强调要调整习惯,而不是硬性去戒掉某个习惯的原因。

  我举一个案例来分析。

  我的邻居小张向我请教她女儿的问题。她的女儿叫童童,4岁,性格是比较安静那种,能很专注地做事情,很听话,同事们都很羡慕小张。小张却很担忧,一是女儿太听话,而且胆子太小,事无巨细,连吃一根雪糕,都要爷爷打电话问了小张的意见后才敢吃。平时小张虽然叫她少吃,但也不是很强求,而且童童的爸爸妈妈很少对她发火。小张说长这么大也只打过她两次,童童根本不用打,只要说话声音严厉一些,她眼泪就滚滚而下。"她这么脆弱,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而且太听话了,一点主见都没有,好像也不太好。"

  另外,童童很受不了批评,在幼儿园里,老师有时候批评她们组的小朋友,她都会深受打击,回家后就可怜兮兮的抱着小张说"妈妈,我不上幼儿园好不好?"或是说"妈妈,你给老师讲,叫她每天都要表扬我"诸如此类的话。有时候感觉她为了让家长喜欢,让老师表扬,太压抑自己的个性,小张平时也从未要求她事事争先,总是告诉她第二名也光荣。小张很焦虑地问我:"其实我只是想让孩子有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健康快乐的一生。我应该如何引导她呢?"

  这个女孩子是乖乖型,好处是听话,容易沟通,比较好教育。需要调整的是,第一,这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要加强她抗打击的能力。这当然是个长期工作,比如可以多给孩子讲勇敢克服挫折的励志故事,让她模仿;在生活中多鼓励孩子,经常说:孩子,你行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把一些任务分给她,鼓励和帮助她去完成。总之,让她明白挫折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我相信如果家长有这个意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会渐渐强大起来。第二,她没有主见。培养孩子的主见,也就是培养孩子的判断力。经常向孩子讨教她的世界里的问题,可以培养孩子的判断力。例如,为孩子买衣服的时候,可以把孩子带上,问孩子喜欢什么颜色和款式,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去超市的时候,让孩子自己选择爱吃的零食;去饭店吃饭的时候,让孩子点一个自己最爱吃的菜;去游玩的时候,询问孩子最想玩什么,等等。父母经常这样做,孩子的判断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慢慢就会有主见了。

  还有一种孩子爱欺负别人。这里有两面性,第一,说明孩子性格有进攻性,可以把孩子在这方面的强烈欲望引导到适合的兴趣上来。第二,孩子欺负别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应该从观念上调整。

  孩子在每个阶段都会有各种不良习惯,有的特别让家长头疼。这时候需要家长的智慧,一分为二地分析,发挥习惯中积极的一面,消除消极的一面。好习惯要慢慢培养,坏习惯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分不清好在哪里坏在哪里,疏导不了,将来根深蒂固,再想改却为时已晚。

  11面对孩子,教育者切忌思想不统一

  一个家庭里,主要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该统一,否则孩子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最好在家里开个讨论会,针对孩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想出大家都认可的教育方法。父母也可以跟有孩子的同事交流,商量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要教育理念通了,具体方法一合计就出来了。

  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善于在矛盾的教育观念中钻空子

  如果孩子在你面前唯唯诺诺,但是你一转身,他做的是另一套,甚至与你背道而驰,他这种习惯不是天生的,必然有另外的教育者对孩子的影响超过你对他的影响,孩子在敷衍你呢。你才明白,你不是孩子唯一的教育者,你这个自以为是的爸爸(妈妈),孩子把你当猴耍。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到底有多少人在影响孩子呢?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也许你永远只能做教育的配角。

  中国的国情是,很多孩子一出生,就由姥姥或者奶奶来带,以隔辈教育为主。爸爸妈妈自己忙着上班,下班后还不一定有时间陪孩子。有的想跟孩子玩会儿,但是孩子跟奶奶亲,不爱跟爸爸妈妈玩,那就拉倒,落个轻松。等孩子上幼儿园或者父母觉得要开始教育孩子的时候,说什么他都不听,还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隔辈教育在中国相当主流。从工薪阶层的经济状况来看,没有几个人能在家里当全职父母。隔辈教育当然并非一定不行,老人都爱孩子,爱的教育永远是必要的。但是,奶奶或者姥姥毕竟是老人家,她们会把对儿女的爱(儿女已经长大成人了,爱的表达方式已经改变),加倍倾注到孙辈身上。这种爱里包含溺爱,同时老人家还容易把一些世故的生存哲学灌输给孙子,教他占便宜,甚至欺负别人,躲避责任等。有的孩子到了爸爸妈妈这里,用奶奶教的一套来对付他们,绰绰有余。爸爸妈妈迷惑了,嘿,这个妖精,没法治了。让人感到措手不及,无可奈何。这里我并非对老一辈有偏见,而是在现实中通过观察发现的。特别是儿子们,自己都不知道老妈把那么多的生存原则教给了孩子。这种现象具体有多少不清楚,但确实存在。

  还有很多孩子是由保姆带,那么保姆又带给孩子一些怎样的观念,就更说不清楚了。

  有一些孩子,确实是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但是爸爸妈妈的教育观念不统一。孩子犯错误了,爸爸训斥一顿,教训一番。孩子哭了,妈妈就去哄他,只想着把孩子哄住别哭,"乖乖,别理爸爸,爸爸是个坏蛋,咱们不理他。"你看,爸爸妈妈给孩子的是两种观念,孩子不知道爸爸的做法对还是自己的做法对。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者(爸爸妈妈、姥爷姥姥、爷爷奶奶、保姆等)的观念不统一是很常见的现象。有的孩子一个阶段由奶奶带,一个阶段由妈妈带;有的孩子是混在一堆人里,白天由奶奶带,晚上由妈妈带。他们都是孩子的言传身教者,但是每个人立场都不一样,就像一群蜜蜂围着孩子嗡嗡叫,什么观念都有,孩子怎么办?甚至同一件事情,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孩子要去玩,爸爸不让去,奶奶又同意他去。如此,聪明的孩子肯定会找一种趋利避害的办法,谁宠我,就听谁的,跟谁亲;谁管我,就不搭理他,骗他。孩子逐渐形成这样的处世原则,如果有错误就很难纠正。

  提前沟通,达成教育孩子的共识

  要避免这种情况,当然不可能让孩子从小到大归一个人管,这是不现实也是不需要的。孩子可能某些阶段由别人帮忙带,但是,这些教育者基本的思想要相对统一,那就需要沟通。

  我现在必须把道理讲深一点,讲透一点,具体方法读者可以举一反三,目的都是遵循一个原则:先让教育者明白根源,自己当个明白人,知道这样做的效果,再去教育孩子,甚至去教育孩子的爷爷奶奶。自己没理解清楚,即使讲一百个例子,可能你一个例子也用不到自己孩子身上。

  有一个读者,她把我在网络上讲的这些内容打印下来,给她老公和婆婆看,这也是一个达成教育共识的好方法。家长思想相对统一,教育方向相对一致,才有共同教育的基础。你们不一定要完全同意我的理论,但是根据我的这些理论,你们开个讨论会,针对孩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想出大家都认可的教育方法,这样肯定比大家不沟通要有效得多。读者也可以针对孩子的问题,跟有孩子的同事交流,你们一定能商量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要教育理念通了,具体方法一合计就出来了。

  同样,有的孩子由保姆带,你也必须跟保姆沟通,孩子有哪些不良习气,要及早发现,跟保姆一起讨论对策,讲明道理。家长需要受教育,保姆也需要,然后才谈得上怎么教育孩子。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问题也不大,但观念还是要统一,还是前面那个例子:爸爸纠正了孩子的错误,孩子哭了,妈妈去哄他,但妈妈可以说,"宝宝别哭,爸爸说的是对的,只要你改正了,爸爸以后就不会这样凶了,其实他跟妈妈一样很疼你的。"父母观念一统一,孩子肯定就明白自己这样做是错的,纠正肯定有效果。

  12"饭桌教育",你不知道却最重要

  这里的饭桌是指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个比喻。对有的家庭来说,床头可能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而这些场合是无意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最容易无意识影响孩子的教育场所,你也最容易暴露你的弱点,并传染给孩子。如果你在饭桌上讲的是正面的、善意的、开朗的话题,相信你的孩子也会拥有健康快乐的心理。

  饭桌是最重要的无意识教育场所

  问家长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在什么地方孩子最容易受到你们的影响?

  我给出的答案,是在饭桌上。

  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精神气质乃至价值观像他的父亲或母亲,那么你可以观察他们家庭一天的生活,最终你会发现,最重要的言传身教场所是在饭桌上。

  虽然我们提倡吃饭时不要说话,避免一嘴两用,但是吃饭期间,还是会聊一些烦恼或者开心的事。一个三口之家,你会发现这样的情景:吃饭的时候,三个人聚在一起,比如,妈妈可能会抱怨单位里某个同事特别讨厌,老喜欢在领导面前讨好卖乖,言语之间充满了不屑,也许还夹杂着比不过人家的酸溜溜的无奈;爸爸可能会吹嘘自己如何耍了点滑头,在同事中争取到一次半出差半旅游的机会。放心,你们这些牢骚和伎俩,你的孩子很可能全盘接收。

  如果碰上朋友或者客人来了,在饭桌上客客气气,客人走了后又掰扯与朋友或者客人的矛盾,说人家的不是。请放心,这阴一套阳一套的东西,你的孩子很快也能继承。

  如果你们是三代同堂的家庭,喜欢把婆媳不和的矛盾拿到饭桌上展览,相信我,你的孩子将来肯定也是后宫之战的高手。

  我强调负面的例子,是要让父母们警醒:我们在家里,不知不觉地将自己身上猥琐的、恶意的、乖戾的、讨巧油滑的一面教给孩子了,但我们完全无意识。家长们不要不承认自己性格中有这一面,你好好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天所说的话,一天所做的事,你会发现自己也有很恶心的一面,而我正是强调这种无意识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假如你在饭桌上跟你父母总是争吵,谁对谁错对孩子来说是个为难的判断。他也许会认为,生活就是一个计较与斗争的过程,更别提你的那些小心眼儿也可能会传染给他。

  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气质

  饭桌教育一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饭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孩子的心理、习惯、价值观乃至处事方式都可能有影响。如果你看到一个自私的、与同学斤斤计较的学生,你到他家里去拜访一下,很可能这些毛病都是他父母所具有的。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这个话有一定道理,但道理并不在于我们平时理解的那样,农民的孩子就是农民,知识分子的孩子就是知识分子,黑社会的孩子就是黑社会。不能按照职业去分,现在有多少知识分子都是农民的孩子呀!

  我认为更多指的是人格气质的影响。龙凤是大器之物,高瞻远瞩,胸怀远大,在这种气质的培养下,不论孩子将来是扫垃圾的还是开公司的,也有光明正大的气质和良好的生活追求;而老鼠,专干偷偷摸摸的活儿,鼠目寸光,眼中有小利而无大义,这种人格气质,将来即便当官,也差不离是个人人小瞧的混混儿。饭桌教育对孩子人格气质的影响很大。

  这里的饭桌是指教育的主要场所,饭桌是个比喻。也许对有的家庭来说,床头可能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比如说跟孩子共处一室,那么睡前的谈话往往对孩子影响很大。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而在这些场合里是无意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最容易无意识影响孩子的教育场所,你也最容易暴露你的缺点,并传染给孩子。家长一定要警惕,自己已经有这样的性格缺陷了,就别让人家说自己的孩子:这德性跟他爹似的。

  我刚才说的基本上是负面的情景。相反,如果你在饭桌上讲的是正面的、善意的、积极向上的话题,相信你的孩子会更容易拥有健康快乐的心态。只要你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些场所谈些健康的话题,谈些培养孩子光明气质的话题,而把那些见不得人的夫妻私己话题、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争端移到更加隐秘之处,那么我相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已经创造了比一般家庭更健康的环境。

  13进入孩子的世界,沟通才有可能

  作为父母,如果你们平时以家长的姿态面对孩子,只会命令他,他对你没有好感。如果不是血缘关系的话,你们对他来说跟街上的人没什么区别,他才懒得理你们。因为你们根本没有进入他的世界,不是他的朋友,他宁可跟一只他感兴趣的蟑螂说话,也不愿意跟你们聊什么。做父母没那么容易,必须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才能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在那里,你们才有发言权。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

  现在你心里有点底了,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观念来教育孩子。但是对很多父母来说,横亘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孩子根本不听你的,你甚至无法跟他沟通交流。你跟他说话,他却当你是空气,纵使你有千般理论,万种柔情,都成空谈。

  怎么办?我们得找根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你根本没有进入孩子的世界,他凭什么跟你对话,跟你交流?我们成人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里,俗务缠身,忙忙碌碌;而孩子们生活在他们的儿童世界里,那里是他们的乐园。这两个世界没有交集,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谁也不搭理谁。儿童只关心和接受他们世界里的信息,并不理睬成人的世界,你就是他们世界之外的一个人,他怎么能接受一个外面世界的人的教导呢?

  曾经有一个六七岁的小朋友来我家玩儿,刚开始我没有办法跟他沟通,因为我的话题包括俗套的对话,他根本不感兴趣。后来我让他看电影《冰河世纪》,起先他还不感兴趣,看了一会儿,他看进去了,对里面的卡通动物大感兴趣。我就陪他一起看,一起笑,跟他讨论里面的精彩之处,这样我们就有了共同话题。看完电影,我们就成了朋友,至少比前面无话可说的情况要好得多。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共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他感兴趣的,我们就有了交流的基础,就成了朋友。

  对孩子来说,父母除了伦理上的关系,其他的关系都需要培养。作为父母,如果你们平时以家长的姿态面对他,只会命令他,他对你们没有好感。如果不是血缘关系的话,你们对他来说跟街上的人没什么区别,他才懒得理你们。但是,假如说你们有时间回家,陪孩子一起看看动画片,讨论为什么猫会怕老鼠等话题,进入他感兴趣的世界,这时候,你除了是他的爸爸妈妈,还是他的朋友。只有成为他的朋友,他才愿意听你们的话。

  答案非常清楚了,孩子不搭理你,是因为你根本没有进入他的世界,不是朋友,他宁可跟一只他感兴趣的蟑螂说话,也不愿意跟你聊什么。做父母没那么容易,必须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才能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在那里,你们才有发言权。

  所以,你得反省自己,从孩子会说话能交流的时候起,你有没有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进入孩子的世界。如果没有,对不起,你是一个不合格的家长,你休想教育好他。有的孩子对爸爸并不感兴趣,只有爸爸当马让他骑的时候他才感兴趣,这时候,爸爸变成一匹马,进入了孩子的游戏世界。记住,你只是马,不是爸爸,他只对马感兴趣。如果你由人变马进入孩子的世界后,却不能与孩子进行交流,你一辈子只能做他的马。

  从孩子的兴趣之门进入他的世界

  有些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孩子就不听我的呢?越大越不听话,到了青春期叛逆起来,还把父母当仇人,倒是跟街上的小混混玩得挺好。这时候才发现已经晚了,因为从小到大,你根本就没有当过他的朋友,了解过他的兴趣,你只不过空有一个父母的头衔。

  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去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世界在哪里,你要从那里进去。其实儿童的兴趣是很宽泛的,只要你有心,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进去。比如说,如果孩子喜欢吃雪糕,你可以买两根不同的雪糕,一个给孩子吃,一个给自己吃,跟孩子探讨两种雪糕的不同味道,互相交流更喜欢吃哪一种,哪种雪糕味道更好,同学都喜欢吃哪一种,下次应该买哪种尝一尝,等等。这虽然是很小的事,但只要方法得当,你们就会在一个共通的小世界里相遇。多做这样的努力,跟孩子就会有共同语言。当你进入孩子的世界,并成为孩子的朋友后,孩子才会把你当成一个可信赖可交流的人,才会进入你的世界,在意你的看法。直到有一天,你跟孩子说:儿子,你是不是电视看得太多了,应该把功课先做完。这是你关心的层面,孩子把你当成朋友,他也许就会站在你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抵抗。

  我有一个同学,小时候对电视里的科普节目特感兴趣,整天跟他爸爸交流,问东问西的,他爸爸也有心,每次都认真帮他解答,争执不下时还去图书馆查书。他们在交流中形成亦父亦友的关系,非常融洽,爸爸有爸爸的威严,也有朋友的宽容,我想,那是我见过的最融洽的父子关系。

  大多数家长看见孩子一个人在玩,就很放心,不管他了。等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才去纠正他,别这么干,别那么干,这种方式很粗暴。孩子即便能听,也会觉得你是敌人,不是朋友,这种方法会使沟通很难进行。等到孩子有一定的叛逆性或者自主性的时候,他会非常讨厌你。

  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反感父母的那一套,觉得父母很老土,把父母当仇人?因为父母从未进入他的童年世界、少年世界和青春世界,父母的观念确实也落后了,只会压抑他的人性,他能不反感吗?

  父母进入孩子的世界,除了交流外,也是跟孩子学习和探讨的过程,这样,如果发现了孩子的问题,便能从自己和孩子两个角度去考虑,去建议孩子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青春期的性冲动问题,父母如果从来不跟孩子谈这个话题,现在孩子又早熟,对这件事情感到新奇,很容易做冲动的事,被家长发现后,二者的冲突不可避免。正确的做法是,父母首先要改变观念,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性的话题是可以交流的,不是应该冲突的问题,这个后面会具体谈到,不在这里详述。总之,父母的功课在前,才是教育的王道,不能一味责怪孩子不听话。

  进入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的世界,是你先要做的功课。成为他的朋友,成为他愿意对你倾诉的朋友,然后再谈如何影响他的观念。

  14"逆反心理",一个政治不正确的歧视性语汇

  逆反心理就像弹簧,你越压制,它的力量就越大。孩子顽劣,跟你反着来,就是长期以来不重视疏导逆反心理导致的。家长不认可孩子的行为,一般会采用呵斥、强行制止的方法,不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长此以往,把弹簧压得特别实,积蓄很多的能量,关键时刻一压,孩子就会给你致命一击,史上最顽劣的孩子就炼成了。因此,对孩子身上平日看来是错误的行为,不要一味制止,只要不是危险的行为,允许孩子尝试,让他自讨苦吃后再做分析和疏导。

  孩子正常的逆反是成长的标志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让父母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会导致交流无法进行,施教无法展开。带过孩子的妈妈一般都知道,孩子从一岁多还在牙牙学语时就有逆反心理。最普遍的比如说喂饭,你越着急哄他吃,他偏不吃,甚至你知道其实这时候该是他吃饭的时间了,他的肚子也该饿了。还有时候你喂他吃,他不吃,偏要自己拿勺子吃。再比如说你带他出门时,顺手关上门,他不满意,非要把门打开,他自己再关一遍。或者你打开一个包装盒给他取糖果吃,他却大吵大闹,因为他想自己打开包装盒。总之,你越想让他干什么事或者帮着他干什么事,他明白你的意图后就偏不干,跟你反着来,这是幼儿的一种逆反心理。

  这种逆反心理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加强,到了有一定行动能力的时候,或者背着父母干一些父母不同意的事,或者特别刁蛮顽劣,什么捣蛋的事都干。而且孩子对家长的呵斥已经麻木了,特别不听话,到处惹麻烦,让父母来擦屁股。

  我见过一位气急败坏的父亲受不了孩子的捣蛋,把孩子扔进池塘里。这个极端的例子肯定让许多深受其苦的父母深有同感,因为有时候让孩子搞得特别头疼的父母,还真想把孩子扔到池塘里,只不过是在意念中想这么干,还没有付诸行动。

  到了青春期,孩子会把逆反心理付诸更多的实践,甚至讨厌父母,觉得父母思想落后,不愿意跟父母交流。在行动上,用早恋、逃课、上网、出走等方式来对抗,这不仅涉及到逆反心理,而且涉及到青春期的诸多问题。

  如何让你的孩子不成为逆子,规避以上所列举的极端现象呢?既然想对付逆反心理,我们就必须理解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第一个基本观点一定要记住,逆反心理属于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不必把它视为洪水猛兽。也就是说,成长中适当的逆反心理并不是问题,如果孩子对你百依百顺,而没有自己的质疑和判断,反倒有问题。实际上,只有逆反心理超过一定限度,造成严重的后果,你才需要去矫正。

  第二点,要理解逆反心理的本质。

  就拿吃饭来说,你越逼孩子吃,他越不想吃,你越坚持,他越躲避。种种行为的根子,都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作怪。不到两周岁的孩子,就有自我意识了,不想被你摆布,你越是兴师动众要他干什么,他越是反感。他还不会说话,但是他的行为在告诉你:"别以为你们想让我干嘛就干嘛,我自己也能独当一面。"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非要自己关门,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打开包装盒(打不开的时候就会递给你,让你打开,倘若你不经他同意就打开,那就犯了他的大忌了)。在大人看来,这时候的孩子有点自以为是,这表明他的自我意识在觉醒,如果你不承认和解放他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就会长期与你斗争下去。

  再说吃饭的事。父母不要过分强调,可以漫不经心,父母自己吃,先不给他喂饭,让他饿一会儿,引导他来模仿父母吃饭,让他感觉到吃饭并非是强迫行为,而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吃饭时你追着孩子喂,越追孩子跑得越欢实,吃顿饭跑个几公里。这种行为日积月累,就会加深他的逆反,使正常的逆反心理发展到病态的逆反心理。当然,在吃饭问题上,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相当困难,但父母如果明白了孩子的心理后,自己心里有数,根据实际情况慢慢调整,是可以减轻或者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的。

  孩子过度逆反是父母压制的结果

  一般说来,中国的父母不太重视孩子的自我意识,往往什么事都大包大揽,用自己的意识覆盖孩子的意识,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现象比较严重。西方的父母有放羊式教育的传统,孩子的成长环境比较宽松,因此两代人的交流会更默契。

  逆反心理就像弹簧,你越压制,它的力量就越大。孩子顽劣,跟你反着来,就是长期以来不重视疏导逆反心理导致的。父母不认可孩子的行为,一般会采用呵斥、强行制止的方法,不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长此以往,把弹簧压得特别实,积蓄很多的能量,关键时刻一压,孩子就会给你致命一击,史上最顽劣的孩子就炼成了。因此,对孩子身上平日看来是错误的行为,不要一味制止,只要不是危险的举动,允许孩子尝试,让他自讨苦吃后再帮他分析,他会更明白道理。

  西方教育中,一岁多的孩子把树叶放进嘴里吃,父母不会制止,反正不会出什么危险,孩子尝了以后,觉得这玩意儿不能吃,不好吃,自己就会吐出来,以后会形成自动辨别的能力。中国的家长,这种情况下一般会惊叫着抢走树叶,这样将导致两个后果:第一,孩子不会自己去辨别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失去了学习和尝试的机会。第二,孩子对树叶等东西会更加好奇,还会保持婴儿时期摸到什么都放进嘴里的习惯。

  孩子的很多行为并非都需要制止,其实很多是在学习。要让孩子尝试,即使太危险不能尝试的情况下,家长也要用分析疏导的态度来对待。一方面可以避免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一方面还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跟一味呵斥制止的效果有天壤之别。

  跟孩子做朋友才能避免青春期的逆反

  到了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出现又有不同的原因。这时候孩子喜欢追求时髦,会买一些奇装异服,热衷于明星做广告的那些品牌。一些父母看不惯,总是唠叨、反对、不接受,说这种衣服像什么样,又贵又难看,还不如那些普通的样式。越这样唠叨,孩子就越有逆反心理,不但在穿着打扮上一点改变都没有,以后凡是父母提倡的,他都反对,与父母形成很深的隔阂,甚至水火不容。一般人将这个看成代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其实两代人之间一定会有代沟吗?代沟一定导致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我看未必。所谓代沟,如果你有正确的方法,绝对可以消除,绝对可以父子成朋友,母女成闺蜜,其乐融融。以上例子中,父母有做得不太好的地方。你不尊重年轻人的审美观,你把自己的审美观强加在孩子身上,你的唠叨和反对不但无用,还成为孩子逆反心理的根源,导致他认为你太保守、太传统,无法跟你交流,你的一切观念他只有反着来才是正确的。

  正确的做法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穿奇装异服或者剪个特殊发型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孩子的审美观不同。父母可以不认同这种审美,但要尊重,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嘿,小子,你今天穿这样的衣服到底酷在哪里呀,这是赶哪个潮流呀,老子看了怎么就觉得有点另类呀?

  这样很轻松地向孩子求教,孩子会把你当成朋友,也许还能给你讲出头头道道来。即便你有不同的意见,也只能摆出来给他参考,抱着理解他的态度。也许在这种轻松的交流中,他还是会接受你的一些建议,可以避免青春期逆反心理的产生,也避免你在孩子心中成为土老冒。

  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父母能够触类旁通,避免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大有可能。另一个现象是,父母对孩子在青春期结交的朋友基本上都会介入,特别是结交了社会上的朋友,父母怕孩子近墨者黑,往往干涉很大。这里面的矛盾是,在孩子看来可交的朋友,家长觉得这种朋友会把孩子带坏,因此禁止孩子交往。孩子可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朋友很有魅力,父母禁止跟他交往就是在有意刁难,跟自己对着干。

  父母这种武断的方式当然不对。那么,如何对待孩子的交友呢?这里面每个人面对的情况不同,不能一刀切。但是有一定的处理原则,那就是跟孩子一起去了解这个朋友,去辨识这个朋友。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交往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这时候父母必须跟孩子交流,你今天交往的这个朋友是做什么工作的,素质如何,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交往,他身上有哪些优点。朋友的哪种行为我们不能参与,哪种活动一定不要参加,哪种朋友淡交即可,不然会惹麻烦,等等。

  通过分析之后,让孩子自己做出判断,孩子有了判断之后,父母再亮出自己的观点,给孩子参考,跟孩子一步步达成共识,这是最好的选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这也是一种学习,父母要帮助孩子拥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千万不要下武断的结论,把别人都视为坏人,认为绝对不可交往。如果父母出现这种态度,孩子的交往行为就会越来越隐蔽,并排斥父母,有可能真的变成近墨者黑。

  总而言之,父母必须意识到逆反心理是孩子的自我意识、自主行为受到干涉、阻挠后的一种反应。尊重孩子,通过沟通达成共识,与孩子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则。自我意识具体是指什么,孩子哪一些方面的自我意识受到侵犯,这一点需要父母仔细揣度,认真交流并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