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湿婆和乌玛:民办高等教育现状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06:44
200311月在教育部、中华全国工商企业联合会的一致倡导下,由50所在教育部登记的民办高等院校加入的“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高等教育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协会会长由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三联集团总裁金会庆担任。协会在成立之即就提出了其工作和服务口号:“代表并维护会员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合法权益、办学自主权等;加强行业自律,利用会员资源,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展会员的国际交流合作等”。这一口号提出表明,中国的民办教育体系将更加完备和完善。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民办教育的高等教育事业中,教育教学的信誉质量受到新形式下的挑战和检验。

  一、 民办高等教育的形式和现状

 

民办高等教育的形式。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和提倡,我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应当从公办教育的主导形式向民办高等教育形式转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未来的教育文化将从单一、公办的独立形式向多元化、综合化、民间化的新型教育体系发展。目前,受教育部认可的高等教育形式应当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教育、高等自学考试教育、高等教育职业资格考试教育和与境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这六种形式。其他形式均不受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认可和保护(包括学历和学位)。

 

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北京为例)

 

(1)       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

 

   民办教育是指以个人办学为依托,以学生自学为主要学习形式,教育教学形式以面授或远程网络学习为主的经过教育相关部门批准具有教育资质的办学机构所设立的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形式。目前,全国共有民办教育(通过教育部教育质量审核的单位)几千家。在北京具有招生资格的民办高校机构共112家,其中北京教委直接主管的有三家(北京吉利大学、北京市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和北京市海淀走读大学)。

   在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民办教育的地位就有了突显作用。首先,民办教育的形式给面临升学压力困难重重的学生进行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大家都有学上。其次,它给如今面临就业及升迁需要的人们提供了更加权威和 完备的“通行证书”。最后,民办教育的存在弥补了我国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深度和广度的空乏和单调,提出了“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育资源”、“新的教育途径”等新兴教育形式,填补了市场经济带来的教育贫瘠化。

   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有六所民办高校通过教育部权威认证,取得了高校招生的资格并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资格(海淀走读大学、北京吉利大学、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大方正软件学院、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和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2  民办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民办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包括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以及文化补习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教育服务模式。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已经在2005年初取消其资格考试。所以学历教育主要以成人教育为主。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有成人教育学院,但是有很多相应的教育教学质量并不权威,经常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而自学考试是民办教育的主体内容和主要“执行者”。据统计,全国有近六千万的自学考试考生,因为自学考试不受年龄、职业及学历限制的特殊考试形式,在地区范围内的考生数量已达到近千万(如湖南、浙江)。这种趋势就为民办教育中的自学考试提供了广阔的教育文化市场和利益空间。虽然各种考试机构都打着权威考试培训的资格和资源,但是其教学质量并不好。不合格的“考试培训中心”的存在不但误导了准备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更搅乱了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甚至是整个教育文化市场,使真正的考试机构没有实质名贵。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具有权威培训和教育的民办高等教育教学机构没有建立起教学质量的信誉机制,而产生信誉危机,使不良竞争乘虚而入。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引入教育教学质量信誉机制。

 

  二、民办教育带来的巨大作用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

 

  民办教育在我国的巨大作用。

 

民办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我国一些地区、企业或者其他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开展学历和非学历、职前与职后、全日制或业余制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而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正是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要求。一批合格的民办高校在高职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其办学特色。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设置,学科门类更加综合,形成了一个较大覆盖面和结构合理、交叉互补的群体。

 

  2 衡量现今民办高等教育的标准及要求

 

2003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以及教育部、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继续大力加强民办教育的突出特色和教育办学模式,在总结以往民办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民办教育氛围和教育教学任务。其中,还对民办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提出了重点要求,提出要加强民办教育的独立办学,禁止“欺诈办学”和“虚假办学”。明确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出路和具体指导方向。

此外,20052月民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把“民办教育机构加强自律诚信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根据民政部的统计,目前全国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有13.2万家,其中民办机构占有率达到15%7月,37所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在教育部和民政部登记造册的“正规军”)在北京联合组建了“首都优秀民办高校招生公约”组织,共同承担拒绝虚假招生。其中公约8条是:依法办学、保证质量、兑现承诺、热诚服务、尊重选择。

要具备民办教学资格的教育教学单位需要的办学和教育教学资格包括:需要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须在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并且符合北京市民办高等教育学校的综合评测机制(此机制种类按照ABCD等级分别由高到低分类)。

 

三、民办高等教育的信誉机制

 

对于进行民办教育教学的单位来说,处于一种改革冲击时期。因为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今天,商品社会更看中的是经济效益和经济回报。但是归根结底说,如果想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把其社会效益发挥到及至。目前,北京政府从四个方面加强了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即,对承担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重点扶持一批办学特色突出的民办学校;建立民办教育管理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公安、工商等部门监督办学;引进行业自律机制,建立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完善民办教育服务体系,建立民办教育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在“完善服务体系”这一环节中就囊括了要求民办教育教学质量的信誉监督机制符合一定标准,教学单位要有优秀的“教育口碑”。

 

四、总结

 

我国民间一向有着爱教、重教、兴教的悠久历史传统。历史上,私学从孔子起,就没有断过。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后,教育开始由政府垄断。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风吹遍神州大地,经济体制改革也从沿海向全国迅速蔓延。这时,有识之士开始为民办教育奔走呐喊。1980年,在湖南终于诞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所民办教育的学校湖南九嶷山学院,举办者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乐天宇教授。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确定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之后,民办学校在全国各地零星出现。我国的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调节了社会办学结构和格局,形成了公、民办竞争的态势,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了人才建设,提高了国民素质。

——缓解了政府办学的压力,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让老百姓有多种选择。

——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

——保持社会稳定,促进了安定团结。

——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

 

民办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间接的,比不上企业为政府交税来的直接,地方政府往往忽略了它的作用,得不到重视。因此民办教育尤是民办高等教育就会自然出现以下问题:

——社会偏见。

 民办教育受到社会歧视和偏见是全方位的。不但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连最起码的招生、招聘、评优评先都不可能与公办学校有平等的待遇。

——管理不规范。

 有民办教育的自身问题,如投入不足,设备简陋。有些民办学校举办者办学动机不纯,只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甚至挪用办学经费。

——队伍不稳定。

 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民办学校压力大,工作任务重,报酬达不到期望水平,以至经常性地“跳槽”;二是管理不规范,以至人才流失严重;三是民办学校的领导兼任企业领导,关系模糊,权利不明。结果工作效率低,以至“上行下效”。

——受到国办学校的冲击

国立学校办学成本低,投入少,又有政策和资金支持,口碑也好。人们形成的对公立办学信任的自有观念也对民办学校不利。使民办学校在夹缝中生存。

 

通过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民办教育的社会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和“一个综合点”上。这两个危机是:

第一,社会危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求百姓大众对教育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和信任。

一个工薪家庭为教育的支出相当于这个家庭收入的四分之一。教育问题面临的不仅是选择人才,更重要的是,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样是在被选择着。这种双向选择,就要求民办教育单位不仅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质量等硬件,还要求它们在可信度、知名度等软件方面出类拔萃,才有可能在选择上占有优先、优选权。

第二,竞争危机(发展危机)。上述问题也提到,尽管管理规范、教学模式优良的民办高等教育单位也同样面临社会歧视和同行业的竞争。而让人忧心的是,这种竞争是一种无续的竞争、是一种不良竞争。商品经济社会需要竞争,这种竞争是建立在信誉和合作以及诚信的基础上的。

怎么样建立诚信的竞争模式和合作精神,一直是民办高等教育思考的问题。这其中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制度问题的改变才是根本。

通过总结,我们不难看出,民办高等教育出现的危机事项综合到一点是,民办教育的发展正在面临着社会的选择,正在面临着教育质量信誉的挑战。建立民办教育的信誉机制,就是一种制度的扶持和服务。

 

本着对社会负责、对考生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质量信誉体系的环境催生下更加壮丽、辉煌。

(转载请联系作者 15101600400)