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之王2 多个帝国:小儿霉菌性肠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7:23:23

 小儿霉菌性肠炎

真菌性(霉菌性)肠炎,多为健康情况念珠菌感染所致,此菌属条件致病菌,常发生在应用多种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发生在早产儿、营养不良、久泻不愈的弱体儿。在发生口腔霉菌感染(鹅口疮)后,如治疗不及时可扩散至食管、胃肠道等处。发生念珠菌性食管炎后,可出现恶心、呕吐、拒食、吞咽困难等,年长儿可诉有骨下痛、烧灼感及吞咽痛。X线检查可见食管狭窄、蠕动改变,食管黏膜可呈颗粒状影像,食管镜检查可见白色厚膜。如继续向下发展出现念珠菌肠炎,可有大使次数增多,有发酵气味,泡沫较多或常黏液,偶见血便,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此时要高度警惕伴发真菌性肠炎。本病在临床上往往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腹泻难以鉴别,此时需要大便检查进行鉴别。在粪便标本的涂片上滴加10%氢氧化钾少许后,直接镜检可见多量真菌孢子和假菌丝,可以辅助诊断。由于正常人体口腔、胃肠道也可以有念珠菌属常居,所以从粪便标本中见到念珠菌还不能确诊,需要多次重复检查和见到大量成堆的真菌孢子和假菌丝,大便培养也有大量念珠菌生长,这样基本上可以确诊。如果你临床上已怀疑有霉菌性肠炎,即可先给予制霉菌素口服。因为有些抗霉菌药物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如何预防和治疗霉菌性肠炎?

  (1)由于我们已经知道霉菌性肠炎的发病诱因,所以在临床医疗工作中要严格掌握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用药适应证、剂量和疗程,尤其对长期应用此类药者为需高度警惕真菌感染的发生。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基础病。加强护理和营养。补充维生素B族、C、A及微量元素。必要时酌情予以大剂量丙球及转移因子等支持疗法,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2)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病情和医疗条件,可适当选用下列药物。

  ①制霉菌素(片:25万U,50万U):每日剂量新生儿为20~40万U,<2岁为40~80万U,>2岁为100~200万U,均分3~4次,口服。

  ②克霉唑(片:0.25g):20~60mg.kg-1.d-1,分3次口服。肝功不全慎用。

  ③酮康唑(片:0.2g):1~4岁50mg,5~12岁100mg,1次/d,口服。肝功不全者慎用。

  ④曲左霉素(片:5万U,10万U):0.5~1.0万U.kg-1.d-1,分3~4次,口服。

  (3)中药治疗

  ①大蒜素(胶囊:20mg):10~40mg/次,3次/d,口服。

  ②泻痢保童丸(蜜丸3g):主要成分:肉桂、白术、木香。<3岁:1/2丸~1丸/d;>3岁:1~2丸/d。

  ③泻痢固肠丸(水丸,18g/袋),主要成分:人参、河子、米壳。<3岁:1~2g/次;>3岁:1~2包/次,2次/d。

  (4)其他

  ①重建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培菲康(210mg/胶囊):1~3粒/d。肠乐(回春生胶囊,0.5亿双歧杆菌活菌/粒):1/2粒,2次/d。

  ②肠道黏膜保护剂:思密达:<1岁:1/3袋/次,3次/d;1~2岁:1/2袋,3次/d;>2岁:1袋,3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