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槽刨坑机刀具如何磨:曹宝麟网上论书帖(整理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11:13

曹宝麟网上论书帖(整理版)
  
 应斑竹要求现将该帖四合一,改变字号,重新奉送大家.

一、(章法问题答杨红业)我记得好像在中国书法网上讲过。章法问题要通过读帖去领悟,应顺着笔势

仔细读,看看古人是怎样趁势处理各种偶然出现的情况。章法问题说到底,我认为还是一个对立和统一

的关系。
二、(关于书法形神答仁者)神必须依附于形才得以表现。形神兼备,形似当然是首先必须做到的。随

着笔法的熟练,书写时加快了速度,正如一个精神健旺的人,他的动作是富有生气的,那么神也就自然

显露出来了。
三、(关于成竹在胸答耕农)谢谢指教,但望有以教我,而非"改善"的笼统.我想,君建议勿"成竹在胸"窃

以为是增加非轻车熟路的变数.我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我往往喜欢写一些很生疏的内容,即此。
四、(关于学米入手答江南一客、小叶)蜀素苕溪入手最宜.小字笔须尖利。我所说的小字也就是原帖大

小。
五、(关于米与二王之间的联系及对今后书法的影响答太)前个问题,我想凡读过书法史的人基本都能清

楚.至于他的影响,应该永远不会消亡.因为米的技法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高度,只要行书还有,人人都有

必要向他讨一杯羹的。
六、(关于学米与雁塔圣教、礼器)你所云二帖皆属瘦劲,用以增强笔力,自无不可,然而褚字是米之源,

关系更深,礼器似无必要。
七、(关于执笔答qq—ll—ql)日本人大概有一种好的传统,即外来文化的精华皆保持原汁原味,历久不

变.他们的茶道,即是我国唐代的饮法.把茶叶磨碎,现在全国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还保留这种喝法了,但陆羽

<茶经>和蔡襄<茶录>都是教人这么做的.黄山谷<满庭芳>咏茶词有一句为"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即是很

形象的描述.执笔也是如此.像铅笔执法,其实也是我国古法,即所谓"拨镫法".当然,每个人执笔大多不同,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执笔无定法,要使虚与宽"而已。
八、(关于米与二王答静斋居士)米王为一家眷属,一起练无不可.小的总比大的容易掌握,故望先攻小字


九、(关于学米答杨逍)若就米字而言,<蜀素>比<多景楼>临得好,可见字愈大愈难,这种差别就是老米亦

难免.你似应不存在所忧虑的问题,如须指出,那我觉得结构还应用功,克服左右结构的松散.笔法的毛病并

不明显。
十、(关于诞辰一词答日知生)辰是时,也是日.这用法应不错.另外,语言也有约定俗成的情况,有时甚至

是习非成是的.无人纠正或无力纠正,大家都被裹挟,也就默认了.如现在连中央电视台都把"因为"的"为"

读成第二声,而以前是皆读第四声的.
十一、(关于学书答小明)初学而幼稚,应属正常情况.望继续努力。
十二、(关于临米答山谷门图)刻意摹拟,不能有我,勿乱章法,勿放太大。
十三、(晏庐自述)
晏庐自述
   记得20年前在北大读研究生时,教《语言学概论》的叶斐声教授说过的一句话:  “一个婴儿的诞生

,就像一辆加满了油的汽车。”或许是转述西哲观点,说明人类有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其实《礼记·

祭义》早就说过“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应已觉察到承继的相似之处。所以不能绳武先人德业,即

被斥为“不肖”。现代生物学关于DNA的研究,使人类对揭示自身奥秘迈进了一大步:细胞核中遗传密码

贮存的信息,决定了人的寿数、体貌、性情、能力等等,那真有些“宿命”的意味了。孔子云:  “五

十而知天命。”而我却年近“耳顺”。古人寿命不永,年届半百即日忧桑榆,而经历的事情又太多无奈

,才会悟出冥冥之中原来隐藏着不可抗拒的天命吧。现在人寿已大大延长,连书法中青展都宽假至六十

,我这年龄充其量只能折算为“四十而不惑”。不惑也就是不复为外物所左右,应能客观地关照盘点自

己了。到这时候“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大概方不致自欺欺人。
     我也许命中注定一辈子都要与文墨打交道。我排行第二,幼时的我即与兄弟性情大异。所谓儿戏如

呼灯灌穴、结朋追游乃至抖空竹、打陀螺等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5岁入学读书,记性不错,默生字总是

全班第一。旧时烟盒中附送纸牌,小孩拿去玩便糟蹋了,而我却留意所绘人物故事,什么“李下不整冠

,瓜田不纳履”,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之类的古训至今仍记忆犹新。不多的压岁钱,兄弟都换了

炮仗放,而我竟挑回一些画片,白石的虾和悲鸿的马即是我自学的初步内容。我最乐意到一个颇多古董

陈设的亲戚家串门,他属马,请马晋画过一匹棕色大马,我每去都会驻足端详,颇诧异于马的前右足内

侧何以有一块圆形瘢疤,后看到真马,才知凡马皆具,画家原是写生所得。朵云轩是假日必至之所,留

连半天,欲去依依。高中时喜文科的倾向已十分明显,语文书中最饶有兴味的是古文。高三任课老师薛

椿荫先生,曾用地道的魏碑书写了不少易误字贴在课堂里,又组织课外古文兴趣小组,正合我意,当即

报名。他发给我们的读物有袁枚的《黄生借书说》和自己用文言写的日记。彼时语文教师的功力绝非今

日可比。古文那种简远隽永的情调沁人肝脾,使人陶醉。我游城隍庙豫园,归后也模仿写了篇满纸之乎

者也的游记,居然博得老师的青睐和同学的传抄。我的作文总能得满分,也经常蒙薛老师当堂朗读点评

。在家里一头扎进书房,不到吃饭频催不肯挪窝,父母每笑言,此儿若在前清,必能考中进士。高中毕

业考取工科,独向薛老师府上辞行,他为我题词,慰勉有加。我看到他家墙上有四条屏,当我向他表示

难知其妙时,他告诉我作者是清代最杰出的书家何绍基,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不觉便记住了…

…此老料应早以作古,我怀念他是因拜赐他的熏陶,并使我的心智得到了初步的开发。
     我曾经刻过一方印章,文字为“魏武之后”,刻成便觉有些浅妄可笑,迄未钤用。但我深信,在我

的灵魂深处或云遗传密码中正有一条悠远的文脉,它时时感召着我,使我面对文字和艺术时不能自已,

他预示着我的发展前景。
     人生的乐趣,莫过于求知欲的得到满足。我的兴趣广泛,几乎涉及到文史地动植等一切领域,但考

大学的择业误会与之发生抵牾,使我只有通过自学才能继续深造。幸好“文革”阻断学业,才使日后的

回归出现转机。因我属半吊子工科毕业,分配到工厂跟班劳动。工余别人娱乐消遣,而我却沉浸在当时

能找到的书籍中。随后所谓“封、资、修”的孑遣也不能保有,只能啃辞典。这些由事实证明决非枉抛

心力。我愈益信奉自学不失为一种进退裕如的学习方式,它锻炼了我的耐劳力,更扶持了我的自信心,

甘苦备尝,冷暖自知。后来“他好俱忘’,固守的阵地只剩下考据和书法,并将终身以之。
     考据是我研究生毕业后调整学术方向才开始着手的事业。考证碑帖,当然与我早就喜爱的书法互为

表里。起步晚而先谈,无非便于说明问题。不可否认,三年师从王力先生的生涯砥砺了我科学的求实精

神和慎独的学术品格,但思接千载而又游刃有余,则全倚仗由广泛涉猎积累的各类有用知识。我读书从

来细致,几不疏漏,博闻强记和审思缜析,是考据的必备素质。我自许有佞古之癖,时时扮演细作,以

勘破千年迷案,还历史真相而乐此不疲。这是一块蕴藏丰富的冻土带,我有时会庆幸似乎是老天特地留

待我去垦殖并获得丰收的。尽管学问做得很累,使我永远难以企及著作等身,但我坚信,锲而不舍的精

魂终将受到后人的祭祀。
   从自觉算起,我临池已有40年。同样体现了一以贯之的学风。学书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笔法,这是最

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元素,因为字法和章法等一切皆从此生发。笔法传授,古来视为秘笈,既有垄断的自

私在,也有阻吓他人探索之意。但只要有轨迹可循,终存解读之契机。我所取法的米芾,笔法的丰富性

可谓无以复加。故此若无用志不分的专谨是难以摘取龙颔之珠的。我深知后须与之离,必先与之合,所

以不能不在亦步亦趋的临摹上下足苦功。从初学的第一刻起,我就用如对至尊的恭敬去临习,在缓慢的

速度中仔细剖析点画的形态并刻意摹拟它。正是凭着这死工夫和笨方法,才最终将他用笔的奥妙了然于

心;这做法也许自以为聪明者不屑为,但龟兔赛跑的胜利终究不照顾见异思迁或急功近利者吧。踏实之

不吾欺,这浅显的道理,在今日浮躁的时风下,仍不无强调的意义。
     最近有朋友撰文论述当代创作格局时抬举我为“经典技法派”和“承续型”书家。现借此表明一下

我自己的态度。 我把自己定位为学者。学者就得写学者字,这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学者往往理性多

于感性,这也就决定我不属于那种以张扬个性为己任的表现型书家。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

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如其才学,也就是功性的问题。才是先天的,学是后天的,有

性无功或者有功无性,笔端总会表露无遗。这较易理解。“如其志”的志,倘若同于“诗言志”的志(感

情),似乎也不必赘述;如果是“盍各言尔志”的志(志向),则应作些诠释。因为志向体现为一个人的追

求,是十分隐蔽化的。但内心为自己设计的东西既要依托外在形式豁露出来,当然就不必掩也是不可掩

的了。 每个人的生命节律受之于天,而运笔的速度最能印证生命的律动。我本不甚辩给,而长久默默钻

研,更养成了沉静的恬淡的性格。我之作书每优游而不迫,看客误以为从容镇定,其实乃性情使然。我

虽未至“一日不书便觉思涩”,但还算勤耕砚田。铺纸执管,也不存几多创作的动机,只是挑些有味的

诗词续续写去以显示真我,这也许即是禅家所谓的“平常心”吧。有时为了检验临纸应变的能力,偏择

一些生疏的词句。我并不刻意新变,一任自然。由于技法稳定,大部分作品不好也不坏;偶然五合交臻

,心手双畅,或许也有几件值得保留。
     我深知创变的重要,但欲变而不知变或故作而违规律,还不如委顺随化,与时推移。因为变迁是宇

宙定理,想不变也不行。缓慢的变犹如坐地而不觉,揽镜而不知,而十年的比照便凸现差异的巨大。有

时对比旧作,深慰尚有寸进,那么自可不必只争朝夕,好像非变得面目特异不足以独立书坛而惶惶不可

终日似的了。
     我所认定的追求是借助适意的书写,再现一种古典的情调和一派精致的逸韵,从而实现修身养性的

功效。这无疑有些士大夫习气,与当今鼓吹创新、大倡流行的时髦格格不入。但我想,与其新且粗劣,

何如保持旧的精美,关键还是以质量决定高下。另外,古旧有时更有理直气壮的存在权利和不可复得的

参照价值。君不见山西平遥的城墙,若非当年县太爷的固执,岂有今日旅游的火爆?它能块然独存并傲然

登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谁不感铭那位有远见卓识的功臣呢?
十四、(关于“政”与“馆”答日知生)王羲之父名正,为避讳而书为政,如<十七帖>"先生今年政七十耶

"即是.沿用至今也可谓是迂腐习气作怪罢了.至于"馆"从食从舍皆可。
十五、(关于学米答书梦人)笔性近董。董自谓学米而得笔法,虽属第二乘,但仍然写出面目,卓然成

家。建议你研究一下。
十六、(关于学书答白云庄主)写到这样,已非十年功夫不办.虽略觉柔媚,但令友气质,或许近之,

故不必违拗本性,强而为之.向他进一言,即注意格调的提升。我再要补充的是,这件作品用此书风录漱

玉词十分合适.如采取颜体,至少是给人不舒服的.所以二者似亦不可偏廢.
    十七、(关于学书答黄伟文)睽违已久,名虽犹记,但尊容已淡忘矣.别来无恙乎?君为我教过的最有

悟性的学生之一,想君跨校修课,若非酷爱书法,当不至此.今览所示,益见精进.能得古人微意,亦属才难.

唯石庵鲁公之绵中裹铁为稍欠耳。
十八、(关于临蜀素答小辉)亦步亦趋的一比一对临,是我最为提倡的不二法门.望锲而不舍,必有悟入。
十九、(关于临颜勤礼答狼朗)一些难写的基本笔画,如平捺,折,戈法等都未过关.纸张似乎过滑。
二十、(关于临王、米答庸雅斋)临得刻意平实,是优点也是缺点.时间未久,精神稍逊,但凭此刻意拟似,

必渐入佳境.另外,章法虽未乱行,然字距有误,望注意。
二十一、(关于学米答日知生)继续临下去,不要气馁,必能渐入佳境.。
二十二、(评少主书)看到你的字很高兴.在暨大教室里后悔没告诉你(当然是四五年前的事了):我愈益

相信"字如其人"这句古训.至今你留给我的印象,即是眉清目秀的模样.由此及彼可以想象赵孟頫必定是美

男子.所以违性而为必然不会成功.你学美术出身,造型能力是不成问题的.望你继续努力。
二十三、(答梁雷)先看到创作,一目知为学苏,且有一定的功力.正如所言,苏不好学,其之所以如此,即

因文气这种东西远比他相对程式化的笔法和结字为难以捉摸.而大作略具苏味,但不耐细看,笔法和结字尚

有不少毛病,自己检查,具体就不说了.圣教临得还不错。
二十四、(答北溟之鱼评李文采)李文采先生是真正的科班出身,而本人却无师承,他更是受我尊敬的前

辈.以前曾有通问,然迄未谋面.他所临米帖,第一次拜读,觉得比我临得地道,几下真迹一等.我之于临,往

往浅尝辄止,故精神远逊.我想差距就在这里吧。
二十五、(关于临摹答秋少痴)昨日从张家界培训班归来,迟复为歉.临摩方法是我在班上讲述的内容之

一.其实很简单,就是孙过庭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十字箴言.要做到,只不过是初上手必须慢而准而已

.我提倡一比一临写.学员很受启发,找到了长期临不准的症结所在.我想,对您同样会有一些触动。
二十六、(答hexianliang)两三年而至此,天分可喜,望你珍惜.你的创作稍得王铎笔意,但未在他的来源

上打牢基础,遽学驰骤之态,恐难为长久之图.仍要提醒你,写字不可鲁莽粗心,延头什么意思?头能延吗?故

必为延颈之误.还有两处错误,自己找一下。
二十七、(关于学米答米贩子)要做到比较相似,只能亦步亦趋.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端详笔法和字法层

面上必须记住的东西,而这些又是对以后自运起关键作用的.但是我们又应知道作者下笔不假思索,这是熟

能生巧因势利导的结果,所以速度不仅不必成为初始的忧虑,而且我们到时是觉得不得不应该快的。
二十八、(关于米与二王答小小小小等)米芾<方圆庵记>确有大王意味,但他在此前风格已基本确立,其

形成当受欧阳询沈传师褚遂良等家影响,而此基调基本上贯彻始终.大王对于小王而言,予米的作用似乎并

非主要的.因此"若无圣教打底"云云是未必然的.另外,<兰亭>因是唐人半临半摹,故与几本响拓的精确度

还是有差距的,这就是我觉得学王不如从圣教入手为好的原因。
碑刻不如真迹,何况蜀素又是五合交臻的杰作。
我虽不会劝你从一而终,但在某一阶段必须择善而从,而且心无旁骛.三心二意必然一无所获。
二十九、(关于用笔答网友)点画越长,越需要有变化,否则便失于单调.长横如此,其他亦然.按提按并使

之波动,是常用的笔法,这似乎不必细述吧。
三十、(关于学米避俗答山居读易生等)越易上手越易俗。我看学赵比学米更易俗。何故?因为赵平易

近人,学者往往可以举一反三,所以貌合神离也就难免,乾隆即是如此。这种俗应归入平庸一类,尽管

它还不是完全不堪入目。而浅层次的学米,弊端或许更多。米字个性强烈,点画跳荡,字势欹侧,而且

带有一些特殊标记。初学者一般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如果盲目拼装,虽能一目而知出于米,但

其俗恐怕只可说是恶俗得俗不可耐了。这两种表现不同,其俗一也,都是“且学一家忘一家”其实是不

可能的。学什么就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所以先入为主尤其重要。红袖说得好。后博就是博采各家之长

,但须防止乱采,风格离得太远的不能嫁接。有的书家就这样给毁了。
    浅尝辄止所致。那麽如何医俗也就不言而喻。但必须强调读书知礼的重要性,因为书法毕竟不僅僅

是技法层面的事情。
三十一、(关于用墨答wangxiu)我觉得墨分五色是借用国画技法名词。墨法在明代之前只有无意识的表

现,如写得只剩不多墨了,却又要添写几句,蘸了点清水,不经意出现淡墨。明人从水墨画得到启发,

有意识地引入书法。林散之善用淡墨,应是学过董其昌的缘故。
三十二、(关于魏晋持卷书即书于弧面者答周师道)
魏晋持卷书即书于弧面者
奈尔白:窃见魏晋持卷书即书于弧面者也。
如大王寒切一帖,其晚年书也,此类形迹仿佛能寻。
试以铺纸持卷两式分临,则后式较易逼近之。
至北魏书碑,写于大幅平面,亦生面别开之契机耶?
今持卷书成此纸,作为回帖,参预讨论。幸甚幸甚
曹宝麟:师道乡兄如晤:魏晋书于弧面,有不少人持此说,包括孙女士《书法有法》。这种执法虽有图

为证(那些后人作的图能否为据且勿论),但左手执卷(除非纸下有垫物),右手挥运的姿势,愚总觉

是不可思议的。吾兄能否用数码相机摄下演示过程以解弟惑,如何?
奈尔敬回
宝麟兄道席:
甲)  窃自3-4年前上网得读大王等书迹清晰大图,每追索其笔画笔势之起、承、转、收项。遇生惑若谜

者,欲求解释,乃自做各种自己设计之模拟试验探索。
其中包括不据案持卷在弧面上书写及不据案持册在小平面上书写。
乙) 私试持卷在弧面上书写,意在体会它同平面铺纸书写用笔之差别,寻求今人可能已不明白的古代笔

法,看是否值得揭为今用。
其他试验皆类此。不为提倡杂耍或卖弄。
丙) 私试持卷在弧面上书写时,左手执纸卷(纸下有垫纸),卷径约二寸时最便握。曾试过
--卷近腹部和近胸部两种位置;
--又分试站立写和坐着写;
--运笔的右手肘靠右腰或不靠。
由是已有8种主要姿势组合,恕不一一具图。
丁) 点滴肤浅体会:
有些魏晋帖可能非以铺纸而以持卷方式写成,如大王《寒切帖》。
以持卷式想象其行笔过程起、承、转、收诸项较易理解,
以持卷式临写较易逼近。(鄙见《寒切帖》横画每每中粗两端细,
竖则无此特征;字迹在行轴附近墨量比较集中,
为其可能写成于弧面上的物理线索。)
其间或有今人已不明白的古代笔法,或可揭为今用。
戊) 一个假设:
左右手配合的书写运笔操作不同于只用右手运笔的书写操作。
例如,今常用的右手对笔的提按动作,在古代很可能有过的(恕不在此考据)
左右手配合的书写操作中,可能或可以、全部或部分地由持卷或持册的左手
以反向的动作替代(左右手配合,形像些譬若打锣;
左右手配合还譬若端碗吃饭,每个中国人都会,毫不神秘,根本不值得卖弄)。
在下于书法,业余玩票者也;参与讨论,重在参与也。知无尽,幸获教。
夏热顺候
台安!                                 奈尔谨顿首 2003.8.5

三十三、(评大江作品)前几天无法登录,甚歉。大作早已看到。觉得用笔不够沉着,结字也有些习气

。望注意。
三十四、(关于刷字答读易生等)所谓“刷”,我的理解就是“沉着痛快”四字。历来象老米这样对毛

笔控制到无不如志的书家恐无三数人,这是他学褚最久得到的好处。他无一笔不悬手,应出于心解。用

这高标准严格训练,才谈得上无往不利。沉着,是留得笔住;痛快,是恣肆自如。既进入随心所欲而不

逾矩的大自在之境,隔阂被打破,那么感情的抒发就毫无罣碍了。当然,知易行难,这在我还是一个努

力的目标吧。
“米芾在直线上好用,但在曲线上就没有那么如意”
你说得有些道理。刷字我用“沉着痛快”释之,一般人只知一味痛快,遂堕一偏之失。书法之所以成为

艺术,节奏感是其标志。所谓节奏,就是有快有慢。痛快,自然是快,那么沉着也就不言而喻。落实到

具体,则是直笔当快。因为无非提按而已,比较简单。而曲线由于有方向的改变,因此必须稍慢,尤其

是有所应接的曲笔,如长撇和钩等,皆须特别留意。
三十五、(关于学草答杨红业)自觉才情不够。草书尤其是狂草最难,历来以狂草名世者极少,可见能

摘龙颔之珠的难度。因为在急速的运动中做出复杂动作是太难了。我的集子里也有几件,当然是凑数的

。但学一点也不无好处,当可强化笔势。
三十六、(关于现代书法答渺小)我们不但切忌禁止尝试和探索,反应鼓励创造。别人愿意玩玩新花样

,亦无可厚非。而有些天分很好的年轻人确实写得不错,我向他们致敬。要相信历史的公正,好的总会

流传下去,汇成传统。
三十七、(关于行书章法答凌云)记住一句话,即达到对立统一。对立,是强化对比。表现在笔法字法

章法各方面;统一是使其和谐而已。
三十八、(关于学篆答不闻堂)你的小篆学的时间不算短了,基本要领也已掌握,笔力不错。要防止美

术化倾向而导致的俗,只有多临帖,望你把握好。
三十九、(关于苏、黄答适庐)苏字的学习,大概始于二十年前,而学黄则是近几年的事。有苏的基础

,学黄就较容易,因黄本也是学苏的。但苏黄的本质区别也是明显的。字形而言,苏扁而黄方,线质则

苏肥而黄瘦,结字也不很相同。至于取舍,好象也不是刻意的事情,你学过什么,笔下自然就会显露出

来。喜爱哪一家不能强求。我对苏米的分析,可参阅拙著《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你的最后一句,既

说是习气,便不能不认为是长期而养成的了。
四十、(关于书法教学答新文字)这种局面的形成,与时代的发展大有关系,非个人之力所可左右。
    以后(时间上,可能有较远)的书法教育,我觉得应当是以两种教育形式占主流:(一)纯艺术性

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二)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存在的教育。 要找到好的书法老师,主要

看个人的识鉴和机遇。
四十一、(关于蔡京与王铎答米贩子)另外一个问题的回复:
“书以人传”也是我国的传统心理。蔡京为“六贼”之首,是祸国殃民的首恶,他的书作流传不多,不

能说没有道德的取舍在内。王铎只是“贰臣”,道德审判就没有那么严重。再加上年代较近,流传就相

对为多。
四十二、(关于手臂悬空答泥山村人)悬手对高桌椅产生之前是不存在问题的。产生以后,使偷懒得以

伴生。我想悬手不算什么大难度的事,只要约束自己,久之便成习惯。悬手的好处,当然是得到极大的

自由。
四十三、(关于学米)他的儿子们当然首先是受到影响的,而学得最象的应是吴琚,学的最好的应该是

王庭筠。时代远些的,受到的影响就不可能比较单一,如明代的董其昌和王铎。
  我学米原先也比较单一,这是学习的必需。但逐渐也应参入一些其他各家的风格,主要是米所从来以

及并时的,如苏黄等名家。当然,以米为面,是脱不了的。
  关于吴琚,我在九十年代的《书法》上,曾经写过一篇《吴琚散论》,可按索引参看
四十四、(关于蜀素答清石)此帖乃米老五合交臻之作,字数多,习气又不重,故窃谓最足学。由颜及

米自然好,因颜本是米源头之一,上追是明智之举。
四十五、(关于学书答窦窦)我打字尚不熟练,只能简要回答您的问题。您说创作有集字感,我想老米

集古字时也会如此,从不统一到逐渐统一,最后化为自己的血肉 ,这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您提议我抛

弃老米,自成一家,道理固然不错,但我想要割断所学的血脉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不可能空无依傍。我

只能以米为面,再掺入一些其他各家的东西,力图以古典的技法写出自己,哪怕写出一点自己的面貌,

能体现学问和胸襟即是有异于他人了。我是为此努力的,不知能使您满意否?
四十六、(关于学书答缘墨)1.临写和创作是两条腿走路的问题,不能偏废。2.小字当然比大字容易。

东坡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望您观看我编写的书法史。3.贯通无非是一

个“势”字。钱穆父戒米芾“当以势为主”,米乃大悟。我们应对照米书,参透他悟出了什麽。
四十七、(关于书外功)我觉得“书外功”主要是文史方面,能把王力四册《古代汉语》一字不漏地通

读几遍,已足受用。并非是我业师便这样说。
四十八、(关于魏启后答子非鱼)我十二年前首次见到魏启老,印象不错。去年第二次访问济南,我要

求去见的老人也只是魏启老,足见我对他的尊重。在国内象他这样门庭若市者是不多见的,其势头如从

耳闻算起,至少也要十五年了,既然不衰,说明极受欢迎。老爷子家里竟然没存货。买主头天付钱,隔

天交字。这样,流向市面的几乎都是应酬品。但我见到自藏精品照片一册,书画俱佳。他的山水画倪云

林一路,与他书法虽学米而出以平淡简远可互为印证,格调总体来看是高的。窃以为他在今存老先生中

可以首屈一指。
四十九、(关于学米)上面朋友关于学米书的问题,烦请浏览创作和临摩的两套影碟中鄙人的说解部分

,仅供参考而已。至于学行书是否须先从正楷学起,恐怕见仁见智不一而足。我觉得东坡“书法备于正

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的说法比较在理,也就是说先

学正楷为是。窃以为,正书行笔速度相对较慢,而笔法和结字,只有在这条件下才能得到刻意的模拟。

自结字而言,正楷阶段须解决结字的常规问题,譬如对称和停匀之类。到了行书阶段,由于笔势的加强

(主要是上下字的萦带关系得到加强),结构自然而然地会在常规的基础上有一些变态,即所谓因势结

字。这时常规的结字只起到暗示的作用,因此每次写同一字都不会按模脱墼。当然,经典的行书范本还

是要下大力气来学习的。无论正行二体皆须取法务上,这就毋庸赘言了。
五十、(关于王献之劝父亲“大人宜改体中的“改体”具体是指什么答fyw)我觉得你有些偷懒,未能独

立思考。你既看到这句话,如果引用者标明出处,你应可追寻到原文;如果引文不规范,似亦不要轻易

放弃,何况这句话并不冷僻。此实出唐张怀瓘《书估》,望你找来读一下,当能明白,不懂再问如何。
五十一、(关于学米答张铁牛等)连带下面一位一併回复。二位的情况恐怕相近,都是临摹未精所致。

如果只不过是浮光掠影,甚至觉得可以学一半丢一半,还美其名曰意临,那么我觉得永远在门外徘徊。

先合后离,谁都知道。如合已做不到,便一切无从谈起。
五十二、(关于学魏碑答笑论春秋)您问我这问题,几问道于盲,但也不妨谈一下拙见,供参考。魏碑

相对唐楷有奇的一面,这是就结构而言。结字必须奇正相生。如果一味地正,便索然无趣。唐楷总体来

看,正多于奇。虽显得正大,但更多作意,颇乏自然天真之趣。唐楷基本上沿着东晋一系发展而来,而

魏碑则较多钟卫遗意,也就是说更古一些。苏黄米批判唐人,用米的话说就是一笔书。我的理解就是说

不能八面取势以结字。所以学魏主要着眼于结构,而不必计较因刻凿而然的节角,如描头画角便属舍本

逐末。何绍基于右任用帖法写碑,可称善学。我以为最好配合北魏墨迹,观其下笔处。不知能否给予您

一点启发?
五十三、(答网友用一句话概括对米的认识)米芾是历来笔法最丰富也最复杂的书法家
五十四、(关于临写如何应用于创作答耿昱我觉得你临和创之间的差距还较大。解决的办法是加大临的

力度,辅之以创作。比例大概为八比二。这时后者只起检验效果的作用。这比例以后可调整,直到持平

或反之。至此大概可以随心所欲了。谈何容易做时难,过程至少得十年以上。
五十五、(答窦煜)你应让我看看临作。你笔性稍好,也很聪明,但入古未深,整幅较平。具体地说则

是笔法简单,结字稍平庸,章法更为平淡。尤其是相同的字变态不多,就是旁涉较少所致。
五十六、(关于苏、米答冬冬)苏的面目较单一,而米则比较多样。考其原由,即因笔法造成。米无一

笔不提手,得到无限自由,这是他能八面起倒因势利导的根本原因。而苏大多凭桌行笔,因字大而不得

不提笔时,就产生〈黄州寒食诗〉等杰作了。当然这不等于说苏字易学。苏属学问字天分字,得面目易

,得精神难。学赵亦复如此。学米学苏各有所好,虽不能说不可并学,但必有所侧重。
五十七、(关于读帖与临帖)读帖是对临帖的补充,不可忽视。临帖往往专注于细节,只关顾与前一笔

的关系如何,准确与否,至于与上字右字的距离,那只不过是落笔时拟测一下而已。读帖就弥补了这个

不足。但读帖并不是泛览,而是顺着笔势来读,与古人书写的顺序相同。由于视野较宽,就能发现一些

章法的奥秘。譬如数字渴笔,则右边必是浓重之笔等等。
五十八、(关于提按与绞转答红树里)古人说心不知手,手不知笔,是书写的最佳状态。我在写字时只

关心纸上的字迹,而无暇顾及毛笔处于中锋还是侧锋,总之中和侧是交相为用的。提按已是习惯的动作

自不待言,至于绞转,也不过是微调而已,自己未必十分意识得到。所以转笔与否,经常聚讼不已,有

人仔细就说有,粗疏忽略就说无,我认为肯定有。但一路转过去的说法我并不相信,因为做不到。
五十九、(答施亮)昨晚已看,临得比较准确。但小心落入赵子昂的窠臼。话不用多,望你体会。
六十、(关于章法答火龙山人)你说的不无道理,但表述不够准确,因为一般不会单字成幅。似应这样

理解比较妥当,如以行书为例,即须从平正一些的法帖学起,获得常规的结字方法,而连缀成篇 ,因势

结字,就会在常规基础上生发态势。这种受常规约束的变态,在另一篇的同字中便会不同,因为这是牵

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
六十一、(答杨红业)
杨红业:我倒觉得苏的成分很多, 似乎先生正想集宋四家于一炉,同时上窥唐晋而自成一家。先生的高

明之处在于没有将字过早结壳,而是不断将书艺推向新的高度。
曹宝麟:红业君甚具眼,窃以为若非无源之水,还是清可见底的。我学米参以苏黄,苏在前,黄在后,

所以大家皆觉伪迹,不足怪也。如此尝试还请方家教我。甚谢!
六十二、(关于珊瑚帖答秋水回波)我最喜欢《 珊瑚帖》,您所指两件大字固然不可多得,但窃以为《

珊瑚帖》神采似更飞扬,另,形式感也很有不期之趣,不知以为然否?
六十三、(关于米书小楷答少主)米芾小楷,严格地说只是小行楷,除《向太后挽词》和《呈事帖》外

,即是所谓“跋尾书”,因不应人之求,自藏也就留存不多。米于小字自视甚高,当然其高超处亦非他

人可匹敌。学小楷自米入,亦无不可,这是个人喜欢的问题。他的小行楷十分精到,结体也很骏迈,相

对大字而言,较少跳荡习气,至少我觉得应该学。拙见仅供参考。
六十四、(关于做学问答白雪歌等)你说曾有考研究生的打算,那你已有本科学历,可能并不是文科吧

。但这不会对你自学那些高深学问产生障碍,因为文化层次已经决定了。所告三门都相通。建议你邮购

北大中文系和历史系的相关教材,教材科应有目录。考古学肯定有而考据则不会有。你准备化五年时间

,我想你足以找到做学问的门径了。拙著《抱瓮集》九一年在台出版。这种书不搞碑帖考据的人不屑一

顾,但国内同好欲觅无所,也是遗憾。当时印数太少,现在台湾大概也已卖罄。我准备在国内出一增订

本,增加十多年来的论文,届时求教于大家。
六十五、(关于什么是书法?什么是书道答闻正)叫法不同,其实一样。
    六十六、(看到有人挖苦初学者)
下面引用由20011115在 2004/05/20 11:50pm 发表的内容:
建议楼主到“少儿书法”里去看看,学习学习。
得罪了``````````````
曹:你这样讽刺别人是不厚道的.那位朋友敢于贴出初临,可见求学心切,羞耻与否,当在所不惜.我们应该

赞赏这种精神。
附录:五月深南道聚会情况描述
卖粥老头:曹老师来了,来深圳了。是日也,天朗气清。深南道群贤几乎毕至。。呵呵,足以极视听之

娱,信可乐也。可惜骚风未至,狐狸没来,敬松开会。每览高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大致内容,同志们基本分享得到了。再罗唆重复,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还是说说曹老师与大家谈话的重点吧。相信对热爱书法的网友是有极大帮助的!     
聚会的前一天晚上,老头在曹老师下榻的酒店同老车分别临写,以求指教。临毕,曹老师说了以下几点

:别临得过快,别把字放得太大来临。后曹老师自己示范临米,临韭花。 我头老车立于其后细观,发现

曹老师临得极慢,几乎同原迹大小无异,一篇《韭花》,近半小时。曹老师对我倆说:临得慢,记忆得

深刻。若象创作那样顺着性情,古人的精华就容易忽略。临贴要把它的特点经过每次慢慢临摹,-----把

读贴的工夫也一起做了!!!
之后曹老师说,创作就不同,由于已经记忆是每次临摹积累起来的,快临,只是笔性熟悉,但最怕熟悉

的成份含了自己的习惯(与原贴相异的习惯)。----那创作起来就不是自己所追求的所学!!!
在我同老车的要求下,曹老师创作了几张手札小品(已拍图片,日后再发)。我同老车惊讶的发现,曹

老师创作的速度很快,同写钢笔字的速度一样。但每个点画都是刚才慢慢临摹原贴的水平。这虽是我们

临习话题里很平常的事情,但我自己平常临写就不知不觉的越写越快。老车禁不住说:不觉得曹老师临

得慢,是没了火气,很平静的临摹。那天晚上,我把一个很简单而重要的环节牢记了-----慢、慢、慢的

临!!!
返回来说第二天聚会,曹老师看了大家的临作,都做了详细的评语(作品稍后老车发吧),但我发现,

同志们都临的比原贴大了,快了。说一件事,多年前曹老师已经提醒过我此点,要求我准确对临,但我

苦于工夫不到,还觉得放大了写容易,结果收效甚微。那天,曹老师说:“准临不容易,但不能准确的

准临是暂时现象,把字放大是放松要求。”
小休时候,曹老师鼓励大家多临摹,别急于出作品。论坛应该多写作品交流,深南道这样的聚会很有利

于书友的水平提高,提倡互相批评互相交流的习惯。
最令大家惊讶的是,曹老师说:学书后,多年来已经养成多年的日课习惯----每天不少于三小时的书写


大家要求要一张他的作品,曹老师从十二点开始,写了两个小时,一丝不苟,天气有些热,但大家围在

一起,十几人的教室,静得出奇。作品写完,掌声四起!当天的气氛与收获,不到现场感受过,老头这

笔墨水平,没法形容!大家几十只眼睛只看到曹老师娴熟的运笔下,几乎是还没想象出下句,曹老师已

经一挥而就!(作品麻烦老车负责上传,书写过程稍后发录像拍摄精彩场面,敬请关注。)
吃饭的时候,大家觉得今天让老师辛苦了,寸头同志提出,每个会篆刻的书友好好为老师刻一方章。内

容由曹老师命题,同志们积极响应,气氛活跃!其中鸟虫篆的艰难任务,老寸当仁不让。呵呵。
时间过得真快,吃完饭,大家围在一起请老师说几句,都市野狐禅更是真情流露的说:我远道赶来,做

梦都没想到今天会见到曹老师,还得以收藏珍贵的作品。。。曹老师很语重心长的对大家说:来到深圳

,谢谢大家的招待,网络自己是新生事物,打字不快,但很多时候都浏览《书法网》。希望大家天天能

做日课,论坛上无关书法的话题最好少谈,是非少谈。真真正正在网络上把书法艺术搞起来,以后有时

间,会再次来深圳同大家交流。。。(大家帮忙回忆一下,老头记得这几句)
分别了,同尊敬的老师分别,总是依依不舍的,大家看下面的照片吧。
都市野狐禅:呵呵,是的!
我头一天晚上接到老车电话,在一看网上老头那个吆喝!我那个急哟!恨不得立
即也去,写写画画!
想到明早就看到曹老师!心里那高兴就比提了!
一大早9:30就起来了,要知道我平时起床可是中午12时!!!
提着前晚已经充好电的摄像机和数码相机,女儿也要去,就一起去了学校老车的教室!
只有几个学生在画画!
一会儿,老傅到了,聊了一会儿.听到门外一路笑声朗朗来了,好几个人.呵呵
我和老傅一眼就认出曹老师,在老头老车的介绍下,向曹老师问好!
这时墨子和香港的一位网友到了,曹老师一面和大家认识,一面还认真看递上来的名片.
曹老师的随和,和认真,给我留下的映象很深.
当寸头.王宠来后,大家就座.和曹老师聊开了书法!
我和老车一面听,一面拍照.时不时的,因听老师的话,而忘了拍照.好在一些资料也基本上拍齐了!曹老师

在临帖时,一边临还一边讲解.在作品写到精妙之处,大家都忍不住的鼓掌.之间曹老师还轻松诙谐和大家

交流!
我通过摄像机的特写镜头,看到老师的每一个笔划都非常认真,特别是写约两公分大的小字行书,从容挥洒

.确实可见古人所说:疏可跑马,密不插针.
在曹老师评点大伙字的时候,我才有幸,将网上看到的各位大名一一对位!呵呵。
兽头:此月5日黄昏,俺正在酣眠,老车一个电话来,我哼哈回答着就挂了,挣扎了半天,于是醒来,仿

佛记得说是曹老 师要来。赶紧复电老车,证明确是曹老师次日要来,早上11点,地点就在老车的学校。

什么活动内容:没有运动项目。就写字吃饭。好极!
一上班就到网上,卖粥的就嚷开了:他和老车正和老师在写字呢!这两丫,也不知道群众们都在仰望!

于是我就回 条说:给哥儿点照片吧。谁知是石沉大海,正要和他们“理论”,不料公司的系统突然出现

故障,抛网急走!间中歇气,又行网来,还是没有声息,看来是挺投入的。。。后来公事没完没了,坚

守到最后才回去,已是6日早上9点。
是日天清气爽,徐风洋洋。
头发个把月没理,形像大损。跑去理发店,kao,人n多,11点之前是绝对办不下来。没形像就没形像吧

,错过大好机会学习才亏啊。
转辗乘车,到了学校还不到10点!仔细观望:不像有和我同样的人在门口等。在附件找了半天连个卖书

的地方都没有,但见一家卖过期很久的杂志的小店。附件有个小区,就在里面坐看小孩老人休憩玩耍。

10:45,再到校门口,
没几分钟一辆的士停下,老车旋即下车,手里提一大包,看来有些年头了,还有两人,径往里走。 我忙

过去,老车看到,彼此招呼。老头我是一眼就认出来了,忙和他握手介绍,听口音他是广东人氏,这一

点我一直没和他核实!老头说:昨天太忙了,看到我的回贴,没时间回复。然后立即和老师握手问好,

老车向曹老师介绍我叫“兽头”,于是老师以为我是江浙人,老车又代为解释,曹老师问:是哪个兽?

我答曰:禽兽之兽。
曹老师很壮,很墩实,不高,戴眼睛。

 


[ 本帖最后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8-20 16:54 编辑 ] 
  

楼主新帖润锋堂最新作品 齐白石画作拍出4.255亿人民币 谢谢网站 问询网站版主 求教 总版主来帮帮

我 十一月的心情 再说改版问题 还说改版问题
转发到微博  收藏 分享 
 
 
 
 

daxia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daxia 当前离线

UID3026 帖子1941 精华18 积分4781  信誉指数0 点 阅读权限60 来自河北沧州 在线时间2099 小时 注

册时间2005-2-27 最后登录2011-11-7   
 
从七品下·鼓吹令

 

帖子1941 精华18  信誉指数0 点 阅读权限60 来自河北沧州 注册时间2005-2-27 最后登录2011-11-7 

沙发  发表于 2007-8-20 15:48 | 只看该作者
-
  
 曹宝麟网上论书帖集锦(二)

一、(2004.4.30评朱勇方书.《中国书法论坛》)勇方的书法我觉得还是小楷最佳,以钟为基,笔短意长,

复参北魏之趣,十分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绍兴人的聪明.正值盛年,前途无量.行书颇涉流行,未为高格.剥

一句古书论,叫小字愈小愈妙而大字甚病.不知以为然否?
二、(2004.5.22评王宠印.《中国书法网.深南道》)尊作我很喜欢.朱文路数,大都难脱皖派之婀娜,浙

派之强直,黟派之清刚等等.你有些自己的风格,所以可贵.你网名叫王宠,那么真是雅宜了.
三、(2003.8.2评武侯祠岳飞出师表答湖心谭月.《中国书法网.书法研究》)所谓《出师表》,不会早

于明代。
四、(2002.12.22自评答杨红业.《中国书法网》)红业君甚具眼,窃以为若非无源之水,还是清可见底

的。我学米参以苏黄,苏在前,黄在后,所以大家皆觉伪迹,不足怪也。如此尝试还请方家教我。甚谢


五、(2004.5.24评一树临米《书法江湖》)粗看还行,但耐不得细看,那主要是精微处的出入.如注意笔

势的应接和萦带,这点问题不难解决.
六、(2004.5.24评步雪堂堂主临蜀素《书法江湖》)临得相当不错.临摹的要求,如是对临,当然是临得

越像越好.但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因工具等客观条件和每个人的手法等主观原因累加,总会造成若干偏差.

你在力求准确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七、(2004.5.24答郭华《书法江湖》)你或觉得进步不明显,这就需要自省.我看还是不够准确所致,因

为每个字几乎都有一些出入.应主要是忽略笔势而导致的散.
八、(2004.5.24关于临米不熟答无为轩主《书法江湖》)你的症结,不是熟不熟的问题,而是准不准的问

题.如果因粗疏而临不准或根本不屑临准,那么再熟又何用?你似乎有些不求甚解,如繁体"郁"上半部绝不

从像"樊"似的部首,另,后面"芾顿首"的草法也甚鲁莽.所以我劝你先了解我关于临习的论述再着手不迟。
九、(2004.5.25评步雪堂堂主临赵行书《书法江湖》)你学过圣教,笔下不觉会有流露.笔力弱,节奏平,

是你必须用力克服的。
十、(2004.5.25答大江《书法江湖》)所谓习气,我看还不严重.因为你并非大肆张扬的一类,敛束已甚,

一般不大会夸张或重复某些特征而形成习气.你的问题,愚以为在于临古不深以造成的没有来历.没有来历

而自成一家,古来未之有也.我猜想你可能学过赵董一路.如曾学而未深,则不妨坚持.我觉你笔性与之相近


十一、(2004.5.25评第109条好汉楷书《书法江湖》)恕我直言,这件作品的最大问题就是格调的俗.其

俗在骨,实已难医.至于既取简体而许多偏旁又一仍其繁这些枝节,已无关大局。
十二、(2004.5.26答砚池点水《书法江湖》)两件以第一为较好,但章法问题是共有的.前者几排若算子

而后者又字字顶接还是排若算子.故望加强读帖,仔细研究.
又:(5月28日)你现在当以临摹为主,创作只起检验作用。
十三、(2004.5.29答学习者《书法江湖》)望你再多临圣教,而且着眼于该帖的一些"奇字",分析它们的

结构特征,悟出造险而能复归于正的奥秘.这是看了大作后提出的忠告.因为你的字一味平正,较少变态,因

而缺乏灵动,上下字的萦带又不够自然。
十四、(2004.5.29答江湖一石《书法江湖》)是否临我的暂且不论,但准确与否却是我关心的.我觉得你

只有五分像,那么还须在相似上下功夫。
十五、(2004.5.31答书隹《书法江湖》)每个人很难预计能否成功,但作出了努力总可得到问心无愧的

安慰.你学得不够,所以更要加倍用功.提醒你一点,不要自我作古,如"最"这样写是没道理的。
十六、(2004.5.31自题书襄阳书简《中国书法论坛》)这些米帖仅存文字,见于岳珂<宝真斋法书赞>.最

近经常喜欢抄录一些宋人的尺牍,并按抬头示敬的格式试图重现当时的情景.我觉得文字内容往往会有提

示作用,尤其录米,不知不觉就固态复萌,不杂他体了.恐怕难免贻奴书之讥,但想以此作为标本来说明一些

问题。
十七、(2004.6.1评自书吴川祠堂答步雪堂主《书法江湖》)好象是为广东吴川某祠堂所写,若是,那时

间大概在1996年左右.
6月5日又:我其实并未到过吴川,只是途经.吴氏在广州搞工程,赚了大钱,便要修祠堂.这些字就是当时来

校求写的.字当然不足观,因是实用字,难免如馆阁体了.十年之间,自觉尚有寸进,值得留存者也就数件而

已.我伯父今年九十,大概三十年前刻过一方印,文字为"蓏迟阁",沪语谐音"螺蛳壳",一则自嘲居处逼仄,

一则自谦大器晚成.我想,我们家族生命节律决定了一个晚字.所以我不急于求成.也算自知之明吧.但愿到

晚年写出一些无愧于古人的作品
十八(2004.6.2答桑弘农《书法江湖》)虽一看便知学柳,但徒存形骸,未得精神.学面目强烈者往往如此

.当然不是阻止你学下去,而是要求学深学透,不要轻易放弃。
十九、(2004.6.2答一树临蜀素帖《书法江湖》)字形基本准确,难能可贵.但仔细看尚觉沉着不足,故望

笔笔送到。
二十、(2004.6.3就临米蜀素帖答步雪堂堂主、kevintian、一树等《书法江湖》)不评二位优劣,说说

共同的毛病,那就是笔法的简单化.老米笔法极其复杂,也可以说丰富,全在于笔尖细微的控制能力.要学到

这绝技,没有数年寝馈于斯的专谨莫办.大家的路还很长,各自努力,切忌沾沾自喜。
粗看还行,但耐不得细看,那主要是精微处的出入.如注意笔势的应接和萦带,这点问题不难解决.
二十一、(2004.6.3答小李《书法江湖》)
小李问: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过去练习书法有一段时间了,也小有成绩,但总不尽如意,主要问题有

以下几点肯请指教:一是我是在旧报纸上练习书法写得比较顺手但要是创作作品时写得就有些拘谨了;

二是书法章法处理得不在好,不知怎样布置才能得到完美结合;三是眼比手高平时临帖时的字写得差不

多但创作出来的字就不够理想,也比较的呆板。
    曹先生答:后面两个问题不说也罢,因是每个人在初学阶段必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用古语比况,就

是"瓦注贤于黄金".翻译成白话是,赌博下注时,瓦片要好于黄金.因为瓦片反正不值钱,下多少都无所谓,

心态放松那也赌得顺手反而能赢。
二十二、(2004.6.6就临米答qq-ll-ql《书法江湖》)怎样临摹,我已说得够多.如你照此办理,又何至于

加入不少无谓的动作?你必须认真仔细,笔法学不到,那一切皆无从谈起。
6.7日qq-ll-ql:谢谢曹老师指教。学生感觉米字发笔多褚法且提按特多,所以一直在学褚圣教,是否应

改学颜字以克服这些无谓的动作,但又觉得颜字重铺毫少提按,似乎对学米帮助不大,请曹老师指点。
曹:颜褚俱为米的源头,但他学褚最久,所得也最多.你的问题不在于学谁,而在于未忠于原貌,自作主张.
二十三、(2004.6.7答郭子《书法江湖》)未作庄语而辄放言,是为无道.东坡此论不可不引以为戒.我觉

你故作荒率,并无耐人咀嚼的内涵,主要问题在于未经精到或未尽精到这一关.还望自省.
二十四、(2004.6.17答一树《书法江湖》)粗看还行,但耐不得细看,那主要是精微处的出入.如注意笔

势的应接和萦带,这点问题不难解决.
二十五、(2004.6.17答无为轩主《书法江湖》)你大概学过东坡<<洞庭春色>>二赋,而此我觉并非精品.

他见讥为墨猪,正以此类作品为代表.学苏者大都学到他的毛病.其实他还是有非常清劲的东西,如黄州时

期的一些手札.
     6.22评祭黄几道文:这件确为精品,气息极好.因誊录祭文,存居敬之心,故稍嫌拘谨.但元祐间正是

他青云直上的时期,比赤壁赋的蹇涩似要轻松一些.
     又:想君必为寒士,用此劣纸书写.这种经历我都有过,回忆三四十年前,练字是用油印新闻纸的反面

书写,因吸水,有点象宣纸的味道.文革中货源绝对充足.后来请学生搬家,被一抢而空.你的字可在苏体上

再深入,应能写好的.
  二十六、(2004.7.7答尹河杂草《书法江湖》)继续下去,勿轻易去之.君笔性不错,学久必有所成.联

中"倾"当作"顷",另"鬟"中亦少一曲.
又7月1日答南陈《书法江湖》)颜字的意思已有,结构似嫌不够宽博.
7月7日答妄之堂主《书法江湖》)意在襄阳孟津之间,亦属不易.下片章法较好,首行过挤.
   二十七、(2004.7.8答ok199平米芾《离骚经》《书法江湖》)这是伪帖,不能看,更不用说学了.<<学

书帖>>为小草,中锋确实比较多.
二十八、(2004.7.12答刘波《书法江湖》)尚趣,还有些意思.但这样的写法太流行了.
二十九、(2004.7.25答听泉轩主《书法江湖》)小字易精,大字当如小字,亦即如其精到则较难.这已可

代表我的观感.望努力.
三十、(2004.7.26评米书《研山铭》答野马尘埃《书法江湖》)我不大会附和别人,与徐老的数次笔讼

概可见之.君只须翻阅<<中国书法>>去年某期拙文<<米芾<研山铭>研究>>,便可知鄙人不是信口开河之辈

也.
三十一、(2004.7.30关于用笔答风一样的《书法江湖》)我一般是小字用硬毫大字用柔毫.因小而求精,

非狼莫办,而大字则以气势为主,稍加健的中长锋羊毫我觉较合适于自己,这应与我运笔速度较慢有关,慢

而涩恰是与老米的疾利在工具上的天然分野.我追求的正是这个不同.二十年前我也曾以硬毫作大字,后因

线条不蕴藉而改弦更张.狼毫无不短锋,虽劲但今再用则感觉如刷子,已不会用了.古人通常不用羊毫,不知

是古代笔做得精呢抑或今日黄鼠狼退化了呢,总之用狼毫已很难写出古人的味道.但我对所用羊毫的要求

是很高的.
7月31日又:苏州三阳笔庄,宣州张苏笔庄,杭州汉笔坊.这三家笔甚获吾心.
三十二、(2004.7.30答夏南宫《书法江湖》)三件之间第三最佳第一最嫩.从大效果看,结字多有毛病.

要明白,结字的跌宕开阖是造险而自救复归于妥贴的一个手段,而不是宣泄却无所归的诉求.你还当在临摹

上下细致的功夫,不要漫不经心,而是认真琢磨,求古人之心,析八法之奥.
三十三、(2004.7.31答zshxlx《书法江湖》)诗韵虽用得宽了一点,但意境不错,格律也合.这点修养学

书者应该具备.字效王铎,尚不甚熟练,结字多有失势.
又:其实还是个临摹得仔不仔细的问题.如仔细了,那么笔法字法章法都不出观照的范围
三十四、(2004.8.2自评书手卷《书法江湖》)我这是写在半生半熟的纸上的。所谓发毛就是有些苍茫

感吧。十、(2004.8.4答无尘道人《书法江湖》)以前我也曾学过文,后觉无难度而放弃.你临得不错,形

神兼备,我对文的看法仅供参考.
三十五、(2004.8.4答可嘉《书法江湖》)你是南京的吗?有些金陵书风.望学古人为上.
三十六、(2004.8.7答听泉轩主《书法江湖》)除做"靶子"的学生临作外,其他文字包括后面的临帖都出

于我手.但临帖被外行的编辑用电脑压扁以致大大失真了,他似乎并未考虑到会造成所谓"名家"自己也临

不准还在那里指手划脚的坏影响.这件事正愁欲告无门,今可假此湔洗.
附听泉轩主问题:我买的湖北美术出版社的《名家正腕》之苕溪贴是您编注的,但自42页后的临作赏析

是您写的吗?我在庞国钟老师家看过你的小字,非常精到的呀。
三十七、(2004.8.7答黄巍辉临争座帖《书法江湖》)学习未久,尚应继续深入.建议改用较粗糙一些的

纸,锋较短的笔.
又7月30日答黄:临摹和创作存在较大差距.望掌握临创的比例,循序渐进.君所临还较忠于原帖,基本准确

.李贺诗中"泂"字应是"洞"之误,或是你认为米帖有此字,但这个读jiong音的字是地名专用.另外,"湿"多

一"页",说明你对用字是较马虎的.
7月31日答黄:我也是自学.自学没什么可怕.实质问题是在于善学.
三十八、(2004.8.11答萧晓《书法江湖》)笔性可嘉.但须注意细节,主要是结构.
三十九、(2004.8.17关于评选“千年十大书家”答徐飞《书法江湖》)具体已很难说全,但公认的大家

都已在内.苏黄未得全票,这毫不足怪,见仁见智嘛.记得明代我提了王宠,而黄惇就提文徵明,并认为文比

王好.这就是观点的分歧所在了.
四十、(2004.9.5答雄视千古《书法江湖》)你临得太大,放弃了很多精微的细节,因此显得简单化了
四十一、(2004.9.5答闻正则喜《书法江湖》)有王铎遗意.王氏比米更狂放驰骤,一往无前,因而亦更符

合现代人重宣泄好张扬的胃口.王铎固为大家,但学他的人则大都夸张过头,以致张牙舞爪,面目狰狞.希望

你警惕我的提示.
    四十二、(2004.9.7答庸雅斋《书法江湖》)你的笔性很好,这是我一直赞许的.临得老实,不妄下一

笔,颇得余之真传.你想上溯,当然应该,但相比颜似更应学,因为或可匡救你的柔弱.
四十三、(2004.9.8答书剑生《书法江湖》)行比楷临得好些.赵字在大家中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因为

略显平易近人.但就是这种平易往往会使人堕入平庸,这是一个陷阱,希望你警惕.
四十四、(2004.9.11评郭亚明书答雷雨田《书法江湖》)曾到南海,憾未一晤.看了大作,觉得还当努力

进取.君尚年轻,以后的路很长.望多临摹,甚至目前要以临摹为主,力图改变结构不佳或者说比较幼稚的现

状.
    9月5日评林散之:尽管我认为林散之可谓解放以来首屈一指的书法家,但其成就和影响力毕竟难以与

苏董相比肩.也许这是综合实力的差距所致.
9月8日答徐飞:这是因为林老喜用淡墨的缘故.再好的印刷品,总使它有较多的消解.所以单凭印刷品来赏

析林书,并非实事求是.如有机会到马鞍山江上草堂或江宁求雨山林氏纪念馆去看看,相信一定会惊叹不置

的.
附徐飞问:曹先生,您好象说过林散之的字必须看原作,彩色印刷品也不行。您能不能具体说说原因呢

?谢谢!!!
9月11日再答:不过今年再到江上草堂,大多展品已换了临作,真是大杀风景.原先塑像背后的一张杜荀鹤

诗(君到姑苏见),初次一见,震撼人心,至今犹在梦寐.但这次看到的临本,相差直不能以道里计.近年林作

行情看涨,为防宵小之徒觊觎,不得已出此下策.最糟糕的是并不在标签上注明,只是工作人员见生怀疑才

予首肯.那么这等于嫁祸于人了!
四十五、(2004.9.15评林召棠书答步雪堂主人《书法江湖》)正书为不太纯正的柳体,点画精到,这是士

子干禄的童子功.入仕后便壮大了馆阁体的队伍.其结构之四平八稳,虽不标榜黄金分割率,但绝对比启功

准确得多.行书则是甜媚的赵体,应是不难达到的高度.晚清状元,似只有张謇有名,但也只是开了民族资本

家的先河而已.
《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204页关于米芾用笔:关于执笔,米芾说: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

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
     米执笔采用的是“五指包管法”,即毛笔的顶端藏于手心,五指环于笔管,犹如撮物。蔡绦云:“

米芾元章有书名,其捉笔能尽管城子,五指撮之,势翩然若飞”。
     曹先生看法(大概):1、此法非米独创,至少唐代即有之。《书史》云:“伯高五帖,黄经纸,

少时书,辞云‘往往兴来五指包管’是也”。米可能受此启发。
     2、黄伯思等人曾经提出过异议,《笔阵图》上也画有执笔的手势,而米只对笔样感兴趣(见《腊

雪帖》),而不认为五指执笔法是必须遵守的天条。
     3、事实上,采取何种执笔势完全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哪种姿势最适宜发挥所长,才是最合理的,

米氏的五指包管,应最适合于题壁,可能是这养成了他的习惯。
     4、米曾言:“每作字时,不可一字不提笔”,正因他用高标准严格自律,才保证了随心所欲、无

往不利的创作状态。米把执笔放在开宗明义的地位,这一做法,值得深味。
四十六、(2004.9.15答大伟《书法江湖》)用熟纸临写是对路的.总体看很不错.行书比草书好,但点画

皆略欠厚重
四十七、(2004.9.17答书道中人《书法江湖》)颇为松秀,可见天分.不足者为结构多有不妥,如"退""惊

"等字.
又8月3日关于用纸答高山仰止:最近几年用泾县宣艺斋仿古熟宣较多.试过很多种,觉得一种即使正面也

不是太滑,纸质稍厚,颜色较沉着(较喜欢茶色)的最合我意.古人在明代之前都少用生纸作书.欧阳修<<和

刘原父澄心纸>>诗用"纯坚莹腻"形容之,纯是无杂质,坚是緻密而不脆,莹是洁净,腻是细腻.除第一项由本

质决定外,其他三个都是加工使然,也就是说乃熟纸.常用的做法是拖浆和砑磨,无非使纤维的间隙缩小后

降低吸水性而已.古人大多写小字,欲求精到非如上的品质不办.我本人写小字多用熟纸的光滑一面而大字

则生纸也用有刷痕的反面.元书纸也是我比较喜好的.米芾<<书史>>说"<<争坐位帖>>是唐畿县狱状鎚(原

石旁)熟纸."既是狱吏所用,那么其粗糙自不待言.鲁公岂用不起好纸?他之所以爱此,正有追求特殊效果的

考虑.这一点可在<<祭侄文稿>>中得到印证.他这种笔触的苍茫感,也正是我所心仪的.至于你所问的墨色

变化,我想善用淡墨的董其昌用的也是熟纸,这点不说也可明白.

    四十八、(2004.9.23答hexianliang《书法江湖》)写得较乱,既有些王铎的影子又效仿流行的套路

.总之时髦都在里面了.
四十九、(2004.9.23评得之所贴照片《书法江湖》)得之(第一幅照片中人)自美国归省,不忘广州老同

学(三位皆出自新疆之医学博士),特迂道来访,遂得以附骥.得之是日下午飞北京,中午设盛宴告别.以前只

在网上相识而终悭一面,于是觥筹交错晤谈甚欢.老夫虽有一日之长,但于新进固多瞠乎其后之感.此为席

散留影,故皆酡颜也.
五十、(2004.9.25答杨逍《书法江湖》)我倒不觉欧意.欧与虞虽有陈隋遗风影响,但欧多涉险,虞则坦

易.杨逍临得还不错,基本把宽博之意表达出来了.
又9.26评龚望书《书法江湖》)隶书又称隶古,不古即成美术字.龚望的字恐怕很难传下去.
五十一、(2004.9.29答zzjsf《书法江湖》)稍觉马虎.主要是结字不准,从一个"有"字的不先写撇(王字

系统皆先撇后横)这点便能看出.
    11.5又答zzjsf:局促而不大气.老米云大字当如小字,小字当如大字,我的理解是,大字应不粗疏,小

字应不拘谨.这是符合辩证法的,君当细思.
五十二、(2004.9.30答我朱孔阳《书法江湖》)习气人皆有之.习,本来就是常见的意思.但有人说我多"

江湖习气",则期期不敢奉诏也.君云"何觅他途",我看不懂.是教我不要另觅他途呢(因为<<襄阳书简>>纯

用米法而得到君首肯),抑或相反?至于"删繁就简",并非我的本意,而是学不到,即所谓简单化而已。
附我朱孔阳问题:近见曹教授大作,日益精熟。然颇多习气,尖利线条过多,少了先前的沉著和韵味。

窃以为《襄阳书简》绝佳,教授何觅他途?教授有言,米书笔法丰富,然教授何以“删繁就简”?
又答拾遗:<<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张良所封)所见老父予

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

云."吴昌硕,毛润之,尉天池等等皆张子房之流也,拾遗尝闻之乎耶?
附拾遗问题:久有此同感!实不为过,我曾在几年前广州参加培训时有幸得见曹老师一面,并求得作品

一幅,得到了老师的精辟点评,几年过去了,我仍记忆犹新,那使我至今受益非浅!在我的印象中和他

的学问反差太大,我在想是不是人总是在矛盾中求的统一。那就是:朴实憨厚得有点象乡下人的外表怎

么能和大上海出生的他似乎格格不入,高深的学问和他朴实近人的为人有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风流倜傥

的书艺犹如翩翩君子和那双粗壮的手联系起来。
五十三、(2004.10.1答我朱孔阳《书法江湖》)谢谢!我当不懈努力,不息进取,以求衰年变法,不负书友

期望.先生諫勿学山谷书,容我反思.
答归舟:我凡钤此方印者(黄惇刻),皆自以为稍合己心之作.君所发作于壬申,即一九九二年,而抱璞所藏

为甲申,即今年,相去一纪,则二者孰为优劣?望归舟有以教我。
又:十几年前写的也有好的,如我精选集中第一件,作于1989,写在四张包茶叶的破损的草纸上,便自觉无

意于佳的偶得不可复现.现在写的当然也有差的.但自反终有寸进,这点尚可自信的。
五十四、(2004.10.3答公羽《书法江湖》)温文尔雅,格调当不成问题.但结字稍疏也是明显的.有些点

画未到位.要知道,这样与笔短意长是完全不同的.
五十五、(2004.10.4答崇文堂主《书法江湖》)匠气是没文化或少文化的一种表征,类同于不太高明的

工艺品所散发出的气息.知乎此,那你应明了努力的方向了.
五十六、(2004.10.10自评20年前旧作槐米襄阳三十韵答天雨流芳《书法江湖》)
现觉实不足观.大学生竞赛时尚无如此力过,但不出数年竟养成这等习气,这几年应是我最处于低谷的时期

,至今犹痛心疾首.
11日又:自觉结字有过头之处,反陷丑怪,也就是我所谓的力过.
五十七、(2004.10.23评自用印答溪流水香《书法江湖》)也有人劝我勿用此印,以为不很协调.虽然,我

还是一直未换,这是因为此印意义非同一般,另外它确是石开的精心之作.
五十八、(2004.10.23评《曹宝麟说书法》答刘敬阳《书法江湖》)这是<<南方都市报>>在去年"墙里墙

外"展出前刊登的一篇述评,电话采访我的内容其实仅占极小部分.现在栽在我一人头上,显然是不合适的.

读者应能辨别,这里无非声明不敢掠美而已.
27日又:今日惊悉澳门的林近先生去世,终年82岁.他也是去年参加"墙里墙外"的九人之一。
23日又评自书题跋答刘敬阳:台州一医生不断以所藏画让我题跋,我原想望差里题,庶可塞其诛求,不料仍

旧未厌.最近又题过林曦明的一幅,同样是颇有微词.刘君或与此医生甚稔,何妨一并贴出,也算是一种批评

吧.
     五十九、(2004.10.27评早年作品答刘敬阳《书法江湖》)你简直是把我赤屁股的照片示众了,竟

然还说好看,赤得经典.
28日又:己巳是1989年,也不算太年轻了.那段时期应是还不怎么会写大字,而结构却与<<怀米襄阳>>基本

一致.然而小字毛病容易掩盖,大字就暴露无遗了.现在回顾那些劣迹真是无地自容啊.
六十、(2004.11.03答程门立雪《书法江湖》)线条是需要不断磨练的.也就是说要假以时日不懈临习.

你学的时间较短可以看出,似根本不必要担心此事,好像总在怕孩子长不大似的.
六十一、(2004.11.04答墨非子《书法江湖》)虽未比对原作,但"拘""忧""凌"三字结构肯定是有出入的

.下段颇为精彩.
六十二、(2004.11.5评童德昭书答雷雨田《书法江湖》)黄州一别垂二十年,童兄当记携游东坡赤壁之

事也.蒙赐<<邻苏园帖>>,至今感惠不已.兄之苏字已出神入化,当今学苏第一人无疑也.弟亦尝浅学,仅得

皮毛,辄弃之而去,故略存影响而已,讵不可愧耶.
六十三、(2004.11.12答冯少华《书法江湖》)有些抄经体的味道,格调还不算太高.这次若入不了也不

必灰心.再学嘛。
答夏南宫:米吴三件较好,可见笔性为近.苏字则过长.韭花未及乌丝栏也。
又答清风堂:对联似尚有豪情壮气,而斗方则字形过于单调,皆无精打采.看来你比较善于写单行的字,如

果关系复杂一些办法就不太多了.
     六十四、(2004.11.16答评上海书坛答师古斋《书法江湖》)大概王献之/欧阳通之后,我基本未再

找到能够自立于先人且无愧于先人的子孙.我指的是父子两代的传承,隔开数代突然出现发扬先烈的不算.

大多没出息的子孙以吃祖宗的遗产为荣,那么不数代便成破落户,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就是这个道理

.我就点到为止,让衡量一下觉得有点像的人去对号入座吧.
又评米、文之子答东海一鸥:他们都在欧阳通之后了,那还用说吗?
六十五、(2004.11.16答陈华林《书法江湖》)你应学过王铎,但用笔蹇涩,便有
点像吴昌硕了.不过请勿沾沾自喜.对书法的理解,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
六十六、(2004.11.20答宋正文《书法江湖》)这本四十首,现在看看也不满意,不临为好.当然你临得还

是不错的。
六十七、(2004.11.26答倚天《书法江湖》)第一件"可"和"何"太雷同,第二件"衣"的草法有问题,第三

件"里"字不当繁体.总之还须努力.
    六十八、(2004.11.27答毛边纸关于书法自学《书法江湖》)自学进退自如,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只

要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古帖(取法务上很重要)仔细临摹,以临得愈像愈好为指归,就可以了.
六十九、(2004.11.27答步雪堂堂主《书法江湖》)王字一路,能得静穆之致,不容易.
七十、(2004.11.28答书道中人《书法江湖》)如你的禀赋,不就规矩实在可惜.
七十一、(2004.11.28答wy72《书法江湖》)有点笔意.然而结字大多不佳,故尚需深化临帖.
七十二、(2004.11.30答710421《书法江湖》)创作中的不少结字毛病,皆因临帖不精所致.
又答wy72:二王法帖,孙过庭书谱,再化些工夫吃透.你颇有信笔之嫌.
七十三、(2004.12.3答书道中人《书法江湖》)
书道中人:我有幸得到曹老师临习《苕溪诗帖》的录像,请问曹老师当时临习此帖的笔规格多大,用什

么毫,哪里购之,您所采用的纸是何种宣纸?恳请曹老师赐教!!
曹先生:用的是半生熟的纸,笔为小狼毫.纸是南京主事者提供,笔是自带,已忘何地所产,应非太称手的那

种.
七十四、(2004.12.4答wy72《书法江湖》)看来学草时间还不长,草法不熟,用笔不精.有必要先把草书

放一旁,以正书打好基础.尽管草书与正书几乎同时生成,但在五体书完善之后,正书为基本功已成共识.何

以故?盖正书之所以为正体为楷模,乃因它教人以常规,并且在相对缓慢的运笔速度中可不断得到点画质量

的提高.
七十五、(2004.12.6答夏南宫《书法江湖》)临得不错,当然还应临下去,好帖何厌百遍,更况经典.
七十六、(2004.12.7就学颜书自书告身答来书《书法江湖》)这件自书告身我二十多年前曾有论文,以

为非真.凭书法的感觉亦觉宽博大气不足.你友还属初临,点画一关尚未结实.临颜当以稍粗糙的纸为佳,方

可力追混茫笔意.
七十七、(2004.12.8答qz0570《书法江湖》)老米已甚欹侧,而尊临却又过之.学米要防止赵构所云"高

视阔步"的弊病。
七十八、(2004.12.8评田小华书《书法江湖》)四两件不错,其他则在结构上过于夸张了.
七十九、(2004.12.10答吞墨斋主《书法江湖》)"先师"表示自己已故的老师,决不能滥用.你临得还太

嫩,而此通<<渡海帖>>是东坡结束八年流放生涯,离开琼岛时所书,真可谓气挟风霜,这种老气虽学不来却

应品味.
八十、(2004.12.10答师古斋《书法江湖》)写得循规蹈矩总比恣意妄为要好一点,尽管时时约束被某些

人认为不过瘾,但放纵而弄得满脸无赖气,不知又有什么可取.
八十一、(2004.12.10答来叔《书法江湖》)没写的意思,只觉是描了.
     12.11日又评临锺繇小楷:生拙的隶意未得.
八十二、(2004.12.11答梵语禅心《中国书法论坛》)错字不少.你的字格调不高.所以还要加强临习.
八十三、(2004.12.11评卖粥老头临米兰亭跋尾《中国书法论坛》)12月6日在我家,我看你临写,也许那

本帖比较生疏,觉得没这老米跋尾书临得精到.此跋你不厌其烦周而复始地每天临,也许可倒背如流了.其

实,临摹无非是磨练手和心的配合默契.首先必须得之于心,即理解他的笔法,然后应之于手,即把它还原出

来.如此说来,那么不管什么帖,能做到一临就像,则表示手眼基本已默契.为求准确,开始肯定要慢的,此时

大概比较匀速.但随着对"书理"的理解加深,一个概念"节奏"便逐渐在脑海中生根.尽管手写不是机械运动

,不可能完全匀速,然而不匀速由意识控制,则并非无意的了.每个字,有人总要讲"主笔""副笔",这是个言

人人殊的麻烦问题.我的理解或提倡很简单,即无明显"出锋"的地方"可以"快,而有明显出锋的地方则"必

须"快.具体地说,撇,挑,钩,悬针竖是我所谓有明显出锋的地方.因为前三者一般体现为"字内"的应接,而

后者则体现为与下字的萦带.因快而产生"势",因势便必须引出一个"利导"的命题.何以名家作品如<<兰亭

序>>的重复字如"之"二十多个无一相同?我以为除故作的因素外,主要是由势造成.不知说得对不对,还望

大家指正.
八十四、(2004.12.12答毛边纸《书法江湖》)
毛边纸:谢谢曹老师,学生顿首;我楷书学的是柳体,有一年了;行书很喜欢文征明,练了一段时间了

,不知取法上否?
曹先生:柳公权尚属大家,黄庭坚之所从出也.文徵明最多算三流,不学也罢.
八十五、(2004.12.12答悟一《书法江湖》)
悟一:曹老师您好!能否在网上发些您自已写的诗词?世人只知道您是学者、书法家,不知您也是一位

出色的诗人!
曹先生:诗人这顶桂冠不易戴,但很多人争着要戴,连吴昌硕齐白石都要把诗置于所能之第一,林散之甚至

自题墓碑也诩为"诗人林散之之墓".那么像我这样所作不多称善更少的,恐怕只能逊谢不敏了.
八十六、(2004.12.12答释之《书法江湖》)
释之:曹老师您好!学生是机电毕业的小常,有一问题请教您,中国传统书信是如何格式?尤其是开头

和结尾。谢谢您!
曹先生:哪本<<古代汉语>>都不讲书信格式的,但会选用书信中的名篇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恽的<<

报孙会宗书>>.如果没有,则须自己去找来阅读,如曹丕的<<与吴质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李白的<<与

韩荆州书>>韩愈的<<与李翊书>>白居易的<<与元九书>>王安石的<<与司马光书>>等都是耳熟能详的,不难

看出因朝代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至于反映在纸面上的情况又须找墨迹来观察了.
八十七、(2004.12.12答wy72《书法江湖》)笔法比较简单,结构也不很妥帖,只有靠临摹改变现状.刘昚

虚(此人存诗极少,凭这首<<阙题>>而名留诗史,与张继的<<枫桥夜泊>>相似)中间一字是"慎"的异体,你写

错了.
八十八、(2004.12.12答有聊临米《书法江湖》)你临得还是不错的,当然应该继续深入.这里不存在适

合不适合的问题.米氏笔法如此丰富,怎么不应当学呢.问题是,学的是技法而不是徒袭面目.董华亭自谓从

米得笔法,但能自抒胸襟,是谓善学.<<蜀素帖>>米书董跋相映成趣,其旨值得玩味.
13日又答有聊临王:能临出意思表示笔性是好的.<<圣教序>>还需再加把力.
八十九、(2004.12.13平辽宁博物馆藏朱元璋墨迹《书法江湖》)明太祖朱元璋据说是没文化的,但他写

得比今天自称有文化的人要好.
九十、(2004.12.13答南斋《书法江湖》)心经和扇面很不错.三十而立能写到这样,不是我在这个年龄

可想象的.现在学书的条件多好,更须珍惜.但好吃的太多了也会产生无所适从的困惑,流行的影响很大,恐

难免被其裹挟.你想投我门下,已无机会,因我从去年已被剥夺导师资格.带出今年二年级的学生,我就退休

了.
  九十一、(2004.12.15答陶琴斋主说“里、裏、《书法江湖》)
陶琴:曹先生你好,请教,这是一首诗中的句子“。。。。。。,在昔为砥柱,于今福锦里,。。。。。

。”,这个“里”字在作品应写哪一个?万分谢谢:)
曹先生:用第一个.锦里即成都.你所列三个,二三两个只是异体写法而已.这两个"里"字,汉字改革以后出

生的朋友经常会用错.但年长一些如我,有时也会犯难,如王维诗"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头"表示前,

那"里"照例可写成繁体.然而其实恰恰应是简体的"里".因为"墟里"是村落的代名词.象这样的情况叫借对

,古诗多有其例.
九十二、(2004.12.15答weilf2004《书法江湖》)你的诚恳可感,我觉得山东人大多是值得交往的.你临

我本身就不该,何况那件印刷品也不清晰,笔法看不清更罔论其他?所以希望径学古人,现在可辨毫发的印

刷品价廉物美,狠下功夫,此其时矣.
九十三、(2004.12.16答王亚洲2004《书法江湖》)亚洲:我发现你最近不大谦虚,哪有自称"力作"的?
九十四、(2004.12.17答杨逍《书法江湖》)
杨逍:银汉迢迢暗度的度字写错了吧?
曹先生:此字不错.你或许觉得应是渡,但度泛指过,如度假,渡字后起,则专指济水了.
九十五、(2004.12.17答方岚《书法江湖》)你临颜行,粗粗一看还不错,但把局部抽出来观察,便耐不得

细看.点画的棉中裹铁的质量就谈不上了.阿豪,我建议你不妨用短粗的狼毫,坐定搁手,看准了慢慢地临写

试试.这样或可改变徘徊不前的情况.
九十六、(2004.12.17答xlj临书谱《书法江湖》)第一次颇可观,说明手眼配合已训练有素,临任何帖都

可达到一定水平.当然,在形骸之中注入神采,则有赖于一遍一遍的临写.
九十七、(2004.12.25答十豆《书法江湖》)老老实实在学,是应该鼓励一下的.
九十八、(2004.12.25答小馨《书法江湖》)这个人功夫应是不错的,但这种抄件已失去了"佣书"的时代

背景,只能混迹于卖行画的冷摊上.真有点象考不取功名只得去当塾师一样吧.
九十九、(2004.12.25答zzjsf《书法江湖》)想来是旧联,实际最后三个字是不工的.一片~石怎能对三~

神山?字写得还不错,"惟"结构太松散,缺乏"绾结".齐头二字在写法上要取变化.
又:这类写法好像不一而足比较常见.用笔太圆,便觉精神萎靡.
一○○、(2004.12.25答xlj《书法江湖》)圣教因是集字,便觉不均匀.我认为好就好在这儿.你则化为

均匀,似平了些.此碑我们应注意一些"破体"的写法.书论都说"破体"为小王所擅.其实不然.若非怀仁辑集

之功,这类字恐皆已不传."源"字"白"本无一撇,你是画蛇添足了.
一○一、(2004.12.26答黄德能《书法江湖》)这块五色石,我赐其名为"娲皇炼馀"如何.不过,德能你能

不能以此为报?一笑
27日又:那必是黄蜡石了,喜出望外!最近在外地看到一四星宾馆陈列数块吕梁石,原以为出山西,但介绍

云产江苏铜山,谓处黄河泗水交汇点,呈排列状空洞,乃洪波摩荡而成.造物之诡谲非夷所思.不知老米昔日

曾见之否?亦不知德能今日已见之否?
一○二、(2004.12.26答小辉《书法江湖》)这首词填得不错,只是"绪"字误认为平声了.字的轻重缓急

即节奏略差,结构较好.
一○三、(2004.12.26答江汉风日《书法江湖》)临的时间太短,还处于生吞活剥阶段.
又:在这个阶段,当以临摹为主,创作只起检验效果的作用.因这时的所谓创作无非是技痒的跃跃欲试而已

,但除竭力回忆并追摹大脑皮质上留下的粗浅印象外,其实往往是举止失措的,尤其是碰到字帖中没有的字

时更难免拼凑得支离破碎.所以让丑媳妇出堂见公婆是够大胆的,除非不怕丑.
一○四、(2004.12.27答大伟《书法江湖》)米字集得不错.放大看点画觉稍薄,还有几个字结构不佳如"

男"头太大,"髮"脚过偏等等.
一○五、(2004.12.30答河马长老《书法江湖》)学过毛笔,硬笔出手便是.因为硬笔无非以毛笔为模拟

对象而已.毛笔写得好,硬笔也相应而佳,但硬笔好毛笔却未必如此,不少硬坛好手毛笔并不入流,就是证明

.我第一次参加硬笔竞赛就得了特等奖,后来又出了几本字帖,竟使不少人至今仍以为我是硬笔书家,颇觉

痛心疾首.君若拟重整旗鼓,自应正本清源.认准一家,狠下功夫.
31日又:你已有基础,正书似不必再费时日,可先从相对不大有习气的圣教开始如何?
2005.1.1日有:(《圣教序》帖)河北美术出版社的精装彩印本,即清宗室崇恩藏的墨皇本,为所见最佳.

笔则可买小狼毫,但不要买便宜货,北京李福寿的就不错.
一○六、(2004.12.30答心无墨《书法江湖》)万分感谢!自入江湖,不觉情深.与书法一道都成为生命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深夜临睡,总想到网上看看,有如一个老农心里总牵挂着自留地吧.尤其为我开辟工

作室后,为广大求知者的热情所感动,深觉大家期待着我能传道解惑.我本不好为人师,信口雌黄,但对大部

分初学者而言,我的浅薄知识或许还可效铅刀一割之用.于是不揣浅陋,尽我所知,倾心直告.一年多来,不

知不觉已有数千言了.如有荒谬不经之处,但望大家是正并谅解,以期共同进步.
一○七、(2004.12.31答星星之火《中国书法网》)须如第二张临蜀素般点画沉实方是,另二件皆飘浮,

尤以第一件为甚。

[ 本帖最后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8-20 17:42 编辑 ] 
  
 
 
 TOP
 
 

daxia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daxia 当前离线

UID3026 帖子1941 精华18 积分4781  信誉指数0 点 阅读权限60 来自河北沧州 在线时间2099 小时 注

册时间2005-2-27 最后登录2011-11-7   
 
从七品下·鼓吹令

 

帖子1941 精华18  信誉指数0 点 阅读权限60 来自河北沧州 注册时间2005-2-27 最后登录2011-11-7 

板凳  发表于 2007-8-20 15:50 | 只看该作者
  
 曹宝麟网上论书帖集锦(三)

一、(2005.01.02答心无墨《书法江湖》)隶书何至学当红一人?这种谈不上书法,只是美术字.你有如此

眼界,无怪书道二字写得这般难看.
01.04日又:初学宜精不宜杂."取法务上"说得很对.你所列诸帖,只需临一本兰亭足够.
二、(2005.01.04答河马长老临集王圣教序《书法江湖》)开始难免如此,不要灰心.要不厌其烦,直到临

象为止.
三、(2005.01.04答江湖一石《书法江湖》)
一石:快过年了,曹老师能否贴几副春联让江湖弟子一饱眼福。
曹先生:看来不得不有拂雅意了.其实我最怕写楹联.长篇巨制我倒不怵,因为每个字相互关系复杂,包括

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一处不济,还有补救机会,而对联大多为一行,一处败笔,全盘皆输.当然这还是与练习

不多有关.
又:谢谢江湖一石.哪笔先写,哪笔后写,只要是清晰的墨本或拓片,都能从笔势上分辨得出来的.
四、(2005.01.04答疏践《书法江湖》)中国惯行一刀切,是没办法的事.退休多好,我求之不得也,好在

近了.
五、(2005.01.05评大伟书《书法江湖》)黄氏弟子,一般总是看得过去的.第二首""玉阶"有笔误,而"凤

"字却是你一直未写对过的.凤字以"凡"得声.王维诗句"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即用吕安题凤

典故,见<<世说新语.简傲>>.
六、(2005.01.05关于自编习字教程答黄伟文《书法江湖》)因非正式出版物,谅只杂志社有.但不知不

参加刊授能否给购买.这本教材至今约有二十年,虽分析得较细,然恐不如湖北美术出版社名家导临丛书我

所编苕溪帖稍有心解.至于钢笔帖,二十年前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封面作中学生钢笔字帖,内心为咏

花诗抄的,已再版至几十万册,该社或有邮购.
七、(2005.01.06答戏墨《中国书法论坛》)要么换硬笔,要么换熟纸,两样任取其一.你缺乏的是爽利.
八、(2005.01.06答天涯寒士《中国书法论坛》)既喜欢书法,那就要竭力投入.你的精力颇有些浪费.望

能学古,此为正道.
九、(2005.01.07答少主关于米书排名《书法江湖》)排名是"有力者"的事,但提出后略无间言,大家也

就遵循了.当时最有资格作出排名的是董其昌,所见既多,书法地位又高.好像说神龙兰亭出于冯承素的也

是他吧.<<蜀素帖>>虽经董两次过眼,他未提出第四说法,不知何故.
十、野狐禅访曹宝麟问答录(2005.01.08《中国书法论坛》) 我与曹宝麟先生虽同在广州,采访他却跑

到了深圳。时代变了,近水楼台的月,已非举手便得。下火车,要先找“皮具店”老板。下午三点,老

板却刚睡醒,时不时伸手揉得眼珠骨碌放光,我由此推断那双手若非擦惯了皮鞋,至少揩了不少鞋油。

他抱怨自己近来不务正业,天天写字到凌晨N点,还学会了泡功夫茶。我没有泡茶的功夫,无法体会身怀

泡功的苦恼;至于天天写字到凌晨,大类疯子,确实不好。后来见他边吸啜着龙井边大喊舒服,我庆幸

我没有上这个尽说鬼话的家伙的当。他又手指墙上一个闭路监视器,说我店也不管,只看这个。监视器

里是一些女服务员和客人在店内穿梭。
   老板身份复杂:商人、书法家、中国书法论坛坛主、窥视者、学生——曹宝麟先生的入室弟子。这样

复杂的人,还投在曹先生门下,由此推论,曹先生真不简单。数杯龙井入口,老板伸舌砸嘴,举目监视

器,说:曹老师来了!我扭头,一个高大的身影果然由远而近荡来。开门,曹先生已作伸手推门之势。

招呼,握手,坐定,曹先生略打量我,说:好象是在哪里见过你。我说我在某地还当面请教过您,您当

时只肯说四个字:有点意思。老板忽然拍腿大笑,煽风点火连吓带捧我:你的《戏说群龙》居然连我老

师都敢写!不想活啦?又说我老师伟岸,《宣和书谱》才说米芾伟岸的,哈哈!在广东《当代印坛》发

布仪式上,曹老师啊,这家伙写你真形象!真是那么回事!面对老板的眉飞色舞、神气活现,曹先生只

得附和:就连我包印章那张废纸的颜色和上面写的字体他都记下了!及至给曹先生找酒店安顿完毕,深

南道的书友已闻风赶来,七嘴八舌轮番请教曹先生,我这个采访者终于沦为记录员:

   野狐禅(以下简称野):很仰慕曹老师的学问功夫,曹老师是怎样做学问的?
   曹宝麟(以下简称曹):还是受王力老师的影响。我在北大是学的中文,王力老师擅长音韵学。语言

学分三个门类: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他的《汉语史稿》对它们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另外,他的《汉语音韵学》强调了今音与古音有着同样的价值,并阐述了研究方音的科学方法和基础,

贡献很大。我当时的兴趣在词汇学,毕业论文叫《诗骚连绵字辩议》。但后来,我写了一篇《孟嘉落帽

时地小考》,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优势,兴趣便转到考据上。对于考据,王力老师说“例不十,法不

立”,认为论证一个问题,至少要有十个以上的例证。
   野:大学时做论文,有这样一个要求:自圆其说。有时为了自圆其说,找十个以上的例证似乎并不很

难,那么我例证够了,“法”就会“立”么?
   曹:不能先有结论,再为“自圆其说”去找论据。因为这样往往不能助成其说,有时甚至是强词夺理

的。胡适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前一句是光有一个想法的雏形,但后一句所说的步骤,如果发

现假设不能成立,也是应当随时放弃的,这才叫实事求是。   
   野:您平时要不要做卡片?怎样做?
   曹:要的,做卡片,最好的方法是把笔记分门别类。但王力老师不做,他是“电脑”。(笑)
   野:从语言到考据到书法,我觉得曹老师的兴趣转移得很快。但在书法方面,您又很专一,大有从米

而终的意思。
   曹:学书法,说不清,爱好吧(寸头插话:可能和基因、染色体有关,哈哈)。每个人总是希望从事

他最喜爱的事情。我希望再花二十年,把自己的书法水平再提升一个台阶。董其昌当时的目标是要超过

文徵明、祝允明、赵孟頫。我觉得把超越什么人作目标是很累的。其实董其昌从米得笔法开始,最终写

出了自己胸中的冲淡之意。用别人的法写自己的意,才获得了成功。这种淡意难能可贵,所以他在书史

上站住了。传统是环环相扣的链。董与前人相比不见得有多少创造,但他对这链的接续是有贡献的。我

自己也力争接续这传统之链。 
   寸头(以下简称寸):曹老师开始是学谁的字的?
   曹:我学书法至今已40多年。先是见喜欢的学,后来向戴尧天老师请教。开始时他不说什么,之后熟

了,才说你学赵太甜。他建议我不妨学学米芾。当时正值文革。我恰巧有上海书画出版社在文革前夕出

版的一本《米芾墨迹二种》,其中的《蜀素帖》临得比《苕溪诗》多。当时的专一,是无可奈何的贫乏

,但因此却成全了我。
   寸:您对米字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会不会第一眼就觉得很好?
   曹:当时感觉未必比赵好,写多了才体会出来,才觉得赵俗。当然俗是相对的。现在看来,赵有修养

支撑,还不能简单地斥为俗。但学他的人就容易俗。因为赵字太正,可以类推。如果只是轻车熟路,那

么必然会俗。
   寸:为什么觉得赵俗,而米不俗?
   曹:因为学不到米芾的境界。
   野:米芾书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觉得相对大王而言,他无论如何八面出锋,还是略显

小气。
   曹:大气和小气,也只能是相对而言。与王的龙虎相比,风樯阵马毕竟要略逊一筹。
   寸:当时说赵写字,速度惊人,“日书万字”,曹老师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曹:我认为是可以写得到的。
   野:如果以一、二、三流来形容,您认为赵字属几流?
   曹:二流。另外象文征明之类,只能算三流。
   寸:傅山呢?
   曹:也是三流。
   寸:您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曹:是以技巧为标准,看技法的难度。
   寸:赵又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因为这句话,争论不断。曹老师认为这个“用笔”指的

是什么?是具体的笔法还是笔理?
   曹:还是笔法。我有一篇论文,叫《<集王圣教序>与<神龙兰亭>之比勘》,其中提出一个说法,即王

到赵有一千年,这之间的笔法不变。
   卖粥老头:曹老师,怎样把临古应用到创作上来?是在一个风格里临古还是在多个风格里临古?
   曹:从临帖到创作是渐进的,包括风格的形成也是这样。临帖应该由约到博,先把一个麻雀解剖完了

再做别的比较好。
   寸:从来学习的途径就不是恒定的。不但书体学习的秩序被人置疑,就是学习的博与专的对立统一关

系也存在一些分歧。比如曹老师主张约后博,那么米芾的“集古字”怎么说?
   曹:我想他的“集”,也基本在二王的系统内。颜真卿予宋人影响很大,在他们看来,颜也是出自王

羲之。
   寸:曹老师说的好。米的“集古字”,当时有人说看不出来路,当然现在看得出来了。
   野:也有很多人认为风格是“做”出来的,从临帖到创作都下意识地“做”,甚至《韭花帖》也是“

做”的结果,只不过杨凝式做得天衣无缝而已。
   曹:那要看对“做”的理解了。做,总有刻意的成分,而作为一种好的风格,我认为应当是自然的流

露。
   寸:现在“流行的”与“传统的”理论思考,对形式的认识有两种差异:一,强调形式的独立性,书

法的形式追求可以作为主导艺术风格的一条途径加以探索,可以是第一位的。二,用笔出形式,用笔是

书法形式的根本与唯一出处。您对此有何看法?
   曹:我个人赞成第二种说法。
   寸:有人说笔法出来,形式就出来了,您同意这个说法吗?
   曹:我赞同。
   野:您对米的草书是怎么看的?
   曹:和他的行书不在一个层次,观念比较陈旧。但那也是他最合晋法的东西了。
   寸:您认为宋朝谁是最尚意的?
   曹:蔡尚法,苏、黄、米尚意。
   寸:苏、米相较,谁更尚意?
   曹:苏。
   寸:曹老师不愧是诚恳学者!
   野:曹老师,《研山铭》与《珊瑚帖》,您认为哪个水平更高些?
   曹:《珊瑚帖》。大字本身很难写,手札较少刻意,边想边写,灌注有感情,因此也只有他的手札具

各各不同的面目。
   野:我觉得“珊瑚”很薄。
   曹:也许锋芒毕露,会有线条欠厚重的感觉。但这件手札真是神采飞扬,精彩纷呈。另外,不期而得

的形式感也很妙。如画一枝珊瑚,后又附一首小诗之类。
   野:韩愈说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不平而鸣”;欧阳修说书法是“为乐”。他们的观点似乎并不一致

。在今天,书法“为乐”的成分可能要大于“不平而鸣”,曹老师是如何看这个问题的?同时您认为在

“为乐”与“不平而鸣”这两种状态下哪一种更易出好作品?
   曹:这可能就是“尚法”和“尚意”的区别所在了。欧阳修主张“学书为乐”,但同时也告诫不要“

浪书”即乱写,认为有的事情把它记下来,他时便成故事。所以还是存在功利目的的。凡感人的书法,

只要出于己作,可以说都是“不平而鸣”的。天下三大行书,莫不如此,并不因朝代不同而有所相异。
   野:还有一个问题:古人说执笔无定法,但林散之说写字要先运腕再运臂,是必须的一个过程,认为

单运腕写不好字。同时我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发觉不同的执笔还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在某种情

况下会导致“不得笔”。曹老师对此有何看法?
   曹:执笔似乎也无必要强调自以为是的一定正确并强加于人。我觉得它应和每个人各有差异的持筷姿

势相同,只要运用自如、把食物夹到嘴里就算有效。至少应该认为,五指笔法并非王羲之的古法,而是

有了如今天的高桌椅后才发展出来的。日本人至今用三指,应是唐以前的执法。因为他们一直席地而坐

,与我国唐以前的坐姿相同。我之所以站立用三指,是因为不必弯腰而已。
   野:今天大受启发!非常感谢曹老师!
十一、(2005.01.09答学习者《书法江湖》)笔法没什么问题,毛病在结构上.这是临帖不精的必然后果.

临得精久之则结构便了然于心,反之则浮光掠影,追之已失.

[ 本帖最后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8-20 16:21 编辑 ] 
  
 
 
 TOP
 
 

daxia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daxia 当前离线

UID3026 帖子1941 精华18 积分4781  信誉指数0 点 阅读权限60 来自河北沧州 在线时间2099 小时 注

册时间2005-2-27 最后登录2011-11-7   
 
从七品下·鼓吹令

 

帖子1941 精华18  信誉指数0 点 阅读权限60 来自河北沧州 注册时间2005-2-27 最后登录2011-11-7 

马扎  发表于 2007-8-20 15:52 | 只看该作者
  
 十二、(2005.01.09答江湖一石《书法江湖》)临我二件,猛一看真像回事呢.但第二件临古就差点.可

见临今容易临古难啊.
十三、(2005.01.11答野狐禅临米《书法江湖》)已在"深南道"拜读过.深感近来贵道同仁的学风很好,

大家临帖十分务实,不尚空谈.由此各人都有进步,我喜在心头.尊临结构较准,所欠在笔法的稍觉简单.老

米控制毛笔的本领,是从无一笔不悬手的高标准做起的.因此他的用笔自由度极大.你或许为搁臂,殊多牵

制故也.
14日又:我一般对临也不悬手,所以应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但必须明白象都市野狐禅这样的

掣肘是不悬造成.因此要想法使手腕在不能悬的情况下更灵活一些.
十四、(2005.01.12答无尘道人《书法江湖》)仅谈谈所临苕溪诗吧.笔力较弱,线条似浮于纸面,入不了

纸.然也许与所用纸张有关.至于结构,较少难度的字临得不错,反之则多有毛病,如长撇捺交叉的结构,涉

及到撇和捺的笔势关系,那么撇的长度和弧度以及与捺的交叉点便不是可以瞎撞的.只有分析其特点并了

然于心,才能屡试不爽.
13日又:我很久以来一直认为笔力是与生俱来的.人们所说的笔性,其实也包括了笔力在内.这当然不是说

初学者便有什么笔力,而是笔力的体现要在掌握了初步的技法之后.性格柔弱的人笔力必不会雄强,其反定

律也成立.传闻赵孟頫是翩翩佳公子,那么就和其笔力完全合拍了.
十五、(2005.01.14答雅墨斋《书法江湖》)大字比小字要难写得多.你小字还未写好,大的更不能看了.

故望先攻小字,毕竟动作的幅度要小一点.
十六、(2005.01.15答孙光松《书法江湖》)虽然不错但稍微均匀了点.黄王的祖宗即是钟,何不沿波讨

源?钟太傅的一些刻本尽管多有失真,然而还是天真烂漫的,字型亦不一伦.
十七、(2005.01.15答小妖《书法江湖》)很对.例如"夏"复"这类字的最后撇捺,各大家因结字的重心高

低不同而使此两笔的交叉点有差异,但基本笔法并无不同.
又1月16日:你未将此帖(韭花)的精神还原出来.杨凝式的笔调充满逸气,笔短意长,而结字则奇正相生,

出人意表,山谷赞美他已到乌丝阑,我觉决不逊色于神龙本.希望你认真临好.
十八、(2005.01.16答sxh8731035《书法江湖》)你未将此帖的精神还原出来.杨凝式的笔调充满逸气,

笔短意长,而结字则奇正相生,出人意表,山谷赞美他已到乌丝阑,我觉决不逊色于神龙本.希望你认真临好

.
20日又:你这一类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的草书,我以为可以钻研下去,但必须力追高古之意.
十九、(2005.01.17答河马长老《书法江湖》)其实悬肘并不难,这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情.我曾为诸生示

范站立写蜀素大小的行书,照样得心应手.如果不畏难,练成之后的好处是受用不尽的。
二十、(2005.01.17答河马长老《书法江湖》)张铁林应聘本校艺术学院院长,我热烈欢迎张院长履新,

并接受他的领导.这个消息我在一月前就得知了.艺术学院作为暨大新的建置,正需要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和

领导能力的院长.张先生是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他的脱颖而出具有必然优势,我想他已有迎接新挑战的心

理准备,看看自己能否在角色置换上做得更好.预祝他取得成功!
又:其实悬肘并不难,这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情.我曾为诸生示范站立写蜀素大小的行书,照样得心应手.如

果不畏难,练成之后的好处是受用不尽的.
二十一、(2005.01.20答旭生《书法江湖》)你这一类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的草书,我以为可以钻研下去

,但必须力追高古之意.
二十二、(2005.01.20答海松《书法江湖》)写得颇顺溜,但要防止轻滑.必须注意节奏和多种对比,前者

旨在造成势的不同,后者则是营构丰富的内涵.
二十三、(2005.01.20答紫蓬山下客《书法江湖》)两件中范成大诗好一点.共同点是结构不稳健的毛病

较多,章法还缺乏经验。
二十四、(2005.01.20答石星人《中国书法网》)看来学的时间还不长,其表征是比较幼稚.望加强临摹,

弄通笔法和笔意.
二十五、(2005.01.20答都市野狐禅临蜀素帖《中国书法论坛》)精微还差了一点.有时笔好象收不住,

如"爱"的一撇.
二十六、(2005.01.20答梅松《书法江湖》)写得颇顺溜,但要防止轻滑.必须注意节奏和多种对比,前者

旨在造成势的不同,后者则是营构丰富的内涵.
二十七、(2005.01.21得之辑帖《书法江湖》)
1、谈写米芾:教人从老米学起,这绝对不是鄙人的观点.我在学米之前,已写过一段时间圣教,只是文革

之中迷上赵字,被戴尧天先生训斥,才改学米而已.右军我一直奉为圭臬,也以此纠正米的跳荡习气.但米的

笔法最为丰富,可谓对王有发扬光大之功,因此,学行书而绕不过米,这句话是我常挂在口上的.
2、评来楚生:来楚生书画印俱臻一流,虽不以书鸣,窃谓断不在沙孟海陆维钊之下,以其品高且真也.文革

前,上海凡是画展,来公展品之下预购的红纸条往往贴得像胡须一样,其他人无此风光.另岭南派黄幻吾也

较多,当然是惊诸俗眼了.
3、评王伯敏书法:他真可谓辱没了其先师黄宾虹.看看林散之人家怎样.
4、评田英章书法:写得规矩,并非没雅俗之分.田先生的欧字,窃以为是比较俗的.
5、评费新我左笔书:第一:我教过一男一女两个学生都天生用左手,我看得极其别扭,但他们非常自然.

是所谓习以为常而已.正因为手写体是右手"发明"的,所以他们在初学时要费力得多.也正因为如此,才取

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第二:费老虽有面目,但窃以为格调并不太高.林散之私信中称其为俗而出席展览

又大叫其妙.那么毕竟前者更准确一些吧.
6、评黄绮书法:这位先生自称是山谷后裔.我曾亲见挥毫,那难受劲真不用说了.
7、谈王裕民之死:我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颇觉震惊.王裕民半年前曾寄我《假国宝》那本书,可能他知

道我和李郁周的关系吧.他应是期待着我的反响,但本人疏于礼节,迄未回复.王氏才华之初露锋芒,是其为

乃师李敖执笔的关于周越真迹的那本书,我曾托张建富从台湾购得.读后深为学问做得细致而钦佩,知他才

二十几岁, 真觉少年老成,前途无量.但他最后那本书,尽管今天再说已有对死者的不敬之嫌,然而他心气

的狭窄,恰恰是自寻短见的伏笔吧.言辞激烈甚至于冷嘲热讽,毕竟不是学问之道啊.愿他的在天之灵安息!
8、评网友师古斋临兰亭:这位朋友的直觉不错,你的字海上味太足,倒不是象沈,而是近任.任政有一方印

"认真",上海话与他的姓名谐音.但窃以为他坏就坏在太认真了.他的点画功力可谓无以复加,然而笔笔到

家但气息低俗,终究不入清流.书法毕竟不以技法比试高下吧.上海一位老先生评任字为"油头粉面",真是

切中要害.尊临的笔法无懈可击,但结构君只需与神龙比较一下便可看出出入之大.兰亭其实有不少字写得

很丑,山谷说如圣人不无小过,有人骂他放肆,但他是真懂书法的,并不为书圣的光环而眩目.想想不是吗,

有差的作陪衬才能更显出好处的非常人所及.被怀仁所集的几十字,试探寻它们在原帖中的位置,便可悟出

大多处于上部或中间,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重要的位置!这是我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不想让它成不传之秘

,不妨公开,使年轻的朋友少走些弯路.从这儿也可见临摹时章法之重要.你似乎不认为章法是不可改变的,

但一旦打乱,章法部分又要从头学起,何不一次完成提高效率呢?
9、关于转指:关于转指,我愿参加讨论.这个问题,古今聚讼不已.传说刘石庵当客挥毫时不转笔,而有人

偷窥其独自写字就转得笔都脱手落地.斯其然乎?愚以为,转指是必然的,但不是为转而转,而是调整笔锋.

所以这种转,也只是微调,且是书者下意识的动作.这一其实可忽略不计的镜头,有些人抓住了而有些人却

视而不见.若问所见则言人人殊.我 想这似乎可以如此认识.望指正.
10、评郭沫若: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作为正面报导的一件事,郭夫人于立群曾用一张四尺宣纸写一个隶书字

的形式手抄全本《毛主席诗词》并进呈,竟得到毛的睿赏.这些汗牛充栋的"墨宝"想亦存档吧,何时"解

密",也可让大家开开眼.六十年代是郭氏最丧失人格的时候,于此可间接地略见一斑.
11、评周慧珺书法:以周先生的身体条件,如必须站着写的话,倒是只适宜写横的.上海的有些招牌还是写

得不错的.但也许较少纵向的训练,一旦作条幅,便上下左右失措,甚至于气脉都很难连贯得起来了.这是一

位才女的悲哀处。
12、评刘新德落款:第一张落款"所书"二字可谓蛇足."所"字的意思还要查看古汉语读本.
二十八、(2005.01.24平陈静辉答方岚《书法江湖》)尽管与粱炳伦的距离似乎有接近之嫌,但他对书法

的理解显然非昔日可同年而语了.这是一个飞跃,向他祝贺!基本的东西解决了,那下面的路就好走了. 我

所指的是笔意.笔意似乎有些难以言喻,但学到一定程度的人所追求的正是这个.
二十九、(2005.01.24答王泽中《书法江湖》)写得好!我看你所贴淳化阁帖的眉批渊然有味,今方知亦

出君手.用黄宾虹法写黄氏语录,正是为自己设定一个贴近的氛围,较易切入.我学苏较浅,远无学米那样寝

馈于斯,但一录苏的手札,便不知不觉会使昔之所学自然流出,颇以为怪.
三十、(2005.01.27答逸斋《书法江湖》)隶联有趣味但不敢妄评.拟王铎的,第二行下部则败矣.戈法尤

差.
三十一、(2005.01.28关于《蒙诏帖》是否真迹答江湖感觉《书法江湖》)我认为是.曾与徐邦达为此笔

讼.有兴趣可阅吴鸿清所编《中国书法全集.柳公权卷》附录拙文.
三十二、(2005.01.29关于八面出锋答臣本布衣《书法江湖》)八面出锋和他自夸的"我独有四面"是一

个意思,都是针对别人的"一笔书"或"一面"而言的.无非说人家是单一而他是各个方位都有起倒的动作而

已.但别人是否如其所言呢?我看也未必.老米有时是大言欺世,颇为自恋的。
又1月26日:就你现在的情况来看,必须以临为主,以创为辅.表现欲强不是坏事,但你目前还没有表现的资

本.
三十三、(2005.02.19答无畏人《书法江湖》)你看到庙门就烧香,应到隔壁潘家还比较合适.
三十四、(2005.02.23答ttttjjjjhh《书法江湖》)望多临几遍再贴上来.字形尚未似哩.
三十五、(2005.02.24答方岚《书法江湖》)炳伦临作已参入一些自己的意思,可谓之意临.由于笔墨技

巧过关,遂无适而不可.
3月1日又:第一张比上次带给我看的粤韩展的还要好.各种对比关系都处理得很好.只是"头"字左侧稍简

单了些.
3月1日又:临钟的有些呆了,他的巧须体会.临阁贴的两件不错,有精神.
三十六、(2005.03.01答有聊《书法江湖》)轻重缓急方面还须注意,否则就平了。

[ 本帖最后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8-20 18:06 编辑 ] 
  
 
 
 TOP
 
 

daxia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daxia 当前离线

UID3026 帖子1941 精华18 积分4781  信誉指数0 点 阅读权限60 来自河北沧州 在线时间2099 小时 注

册时间2005-2-27 最后登录2011-11-7   
 
从七品下·鼓吹令

 

帖子1941 精华18  信誉指数0 点 阅读权限60 来自河北沧州 注册时间2005-2-27 最后登录2011-11-7 

凉席  发表于 2007-8-20 15:56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七、(2005.03.02关于用笔速度答风雪堂《书法江湖》)凡大书家必有超强的纵控能力,他们往往

随手挥洒而无不如志,使人惊羡.练到这一步,就非十年以上的工夫不办.对你来说,也许功夫不到,但"临渊

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月3日又:这样的老师,只能叫他"一字师"了.放,信马由缰,举步维艰,到底怎么办,自己心里也没数.所谓

"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也.你当然需要慢慢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临摹为主,创作为辅,两相结合,勿使背离

.那么进步便是直线上升的了.
三十八、(2005.03.03答衡宇《书法江湖》)你的笔性极好,是修课学生中使我难忘者之一.好的学生往

往是外校慕名而来的,我觉也没白教一场.你出手不凡,学什么像什么,而且都能得要领,这点是你的天赋.

但用心不杂也是古训,故望先在一两种书体上取得突破.我相信你的能力.
三十九、(2005.03.04答伏牛山民《中国书法论坛》)后面越临越好,和原帖的情况相同.临到这样,几及

乌丝栏矣.
四十、(2005.03.04答书剑生《书法江湖》)问:老师:您好!《蜀素帖》倒数第五行“殷勤”的“殷

”为何少了最后一笔?
答: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所谓宣祖名弘殷,这个殷念yin ,因此"殷勤"少写一笔是缺笔避讳.但"云锦殷"是

红黑色的意思,念yan,所以不必避.老米还有一本知府;府字少写最后一点,这是避高太后父高遵甫的所谓"

嫌名".陈垣有史讳举例,不妨一看.
四十一、(2005.03.06答叶小勇《书法江湖》)用功可嘉.小字比大的好些.笔力较弱,建议改稍硬的笔以

借其力.
又答蚂蚁:笔力尚可.结构则右肩有些塌下,显得精神不振.古人横画左低右高不是没道理的。
四十二、(2005.03.07答zmx8108《书法江湖》)我本人小字用硬毫,大至一寸以上便用中长锋羊毫.因为

小字须力求精劲,软笔是做不到了.但羊毫也有软的好处,那种浑成苍茫感是硬笔不可比拟的.对临如是小

字,当然以硬笔为宜.
四十三、(2005.03.09答漠阳人《书法江湖》)古意倒有,就是过分均匀了.你去看看钟元常的楷隶,何尝

如此刻板呢。
又答karf2000: 文徵明就不必学了,他充其量只是三流书家.你如知他是从智永而出,肯定要直追大。
四十四、(2005.03.10答风雪堂《书法江湖》)临帖再须加精.如临到五分似,那你的创作恐怕只有二三

分.
4月20日又:望他注意,千万不要用所谓意临掩饰马虎.真正的意临,是要在极其精熟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

意,王铎临阁帖就是如此.
4月20日又:习作是在竭力追摹圣教之意,如"妾"字截取"接"的右边.但正因临的相似程度不高,或者说尚

未吃透精神,"仅得其下"而已.

[ 本帖最后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8-20 18:10 编辑 ] 
  
 
 
 TOP
 
 

daxia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daxia 当前离线

UID3026 帖子1941 精华18 积分4781  信誉指数0 点 阅读权限60 来自河北沧州 在线时间2099 小时 注

册时间2005-2-27 最后登录2011-11-7   
 
从七品下·鼓吹令

 

帖子1941 精华18  信誉指数0 点 阅读权限60 来自河北沧州 注册时间2005-2-27 最后登录2011-11-7 

地板  发表于 2007-8-20 16:00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五、(2005.03.14答伏牛山民《书法江湖》)不错,毕竟认真在临.目前还有些生疏.
四十六、(2005.03.18答臣本布衣关于运指与运腕《书法江湖》)运笔其实是一个复合运动,指腕肘臂一

齐发力.若要具体分析,则只能说字越小,运动的幅度越有限.转指只是微调而不自知,仅凭经验而已.
又3月13日:建议你再在楷书上补补课.其道理是,从楷书我们学习到结字的普遍规律,然后稍纵逸而为行

书.因笔势而发生结字的变异,而不离乎楷正.也就是说,每次写同一个字,都会因笔势的不同而不同,但又

受到常规的制约.
四十七、(2005.03.20答学习者《书法江湖》)从"值"字这儿划一条横线,上面部分甚佳.下面则不仅有

错字(把羸误为赢),而且多过分之处.

四十八、(2005.03.24答来叔《书法江湖》)问:;张季明帖中的两个"余"为什么一繁一简?虹县诗卷;的

"游"字为什么简写?应繁简不要混合在一起.还有法华台诗帖的"仿佛似登台"作"似登台"还是作"以登台"?

请曹老师解.
答:这就是汉字简化带来的副作用了.第一个"余"是第一人称,古已有之.第二个"馀"是其余的意思,后简

化为"余".前几年好像已要求写为只简"食"旁的"馀",还有一个就是"象"字,但大多还是一仍其贯.就如很

多前清遗老进入民国还愿拖一根辫子."游"字在表示游玩游动的意思时,古代两种写法通用,但如表示上游

,游泳及名字(陆游,秦少游)时只能用水旁的游.至于米帖应是"似"字.
又3月18日:礼器是汉碑极品,用笔清劲,结构奇逸.你应在这两个方面多加留意.
又3月10日:今能看到的禇帖都是正书(枯树赋和文皇哀册疑是老米临本),建议你临雁塔圣教序,另外传为

禇书的阴符经也可.我们总得学他运笔极肯定,控制最老到的精品吧.提按反差较大,也就是跳荡的点画,我

想应是老米的着眼和受益处.
四十九、(2005.03.25答710421《书法江湖》)笔性很好,也颇有才情.要注意的是结构往往过分夸张,即

所谓一偏之失是也.
五十、(2005.03.26答蔷薇《书法江湖》)有点钢笔字的味道.既是软笔,当充分发挥"唯笔软则奇怪生焉

"的特点.
五十一、(2005.03.30答励精图治《书法江湖》)第一个不错,第二个是扃,多一撇.第三个检无得,梵文

音译字.第四个不错.第五个是衽.第七个是藐.第八个是全.第九个是沿.还有一个赜字,贝挪了位的.
又3月14日:再临下去,锲而不舍,一定能改变乏神的现状.
五十二、(2005.03.31答秋笑痴《书法江湖》)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已具备随手挥洒的能力.须注意

笔法字法的多变.
又答蜀人:窃以为<<圣教>>胜过<<兰亭>>.因一般地说响拓总比刻本在保存原味上要好些,但

<<兰亭>>其实是唐人半临半摹的本子,它远没<<圣教>>忠于原作.
五十三、(2005.04.03答杖策行吟《书法江湖》)王铎气足神完,不用比照原帖也可知君临得马虎或功力

不到.
又关于《钤山堂书画集》答老蜜蜂:据文嘉隆庆戊辰(1568)的后跋,这是嘉靖乙丑(1565)观严嵩被籍没书

画的旧稿,"当时漫记数目以呈,不暇详别.今日偶理旧箧得之,重录一过,稍为区分,随笔笺记一二,传诸好

事"云云,可见所谓"别本",即非严家所见者也.
五十四、(2005.04.03答风月无边《书法江湖》)首行不错,以后便气泄了.问题主要是经验不足.另,两

个丝旁写得没道理.
五十五、(2005.04.07答程门立雪关于传与傅、女与如草法《书法江湖》)前者只是有无一点的区别,而

后者则在重心,"如"字因右边宕出较多,以致该字的重心偏移.
五十六、(2005.04.07答紫蓬山下客《书法江湖》)问:怎样理解“书贵瘦硬始通神”,“惟笔软奇怪

生焉”这两句话。答:第一个问题可用人体来比喻,瘦的人多以清癯,胖的人则谓痴肥.两相比较,当然是

前者更显精神.东坡最怕别人说他的字是墨猪,所以反对老杜的观点.第二个问题,毛笔再硬,总硬不过钢笔

,而硬笔写出的点画粗细幅度有限,表现力自然也有限.但软笔却反之,故云.
又4月1日:我看方圆庵记临得要准确一些。
五十七、(2005.04.19答weixf2004《书法江湖》)临和创的差距不算大,表示临得很仔细.再继续努力.

能悬手当然最好.
又4月5日:意思不错,笔力稍弱.枣庄的庄,因从"士"不从"土",故不能加一点,望注意.但古时亦有写别字

的.
五十八、(2005.04.20答叶小勇《书法江湖》)慢慢来,毋着急.对于字帖中没有的字尤其要仔细分析,用

学到的结构规律来分布.
五十九、(2005.04.20答hexianliang《书法江湖》)临赵比临王好.你的专攻是碑体,于是临王也有赵的

味道了.
六十、(2005.04.20答有聊《书法江湖》)细微的出入还是不少,要知道,临帖的精义所在正是铢锱必较

的.
又3月31日:尚属初临.这本帖很值得一临的.当学习那种干净利落的笔致和生动活泼的结构
六十一、(2005.04.21答重龙山人《书法江湖》)看到你的网名,我就猜想你是四川资中的,待照片展开

不禁莞尔.这是1990年盛夏作客资中时摄于文庙.远不是你记忆的十年了.家父今年八十七,十分健康.谢谢

你使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已逝的岁月!
六十二、(2005.04.22答杨琪《书法江湖》)点画这关已过,还要在结构上用功.结构往往不好,习气倒还

谈不上.
六十三、(2005.04.22答云鹤轩《书法江湖》)加强临摹.两个"有"字,出处也许在黄道周,但结构显然是

不准确的,和此件其他来自米帖的字一样似是而非
六十四、(2005.04.23答禅心斋《书法江湖》)总体上看还是不错的,毕竟处于上升阶段.你也许想向简

约方面发展,大方向固然是对的,然而还缺乏一个绚烂之极的过程,于是便有些简单化,经不大起咀嚼.八大

山人的简练,是对董其昌的删繁就简,经过历练才显出其精.望你思考.另外"讷夫"的号,要防止出现"病夫"

的错觉,此不祥也.
六十五、(2005.04.25答苇凤堂主《书法江湖》)能得忆旧游笔意,也颇有狂草才情.望多钻精笔法."秋

日"也错了.
六十六、(2005.04.25答夏云临褚《书法江湖》)临完必须与原帖作仔细比对,发现出入所在,以便改进.

这样一遍便有一遍的效果.你的点画最明显的问题即是捺笔,尤其是是长捺.结构也有一些差异.
六十七、(2005.04.27答hih3《书法江湖》)字形过于均匀,结构大多欠佳.可见临摹不精.
六十八、(2005.04.29答笔杆客《书法江湖》)有意的集字,也不失为捷径.你可能有那种电脑处理过的

集字帖吧.怎么让它统一,也许是你要依靠自力来完成的事.
又答倚天:写碑体注重于趣味,应是清人用行书写碑后的主流.你可多临象赵之谦张裕钊等一路的行书.我

觉你多造作,左右结构常左低右高,错落过分,颇失天趣,尤当留意.
六十九、(2005.04.30答黄两有《书法江湖》)渊然有味,显见比前又有进境.此类字敦煌遗书中较多,应

尽量收集.除了向上联钟繇,向下倪瓒也值得参考.
又3月26日:从晋人抄经而出,颇有古意,但还有些生,故稍乏神采.揭阳别来无恙。
29日又:"幸图之"的图,都被你临成"圃",那么心浮气躁自不待言了.望老老实实地临,取巧则一无所获.
5月15日又:既对临就要求更加准确无误.
9月17日又:能得其意不容易。
七十、(2005.05.01答铁杵《书法江湖》)还是校友了!你如81年已毕业,那我们根本碰不到,我要82元宵

才到校的.你提到王一飞,或是云飞之误,如果,则你应是85年毕业了.你的字虽看不出多少来历,但颇有清

气.
七十一、(2005.05.02答deer1999593《书法江湖》)颇得精神,不容易.有些字结构尚有出入,如"甚"的

下面.
又答不律:凡钩,因须出锋,必有蓄势待发之意.当然,这种慢也只是瞬间而已.笔法的熟练,是做到屡试不

爽的保证.
七十二、(2005.05.09答掏琴斋主《书法江湖》)加了些自己的意,还是不错的.
又答飞鸿山人:临摹的目的,是做到心手相应.所谓心,就是由眼审察而感知的会心,从而指导手去摹仿.心

知肚明到手能跟上,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要缩小这一差距,除了用心地一遍一遍的临写,没有捷径.
七十三、(2005.05.13答紫蓬山下客《书法江湖》)看得出你学得比较乱,什么都有点,拼在一起直打

架."众"字的写法完全错误,从来没有哪本帖写成这样的.
七十四、(2005.05.17答清气如兰临米《书法江湖》)临得还好.有些字压扁了
七十五、(2005.05.18答芮江月《书法江湖》)小楷就是要有静气好
七十六、(2005.05.18答山外人刘新库《书法江湖》)笔法简单,直来直往,毫无蕴藉.结构则更俗.非临

古无可改变.
七十七、(2005.05.22答江汉日风临圣教《书法江湖》)若遗其细节,是极易成赵孟頫的.
七十八、(2005.05.23日60寿辰说白谦慎文《书法江湖》)谢谢谦慎和得之!谦慎在我生日前两天特地迂

道香港过广州相访,可惜只滞留一日.细高挑所发照片,即接风时的留影.他告诉我,在离美国前,他已写好

一篇文章,请得之届时发出.为了一个日期的错误,他还越洋电话要求得之改正.文章中有些细节,我自己已

淡忘了,而谦慎因日记故准确无误.韶华易逝,感慨系之.虚度六十,抚事多愧.谢谢广大网友因这篇文章而

掀起的祝寿.
5月26日又:我1978年考入北大,也曾有陈丹青般的幸运,只是我英语考了26分,与陈不过五十步和百步之

遥而已.被录取后,王力先生给我一信有"你终于被录取了"一句.后来才知道这"终于"二字包含了王先生多

次力争的分量.我永志不忘他的再造之恩,他的提携改变了我的一生.这种当时教授尚具备的言事权,在今

天简直不可想象.我自己对已出版过专著但外语分数不够的考生爱莫能助徒唤奈何.想想不知是考生的不

幸还是我的悲哀!我在广州政协开会时提交过要求放低外语门槛的提案,但杳无答复,看来通融无望了.至

于郭锡良和唐作藩两位先生,在我们入学时还是讲师,他们是作为王先生的助手参加指导的.当然他们同样

是我的恩师.我的毕业论文,具体指导是郭老师,但最后把关的仍然是王先生.他的眉批一直用铅笔,所以谦

慎的记忆有误.铅笔较淡,也体现了对作者的尊重,这一美德我视为榜样,躬行不替.王先生对我的毕业论文

较为欣赏,有一观点他竟批了"发前人所未发"的美誉,五个学生中我是最早通过答辩的......这一切仿佛

就在目前,而自身却垂垂老矣.因白文而带出这些往事,幸诸公垂察甚感.
七十九、(2005.05.23答sunqb596《书法江湖》)字越要求精到,笔则越硬,纸则越熟越滑.
又:宁愿浓墨蘸清水,让他在笔毫调和,也不要将墨调成一色.
八十、(2005.05.24答方岚评梁丙伦《书法江湖》)好的,颇轻松.只是有些结字并非因势,故稍有做作之

感.左上那张两笔悬针不佳.另外"天台"与由此得名的台州,都不能还原为繁体字."传"更不能有一点.
八十一、(2005.05.28评江西笔《书法江湖》)我介绍杭州汉笔坊的江西笔.给你一个电话号码

13868136978老板李街荣.以前对赣笔颇有成见,用过才有改变.想想也是,他能在那儿站得住脚,质量可知

矣.
又关于米芾《晚晴赋》答无尘道人:民间有老米遗真这可能性已很小了.近年有人要我鉴定藏品,一俟照

片寄到,辄掩口胡卢,忙还不迭.
又答雅墨斋:天下第二行书,名至实归,还不值得学吗.
八十二、(2005.05.30答书剑生《书法江湖》)稍得苕溪笔意.帖中有的字还原得较好.没有的就有些"妄

为",如"溅"万''等字.
八十三、(2005.06.01答米贩子《书法江湖》)你说得不错,应回头再练练正楷.其目的是学到结字的常

规.网友所指出的皆属常规上的毛病.
有5月4日答:你的踏实使我敬佩.临到这样,已可无愧于老米.
八十四、(2005.06.08答有聊临圣教《书法江湖》)点画欠厚重.太均匀了些.
又答少甫:要解决结构问题,莫过于先在小字上下足功夫.你的运笔有些拖沓,点画质量不高,也说明写大

力有未逮.
又答丹心:颇得精神,但打乱章法终非上策.
又答言者人王:要在临摹上多下功夫.繁简夹写比较难看.
八十五、(2005.06.10答weixf2004《书法江湖》)点画比较扎实,结构则较为粗疏.其中错字不少.
又答雄视千古:临摹往往可显示达到的水平.你临得较马虎,或许受到所谓临一半甩一半的误导.创作肯定

比临摹要等而下之.因此欲提高只有认真临写.
八十六、(2005.06.11答丹心《书法江湖》)临得不错,但须注意细节的再现.
八十七、(2005.06.15答墨竹堂主人《书法江湖》)要着重解决结构问题。
八十八、(2005.06.15答大歌《书法江湖》)陈简斋姜白石两件好.其他结构太松.因诗而旁涉时事,感慨

系之,值得推崇.
八十九、(2005.06.17答知语《书法江湖》)还算不差的.指出两个毛病,一是悬针一律偏侧,流为习气,

二是字间突留间隙.
九十、(2005.06.18答雄视千古《书法江湖》)颇为老到,故所谓多年,至少已在十年以上.两件相比,行

书略优.小楷虽工稳,但整篇稍觉平淡. 贵友或是江浙一带人.因水土关系,窃谓写清雅一类字是非常合适

的选择.能写好董字或从此翻出,不失为一途.
又5月31日答:第一当然要得笔.所谓得笔,除了掌握正确的笔法外,而且必须具备无不如志的控笔能力.要

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九十一、(2005.06.18答如水居士《书法江湖》)梦奠和韭花临得都不够仔细,只能算是初步吧.因此欧

楷创作也只在影响间.草书较差.
九十二、(2005.06.25答梅月池主《书法江湖》)类于描画.要有"写"的意思才好,也就是说必须要具有

笔意.
九十三、(2005.06.29答五味轩主《书法江湖》)草竹二部经常通用.但象管和菅,符和苻之类还是要分

别的.与字是取其局部,草书中出现这个写法,一直沿用至今.
九十四、(2005.06.29答墨花飞扬《书法江湖》)学习的初级阶段,这当然是最为有效的方法.看你所写

拼凑痕迹不太明显,说明你的记忆力较好.
九十五、(2005.07.01答jyqyyxy《书法江湖》)两件以此为佳.总体有一个问题,即飞动有余而沉着不足

,这样就有轻浮之弊.你笔性还好,望努力.
九十六、(2005.07.12答波波《书法江湖》)已过初级阶段.但中级是一个漫长岁月,要有足够的耐心.
九十七、(2005.07.13评翰元堂书《书法江湖》)基本已具备创作能力.结构时有毛笔,如"寻常"二字,头

都显得太小.要知上下结构一般都作上大下小.
九十八、(2005.07.18答少甫《书法江湖》)你的力量和能力似不足以写如此大的尺幅.通篇无稍微精彩

的片段,而有些结法全无来历,如舞字。
九十九、(2005.07.21答漠阳人《书法江湖》)你的毛病主要在结构.有些写法不是你能想得出来的,所

以加强临帖是唯一改变之路.
又答砖头:楹联是最适合篆隶魏碑的样式.行草之所以无所逞其技,盖须上下萦带左右映衬形势乃出.一失

左右,遂致偏枯.又以行草多属王字一路,婀娜纤弱,施于楹联尤为不宜.你试图加粗笔画以增其壮,但反显

臃肿单调,全无胜致."避"字写法,纯出杜撰.
一○○、(2005.07.26答知语《书法江湖》)未见精彩.还须临摹.所云兼毫,已是两种以上,竟标以一三,

闻所未闻."只"字如用为副词,只能写作"祗",而不能作量词的"隻".这又是简化造成的混乱!
一○一、(2005.07.29答boyletoo《书法江湖》)有李北海笔意,但有点写死,精神较差.所临版本如何也

是应加注意的.
8月5日又:所云四字未必是症结所在.如要修改,自字法而言,起,虐,伦,忾,头,陆,寇,谋,盛,世,忧这几个

字都有毛病.或为草法或在结法.忾的气放弃繁体的丰富表现颇为可惜.盛字上部已误为咸,忧字必去竖心,

而此字在王帖数不胜数,多可参考.自章法而言,庶与魔比邻,广头写法怎能一样?另字形大小倒须作些调整

,该大则大该小则小,把最后二字写到正常位置.
8月6日又:大有进步.把沟字写成繁体为好.忧字还是过于简单.第二行开始就气孱,须再作改进.
一○二、(2005.07.31答karf2000《书法江湖》)入此展应有余的.学文徵明总觉技法简单了点,尽管文

也成自家面目.
一○三、(2005.08.03答老张《书法江湖》)草法最为难记得是草诀歌的第一句.你的草法不但不美,而

且自我作古.节奏的轻重也太平均
一○四、(2005.08.03答zshxlx《书法江湖》)诗倒写得颇有***.如不以旧体诗的严律要求之,那该诗之

出韵也不算什么大毛病.但你书法的繁简正俗窜用,恰与混用韵部属同一情况.如能稍辑其事,此犹不失为

佳作.
一○五、(2005.08.07答夏碧波《书法江湖》)须摆正心态,不必冒进.适当地以所学笔意抄录一些有意

味的文词,检验自己学到了多少,掌握了多少.
一○六、(2005.08.24答浩州问《古诗四首》真伪《书法江湖》)与比较靠得住的肚痛帖相比,;古诗四

帖显然是有问题的.当然象这样的草书水平,仍足以让后人惊叹.
又答方岚临杨凝式:临得不错的.第四行"书"字的横画,"制"字的上下关系等,都有些微出入.
又答闲散斋主:雅致,苏字意味颇浓。
一○七、(2005.08.30答陶琴斋主临《方圆庵记》《书法江湖》)意临能得其神,不容易
又答书佳:如忽视笔势,点画间便失去关联.另小勇说得很对,细节的出入往往是毫发死生的问题。
一○八、(2005.09.10答有聊《书法江湖》)你现应以临帖为主,一定要在临象上下大功夫.
一○九、(2005.09.13答张根彦《中国书法论坛》)点画未能入纸,颇觉浮滑.须沉着运笔也.
一一○、(2005.09.16答guhua《书法江湖》)我已给了短信.私下为宜:点画花哨亦为沪上习见之弊.沈

尹默一脉,任胡辈胸无点墨,遂成俗书,流毒甚广.尊作虽为意临,但点画浮滑多不到位.以时有鲁鱼亥豕之

误,故知心浮气躁略同游戏也.
一一一、(2005.09.23答老反《书法江湖》)此扇前段尤佳.但"落"字草头太夸张,"豪"字可参考<<襄阳

魏泰诗帖>>最后一字的结法
一一二、(2005.09.25答rongdl《中国书法网》)比较而言我还是觉得"钟灵毓秀"带有魏碑味的为佳.行

书功力尚可格调稍逊.
一一三、(2005.09.25评汉笔坊笔答农夫山泉《书法江湖》)这种(宋人书札)我没有,应是新品牌,不

知是否狼毫?此家狼毫不错,但质量有些不稳定.
又:三阳现冠以"栗本"名号,莫非已与日人合资亦未定呢.他即使卖给我但质量已下降很多,所以我转向汉

笔坊了.大概中国人穷怕了,总抱着用好东西去"换外汇"的思维定势,哪像鬼子用次等品出口自己用好的!

我用过盖着"出口专用"印章的红星宣纸,比我所藏"国内专用"的不知好到那里去了.这真叫作贱自己啊.
一一四、(2005.09.28答意蕴《书法江湖》)这样临不如不临.多好的一个"好"字,被你自作主张地改造

了!
一一五、(2005.10.01答张铁牛《书法江湖》)张:计在褚隋良名下的枯树赋和文皇哀册,是不是米南宫

临的啊?
曹:我以前曾谈过这个问题,颇怀疑为米所临.
一一六、(2005.10.11答静心堂临寒食帖《书法江湖》)点画力度很好,唯觉郁勃之气未能有所管摄.须

多读帖,从诗意体会。
一一七、(2005.10.16答来叔《书法江湖》)第二张随手写写倒比较自然,其他不堪寓目.
又答临礼器:好好临几遍先,勿字形未准就忙做其他事情.须认真领会该碑的清劲.
一一八、(2005.10.19答品斋《书法江湖》)写得还比较顺畅.通篇格调也是统一的.指出两个小问题,首

先,王国维(1877-1927)不能把他归于清人.这等于尽管以遗老自居拖着辫子进棺材的辜鸿铭(1856-1928)

也不会把他算作清人一样.他们只能定为"近代或"民国".
史书一般都以卒年为准,当然也有例外,如陶渊明已入刘宋,但历来称其为晋人.其次,她字专指女性,是刘

半农(1891-1934)的发明,此前一律作他.王氏显然不会接受"新生事物".台湾至今不用(不知近几年改变否

).
又答闲散斋主临王圣教序:我看你是在竭力临像它,但手和眼的配合还不协调.我以前曾说过,眼高手低,

事所固然,眼低手高,得未曾有.眼睛能发现问题,是谓眼高,然而手下尚不能表现出来,故谓手低.这种差距

靠不断的临习可以缩短.望你努力
一一九、(2005.10.20答hxs8731035《书法江湖》)这类字向我"请教"实同问道于盲.你应去拜于明诠为

师.
一二○、(2005. 10.21答周琪力《书法江湖》)道不同不相为谋.老实说我对你这类字没有辨别的能力


一二一、(2005.10.26答静心堂《书法江湖》)颇老练.有浙江风味,尤似早年的林剑丹.有些字结构欠妥

,如"箫"下部过窄.更有两个错字,豚加一点则无端把它给阉了.复表繁复应是衣旁.
一二二、(2005.10.27答710421《书法江湖》)临得还少点神采.但临创相长的两条腿走路我十分赞同.

临到六分,创恐只能达到四分,然后力追到六分.于是再临上一个档次,创随后跟上.进步虽慢但踏踏实实,

步步为营.
一二三、(2005.10.30答农夫山泉《书法江湖》)故作幼稚就有些老莱娱亲般的滑稽。
又答墨落何处:临得太浅就只能劝君努力加餐了。
一二四、(2005.11.14答710421《书法江湖》)单谈创作吧.楹联有几个字结构不妥,上下结构头都偏大.

居字一撇过直了.相比两边小字好些.文词还要斟酌使其精炼,"被置县"的说法是不通的.
一二五、(2005.11.18答方岚《书法江湖》)卢鸿草堂几可乱真.创作的几幅气息不错.但这纸似不入墨,

尽浮于纸面.
一二六、(2005.11.18答静心堂《书法江湖》)韵味差点,笔太实是最能感受到的,但神采也许讲不清,临

多自见也.
静心堂:能具体指导吗?"笔太实"?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克服?谢谢曹师
曹:临毕对照原帖而已
一二七、(2005.11.29答静心堂《书法江湖》)临得都还不错.尤以王为佳.米似乏精神,临熟适当加快速

度自得之.
一二八、(200512.07答闲散斋主《书法江湖》)有王字意味.望继续精临,越写越好.
8月11日又:结字部位还有待精确.孔差一点儿变乳
一二九、(2005.12.07答秋笑痴《书法江湖》)楼上虽调侃但却一针见血.你写得已很熟练,就是字形较

单调.当须如一堂老少,各尽字之真态乃佳.
一三○、(2005.12.14答叶小勇《书法江湖》)气味纯正,细节稍马虎.
一三一、(2005.12.20答农夫山泉《书法江湖》)我之所以久未答复,意在让你自反.你既一再催促,那我

要告诉你,你目前只需临摹,创作仅限于检验临摹成效而已.这样或许使你有些失望,不过确实是为你好!
一三二、(2005.12.25答少甫《书法江湖》)创作已颇象模象样,但决谈不上精彩.主要问题是笔法的简

单.故欲精进必先精研笔法.这只有通过仔细临摹来解决.
       
曹宝麟网上论书帖集锦(四)

一、(2006.01.9答漠阳人《书法江湖》)多读书多读帖!现在要紧的是气息!
二、(2006.01.11答4189154wzz《书法江湖》)"携"的"乃"从来没有撇后写的,可见未认真.
三、(2006.01.13答karf2000《书法江湖》)摹得不错!塑料薄膜透明度极好,古时硬黄所不及.记得黄伯

思说过,临,得在笔法而失在结构,摹则反之.这是因为硬黄即使半透明,摹时结构总是看不太真切的缘故.

现在一举收双倍之效,很值得推广.你前面的时有笔不沉实之弊,后面就渐入佳境了.
四、(2006.01.14答少鹤《书法江湖》)临得较生,但能感受你的努力.临摹无非是训练得于心而应乎手

的过程.只要坚持不懈当有进境.
五、(2006.01.17答绍兴肖惠《书法江湖》)学苏有点意思了.尤以一楼苏诗为佳.隶书未得法.
六、(2006.01.17答无为轩主《书法江湖》)裁成闭月羞花貌也是时风之流俗者.不过你的笔性确实不错

.
七、(2006.01.23答农夫山泉《书法江湖》)有进步!稍须注意提按,因这体现节奏.你的笔似较软.
八、(2006.02.11答抱古斋主:什么样的作品有收藏价值《书法江湖》)名不虚得的作品!像那差一口气

便黄袍加身者,真可谓身谢道销.
九、(2006.02.11答傻帽《书法江湖》)几张之中圣教最好,隶书有便秘的难受之感.行草为一类,篆隶为

一类,信然!
十、(2006.02.11答少鹤《书法江湖》)点画之间撇捺最难,撇捺之中撇画尤难,切记.
又答老反:点画较单薄,有欠沉着.结构也差点,还得多临帖.
十一、(2006.02.16答蜀人《书法江湖》)欠熟.笔性还是不错的.
又答大伟:五楼即露大风堂的马脚来了.
十二、(2006.02.20答书道中人《书法江湖》)你先要弄清"隐几"是何意,才不会把本应是矮几的几写成

数字的繁体字.这件写得尚好.
又:临摹不足,似是而非.杯字竟被你乱还原,可见文化补习亦非一日之事.
十三、(2006.02.24答叶小勇《书法江湖》)小勇后生可畏!王字颇纯正.只是"游"不能写成走之底的,"

丑"字反而不还原了
十四、(2006.02.27答书剑生《书法江湖》)努力集字,赞赏你的用心.错字不少.
又1月17日答:尚属初步.从用功可卜他日之成.
十五、(2006.02.27答710421《书法江湖》)颇老到."新"字过分错落,其他尚稳妥.
十六、(2006.02.28答白沙可乐《书法江湖》)临得还老实,只是太生疏.
十七、(2006.03.5答方岚《书法江湖》)进步之大颇出意外.原先他的点画蹇涩而拘,盖用劣笔所致.而

又书生宣,故几无可观.现在纸笔都对路了,流利如意,使我刮目相看.创作如此更为可喜.只是有的笔画太

短如"木"的横'俛"的末笔,便觉拘束的老毛病还未全去.要知此非笔短意长之胜也.
十八、(2006.03.10答书剑生《书法江湖》)不妨在抄写中回忆.但一个泉字下面写得放不开.
十九、(2006.03.20答半轮秋“斋”与“齐”是否可以通用《书法江湖》)古为一字,后乃分别.可能小

篆已分道扬镳,所以除非佞古,如不分别则易生混淆.
二十、(2006.03.24答放下便是《书法江湖》)颇能得其意.蔡卞临得比蔡京好.
2.27日又:笔法未过关就想玩墨法,似乎早了一点.
二十一、(2006.03.24答我的书法梦《书法江湖》)也许毛笔太软太差,影响点画的质量了.现在感到最

无奈的事情即是良笔佳纸难求.古人剧迹何尝是今日纸笔所能仿佛?所谓"不择纸笔"乃古无劣质故也!
4.14日又:在向良性方向发展就值得肯定.
二十二、(2006.03.31答老马评任伯森《书法江湖》)临摹和自运差距较大.自运的两件笔法简单不说,

结构亦拘谨敛束.
二十三、(2006.04.2答书剑生《书法江湖》)点画质量较差,运笔拖沓.前者因毛笔不称,锋颖欠利,后者

则是未通笔法,交代不清.
二十四、(2006.04.14答少甫《书法江湖》)技法稍觉简单,格局略嫌局促,尽管已颇老练,但望悬崖勒马

.
二十五、(2006.04.14答白沙可乐《书法江湖》)也该是初涉创作中的必然规律,无非"过"和"不及"二事

而已.
二十六、(2006.04.14答4189154wzz《书法江湖》)仅有几字像点样.错字倒不少.
二十七、(2006.04.14答红白黑《书法江湖》)临得尚好.<<阴符经>>是学禇的最佳一件,也是最能学到

他纵控毫颖至无往不利境界者.望你在这方面努力.
二十八、(2006.04.14答白沙可乐《书法江湖》)
白沙可乐:农历对于我们青少年可能有点陌生,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还是要对此有所了解才好。农历

是以干支纪年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i)配以地支(子丑寅yin卯mao辰chen巳si午未申酉

you戌xu亥)错综搭配,从甲子年起至癸亥年为60年,周而复始。
      今年是丙戌年,“丙戌”的“戌”字容易写错成“戊”“戍shu”。“戊”为天干,就不应该犯这

个常识错了,错为“戍”当是字形类似出错。《说文解字》言“戌,从戊含一”是地支第十一,我们熟

悉的有“戊戌变法”。而“戍”为“从人持戈”(《说文解字》),如戍守边疆。
      我不懂的是“戌”字的正确笔顺。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古汉语大词典》把“戌”字的笔顺定为先

横后撇。那第三笔就是短横了吧。但我看许多古代书家写“戌”都是先撇再横再短横。请教曹老师。
曹宝麟:这就是辞典学与文字学的抵牾处了.如与此相类的"成"字,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是先撇后横,才能

接写腹中的零件,但辞典教人却是横画开始,无怪教出来的都写不好此字.又如"门"字,竟也要求第一笔是

点,那么真是罔顾书法最重要的笔势了.此类抵牾望有心人搜集统计一下,可以写出一篇论文,对实用不无

意义.
二十九、(2006.04.15答我女爱鱼《书法江湖》)窃以为第二张好一点,第一张点画较尖薄而且悬针雷同

.继续学下去.
三十、(2006.04.16答fuyongsheng《书法江湖》)独字尚好,章法须研究.
三十一、(2006.05.12答杨逍论纸笔《书法江湖》)现在决定能否写好的两大因素---首先纸其次笔,都

是大问题.生纸哪怕红星牌的也不好使,这就是我近年改用熟纸的原因,尽管它原先本质也不好但拖过矾后

毕竟容易控制一些.笔呢也谈不上定做,用过哪家顺手些的,就多试几种并认定而已.但质量有时也不稳定,

这只能碰运气了.
三十二、(2006.05.12答我的书法梦《书法江湖》)总觉少了点灵气.你学的时间应也不太短了,何以如

此?不妨先自找原因.
三十三、(2006.05.14答三惜草堂主人评自18年前赠书《书法江湖》)古人成名后都有"悔其少作"之事,

我想,留着也未必不是好事,因为扫灭形迹让人看到一个"横空出世"的人,多少有些不太真实.我最近在上

博中日精品展看到赵孟頫一件完全如假的横幅,及至题跋方知是四十余年前的.
三十四、(2006.05.14答无为轩主《书法江湖》)写得还好,章法再研究一下,如"共"和"傅(这字必须有

一点)"处相邻位置,都这么小就犯了大忌。
三十五、(2006.05.14答张铁牛《书法江湖》)你这位朋友笔性还是不错的,学张瑞图似乎有些可惜.如

张这样强烈面貌的一学就像,因为已走到极端,要退就不容易了.
5.19又:此人笔性很好,学书时间也不短了,望他有进境.新示以第三件最好第一件较差.
三十六、(2006.05.17答听雪斋主《书法江湖》)东坡说过未作庄语而辄放言为不可,望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